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稿
一、单元分析
(一)单元的大观念
1. 面积是对二维图形大小的刻画,是相同面积单位的累加;
2. 利用面积的意义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基本图形推导出更多图形的面积,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
1. 面积度量的是什么图形的大小?
2. 如何度量面积的大小?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度量面积的大小更好?
3. 如何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我们还能得到哪些图形的面积?
二、课时分析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长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计算图形面积的第一课。《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空间观念从四个方面进行刻画描述: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这样的目标达成过程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综合、抽象的过程,它贯穿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全过程中。而量感是一个数学新名词,主要指对事物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在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所以这个内容非常有必要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背景,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初步建立量感,并从直观走向抽象,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建立面积与面积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之上,并且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针对本单元内容,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从特殊到一般的猜想及验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和习惯,但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需要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建立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3. 在实践操作与观察中,初步建立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4. 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自主选择、改进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最终探究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1. 学生由工具度量转化到公式度量的过程。
2. 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建立量感,发展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