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深圳南山基地的陈红艳,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关于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的主题专场活动,同时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接下来我将和我们团队成员邹佩蓉、刘璐、钟然娇老师一起研究二年级下册《1 分有多长》这节课。希望在活动中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多多指导!谢谢!
本贴主要内容导览
电子教材图:https://bbs.xsj21.com/t/1749#r_73632
选题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49#r_73949
教学设计 1 稿:https://bbs.xsj21.com/t/1749#r_73971
第 1 次执教教研:https://bbs.xsj21.com/t/1749#r_73987
教学设计 2 稿:https://bbs.xsj21.com/t/1749#r_73988
第 2 次执教教研:https://bbs.xsj21.com/t/1749#r_73991
课堂教学录像: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k2MDIxMg==.html
教学设计(定稿):https://bbs.xsj21.com/t/1749#r_74070
教学反思(定稿):https://bbs.xsj21.com/t/1749#r_74084
“量感” 是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在小学阶段,“量感” 主要是指对时间、重量、长度、面积、体积、货币等的感性认识。这些内容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就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所以他们并不是大脑一片空白的走进课堂,但学生的这种认知是模糊的,并不是标准化的,这种标准化在数学上以各种计量单位作为载体呈现。同时,这种来自生活经验的量感也是浅显的,需要让学生在计量单位的教学环节中再一次学习量,感悟量,从而形成数学意义上的、精准的量感。量感源于生活,应回到生活中去。最后,需要引导学生应用量去进行简单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强化量感的生成。也就是说,每次计量单位的教学,都应是一次以培养量感为目的的构建历程。
《1 分有多长》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体验时间的长短和学习分、秒的换算,为后续学习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打下坚实基础,在时间计量单位的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以具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而言,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体会起来比较困难。而相关量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提高对时间的估测能力,增进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因此,我们选择以《1 分有多长》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二课《1 分有多长》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时、分、秒的感性认识。但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尽量具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它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钟面,让学生建立 1 秒和 1 分的时间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知道 1 分 = 60 秒。亲身体验 1 分的长短,估计 1 分有多长,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快慢,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2 过程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达情感、体验,并展示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 1 秒、1 分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
难点:估计 1 分有多长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教学资源】
PPT、任务单、北师大微课、1 分钟的沙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促学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倒计时吗?在哪儿见过呢?
......
(播放马路上红绿灯数字跳动的视频)
师:刚才每一个数字的跳动用了多长时间?
生:1 秒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用秒做单位,而不是时或分呢?
生:因为时间太短了。
师:是的,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用秒做单位。之前我们还学习了分,请大家猜一猜,秒和分有什么关系呢?
生:1 分 = 60 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1 分是不是等于 60 秒呢?我们今天就来验证一下。
(板书:1 分 = 60 秒?)
【设计意图】以视频引入的方式呈现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 “秒” 的必要性。
二、引入工具,定量刻画
师:如果要想验证 1 分是不是等于 60 秒,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钟表
师:看,这是一个钟表,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过它了,谁再来说说看这上面有什么?
(学生会提到钟面上有几个针、长短粗细、走动快慢,以及钟表上的数字等。)
师:是的,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针,它走动 1 小格也就是 1 秒了,那么它走 1 大格是几秒呢?为什么?
生:是 5 秒,因为 1 大格里刚好有 5 小格。
(板书: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师: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上 1 圈看看,每走 1 小格大家就数 1 个数,看最后数到几好不好?开始!
(大家一起数数:......58、59、60)
师:秒针走完 1 圈我们数了 60 下,那一共是 60 小格,也就是用了多少秒?
(全班齐答:60 秒)
师:现在我们再让秒针走上 1 圈,但这次请大家关注分针的走动情况,待会儿我请人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 1:分针和秒针同时在走。
生 2:分针只走了 1 小格,刚好 1 分钟的时间。
师: 秒针走了 1 圈用了 60 秒的时间分针才走 1 小格,所以 1 分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 分有多长)
生:1 分等于 60 秒。
(师擦掉板书上面设疑的问号)
师:除了这种钟表,我们在生活中还会用到电子表来计时呢!同学们请看。
(介绍电子表的计时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钟表,让学生初步感知钟面上的分针与秒针,并借此探究验证 1 分 = 60 秒。
三、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 体验 1 秒
师:那 1 秒有多长呢?请大家安静的听。
(师播放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老师可以用拍手,这样的动作(老师示范拍手动作)把每 1 秒的节奏表现出来。你能用动作和声音把每 1 秒的节奏表现出来吗?谁上来表演一下?
