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haogf1688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19

【2019秋】何军华名师工作室郝高峰四上《温度》

  •  
  •  
    haogf1688 · 5年前 · 339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95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10-17 07:02 编辑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省 何军华名师工作室 的郝高峰,现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有机会参加 “首届新世纪小学数学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我们倍感荣幸!

    我们参赛的内容是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团队将 以 “度量” 教学为主题,以《温度》一课为抓手,以 “智趣・和融” 为课堂追求 ,认真探索和实践北师大版教材的设计理念,践行 “数学育人” 的目标,促进教师个人及团队的专业成长。

    北师教材美名扬,

    名师团队话 “度量”。


    互学互助共成长,



    数学育人创辉煌


    何军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将秉承工作室 “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 的理念,虚心向来自全国的专家和老师们学习,共同在数学育人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static/image/hrline/1.gif

    研 修 目 录


    1.教材图片………………………………沙发

    2.选课思考…………………………板凳

    3.教学设计(初稿)……………………地板

    [4.教学设计(二稿)……………………19](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76464)[#](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76464)

    [5.说课稿………………………………21#](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76586)

    <b>[6.教学设计(终稿)……………………74#](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77354)</b>

    [7.教学实录……………](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80267)[…](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80267)[…](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80267)[……………116#](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80267)

    [8.活动综述………………………………117#](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4&pid=180269)














    3398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19 条回复   2018-05-03 15:01:38 +08:00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7-23 10:51 编辑


    《 温 度 》 教 材 图 片


    图片:

    温度1.png 温度2.png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8-5 09:09 编辑


    《 温 度 》 选 课 思 考

    “度量(Measurement,也称为测量)” 是绝大多数国家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条主线。而我国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度量” 则主要分布在 “数与代数” 和 “图形与几何” 两大领域中。纵观本次大赛推荐的北师大版的 23 个课题可见一斑。为什么会选择《温度》作为参赛课题呢?我们主要缘于以下的思考:

    (一)本课内容与大赛主题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根据 “度量单位” 形成过程的不同,大体可以将 “度量” 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抽象得到度量单位的度量,二是基于工具得到度量单位的度量。即大赛所指的数量度量和工具度量。负数的产生无疑属于数量度量的范畴;而北师版教材在初步认识负数时借助的 “温度” 模型恰恰又需要 “温度计” 这样的工具来度量。可以说,《温度》一课直接与两类度量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以 “温度” 作为引入 “负数” 的主要现实模型之优缺点

    张奠宙教授在《多多注意数学本质的揭示 —— 剖析 “用温度计引入负数” 的优缺点》一文中指出,“负数的引入不能单纯依靠温度模型。我们可以利用它的静态表示的优点,将负数记到数直线上。但是,根据负数是一种相反意义的量的数学本质,更要突出收入与支出、输与赢等自然意义下的动态模型。” 而现实是,我国现行教材几乎都是借助 “温度” 模型引入负数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 “温度” 模型的优点,尽量规避或减少该模型的不足,就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工作室的课堂追求

    何军华名师工作室追求 “智趣・和融” 的数学课堂。智趣是手段,和融是目标。说到底,就是要着力构建有深度、有温度的数学课堂。这也是我的课堂追求。以 “温度” 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 “温度” 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加之,本节课作为一节起始课,又处于本册教材靠后的位置(第七单元),为我们反复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3 13:24 编辑


    《 温 度 》 教 学 设 计(初稿)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郝高峰

    一、 教材分析

    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非常多,负数可以说无处不在。但 “温度” 无疑是引入负数的最佳 “现实原型” 之一(这从现行各版本教材的选材不难看出)。北师版教材以 “北京等 5 个城市的气温” 为研究对象,先请学生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引导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初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感受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接着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感受正、负数和 0 在温度计上的位置,形成直观体验;最后组织学生填一填,说一说,讨论温度背景下负数的大小,达到初步认识负数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的情境,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其实际意义。

    2、在活动中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温度;借助 “温度” 背景初步认识正、负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3 13:53 编辑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平时听《天气预报》吗?请拿出你们的笔,打开练习本,一边听,一边用你有创意的方式记录下你所听到的温度(板书课题),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要记,看谁记录得既全面又简洁。(手势 OK?)

    设计意图 :当各种 “情境”(包括游戏、故事、谜语等)充斥课堂时,直入主题有时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最快速地引领学生投入学习中。】

    二)学习新课

    1、听一听、记一记。( 速记气温,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1)课件播报 5 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速记。

    北京:零下 2℃~5℃;

    漠河:零下 17℃~零下 4℃;

    西安:0℃~6℃;

    台北:17℃~24℃;

    拉萨:零下 4℃~12℃;

    ……

    (2)交流讨论,在对比中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引导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

    ②在温度背景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③根据交流结果,学生在用简洁的形式记一记这些城市的温度。

    (3)适时出示阅读材料 “你知道吗”,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

    9017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记录 “温度” 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进而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在对比中不断提升认识,学习新知。】

    2、画一画。

    9016

    学生在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完成后讨论:

    你怎么能标得又好又

    快?(明确三要素:0 刻度线、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单位长度。即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一个 “反刍” 的过程。学生需要将抽象的 “数” 还原到温度计这个 “形” 上,数形结合,形成直观体验。同时,要重点交流 “如何能标得又快又好”,总结模型,发展思维。】

    3、比一比。

    师:看着这些温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交流,选择比较大小的问题讨论。重点体会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比课本上更加开放一些,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巩固练习

    1. 课本第 85 页第 1 题。请同学们集体比大小,并说说理由。

    9025

    2. 课本第 2 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自己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9026

    3.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练习以教材中的练习为主,体现层次性与针对性。也可以根据情况补充一些练习。学生体会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不只有温度,为下节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师:孩子们,我们这课的课题是《温度》,其实是结合温度的生活经验直观认识了正、负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数学源于生活”。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到数学的 “温度” 了吗?

    【设计意图:数学课需要留给孩子什么?我想,不该是冰冷的美丽;更应该是火热的温度。每节课,要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获,包括情感方面的。】


    附:板书设计

    9488

    图片:

    2.png 1.png 3.png 4.png 板书设计1.png

    西安007
    西安0075年前

    对教材理解深刻,教学思路清晰,能看到个人独到的思考,有借鉴意义,学习了!

    西安007
    西安0075年前

    课开始,播读天气预报,让学生记录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感到新鲜,在记录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以前所学的数已经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很实用!

    程程
    程程5年前

    结合温度的情境,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其实际意义。郝老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程程
    程程5年前

    郝老师的这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非常的好。从引课的感知负数,到从实际活动中 ,认识负数,特别是比较温度,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后又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值得我学习。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速记气温,体会符号的简洁性这一环节,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来记录各个城市的气温,我们目的也是希望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然而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别的,对于学困生来说,他可能就想不到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表示。他们能想到的就是写上:北京 零下 2℃到 5℃这种情况。不是学生不想做,而是有些学生思维能力有局限性,学生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做。在课堂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图形和符号在记录气温上,却实会更快一些。许多学生在这里就很难把零上、零下抽象出图形和符号。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录,对于优等生来说,不存在问题,但对于学困生来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的另一个解释可能就是没有方法。
    
        这里,老师不妨给学生展示一两种方法,让学习差的学生进行练习,而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说,刚才教师说了几种方法,大家可以运用,但老师相信咱们班有的学生还有更好的方法,请把它写到记录单上,老师看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全面调动起来,我想会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黄甲
    黄甲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整节课以温度为主线,让学生认识负数,并学会负数的大小比较。同时在练习的最后一题提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开放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温度。最后的结尾,问学生有没有感受到数学的温度,更是一语双关,妙不可言。

    提点小建议:

       一是在前面的,选课思考的第一点本课内容与大赛主题关系最后一句话,建议改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或者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二是在教学设计学习新课的,第 2 个环节,画一画,问学生你怎么能标的又快又好,建议改成:又好又快,这样更能突出让学生先做对,然后再寻找更好的方法。
    
      三是关于负数的认识,除了温度,还有海拔,支出与收入,亏损盈利等各种模型,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具有这样的经验。因此,能不能在课一开始,就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负数                你都知道什么?或者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负数?先让学生去表述,然后从学生所举的例子中去寻找温度,从此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最后回归到学生所举的例子,形成呼应会不会更好。
    
       以上仅为个人拙见,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还望见谅!
    
               
    wangchao1984
    wangchao19845年前
      本节课郝老师的教学设计通过温度模型引出了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画一画这个数学活动既突出了负数与正数的根本属性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又通过数形结合体现出了 0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在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样让学生又通过不同的现实模型明白了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建议:在探究新知环节首先提出水的结冰点 (0 摄氏度),因为有了 0 点,才能谈负数与正数。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8-4 10:05 编辑


    [西安007发表于2019-8-212: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602&ptid=125714)
    
    课开始,播读天气预报,让学生记录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感到新鲜,在记录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 ...

