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
府学街小学 王晓瑢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 —— 厘米(cm),知道 1 厘米有多长,清楚 1 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厘米这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以及 1 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通过量一量,画一画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3、 运用障碍情景挑战学生的思维,产生讨论和思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 1 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 : 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 情景教学、谈话法
学习方法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 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
一、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好朋友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他吗?(请小熊登场)
学生掌声欢迎。
师:课前,老师邀请了两位同学测量了我们课桌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观看测量视频。
师提出疑问:咦?为什么他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使用的测量工具长短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师:哦!原来如此,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准确的测量出课桌的长度呢?
生:用尺子测量。
师:也就是统一测量的标准。
【设计意图:经过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这一活动,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这样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时,参与的意识也越强烈,思维也就活跃。】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尺子
师:老师这儿有两把尺子,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把进行测量,你想选择哪一把?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课件出示两把不同尺子,学生认真观察并小组讨论。
师:谁来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 1:我想选第二把尺子进行测量,因为第一把尺子既没有数,也没有长短不一样的竖线,不方便我们测量。
生 2:我也是要选第二把尺子的,第一把尺子上什么都没有,用它测量的话测量不出物体的长度,而如果用第二把尺子,上面有数,也有长短不一的数学,还有字母 cm,这样我就能知道我测量的物品到底是有多长。 ……】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你们都想选第二把尺子测量吗?有没有想选第一把的?
生:没有。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选第二把尺子。在尺子上,我们把这些长短不一的竖线叫 “刻度线”,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我们称它为 “一大格”;而这些数在尺子上我们用它来表示刻度,比如这些数中最小的数是 (0),它就表示 “0 刻度”,而 “0 刻度” 在尺子上我们用它来表示起点,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从 0 刻度开始量起。
【设计意图:低段学生虽然经常用尺子,但是却是第一次系统的认识尺子,这儿我设计了两把不同的尺子,一把是没有刻度的尺子,一把是刻度清晰的尺子,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对比,自己发现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而且意识到它们存在的必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思维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