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bailaoshi666

baibailaoshi666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4230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12 16:40:25 +08:00
10 G 0 S 0 B
baibailaoshi666 的最新回复

秦潇老师的设计重视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长度单位的度量过程,在 “估” 出量感,“做” 出量感的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长度单位的度量体验也更为深刻,基于学生长度单位度量的感性认识与理性体验,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这样量感的培养就由内在的度量转化成了外在的表示。

“铅笔有多长” 课中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简单的进行单位的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注重学生经历量感学习的观察、体验和顿悟过程,引领学生建立量感。

从学生熟悉的单位引入,引发对未知单位的需求,在师生充分的数学活动中,认识了毫米和分米,感悟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淘气日记环节,学生分析和改错中,进一步感知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描述。

秦老师除了用直尺让学生感知 1 分米、1 毫米的精确数量,还借助身边的物品或身体尺来感知 “量的表象”,比如 1 分米差不多就是一拃,1 厘米差不多就是 1 只指甲的宽度,1 毫米就约等于一枚硬币的厚度。这样,学生在完成填写长度单位的题目时,只要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就能建立正确的 “量感”

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累积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

秦老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探究,帮助学生建立 “量感” 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通过学生对铅笔进行测量,在实际操作中建立 1 分米的表象,建立对 “1 分米” 的量感,并且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 分米 = 10 厘米。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 “分米和毫米”,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后续继续认识千米做好铺垫。借助 “分米和毫米” 让学生在探究、操作、应用中理解 “量” 是 “量” 出来的,在多元体验和表征中发展学生量感。

手指操部分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深化了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加强了学生量感的发展。

秦老师通过设计身体上的尺子作为生活中经常能够感知的测量,教给学生测量法宝。通过复习身体上的尺子,在深化学生对米和厘米认识的同时,为后面测量物体长度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认识分米的过程通过画一画、想一想、比一 比 、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并初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历量感。

秦老师设计让学生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通过寻找生活中 “1 分米”“1 毫米” 的事物,对熟悉实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学生的量感。

巩固练习环节可以用动作来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建立起学生的量感,同时声音的大小也可以区别这些长度单位,方法不限,能够区别,留下深刻印象即是达到了目的

秦老师用已知引发未知的学习,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多次使用身上的尺子,让学生学会如何估测,并了解到生活中如何运用,有效的量感培养。

教学设计多次设计 “估一估” 环节,有效培养学生量感,促进学生掌握!

秦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简洁明了,抑扬顿挫,课程设计突出以生为本,以活动为主体,非常棒!

秦潇老师用以生为本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用活动贯穿整节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悟量感。

手指操部分视听觉不太清晰,缺乏指导性。在学生回答 “耳朵有 1 分米” 处应该快速抓住失误,给学生正确的概念引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5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58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8ms · UTC 14:12 · PVG 22:12 · LAX 07:12 · JFK 10:1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