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陈广浩老师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19

【2019秋】广东湛江市32小陈广浩四上《路程、时间与速度》

  •  
  •  
    陈广浩老师 · 5年前 · 373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73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10-30 10:31 编辑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行:

    您们好!

    我是广东省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的陈广浩,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认识!今年我非常荣幸的代表湛江基地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四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度量” 主题专场活动。我参赛的内容是四上《路程、时间与速度》。

    虽然是首次参赛,但我相信有了网络研讨这个平台,有了各位专家的精心扶持,有了众多同行的支持和帮助,我一定会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在此,衷心感恩各位专家、同行!


    导读: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72944)

    2.[教学设计(初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72952)

    3.[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76414)

    4.[试教研讨记录](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76965)

    [5.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77657)

    6.[教学设计(录像课终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80202)

    7.[课堂录像](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5NTYzMDUwNA==.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title)

    8.[答辩文字稿(预设问题+追问问题)](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80288)

    9.[活动综述](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13&pid=180290)

    3732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05 条回复   2019-10-30 10:27:38 +08:00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7-17 12:18 编辑


    教材图片:


    883188328833



    图片:

    79页.jpg 80页.jpg 81页.jp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7-22 10:03 编辑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初稿)

    【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79-81 页《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的解释与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模型。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一定的渗透,后面在学习正反比例时,还要利用这个模型。

    学情分析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比较少见,因此,在课上遵循 “创设情境 —— 探索发现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 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意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

    系及速度的实际意义,掌握速度 = 路程 ÷ 时间这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2. 数学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 问题解决: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4. 情感态度: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意义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一 】播放小视频:乌龟爬行、猎豹奔跑、普通人步行,苏炳添赛场片段等。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师:你们所说的快和慢是什么?(板书:速度)

    师:的确,生活中我们习惯用 “速度” 来表示事物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的视频初步感知 “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境二 】师:森林里的小兔、松鼠和猴子都非常喜欢竞走运动,但它们却因为 “谁走的最快” 的问题起了争执,它们都认为是自己走的最快,你们能帮一帮它们吗?

    1. 激思:出示课本情境图。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竞走成绩表

    90279028

    师:大家猜一猜谁最快?说说依据。

    (预设) 生 1:兔子最快,因为它花的时间最少。

    生 2:光看时间没办法判断,还需要知道路程。

    师:也就说速度与时间、路程都有关。那要判断速度的快慢需要知道什么?(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竞走情境,引出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图片:

    1.png 2.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7-22 10:05 编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师:好,听你们的,把它们的路程也列出来了。

    9029

    师:小组合作,继续猜一猜,只观察,不计算,谁走得最快?

    学生汇报(引导小结):

    1. 松鼠比猴子快,松鼠和猴子时间相同,但松鼠走的路程远。(时间相同比路程,谁的路程长,谁走得快)

    2. 小兔比猴子快,猴子和小兔走的路程相同,但小兔花的时间少。(路程相同比时间,谁的时间少,谁走得快)。

    3. 小兔和松鼠的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如果只观察数据,无法比较它们的快慢。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活动就有了方向、动力。学生基于真实生活经历和认知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障碍”,产生冲突和好奇,由此产生的动力问题促进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受速度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构建模型

    追问:松鼠和小兔所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比较它们谁走得更快,有什么好办法呢?小组内讨论,把你们的想法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引导学生汇报:“比快慢” 就是比 1 分各走多少米”,要计算出每分走的路程。

    240÷3=80(米)

    280÷4=70(米)

    80>70

    答:小兔更快。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们求出的 80 米和 70 米分别是什么意思?

    师:也就是你们求出的是小兔和松鼠的什么?(速度)

    师:那你们认为求速度该怎么列式?(速度 =?)小组内尝试写一写。再把学生书写的等量关系式投屏出来,进行汇报交流。(板书:速度 = 路程 ÷ 时间)

    师:那你们能不能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把猴子的速度也计算出来?试试吧!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通过分析推理,尝试写一写,然后抽象概括 “速度 = 路程 ÷ 时间” 的等量关系式,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感受模型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速度的读、写法

    1. 说一说。 师:森林里的小乌龟听说小兔的速度是 80 米,它就不服气了,因为前几天体能测试的时候,它花 2 小时走了 160 米,根据速度 = 路程 ÷ 时间,160÷2=80,他的速度也是 80 米,他觉得自己的速度也是 80 米,也可以跟小兔一决高下?同学们,你们认为小乌龟的决定明智吗?

