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

AAa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43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4 18:36:42 +08:00
9 G 99 S 95 B
AAA 的最新回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其中要通过理解常见的量达到理解身边有关数学的信息,会用数学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量感。 本节课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自选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学生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在对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分析中丰富了 “量感” 直觉,帮助学生在没有测量工具时,能以某种方法推测出测量结果,促进量感的发展。

本课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度量单位是度量的核心,而度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从数方格切入,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概念领悟更加深入。同时,让学生体会转化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注重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它引导学生将未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已学的知识,从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宋贝迪

本节课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的几何知识的学习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她鼓励学生去发现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宋贝迪

李老师结合生活实际的 “温度” 出发,引导学生体会正负数的存在,在举例、尝试、比较、探讨数学活动中,经历乐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宋贝迪

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正负数也是可以度量,充分感受生活中的正负数度量。提高了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宋贝迪

陈老师以小动物竞走的成绩为情境,首先引导学生从感觉上判断谁走的最快,谁走的最慢,然后结合巧妙的数据,带领学生从感知走向理性,引导学生从表格上发现数学信息,筛选有效信息,能够以问题为导向,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可能通过画图,计算等策略来解决,虽说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但是这正提现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性。我很喜欢冯老师份课前活动和导入环节,充满了人情味儿和人性化。 突出了数学在生活 中的应用。 宋贝迪

冯老师用很多学生们感兴趣的例子将生活中路程、时间与速度等这些常见的量,授与学生,引人入胜。即有 “单车” 慢的速度,也有 “神十” 快的速度,学生们就有了直观的对比,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宋贝迪

利用绳结引发孩子们的思考,的让孩子们自己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还了解到了数学的演变历史。 宋贝迪

王老师的讲课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摸球游戏带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和理解,使知识更条理化。也突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宋贝迪

本帖最后由 AAA 于 2019-9-24 14:56 编辑


钟老师讲课突出重点,内容详细,条理清晰,细致入微。对深奥的数学现象解释的通俗易懂,并且见解独到深入,学识渊博。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宋贝迪

王老师在让学生感悟比的本质时,内容纲举目分,条理性很强,而且特别善于举例,让同学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让学生感悟比较的两个数量存在倍数关系,还感受这两个数量的变与不变。学习起来十分轻松,而且

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 宋贝迪

本帖最后由 AAA 于 2019-9-24 16:39 编辑


张老师的讲课重点突出,授课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能把授课内容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授课内容通俗易懂。 宋贝迪

庄老师能立足学生的起点,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感悟数学的本质。课堂中将寻找 1 度角作为教学的难点,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真规律,也符合常见的度量单位教学的一般过程。同时,课上还运用了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可见庄老师良好的教师专业技能。 宋贝迪

田老师对度量的理解有理有据,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也十分准确,很好的把握了度量的本质。 宋贝迪

郑老师每一个环节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预设有目的,循序渐进,精准的设计并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宋贝迪

从贾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她从知识本质出发,注重让学生在探索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尊重教材且不拘泥教,值得学习。 宋贝迪

课堂最初杨老师让学生猜一猜一袋棉花和一块铁块谁重,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让学生看一看,眼睛解决不了就掂一掂,估一估不太准确就选择称一称的操作,一切自然流畅,杨老师的设计让学生们感受了数学的生活趣味。 宋贝迪

霍老师的课层次清晰,简洁大方,但是对重点的把握又很准确,这一点从板书的设计就可以看出来,点赞! 宋贝迪

颜老师的研究精神令人感动,认真阅读了几版设计,每一个板块、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都有仔细推敲。比如最终版的开篇以猜物的方式,成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相比第一次的设计就显得灵动许多,紧接着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轻松又感到惊奇的状态下开启学习之旅。 宋贝迪

卓老师给在建立 1 厘米的长度概念时,设计了看、比、想、找等一系列层次鲜明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值得学习。 宋贝迪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8ms · UTC 08:55 · PVG 16:55 · LAX 01:55 · JFK 04:5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