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郭佳文
郭佳文

课后【我对符号意识的理解】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力,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一二年级属于符号意识的早期蕴伏,可通过游戏活动去探索简单规律等;三四年级在 “符号意识早期蕴伏” 的基础上,可尝试把游戏活动、简单规律活动进行一般化的扩展;五六年级能初步运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积累发展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经验。 那么对于符号意识的培养应该经历从最初的读懂会用,到能操作符号进行运算和推力,再到形成运用符号思考的思维方式。即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符号技能形成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具备主动使用符号的心理倾向。

《数学课程标准》在对第二学段的数学思考中第一条就提到: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那么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第二学段的最后一年,即将步入第三学段,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已经形成了符号意识,并且较为熟练利用符号解决问题,现阶段目标应该是培养他们更主动地使用符号,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建构符号模型体系,优化符号意识。

在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符合某种条件,那 “比” 要符合某种条件就可以成为 “比例”。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我们接下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懂得新旧知识的迁移不是简单的 “移位” 或 “模仿”,而是要探究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新的知识。 既然照片是 “按比例” 缩放的,那是不是照片中任意数据组成的比都能组成比例呢?冲突设疑,深化理解比例的意义 要形成完整的概念,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到概念的显性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外,还要帮助学生发现概念的隐形特征。比如 “按比例” 缩放时,要注意两个比的项必须是相对应的量。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对比例意义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从直观上看,我们研究的比例就是在以前的比号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等号,两项变成了四项。比号是什么意思,等号是什么意思,比和比例又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我们从符号意识的角度去解释这这些知识提供了思路、做出了解释。小小的两个符号,却能解释如此深奥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这正是数学符号抽象性、简洁性、独特性、严谨性的完美体现。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8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2:13 · PVG 20:13 · LAX 05:13 · JFK 08:1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