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第一稿)
【本节课知识点】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2; 字母公式:S =a h÷2;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因此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通过拼、摆、剪、叠等实际操作,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不过,让学生切实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却不是很容易。如:公式中为什么要用 “底 × 高” 除以 2?这个 “底 × 高” 求出来的是什么?要想让学生完全领悟,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讨论与交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学理念,体现 “主导 —— 主体” 教学结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操作,亲身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体验 “转化” 思想在几何体知识中的作用。同时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旧知进行迁移,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 设计亮点:课前利用微课自学,在课上总结发现,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再深入操作,利用多种方式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再次验证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运用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存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完全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两个。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说说物体中包含了哪些图形。
2、鼓励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 各小组拿出学具,说说这些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突出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
<二> 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
1、屏幕出示活动要求: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拼的?
(2)拼得的图形与所用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3)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所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每个小组有 6(全班 39 人,分成 6 个小组,每组 6 或 7 人)个人,小组长负责安排同学分别拼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解答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所用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解答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针对所反馈的基本题目及将要展示的题目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进行演示。
<三> 归纳公式:
师: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都说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2(老师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讨论,我们发现:无论什么三角形,它的面积都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除以 2,也就是底 × 高 ÷2。
师:如果用 S 表示三角形面积,用 α 和 h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S=ah÷2)
三、反馈应用:
1、出示例 1:(课件出示)红领巾的底是 100 厘米,高是 33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完成设置的练习题(课件出示,灵活使用)。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2
S=a×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