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春】四川成都陈昌伦名师工作室谢玲琳五下《体积单位》

  •  
  •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 3年前 · 111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44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四川成都陈昌伦名师工作室的谢玲琳,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同时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伙伴们一起研究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这节课。 希望在活动中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多多指导!谢谢!

    111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83 条回复   2021-08-30 14:23:42 +08:00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四川成都陈昌伦名师工作室的谢玲琳,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同时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伙伴们一起研究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这节课。 希望在活动中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多多指导!谢谢!

    一、【教材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718#r_73500

    二、【选题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718#r_73508

    三、【《体积单位》教学初稿及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18#r_73508

    四、【《体积单位》教学二稿及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18#r_73531

    五、【《体积单位》教学终稿】:https://bbs.xsj21.com/t/1718#r_73582

    六、【《体积单位》教学终稿在线】: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Q2MTIwOA==.html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教学设计(初稿)]

    选题思考

    《新课标》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而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则通过度量习得,如何准确地进行测量和估计,得益于学生自身 “量感” 的获取。“量感” 的习得是数感发展的基础。“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因此,学生学习体积单位,在正确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发展数感。 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如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为基本单位,并能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本节课对基本单位的认识,可以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体积的估算。整个学习的起点落在上述单位的空间概念。

    教材分析

    本课是《长方体(二)》的第二小节,整个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体积和容积、体积单位、长方形的体积及、体积单位换算、有趣的测量等 5 小节,本课研究的是体积单位,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在教材安排上是 2 课时,第一课时有 3 个内容。以回顾推导的方式完成对体积单位的认识。教材通过 “说一说,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认一认” 问题进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长度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进而引出 “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3(cm3)”,从面积单位自然过渡到体积单位,从已知联系未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在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之后,紧接着进入对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后续的体积计算、换算打下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已有的认知是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因此我们要注意从已知引导向对未知的学习,也是从二维(线、面)到三维(体)的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经历估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后,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空间观念,正确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一、回顾旧知,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体积单位,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能够想到哪些知识吗?(学生回答面积、体积相关知识)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这些体积单位。既然我们刚刚已经回顾了面积单位的意义,在前面我们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有没有同学试着来说说体积单位的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长度单位以及面积单位,让学生把未知的体积单位跟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再结合之前学的正方体的特征和体积的概念,学生能够自然地联想到体积单位的概念,如此类比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 首学任务:探究 1 立方厘米及 1 立方分米有多大。

    要求:

    (1)利用手中的材料,找出 1 立方厘米及 1 立方分米有多大。

    (2)小组四人,两人制作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物体,另外两人制作体积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

    2. 小组互学

    要求:组内交流制作方法。轮流说怎么制作,完善答案,做好分享准备。

    3. 全班群学:抽小组分享,展示。(思考 1 立方米有多大)

    4. 师生共学:提升思维

    师:感谢这些同学,为我们展示了常见的体积单位: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有多大。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单位的定义。

    师:请大家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那么大呢?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随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三、适当练习,巩固新知。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有多大不陌生了,现在就到了考核时间,你能正确估计以下事物的体积吗?请完成书上三十九页练习第二小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认识到选择适当体积单位的必要性,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认识了三个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他们所占的空间是越来越大的。

    生:棱长为 1 厘米(分米 /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 立方米)

    师:看来这节课,大家学习的不错,我在这里想给大家出个问题,咱们上节课学习了体积和容积,那体积有体积单位,容积有单位吗?请大家在课后有时间自己思考,温馨提示:可以看看咱们身边盛液体的容器。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新知,同时引入下一课的知识点,鼓励他们结合身边看到的容积单位,在课后探究。学习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单位的运用,这样度量意识才能扎根脑海,对事物的大小把握更加精确。

    课后讨论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教学设计(二稿)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学生对数量的把握和空间分析能力则体现在 “量感” 上。“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则是一种衡量标准。“量感” 的习得是 “数感” 发展的基础。因此,学生学习体积单位,是在认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活动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最后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形成 “量感”,发展数感。

