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 2019 冬令营
“空间观念” 主题悦读活动
《动手做 二》
黑龙江林甸县四季青镇中心小学徐丽娜
一、设计理念: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对他们进行空间观念的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即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但是这种感性认识又必须向理性认识升华,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二、教材分析
《动手做(二)》属于 “空间与图形” 领域的知识。主要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平面图形,一年级学生乐于动手,会非常喜欢这节课内容。
四、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空间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思考: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
过程与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五、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是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六、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用情景教学、引导发现、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学生采用 “合作学习” 的学法。采用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以动手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七、教学环节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知
通过欣赏拼图作品,引出七巧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然后讲述黄伯思的故事。告诉孩子 七巧板流传至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了,它还被西方人称为 “东方魔板”,风靡全球。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这项伟大的发明而感到骄傲!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玩玩这神奇的 “七巧板”。 (板书:七巧板)
这一环节,通过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我先谈话引出:七巧板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它想和我们交朋友,大家愿意吗?
本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 1:认一认。出示课件 — 带有编号的七巧板,让学生观察,猜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一定会明白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
活动 2:分一分。让学生借助上面的编号来回答: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每一种图形各有几个?
让学生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 1 2 4 6 7 为 三角形,5 为正方形,3 为 平行四边形。从而自然引出认识新图形 — 平行四边形。当有学生认出平行四边形时,我拿出一个大平行四边形从几个角度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用手摸一摸,转一转,从不同角度认识平行四边形。并适时板书:平行四边形。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 3:比一比。再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大小,几号和几号一样大?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学生通过动手比一比得出结论:1 号和 2 号三角形一样大,也是最大的;4 号和 6 号一样大,是最小的。 4 号和 6 号拼起来和 7 号三角形一样大。1 号和 2 号三角形合起来占这个大正方形的一半。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动手操作,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4:试一试。先适时表扬学生观察力真强!再谈话激发学生兴趣:你能利用手里的七巧板拼一拼吗?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先拼出学过的正方形,再拼出 平行四边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有先做完的孩子,让孩子拼一下三角形、再拼一下与前面不同的正方形。
通过以上操作活动,学生不但能用七巧板拼摆学过的平面图形,而且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现七巧板中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
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作品,并说说像什么?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意见,把图中拼成的图形想像成什么就是什么。
再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图形都是模仿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拼出来的,仔细看清它们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再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快速地拼出来。还可以跟同桌合作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图案。继而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2 的组合图案,让学生在课后创作练习,把内容延伸到课外。
最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建立知识模型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时间允许则适当进行更深入的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八、教学效果预测: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赖于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使学生获得空间与图形的鲜明表象,积累几何图形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优势,使无形变为有形,使有限变为无限。争取全面具体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