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作者:大庆市林甸县四中小学部渠翠娟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设计的这节课《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数学二年上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重在让学生经历体验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有研究者认为测量是从直接比较到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再到运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能更好的把握测量的本质。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室的长度测量,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会量,能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我将从以下十一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量中体会到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理念: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本节课以 3 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比较直线长短的经验活动,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由于学生年龄小引导学生小组活动进行测量是新的知识,指导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很重要。
四、学习目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 ,体会测量方式、 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难点:
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七、教法:根据本节内容和教材特点,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采用以实验发现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
八、学法:根据学法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 “观察 --- 讨论 -- 操作 --- 概括 --- 检验 --- 应用” 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九、教学准备:
测量工具、小正方体、易拉罐
十、说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笑笑和淘气的教室里,看看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出示课本情境图)
生:他们在测量教室的长度。
师:同学们,上学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生活,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今天咱们也来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好不好?(板书课题教室的长度)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用教材的主题图清晰直观的引入课题,调动起学生测量教室长度的欲望。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能会说哪里是教室的长?怎样测量教室的长?棚顶那么高够不到。肯定会有聪明的孩子发现教室棚顶的长和地面的长度是一样的,学生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实践活动
师:我们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哪?应该选择什么测量工具?看看笑笑的他们的测量工具(出示情境图)。
师:请大家独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测量?(用什么工具?如何合作?怎么分工?)
学生可能用到的工具:用尺子量、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用拖把杆量、小木条、绳子、矿泉水瓶子、易拉罐盒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测量教室长用到的多种测量工具,此环节重视了孩子的个性思维的发展,只要合理的测量工具就要让学生去尝试,即使不合理的测量工具也应该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教师的引导改正。
师: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平时的学习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小组长做好分工。
师:大家思考在进行测量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例如:你用数学书的长去测量教室的长,要把数学书一本紧挨着一本的摆放,不能重叠、不能有空隙、要保持安静、分工明确、有记录的同学有测量的同学。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室提出的在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目的是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精准测量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的态度。
活动前提出要求:
先想好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再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师:在测量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成果预设:要做好标记、一个挨着一个摆好、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
学生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同学们在回报的时候先向大家说清楚你们小组选择的哪种测量工具谁记录、谁测量、测量结果是多少个你选择的测量工具长。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完整有顺序的交流汇报。
学生思考后讨论(因为大家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得的结果不同,如果想要得到统一的结果就要选择统一的测量工具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先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再用相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测量后汇报。
设计意图:巩固拓展不同的工具测量同同一物体测得的结果有可能不同,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测得的结果相同。
(三)当堂训练
活动二: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的高
一个接着一个往上摆不能倒 30 秒时间谁摆的最高谁获胜.
找 2 个小组到前面摆,其他小组当裁判.
各组学生都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归纳:摆得越多摆得越高.
引导预设:用易拉搭成的柱子可以当成一把 “尺” 可以没量一些物体的高度。如:可以测量自己的身高有多少个易拉的长.
设计意图:此活动是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尺子。
(四)巩固拓展思维
活动三:说一说哪根木条长?
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回形针测量两根木条的
说一说谁的木条长.
(预设: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 3 个回形针的总长,所以它们一样长;笑笑的木条比淘气的木条长;淘气的木条比笑笑的木条长)
学生观察后进行讨论。
活动四:估一估,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6 个头长,模特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8 个头长.)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6 个头长,老师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7 个头长.)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6 个头长,老师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7 个头长,模特身高大约是自己的 8 个头长.)
设计意图:以上几项活动的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就要培养学生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开展了什么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1. 预习数学课本的 51 页、准备一把尺子。
十一、板书设计: 教室有多长
不同的工具测量相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