    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感知这些单位的空间大小,并能选用适当的体积单位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本节课对基本单位的认识,可以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联想生活中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加深感知。再通过自己制作的标准来估测和测量常见的生活物品的体积。

    【教材分析】

    本课是《长方体(二)》的第二小节,整个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体积和容积、体积单位、长方形的体积及、体积单位换算、有趣的测量等 5 小节,本课研究的是体积单位,要为后续的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公式的推理打下基础。本节的教材回顾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再引入体积单位,体现了一维到三维的知识沟通,强调了不同的比较对象,采用不同的比较标准,体现了认识体积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在直接认识体积单位的概念之后,制作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或空间,在操作活动里认识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再联系生活,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是 1cm3、1dm3、1m3,加深感知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学习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它们的展开图和表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在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之后,紧接着进入对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后续的体积计算、体积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已有的认知是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因此我们要注意从已知引导向对未知的学习,也是从二维(线、面)到三维(体)的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经历估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后,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教学活动中,体会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感知他们的实际大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空间观念,正确利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资源】

    教具准备:PPT,微课视频、1 立方米的模型、花生米、糖果、药片、口红、按键、胡豆、魔方、收纳盒等生活物品

    学具准备:小刀、尺子、橡皮泥、1 立方分米的正方、胶带

    【教法】

    根据学情分析,结合龙泉驿区的 “三课四学” 模式,我将本节课按概念呈现 — 动手操作 — 实践运用 — 练习检测 — 回归提炼 5 个步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则按引导学习 — 合作探究 — 迁移类推三个步骤开展 3 个概念的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①出示情境图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比较他们的高度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这两个长方体水高谁矮?

    预设 1:左边的长方体高一些,谁高谁矮就是比较他们的高度。就是比较长度。

    师:那用什么工具量长度呢?那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尺子上有什么呢?)

    预设 2:尺子,要用到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②出示情境图 2: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比较他们前面的面的大小

    师:这是要我们比较什么呢?

    预设 3:比较这两个长方体、正方体前面的面积。

    师:那用什么比较面积呢?(是什么衡量标准呢?)

    预设 4:用正方形

    回顾:边长为 1cm 的正方形,面积是 1cm2

    边长为 1dm 的正方形,面积是 1dm2

    边长为 1m 的正方形,面积是 1m2

    ③出示情境图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他们谁占的空间大?

    师:谁占的空间大,就是比较什么?

    预设 5:就是比较他们的体积

    师:那比较长度有长度单位,比较面积用面积单位,那比较体积呢?

    预设 7: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通过回顾长度单位以及面积单位,学生再来学习体积单位,学生发现用长度、面积单位不能对体积准确把握,从而引出学习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概念引入

    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这些体积单位。那现在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体积单位。在体积单位里,我们规定,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3(1cm3)。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分米,记作 1 分米 3(1dm3)。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米,记作 1 米 3(1m3)。

    请大家齐读一遍: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3(1cm3)。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分米,记作 1 分米 3(1dm3)。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米,记作 1 米 3(1m3)。

    设计意图 :老师直接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明白是以棱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体为衡量标准,初步认识体积单位。

    三、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

    1. 首学任务:探究 1 立方厘米及 1 立方分米有多大。

    要求:

    利用手中的材料,找出 1 立方厘米及 1 立方分米有多大。

    2. 小组互学

    要求:组内交流制作方法。轮流说怎么制作,相互比较,做好分享准备。

    3. 全班群学:抽小组分享,展示。

    4. 师生共学:提升思维

    师:感谢这些同学,为我们展示了制作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物体的方法。那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 立方分米能装多少个 1 立方厘米(适当引入,不着重展示)

    老师这里录制了 1 位小朋友的视频,咱们来看看她的 1 立方分米都装了哪些东西?(观看微课 3:35—4:21)

    师:请各位同学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差不多是 1 立方厘米那么大?

    预设 1:一粒花生米、糖果、键盘按键、手指头、铅笔头、药丸.......(展示图片)

    师:请各位同学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差不多是 1 立方厘米那么大?

