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三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1 课时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估一估、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量感及空间观念;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正确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感知 “一周”
课前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都提到 “周长” 是一圈的长度或者一周的长度,一圈、一周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淘气跑步的事儿中找一找。
(1) 第一天:跑操场里面去了
(2)第二天:没跑完
(3)第三天:沿着操场边线跑完了。
你觉得哪一天跑的才是操场的一周或者说一圈?用手势告诉我
这么多同学都认为第三天是操场的一周,前两天为什么不是呢?(第一个跑里面去了)那你觉得应该在哪里跑呢?(指一指)要沿着操场的边线跑。那这一天是沿着边线跑的呀(没跑完),怎样叫跑完了呢?(指)哦,就是要从那里出发就回到哪里。
(4)小结:所以一周就是从一个点出发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出发点。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了解学生认知,根据淘气三次跑步的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圈两个关键要素,实际体会一圈其实就是一周。】
二、理解 “周长”
(一)指出图形的 “一周”(找学生上台指)
平面图形有没有一周,它们的一周在哪里呢?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谁来指一指
(二)揭示周长意义
①预测:你觉得哪个图形的一周长一些呢?
(三角形的一周长 / 圆形的一周长 / 它们的一周一样长)
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那到底谁长一些呢?
②示范操作:我把它们的一周取下来(演示)谁的长一些?这个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到底是多少厘米呢,估一估。究竟有多长?我们来量一量。这个 30cm 就是三角形的周长。有了 30cm 的感觉,你估计这个圆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我们再量一量。
【设计意图:通过取毛线将抽象的一周从图形上剥离下来,突破这一难点。】
(三)用手比划图形的周长
大家桌面上有图形,你估计这个图形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厘米?我请一个同学和我合作。先指一指图形的一周,想象指过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线,把这条线展开,用手比划一下有多长。同桌合作,开始。
汇报:一个错的,一组面积差不多,周长不一样
追问: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图形,怎么周长不一样呢?
小结:决定周长大小的是一周边线的长短。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经历指、想象、展开、比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并通过两个大小差不多但周长不一样的图形,让学生清楚决定周长大小的是一周边线的长度。】
三、测量 “周长”
1、我这里还有两个图形,你能得到它们的周长吗?
看看我给大家提供了哪些工具?尺子、毛线、铁丝、方格纸
听清楚要求再行动。
一同桌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二把结果记录到作业单上。
2、汇报:你选择的是哪个工具,怎样得到周长的? 边指边说 。
长方形:
素材 1—— 四条边
素材 2—— 两条边
追问: 为什么有的同学只量了两条边呢?哦,长方形的特征是 “对边相等”,所以量两条边就可以得到它的周长。
追问:那有没有只量一条边就能得到周长的图形?(正方形)
树叶:
素材 1—— 铁丝
素材 2—— 线
补充:为什么结果不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结果?测量是存在误差的,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树叶的周长大约是 9、10cm。
追问:为什么不直接用尺子量?(化曲为直)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感受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就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建立化曲为直的思想。】
3、方格纸有没有用呢?
利用方格纸,你能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试一试。化零为整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大胆估一估,我们学校操场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
五、辨析(5 分钟)
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周长,还测量了几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觉得你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这是一个正方形,两只小蚂蚁打架,将它们撕成了两块,你能说说哪块图形的周长长一些?或者说一样长?说说你的理由,给大家 15 秒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让学生重温周长概念,掌握决定周长大小的是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
六、板书设计:
周 长
三角形 (周长线段)
圆形 (周长线段) 一周 长度
七、 后测
1、喝水的杯子有周长吗?
2、 学过的角有周长吗?
3、 数一数,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