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燚

潘燚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434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15 07:52:50 +08:00
10 G 0 S 0 B
潘燚 的最新回复

在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时,小组合作量化面积,比较大小,展现了方法的多样性,如果有一个优化选择的设计可能会比较好!

学习了潘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课堂,潘老师利用课堂前测关注存在周长和面积疑惑的学生,熟练运用了信息技术,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感受和体悟 “量感”。

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 “量感”。“量感” 指的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与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对 “量” 的敏感性,对 “量” 的直接反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呢?笔者在本节课中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多次学习潘老师的教学设计,作为青年教师收获颇多。潘老师大胆放手的设计,及时有效引导性的教语,给学生不再是枯燥被动的数学课堂,而是学生为主体 “活的” 数学课,不论是课前前测,还是课中探究活动,均已学生真正的实际需求为主。

前测题的第一题,看到第一眼,在想沿着树叶边圈出来的为什么不能是在表示面积了?圈出来的正好是一个封闭图形,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面积。但仔细学习了潘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文章,才发现学生没有准确表示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在树叶上涂色等),对什么是面积,什么是周长的概念并不清晰。凡事预则立,潘老师以及团队对课堂前测的思考和研究,在整体把握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并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为后续课堂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三年级学生在初次接触平面面积的量感时,本节课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大小的感受,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表象 量感的培养。潘老师教学设计中借助实践操作,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8:39 · PVG 16:39 · LAX 01:39 · JFK 04:3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