(生数数、点头、跺脚......)
师:大家都很有创意,请跟着大屏的声音,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把每 1 秒表现出来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等活动把每一秒的节奏内化为自己的节奏,建立起 1 秒的时间单位表象。无形中建立一把心中的 “尺” 去度量其他时间,为量感的培养打好基础。
2. 体验几秒
师:我看大家都找到每秒的节奏了,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啦!游戏叫做《我心里的闹钟》,比一比谁的闹钟最准。谁来把活动要求读一遍?(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生:(1) 学生把头轻轻趴下,并闭上眼睛。
(2) 老师喊开始后,学生在心里按秒针的节奏默默计数,数到 15 秒后,立刻抬头看屏幕。
(3) 记录第一眼看到屏幕上的数字是几,后面进行汇报。
师:都听懂了吗?那我们开始啦!
......
师:有刚好是 15 秒的吗?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看来节奏感最重要对吗?老师也有一个很厉害的方法想不想听?
生:想
师:我们把所有的秒数都化成两个数字来读,比如 1 是零一,2 是零二,10 是零十,11 还是十一,21 就变成二一,22 是二二,我说清楚了吗?请跟着秒针的节奏再一次把自己心中的闹钟调整一下。
(师播放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那用我们的新方法来试试这个游戏吧!不过这次大家要默数的时间是 30 秒。
(游戏之后)
师:你看到的数字是几?
......
师:对于他的闹钟,你有什么建议?
......
3. 体验 1 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的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哦,大家开始准备。
(游戏之后)
师:有准的吗?
......
师:这 1 分钟的时间,你有什么感觉?
......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从感受 1 秒到以它作为参考标准去估计十几秒、几十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我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四、设计活动,深化感悟
师:1 分钟可以做什么呢?我们来看这个视频。
(播放新世纪小学 3.0 微课《1 分有多长》5:08 到 6:37 分关于 4 位小朋友测量 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内容)
师:1 分钟原来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啊。这是别人 1 分钟所做的事情,那我们自己的 1 分钟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再玩一个新游戏。
师:现在桌上有两份任务单,任务单 1 是一份田字格纸,待会儿我会播放一段 1 分钟的音乐,音乐响起大家开始写 “数学” 的 “学” 字,音乐结束大家就停笔,比比看谁写的字最多,最好。
(活动结束后)
师:你写了多少个字?
......
师:同样的时间里,为什么有的人写的多,有的人写的少呢?
......
师:看来呀,不管做什么事,大家一定要认真。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它。
师:刚刚有人不服气,还想比一比。那我们再来一次吧。请拿出你们的任务单 2,上面有 100 道口算,同样在 1 分钟的音乐里,大家能做对多少道题呢?
(核对完答案后)
师:有没有全对的?怎么做到的?
......
师:我们玩的这几个游戏都用到了时间单位分和秒,你可以用它们说一个成语来形容时间的宝贵性吗?
生 1:争分夺秒。
生 2:分秒必争。
......
【设计意图】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这里设置了两次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交流,同时导入新世纪小学微课的内容,丰富了课堂容量和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也处处渗透了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巩固内化,应用知识
1. 课本 P78 练一练第 1 题
2. 课本 P78 练一练第 2 题
3. 修改日记
(PPT 出示淘气的一份日记)
今天晚饭后我写作业用了 1 分钟,然后又和妈妈出去散步用了 30 秒,回来立刻洗了个澡,大概用了 20 分钟吧。妈妈跟我说,睡觉前我可以再看 20 秒的动画片,我太高兴了!
师:这是淘气的一份日记,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修改日记吧。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 3 道难度有层次的习题,考察了学生能否利用合适的计量单位和数值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的估测。让学生在估测对比中丰富、提升量感。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老师拿出 1 个计时沙漏)
师:这个沙漏可以计时 1 分钟,谁能在 1 分钟内谈一谈今天的学习收获呢?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1 分有多长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1 分 = 60 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二课《1 分有多长》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时、分、秒的感性认识。但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尽量具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它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钟面,让学生建立 1 秒和 1 分的时间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知道 1 分 = 60 秒。亲身体验 1 分的长短,估计 1 分有多长,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快慢,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2 过程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达情感、体验,并展示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 1 秒、1 分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
难点:估计 1 分有多长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教学资源】
PPT、任务单、北师大微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促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
(播放红绿灯倒计时的视频)
师:刚才每一个数字的跳动用了多长时间?
