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江南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10

@说好我不哭 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计算 3x+x=4x 是怎么运算的?让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 “+” 的意义・・・・・・

@-333fffccc 同意你的观点,团队成员认真研磨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333fffccc 教学中,姜老师把我教材本质,充分结合具体情境,再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机会,借助画图表示等量关系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用数、形将实际问题 “符号化” 的优越性,进步增加符号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的抽象化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说好我不哭 同意你的观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学生再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是伴随着数学思维的提高逐步发展。本节课姜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学生的符号意识的培养水到渠成。

@说好我不哭 在列方程的时候建议鼓励学生自己列方程,尝试让学生独立解方程。

@说好我不哭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下找出等量关系,然后抽象出方程。

@冰糖雪梨 在这个解方程的过程中,建议教师进行指导。

@蝴颜乱羽 教师书用方格图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发展数学抽象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说好我不哭 教师还要重视在现实背景下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求解方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加深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体验。

@18182897828 同意老师的观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在老师们的互动中及时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在集思广益中取长补短,期待第二稿的形成。

@说好我不哭 我认为,在让学生看书上图例的时候想明白是关键,想明白再说明白,最后学生再用明白,这才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不是走马观花的看。

@-333fffccc 同意这位老师的看法,顺势而为。还得看学生。

让学生从 “画符号” 到 “符号化” 这个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下,学生们一定会准确、精准的选择符号,使用符号。

@-333fffccc 用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我认为是数量关系。根据数学信息列方程解决问题,我认为是等量关系。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说好我不哭 不会跑题,画图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第一到第四题是对过去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第五题是对本节课知识摸底。

@18182897828 我有一个小建议,在做课前测的时候,要注意两点:1. 对前面知识的回顾。2. 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课前摸清学生的情况,在课上更有针对性。

@-333fffccc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想清楚,但我有个想法,可不可以让学生拿出笔试着再画一下?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 50ms · UTC 20:10 · PVG 04:10 · LAX 13:10 · JFK 16:1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