    我们是想通过孩子快速记录温度的过程,一方面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为后续教学积累学习素材,便于在比较中体会符号的 “简洁性”,为引出 “负数” 做好铺垫。当然,这样的设计在教学中还是会有许多不确定的生成,需要我们灵活处理!谢谢您的鼓励:handshake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程程发表于2019-8-213: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611&ptid=125714)
    
    郝老师的这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非常的好。从引课的感知负数,到从实际活动中 ,认识负数,特别是 ...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这是我们的初稿,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也期待您的继续关注和建议:) 谢谢您!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541660192发表于2019-8-214: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615&ptid=125714)
    
    速记气温,体会符号的简洁性这一环节,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来记录各个城市的气温,我们目的也是希望 ...
        <font face="宋体"> 老师好!从您的建议中能看出您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因为您对学情的掌握非常准确。正如您所说,一般会出现 “学困生可能想不到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表示” 的现象。您建议的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两种方法” 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但换个角度,我们的思考是,这种 “想不到” 或相对复杂的方式不也正是孩子的真实 “学情” 吗?我们就是希望孩子在对比中真切感受到用符号可能会更加简洁,形成或者说体验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积累学习的经验,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当然,如果课上没有这些多样化、差异化的生成,可能就需要老师 “展示” 一两种方法,但不一定是 “优化” 后的方法,也可能是最原始的方式,我们觉得这样才会有 “冲突”,学习也就可能更深刻。这是我们的一些出发点。非常感谢您的指导,也期待您更多的关注!</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8-5 10:30 编辑


    [黄甲发表于2019-8-315: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652&ptid=125714)
    
    郝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整节课以温度为主线,让学生认识负数,并学会负数的大小比较 ...
        <font face="宋体"> 特别感谢黄老师给的三点建议!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黄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可以说是字斟句酌!</font>

    关于一、二两点我们同意按照您的意见修改。关于第三点我们的思考是:

    您所建议的开课提出 “关于负数你都知道什么?” 或 “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负数” 的 “开放性” 问题,然后再从学生举的例子中以温度为突破口,引出本课的教学。这种略带 “倒叙” 意味的课堂架构,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它至少有以下作用:(1)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现有经验。因为很多孩子有一定的关于 “负数” 经验。(2)学生会直接从一个相对更广阔的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为学生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角度理解负数提供了前提。

    而我们的设计也只是另一种尝试。一方面,由于” 温度 “素材的单一和集中可以在开始减少某些干扰,有利于学生” 集中火力 “;另一方面,我们试图先借助” 温度 “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符号化的过程,再借助” 温度计 “模型帮学生初步建立数轴的直观概念。当然,在学生初步了解的负数后,生活中的其他有关负数的经验我们也会进一步激活,以促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负数。我们甚至也在思考如何将负数的理解上升到 “减法的封闭” 高度。正如克莱因所说:“负数是由具体数学向形式数学的第一次转折。要完全掌握这种转折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高度的抽象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仅将负数的认识停留在 “温度”,或者 “盈亏”“胜负” 等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

    再次谢谢黄老师!也期待和您更加深入的交流!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8-5 10:28 编辑


    [wangchao1984发表于2019-8-407:1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668&ptid=125714)
    
    本节课郝老师的教学设计通过温度模型引出了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画一画这个数学活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也深以为然。首先明确 “0 摄氏度”,其实就是在建立标准。有了 “0” 摄氏度这个标准,才会有零上温度及零下温度。如果没有标准,那么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其实说到底,做任何事情,我们首要要做的就是建立或选择标准。再次感谢:handshake</font>
    wx_smCKd2k2
    wx_smCKd2k25年前

    利用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很轻松的就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3 13:17 编辑


    《 温 度 》 教 学 设 计(二稿)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郝高峰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教育部 2013 年审定)五年级上册第 84-85 页《温度》。

    二、 教材分析

    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非常多,负数可以说无处不在。但 “温度” 无疑是引入负数的最佳 “现实原型” 之一(这从现行各版本教材的选材不难看出)。北师版教材以 “北京等 5 个城市的气温” 为研究对象,先请学生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引导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初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感受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接着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感受正、负数和 0 在温度计上的位置,形成直观体验;最后组织学生填一填,说一说,讨论温度背景下负数的大小,达到初步认识负数的目的。

    三、学习 目标

    1. 结合温度的情境,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和简洁性,理解其实际意义。

    2. 在活动中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发展数感。

    3. 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思维能力。

    四、学习 重点

    正确读、写温度;借助 温度 背景初步认识 正、 负数。

    五、学习 难点

    体会 “负数” 符号化的过程,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六、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在哪些地方感受过 “温度” 呢?

    学生畅谈生活体验后,教师导入新课:“温度”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咱们就借助 “温度” 背景认识一种新的 “数”。

    设计意图 :通 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对 “温度” 的感知,为后续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适宜的 “温床”,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学习新课

    1. 听一听、记一记。(速记气温,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师:请拿出你们的笔,听一段 “天气预报”,边听边用有创意的方式记录下你所听到的温度,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要记。想一想:怎样记录才能既准确又快呢?(手势 OK?)

    (1)教师播报 5 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速记。

    北京:零下 2℃~5℃;

    漠河:零下 17℃~零下 4℃;

    西安:0℃~6℃;

    台北:17℃~24℃;

    拉萨:零下 4℃~12℃;

    ……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3 13:58 编辑


    以北京为例,学生可能出现的记录方法:


    9478

    (2)交流讨论,在 “对比” 中初步经历符号化过程,体会符号的内涵及简洁性。

    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向同伴讲明 “成果” 的含义。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引导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性。(简洁是数学永恒的追求。)

    ②在温度背景下,体会 “负数” 产生的必要性(为了要表示与 “零上温度” 相反的 “零下温度”)。

    ③根据交流结果,学生再用 “+” 或 “-” 的形式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9479

    (3)适时拓展 “负数” 产生的历史,感受其符号化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大致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948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关于正数和负数的记载,例如中国的算筹。印度人继中国之后提出负数,他们用小点或小圈记在数字上。16、17 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到 18 世纪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直到 19 世纪大家才认同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20 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 “+” 和 “-” 来表示正、负数,一直沿用至今。

    ①引导学生宏观体会负数发展的历史。

    ②横向对比,体会人们为何区别 “正”“负”,又是如何区别的。

    ③纵向对比,感受符号化过程,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记录 “温度” 的过程中,纵观负数发展的历史,学生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进而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在对比中不断提升认识,学习新知。

    2. 画一画。

    9481

    (1)明确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9482

    (2)学生在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完成后讨论:

    你怎么能标得又好又快?(体会三要素:0 刻度线、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单位长度。)

    (3)拓展。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不同形式的 “温度计”,它们又什么相同之处?

    (通过逐步剔除 “温度计” 非本质的形式,对比其他形式的 “温度计”,引导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数学模型,即数轴,进一步明确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等三要素。)

    9484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一个 “反刍” 的过程。学生需要将抽象的 “数” 还原到温度计这个 “形” 上,最终与 “数轴” 结合。这样数形结合,形成直观体验。同时,要重点交流 “如何能标得又快又好”,总结模型,发展思维。

    3. 比一比。

    师:看着这些温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交流,选择比较大小的问题讨论。重点体会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例如:北京、漠河和拉萨的最低气温哪个最低?

