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山东省刘勇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Q群交流

2013年新世纪小数教研总群一宣传帖

  •  
  •  
    山东省刘勇 · 11年前 · 2266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406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第一次群研讨记录 :(群:49977976):分享式教学的备课问题略谈确

    活动文本:请点击这里


    第二次群研讨活动:http://bbs.xsj21.com/thread-617-1-1.html

    课题:《认识角》

    主备人:方永进

    主持人:暂空(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做主持)

    时间:2013 年 3 月 11 日晚上八点到九点半。

    地点:新世纪总群一,群号:4997797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案设计


    第三次群研讨: 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

    话题引领者:泡小天府付亮

    http://bbs.xsj21.com/thread-308-1-1.html(文本整理十五楼)


    第四次群研讨内容:

    与名师共备课系列活动一:《一天的时间》

    时间:2013-3-12 晚上七点半到九点

    专业引领名师:李培芳

    主持人:暂空(暂定有兴趣的老师了可报名主持)

    李培芳,男,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教导,福建省优秀教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培训高级讲师,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泉州市首批名师培养对象,首届新世纪高级研修班学员,多次在全国、省、市赛课或课堂观摩研讨中获一等奖,《神奇的点阵》《神奇的 495》《乘法分配律》《一亿有多大》《走进数的世界》《三角形边的关系》《图形中的角》等课例收录于《名师名课》《课堂解码》《有效教学 66 个案例》《名师教学艺术与课堂技巧 100 例●小学数学卷》等教学著作中;有 30 多篇论文发表于《福建教育》《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教育科学论坛》《内蒙古教育》《福建论坛》《福建教师》等刊物

    第四次群研讨内容:

    与名师共备课系列活动二

    研训主题: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中落实 2011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主讲人:毕晓光

    地点:新世纪小数教研总群一(49977976)

    时间:2013.4.1 晚上八点

    毕晓光,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破格),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教师学校小学研训部数学教研员。
    1.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中心讲师团培训专家。

    2. 全国优秀教研员。

    3.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

    4. 辽宁省优秀研训教师,沈阳市名教师,沈阳市骨干教师,皇姑区首席教师。

    5. 指导的教师多次在全国、省、市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6. 公开出版本人撰写或主持编写的教育、教学专著 100 多万字。

    2266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6 条回复   2013-08-31 15:42:02 +08:00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11年前

    第五次群研讨内容(4.7 晚上八点补充记录)

    与名师共备课系列活动三

    复习课怎么上?

    张孝萍,女,小教高级,山西省孝义市教研室。

    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新世纪小学数学十年先进个人,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讲师团高级讲师,新世纪第二期高级研修班学员。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教育报刊发表。

    五年级群备课活动(群 号:25737829)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11年前

    分享式教学的困惑

    主持人:刘勇 话题引领人:付亮

    时间:2013 年 4 月 14 日晚上八点到九点半。

      地点:新世纪总群一,群号:49977976 

    一、怎样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我校是 30 分钟课堂,当全班学生分享时,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把新知讲解透彻时,又下课了,不能保证练习。有时下午有一节数学代管,又要处理头一天家庭作业(练习册)的错误,时间非常紧缺。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预习后的分享课可以这样上吗?

    1、新课:布置预习 —— 批改预习作业 —— 提出问题(质疑课题)—— 解决困惑(预习中的)—— 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全班分享

    2、练习课:完成所有练习 —— 同学讲解 —— 自主批改 —— 组长纠错。

    三、怎样建立有效的规则?

    1. 倾听:上面孩子分享时,下面的一些孩子没有认真倾听(有的玩学习用品,有的想其它事情),有什么好办法?

    2. 发言:不举手发言。例如:上面分享的孩子抛出一个问题或者犯了一个错误,下面很多孩子同时起立回答,根本不清楚谁先起立,也听不清回答的内容,有什么方法让自由发言更加有序?