    预设 2:粉笔盒、魔方、收纳盒、苹果、火龙果.、我的小脑袋......(展示图片)

    (2)认识 1 立方米

    出示情境图 2:大卡车的图片引入学习体积单位 1 立方米的必要性。

    师:请看墙角,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 1 立方米的模型,我想请几位同学试着帮助我填满 1 立方米的空间(大概能蹲 7 个五年级的小朋友)

    师:1 立方米只能容纳 7 个同学吗?

    预设 3:不是的,上面还有空间,还能装人,我觉得大概能装 9 个同学。

    师:那让我们通过视频来看看另一位小朋友制作的 1 立方米,都装了些什么呢?

    (微课:4:22-5:34)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大约是 1 立方米那么大?

    预设 4:大纸箱、冰箱、洗衣机、方桌、讲台......(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相互交流,体验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到底有多大,有了实际感知。随后,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丰富感知,发展 “量感”。

    三、适当练习,巩固新知。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有多大不陌生了,现在就到了考核时间,你能正确估计以下事物的体积吗?请完成书上三十九页练习第二、三小题。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认识到选择适当体积单位的必要性,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认识了三个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他们所占的空间是越来越大的。

    生:棱长为 1 厘米(分米 /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 立方米)

    师:看来这节课,大家学习的不错,我在这里想给大家出个问题,咱们上节课学习了体积和容积,那体积有体积单位,容积有单位吗?请大家在课后有时间自己思考,温馨提示:可以看看咱们身边盛液体的容器。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新知,同时引入下一课的知识点,鼓励他们结合身边看到的容积单位,在课后探究。学习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单位的运用,这样度量意识才能扎根脑海,对事物的大小把握更加精确。

    课后改进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终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课件出示两个点,动画演示点动成线,师问:“怎样比较这两条线段的长短?” 师根据学生回答接着说:“度量线段的长度用长度单位。” 课件演示度量过程。师追问:“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等。

    2. 课件出示这两条线段,动画演示线动成面,师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面的大小?” 师根据学生回答接着说:“度量面的大小用面积单位”。课件演示度量过程。师追问:“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 课件出示这两个面,动画演示面动成体,师问:“面的 “平移” 会形成什么?” 生回答后,师追问:“那怎么比较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呢?” 根据学生回答,紧接着出示分的过程,再问学生:“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是一样大吗?” 学生会说不同意,最后老师引出 “计量体积的大小也必须要用体积单位。”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动画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就是构建知识从从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联系,明确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度量体积的大小也需用到体积单位。后通过设置 “陷阱”,学生发现如果不用同样大的标准体积去度量,还是无法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就认识到了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概念引入

    师问:“刚刚已经回忆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猜一猜体积单位有哪些?”

    预设 1: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介绍:这些体积单位是如何定义的呢?谢老师先来给大家介绍 1 立方厘米(出示 1 立方厘米的模型。)

    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3,用字母表示为 1cm3(强调简写的 读法不变 )(贴板书)

    后追问:“能试着说一说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定义吗?”(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贴板书)

    设计意图 :老师直接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是用棱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体为体积的度量标准,初步认识体积单位。

    三、表象介入

    1. 认识 1 立方厘米

    (1)定量刻画,认识单位。

    活动一:切一切

    首学

    要求:①自己利用学具切体积为 1cm3 的小正方体。

    ②先不放微课,如果不会,再放微课指导,微课:2:32—3:05

    互学

    要求:①交流怎么切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②交流怎么验证切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群学

    要求:①一人说切的过程,一人演示

    ②一人说怎么验证,一人演示

    共学

    师总结:感谢这些同学,为我们展示了 1 立方厘米正方体制作和验证方法。通过切和验证,我们知道了 1 立方厘米有多大。

    小结: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拿着模型

    设计意图 :通过切、量、交流等活动,定量认识 1 立方厘米,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2)活动体验,建立表象

    活动二: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拿着 1 厘米的正方体,闭上眼睛,摸一摸,想一想 1 立方厘米有多大。

    设计意图 :在脑海里建立 1 立方厘米的体积大小,加深映像。

    (3)估计调整,巩固表象

    活动三:比一比

    睁开眼睛,扯出一块橡皮泥,把它做成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跟之前切的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一比,你的感觉准确吗?