    (可借助 “数轴”,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零下温度比大小,距离 “0℃” 越远,温度越低。)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比课本上更加开放一些,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巩固练习

    1. 课本第 85 页第 1 题。请同学们集体比大小,并说说理由。

    9486

    2. 课本第 2 题。请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自己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9487

    设计意图 :练习以教材中的练习为主,体现层次性与针对性。也可以根据情况补充一些练习。学生体会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不只有温度,为下节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四)全课小结

    1.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像 “零上” 和 “零下” 温度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学生自由交流)。

    2. 师:孩子们,我们这课的课题是《温度》,其实是结合温度的生活经验直观认识了正、负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数学源于生活”。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到数学的 “温度” 了吗?

    设计意图 :数学课需要留给孩子什么?我想,不该是冰冷的美丽;更应该是火热的温度。每节课,要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获,包括情感方面的。

    附:板书设计

    9485


    图片:

    温度符号表示.png 表格.png 负数的演变历史.png 2.png 温度(郝高峰).png 图片1.jpg 板书设计.png 3.png 4.png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3 14:23 编辑


    触摸数学的 “温度”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说课稿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郝高峰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温度》。

    一、说教材

    《温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教育部 2013 年审定)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起始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非常多,负数可以说无处不在。但 “温度” 无疑是引入负数的最佳 “原型” 之一。教材以 “北京等 5 个城市的气温” 为研究对象,先请学生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引导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初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感受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接着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感受正、负数和 0 在温度计上的位置,形成直观体验;最后组织学生填一填,说一说,讨论温度背景下负数的大小,达到初步认识负数的目的,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尽管第一次正式学习负数,但已经累积了许多关于 “负数” 的生活经验,如在天气预报中见到负数、坐电梯时遇到负数、某些电脑游戏的积分用到负数…… 更有部分孩子对 “负数” 可能还略知一二。但对于 “为什么会出现负数”、“负数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 等一些问题,孩子们应该是没有思考过的,而这恰恰是我们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 结合 “温度” 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2.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3. 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温度背景下初步认识负数,能进行负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尝试法,并辅之以讨论法、练习法等,使多种方法相互辅助、相得益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法的设计就决定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学生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经历 “观察 — 讨论 — 操作 — 概括 — 应用” 的学习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数学课堂常给人以枯燥、冰冷的印象。而我则认为数学课堂,尤其是小学的数学课堂更应该有其温情而有温度的一面。正如罗素所言 “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基于此,本节课我分 4 个环节组织教学。

    (一)走近 “符号”—— 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前,我会用三两分钟借助学校或班级 logo 带入,由生活到数学,通过 “+” “-” “℃” 等符号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和准确性。如,“3+2” 中的 “+” 就含有比 3 多 2 的意思,为新课学习奠定情感和知识基础。

    (二)记录 “温度”—— 银瓶乍破水浆迸

    该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用带符号的数,即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并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需浓墨重彩。又分 3 个活动完成。

    活动一:听一听,记一记

    第一步:教师模仿《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现场播报北京等 5 个城市的天气,请学生一边听,一边用自己有创意的方式记录下温度。要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要记,看谁记录得全既全面又简洁。(可给学生几秒钟思考后再开始)

    第二步:交流讨论,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温度背景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直观地认识正、负数。如图

    9489

    数的产生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生活的需要,因为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慢慢发现 “卖出和买进”、“收入和支出”、“高出和低于”、“向东和向西”…… 这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发现只用 “正数” 已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于是负数就应运而生了。一种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负数的出现可以使加、减法的运算通行无阻。而本节课显然是结合温度情境体会第一种需要。

    ②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引导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感受符号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引发认知冲突,体会用 “+” “-” 表示零上与零下温度的简洁与准确,如 - 2℃含有比 0℃低 2℃的意思。 然后,完成统计表,巩固 “+” “-” 表示零上与零下温度的记法,进一步体会其优越性。正所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数学符号就是一个故事。

    9490


    图片:

    图片1.png 表格.png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3 14:26 编辑


    ③适时出示 “负数的产生”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人们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将本节内容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感受一个有血有肉的数学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关于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印度人最早在中国之后提出负数,他们用小点或小圈记在数字上表示负数。16、17 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到 18 世纪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直到 19 世纪大家才认同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20 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 “+” 和 “-” 来表示正、负数,一直沿用至今。

    活动二:画一画。(学生在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完成后讨论:

    (1)你怎么能标的又快又好?(明确三要素:0 刻度线、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单位长度。即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2)适时旋转温度计至水平方向,引导学生体会温度计就是一个 “数轴”。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埋下伏笔。

    活动三:比一比。

    师:看着这些温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交流,选择比较大小的问题讨论。重点体会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这一环节设计中,我遵循 “创造性使用教材” 的原则,遵循而有所立,信奉而不为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拓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 巩固练习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练习设计,我以教材练习为主,也可根据情况加入其它练习。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请学生静静地独立完成练习后,再全班交流。以达到提高练习有效性的目的,避免轰轰烈烈做练习的 “假热闹” 现象。

    (四) 小结提升 —— 滟滟随波千万里

    通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但要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进行小结。教师点明:本节课的课题是《温度》,其实是结合温度的生活经验直观认识了正、负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 “温度”。

    五、说教学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人常说 “二尺五是假的,可人人爱戴”,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构建了一个师评、自评、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网络。当学生认真听讲时,我会及时肯定 “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便告诉他们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就鼓励他们 “想想办法,你一定会解决这个难题的,老师相信你”…… 我想,我们只要多表扬孩子,有时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温馨的抚摩…… 都足以走进孩子那纯洁的心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说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应用,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传统教学手段,黑板(板书)、粉笔等的作用仍不能忽视。不管哪种手段的运用都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无根本地优劣之分。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真正触摸到数学的温度。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认识,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程程_f1iBc
    程程_f1iBc5年前

    郝老师本节课直观认识正、负数 温 度 情境 问题串 +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由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有趣的记数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这一环节,郝老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程程_f1iBc
    程程_f1iBc5年前

    郝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郝老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谈论法进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侧重关注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丁璐
    丁璐5年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度量性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方面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及经验高效的掌握这一概念,也能够基于这一概念更充分地理解生活。在郝老师《温度》一课中,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经验,通过 “听一听,记一记” 这个环节,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在 “听、记” 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活动经验能够助其深入透彻地理解 “负数” 的概念,感受学习这一概念的必要性。郝老师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才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实现从 “温度” 到 “负数” 抽象阶段的成功过渡。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程程_f1iBc发表于2019-9-1317:1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606&ptid=125714)
    
    郝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 ...
    <font face="宋体"> 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其实,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不听天气预报的。这也是一个显示。不过,好在他们对温度并不陌生。谢谢您的鼓励!</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4 21:11 编辑


    [丁璐发表于2019-9-1409: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683&ptid=12571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度量性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方面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可以通过生 ...
         <font face="宋体"> 是呀,从某种意义上说,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正如庞加莱所说;“如果没有测量空间的工具,我们便不能构造空间。” 足见度量的重要性。而像 </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 温度 </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 这样的 “种子课” 地位就更加重要了。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用学生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就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还要继续思考和改进的。谢谢您!</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wx_smCKd2k2发表于2019-8-714:0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81&ptid=125714)
    
    利用生活中的天气情况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很轻松的就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

    其实,天气情况孩子还算熟悉,可天气预报大多数孩子基本上是不听的,这也是一个现实。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谢谢您的支持和跟帖!