    (预设)生:不明智,因为小兔的速度是 1 分钟走 80 米,小乌龟的速度是 1 小时走 80 米,小兔子快很多。

    师:真棒!同样是 80 米,但它们的速度却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所用的时间不一样)

    师:那么速度的单位仅仅用路程的单位米来表示,行不行?(不行)所以速度的单位很特殊,是复合单位,还要把时间单位也要加上,合二为一。(板书:80 米 / 时;80 米 / 分)

    小兔 1 分走 80 米,我们就说小兔的速度是 80 米 / 分;小乌龟 1 小时走 80 米,我们就说小乌龟的速度是 80 米 / 时。

    师:观察一下这些速度单位有什么特点?(既有路程单位又有时间单位)再一次说明速度与时间、路程都有关系。

    师:那你能说出松鼠、猴子的速度吗?(松鼠的速度是 70 米 / 分,猴子的速度是 60 米 / 分。)

    2. 练一练。 师:同学们,如果要想求出速度的话,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好,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计算下列物体的速度,并填写单位。

    简单检测】

    ① 列火车 2 时行驶 180 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② 行车 3 分钟行驶 600 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③某短跑运动员 8 秒跑了 80 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_;

    3. 师:说一说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

    引导小结:物体在单位时间(一时,一分,一秒…)内所运动的路程,叫做速度。

    【设计意图】 有趣的问题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让学生对速度的理解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图片:

    3.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7-22 10:07 编辑



    三、联系生活,感受速度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教材 79 页内容)

    师:先读一读 4 条信息,再分别说一说图中的速度分别表示什么?

    9030

    2. 师:自由挑选图中的一个速度,结合我们的经验描述一下这个速度有多快?(适当结合实际例子描述图中的速度:如苏炳添接近 10 米 / 秒的速度相当于我们眨一眨眼的时间就可以从讲台跑到教室末尾;声音大约 340 米 / 秒的速度相当于我们眨一眨眼的时间可以绕我们学校 200 米跑一圈半左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速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应用广泛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四、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1. 教材 80 页练一练第 1 题。谁行驶的快?让学生通过思考比较的方法和列式计算,巩固对 “速度” 意义的理解。

    2. 第 2 题。通过有趣的科学素材,了解第一宇宙速度,进而增加对速度的理解。(同时加入我国嫦娥 4 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相关内容。)师生对话感受科技的神奇,祖国的强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图片:

    4.png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60&ptid=125713)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师:好,听你们的,把它们的路程也列出来了。师:小组合作 ...

    教师通过让学生计算小乌龟和小兔的速度,发现它们的速度都是 80 米,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在经过思考之后,自然而然的想到速度单位不能只用路程单位来表示,还与时间有关,建立复合单位的意识,这样的教学巧妙的突破了复合单位的难点,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52&ptid=125713)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初稿)【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教学内容】北师 ...

    情意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一次次的教学冲突,最后获得新知,并且获得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60&ptid=125713)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师:好,听你们的,把它们的路程也列出来了。师:小组合作 ...

    用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考,但这一环节教学中是否要给学生更多机会解释自己的理由,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维?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驱动教学,但怎样才能让学生独立体验发现问题,尝试举例子说明真正遇到的问题?是否要给孩子一个独立且完整思考问题过程经历,注意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学生学习复合单位的引入很棒,也让他们感受到复合单位表述的重要性。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教师通过让学生计算小乌龟和小兔的速度,发现它们的速度都是 80 米,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在经过思考之后,自然而然的想到速度单位不能只用路程单位来表示,还与时间有关,建立复合单位的意识,这样的教学巧妙的突破了复合单位的难点,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本节课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展开一次次的教学冲突,最后获得新知,并且获得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wx_smCKd2k2
    wx_smCKd2k25年前

    密切联系生活,激活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进一步巩固对速度的认识,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高。

    wx_smCKd2k2
    wx_smCKd2k25年前

    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13824822880发表于2019-8-609: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45&ptid=125713)
    
    教师通过让学生计算小乌龟和小兔的速度,发现它们的速度都是 80 米,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在经过思考之后,自 ...