    付亮,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担任数学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分享式教学研究,在 “小组合作中的平等话语权” 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2004 年获得巴中市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

    2005 年获得巴中市小学数学说课一等奖,赛课一等奖;

    2011 年获得巴中市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

    2012 年 10 月获成都市小学数学赛课一等奖和 “学历培养” 单项奖。

    论文《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巴中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论文《在活动中玩数学》获四川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本人多次担任县、市级教师培训讲师,曾做过 “有效教学的策略”“学生的错误很精彩” 等专题讲座。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11年前

    分享式教学 “问题让学生提出” 的解决策略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廖敏

    时间:2013 年 4 月 19 日(星期五)晚上八点到九点半。

      地点:新世纪总群一,群号:49977976 

    新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任景业老师提出分享式教学的三个基本单元为:问题-思考-分享。并指出: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探索,结论让学生总结,规则让学生制定。以前我总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可在课堂中带着分享式教学的理念进行教学后,发现那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触摸的现实。

    一、 不能实现 “问题让学生提出” 的原因

    1、 老师的理念与行为没有跟进。

    笔者在与同事们讨论关于 “问题让学生提出” 的困难有哪些时,大家提到一是怕学生提的问题与本堂课无关;二是怕学生问题太散;三是怕学生乱提问而耽搁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四是觉得学生不会提问。分析老师们担心的这些问题,你会发现老师们更担心的并不是学生提不出问题。

    学生,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学生是相当爱问的,他们的小脑袋里常常会冒出一些让我们都不能解决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所以我们重点不必担心学生提不出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转变理念,接纳 “问题就应该让学生提出” 这个现实,从而让行为跟进,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在课堂中去解决如何让学生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而不让老师好心的担忧成了学生提问题的 “绊脚石”。

    2、 缺少民主教育的家庭氛围。

    教学中,我们还发现真的有学生就是提不出问题。而且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是有共同特点的:性格内向,家庭教育比较家长制,孩子都是听家长的。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失去了好问的兴趣。

    3、 缺少民主好问的课堂文化。

    有的学生不愿意提问,是担心自己的问题遭到同学的耻笑。由此我们有必要创建一个民主好问的课堂,从而让其成为一个班级的文化礼仪。

    二、 “问题让学生提出” 的途径

    1、 书本是最好的载体。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用在问题教学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书本就是最好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课题提问、通过情境提问、通过书中的方法提问、可以通过练习提问。

    【案例】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

    师:板书课题:认识路线。

    师:今天学习认识路线,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知道怎样认识路线?

    生:我想知道认识什么路线?

    生:我想知道认识路线要用到方向吗?

    生:上学期我们就学习了认识路线,我想知道今天为什么又要学习它呢?

    例子中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呈现的有对方法的探索,有对路线的好奇,有新知的联系,还有旧知的对比。其实,情境课题也是可以提问的,如在一年级下册教学《采松果》一课时,学生就提出:采松果和我们的数学知识有什么关系呢?

    2、 “生成” 提问让课堂更厚实。

    【案例】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 的乘法口诀》编口诀结束。

    逸灵:我有问题,有没有 3╳10 的乘法口诀?

    生:没有。(一部分大声说的,一部分是没怎么敢说的,或干脆不说的。)

    逸灵:为什么没有 3╳10 的乘法口诀?(很机灵,知道追问)

    贝雨:如果有 3╳10 的乘法口诀,那是不是说乘 11、乘 12、乘 13 都要编口诀呢?那怎么编得完呀!

    北师大版教材中,每一个数的乘法口诀都是 9 句,多学两次学生通过对比,就会发现问题了。“为什么没有 3╳10 的乘法口诀?” 多好的问题呀,这样的问题就产生在二年级的课堂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多问问为什么?多问问还有不明白的吗?有疑问吗?

    问题 “生成”, “生成” 问题让课堂更有立方体感,更厚实。

    3、 作业中的错误是问题生成的绝佳途径。

     作业批改中,我们常常用一个勾或差或圈就有了明确的判断,可对于学生来说,他有很多是不能理解的。特别是一些学习接纳能力比较慢的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既找到了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又改变了过去遇错题整道讲的局面,节约了教学的时间。

    【案例】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错题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文:同学们,我算 8:30 到 9:20 的经过时间时我的答案是 10 分钟。我是这样想的,题上不是求经过几分吗?那就只和分有关,所以我用 30-20=10 分。我不知道我是哪儿错了,请你们帮帮我。
    
     灵:文,我知道了,这里算的是经过时间,不是只和分有关的,而是和整个时间有关。
    
    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让我来判断学生的错因,肯定是以为她不理解计算方法,应该从如何计算经过时间的角度进行讲解。听了文思雅同学的想法,让我想起了 “对牛弹琴” 一词。也再一次想起任景业老师的一句话:我的思想里有你的想法,我们才有交流的必要。
    
