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07:34
我们来看看教材的这一页。机灵狗说:每人套 3 次,总分高的获胜!他们谁说得对?淘气说:我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我肯定获胜。笑笑说:23 比 24 少 1,29 比 30 少 1,44 比 41 多 3,我获胜。 你们看,这是不是问题?是不是感觉学生没想清楚就开始了解答?机灵狗说:每人套 3 次,总分高的获胜! 应该从这里出发。换句话说,这道题是典型的分析法。怎样知道谁获胜?知道了各自的总分,怎样知道谁胜了呢?这道题其实就是要我们比较两人总分的大小。这就是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吉林长春张辛欣 (408505202) 23:12:41
机灵狗的提示是方法之一。算每一次的差不行吗?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15:40
还是先把基本方法弄清楚吧,要看看这是几年级的孩子呀。即使有其他方法,也要等这种基本的方法掌握后,再来研究。由简到难。想到笑笑这种方法的孩子难能可贵,但是有几个?老师们自己可以预测一下,你班上会有几个?所以先学最基本的,再来研究这个。在一个班,你会让大多数等着,先为这一个孩子讲?
福建 - 诗缘 (417856535) 23:16:11
所以过多呈现学生的想法反而不利孩孑分析处理信息的方向。嗯,没基本何来变式?更不会创新。这就是现在孩子为什么改成问题解决后,解题与举一反三能力反而差的原因。基本都不会,谈何发散?
吉林长春张辛欣 (408505202) 23:20:10
不是说不讲基本,是说难的方法怎么办?
深圳谢杜交 (53373805) 23:20:36
这个很难说得清了。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可能内容上不完了。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21:09
所以抓根本最关键。其次,这种办法是不是一定非得在这节课中讲?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老师是不是还要刻意去讲?我们可以做一个预测,老师们将来将这节课会比较难受?一节课什么都要顾及,还要深度,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研究不深,为了深度反而放弃了基础性的东西。老师们试着分配一下时间,看看每一个环节多少时间。我们的想法是这节课的内容一是多,二是杂。我们希望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比较不作要求,保留其他内容。
阜新李明伟 (35039858) 23:23:57
难在哪里?
深圳谢杜交 (53373805) 23:24:07
内容多。信息,先要教会学生是横着看信息。问题,是要算两个人的总分,再比大小。计算,口算,分步竖式加,叠加。两位数连加是新内容,分步加,叠加也是新内容。
阜新李明伟 (35039858) 23:26:32
什么是基础性的东西?如果讲基本方法就别竖看了。要不又乱了。一二年级孩子,这是我认为争议之一 ~~~~ 画面杂乱,学生从何进入都晕头转向,还怎么去静心分析与处理信息 。 这也属于争议问题之一范畴。大家找到了知识的重点 ~~~ 同样也看到了难点 ~~~ 这些问题没有离开内容 ~~~ 如果说当下什么更重要 ~~~ 是不是让学生会学,会看更重要?我再具体点说 ~~~ 既然大家感觉到图形很乱 ~~~ 那如何看懂主题图,是不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否则今天 讲完了知识,明天的图又不会看了 ~~~~ 还要讲………… 如此循环 ~~~
清词 (122359760) 23:35:25
情景中机灵狗的话是本次游戏的规则(评选标准),即要比较三次总分。如此,很显然 淘气的比较方法不对,笑笑的比较方法不仅正确,还 “巧”。 同时也是一种估算的应用意识。 在确定了谁的评选策略对了,我们再来交流,除了笑笑这样的 “理由”,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评出 “胜者”,引出算法多样化。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39:22
问题是这节课时间是否够?计算是不是新授?如果计算不存在问题的话,我们就这样,完全开展解决问题的研究。即使这样,这节课的内容未必少吧。再加上后面的口算到笔算,匆匆忙忙。其结果就是上完了,感觉不爽,担心学生没掌握好计算。把计算抓落实,前面的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也不落实,也不爽。
清词 (122359760) 23:39:42
连加一上就学过,我印象中乘车开始就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还比如,3 个小朋友跳绳 ,求一共跳了多少下?只不过这次是两位数 ,算理很好迁移出现的竖式计算,一种计算形式而已。
吉林长春张辛欣 (408505202) 23:45:17
讨论到现在我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只顾时间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能竖着思考的很有可能是真正的数学精英?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47:03
赞成,我们能不能将这节课一分为二,教学计算时,解决问题就少顾及一点。在练习中,再着力解决问题。
