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zi102 的最新回复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能够知道活动的意义价值,会选择适当的度量单位对事物进行描述。可见,量感与度量、测量活动密不可分,量产生于量,量感主要与事物的属性特征有关。本节课有效地使用 3.0 微课,将乌鸦喝水和新课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学习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量感。

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通过 “纸箱大比拼” 这样的趣味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从而深入理解两者的含义。

学生观看微课后,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等方法比较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从多个活动,多种物质进行探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概念,更为形象明了。

“量感” 是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各种事物的规模(大小,多少)、程度(深浅,远近)、速度(强弱,快慢)等方面的一种感性认识。“量感” 不仅有助于丰盈学生的感知,还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的想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倾听,能表达,能质疑,会补偿,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做引导者,组织者,让课堂更高效。学生在做中思,思中悟,悟中学,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在直尺找 1 厘米和几厘米的活动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从感知单位量到感悟叠加量的一次深度体验和深度学习,舒老师通过播放微课视频,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有效突破了重难点,值得我学习。

量感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估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活动多感官参与深度体验 1 厘米的长度,形成了 1 厘米的长度模型。知道了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的叠加方法,还会用模型进行估测,量感自然生成。

舒老师在学生统一测量标准后并没有马上就认识直尺,而是设计了一个探究测量活动,让孩子们感知标准的不同带来的结果的不同,通过操作活动的深度感知和体验,让学生对标准量 1 厘米的产生过程更加明晰,对标准的选择依据更加明,对学生量感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称一称,认识质量单位 “千克” 和 “克”,建立 1 千克和 1 克的质量观念,通过 “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 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量感,学生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活化、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对重量的感知,让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中,对千克、克有了切身体会。

新课标提出:“数学活动的教育意义在于,学生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能够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以及数学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量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实施能以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上能体现三维目标。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独立去辨别判断,发展学生对质量的量感。

通过走一走、跑一跑等方式,体验过 1 千米的实际长度,学生结合不同亲身体验,运用不同的表征方式感知 1 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类比、推理、想象有助于在脑海里逐步形成清晰的长度单位认识,使学生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理性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小组合作,会倾听,能表达,能质疑,会补偿,共同解决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做引导者,组织者,让课堂更高效。

测量长度单位是抽象的,借助多种测量体验活动(走一走、跑一跑、测一测、比一比、说一说等等),使学生多感官感知 1 千米有多长的实际长度,通过类比、推理、想象有助于在脑海里逐步形成清晰的长度单位认识。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上能体现三维目标,较好达到教学目标。

孙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加强学生对单位量的感知,借助多次的实地体验活动,深化学生对 1 千米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关注学生对叠加量的对照、猜测和推理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量感培养的意识和能力。

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做引导者,组织者,让课堂更高效。

学生在学习过程小组合作,会倾听,能表达,能质疑,会补偿,共同解决问题。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23:27 · PVG 07:27 · LAX 16:27 · JFK 19:2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