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邓强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15

教师能够将学生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旧的知识当中去发现新知识的存在,帮助学生打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示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和特点,是流给了学生充分的创新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示,对于学生写出的文字式子符号等式字母等式都一一给予了肯定。

本节课教学环节联系紧密,设计新颖合理

再让学生观察两个等式,四个算式之间的联系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观察,而是让学生发现相对应的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这一组等式的特点。

教师在细微之处下功夫,例如在情景问题的解决中,教师首先让生独立计算,思考 3 个女生一共要花多少钱?然后再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不同的知识想法。

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凑,设计新颖合理。

在让学生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意义,这一环节教师运用微课很恰当,让学生先听一听小朋友的理解,然后再模仿视频中学生的说法,再说一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意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把让学生去学习乘法分配律作为出发点,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意义和外部特征的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新知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和知识基础出发,以创设情景导课,让学生在情景问题的解决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和特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大胆的将练一练中的习题改编为验证乘法分配律,一方面帮助学生利用方格图,也就是面积模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

教科书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运算律,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再到验证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对教师几次教学设计的查看,发现教师在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和表征上下了大功夫,特别是在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和数字特征上,教师运用微课很好的,将这一难点知识进行了化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大胆的运用了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中小朋友的想法,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意义,帮助学生从表象到深入理解,降低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借鉴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乘法分配律是几种运算律当中最难的一种,也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难了,理解起来也更加难,但是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从生活实际情景出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理解,效果很好。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5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58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3:22 · PVG 21:22 · LAX 06:22 · JFK 09:2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