生:1 秒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用秒做单位,而不是时或分呢?
生:因为时间太短了。
师:是的,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用秒做单位。之前我们还学习了分,请大家猜一猜,秒和分有什么关系呢?
生 1:......
生 2:......
生 3:1 分等于 60 秒
师:1 分是不是等于 60 秒呢?我们今天就来验证一下。
(板书:1 分 = 60 秒?)
【设计意图】以视频引入的方式呈现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 “秒” 的必要性。
二、引入工具,定量刻画
师:如果要想验证 1 分是不是等于 60 秒,需要借助什么工具?
生:钟表
师:看,这是一个钟表,之前我们已经认识过它了,谁再来说说看这上面有什么?
(学生会提到钟面上有几个针、长短粗细、走动快慢,以及钟表上的数字等。)
师:是的,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针,它走 1 小格也就是 1 秒了,那么它走 1 大格是几秒呢?为什么?
生:是 5 秒,因为 1 大格里刚好有 5 小格。
(板书: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师:那秒针走上 1 圈又是几秒呢?为什么?
生:60 秒,因为有 60 个小格。
师:你怎么知道有 60 个小格的?
生 1:1 个 1 个数的
生 2:5 个 5 个数的
生 3:我用的乘法
师:是的,秒针走完 1 圈是 60 秒,现在我们就让秒针走上 1 圈,但这次请大家关注分针的走动情况,待会儿我请人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 1:分针和秒针同时在走。
生 2:分针只走了 1 小格,刚好 1 分钟的时间。
师: 秒针走了 1 圈用了 60 秒的时间分针才走 1 小格,所以 1 分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 分有多长)
生:1 分等于 60 秒。
(师擦掉板书上面设疑的问号)
【设计意图】利用钟表,让学生初步感知钟面上的分针与秒针,并借此探究验证 1 分 = 60 秒。
三、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 体验 1 秒
师:那 1 秒有多长呢?请大家安静的听。
(师播放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老师可以用拍手,这样的动作(老师示范拍手动作)把每 1 秒的节奏表现出来。你能用动作和声音把每 1 秒的节奏表现出来吗?谁上来表演一下?
(生数数、点头、跺脚......)
师:大家都很有创意,请跟着大屏的声音,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把每 1 秒表现出来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等活动把每一秒的节奏内化为自己的节奏,建立起 1 秒的时间单位表象。无形中建立一把心中的 “尺” 去度量其他时间,为量感的培养打好基础。
2. 体验几秒
师:我看大家都找到每秒的节奏了,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啦!游戏叫做《我心里的闹钟》,比一比谁的闹钟最准。谁来把活动要求读一遍?(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生:(1) 同学们把头轻轻趴下,并闭上眼睛。
(2) 老师喊开始后,同学按秒针的节奏悄悄打节拍,同时在心里默默计数,数到 15 秒后,立刻抬头看屏幕。
(3) 记录第一眼看到屏幕上的数字是几,保持安静直到活动结束。
师:都听懂了吗?那我们开始啦!
......
师:有刚好是 15 秒的吗?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看来节奏感最重要对吗?老师也有一个很厉害的方法想不想听?
生:想
师:我们把所有的秒数都化成两个数字来读,比如 1 是零一,2 是零二,请跟着这段视频和老师再一次把自己心中的闹钟调整一下。
(师播放读秒视频)
3. 体验 1 分钟
师:都学会了吗?那用我们的新方法再来试试这个游戏吧!不过这次大家要默数的时间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哦,大家开始准备。
(游戏之后)
师:有准的吗?请举手,秒数在 57~63 之间都可以。
师:看来大家心里的闹钟是越来越准了,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从感受 1 秒到以它作为参考标准去估计十几秒、几十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我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四、设计活动,深化感悟
1. 别人的 1 分钟
师:同学们,1 分钟可以做什么呢?我们来看这个视频。
(播放新世纪小学 3.0 微课《1 分有多长》5:08 到 6:37 分关于 4 位小朋友测量 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内容)
师:这是别人 1 分钟所做的事情,想知道我们自己的 1 分钟能做些什么呢?
