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1308672756

ren1308672756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82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1 17:05:31 +08:00
9 G 99 S 85 B
ren1308672756 的最新回复

魏老师的这节课通过 点 -- 线 -- 面 -- 体 之间的关系引入,在变化中,让学生发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成体。搭建沟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桥梁,也提示学生从点 ,线,面三个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效果较好。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引入上课过程中,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微课形象、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难点重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节好课,离不开老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引导。也离不开老师适时地评价。教学中,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激活思维。当学生思维点活跃,见解独特时,教师更是适时地鼓励、赞许,很好地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陈老师既重视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通过利用长方体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搭一搭、数一数,感受度量过程,动手操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既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又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增强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意识。

本节课体现了教师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并实施,本节课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趋向,创设情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提示,这能提高学生思维多变性。老师抓住重点的知识点做巩固复习,这些值得大家学习。 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自己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本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充分设计活动,通过看、摸,说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直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利用小组合作进行看、数、量、比等实践过程,发现长方型特征,顾及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层次。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能够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构特征,而此时则需要将学生的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初步的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达成此目标,就要将长方体面、棱、顶点构成要素的特点,通过有效的策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象。

教师能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学习与探究相辅相成。

这节课体现的是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的过程,关注 “点、线、面、体” 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了知识。

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理念。做到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本节课将微课有效的融入课堂中,让学生 — 教师 — 微课三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本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充分的利用了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魏老师的整个教学流程非常清晰,流畅

导入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否需要修改?

注重通过学生的感官领悟,而不是教师一味传授。

对于点、线、面、体的联系把握准确,有所突破。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23:40 · PVG 07:40 · LAX 16:40 · JFK 19:4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