    设计意图就是要达到这样的对比理解效果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13824822880发表于2019-8-610: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48&ptid=125713)
    
    用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考,但这一环节教学中是否要给学生更多机会解释自己的理由,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 ...

    设计过程中考虑就是在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表意见,然后再进行汇报。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wx_smCKd2k2发表于2019-8-713: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78&ptid=125713)
    
    密切联系生活,激活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进一步巩固对速度的 ...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wx_smCKd2k2发表于2019-8-713: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79&ptid=125713)
    
    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

    后续的研讨中,我在考虑是否把速度统计相关的实例更改为目前比较先进的运算工具和赛事的数据。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在情境一的小视频中,我觉得变更为更加具有时效性的视频,可以增加先进交通工具或者航天工具的视频,引发时刻的同时带来视觉的震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13824822880发表于2019-8-709: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64&ptid=125713)
    
    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驱动教学,但怎样才能让学生独立体验发现问题,尝试举例子说明真正遇到的问题?是否要给 ...

    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驱动是一种很好的建议,同时对于课件制作和教师的课题教学设计有很大的挑战性,值得商讨。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8-1821: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5103&ptid=125713)
    
    在情境一的小视频中,我觉得变更为更加具有时效性的视频,可以增加先进交通工具或者航天工具的视频,引发时 ...

    这个想法很好,与时俱进,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快、慢的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通过视频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用什么量来表示?度量单位是什么呢?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8-1821:3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5101&ptid=125713)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才能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着手,为他们的发展考虑。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能巧妙的运用教材的 “竞走” 的教学情境,一开始把问题放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不仅督促学生深度思考,能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wx_smCKd2k2发表于2019-8-713: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778&ptid=125713)
    
    密切联系生活,激活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进一步巩固对速度的 ...

    联系生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间的关系。

    邹湘晖
    邹湘晖5年前

    很期待这一节课的初试效果。

    邹湘晖
    邹湘晖5年前

    情境导入尤为重要,希望在课件设计中能顺利呈现快慢不同的各种速度动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

    邹湘晖
    邹湘晖5年前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还原于生活,本节课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之后,是否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标准之一。

    邹湘晖
    邹湘晖5年前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感觉学生对速度意义的理解、掌握、运用常出现似是而非反反复复的现象,那么在学生认识速度、第一次构建速度、时间与路程数量关系模型时,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能观注学生的接受程度,扎实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邹湘晖发表于2019-8-1916: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5125&ptid=125713)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感觉学生对速度意义的理解、掌握、运用常出现似是而非反反复复的现象,那么在学生认识 ...

    的确,所以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用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建速度、时间与路程数量关系模型。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邹湘晖发表于2019-8-1911: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5121&ptid=125713)
    
    情境导入尤为重要,希望在课件设计中能顺利呈现快慢不同的各种速度动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 ...

    在选择这些速度动图要对比强烈,让学生在视觉上有所冲突,更鲜明感受速度的快、慢。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9-12 11:37 编辑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二稿)

    【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79-80 页《路程、时间与速度》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的解释与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一定的渗透。

    学情分析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比较少见,因此,在课上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意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

    系及速度的实际意义,掌握速度 = 路程 ÷ 时间这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2. 数学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 问题解决: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4. 情感态度: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意义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一 】播放小视频:跳绳比赛片段、乌龟爬行片段等。

    师:看了这些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说出了 “快”、“慢”)

    师:你们所说的快和慢指的是什么?

    (预设:速度)(板书:速度)

    师:的确,生活中我们习惯用 “速度” 来表示事物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的视频初步感知 “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境二 】师:森林里的小兔、松鼠和猴子正在竞走,但是他们都说自己走的最快,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1. 激思:出示课本情境图。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竞走成绩表

    94419442

    师:大家猜一猜谁最快?为什么?

    (生:兔子最快,因为它花的时间最少。)(板书:时间)

    师:也就说只看时间是没办法判断,还需要知道……?

    (生:路程) (板书:路程)

    师:(揭示课题)那么就是说速度与时间、路程是密切相关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竞走情境,引出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师:好,我们再看看它们对应的路程,然后小组合作, 只观察表格,不计算 ,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9443


    师:哪个小组来跟大家分享你们的猜想?