    浮躁
    浮躁5年前

      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非常多,负数可以说无处不在。这节课老师以学生常见的 “温度” 来引入负数,学生比较熟悉,这样在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也易于掌握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教师学习:

      一、讲练结合促学习。课堂学习在学生尝试记录 5 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中 “对比”,让学生初步经历符号化过程,体会符号的内涵及简洁性。之后紧接着让学生用 “+” 或 “-” 的形式完成北京等城市的气温统计表,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二、知识拓展助提升。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宏观体会负数发展的历史。中国的算筹、《九章算术》,还有一直沿用至今的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了解正负数的发展史。同时,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 “温度计”,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相同之处,借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达到熟练比较正负数大小的目的。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温度》这节课源自于生活中,且大多数小学阶段的数学课都是生活中的数学,因为这样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学起来才有灵性和动力。本节课伊始,用播报天气预报的形式,采用了 “联系生活体验感悟” 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要还原于生活。孩子们首次接触负数,要建立负数的概念比较难。但是,学生对负数并不陌生,偶尔不经意的收看或者收听天气预报,对零下的温度也有些了解,可是如此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基础之上,并非数学化。所以,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化的知识转变为数学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郝老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通过观察表格、对比冷热的差异、思考 0 摄氏度存在的意义,等等,从感性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从而形成数学生活化与数学生活化的转化。         另外,个人觉得情感态度教育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首都北京、最北端的漠河、关中平原的西安、东南端的台北、西南部的拉萨 5 个重要城市的,让孩子们体会祖国的博大。同时,通过 5 个城市的温度,让学生明白地理位置的不同,引起温度之间的差异,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西营小学    韩娜
    香香
    香香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对于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深刻;在温度计上标完数据后,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提问,可见老师的教学功底深厚,此环节重点讨论零下温度即负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实际温度情境中感受负数的大小更易理解,值得学习。最后,可以抽掉温度计模型,将其抽象为数线,从 0 往右越大,从 0 往左越小,生活与数学的结合,更易理解记忆。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4 21:12 编辑


    [浮躁发表于2019-9-1414: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730&ptid=125714)
    
      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非常多,负数可以说无处不在。这节课老师以学生常见的 “温度” 来引入负数,学生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讲练结合、“</font> 做中学 <font face="宋体">”</font> 都是我们教学中比较提倡的方式。不过,具体如何操作,可能需要我们一直去探索。也期待杨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再次感谢您!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541660192发表于2019-9-1417: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768&ptid=125714)
    
    《温度》这节课源自于生活中,且大多数小学阶段的数学课都是生活中的数学,因为这样的数学知识孩子 ...
        <font face="宋体"> 特别感谢韩娜老师的关注和鼓励!您所说的情感教育倒是我没有多想的,再次谢谢您!</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4 20:10 编辑


    [香香发表于2019-9-1419: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03&ptid=125714)
    
    郝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对于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深刻;在温度计上标完数据后,老师大胆 ...
      <font face="宋体"> 是的!非常认同您” 抽掉温度计模型,将其抽象为数线 “的观点。因为我们需要逐步完成生活的” 数学化 “,这应该也是数学课必须要做的事情,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感谢您的真知灼见!期待您的继续关注!</font>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本节课是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负数,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温度入手,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温度这个主题展开,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写一写、找一找、标一标、练一练中,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和用符号表示正负数的简洁性。         1. 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索相结合,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充分利用数的发展史适时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2. 0 这个正负数分界点的设计很好,使学生明白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由来。         3. 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书写零上和零下温度,体会数学符号化的简洁,同时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通过对比,优化后,提炼出用正负数表示的合理性,这样设计能加深学生的认识。         4. 利用数轴理解正负数,将抽象化为直观。         5. 放手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几个城市当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发现正确寻找的三要素:0 刻度、方向和单位长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建议:         1. 导课如果能从夏天的感受与冬天的感受抽出 “温度” 这个课题,更能加深学生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与探索新知的渴望,而且也过渡自然,达到水到渠成之效。         2. 板书要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能将正负数利用标准的数轴加以标记,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而且便于学生正确的比较两个温度的大小。        陕西三维发展实验学校      刘新红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08:42 编辑


    [541660192发表于2019-9-1420: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17&ptid=125714)
    
    本节课是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负数,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温度入手,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体现了数学 ...
       <font face="宋体"> 非常感谢刘老师的建议:) 关于建议一,我们也觉得是个非常好的点,是否可以考虑从一些描述不同季节或温度的成语进入,如” 烈日炎炎 “” 冰天雪地 “等,这样可能会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且与” 语文 “整合,倒也别致。关于建议二,我们也可进一步尝试,因为本节课是学习 “正负数” 的一节铺垫课,所以我们没有在板书中去强化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再次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受益匪浅!也期待您的持续关注!: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font>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必须要有利于学生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郝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天气预报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记写温度时发现零下温度与零上温度不同,产生思维的碰撞,最终得出使用 “+”、“-” 的简洁性和必要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这节课中郝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标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总结出温度计的本质特征;再由温度计抽象出数轴,引出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数形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郝老师在这节课中对学生介绍了我国劳动人民对推动数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负数的发展史,既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又为后续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药惠银王中心小学     潘月莉
    格格
    格格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引课,一让学生记录播报的温度,就是给学生渗透一种符号意识,让学生感受用符号的简洁、直观性,但不管学生的方法有多少,我认为最后老师都应抽出最规范的最简洁的最标准的记录方式,从而体现引出正负数。二当然老师设计的这个环节也让学生对正负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有更深的理解。

    金色的玉米
    金色的玉米5年前

    郝老师选择的《温度》一节,结合现实情景,抓住数学本质。以西安等地温度入手,引领学生在轻松、愉悦、探究的氛围中一步一步探究,但一切活动的本质又落脚在负数的认识,符合张奠宙教授提出的数学课理念,融情入景,抓住本质。整个教学设计活动发展思维,活学活用,提炼知识点,明确负数的本质,丰富了知识储备,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趣、有益、有效!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08:41 编辑


    [541660192发表于2019-9-1420: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25&ptid=125714)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必须要有利于学生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郝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非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潘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您所说的 “</font> 文化”,也是我们工作室一直在努力实践的,从我们” 智趣 和融 “的主张也能看出来。再次感谢您!: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08:33 编辑


    [格格发表于2019-9-1421: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32&ptid=125714)
    
    郝老师这节课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引课,一让学生记录播报的温度,就是给学生渗透一种符号意识,让学生感 ...
     <font face="宋体"> 非常感谢格格老师的提醒!正如您所指出的 “</font> 不管学生的方法有多少,我认为最后老师都应抽出最规范的最简洁的最标准的记录方式,从而引出正负数 <font face="宋体">”</font>。我们也希望通过对比,促使孩子深刻体会使用 <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font> 的符号表示正负数的简洁,所谓 <font face="宋体">“</font>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font face="宋体">”</font>。而且使用这两个符号还实现了运算符号到性质符号的统一。比如,-5℃本身就含有 <font face="宋体">“</font> 比 0℃低 5℃”(即 0℃-5℃)的意思。期待您继续的关注和支持!感谢!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金色的玉米发表于2019-9-1506: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42&ptid=125714)
    
    郝老师选择的《温度》一节,结合现实情景,抓住数学本质。以西安等地温度入手,引领学生在轻松、愉悦、探究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您!看来,您很可能也是张奠宙先生的粉丝:handshake,暑期刚刚拜读了张先生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 —— 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书中的很多观点(尤其是对数学本质的精准把握)让我茅塞顿开,有高山仰止之感。期待我们会有更深入的交流!再次感谢!</font>
    杨艳_utG4t
    杨艳_utG4t5年前

    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要建立负数的概念不太容易,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遥远与陌生。所有的学生都收看或收听过天气预报,对零下温度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基础之上。生活化并非数学化,郝老师这节课就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在这一进程中,学生学习难免会遇到困难,郝老师一步一步构思巧妙的为学生学习搭建阶梯。

    春天的雨
    春天的雨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课,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在温度的表示方法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表示,然后通过交流。对比让学生发现简洁的写法。整节课设计层次清晰,思路缜密,以指导学生的学为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娜娜_d1WaH
    娜娜_d1WaH5年前

    郝老师的这节课,从整堂课的设计来看,各知识点之间的承接显得自然流畅,在教学流程上环环相扣,层层展开,放手让学生展开了多次的探究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中,使学生经历到认识探究实践的过程。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09:29 编辑


    [杨艳_utG4t发表于2019-9-1508: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87&ptid=125714)
    
    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要建立负数的概念不太容易,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遥远与陌生。所有的学生都 ...