    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预设:先与之前切的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较,再用尺子捏的正方体的长宽高,看是否都是 1 厘米。

    设计意图 :根据脑海中的印象,通过捏橡皮泥,再次感知 1 立方厘米有多大,再通过量一量去验证自己的感觉是否准确,进一步巩固表象。

    (4)结合实际,运用表象

    活动四:找一找

    师:通过切和捏,同学们自己制作了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你们能找到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物体吗?

    预设 1:小骰子,胡豆、花生米、糖果、键盘按键、食指头、药丸、小橡皮擦(适当展示物品,判断学生回答的合理性)

    (5)操作感知,单位叠加

    活动五:堆一堆

    师:同学们真厉害,找了这么多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的物品!你们知道这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吗?(拿 5 个切的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

    师追问:为什么是 5 立方厘米?

    预设:因为它是由 5 个 1 立方厘米组成。

    师:那现在这样呢?(变换堆法)

    预设:还是 5 立方厘米。

    一个一个的分开,再堆回去。

    引导学生小结:这个物体体积在变大,就是(1 立方厘米)这个体积单位在增加。不管形状怎么变,都是由 5 个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都是 5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 :体会物体体积是多少,就是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6)实际运用,清晰表象

    活动六:量一量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拿出橡皮擦,估一估橡皮擦的体积,再用你切的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量一量?看看你的感觉准(请学生讲、汇报)

    设计意图 :体验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数体积单位个数的过程。

    2. 认识 1 立方分米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 1 立方厘米,那什么 1 立方分米有多大呢?

    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为 1 立方分米。(拿着教具,边说边摸,哪三条棱长)

    师继续说:现在知道老师为什么请大家提前准备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了吧,因为他的体积就是?

    (1)视觉感知,建立表象

    活动 1

    师:请拿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正方体,看一看他有多大?

    这里有一位 1 位小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认识 1 立方分米的过程,咱们来看看吧(观看微课 3:35—4:21)

    师:那同学们,今天记得回家,试试你的 1 立方分米的盒子还能装什么呀!

    设计意图 :通过直接观察和观看视频,建立 1 立方分米的空间大小。

    (2)结合实际,运用表象

    活动 2

    师:那现在,请根据你脑海里的 1 立方分米的映像,说一说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品吗?(要判断学生举例是否合理)

    预设:粉笔盒、魔方、收纳盒、苹果、火龙果.、我的小脑袋......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找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加深印象。

    (3)操作体验,运用表象

    活动 3

    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品可真不少。现在难度升级,请同学们来估一估老师这里的物品的体积是多少呢?(冒菜盒、箱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去计量,而不是仅计量物体表面体积单位的个数。

    3. 认识 1 立方米

    出示情境图 2:

    师问:这个大巴车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呢?

    师:这位同学真厉害,发现了,大巴车的体积很大,用立方分米就不合适了,咱们现在就来学习 1 立方米。那 1 立方米有多大呢?(引入学习体积单位 1 立方米的必要性。)

    (1)双重经验,强化表象

    活动 1

    师:请看墙角,老师把 1 立方米请进了教室,有谁想来感受一下 1 立方米有多大吗?师追问:“1 立方米只能容纳 7 个同学吗?

    预设:不是的,上面还有空间,还能装人,我觉得大概能装 9 个同学。(直接经验)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 1 立方米还能装别的什么吗?(微课:4:22-5:34)(间接经验)

    设计意图 :直观观察 1 立方米有多大,在脑海建立印象有些困难,通过装人和装东西,学生感知 1 立方米的大小,印象会更深刻。

    (2)联系实际,运用表象

    活动 2:

    师:请同学们看着模型,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体积大约是 1 立方米呢?

