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卡片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育管理专业 06 班 沈华良 指导教师:蔡亚平
摘要:学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接哪个班,都会遇上几个学困生,这往往是每个老师最伤脑筋的事。一般来说,并非都是智力差的原因。然而久而久之,一串串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在心理上长期积累,成为学习上的 “拦路虎”。为了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除了加班加点之外,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尝试设计了各类卡,贯穿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尽量发挥每个学困生身上蕴藏的独特个人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虽然这个做法和想法比较肤浅,但只要不断改善,我相信一定会取的良好的效果的.
关键词: 学困生 生生互动 评价 知识迁移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一般来说,他们并非智力都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未能发挥自己数学方面的潜能,从而导致知识学得不扎实。久而久之,一串串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在心理上长期积累,成为学习上的 “拦路虎”。为了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加班加点的方法,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长期用补课的方法,使某些学生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不但影响了补课的效果,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某种伤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各类卡,以卡为媒,贯穿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发挥每个学困生身上蕴藏的独特个人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信息卡 —— 激发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则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无可非议,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另外,学困生往往学习粗心、思维能力差,以及学习兴趣低下、态度不强,这就妨碍了他们学习能力的获得。面对这些问题,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习心理障碍的克服,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的积极性都来源于兴趣。我组织形式收集不同题材的数学信息,把他制成音乐卡、偶像卡、发现卡、游戏卡等,促使学困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
1、儿歌诗词 —— 音乐卡
数学诗歌是专为幼儿创作的,它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琅琅上口,很容易理解,学生一听就明白,不需要老师做过多的解释。对于学困生来说,一般记忆力较差,而诗歌不用刻意地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他们在获得成就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自编了一些的诗歌,记录在卡上。
如:一二三,爬上山, 一九一九好朋友,
四五六,翻筋斗, 二八二八小伙伴,
七八九,拍皮球,三七三七笑嘻嘻,
伸出两只手, 四六四六手拉手,
十个手指头。 五五五五一双手。
又如:明代才子伦文叙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学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 这首诗有如智力游戏,启人心至,妙趣横生。
2、名人故事 —— 偶像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励学困生向数学家学习,以数学家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如:《学习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 —— 埃尔米特》、《华罗庚的故事》、《曹冲称象》、《钱学森的故事》、《业余数学家之王 —— 费尔马》、《中国数学界的伯乐 —— 熊庆来》等。
3、生活情节 —— 发现卡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起始阶段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更是寸步难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发现生活数学问题。一年级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我组织学困生选择不同的题材进行数据收集。
例如: 身高 节日 购物 年龄
扑克牌 出生年月 电话号码 班级人数
通过收集整理后,把它制成一张张数字卡,引导学困生一起交流。学困生在制作、交流卡的过程,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会加深他们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4、数学乐园 —— 游戏卡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低年级儿童往往继续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对运动的要求,他们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注意 15 分钟左右。在教学中,我制作了口算接力、数学扑克、信件、动物等多种趣味卡,吸引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也为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做准备,为此,我专门请他们做了一个数学扑克游戏。具体做法是:每人拿出一点至九点的牌,一共 9 张。两人合作,一位同学任意抽出其中一张卡,另一个同学找到相应的卡,使两张卡相加之和是 10。在玩中学,在玩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兴趣盎然,玩而有所获。
