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解读】
“量感” 的认识和主张:
量感是对量的感觉,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在小学数学上,视觉和触觉等感官对物体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为 “量感”。它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数学心素养的重要表征,对儿童发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量感侧重于体验与感悟,度量侧重于建立标准、使用标准的意识和做法。度量其本质就是看度量对象包含有多少个度量单位,包括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度量值。量感促进度量意识的培养,在度量中也进一步提升了量感。
史宁中教授说过:“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 因此,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在真实而自然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获得大量的量感,又在现实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运用量感来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 “量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课堂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发展量感。量感的建立,必须在多种感官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到一定程度后靠经验理性的叠加形成观念,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