    预设:大纸箱、冰箱、洗衣机、方桌、讲台......(判断学生举例是否合理)

    (3)猜想感知,三维度量

    活动 3:估一估

    师:你们找的真棒,那咱们的教室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来估一估吧!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从长、宽、高三个维度去数一数能放多少个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为后续的体积的计算做铺垫,计算体积,就是计算体积单位的个数。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相互交流,观看微课,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到底有多大,有了实际感知。随后,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丰富感知,最后让学生来量一量,让他们用自己做的体积单位去测量,积累操作经验,发展 “量感”。

    三、巩固练习。

    师:那既然已经认识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你能知道以下事物的体积吗?请完成书上三十九页练习第二小题。

    请同学汇报答案,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认识到选择适当体积单位的合理性,要综合数字和体积单位两要素去度量,发展 “量感”。

    四、课堂总结

    师:计量线段的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 沟通知识

    师再问:那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预设:棱长为 1 厘米(分米 /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 立方米)

    设计意图 :回顾长度单位(一维)、面积单位(二维)、体积单位(三维)间的联系,理解计量线段长度、面积大小、体积大小要用相应的测量标准单位的必要性。

    樊芳芳
    樊芳芳3年前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吉林九台李旭
    吉林九台李旭3年前

    谢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新课开始设计动画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就是构建知识从从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联系,明确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度量体积的大小也需用到体积单位。后通过设置 “陷阱”,学生发现如果不用同样大的标准体积去度量,还是无法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就认识到了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体积单位后,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丰富感知,最后让学生来量一量,让他们用自己做的体积单位去测量,积累操作经验,发展 “量感”。

    吉林 双阳 李玉晶
    吉林 双阳 李玉晶3年前

    教师注意从已知引导向对未知的学习,从二维(线、面)到三维(体)的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学生经历估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后,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提升了量感。

    陆继成
    陆继成3年前

    通过回顾长度单位以及面积单位,让学生把未知的体积单位跟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类推自然联想到体积单位的概念。但体积单位具体是什么,通过简单的回顾旧知,能否有效建立起新知与旧知联结,学生能否准确地说出标准的体积单位的概念呢?建议在回顾的过程中,用课件直观演示标准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然后让学生 推想标准的体积单位的概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积单位的表象。

    陆继成
    陆继成3年前

    “量感” 是人们通过对某个实际物体的观察或体验,对其大小、多少、厚重等方面进行的估测,是一种感性认识。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 “量感”,课堂上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构建 “体积单位” 模型,丰富 “体积大小” 的体验,进行 “体积大小” 的估测。

    樊娜
    樊娜3年前

    在体积单位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

    温冬雪
    温冬雪3年前

    本节课学生经历直观判断、估测、测量的学习过程中,把体积单位和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联系起来,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大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量感;在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单位思想。

    冯春波20210324
    冯春波202103243年前

    在体积单位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

    sym
    sym3年前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谢老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量感。

    leilin
    leilin3年前

    陈老师,你好,我想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体积单位叠加过程,才能更深刻体验到各个体积单位,积淀量感。而您的设计中我没有感受到有这一过程。还有我认为学习过程是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才能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而您的设计只有一个环节探究活动,我想问空间观念与量感能逐步在您的课堂上形成吗?还有这个教学设计太过于简单,也需你有其他的想法,可是没来得及写出来,期待二稿。

    Teacher_zhang
    Teacher_zhang3年前

    陈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的方式,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吉林九台韩芬
    吉林九台韩芬3年前

    陈老师在正确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发展数感。 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如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为基本单位,并能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

    wjj19801213
    wjj198012133年前

    个人建议:在第二环节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部分,首学任务中学生找出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摸一摸,感受它们的大小,也就是初步建立学生的量感,然后再小组合作制作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效果可能会更好!