    是呀!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活问题(经验)的数学化,对小学生更是如此,特别是四年级的孩子。而 温度计 恰好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能看得见的 负数应用 的现实模型。显然,它比盈亏、收支更直观,更易于和 “数轴” 直接建立联系。当然,负数概念的建立就要追溯到刘徽 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另外,我们还需要从 减法运算的封闭性 “解方程 等不同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真正地建立负数的概念。谢谢杨老师的关注!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春天的雨发表于2019-9-1508: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91&ptid=125714)
    
    郝老师这节课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课,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在温度的表示方法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也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handshake</font>
    wx_X5iYdi0Z
    wx_X5iYdi0Z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在温度的比较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真实感受开始,然后过渡到可以从温度计上来比较大小,建立模型,形成了直观的体验,温度的大小比较从零上温度的大小比较到零上、零下的比较,再到零下温度的比较,层层递进,通过真实生活感受以及温度计轻松掌握比较方法,并在比较发现的过程中感受正负数的意义。郝老师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满满!

    岁月静_eYGZG
    岁月静_eYGZG5年前

    看了郝老师的教学设计,深深的被郝老师的教学理念所折服。整节课老师都将学生放在首位,自己巧妙的退居后方,所有的发现、探索都是在学生的观察、操做中实现,老师只是适时引领、点拨。其次,本节课也渗透了数学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等数学素养,真正做到了让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个人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仅供郝老师参考。1. 课题引入虽直接了当,简洁明了,但缺乏童趣。是否可以从 12 月的漠河与三亚这两座城市引入通过游戏,让学生猜测思考,引入温度,导入课题的同时感受我国的幅员辽阔,以及我国地域温度

    岁月静_eYGZG
    岁月静_eYGZG5年前
    1. 对于本节课中的教学目标之一的会认,写温度计中的温度,并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这一教学环节中,能否加入实践操作,比如直观的观察温水中温度计刻度的变化以及冰水中的温度计刻度,进一步感知温度的高低,建立零下与零上的区域划分,此时加强 0 度意义的理解,更好的为数轴中正负数区域,0 点的分界做好铺垫。3. 巩固练习的题型选用了课本中的习题,既有巩固又有拓展,起到了很好的练习作用,但表现形式上能否稍作改变,加入游戏的气氛,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以上只是个人拙见,还望郝老师海涵。:handshake:loveliness:
    银杏果_UibZd
    银杏果_UibZd5年前

    郝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充满趣味,紧紧的抓住孩子们的眼睛和思想,逐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情景出发生成对 “负数” 认识、迁移、拓展、创新,实现自己对课堂的预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个人认为稍对 “0” 在这里表示 “分界” 多点时间让学生体会会更好。因为足够体会 “0” 在这里的意义后,对负数的理解就 “透亮”。毕竟孩子们在这节课是第一次接触负数。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Liangya_f7iB7
    Liangya_f7iB75年前

    郝老师用温度导入课题,通过横向对比数学文化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符号的简洁美。又通过纵向对比把温度计与数轴联系起来,既形象生动又易于理解。

    Liangya_f7iB7
    Liangya_f7iB75年前

    对教材把握精准,构思巧妙。练习部分如果再多样化一点,设计点梯度练习,就会更丰满一些。

    娜娜_d1WaH
    娜娜_d1WaH5年前

    郝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作为情景,又创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温度的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使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沉淀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关键能力。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娜娜_d1WaH发表于2019-9-1509: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97&ptid=125714)
    
    郝老师的这节课,从整堂课的设计来看,各知识点之间的承接显得自然流畅,在教学流程上环环相扣,层层展开,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期待您的继续关注!</font>
    yuan19900929
    yuan199009295年前

    《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 “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但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郝老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wx_X5iYdi0Z发表于2019-9-1509: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12&ptid=125714)
    
    郝老师这节课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在温度的比较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真实感受开始,然后过渡到可 ...
        <font face="宋体"> 我们是想在学生素养的形成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和尝试。也期待您进一步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您!</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岁月静_eYGZG发表于2019-9-1510: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21&ptid=125714)
    
    2. 对于本节课中的教学目标之一的会认,写温度计中的温度,并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这一教学环节中,能否加 ...
      <font face="宋体"> 让学生学会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是我们所有数学人的终极奋斗目标,我想我们一直在路上。特别感谢您给的建议!关于建议一,目前引入缺乏童趣也是事实,游戏引入固然可激趣,但需要比较合适的游戏题材。我们也会尝试从其他点介入。关于建议二,直观地观察也是可取的,但我们的思考是,也不一定要事事都要 “生活化” 的直观。适度的数学化、抽象化也是必须的。我们一起继续思考。关于建议三,我们非常认同您的观点。课本练习的表现形式显得单一,如何在形式,甚至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非常感谢您的建议。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期待您的继续关注!</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12:04 编辑


    [银杏果_UibZd发表于2019-9-1510: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26&ptid=125714)
    
    郝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充满趣味,紧紧的抓住孩子们的眼睛和思想,逐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情景出发生成对 “负数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您的建议!0 摄氏度这个标准的建立确实至关重要。因为没有 0,也就无所谓零上或零下了。而对于像 “温度” 这样人为规定的相反意义更是如此。再次感谢,请您积极支持和关注!</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12:15 编辑


    [Liangya_f7iB7发表于2019-9-1510: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34&ptid=125714)
    
    郝老师用温度导入课题,通过横向对比数学文化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符号的简洁美。又通过纵向对比把温度计与 ...
     小学生对概念的建立,很多都是在对比中完成的。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12:15 编辑


    [Liangya_f7iB7发表于2019-9-151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39&ptid=125714)
    
    对教材把握精准,构思巧妙。练习部分如果再多样化一点,设计点梯度练习,就会更丰满一些。 ...
        <font face="宋体"> 谢谢您的建议,我们的练习确实太单一了。我们再思考思考,希望能加一些有文化的,有思维提升的练习。期待您新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表示感谢!</font>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5 12:16 编辑


    [yuan19900929发表于2019-9-1511: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81&ptid=125714)
    
    《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 “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 ...
        <font face="宋体"> 是呀,广义地说,生活就是数学。我们也说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的过程将生活数学化,应用的过程将数学生活化。我想,这是我们永远要研究的课题。谢谢您的支持与关注!</font>
    段婷
    段婷5年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郝老师一开课就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想质疑 “温度” 的背后会有什么数?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学习,就充满了好奇心,为新知的探究创造良好的开端。

    段婷
    段婷5年前

    郝老师能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对比交流中让学生感知到了用正负号表示零上零下温度的读写法,他充分地给与了学生思考,探讨的空间和时间,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最后水到渠成,也真正让孩子们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温度》这节课,郝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课改教学理念。这节课借助于温度来学习正数和负数,学生易于理解。我们知道,正数与负数是两个截然相反的量,在正数前面用 “+”、在负数前面用 “-” 来表示正负数既形象又具体。而在正数与负数之间的 0,怎么向学生讲解呢?

    这节课,郝老师在这个知识点上,借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来向学生说明的,我们按照习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 0℃,因为此时它们的温度是固定不变的,而高于 0℃的为水,低于 0℃为冰。一个为液体,一个为固体。一个柔软,一个坚硬。这样表达正数与负数之间的 0,真的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同时,教学中,老师借助数轴来理解正负数,以 0℃为标准,一边为正数,一边为负数,而且他们与 0℃的距离即为它们的差值,为学生知识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挚爱
    一生挚爱5年前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听一听记一记,画一画,比一比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探究知识本质,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在融洽得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怡然0913
    怡然09135年前
    [haogf1688发表于2019-7-1713: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034&ptid=125714)
    
    《 温 度 》 选 课 思 考        “度量(Measurement,也称为测量)” 是绝大多数国家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条 ...

