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附小石迎春

东师附小石迎春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561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5 20:48:55 +08:00
9 G 99 S 95 B
东师附小石迎春 的最新回复

认真阅读了李老师的教学研究,收获特别大,李老师团队对这个量感的主题研究的特别深入。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您,这个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两个难题。一是如何让儿童理解时间这个概念呢?我在一年级教学生认识钟表的时候,学生举手问我:老师,时间是什么?我怎么看不到、摸不到呢?对于时间是什么,如何让儿童去感知呢?二是如何让儿童具有时间感呢?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就是早上 9 时,儿童不知道这个时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时刻?我是刚起床呢?还是在吃午饭呢?儿童对于这样一个具体的时刻,他无法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结合起来,也就是没有时间观念。以上是我的两个困惑,希望能够李老师一起探讨。

[马老师发表于2019-9-1416: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751&ptid=125724)

关于石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何加入 “数格子” 环节:我们认为,面积归根结底是要看图形中包含有多少个 ...

度量分为 2 种,一种基于抽象的度量,一种基于工具的度量。在你们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基于工具的度量!谢谢您的回复

[马老师发表于2019-9-1416: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748&ptid=125724)

石老师您好,关于您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何改情境:原有教材在设计中是以 “求一面流动红旗的面积” 展开的 ...

谢谢马老师!

感觉你们这个情境真的特别的精彩!

期待你们的实际教学反馈!

张老师好!

关于三角形面积的教学,其他版本的教材又是如何设计的呢?

很想知道国内的其他版本教材,以及国外的教材,又是如何进行教学的呢?

在他们的设计和编排中,又是如何体现度量的呢?

张老师你好!

在第三轮教学设计之前,我看到你们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其中包括问卷和访谈。

我的问题是:

  1. 对于调查的结果,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学情,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2. 对于学生出现的 “前概念”,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你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张老师好!

认真研读了你们团队的新一轮的设计!收获特别大!

感觉你们这一轮有很大的改进,无论是教学情境,还是具体的关于度量的探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

我有这样几个小问题想请教:

  1. 关于情境的改进,教材中的情境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情境了,而你们换成了一个印度收租子的情境,这样改进的想法是什么呢?

  2. 关于第一个环节,在方格中通过数格子数出三角形的面积,你们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加入这样的一个环节的?这个环节和本次大会的主题 “度量” 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 感谢团队老师认真的解答!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在三角形面积一课的学习中如何体现度量的思想,真的是很具有挑战性的。

不知道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如何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呢?

张老师您好!

认真学习了你们的研究,为你们的探究精神感动。

在第二轮研究中,最大的改变是把教学情境进行了调整。从实物的情境调整到了一个纯数学的情境。

并且开课就让学生来探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你们关于情境的调整,我也是有很多的疑问。

不知道你们这样的调整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史宁中教授曾指出数学的教学情境一般包括:生活情境、科学情境和纯数学情境。不知道你们关于教学的情境是如何考虑的呢?

期待你们第三轮的精彩教学设计。

图形的面积单元中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是一节非常典型的探究课。

长度、面积、体积的度量除了维度不同,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面积的教学,其核心是如何测量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如何给平面上的封闭图形一个恰当的数。

在教学中,是否能够让学生通过与长度的测量过程进行类比,再次揭示测量的数学本质呢?同时,是否能够利用 “转化” 的思想,迁移已经学习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郁老师,看了你的教案,非常的细致,把你的教学课件拿出来,大家研讨一下。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0:53 · PVG 18:53 · LAX 03:53 · JFK 06:5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