    冯春波20210324
    冯春波202103243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者在这节课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为了突破每个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这一难点,教者非常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wdm6666
    wdm6666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由丰富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生明确体积单位的概念后,让学生大量的感知 1 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并在生活中找一些熟悉的物体,形成相应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建立量感。

    张慧叶
    张慧叶3年前

    “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

    宋彦飞
    宋彦飞3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谢老师能够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把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这点很好。在小学阶段,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活动和实物才能完成。所以,可以在增加几个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量。

    姜羽秋
    姜羽秋3年前

    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而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则通过度量习得,如何准确地进行测量和估计,得益于学生自身 “量感” 的获取。“量感” 的习得是数感发展的基础。“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因此,学生学习体积单位,在正确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发展数感。 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如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为基本单位,并能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本节课对基本单位的认识,可以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体积的估算。整个学习的起点落在上述单位的空间概念。

    jtlixu
    jtlixu3年前

    量感” 是人们通过对某个实际物体的观察或体验,对其大小、多少、厚重等方面进行的估测,是一种感性认识。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 “量感”,课堂上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构建 “体积单位” 模型,丰富 “体积大小” 的体验,进行 “体积大小” 的估测。

     liujiayao
    liujiayao3年前

    学生通过回顾长度单位以及面积单位,把未知的体积单位跟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教师通过复习进行导入,学生通过思考生活常见物体,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zhong456123789
    zhong4561237893年前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注重联系生活,形成表象,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通过举例子和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每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菩公英
    菩公英3年前

    老师设计的引入方式是非常直接的引入," 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哪些知识?" 也给了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去回忆旧知。。就是个人认为导入方式还是有点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能不太高,个人的一个小观点。

    菩公英
    菩公英3年前

    合作探究环节和巩固练习环节可以再丰富一些,细致一些。具体到每一步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预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等。教师结尾给学生提的问题我很喜欢,体积有单位,容积有单位吗?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山西运城刘晨霞
    山西运城刘晨霞3年前

    教师的导入环节想必是做了课堂前测的,孩子们能说出体积相关的知识,甚至说出体积单位,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必然是大有益处的。借助学具让学生感知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直观量感,也为以后的估算奠定了基础,在让学生思考 1 立方米多大之前可不可以加一点思考:因为学生手中已有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实物,除了分别感知大小,也可以把它们对比来感知,让学生估计大约多少个 1 立方厘米是 1 立方分米,这也是一种对量感的运用,比较完之后聪明的学生可能会用此类推出 1 立方米的大小大约是多少个 1 立方分米,这些对于体积单位大小的感知都是有益的,也为下节单位换算提供了经验,一点鄙浅之见。

    ljh319
    ljh3193年前

    谢老师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让学生从已有量感经验出发,借助四学环节,学生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进一步落实了量感意识。

    Candyeva
    Candyeva3年前

    采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理解体积单位,形成具身经验,培养学生量感。最后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和容积的关系,也能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学习过程中,除了动手操作,能否多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体积单位呢?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3年前

    教师注意从已知引导向对未知的学习,也是从二维(线、面)到三维(体)的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经历估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后,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

    河南郑州赵璐
    河南郑州赵璐3年前

    在数学课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而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则通过度量习得,如何准确地进行测量和估计,得益于学生自身 “量感” 的获取。“量感” 的习得是数感发展的基础。“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

    河南郑州赵璐
    河南郑州赵璐3年前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随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河南郑州赵璐
    河南郑州赵璐3年前

    学生已有的认知是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因此我们要注意从已知引导向对未知的学习,也是从二维(线、面)到三维(体)的过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经历估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后,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3年前

    学生学习体积单位,在正确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发展数感。 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如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为基本单位,并能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本节课对基本单位的认识,可以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体积的估算。整个学习的起点落在上述单位的空间概念。

    15037158702lyy
    15037158702lyy3年前

    体积单位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 “量感”,至关重要!“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本节课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体积的估算,其中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制作,1 立方米的建立难度较大,利用 3 根米尺、身高 1 米左右的孩子在墙角站立...... 等都是帮助学生建立 1 立方米的好办法,如果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 1000 个 1 立方分米的模型进行摆放成 1 立方米,从数量上、体积大小上感知 1 立方米的大小,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任丹
    任丹3年前

    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经历估算生活中中常见物体的体积,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

