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婉莹 于 2019-9-2 23:07 编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初稿
吉林省辽源市实验小学校 李婉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的第一课时,基于现实的需要,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温度为现实模型初步了解负数,直观地认识正、负数。负数的引入,既是对数的概念的扩充,又为进一步理解其他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做铺垫。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自然数(0 除外)、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展开的。这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但负数对于学生而言也并没有那么陌生。生活中,同学们都有听天气预报的经历,对零下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但他们的认识只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系统的总结和整合。因此,本节课就要利用温度的情境,将学生已有的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
【 学习目标 】
1. 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 会用带 “-” 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