二、交流卡 —— 提供互动的平台
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平台,有利于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我通过爱心卡,和谐师生关系,架起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倡导小组学习,提供生生交流的平台;创设情境,激起学困生质疑,启发思维的发展。
1、师生互动 —— 爱心卡
数学学习困难生大多数多动,易分心,反应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又缺乏与老师沟通的能力,使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从而滋长他们厌学情绪。而一张小小的 “爱心卡” 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消除了师生间的情感障碍,也排除了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在沟通卡上,可以看到学生喜欢的数字,富有童趣的画,还有几句写给老师的悄悄话。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及时了解学困生的想法,发现他们可爱的一面,抓住其闪光点,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小辉是班上公认的最懒的学生,作业从不认真做,改他的作业,总是最吃力的,作业的正确率还不到 30%,且每次跟他耐心地讲解,他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结果错误还是一大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解决其学习困难的突破口。那天数学课拼图形,他表现得很积极,第一次高高地举起小手,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他用三角形拼了一条小鱼,虽然图形很简单,但他完全是靠自己做出来的,这很不容易。我抓住时机,把他的作品留了下来,贴在沟通卡上(如图)。我之所以没有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是因为我怕他由一个一直被批评的学生一下子转变为被夸奖的好孩子,会得意洋洋,那就会适得其反,我只能一步一步地来。第二天,我又在卡上写到:你能再为老师拼一副图吗?放晚学的时候,他悄悄地把卡塞到我手里,笑着跑走了。第三天数学课上,他偷偷地看着我,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笑容,他的眼睛顿时放出灿烂的光芒。从他第一次举手到第一次把作业主动交给我面批,从作业错误连篇到正确率提高到 60%—70%,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都归功于一张小小的沟通卡。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的心理是敏感的,特别是这些被人遗忘在角落的学习困难生,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偏爱。
2、生生互动 —— 合作卡
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困生在合作交流时,总是兴趣盎然,热情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1、学困生往往爱动、好玩,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他们的这种心理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2、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即使说错了,也不会被人嘲笑的。
例如,教求比一个数多儿的数的应用题。在作好铺垫的基础上,出示例题:桃有 4 个,梨比桃多 3 个;梨有多少个?然后要求学生读题、审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操作学具。(第一行摆桃 4 个,第二行摆梨,先摆跟桃同样多的 4 个,再摆比桃多的 3 个)这时,老师提出分小组讨论:刚才你是怎样摆梨的?怎样求梨的个数?为什么?每个学生在各自组长的组织下展开激烈的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即使有部分较差一些,在讨论中观摩同伴的学习方法,也能形成解题思路。然后请小组中每一个成员记录下刚才的讨论结果,不仅要记录自己的,也要记录别人的。再指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与同学的共同合作中,形成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解题思路。
3、生本互动 —— 质疑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低年级的学生,一般还不会主动提问,教师可先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巧妙地进行激疑。再让学生自己发现书上的数学问题,问题记录在质疑卡上,教师罗列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一起交流。
下面是一部分学困生记录在卡上的内容:
内 容 我 的 发 现
铅笔 彩色粉笔 练习本
5 元 6 元 4 元
橡皮 卷笔刀 尺子
1 元 3 元 2 元 1、 练习本太贵了。
2、 尺子比橡皮贵多少?
3、 买铅笔和卷笔刀一共要多少钱?
4、 10 元钱可以买那些东西?
又如:在 “认识 0—9 的数字” 时,我班的小杰同学怎么也记不住这些数字,有时把 “3” 反写,有时把 “6” 和 “9” 混淆了,我便设计了以下的卡。
老师的问题 我的发现 我的问题
1.摸一摸你的右耳,写一写 “3”,你发现了什么?
