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ydydysm
ydydysm

《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从教材编排来看,教材首先通过创设拿铅笔情境让学生在拿笔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一样。然后出示一本书的三分之一的情境图,利用看书情境图中厚薄明显不同的两本书中,通过探讨 “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一样的认识。通过探究,建构新知后,安排画一画,用图例引路的形式引导学生画出一个部分量为一个小方格的整体图形。整个教材的编写是围绕建构新知 — 巩固应用 — 深化训练的过程来描述的。这样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纵观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对教材两处地方做了创造性的设计:

一是将说一说中的看书情境改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 ⑴、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与出示教材说一说情境图相比,少了厚书与薄书的直观上的感知,多了思维的多维度训练。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教材的编写更合理,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张老师的设计更有价值,更能凸显数学学科特点。

二是将画一画中的画图的例子省去,直接用语言描述,“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应该说教材编写也好,还是张老师的设计也好,目的都是一样的,也都能很好的落实教学目标。但教材为什么要以图例的形式引领,我认为教材编写更多的是考虑学生能准确理解题意,降低操作难度,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教材编写者更多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他面向的是全国各地的学生。作为执教者,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除了考虑过程的优化,教学的效度,也应从学生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取舍。

第一处修改,我觉得改得好。因为书是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对于厚书与薄书已不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且张老师的设计更有价值。第二处个人觉得还是出示图例比较好。图例出与不出,都能达到教学目标。出了图例,可以避免学生因不懂题意造成的错误,也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5:12 · PVG 13:12 · LAX 22:12 · JFK 01:1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