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体会长度单位实际意义
——“铅笔有多长” 案例分析
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 王朝霞
【案例背景】
度量是一条课程发展的主线,新世纪小学教材中的度量内容分为 “数量度量” 和 “工具度量”,《铅笔有多长》属于 “工具度量” 的内容。测量是把待测量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它使物体的属性有了量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体可测量的属性。指导学生认知发展的最佳方法就是让他回溯到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 也就是经历 “做数学” 的过程。本节课将深层引领学生经历实际测量,深入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材分析】
“铅笔 有多长 ” 是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与毫米。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和 “毫米” 的认识,并系统梳理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能够正确熟练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中以学过的厘米和米为新知生长点,在动手实践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在估测和测量中体会分米与毫米产生的必要性与实际意义。测量内容的学习需要在 “实践” 中积累活动经验,在 “思考” 后感悟度量本质。本节课将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操作与思考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从而充分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学习目标:
1、 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 通过寻找生活中 “1 分米”、“1 毫米” 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铅笔有多长》一课需要学生经历实际的测量过程,积累测量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二年级学生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还在发展阶段中,我会分层有序指导学生开展测量活动。同时学生对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缺乏体会,认为只是一种规定,所以教学中巧妙设计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去经历 “分米” 和 “毫米” 两个长度单位产生的意义与过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从多维角度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