    我非常认同郝老师及团队对 “度量” 的认识,根据 “度量单位” 形成过程的不同,大体可以将 “度量” 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抽象得到度量单位的度量,即数量度量;二是基于工具得到度量单位的度量,即工具度量。从字里行间我也能感受到郝老师对数学的热情和对教育的热爱,向你学习!
    格格
    格格5年前

    郝老师《温度》这节课整个设计环节非常好,特别是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环节,本节课的难点是负数的大小的比较,为了让学生不受整数大小比较的影响,老师借助温度计模型和数轴模型对正负数大小关系的建立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相信有老师给的数轴的模型直观学生映象是比较深刻的,值得我们学习。

    轻松何
    轻松何5年前

    “智趣・和融” 的数学课堂在本设计中有充分的体现,学生不仅认识了温度,还感受了有温度的课堂。

    积极又向上
    积极又向上5年前

    结合温度的情境,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其实际意义。郝老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温度》教学设计,在导入中,老师让学生听一听,记一记,这比以往的直接出示几个地区的温度让学生表示要好些。直接出示温度,学生用汉字表示居多。而听记的方式,由于没有显示,学生就会想到用最快的方法记下温度,这时会出现一些简单的符号,此时再适时引出正负号,就显得更合理些。              西安市高陵区耿镇中心小学   姚毅立
    古人计数
    古人计数5年前

    负数和正数的根本属性是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建议除了温度引入正负数,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支出和收入等数量变化的状态进行描述。

    wx_giDIUqG2
    wx_giDIUqG25年前

    郝老师的这节课从整体课的设计来看,各知识点之间的承接自然流畅,在教学环节上看,环环相扣,层层展开,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郝老师精心研读教材,独具匠心,这是一节非常好的课,值得我学习!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10-16 21:33 编辑


    《 温 度 》 教 学 设 计(终稿)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郝高峰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教育部 2013 年审定)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之第 84-85 页《温度》。

    二、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负数》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正、负数,为后续进一步做好铺垫。《温度》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通过研究正、负数的现实模型 —— 温度,为下一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抽象出正、负数奠定基础。 教材以 “北京等 5 个城市的气温” 为研究对象,先请学生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引导其经历符号化的过程,初步体会数的扩充的必要性,尝试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接着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感受正、负数和 0 在温度计上的位置,形成直观体验;最后组织学生填一填,说一说,讨论温度背景下负数的大小,达到初步认识 “负数” 的目的。

    三、学习 目标

    1. 结合温度的情境,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 或 “-”)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和简洁性,理解其实际意义。

    2. 经历标一标、比一比等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 的大小,发展 学生的 数感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和谐而有文化气息的学习 氛围 感受数学 及其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 重点

    正确读、写温度;借助 “温度” 背景初步认识正、负数。

    五、学习 难点

    体会 “负数” 符号化的过程,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六、教学过程

    读词激趣,感受别样的 “温度”

    师:孩子们,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 “温度”?

    课件出示: 烈日炎炎、冰天雪地

    10006

    学生畅谈感受:

    (1)猜一猜每个词语对应的大概温度。例如,烈日炎炎的夏日,气温可能在 40 摄氏度(℃)左右。

    (2)说一说每个词语给自己带来的 “温度” 方面的感觉,初步感受温度的高低,即大小(可借助肢体语言)。

    师小结:“温度”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咱们就借助 “温度” 背景认识一种新的 “数”。

    设计意图 :自古 “文理相通”。通过四个成语,用别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已有对 “温度” 的感知和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适宜的 “温床”,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明理启智,探寻深刻的《温度》

    1. 听记 温度”,巧借 符号 比身手

    师:请拿出你们的笔,听一段 “天气预报”,边听边用有创意的方式记录下你所听到的温度,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要记。想一想:怎样记录才能又好又快呢?(手势 OK?)

    (1)教师模仿天气预报节目播报 5 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学生速记。

    北京:零下 2℃~5℃;

    漠河:零下 17℃~零下 4℃;

    西安:0℃~6℃;

    台北:17℃~24℃;

    拉萨:零下 4℃~12℃;

    ……

    以北京为例,学生可能出现的记录方法:

    9851

    (2)交流讨论,在 “对比” 中初步经历符号化过程,体会符号的内涵及简洁性。

    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讲明 “成果” 的含义。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符号(特别是 “+”“-”)的简洁性。(简洁是数学永恒的追求。)

    ② 在温度背景下,体会 “负数” 产生的必要性(为了要表示与 “零上温度” 相反的 “零下温度”)。

    ③ 根据交流结果,学生再用 “+” 或 “-” 的形式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9849

    (3)通过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 “负数”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感受其符号化的过程,了解人类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大致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9853

    人类认识负数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关于正数和负数的记载,例如中国的算筹。印度人继中国之后提出负数,他们用小点或小圈记在数字上。16、17 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到 18 世纪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直到 19 世纪大家才认同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法国数学家吉拉尔首次用 “+” 和 “-” 来表示正、负数,一直沿用至今。 克莱因指出,人们之所以接受负数,温度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图片:

    表格.png 温度符号表示.png 负数的演变历史.png 11.png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7 18:48 编辑


    ① 引导学生宏观了解负数发展的历史。 ② 横向对比,分析人们为何区别 “正”“负”,又是如何区别的。

    ③ 纵向对比,进一步感受符号化过程,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经历听记 “温度” 的过程,纵观人类认识 “负数” 漫漫历程,在纵横对比中便于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特别是 “+” 和 “-”)的简洁和方便,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


    2. 标注 温度 , 数形结合探本源

    师:孩子们,每一阶段的 “正负数” 表示方法都是当时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历经 “大浪淘沙” 之后,留到今天的是用 “+”“-” 这样更加简洁的符号所表示的正负数。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9860

    (1)明确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① 在温度计上,有一个温度特别重要。看谁火眼金睛,能找出它?为什么?(明确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② 0℃表示有温度吗?我们规定淡水结冰的温度为 0℃。

    9864

    (2) 学生在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完成后讨论:

    你怎么能标得又好又快?(学生交流,体会三要素:0 刻度线、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3)拓展。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不同形式的 “温度计”,它们又什么相同之处?

    9865

    (通过逐步剔除 “温度计” 非本质的形式,对比其他形式的 “温度计”,引导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数学模型,即数轴,进一步明确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等三要素。)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一个 “反刍” 的过程。学生需要将抽象的 “数” 还原到温度计这个 “形” 上,最终与 “数轴” 结合。这样数形结合,形成直观体验。同时,要重点交流 “如何能标得又快又好”,总结模型,发展思维。】

    3. 比较 “温度 , 意义建构重理解

    师:看着这些温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交流,选择比较大小的问题讨论。重点体会两个 “负数” 大小的比较。)

    例如:北京、漠河和拉萨的最低气温哪个最低?

    (重点要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①借助温度计模型或 “数轴” 直观比较。②从意义上理解:两个零下温度比大小,距离 “0℃” 越远,温度越低。即两个负数比大小,距离 0 越远越小。③也有人可能会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解释。当然,我们更要重点引导孩子从意义上去建构。)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比课本上更加开放一些,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数感的形成,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学以致用 ,浸润文化的 “温度”

    1. 课本第 85 页第 1 题。请同学们集体比大小,并说说理由。

    9867

    ①引导学生重点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②尝试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

    ③可相机介绍新疆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的有趣情景,感受温度的奇妙(引导学生猜猜相应温度)。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的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 6℃,记作 - 6℃。

    (1)如果地面高度下降 1000 米,气温就会( ),记作( )。

    (2)淘气和爸爸妈妈去登山,如果山脚温度是 20℃,1000 米的山上的温度大约是( )。

    (3)如果山脚温度是 5℃,那么 1000 米的山上温度大约是( )。

    9874

    这道题目主要有两个意图:①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②从减法运算的封闭性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 :我按照 “遵循而有所立,信奉而不惟是” 的原则,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了取舍和补充,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和深刻性。特别是第 2 道练习题,引导学生感受数的相对性,并尝试从减法运算封闭的角度初步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练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四、总结提升,触摸数学的 “温度”

    1.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像 “零上” 和 “零下” 温度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学生自由交流)。

    2. 师:孩子们,这节课结合温度的生活经验直观认识了正、负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数学源于生活”;而在刚才的练习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负数的产生使得减法运算可以畅行无阻,这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到数学的 “温度” 了吗?