深圳谢杜交 (53373805) 23:47:47
《乘车》数字都是 10 以内的数。 一上只这一课出现了连加。一下几乎没有连加。
阜新李明伟 (35039858) 23:48:11
计算时,应用是背景,以算为主;解决问题时,算是能力,以解决方法为主 ~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48:40
但是这节课显然不符合这一点
清词 (122359760) 23:48:42
开学一上课就清楚 学生可以的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48:58
学生可以要看是哪里的学生可以。我也相信有的班绝对能够上出来,但是还有很多班上不完。要是以前,我可能也觉得没太大问题。但是我现在换了一个区域的学生,我就有了不同的意见。我相信越是名校的老师,越是觉得没什么问题;越是农村地区的教师,越是觉得有问题。在不少农村地区,学生连幼儿园都没上,家长天天为生计忙碌,学生的学习全靠学校和教师。不是老师的原因,关键是家庭背景的原因。我们已经谈到了教材的普适性。希望开学后,有老师用案例说话。再次申明,我说的老师会上得难受是一种预测。
吉林长春张辛欣 (408505202) 23:49:32
别低估孩子也别高估孩子
福建 - 诗缘 (417856535) 23:49:39
所以一切教学设计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 。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学习问题解决紧紧只为把题做出来吗?应该更多关注孩子怎么处理信息怎么思考怎么合作他在解决问题中会出现什么障碍,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障碍使他们掌握方法〈而不仅仅是解了 - 道题〉从而举一反三 。可我们大部分老师还只是叮在知识层面上,应该多思考知识背后的能力,我们需要为孩子做些什么?
福建汪颜青 (1758519563) 23:56:31
在一节课里,既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又要学习算法算理,结果感觉力不从心。
阜新李明伟 (35039858) 23:56:16
今天的讨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 我想这样的问题,还真需要几次交流 ~~ 不达成共识,是不行啦 ~~~ 汪特的话,大家可会相信的啊,以后免不了,您要多解读 ~~~
湖北汪学军 (496929142) 23:57:55不敢谈解读,只能说经验性聊一下
福建汪颜青 (1758519563) 23:58:02
群里的研讨气氛真好,真是开眼界,说的都是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切身体会。讨论中,不一定找到统一的答案,但让我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吐不快,在讨论中累积经验,相互学习。
福建 - 诗缘 (417856535) 0:01:12
对,至少可以把可以接受的观点加入自己知识系统中。
吉林长春张辛欣 (408505202) 0:01:25
有分歧是难免的,不是要征服谁的想法,而是讨论中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
清词 (122359760) 0:04:4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一下已经学过了 二上仅仅多一步计算 老师们放轻松哈 连加连减的算理学过 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学过 这节课是 3 个两位数连加(100 以内)
陕西韩杰 (893942348) 0:06:46
其实连加连减就是复习旧知,利用旧知解决数学问题。因为连加连减的算理我们也是学过的。这次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情境下来计算
阜新李明伟 (35039858) 0:07:56
大家要区别开,算用结合,有时会是以算为主,有时会是以用为主~~绝对不会两者同时并用~~
福建 - 诗缘 (417856535) 0:13:21
如果是算法算理为主的问题解决要侧重算法多样化与算理体验与理解上,而如果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应该侧重分析处理信息与解题策略上
台灣 - 何鳳珠 judy_h@[mail2000.com.tw](https://bbs.xsj21.com/member/mail2000.com.tw>) 1:35:54
睡前,要说的话,还是要说出来,否则会睡不著,今晚讲座结束本来要说的,但大家依旧讨论热络,所以就没插话了。您们可以针对一道题目页,做这么深入且专业的探究,甚至模拟师生提问对答,析出更多的问题点,聚焦更细微,这是我在台湾一般教学上,几乎从未见过的情况,若有,最多也只是在研究所里或博士班中有所探讨,这让我非常惊讶的,内心澎湃洶湧,您们真的太专业也让我太佩服了,呵,这个暑假真是太不一样了!有关今晚讨论这样的题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我没教过,但自己的小孩曾经也小小过,呵,我们一向就是从平时生活中简易的对话中去创设情况,比多,比少,让他们自然学习了,从很简单的家人,苹果,碗,手指,去玩中学比较,平时的对话就善巧的引入,不知不觉的,孩子就有感觉了,呵,我的孩子是这样的,不知,试不试用在班级上,平时与学生的对话中,因为,我觉得,不一定只有课室中的数学才是数学课。就这样罗,晚安!