    学生汇报(引导小结):

    1. 松鼠比猴子快,松鼠和猴子时间相同,但松鼠走的路程远。(时间相同比路程,谁的路程长,谁走得快)

    2. 小兔比猴子快,猴子和小兔走的路程相同,但小兔花的时间少。(路程相同比时间,谁的时间少,谁走得快)。

    3. 小兔和松鼠的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如果只观察数据,无法比较它们的快慢。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活动就有了方向、动力。学生基于真实生活经历和认知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障碍”,产生冲突和好奇,由此产生的动力问题促进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受速度的意义。

    图片:

    1.png 2.png 3.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二)合作探究,构建模型

    追问:松鼠和小兔所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比较它们谁走得更快,要比较什么呢?

    生:比 “快慢”(追问:怎么比?)

    生:算出它们 1 分各自能走多少米。

    师:下面大家在小组内合作研究:如何求出松鼠和小兔 1 分走多少米。把过程写在草稿纸上。

    (哪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240÷3=80(米)

    280÷4=70(米) (学生板书)

    80>70

    答:小兔更快

    师:那么你们求出的 80 米是什么?那 70 米呢?

    师: 240 和 280 是?3 和 4 是?

    师:也就是速度等于?(生:路程除以时间)。

    板书:路程 ÷ 时间 = 速度

    师: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把猴子的速度也计算出来。

    (板书:240÷4=60(米))

    师:也就是说谁最快?(小兔最快)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通过分析推理,尝试写一写,然后抽象概括 “速度 = 路程 ÷ 时间” 的等量关系式,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感受模型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速度的读、写法

    1. 说一说。 师:森林里的小乌龟听说小兔拿了第一,它有话说。我们来看看乌龟说什么(乌龟:体能测试的时候,我花 2 小时走了 160 米,我和小兔跑得一样快!)

    师:非常好!同样是 80 米,由于花的时间不同,所体现的速度也就不同,速度是与路程、时间密切相关的,因此速度单位应该由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合二为一,所以小兔的速度单位是 (板书:米 / 分),中间用斜杆隔开,读作:米每分;同样的,乌龟的速度单位是 (板书:米 / 时)(学生边读老师边写)。

    师:那松鼠、猴子的速度单位应该是?(米 / 分)(板书:米 / 分)

    师:70 米 / 分表示什么?(松鼠 1 分钟走 70 米)60 米 / 分呢?(猴子 1 分钟走 60 米)

    2. 练一练。

    师:掌声表扬一下,同学们,如果要想求出速度的话,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好,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计算下列物体的速度,并填写单位。

    (1) 简单检测

    ① 一列火车 2 小时行驶 180 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

    ② 自行车 3 分钟行驶 600 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③ 某短跑运动员 8 秒跑了 80 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

    ④ 【设计意图】有趣的问题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让学生对速度的理解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2)教材 80 页练一练第 1 题。谁行驶的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比较的方法和列式计算,巩固对 “速度” 意义的理解。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9-12 11:28 编辑


    三、联系生活,感受速度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教材 79 页内容)

    师:大家都说,数学源于生活,那生活中有哪些与速度相关的信息呢,我们来看一看,说一说下图中的速度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448

    生 1:4 千米 / 时表示 1 小时走 4 千米。……

    2. 师: 自由挑选图中的一个速度,结合我们的经验描述一下这个速度有多快?

    (适当结合实际例子描述图中的速度:如苏炳添接近 10 米 / 秒的速度相当于我们眨一眨眼的时间就可以从讲台跑到教室末尾;声音大约 340 米 / 秒的速度相当于我们眨一眨眼的时间可以绕我们学校 200 米跑一圈半左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速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应用广泛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 = 路程 ÷ 时间

    240÷3=80(米 / 分) 160÷2=80(米 / 时)

    280÷4=70(米 / 分) 240÷4=60(米 / 分)

    图片:

