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刘玉慧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5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一节课,石老师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举例出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倡导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体积和体积单位虽然在教材中的安排只有两页内容,内容不多,但其实这节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学生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2、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 1 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 1 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认识 1 立方分米,最后认识 1 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参与尝试的兴趣。

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是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在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学习气氛达到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这一课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3:30 · PVG 21:30 · LAX 06:30 · JFK 09: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