吉林长春张辛欣 (408505202) 3:03:20
何老师:关于比多比少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这类题目在小学阶段占有一定的比重,也是应用题中的难点之一,昨天讨论的问题也好,呱呱里的讲座也好,都是比多少的类型题,书中力求呈现用现实中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我们班的家长和孩子交流可能做不到象您那样的引领,记得教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班级家长好多都弄错了,为了纠正,我在班级群里特殊强调了如何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还有乘法口诀表,当初学的时候也遇到了家长教二七一十四的情况。我也同样被群里的老师感动,他们爱学习爱钻研爱思考爱提问也是我平日中缺少的。幸福于走进了这样的团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群友们带动懒惰的我不断前行!
我的假期不寂寞,精彩论坛陪我过,群里交流好处多,让我思考为什么。
厦门 林志鹏 (287318869) 7:14:36
诗缘老师的看法强调了问题教学面临的主要 “拐点”。在 “教什么” 问题上我们一时无法面面俱到,于是面临取与舍,舍是当下之舍,取亦当下之取,无论知识还是方法,无疑都是教学内容。在问题解决上,面临困惑时,重要的不是 “成人们” 是怎么用最好的方法解答的
而是要让他们寻找突破问题的 “切入点”,知道 “迷失” 的当下,该 “做什么”。所以问题教学的 “当下之取” 与 “当下之舍” 便有了明确的抉择。关于 “成人” 的优秀方法的知识,可以退居 “幕后”。把 “台前” 留给学生,用于方法的思考,与策略的反思。这里的方法总是 “我的” 方法,总是学生视角的方法。这些 “方法” 总是 “在路上”。总是 “正在寻求新的突破”。
素昧萍生 (717045573) 7:47:29
让学生想明白,总比老师讲明白对学生有益。而且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仅仅是一个开始。
需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这个过程没有人可以替代。
福建 - 诗缘 (417856535) 8:58:37 听讲座感悟;别人的东西记了也没用,听到的东西要去思考辨别,别人讲的东西里有精华也有糟粕,唯有静心思考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使他是专家,我们一样也要想想他说的是不是都是对的,在课堂实践是否可行?当某个观点自己认识的和讲座者认识有偏差时要思考与找机会再次验证到底谁是正确。只有以这样方式去参与网上学习才能真正有收获!其实外出听课也安此道;听名师课精彩处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会引发学生共鸣?失败处如果我来设计这个部分可以回避这种失败吗?做笔记其实你没思考,听回来后有几人再去翻笔记,现场互动思考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学习的目的:为我所用,提高自己,这也就可以解释看教案我们很难为老师指出什么问题与想法,当他试上后就会发现问题和提出我们有建设性的意见,听后思考才是有效学习与提高自己的途径!
黑龙江 - 花想容 (496673288) 9:35:45
课后反思、课后研讨是提高自己的最有效途径,这个途径效果最好、最快!有时候 光听课 不进行课例评析 这样效果不突出,不知道成功失败之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