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回复了 代晨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2 › 【2022 春】 黑龙江大兴安岭基地 代晨光 4 下 《字母表示数》 |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感到我们学习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数学。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教学整体上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比较紧密,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的构建知识。从实物的个数抽象出自然数是学生思维的一次巨大的飞跃,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数再到字母又是学生思维的一次巨大的提升。
3年前 回复了 代晨光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2 › 【2022 春】 黑龙江大兴安岭基地 代晨光 4 下 《字母表示数》 |
教师循序渐进的建构用字母表示数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了先用数,后用字母来表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去理解、感悟、体会字母能够代替数,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年前 回复了 默默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长春王煜煜名师工作室 李季 六上 《圆的面积(一)》 |
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讨论,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年前 回复了 默默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长春王煜煜名师工作室 李季 六上 《圆的面积(一)》 |
度量是超越数学核心素养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结果。本节课教师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年前 回复了 默默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长春王煜煜名师工作室 李季 六上 《圆的面积(一)》 |
没有度量单位则不能实现数学的表达,在探讨圆的面积公式时,在这个基础上再渗透 “数学的极限思想”,引导学生发现 “转化” 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 “预埋”。
3年前 回复了 梁桂华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佛山市顺德区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2 上 《教室有多长》 |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量感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3年前 回复了 梁桂华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佛山市顺德区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2 上 《教室有多长》 |
本节课体现了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会 “量” 的实际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叠加量感,通过应用促进学生量感的内化。
3年前 回复了 梁桂华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佛山市顺德区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2 上 《教室有多长》 |
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3年前 回复了 梁桂华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佛山市顺德区罗辉英名师工作室 梁桂华 2 上 《教室有多长》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实践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的表象,赋予学生 “量感” 自然生长的力量,促成由 “生活量感” 向 “数学量感” 的转变。量感” 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长期的历练,是学生实践的结晶。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学生解决问题中遇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动力,激起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除此之外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先让孩子们用米量,再让孩子们区别厘米和米,丰厚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的量感体验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教师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测量黑板的长,在学生的操作中,学生产生了换个比较长的尺子做测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单位米来进行测量的想法,通过活动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的表象,赋予学生 “量感” 自然生长的力量,挖掘学生对 “量” 的直觉,生成学生的 “量感”。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亲身经历做、找、说等活动体验培育学生的 “量感”。
3年前 回复了 tanji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基地 谭静 6 上《圆的面积(一)》 |
在整个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讨论,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年前 回复了 tanji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基地 谭静 6 上《圆的面积(一)》 |
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年前 回复了 tanjing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基地 谭静 6 上《圆的面积(一)》 |
学生估测后,让学生来做个实验讨论:把圆平均分成 16 份,再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的探索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量感体验,磨砺学生的量感思维,培育学生基于量的数学核心素养。
3年前 回复了 irene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农安县小学数学王锋名师工作室 黄放 三上《时间表》 |
教材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3年前 回复了 irene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农安县小学数学王锋名师工作室 黄放 三上《时间表》 |
教师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接着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研究计量时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估测时提升的感知能力,领悟数学高阶思维过程中发展的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会用 “量” 的眼光打量生活,用 “量” 的头脑考量世界。
3年前 回复了 llzwyk9959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广东深圳南山陈清容名师工作室 刘璐 二上 《课桌有多长》 |
教师创设了大量的形式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到动手用自己的方法 “量一量” 课桌长,在尺子上 “找一找” 1㎝,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记住 1㎝米的方法,都让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中建立 1㎝、几㎝的表象和长度观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年前 回复了 llzwyk9959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广东深圳南山陈清容名师工作室 刘璐 二上 《课桌有多长》 |
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所以,本节课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体现量感给学生带来的变化。
3年前 回复了 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于宏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黑龙江省大庆基地(二) 于宏 3 上 《什么是周长》 |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量感。在学生初步感知了 “周长” 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与学生一起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对周长的概念就有了充分的体验。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开展操作活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