    4.png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课标》要求我们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本节课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首先表象感知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就是速度,理解的意义,最后建构三者之间数学模型,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值得借签。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是否需要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更能明白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老师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很好的进行了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并以它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作为课堂的参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来。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解决第一个竞走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观点与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引出学习速度的必要性。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一方面把抽象的 “速度” 概念与学生熟悉的 “比快慢” 生活经验紧密联接,将学生对速度粗浅的、模糊的认识上升到数学高度;另一方面精心设置 “认知冲突”,让学生从速度的计算中感受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本节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供了比较快慢的多种策略,学生自然地推出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相同比较所行时间,同时体会到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紧密相关。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在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让学生先小组说讨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受速度的意义。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有趣的问题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串,目的重在让学生对速度的理解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教师通过多元的对话活动,逐步理解抽象的知识。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生活中的速度这一环节,让学生说一说每条信息的意义,帮助学生充实对 “速度” 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体会 “速度” 概念外延的丰富性。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通过 “猜一猜” 谁最快,只观察,不计算,激活学生 “比快慢” 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说理,初步感受快慢(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这节课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在设计情境图,猜一猜,谁快,这一环结,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规律,形成自己的经验,更有利于他们内化知识,从而整体建构知识探究的过程。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对于速度的认识,是在物理上速度是用来度量运动的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速度来表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的越慢。培养学生度量意识。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老师设计这节课,有深度也有广度!比如说对速度这个概念的阐述和理解上能够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速度是这节课重点,是度量运动快慢的,但它不同于长度、质量等能直接测量,学生不容易很快接受。陈老师对于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循序渐进中解决问题,学会新知。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13824822880发表于2019-9-1419: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801&ptid=125713)
    
    对于速度的认识,是在物理上速度是用来度量运动的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速度来表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越 ...

    速度的大小,需要数值和单位二者共同决定,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13824822880发表于2019-9-1311: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575&ptid=125713)
    
    是否需要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更能明白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

    线段图在解决路程问题中有其优势作用,能够突出对比路程的差异,但是本节课研究的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线段图未必发挥的出预想的效果。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13824822880发表于2019-9-1313:1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579&ptid=125713)
    
    本节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供了比较快慢的多种策略,学生自然地推出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相同比较所行时 ...

    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积极的引导。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试教研讨记录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着在交流中提升教研能力,学习中引领教学方向的目的,9 月 9 日下午,在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员张金玲老师和赤坎区教研员韩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团队全体成员共同聆听了陈广浩老师生动且具有自主风格的试教课《路程、时间与速度》。

    97489749

    本节课陈老师在总结上几次试讲的经验、并结合专家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对教学流程、教学语言等细节做了改动,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 “速度” 的不同形式,了解 “速度” 概念外延的丰富性,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

    试教课后,我们以 “有效学习” 为目标,着力追寻一种 “大道至简” 的教学境界,就陈老师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张金玲老师、韩涛老师提出了宝贵建议,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轻视每一个质疑,反思再反思,改进再改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团队力量。

    9750

    图片:

    9.15-1.jpg 9.15-2.jpg 微信图片_20190915110612.png

    gyh
    gyh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52&ptid=125713)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初稿)【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教学内容】北师 ...

    竞走成绩分段呈现,给予学生更大的预设空间,在想象中思考,具体中做到全面。

    gyh
    gyh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60&ptid=125713)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师:好,听你们的,把它们的路程也列出来了。师:小组合作 ...

    竞走成绩表完整呈现后,让学生只观察,不计算,谁走得最快?学生轻松比较出:松鼠比猴子快(时间相同比路程,谁的路程长,谁走得快);小兔比猴子快(路程相同比时间,谁的时间少,谁走得快;而小兔和松鼠(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只观察数据,无法比较它们的快慢。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也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好铺垫。

    gyh
    gyh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60&ptid=125713)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师:好,听你们的,把它们的路程也列出来了。师:小组合作 ...

    简单的检测后,让学生说一说对速度的理解,这一环节设计较好,在解决问题中明确速度的含义,学生经历知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体现了度量的本质及人的认知规律。

    冯文婷
    冯文婷5年前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终 稿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总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的价值,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度量,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工具,它实现了对事物属性从简单定性描述到精确定量刻画的过渡,帮助我们更精确、更理性、更科学看待周围现象。《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小学阶段认识度量的一次飞跃,开启了利用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度量。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还要注重学生对速度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除法” 的内容,安排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之后。认识速度是小学阶段认识度量的一次飞跃,从数的抽象到图形的测量,其度量单位都是可以直观感受的。速度的认识,开启了利用两个变量的关系度量现实世界,为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及经验。

