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525

木子525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885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30 08:08:13 +08:00
10 G 0 S 0 B
木子525 的最新回复

黄老师通过游戏从多角度猜老师,增加师生之间情感也引出来本节课学习内容,体会数学源于生活。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本节课设计层层递进,认识了三个面积单位,每个环节设计的比较有趣味。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多角度感受单位面积大小,形成量感。

潘老师这节课借助数学实验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自己的实践操作中培养量感,从生活中素材出发,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等过程。在比较体积的方法中,潘老师设计了土豆先生和红薯先生举行大块头比赛,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加强对容积概念的理解。最后 3 道练习题设计也很有创意,不同角度感受体积的内涵。

课堂高老师设计让孩子们量自己的铅笔,体现了真实学习,研究自己的铅笔可能会更有趣味。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虽然量自己的铅笔可能会很多意向不到情况,但是这个确实最真实的课堂,让孩子充分体验,培养孩子们的量感。建议把几把尺子合在一起弄的更有意思一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几把尺子之间关系和孩子测量物体时选哪把尺子更合适。

通过猜一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引出两种方式表示,从而进行活动验证,彭老师设计活动丰富,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 100 平方厘米大小与 1 平方分米大小一样,只是运用了两种方式进行表示。建议可以多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感受面积大小一样的情况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录,从而理解单位换算本质。

张老师的课与常规课不同,有了很多创新。游戏引入明确了面积单位意义和面积大小的本质。猜一猜训练了孩子们的空间推理能力,但是开门见山提出核心问题是否有点突兀,很多学生知道这个公式可能理解,但是还有学生不知道公式,没有认可的情况让学生进行探究,可能不够激发学生深层动力。很欣赏张老师的首学、互学、群学,从个人的思想到集体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追求求面积大小的本质。

本课设计丰富,前置让学生活动体验且运用生活经验进行估测,培养学生量感。学生对于 “千米” 这个度量单位具体长度理解比较抽象,前测的学习让学生深度体验,感知 100 米,1 千米的长度。课中的设计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数据认识。让学生通过时间,通过分享跑一千感受来感知 1 千米的单位表象。运用估测方法,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建议:学习 “千米” 单位,不仅仅是让学生感知 1 千米有多长,还可以建立更多标准。

谢老师以两种方式感受 1 分钟,一会儿觉得长,一会儿觉得短,制造感觉冲突引出一起来学习一分钟有多长。通过让孩子自己观察钟面,让学生学生对钟面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建议可以让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制作钟面可能会感受会更深。本课让学生感受 1 秒、2 秒、5 秒等时间长度,让学生体会一分有多长,建立 1 分钟有多长的量感,再利用估一估 1 分钟能做什么事,让时间和做事数量结合起来,有助于 1 分钟有多长的量感建立。

通过前测分析,老师也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运用好自己的三把尺子,形成量感。

思考:同样可以用厘米为什么用分米,方便之处不在于记录,而是测量和估测。生活中还是喜欢用厘米作单位,但是考虑到估测时,单位小,数字比较大很难感受长度,一般会进行转化大一点单位,将数字变小进行估测!

本节课设计层层递进,通过测量两种铅笔引入分米、毫米单位,让学生在活动感知单位长度,从而建立表象,为培养孩子的量感打下基础。最后让学生再写一遍数学日记,让孩子把已学知识作用于生活。

本节课设计层层递进,通过测量两种铅笔引入分米、毫米单位,让学生在活动感知单位长度,从而建立表象,为培养孩子的量感打下基础。最后让学生再写一遍数学日记,让孩子把已学知识作用于生活。

本节课从 “猜、看、比、画、说” 五个活动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活动中区分周长与面积的含义,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操作中建议面积的正确表象。

无论是学习物体长度度量,还是学习物体面积和体积的度量,学习方法之间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能够贯穿知识本质,对给课堂添加不少亮点?度量的本质就是是看物体有多少个标准量,如果课堂设计能够贯通一些学习方法也许会更好!学习不仅学习一个知识,找到知识的学习方法联系,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会比只学习本课知识更有意义。

有了前测的数据分析,课堂设计就更加真实了!期待高老师的课堂!

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轻重孩子们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具体有多重还是比较模糊的。本课通过让孩子们亲生经历 “称一称”“掂一掂” 等活动建议 1 千克有多重,建立重量中量感。但是感受是抽象的,必须要有多次体会可能才有一些感觉,第三稿与前面稿子相比,感受更丰富,多标准的建议也更丰富一些。

本节课的设计非常有亮点,通过由一维的线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再到三维的体积的观察与推理,以度量本质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度量长方体的体积实质是包含多少个单位小正方体的体积。这也是度量本质,度量一个物体,就是度量他有几个标准量,形成了结构化教学。

通过估老师的身高,拉进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两个单位学习,老师都让学生找生活中、身体上的 1 分米、1 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单位长度,从而建立单位长度表现。通过课中操让知识融入儿歌中巩固所学,轻松记忆。

高老师本节课的设计有非常多的亮点,从拍卖会的课前热身还是后面剧本表演都是从学生的角度的出发,让学生去感受,去接触,去自主学习,具身告知,形成量感。本课的三把尺子也是生活经常需要用的,课的设计很帖地气,属于真实的教学,孩子们也是真实的学习。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9:56 · PVG 17:56 · LAX 02:56 · JFK 05:5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