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呼延芳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16

学生通过丰富的实际体验获得了周长的概念。这不是老师说教式的灌输,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这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度量的方式设计一个探究活动,为学生留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增加了量感。

熊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各个环节引人入胜,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动手机会,思考时间充沛,量感得到有效培养。

肖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在思考中分析圆的面积与什么有联系,从未知想需知,从已知想可知,既打通了思维方法,又渗透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意识,内化了学生对量感的认识。

深度体验是培养儿童量感的重要途径。在深度体验过程中,儿童不仅要动眼、动手,更要动脑、动心。教师教学时应注意找准量感的生长起点、直观模型、参照标准和知识联结,引领儿童在深度体验中突破量感培养的难点,让量感在儿童心中拔节生长,让数学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生活中存在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够将数学问题应用到生活之中。在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数学问题进行编创。编创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能够使得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趣味性极佳!把课堂充分的还给学生,既是培养学生,也是学生对于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升华。从做中学,实实在在的把知识变成可观,可触,极度便于理解周长的概念。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索、交流合作能力,好奇心、求知欲强。能够比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对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在本单元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圆的特征,探索了圆的周长公式,再结合已有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学习经验,教师的设计中突出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增进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这节课在测量单位内容教学中注重体验,丰富了学生感知;注重估测,进行了合情推理;注重调整,进行了反思辨析。

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是依托于 “测量” 以及常见的量的教学。“周长”,“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周长的度量本质是看实物或图形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单位。估测和测量的实践活动是量感最真实的生长点,所以周长教学时需要依托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标准,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

冯老师的这节课通过看、描、量、数等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对 “周长” 的概念有了直观的了解。尤其是最后的拓展强化环节,提出不规则图形周长怎样得出,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提升路线。

整节课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学生的 “量感” 得以理性生长,教学细节处理得很好。多种实践操作活动充分激活学生体验欲、求知欲,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教学重点不断强调,课堂目标完成度极佳。

陈老师的这节课以 “周” 的认识作为教学起点,将周长这节课的 “地基” 打得十分牢固!之后的教学细腻又张弛有度,学生在这堂课上思维阶梯上升明显,量感培养到位,十分值得借鉴。

看完宋老师的这节课觉得清新又巧妙~充分站在学生视角思考问题,步步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变化节奏,通过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多次实践验证,尤其是无刻度尺的形成过程演示以及在无刻度尺上标数字的环节特别好,给我很多启发,体会到了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性,在这样的课堂上,量感培养水到渠成。

郑老师这节课的活动一设置非常精彩!让学生先估一估谁的周长更长,接着再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比一比,从而精确得出哪个的周长更长。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充分启迪学生智慧,又在估一估和比一比的结果对比中,充分地对自己已有的长度量感(每条边长度)进行调整,进而对周长量感(各边长度叠加)相应调整。如果能在此处引出 “化曲为直” 的思想,也就是把四条边拼接为一条线段,进而将两条线段的长进行比较,这样就能看到周长与长度之间更为紧密的关系,旧知的价值得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也能再上一个高度。

季老师的这节课为大家展示了 “实践贯穿教学” 的魅力。从食指那么宽的 1cm 到逐步累积叠加,引出学生对 100 个食指宽度的猜想,初步体现了 “长度量” 的由小到大,激发了联想与思考。之后又让学生自己探索米尺这一测量工具,自主得出 1m=100cm,接下来让学生验证身体上的 “1m”,使猜想得到调整,巩固了对 1m 的认识,在此过程中量感得到强化。但此处设计中 “都是 1 米,在大家身上的位置却不一样” 这一教师提问的意义感有待商榷,略显无关,如果此问题由学生提出,那便可做出相关解答。之后的一系列活动都充分体现了生活与数学 “量” 之间的紧密联系,只要脑中有量感、肯发现,处处都有 1m 的存在,在这个过程过,学生对 1m 的标准将会有更准确的把握与拿捏。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6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5:19 · PVG 13:19 · LAX 22:19 · JFK 01:1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