       三、提出有效问题的解决策略

    1、 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指出:关注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带来的刺激,并提出了 “反应-刺激” 的模式。任景业老师也提出:关注老师取舍与学生心理感受的关系。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老师和同学用鼓励的眼神,用积极的行为去回应,是能够刺激学生的再次提问的。笔者的一位学生饶光玉因提出了:你知道结果是 72 的口诀是哪句吗?我在课堂上大力表扬了这位第一次提问的学生,结果连续两天他都追着我提同样的问题。

    可能,最初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稚嫩的,与本节课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联,但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提出有价值的、有效的问题将不是空想。

    2、 自主形成语言模板,培养问题意识。

    任景业老师提出的分享式教学的语言模板:我有问题,我有不同,我有表扬、我有补充――――。为学生建模过程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运用语言模板,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 自主形成思维模板,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

    如针对课题质疑: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针对本节课知识结构的提问:与新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以前就学过了,今天怎么还要学习呢?将来,还会学什么呢?

    介绍完自己的想法后提问:有不明白的吗?还有疑问吗?

    4、 精练语言,指向明确。

    学生最初提问时往往会很宽泛,如:这道题我不知道怎么做?这个图是什么意思?这道题老师说我错了,为什么呢?遇到这些情况,都是很正常的。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果问题太长,大家听不懂什么意思;如果问题太大,大家无法帮助他想办法,只能告诉他结果了。而我们是不允许告诉结果的,只能讲方法。慢慢的学生就能形成问问题的原则:精练语言,说清懂,问明不懂;问问题,说想法。

    【案例】:

    原题:爷爷今年 63 岁,小明今年 7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 5 倍。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
    
          (3)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订正答案后,然主动站起来。

    然:同学们,我的第三小题错了。我写的答案是 63-7=56 岁。我是这样想的,上一题问的是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用的是减法。所以第三题和它差不多,我就直接用减法了。我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吗?

    5、 学会倾听学生问题。

    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后,老师还需要训练一项基本功:学会倾听学生的问题。

    笔者曾有一个失败的【案例】: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雅婷:同学们,请看到最上面的图。我有问题,图中明明有三个小方块,为什么下面的题中却会出现四个呢?

    我以为雅婷是没明白题意,就自告奋勇的请她再读读题而进行了简单的处理。课后反思中,才发现这问题多好呀!是立体图形如何抽象到平面图形的问题。我们常常说,面由体来,学生能明白吗?有的学生明白了,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吗?象雅婷这类接受能力慢的孩子,她要把立体图形与下面的平面图形相对应起来是多么的困难啊,而她的困难,可不是她一个人的难,而是一类人的难。

    而我却因为对教材解读不透彻,将这样的问题如此简单的自己处理了。如果我请学生解答,可能就是不一样的结果了,那隐藏的玄机就可能被发现。

    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问题,还能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梳理。找准与本节课目标切合的问题,理清问题间的联系,是并列关系可以多开窗口解决,是递进关系可以分层次的解决。


    【参考】任景业老师 QQ 空间语言,斯金纳理论,《新课程标准》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11年前

    补充活动记录:引领老师:虞文辉 主持:刘勇

    4.22 周日,新世纪总群一,关于分数的研讨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11年前

    5.16 总群一研讨一记录:如何处理好生活与数学、技巧与数学的关系

    主讲:李玲玲.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11年前

    《英美基础教育培训杂感》 主讲人: 成都市金牛区数学教师杨薪意

    活动地点:新世纪总群一 (49977976)时间:2013 年 9 月 2 日晚上八点

    主持人: 刘勇 文本整理:彬彬有李 视频播放: PPT 播放:

    因总群一已经满员,请加转播群:(新世纪小数教研总群二 149624474)



    活动地点:新世纪总群一 (49977976)时间:2013 年 9 月 3 日晚上八点

    主持人:刘勇 文本整理:孙明岩 罗雅贤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filter=typeid&typeid=27



    Q 群交流 关于学生厌学的思考

    活动地点:新世纪总群一 (49977976)时间:2013 年 9 月 日晚上八点

    主持人:刘勇 文本整理:孙明岩 罗雅贤

    http://bbs.xsj21.com/thread-1432-1-1.html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4:50 · PVG 12:50 · LAX 21:50 · JFK 00:5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