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刘君明
刘君明

教案二稿

《儿童乐园》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8—19 页。

教材简析:

《儿童乐园》是数与代数领域 “数的运算” 中的应用内容,“儿童乐园” 是在上一节课有多少块糖”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科书以 “儿童乐园” 的现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抽象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自然和非正式的经验抽象成相同加数连加,从而改写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乘法意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 “合起来” 的简便性。

2. 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用乘法算式记录和表达实际问题,并借助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从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 “儿童乐园” 的背景下,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的工具记录实际的数学抽象的过程中,体会 “×” 的含义,发展符号意识和数学直觉。

4. 积累学生创造数学语言的数学活动经验,消除数学学习障碍,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场吗?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的游乐场看看吧。

出示 “儿童乐园” 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路:

1.学生会直接说出有坐小飞机的、划船的……

2.学生可能会发现每种活动的人数,如坐小飞机的有 8 人,划船的有 9 人……

3.学生可能会发现图中蕴含的 “一多对应” 关系:每架小飞机坐 2 人,有 4 架小飞机湖里有 3 条船,每条船坐 3 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 4 人,有 6 节车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进行以下教学。

如果学生出现前两种情况,教师适时追问: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坐的?引导学生发现图中蕴含的信息,并强化学生进行准确表述。

如果学生直接发现图中蕴含的信息,如第 3 种情况,则从正面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强化其中的 “对应” 关系,并进行下面的学习活动。

师:大家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学生,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坐小飞机的有多少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课伊始,由学生喜闻乐见的 “儿童乐园” 这一现实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到现实中存在大量的 “一多对应” 关系,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认识乘法

1. 算一算 。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认真,而且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将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圈在一起,谁能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坐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预设:每架飞机上都坐了 2 个人。

师:接下来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指名汇报

预设:我是用数一数的方法,2 4 6 8,共有 8 人。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2+2+2+2=8(人)。(加以肯定)

师:同学们列出了算式,能用数学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棒。

追问:这么多个加号,加号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把这些人数合起来,就是所有的人数。

师: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加数相同,都是 2,一共有 4 个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用 4 个 2 相加呢?

预设:表示每架飞机上有 2 人,一共有 4 架飞机,所以用 4 个 2 相加。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放手,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游乐场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的和” 的问题,把学生从现实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完成了从现实情境到数学的 “连加” 运算的第一次数学抽象过程,而这些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就是乘法的生长点。】

2.写一写。

师:如果再增加一些小飞机,6 架小飞机可以坐多少人?8 架呢?怎样列算式呢?

课件随机出示图,继续写算式。

师:30 架飞机呢?

预设 1:学生可能会说,太多了,写起来太麻烦了……

教师引导:像这种相同加数比较多时,写起来真是太麻烦了!你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示 “4 架飞机有多少人” 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将你的想法记录在本上。

预设 1:4 个 2 相加

预设 2:  4 个 2 的和

预设 3:  4×2=8

师:展示预设 1、预设 2,这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简单又能表示出 “4 驾飞机的人数”!

师:我们来看这个同学写的 “4×2=8”,谁来评价一下?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这样写更简单了,可是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2 是一架飞机坐 2 个人,4 是有四架飞机。2×4 表示有 4 个 2 相加,(指 “×”)是乘号……(预计交流中会呈现各种关于乘法的知识,比如读法,都予以肯定。)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了一种简单的式子表示了 4 架飞机有多少人,“4×2=8” 与 “4 个 2 相加” 、“4 个 2 的和” 表达了相同的意义,而比它们更简单。那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呈现认一认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写算式,使学生体会到列出的加法算式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引发学生寻求新的简便方法的学习需求,从而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这样适时引出乘法,学生亲身经历了乘法知识形成和乘号在创造的过程,完成了有原有数学知识生长新的数学知识的数学内部的进一步抽象的过程。】

3.认一认。

教师介绍:像这样(2+2+2+2=8)4 个 2 连加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表示:2x4=8(人)或 4x2=8(人),并随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的运算方法 —— 乘法。

师:和加法一样,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 和 “4” 都是乘数,“8” 是积,“+” 斜过来是 “x”,读作 2 乘 4 等于 8。

师:另一个算式怎么读?谁能试着读一读?

预设:4 乘 2 等于 8。

追问:“2” 在加法中是什么数?表示什么意思?加法中没有 4,为什么乘法算式中有 “4” 呢?4 从哪里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意义)

师:如果有 6 架小飞机,6 个 2 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8 架飞机呢?

(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8×2    6×2

师:请你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怎么不用加法呢?

预设:乘法写起来比较简单。

微课展示:通过乘号的自述,动画片似的演示自己的功能,如加号旋转变成乘号,乘数的意义,乘法比加法的优越性等。

4.写一写。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如果加数不相同,能不能用乘法表示呢?如 2+5+3+7+1,能不能变成用乘法表示的算式呢?

预设:不能。

师: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 请同学们将其他几个问题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 1:3+3+3=9(人)这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 3×3=9(人)

师:这两个 3 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一个 3 表示加数,另一个 3 表示 3 个加数。

预设 2:4+4+4+4+4+4=24(人)可以写成 4×6=24(人)补充:也 可以写成 6×4=24(人)这里 4 是加数,6 表示 6 个加数。

预设 3:3+3=6(人)可以写成 3×2=6(人)或者 2×3=6(人)2 表示加数的个数,3 表示加数。

预设 4:刚才的 20 个 3 写起来很麻烦,可以用乘法表示,20×3 或 3×20 表示,20 表示有 20 个加数,3 表示加数。

小结:当我们遇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时候,无论多少个相同加数相加,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小小的 “×” 搞定,原来乘法就是加法的一种简单的书写形式,仍然表示 “合起来”,只不过得是相同加数合起来。

【设计意图:有效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从哪里来,更要明白为什么从这里来。在这里,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数学意义,更理解了乘法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是怎样产生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独立完成课本第 19 页 “练一练” 1 题。

【设计意图:通过 “加乘对应” 练习,再次沟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本质认识得更加透彻,强化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2.

看图列乘法算式。

3.

填一填,算一算。

【设计意图:“乘法” 概念的理解、巩固、深化等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来理解乘法的意义。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基本后变式,有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不断深化、内化、数学化。】

四、联系生活,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通过解决问题,我们学会了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表示,还认识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知道了无论多少个相同加数相加,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小小的 “×” 搞定,原来乘法就是加法的一种简单的书写形式,仍然表示 “合起来”,只不过得是相同加数合起来。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同桌互相交流,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课末,让学生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在回顾总结中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他们不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体验 “×” 的强大作用。】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4:30 · PVG 22:30 · LAX 07:30 · JFK 10: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