    设计意图 :数学课需要留给孩子什么?我想,不该是冰冷的美丽;更应该是深刻的思想,人性的光辉和火热的温度。】


    附:板书设计

    9868

    图片:

    2.png 温度计.png 各类温度计.png 3.png 板书设计.png timgNT6K7N1K.png

    双王一今
    双王一今5年前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记录 “温度” 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进而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在对比中不断提升认识,学习新知。
    古人计数
    古人计数5年前

    在记录 “温度” 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进而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在对比中不断提升认识,学习新知。

    吴轲
    吴轲5年前

    郝老师《温度》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背景,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不拘泥于教材,又对教材进行了妥善的加工,引入负数的产生背景,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另一个感触较深的是课堂总结部分,“你感觉到了数学的温度了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火热的温度 ————— 学科知识魅力!促进学生不断的追求!

    妍紫
    妍紫5年前
    [haogf1688发表于2019-7-1714: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037&ptid=125714)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平时听《天气预报》吗?请拿出你们的笔,打开练习本,一边 ...

    两点思考:1. 温度是否能恰当地体现或让孩子感知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是否有其他的例子介入。

    1. 练习中,比较两个零下温度,题目给的是两张包含各种提示性素材的孩子的图片,那么我们是围绕这些现实情境来进行推理和比较,还是否要用温度计佐证或引入数轴?
    妍紫
    妍紫5年前
    [haogf1688发表于2019-7-1714: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037&ptid=125714)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平时听《天气预报》吗?请拿出你们的笔,打开练习本,一边 ...

    你知道吗?这个环节给我们介绍了古人用算筹表示负数,那么古人用负数表示什么事件或者现象呢?有没有一些实例让学生更感兴趣,更感慨古人的智慧呢?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郝老师的课总体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导课环节,我认为以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自然、简洁地揭示课题。如:我们每天都关注天气预报,天气的冷暖、温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温度有关的知识。 莲湖区刘少云

    妍紫
    妍紫5年前
    [haogf1688发表于2019-9-1517: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354&ptid=125714)
    
    《 温 度 》 教 学 设 计(终稿)                                                                      ...

    如果将风和日丽和烈日炎炎交换一下顺序,不仅能较容易谈温度感受,还能和春夏秋冬四季对应,并有了隐形的大小排序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温度引入,不仅让孩子在学习中有话可说,同时还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边听温度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记录,考虑了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这也为后面用 “+”“-” 表示正负数做了铺垫,让学生有准备且没有疑虑的接受数学表示的简洁性这一特点,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温度计这个模型比较两个温度的大小,给学生渗透了几何建模思想,又从中抽象出数轴,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这为以后初中的学习起了一个衔接作用,真正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西安市高陵区耿镇中心小学 陈利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重点在比较两个零下温度,我感觉这个教学重点设计有些太靠后了,可以和那个认识温度计抽象数轴这个环节调换一下学习顺序。 西安市高陵区耿镇中心小学 陈利

    岁月静_eYGZG
    岁月静_eYGZG5年前

    郝老师的三稿设计在开始导课和最后的练习都进行了调整,修改后的设计个人认为更加符号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加具有童趣,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上也起到了不断提升的作用,值得我学习!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运用学生熟悉的成语这种方法进行导入,让学生在 “烈日炎炎、风和日丽、金风送爽、冰天雪地” 中感悟 “温度”,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根据成语猜 “温度”,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会说出各种温度(包括零下的温度),这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下来结合成语来感受 “温度” 的大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定会更加深刻。

    妍紫
    妍紫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独具匠心,重点环节都有自己深入的思考,而且脉络清晰,不断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及方法,学有所得。有温度的一节课!

    值得我认真学习!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数学只是数学吗?这节课中,郝老师不仅提倡有 “温度” 的数学,他还在教学中融入成语感受 “温度”、运用诗词学习 “温度” 等一系列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语文知识,以语文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索有文化的数学课堂,学生在课堂中也不会感到枯燥与乏味,这种学科整合的理念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来学习。

    西安007
    西安0075年前

    个人觉得教材结合 “气温” 让学生认识负数很自然、贴切。生活中最常见的负数就在天气预报中,可以唤起孩子的负数的感性经验,便于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西安007
    西安0075年前
    [妍紫发表于2019-9-1520:0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490&ptid=125714)
    
    你知道吗?这个环节给我们介绍了古人用算筹表示负数,那么古人用负数表示什么事件或者现象呢?有没有一些 ...

    能否放在新课学完后,引入负数的历史,一起感受负数产生的漫长过程,一起思考,学习:handshake

    半夏
    半夏5年前

    郝老师适时的让学生感受 “负数” 产生的历史,我觉得很有必要,现在的数学课本都是浓缩的,精简的。但是让学生感受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非常的必要,就像看到知识在课堂上生长一般。

    宇彤_IOOxg
    宇彤_IOOxg5年前

    数形结合,形成直观体验,建模的过程,发展思维。

    fss220
    fss2205年前

    看到郝老师选的这节课,我首先想的是如何让学生度量温度?研读了您的课前思考和初稿的设计,我发现在记录 “温度” 的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进而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而后设计了让学生将抽象的 “数” 还原到温度计这个 “形” 上数形结合的环节。能很好地建立模型,认识新知。学习了。

    fss220
    fss2205年前

    郝老师二稿中,通过逐步剔除 “温度计” 非本质的形式,对比其他形式的 “温度计”,引导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数学模型,即数轴,进一步明确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等三要素。这个环节真的是非常值得人学习,最后老师的意图写到:数学课需要留给孩子什么?我想,不该是冰冷的美丽;更应该是火热的温度。每节课,要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获,包括情感方面的。我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温度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能感受的到,如何度量出温度不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在度量的基础上如何认识、表达温度,尤其是零下的温度是非常必要的。

    fss220
    fss2205年前

    郝老师的终稿设计更突出民族文化的渗透,讲究 “文理相通”。通过四个成语,用别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已有对 “温度” 的感知和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适宜的 “温床”,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541660192
    5416601925年前

    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两点:第一,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关系。让学生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来源,必要性,逐渐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过程教学。每一环节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尊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立足于己有的基础,进行最近区域教学,这样效果较好。第二,抽象知识的直观化。以直观 —— 半抽象 —— 抽象为主线展开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学生的符号抽象化能力,体验符号的简洁特点。用温度计类推认识数轴,及数轴的特征,让学生构建知识内在联系。 总之,层层推进,设计合理。 北街小学 刘晓华

    dyh13653580432
    dyh136535804325年前

    课开始,播读天气预报,让学生记录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感到新鲜,在记录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以前所学的数已经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很实用!

    wx_Q9f2oufR
    wx_Q9f2oufR5年前

    郝老师关于温度这一刻课,二搞设计,更加完善,不仅,关注了关知识,更关注了学生。非常值得我学习。建议:关于温度的数学史,不一定只是介绍,能不能想办法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和创造的快乐。更加充分的发挥数学史的价值和作用。

    姗洁_dzOo1
    姗洁_dzOo15年前

    从生活情景出发生成对 “负数” 认识、迁移、拓展、创新,实现自己对课堂的预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廖金萍
    廖金萍5年前
    [haogf1688发表于2019-7-1714: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037&ptid=125714)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平时听《天气预报》吗?请拿出你们的笔,打开练习本,一边 ...

    用大家耳熟目详的天气预报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降低了孩子们对新课内容的畏惧,加大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感谢老师的分享,受益良多。

    龙岗小学邓红梅
    龙岗小学邓红梅5年前

    “明确三要素:0 刻度线、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单位长度。即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这部分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够准确、够延伸、有高度,很欣赏,受教了!