    Tia
    Tia3年前

    学生通过回顾长度单位以及面积单位,把未知的体积单位跟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量感。

    yang li
    yang li3年前

    本节课执教者通过回顾长度单位以及面积单位,让学生把未知的体积单位跟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再结合之前学的正方体的特征和体积的概念,学生能够自然地联想到体积单位的概念,如此类比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以次来培养学生量感。

    侯志慧
    侯志慧3年前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在学习知识培养量感之余,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合作探究的意识。

    mwx20030828
    mwx200308283年前

    谢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新知,同时引入下一课的知识点,鼓励他们结合身边看到的容积单位,在课后探究。学习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单位的运用,这样度量意识才能扎根脑海,对事物的大小把握更加精确。

    931563581
    9315635813年前

    谢老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随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值得我学习!

    蒋婕
    蒋婕3年前

    谢老师在开课伊始,让学生动手制作体积为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对于学生建立两个体积单位的大小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蒋婕
    蒋婕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制作过程,这一过程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模型,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蒋婕
    蒋婕3年前

    但是 1 立方米是怎么建立的?谢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清楚显示出来,希望能详细说明。

    蒋婕
    蒋婕3年前

    谢老师通过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那么大呢?”,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的物体,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模型,让比较抽象的体积单位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物品,对发展学生的量感有很大帮助。

    蒋婕
    蒋婕3年前

    从教学设计中看不到其它练习内容,只有有书上第二小题的内容?是否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蒋婕 还有书中第三小题,通过体积单位的累积,计算体积。也就是说,体积的增长就是体积单位的累积。体积单位是也一种度量工具。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蒋婕 谢谢蒋老师的建议,关于 1 立方米的呈现,我们学校特意定做了 5 个面积是 1 平方米的纸版,搭建 1 立方米的空间,再结合微课中的关于 1 立方米的视频片段,相信能学生能更好感知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15037158702lyy 感谢老师,您的建议,让我获益匪浅。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菩公英 感谢老师的建议,我上了一次,也意识到了,直接跳到体积单位学习有点突兀。我也在思考更有趣的情境引人,制造他们的认知冲突,来明白学习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山西运城刘晨霞 谢谢刘老师的建议和提醒,我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现在准备了 1 立方分米的透明模型,和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来适当引导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wjj19801213 感谢老师您的建议,是让他们摸一摸感受,再闭上眼睛,想象有多大,再联想生活实际,找到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物体。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wdm6666 感谢老师的建议,受益良多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菩公英 谢谢老师的建议,我会在磨课中继续思考,再继续修改教学设计,每一步的活动如何去落脚在 “量感” 的培养。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Candyeva 谢谢老师的建议,会引导学生在制作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后,用这种 “标准” 去量一量,然后,再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那么大的物品,让学生的感知更加丰富!

    liumeirong
    liumeirong3年前

    本课中谢老师注重了学生动手做 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1 立方米的过程,也让学生说了生活中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物体,让学生具有了一定量感,但是纵观本课,量感的深度还有些缺乏,活动设计的巧妙性和趣味性可以再下点功夫!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3年前

    @liumeirong 谢谢老师的建议,我们会抓紧磨课,努力头脑风暴,争取好的呈现效果!

    代益梅
    代益梅3年前

    谢老师团队在磨课过程中,非常认真地进行了准备,并且还专门为了这堂课去订做了教具学具,充分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来培育孩子的量感,建立单位量感的表征。

    积木知客
    积木知客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制作过程,这一过程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模型。随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值得我学习!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去感知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这些单位有多大。经历估算生活中中常见物体的体积,能够选择合理的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进行评估。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本节课谢老师创设多个活动情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体验、感悟的过程,通过推理、类比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量感,使量感的培养变得更加真实和形象。

    小雍豆子姐姐
    小雍豆子姐姐3年前

    用四学的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去思考、操作与研究。在教学中,还可以用结构化的思考,沟通一维、二维、三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量,培养量感。

    王玲玲123
    王玲玲1233年前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

    齐耀秋
    齐耀秋3年前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互学,在操作实践中,亲身体验了体积单位的到底有多大,认识性的知识增加了实际感受,认知会更加深刻。随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李继振10
    李继振103年前