2.“6” 和 “9”,谁更像气球? 像只右耳 “3”、“3”、“3”;
像只气球 “9”、 “9”、“9”。
三、实践卡 —— 促进知识的迁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要服务于实践。要应用于实践,首先学生应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而学习困难生往往数感较差。你看,有的学生一碰到计算就把十个手指搬出来,有的学生抓破了头皮还是不理解。我们调动他们多种感官,通过操作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其次,当学困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可让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重新构建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1、动手操作 —— 活动卡
俗话说 “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在学困生的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算理的探求,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如:学习分类时,我首先请学习困难生在一张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如:水果、花草、蔬菜、玩具、学习用品等等),并把它剪下来,可以剪成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在愉快地活动中,一张张卡就诞生了。(当然,这也许对他们来讲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可让其他同学参与,或得到父母的帮助。)接着,让大家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相互交流,摆一摆,分一分。
又如:在 “比较数的大小时”,有一两个学困生>、<分辨不清楚。我发给每人 10 张 1 元的纸币卡和写着>、<的卡各 1 张。具体做法是:两个学生合作,任意拿出几元钱,比一比,谁多谁少,再选择大于号或小于号。多次操作后,教师引出数字比较大小。最后,教师说名称,学生进行举卡游戏,加深对>、<的记忆。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诱发了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卡的制作、操作中,调动了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地学习了许多的新知识,又促进了大脑的思维,推动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心理学家指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这一论断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
2、知识迁移 —— 应用卡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迁移规律,让学困生全身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他们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策略应用于不同的知识环境。
如: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学习 2—6 的乘法口诀后,知道积是如何得到的,口诀有几句,口诀如何编写。我抓住这几个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迁移,自己去编写其他的乘法口诀。
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数学知识更好地迁移运用,我又安排二年级的学困生,进行水电、煤气费用的调查,并记录在卡上。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又渗透了节约能源的思想教育。
四、评价卡 —— 促进知识的内化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评价中,我以鼓励为主,收集每个人在数学学习和人格发展方面的闪光因素,形成激励向上的氛围,努力发挥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又通过生生互评,让学困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下次改正。而家长反馈卡,架起了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有效。
1、教师导航 —— 奖励卡
学习成绩差常常会使学习困难生产生自卑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 80%—90%。低年级的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奖励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利用富有情趣、灵活多变的励卡,点拨指引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唤起他们的内驱力,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卡上可画上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贴上让人胃口大开的 “红苹果”,或随机出几道数学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以写上几句幽默的话,如:“xx, 这次考试成绩不错,给你一个奖励,出几道题考考老师”,“xx,你今天轻松地解决了问题,奖你,给老师捶 20 下背”,“你的奖励是 —— 做一个星期的课代表。呀,一个星期是几天呢?”
如:本学期初,针对几名学困生口算出错很多,我发给他们一张奖励卡,上面印有一个大花篮。每周进行一次 “速算比赛”,给优胜者奖红花,等期中或期末时进行总评比,得红花最多者,获 “口算小博士” 的称号。
2、生生互评 —— 改进卡
由于我们的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又有表现自我的需要,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学生在改进卡的影响下,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习的方法,使学习更上一层楼,也能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一下。另一方面,教师从其他卡中得到的信息,一步步改进教法,去适应学困生的学习。
如:星级评比。(满意:五星级 较满意:四星级 一般:三星级 不太满意:二星级 不满意:一星级)
举手发言 注意力 作 业 提 问 进 步
自 评
合作
伙伴评
3、家长反馈 —— 汇报卡
为了避免出现学困生家庭与学校的分裂状态,我们以卡的形式,把学生某一时期的学习行为反馈给家长,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汇报卡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学生在校的行为问题以及点滴进步,有助于父母认识到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是合作伙伴。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进而采用更合适的方法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比如: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校经常欺负弱小同学,作业懒得做。因此,我及时联系其家长,在卡中这样写到:
学生 在校表现 请您思考
金
潮 您的孩子,上课较认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作业按时完成。可回家作业经常不交,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他哭着说 “不会。” 1、 他每天回家干些什么?
2、 你们陪他一起做作业了吗?
3、 他遇到问题时,你们是耐心地教导,还是不闻不问或以打骂收场。
两天后,我收到了他的父母写来了反馈 —— 汇报卡:
学 生 有 何 建 议
金 潮 我的孩子每天回家就只知道看电视,问他作业做好了没有,他都说做好了。这都怪我们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管教他,希望老师在校严格要求他。以后,我们在家也尽量多关心关心他。
实践证明,各类卡的运用,消除了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忽视了对学习困难生的教育,要善于发现问题,有效、合理地运用各类卡,力争做到 “存乎一心,运用之妙”。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第 10 期
2、《人民教育》增刊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小学数学教学参考》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第 7、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