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长女 的最新回复
[杨雪青发表于2020-2-2617: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070&ptid=126003)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量一量,分别有多长?认一认。同桌合作:请利用学具量一量,并把测量所得 ...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帮助学生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空间表象,然后再在直尺上探讨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中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整个环节非常清晰,但感觉每个环节还不够具体,可以再细化一些,更加凸显度量本质。

[15222319951230发表于2020-2-27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63&ptid=126055)

三、课堂巩固 1. 淘气日记师:接下来老师就要看看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 ...

本课教师通过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初步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然后通过在米尺上找 、用手比划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表象,然后去这些单位去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度,渗透度量意识。在直尺上重点探究和梳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进行单位换算,让学生体会度量的本质,度量对象里面有多少个度量单位。

[胡驿姿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0&ptid=125973)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一稿)上篇教学目标:1.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新的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


本课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做一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帮助学生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表象,然后探究分米和米、厘米的关系,还有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度量意识,结合具体的度量对象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发展了学生的估测意识,渗透度量对象里面包含了多少个度量单位的思想

[胡驿姿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0&ptid=125973)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一稿)上篇教学目标:1.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新的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

本课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做一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帮助学生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表象,然后探究分米和米、厘米的关系,还有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度量意识,结合具体的度量对象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发展了学生的估测意识,渗透度量对象里面包含了多少个度量单位的思想。

本课借助栽蒜苗的情境,从一组数据到两组数据,一步步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生长趋势,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产生的意义。接着聚焦已经算出的平均数,追问学生这个数表示每天都生长同样的长度吗?帮助学生体会平体会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不是每一次的数据,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tanhongyu发表于2020-2-2613: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005&ptid=125974)

本帖最后由 tanhongyu 于 2020-2-28 18:02 编辑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 ...

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活动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借助直观的铅笔帮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想一想,有利于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表象。借助直尺去数和量,帮助学生自主建构 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的挂你,手指歌帮助学生直观记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关系。

本课教师通过数格子渗透度量意识,面积是面积单位的个数。从正整数拓展到小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如何比较图形的面积的过程,渗透了度量意识,从一个格子为度量单位到一个图形为度量单位,让学生体会到单位累加的思想。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正负数表示相反的意义 ,经历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的过程,在对比中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李老师抓住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经历不同方式表示温度的过程,一步步抽象出数学符号,在认识温度计和比较温度的活动中渗透度量意识,让学生体会相同度量单位累加的思想怕。

黄老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学习过程,体会度量方法,渗透度量意识和转化思想。

借助方格纸让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体会度量单位累加的意义,不仅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赵老师通过用纸条来测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学生动手制作分数墙,加深了学生对度量单位的理解,通过对比,沟通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比较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课桌长度结果不同中,感悟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在不同的测量活动中,认识直尺的特征,理解 1 厘米有多长,在画线中建立表象,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兰老师结合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方格图,聚焦长与宽是怎样的关系时,图片不变形,在学生一步步猜想、观察和验证中感悟度量方法,体会比表示的是一种倍数关系。这个活动设计巧妙,四学模式精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中感悟度量单位产生的过程,结合计数器,加深了学生对位置制的理解。

刘老师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方格纸的度量中和割补法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怕,渗透了度量的方法和意识。

本节课通整数的产生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分数产生的过程,在比较纸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在认识分数墙的过程中体会单位累加的思想怕。

本课通过创设开放的课堂,给予学生介绍不同的计数方法的机会,了解了数字产生的历史和过程,体会位置制产生的重要意义。

本课所选的素材非常丰富,紧贴生活实际,融入了负数产生的过程这个数学文化,在动手和动脑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会度量的意义。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 13ms · UTC 12:21 · PVG 20:21 · LAX 05:21 · JFK 08:2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