生:想。
2. 自己的 1 分钟
(1)写 “学” 字
师:现在桌上有份任务单,第 1 题有几行田字格,待会儿我会播放一段 1 分钟的音乐,音乐响起大家开始写 “数学” 的 “学” 字,音乐结束大家就停笔,我们比比看谁写的字最多,最好。
(1 分钟的音乐之后)
师:你写了多少个字?
......
师:你呢?
......
师:看来 1 分钟的时间里大家能写 10 个左右的 “学” 字呢。
(2)做口算题
师:同学们,你觉得自己 1 分钟能做对多少道口算题?
生 1:......
生 2:......
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测试一下好不好?拿出你们的任务单第 2 题。
(1 分钟的音乐之后)
师:这是口算的答案,请你们改一改,然后数一数你做对了多少道!
师:你做对了多少道啊?
生 1:......
师:有比他更多的吗?
生 2:......
师:又快又对。
3. 其他的 1 分钟
师:想知道 1 分钟还能做些什么事情吗?请看下面这段视频
(播放各行业所做的 1 分钟内容)
师:1 分钟原来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啊!
【设计意图】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这里设置了两次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交流,同时导入新世纪小学微课的内容,丰富了课堂容量和趣味性。
五、巩固内化,应用知识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对时间更加了解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这些事需要用多长时间吧!
1. 选一选,画 “√”。
课本 P78 练一练 第 1 题
2. 修改日记
(PPT 出示淘气的一份日记)
今天晚饭后我写作业用了 1 分钟,然后又和妈妈出去散步用了 30 秒,回来立刻洗了个澡,大概用了 20 分钟吧。妈妈跟我说,睡觉前我可以再看 20 秒的动画片,我太高兴了!
师: 这是淘气的一份日记,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修改日记吧。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 2 道难度有层次的习题,考察了学生能否利用合适的计量单位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的估测。让学生在估测对比中丰富、提升量感。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今天的学习收获呢?
......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知识内容。
七、板书设计
1 分有多长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
走 1 大格是 5 秒
1 分 = 60 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二课《1 分有多长》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时、分、秒的感性认识。但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尽量具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它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钟面,让学生建立 1 秒和 1 分的时间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知道 1 分 = 60 秒。亲身体验 1 分的长短,估计 1 分有多长,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快慢,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2 过程目标: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达情感、体验,并展示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感受 1 秒、1 分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
教学难点
估计 1 分有多长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教学资源
PPT、微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促学
师:让我们看一段小视频。
(播放红绿灯倒计时的视频)
师:认识吗?
生:红绿灯倒计时
师:上面一个数跳到另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
生:1 秒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用秒做单位,而不是时或分呢?
生:因为时间太短了。
师:是的,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用秒做单位。之前我们还学习了分,请大家猜一猜,秒和分有什么关系呢?
生 1:1 分 = 60 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 1 分 = 60 秒的?
生 1:听说的。
生 2:因为 1 小时 = 60 分,所以我猜 1 分 = 60 秒。
生 3:我是观察发现的。
师:1 分是不是等于 60 秒呢?我们今天就来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以视频引入的方式呈现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 “秒” 的必要性。
二、引入工具,定量刻画
师:如果要想验证 1 分是不是等于 60 秒,需要借助什么工具?
生:钟表
师:看,这是一个钟表,谁来说说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生:......
师:是的,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针,它走 1 小格也就是 1 秒了,像这样(播放秒针走动 1 下的 PPT)刚好是 1 秒。1 秒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生 1:眨一下眼睛。
生 2:拍一下手
生 3:跺一下脚。
师:同学们真有创意。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那么它走 1 大格是几秒呢?为什么?
生:是 5 秒,因为 1 大格里刚好有 5 小格。
(板书: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师:那秒针走上 1 圈又是几秒呢?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数一遍。
师生:1 秒,2 秒......
师:我发现啊,有的同学数到 20 秒之后快跟不上秒针的节奏了,所以建议大家 20 秒往后可以去掉这个 “秒” 字。刚才秒针走 1 圈时,我们 1 个格 1 个格数出来是 60 秒,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能知道是 60 秒吗?
