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孙巧娥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5

@刘艳玲轴承小学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认识平均数》的学习中, 初步感受了平均数的意义,会利用移多补少和求和均分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认识平均数的意义,重点是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和敏感性,认为不需要在"移多补少"的方法上多作功课。这是我的建议,供参考。您的点评很精彩,欢迎提出更多疑惑我们一起思考!

课堂教学整体结构为"问题--数据--分析--结论":课堂探究直接聚焦于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大量情境数据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载体;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到结论。刘老师设计的活动及提供的大量数据带给学生火热的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淀下了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

活动二中教师组织对预习单第二题的探究,帮助学生经历了"一个数据的变化牵动平均数的变化"过程,进而体会到平均数的敏感性。 "你认为平均数 12 能很好地代表 6 个人的年龄情况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感悟到"受极端数据影响,此时平均数已不具有代表性"。 该活动的设计逻辑性强,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课堂上老师为学生提供了 6 岁男童、女童身高点状统计图,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平均数正是表示集中趋势的中心值,体会到平均数的代表性。化抽象为直观,成功突破难点。

课前刘玲老师提出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问题,以微课、题单的形式呈现,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生急切地带着问题与伙伴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研究,在大量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和灵敏性。这种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了教学课堂 40 分钟的限制。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0:29 · PVG 08:29 · LAX 17:29 · JFK 20:2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