    在教学体积单位时,先观察自己准备的棱长 1 厘米和 1 分米的正方体,我采取小组合作,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看书自学体积单位;学生汇报;理解体积单位。

    chenqiuyi
    chenqiuyi3年前

    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生明确体积单位的概念后,让学生大量的感知 1 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并在生活中找一些熟悉的物体,形成相应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建立量感。

    山西运城冯文娟
    山西运城冯文娟3年前

    量感的建立,必须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加深认识。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到体积单位的使用范围,并自然地形成了体积单位之间的大小之分之感,对新知的内化,也是对量感感悟。

    山西运城冯文娟
    山西运城冯文娟3年前

    当学生有了初步体验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感受较小物体用立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学生经历多次尝试,较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经验,丰富了量感。

    18380405996
    183804059963年前

    本课研究的是体积单位,要为后续的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和体积公式的推理打下基础。本节的教材回顾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再引入体积单位,体现了一维到三维的知识沟通,强调了不同的比较对象,采用不同的比较标准,体现了认识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18380405996
    18380405996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 1 立方厘米和 1 立方分米的物品,在操作中建立直观体验体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形成牢固的标准体积单位概念,从而将生活中的物品与标准进行对比,发展提升量感。

    GRJ475
    GRJ4753年前

    学生学习体积单位,是在认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活动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最后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形成 “量感”,发展数感。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感知这些单位的空间大小,并能选用适当的体积单位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本节课对基本单位的认识,可以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联想生活中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物体,加深感知。再通过自己制作的标准来估测和测量常见的生活物品的体积。

    cyy19870914
    cyy198709143年前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由丰富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生明确体积单位的概念后,让学生大量的感知 1 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并在生活中找一些熟悉的物体,形成相应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建立量感。

    吉林九台李旭
    吉林九台李旭3年前

    谢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新课开始设计动画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就是构建知识从从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联系,明确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度量体积的大小也需用到体积单位。后通过设置 “陷阱”,学生发现如果不用同样大的标准体积去度量,还是无法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就认识到了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体积单位后,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丰富感知,最后让学生来量一量,让他们用自己做的体积单位去测量,积累操作经验,发展 “量感”。

    吉林榆树沈晓东
    吉林榆树沈晓东3年前

    学生学习体积单位,在正确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发展数感。 学习体积单位,就是要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如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为基本单位,并能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本节课对基本单位的认识,可以通过从面积单位过渡到体积单位的认识,结合实际操作,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有多大的概念,再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体积的估算。整个学习的起点落在上述单位的空间概念。

    贾翠兰
    贾翠兰3年前

    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制作模型,相互交流,观看微课中,体验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到底有多大,有了实际感知。随后,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丰富感知,发展 “量感”。

    GRJ475
    GRJ4753年前

    通过课堂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新知,同时引入下一课的知识点,鼓励他们结合身边看到的容积单位,在课后探究。学习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单位的运用,这样度量意识才能扎根脑海,对事物的大小把握更加精确。

    GRJ475
    GRJ4753年前

    通过课堂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新知,同时引入下一课的知识点,鼓励他们结合身边看到的容积单位,在课后探究。学习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单位的运用,这样度量意识才能扎根脑海,对事物的大小把握更加精确。

    liyinhua
    liyinhua3年前

    “量感” 的习得是数感发展的基础。“量感” 是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当衡量标准和 “量感” 结合时,对事物大小、数量、规模的把握会更准确。因此,学生学习体积单位,在正确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常见物体的体积进行估算,发展数感。

    15982430220
    159824302203年前

    量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体积单位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极其容易混淆,谢老师采用 “四学” 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学生明确体积单位的概念后,让学生大量的感知 1 个体积单位的大小,并在生活中找一些熟悉的物体,形成相应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建立量感。

    17684384978
    176843849783年前

    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

    17684384978
    176843849783年前

    老师通过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5:56 · PVG 13:56 · LAX 22:56 · JFK 01:5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