生 1:5 个 5 个数。
生 2:我用的乘法 12×5,答案也是 60 秒。
师:现在我们让秒针再走上 1 圈,但这次请大家关注分针的走动情况,待会儿我请人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 1:分针和秒针同时在走。
生 2:分针只走了 1 小格,刚好 1 分钟的时间。
师: 秒针走了 1 圈用了 60 秒的时间分针才走 1 小格,所以 1 分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 分有多长)
生:1 分等于 60 秒。
(师板书:1 分 = 60 秒)
师:哇,你们真了不起,竟然发现了分和秒之间的关系,这么宝贵的知识请大家赶紧把它记到课本上。
【设计意图】利用钟表,让学生初步感知钟面上的分针与秒针,并建立 1 秒的表象物,同时探究验证了 1 分 = 60 秒。
三、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1. 体验 15 秒
师:刚才我们看着钟表知道时间过去了 1 分钟,现在老师想把这个钟表放在学生的心里,比一比谁心中的闹钟最准好不好?谁来把活动要求读一遍?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生:(1) 同学们把头轻轻趴下,并闭上眼睛。
(2) 老师喊开始后,同学在心里默默计数,认为 15 秒到了,就悄悄举起手。
(3) 同时立刻睁眼看看屏幕上的数字是几,保持静坐直到活动结束。
师:都听懂了吗?那我们开始啦!
师:有刚好是 15 秒的吗?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师选择几个打节拍的学生进行提问和动作展示)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看来节奏感最重要对吗?
师:请大家跟着秒针走动的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心中的闹钟再调整一下。
(师播放秒针走动的音乐)
2. 体验 1 分钟
师:都学会了吗?那用我们的新方法再来试试这个游戏吧!不过这次大家要默数的时间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哦,大家开始准备。
(游戏之后)
师:有准的吗?请举手,秒数在 57~63 之间都可以。
师:看来大家心里的闹钟是越来越准了,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从感受 1 秒到以它作为参考标准去估计 15 秒、60 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我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四、设计活动,深化感悟
1. 课内的 1 分钟
师:1 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拍篮球
师:我们班上谁会拍篮球的?
(选择两名学生上台拍球,下面的学生帮忙数数)
师:你拍了多少下?
......
师:你呢?
......
师:1 个 100 下,1 个 121 下。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拍一下篮球看看自己比这个数拍的更多还是更少!
(2)写名字
师:1 分钟你能写多少遍自己的名字呢?请拿出你们的草稿本,待会儿我会播放一段 1 分钟的音乐,音乐响起大家开始在上面写自己的名字,音乐结束大家就停笔,注意把字写的又快又好。
(1 分钟的音乐之后)
师:你写了多少遍自己的名字?
......
师:你呢?
......
师:为什么同样是写字,大家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
师:以后你们写几遍自己的名字也能大概估计出 1 分钟的时间啦。
(3)摸脉搏测心跳次数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之前老师教大家的方法找到自己的脉搏。这是 1 个沙漏,等里面的沙子漏完,也刚好是 1 分钟。在这 1 分钟里,我们数一数自己的脉搏能跳动多少下?
(1 分钟之后)
师:你的脉搏跳了多少下?
......
师:你呢?
......
师:其实正常情况下,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 1 分钟的心跳会在 70-100 下之间。
2. 课外的 1 分钟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在家里体验了 1 分钟,我们看一下这些同学的完成情况!
(播放三位学生写字、走路、跑步的视频)
师:你们 1 分钟可以做的事情可真多啊,真是太厉害啦!
3. 其他的 1 分钟
师: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别人 1 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呢?
(PPT 播放各行业 1 分钟做的事情)
师:1 分钟原来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啊!看来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属于我们的每分每秒,创造更多的价值。
【设计意图】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这里设置了三次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交流,同时利用课前作业让学生提前初步感知了 1 分能做的几件事情,并通过微课展示了班上几位学生的完成情况,丰富了课堂容量和趣味性。
五、巩固内化,应用知识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对时间更加了解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这些事需要用多长时间吧!
1. 选一选,画 “√”。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考察了学生能否利用合适的计量单位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的估测。让学生在估测对比中丰富、提升量感。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今天的学习收获呢?
......
