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回复了 四川成都牟思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 刘雪梅工作室 牟思 3 上《什么是周长》 |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周长。在数之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哪个图形的周长更大?通过数一数验证估计结果。重申周长的定义,强调 “一周的长度” 在数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数出图形有多少个 1 厘米,图形的周长就是多少厘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规律,除了数还可以算,还可以先移再算。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年前 回复了 四川成都牟思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 刘雪梅工作室 牟思 3 上《什么是周长》 |
通过量一量认识周长,学生在接触到周长概念以后,经历了测量周长的活动。在活动中能通过合作选择合适的度量工具,找到最优的度量方法,积累度量经验。
3年前 回复了 四川成都牟思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 刘雪梅工作室 牟思 3 上《什么是周长》 |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层层递进,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建立周长的 “表象”,有效形成量感对象。
3年前 回复了 weixin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黄慧章名师工作室 魏馨 3 上 《什么是周长》 |
数学源于生活。课末,魏老师将周长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3年前 回复了 weixin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黄慧章名师工作室 魏馨 3 上 《什么是周长》 |
量感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实践。教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让学生在多感官中进一步发展量感,形成度量意识。
3年前 回复了 weixin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黄慧章名师工作室 魏馨 3 上 《什么是周长》 |
经历了 “形” 到 “值” 的过程,“周长” 概念的建立就水到渠成了,这里借助语言进行描述,从而建立概念。为进一步理解概念,再通过 “数一数” 的活动,进一步体会 “周长” 的本质,即量值。
3年前 回复了 weixin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黄慧章名师工作室 魏馨 3 上 《什么是周长》 |
让学生自选工具开展周长的测量,填写表格。通过互学、群学和共学,帮助学生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体会一周的长度,实际上就是一个量值。这样就从 “形” 到 “值”,有效培训学生量感。
3年前 回复了 weixin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黄慧章名师工作室 魏馨 3 上 《什么是周长》 |
采取描一描、摸一摸、辨一辨、描一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丰富学生的量态感觉,形成周长的表象 —— 一周,为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
3年前 回复了 weixin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黄慧章名师工作室 魏馨 3 上 《什么是周长》 |
创设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情境,借助视觉(观看视频)感知一周,形成一周的表象,明确量感对象,同时也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年前 回复了 多多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陈常杰名师工作室 多吉其西 2 上 --《1 米有多长》 |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拓展延伸环节,与生活链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千米)产生的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
3年前 回复了 多多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陈常杰名师工作室 多吉其西 2 上 --《1 米有多长》 |
在测量活动 “用 1 米” 的活动中,先让学生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体会单位的累加,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形成度量意识。
3年前 回复了 多多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陈常杰名师工作室 多吉其西 2 上 --《1 米有多长》 |
当建立其 1 米后,让学生想一想,找一找身边 1 米长的物体;然后借助米尺找身上的 1 米,再拼 1 米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丰富学生的量态感觉,有效建立其 1 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年前 回复了 多多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陈常杰名师工作室 多吉其西 2 上 --《1 米有多长》 |
教材利用 1 厘米的木条来拼摆,经过累加建立起 1 米。而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操作是及其不方便的。这里教师用 “10 厘米” 为桥梁,先用 1 厘米拼成 10 厘米,再用 10 厘米的纸条拼成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从而建立其 1 米的实际长度。
3年前 回复了 多多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陈常杰名师工作室 多吉其西 2 上 --《1 米有多长》 |
复习旧知,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明确度量单位,在实际测量中体会度量的本质,即单位的累加;以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感受到不方便,体会新的单位 “米” 产生的必要性。
3年前 回复了 文庆利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龙泉基地 文庆利 三上 《什么是周长》
|
在开课时对周长进行定性刻画,随后就揭示出周长的概念,感觉这个概念来的早一些了。建议在学生测量周长后再揭示周长概念,这样更好一些。
3年前 回复了 文庆利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龙泉基地 文庆利 三上 《什么是周长》
|
通过走一圈,初步感知一周又长又短,借助运动觉对周长进行定性刻画。但在设计里写的是 “有的大,有的小”,这个说法不太准确。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量感” 就是量态感觉,即对事物规模、程度、速度的感觉。侧重于对量态的体验与感悟。体验,就是全身心参与感觉量态的活动。感悟,就是明白这是量态的内涵,明确是什么类型的量态。而 “度量意识” 对度量行为的一种心理自觉。侧重于建立标准使用标准的意识和做法。为什么建立标准?建立什么标准?怎么使用标准。因此,量感是形成度量意识的前提。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说到 “量感”,绕不开 “度量意识”。度量意识就是一种自觉地感受和拥有使用计量标准的意识。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自觉感受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的计量单位;自觉感受和使用抽象的度量单位和具象的度量单位,并能运用单位间的联系解决问题;自觉感受测量活动中度量和度量单位的本质意义,会选择运用相应的度量工具;自觉感受度量连续量与离散量的测量方法,并形成运用能力;自觉感受和使用度量动态事物和不合标准事物的估计及估算方法;自觉感悟度量单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能力。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量感” 这个词又成了今年新世纪数友们的一个热词。什么是量感?我想到它的近亲 —— 数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1 是这样描述 “数感” 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那 “量感” 就应该是 “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回顾长度单位的学习过程:产生的必要性;长度单位的表象;长度单位的应用。以此来学习面积单位,也要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这样结构化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量感,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