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晓娜 于 2013-9-25 21:49 编辑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1、 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速度的含义,知道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的数量关系。
2、掌握速度单位正确的读法和写法。
3、会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 1: 同学们,你们能用 0、0、2、4 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四位数吗?
你们知道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的哪位选手取得了 110 米栏的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吗?
(回放 2004 年刘翔比赛的镜头)刘翔的胜利,带给中国的并不仅仅是一块金牌那么简单;它象征着中国在短距离跑步中,也具备世界级水准。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创设奥运会情境,用生动有趣的比赛引入,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场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提供了连续性的实例。)
二、创设情境,对比发现:
1、路程一定,比较时间所用长短。
师:同学们,刘翔跑得非常快,这里的快指的是刘翔的什么快?(速度)
下面是前三名的比赛成绩表
名次 姓名 路 程 时 间
1 刘 翔 110 米 12.91 秒
2 特拉梅尔 110 米 13.18 秒
3 加西亚 110 米 13.20 秒
问题 1: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 2: 像这样,路程相同,怎样比快慢?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刘翔 110 米栏比赛创设情境,引出 “路程” 和 “时间” 的概念。并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路程一定时,怎样判断速度的快慢?这样设计与生活密切联系,能帮助学生分层次进行理解和思考】
2、时间一定,比较路程远近。
创设同学甲和刘翔赛跑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当时间相同时,怎样比较谁跑得快慢?
师:刘翔跑的快,其实我们的一位同学跑得也是相当的快,他也能用 12.91 秒跑,你们信不信?出示图表。
问题 3: 当时间相同时,怎样判断谁跑得快慢?(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名次 姓名 路程 时 间
1 刘 翔 110 米 12.91 秒
2 同学甲 60 米 12.91 秒
3、归纳小结,引出课题:
引导小结:(出示并观察这两个表格),那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发现速度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时间、路程有关系)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又有什么关系?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个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想要知道谁的速度快,不单只看他所用的时间,或者所走的路程多少。引导学生发现速度的快慢与时间、路程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