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吴桂英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16

吴老师的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年的数学学习经历,但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学中一定要设计有趣的、好玩的内容供他们探究巩固、拓展。本节课中,吴老师的几个练习设计十分巧妙: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团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猜、玩比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让求真、求实的严谨敲入孩子内心,可谓润物无声,无招胜有招!

吴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前置学习单中实践问题的设置,对孩子们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吴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要让二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保持长久的兴趣,课堂上的活动一定要有慧义、有挫味,教师也一定要懂得时刻弯腰,在课量上以一位倾听者、分享者、助推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探究与交流中,时而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时而父是孩子们的解惑者。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兖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兴趣盎然。

段老师在设计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面积单位的” 真实性 ““面积” 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 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的,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和用平方分米来测量桌面,讨论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到底有多大?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大思维的强度,充分让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达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

段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层层设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意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如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老师将同学引入重重矛盾之中,引导同学自身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锻炼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一重叠拼剪 拼摆一用统一的规范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同学始终在兴奋中考虑、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而且使同学学得愉快,学得主动,老师这一环节做得非常好。

安老师在设计中创设了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提问题,指名个别学生回答,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伊始创设各种情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互相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得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不仅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是课程标准的又一新理念。我在引入 “周长” 这一概念时,没有过早地给出什么是周长,而是让学生通过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逐步认识 “周长” 的含义。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亲自去体验,亲自去经历,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安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了因势利导,让学生探索发现。在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感知后,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感性到抽象的飞跃,接着再让学生时间测量,又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使学生感悟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安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建立表象,形成量感。教师创设蚂蚁运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中,初步感知树叶的周长。动手测量书的周长,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形成。

秦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把测量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让生活实际成为知识的源头,是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需要。

秦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学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样,有观察、估测、测量验证、合作交流。整节课用了大量的估一估,量一量,认一认,猜一猜,想一想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形成。

对一个单位的准确认识是建立量感的前提,课堂学习会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经验积累。秦老师在这节课上,创设了一系列情境,丰富了 “感觉” 中的参照物,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把本来不可直视的量感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感受物与量的对应关系,使量感快速生长。

“量感” 是指不使用工具,依靠视觉或触觉对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判断的感觉,也是一种能力,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估测能力,发展反应敏捷的数学思维,增进数学的应用意识。

这节课上学生将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是线向面转换的非常重要的一课,内容抽象,难度较大。段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的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只有亲身经历的才会慢慢领悟,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感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形成深刻印象,进而认识理解。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活动引入,引起测量结果的矛盾,激发学生思考得出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从而引出面积单位,这样设计也激发了学生想要认识面积单位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安老师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透彻,学情分析准确,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在描一描,摸一摸中认识、理解周长概念,。在各种活动中观察,交流,思考,体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经理大量的实践操作,丰富了自己的感受,形成量感!

有思考才会有提升,吴老师的课前思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有亲身经历的才会慢慢领悟,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的发生过程,结合实际,在操作体验中感悟,对量有初步认识,积累数学经验,一定会为量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吴老师的设计,思路清晰,方法多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引入到认识感悟,再到应用的 “量” 与 “画” 层层递进。从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到认识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表象,抽象出长度单位,再到用长度单位测量、画一画,把知识又一次还原与生活,使学生感悟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二者密不可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2ms · UTC 04:32 · PVG 12:32 · LAX 21:32 · JFK 00:3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