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 “奥妙”》后测题分析
我们团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研课、磨课,团队指导教师和邀请的观课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我们不断思考解决、吸纳好的建议,改进教学设计,最终确定了教学设计终稿,并进行了课堂实践。为了调研活动设计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 “重复规律” 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符号意识,我们对参与教学实施的一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后测,把学生完成的后测情况和学情前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设计在促进学生对 “重复” 规律的认识和提升学生符号意识方面的教学效果,反思我们的教学得失,为后期的符号意识的培养积累经验。
一、本次后测试题如下:
二、教学后测的目的
试题主要围绕 “重复规律的认识”“运用规律进行简单推理”“主动运用符号的意识” 和 “符号的抽象化和再情景化” 这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是和学情前测相呼应的。调研目的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学习,学生对重复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判断 “重复” 规律排列的事物或图形。
2. 学生能够正确找出 “重复单元组” 并根据重复规律进行简单推理,判断后面未出现的事物的排列情况。
3. 通过学习,学生能读懂他人的符号表达,在运用符号表示重复规律方面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能够理解符号表示规律的一般性。
4. 能根据一组符号表示的规律,画或说出一组具有相同规律的事物,在抽象 “符号” 的过程中能将 “符号表达” 再情景化。
三、后测情况分析
本次参加教学后测的是二(2)班的 40 名学生。从整体来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对重复规律的认识、运用符号表达规律的主动意识和 “读懂” 符号 “创造” 符号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一题是调研学生对 “重复” 规律的理解。前测中,我们让学生描述对 “重复” 认识,68%的学生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描述,对重复的理解也多限于 “又一次”“再一次” 出现,仅有 12%的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直观呈现对 “重复” 理解。后测试题是通过让学生在几组不同的事物或图形排列中判断具有 “重复” 规律的图片,能够完全做出正确判断的有 38 人,占 95%。其中有一组图片□△□△□○△□□,虽然前面出现了两组相同的排列,学生都能正确进行判断,说明学生对重复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后期的学习中,对比较复杂一些的重复规律的判断上,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采用圈一圈重复单元组的方式进行正确判断。
第二题是对利用重复的规律进行推理的调研,后测调研结果是 33 名学生填写正确,占 82.5%。比前测中 66%有所提高。从学生的答题来看第 2 组图片三个一组重复出现的判断错误的 7 人中有 4 人,可见学生在多个事物为一组进行重复时,容易推断错误,如何利用画一画或除法的余数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还需要加强引导。
第三题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下列物体的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基于 “儿童符号意识的培养” 主题的切入点。学前测中,50 名学生中能够正确使用符号表示规律的有 14 人,仅占 2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参加后测的 40 名学生中能够主动使用符号正确表示图中事物规律的有 39 人,占 97.5%。比较分析,学生的符号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目标实现的比较好。
第四题是根据符号规律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这是对学生 “读懂” 符号,符号再情景化的能力的调研。调研结果是能够通过画实物图方式呈现规律的有 25 人,语言表述有 7 人,用图形表示相同规律的 4 人。90%的学生能读懂符号表示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符号再情景化。
探索规律的过程是埋下 “符号意识” 的种子的最佳时机,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学生在 “找规律 — 表示规律 — 创造规律” 时,不断埋下符号意识的种子,学生在用符号表达规律,解释自己内心的想法时,他会发现原来小正方形、小圆圈、数字、字母都可以帮助自己顺利和大家交流。符号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变化过程,培养儿童的符号意识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究,创设适合符号意识发展的情境活动,让儿童在体验和探索中形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