    建议:如果本课您能引导孩子说出相差的度数,则本课就能再上一个层次,例如:一正一负相差的度数;两负相差的度数;0 摄氏度与零下温度相差的度数等等。可以像您提到的观看温度计、利用数轴,或者借助线段图 ,要是孩子能够画出简易的线段图,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孩子就真的学透彻了。

    淺笑安然
    淺笑安然5年前

    对教材的分析透彻,在温度的背景下引入负数。课堂导入介入天气预报,这个情景的导入十分贴切,贴近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在遇到孩子们不会记录单温度的时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自然而然的凸显出来,在认知冲突中学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以致用。

    865491631
    8654916315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流程清晰。建议让孩子多感受 0 这个温度的特殊性,从而更好地体会分界点,以及为后面正负数的相差打好基础。如原来的温度是零下 9 摄氏度,上升了 4 摄氏度,应该是零下 5 摄氏度,而不是零下 13 摄氏度。让学生从意义上来理解数据的变化。

    馨香
    馨香5年前

    郝老师的三稿设计在开始导课和最后的练习都进行了调整,修改后的设计个人认为更加符号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加具有童趣,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上也起到了不断提升的作用,值得我学习!

    馨香
    馨香5年前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听一听记一记,画一画,比一比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探究知识本质,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在融洽得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谢德水_Bk6nv
    谢德水_Bk6nv5年前

    用数学方法处理测量问题的基础是构建或选择标准度量单位,度量单位的选择与准确度概念有关。为了比较连续量的大小,需要一定的单位;如果需要更准确地测量,就需要进一步细分的单位。所以可以用多个数量表示某一个物体的测量结果。

    黑龙江大庆米娟
    黑龙江大庆米娟5年前

    郝老师的这节课用天气预报来引入新课,降低了孩子们对新课内容的畏惧,加大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感谢老师的分享,受益良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非常的好。从引课的感知负数,到从实际活动中 ,认识负数,特别是比较温度,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后又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值得我学习。

    刘公长女
    刘公长女5年前

    本课所选的素材非常丰富,紧贴生活实际,融入了负数产生的过程这个数学文化,在动手和动脑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会度量的意义。

    tjr
    tjr5年前

    介绍古人用算筹表示负数这个环节,虽然能拓展学生对于负数的认识,但是个人认为无法体会出作者的深意,比起符号的简洁性,更深的体会是阿拉伯数字的简洁性。另外,前后设计的衔接性不大。像其他老师说的,放在课后作为知识拓展还是非常好的。

    爱的茉莉
    爱的茉莉5年前

    三稿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语文元素融入进去。在记录 “温度” 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的简洁和方便,进而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我有个思考:这堂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呢?

    A追梦
    A追梦5年前

    郝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整节课以温度为主线,让学生认识负数,并学会负数的大小比较。同时在练习的最后一题提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开放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温度。最后的结尾,问学生有没有感受到数学的温度,更是一语双关,妙不可言。

    zfq7411
    zfq74115年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现实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郝老师本节课设计我最大感受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再把数学知识模型化。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体验记录温度,理解表示负数仅仅是一个符号,紧接着让学生根据数在温度计上标数,这样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学习负数的意义奠定基础。整节课教师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学中体验。较好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简阳袁春华
    简阳袁春华5年前
    [haogf1688发表于2019-9-1517: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357&ptid=125714)
    
    ① 引导学生宏观了解负数发展的历史。  ② 横向对比,分析人们为何区别 “正”“负”,又是如何区别的。   ...

    郝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在诗词的当中感受别样的温度,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对温度的生活感知经验,同时让学生计温度中浸润正数和负数的产生过程。而在新课的设计后面,借用不同的温度计,丰富了学生从正整数的数量度量到负数的数量度量的认识。

    南郑城小黄丹
    南郑城小黄丹5年前

    利用已有的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化成数学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lykele
    lykele5年前

    在让学生画一画的环节,让学生明确三要素,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一个 “反刍” 的过程。学生将抽象的 “数” 还原到温度计这个 “形” 上,数形结合,形成直观体验。总结出模型,发展思维。设计巧妙,能让学生对负数的理解更深刻。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10-17 18:21 编辑


    [《温度》教学实录视频网址](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wMDg2ODc0OA==.html?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A)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wMDg2ODc0OA==.html?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A](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wMDg2ODc0OA==.html?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A)

    haogf1688
    haogf16885年前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10-17 18:03 编辑


    同研《温度》探本质,共话 “度量” 促成长

    —— 参加 “首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 综述

    何军华名师工作室

    金秋九月话度量,

    教育同仁叙思想。

    思维碰撞生智慧,

    北师平台助成长。

    —— 题记

    金秋九月,当是收获的季节!能与来自全国各地的 13 个名师工作室一起共话 “度量” 确是一件幸事!慕然回首,已三月有余,但见时光流似箭,纵使还有诸多问题探讨不及,遗憾网络答辩折戟中途,但对于参与活动的每个人来说,却也获益良多,久难忘怀 —— 难忘夜半时分挑灯苦读查资料;难忘下班之后集思广益做设计;难忘会议室内众志成城为研讨;难忘网络平台群策群力提建议;难忘网络答辩唇枪舌战论短长……

    一、活动概述

    自 2006 年以来,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研究与应用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基地(基地校),展示了基地教研员和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风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强势来袭,全国各地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纷纷启动,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名师工作室效度最大化的平台。

    2019 年度,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将联合举办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四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与首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其中,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共有来自全国的 13 个名师工作室参加。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度量” 主题

    二、工作室简介

    何军华名师工作室是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命名的一支小学数学研修共同体。工作室秉承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的室训,以 “智慧教育、协同成长” 为工作理念,以 “智趣・和融” 为教学追求,通过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搭建教师交流的研修平台,逐步实现工作室 “畅谈教育理想,分享教学经验,共享学习资源,彰显教育智慧” 的美好愿景,努力使工作室成为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思想的集聚地、青年教师的成长地、骨干教师的孵化地”。

    三、主要工作

    1. 吹响集结号,成立 “网络答辩” 组。 接到活动通知后,主持人何军华立即面向全体工作室成员发出倡议,组队参加本次活动。最终由何军华、王永涛、童燕和郝高峰老师代表工作室参赛。

    2. 确定参赛课题,网络与实地研究相结合。 经过研究,工作室派郝高峰老师代表工作室执教四年级上册《温度》,并同步开展网络及实地研究,凝结集体智慧,共备一节课。期间,我们还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尚小青教授和台湾教授进行了指导。

    3. 认真准备网络答辩,树立学习意识。 为了准备好网络答辩,我们认真学习了和度量及温度相关的文章及书籍,特别时张奠宙、史宁中等教授的专业文章。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把答辩活动看作是一次向全国教育同仁学习的一次绝佳机会。

    4. 借机开展 “度量” 主题活动,促进全员提升。 我们在学校和工作室同步开展 “度量” 主题教学设计及展示活动。要求每位工作室成员从查找资料到教学设计,再到交流反思全程参与,提升自己对教材认识,探索度量的本质,提高专业素养,以活动促团队成长。

    四、收获与展望

    1. 收获了友谊,增进了团队凝聚力。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们在研讨的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帮助,收获了最最可贵的友谊。

    2. 加深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提升了学科素养。 我们明确了度量是数学的本质,它可分为工具度量和数量度量,并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学科素养。

    3. 正视不足,迎难而上。 在网络答辩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临场应变能力的不足。而通过观摩其他组的答辩,我们也是收获颇丰。我们想,正视不足,迎难而上的经历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总之,我们非常感谢北师平台,也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继续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助力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虚心学习,和工作室成员守望相助,共同成长!也祝我们的这项活动越办越好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wx_rDtll39z
    wx_rDtll39z5年前

    ” 听天气预报,用有创意的方式记录下你所听到的温度。“很好的情景创设,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到实际活动中 ,认识负数,特别是比较温度,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后又在分层练习中运用负数。处理得非常好。

    wx_rDtll39z
    wx_rDtll39z5年前

    你知道吗?这个环节给我们介绍了古人用算筹表示负数,那么古人用负数表示什么事件或者现象呢,感慨古人的智慧!平时我打算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受教了。

    天天_gr358
    天天_gr3585年前

    何军华名师工作室追求 “智趣・和融” 的数学课堂。智趣是手段,和融是目标。说到底,就是要着力构建有深度、有温度的数学课堂。这也是高老师的课堂追求。以 “温度” 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 “温度”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3:30 · PVG 11:30 · LAX 20:30 · JFK 23: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