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三稿)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 51-52 页。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认识的厘米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第一个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已经经历直接比较,到《教室有多长》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基础上,安排的运用标准单位测量的一节课,更是后序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及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教材改变传统教学单存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的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的自选单位测量。会用 “长、短、有几个什么那样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描述物体有多长。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必备文具),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