师: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这节课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知识内容。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小学阶段,“量感” 主要是指对时间、重量、长度、面积、体积、货币等的感性认识。这些内容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就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学生的这种认知是模糊的,学生通过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应用的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估一估,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感知面积单位。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这个过程,也是建立学生量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学习,认识了面积单位,成功地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引导学生过观察钟面,让学生建立 1 秒和 1 分的时间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知道 1 分 = 60 秒。亲身体验 1 分的长短,估计 1 分有多长,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快慢,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1 分有多长,学生不好感受,所以先让学生明确 1 分 = 60 秒,然后通过体验 1 秒、几秒、十几秒到 1 分钟,不仅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让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了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创设情境,播放马路上红绿灯数字跳动的视频,以视频引入的方式呈现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 “秒” 的必要性。这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从学生生活常见事物入手,培养学生用发现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感知 1 秒,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等活动建立起 1 秒的时间单位表象。无形中建立一把心中的 “尺” 去度量其他时间,为量感的培养打好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时间的认识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在教学中,该教师结合实际的生活事物来感知相关量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提高对时间的估测能力,增进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老师在第三个教学环节设计了体验 1 秒、体验几秒、体验 1 分的三个活动环节。在体验 1 秒时,用拍手、数数、点头等多种方式调动身体感官去体验 1 秒,建立 1 秒的表象;在体验几秒和 1 分时,在这个过程以 1 秒作为时间单位去估计,通过不断的对比、调整,提高学生对秒的估测能力,增强量感。
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与同伴的合作探索中,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单位面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去。而这个过程,也是建立学生量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学习,认识了面积单位。
《1 分有多长》一课,通过观察、操作、数数等多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感知时间单位分和秒之间的关系,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时间的意义与价值,在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看、操作,数等活动初步形成对时间单位的量感。
陈老师的这节《1 分钟有多长》,第四个环节 --- 设计活动,深化感悟中,通过播放微课看到别人 1 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在结合自己 1 分钟可以做什么的体验,对比学习,非常符合小学生好强争胜的心理,在追问中体会时间是宝贵的,也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珍惜时间,合理利用好时间,才能做更多有意义和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好!
对选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小学阶段关于量感的内容进行梳理。“量感” 是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在小学阶段,“量感” 主要是指对时间、重量、长度、面积、体积、货币等的感性认识。
增加学生具身体验,体验 1 分钟到底有多长。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从感受 1 秒到以它作为参考标准去估计十几秒、几十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我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建议本节课学习之间推荐学生阅读《时间的故事》这本书,有利于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也是低段大单元教学的一种方式,这样学生可以先看到一片森林,再看森林里的树。当然,本节课的体验感觉还不够,在体验得基础上还应该及时思考内化。
教师为了大家更深刻地认识秒,设计了体验 1 秒、体验几秒、体验 1 分等活动,这些游戏的方式恰恰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自我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从感受 1 秒到以它作为参考标准去估计十几秒、几十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我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学生对 “秒” 的敏感性和估测能力,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增强量感。
导入以红緑灯视频引入的方式呈现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 “秒” 的必要性。让学生通过借助工具秒表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等活动把每一秒的节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节奏,建立起 1 秒的时间单位表象。无形中在学生心中建立一把 “尺” 去度量其他时间,为量感的培养打好基础。
1 分有多长,学生明确 1 分 = 60 秒,然后通过体验 1 秒、几秒、十几秒到 1 分钟,不仅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让不断进行对比、反思、调整,提高了学生对 “秒” 的感悟和估测能力,从而增强量感
老师通过实物展示,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利用形象直观的课件,通过简单明了的微课把时间这一抽象又不陌生但难以理解透彻的数学概念展示的容易明白,让孩子体会到了一分到底有多长这一量的概念,值得我们学习的一节好课!
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秒,设计了体验 1 秒、体验几秒、体验 1 分等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更让学多次体会 1 秒的长短,帮助学生从无形到可量,让学生有一把度量时间的尺子。
二年级的学生对时间这个量并不陌生,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大多数学生都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可 1 分究竟有多长,10 分或 1 时我们能做哪些事?很多孩子都没有准确的概念。孩子们能把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些名言警句背得滚瓜烂熟,做事却依然拖拖拉拉,老师和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拖延行为是因为孩子贪玩,而忽略了孩子实际的原因是不能准确估算时间长短,没有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的缘故。数学的学习是 “生活的需要”,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里,真正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我们除了要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还要让学生能感受时间长短的存在,学会把控时间,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而树立时间观念不是靠说教讲道理,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建立对时间的更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便是本节课的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