    教材以小动物竞走成绩为情境,结合巧妙的数据,提供了比较快慢的多种策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在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的问题中,引发认知冲突,引起思考,通过笑笑和淘气的对话,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速度的意义。通过猜一猜谁走得快。在认一认环节,通过智慧老人的叙述,让学生对 “速度” 的理解逐渐从模糊到清晰。拓展环节,选取了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充实对 “速度” 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各种速度的实际意义。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多种度量方式,比如借助数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用质量比较轻重、长度比较长短、面积比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等等,对度量的意义及本质有了初步了解。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接触过求每天看多少页书、每天走多少米类似模型,为本节课理解 “路程 ÷ 时间 = 速度” 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为以下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等常见的量,理解速度的意义并会写、会读。

    2、 在解决问题中,了解速度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掌握用速度比较快慢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3、感受度量单位的产生过程,感悟度量的本质。

    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度量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构建并运用速度 = 路程 ÷ 时间这一数学模型,形成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度量意识。理解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难点:在理解速度单位意义的基础上体会度量的本质。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谈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 课件

    lixingrong
    lixingrong5年前

    课堂一开始就提供小视频供学生体验感受速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同时通过问话: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用什么量来表示?直接引出课题,有利于课题的学习。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lixingrong发表于2019-9-1519: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465&ptid=125713)
    
    课堂一开始就提供小视频供学生体验感受速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同时通过问 ...

    的确,这样的设计非常直观,利于学生的理解。

    雷秋月
    雷秋月5年前

    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

    果冻
    果冻5年前

    陈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练习有针对性!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9-16 06:27 编辑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终稿)

    【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79-80 页《路程、时间与速度》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的解释与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对大部分四年级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比较少见。因此,要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意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 系及速度的实际意义,掌握速度 = 路程 ÷ 时间这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

    2. 数学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渗透度量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 问题解决: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4. 情感态度: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意义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情境一 】播放小视频:跳绳比赛片段,乌龟爬行片段,苏炳添赛场片段等。

    师:看了这些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说出了 “快”“慢”)

    师:你们所说的快和慢指的是什么?

    (生:速度)(板书:速度)

    师:的确,生活中我们习惯用 “速度” 来表示事物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初步感知 “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境二 】师:森林里的小兔、松鼠和猴子都非常喜欢竞走运动,但是他们都说自己走的最快,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1. 激思: 出示课本情境图。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竞走成绩表

    99569957

    师:大家猜一猜谁最快?为什么?

    (预设) 生 1:兔子最快,因为它花的时间最少。(板书:时间)

    生 2:光看时间没办法判断,还需要知道路程。(板书:路程)

    (揭示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那么就是说速度与时间、路程是密切相关的。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竞走情境,引出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图片:

    1.png 2.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9-16 06:28 编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师:好,我们再看看它们对应的路程,然后小组合作,只观察表格,不计算,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9958

    师:哪个小组来跟大家分享你们的猜想?

    学生汇报(引导小结):

    1. 松鼠比猴子快,松鼠和猴子时间相同,但松鼠走的路程远。(时间相同比路程,谁的路程长,谁走得快)

    2. 小兔比猴子快,猴子和小兔走的路程相同,但小兔花的时间少。(路程相同比时间,谁的时间少,谁走得快)。

    3. 小兔和松鼠的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如果只观察数据,无法比较它们的快慢。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活动就有了方向、动力。学生基于真实生活经历和认知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障碍”,产生冲突和好奇,当小兔和松鼠的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时,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由此产生的动力问题促进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受速度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构建模型

    追问:松鼠和小兔所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伴说一说。

    (预设) 学生汇报:“比快慢” 就是比松鼠和小兔 1 分各走多少米”。

    师:下面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如何求出松鼠和小兔每分走多少米,把思考过程写在草稿纸上。

    师:哪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240÷3=80(米)

    280÷4=70(米) (学生板书)

    80>70

    答:小兔更快

    师:那么你们求出的 80 米是什么?

    (预设:小兔 1 分钟走了 80 米)

    师:那 70 米呢?

    (预设:是松鼠 1 分钟走 70 米)。

    师:(和学生一起分析算式)240 和 280 是它们的?(生:路程),3 和 4 是它们的?(生:时间)

    师:那么怎样求速度呢?

    生:路程 ÷ 时间 = 速度。(板书)

    师: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个等量关系式。

    师:请你们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计算猴子的速度,一起试试!

    板书:240÷4=60(米)

    师:也就是说谁最快?(生:小兔最快)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通过分析推理,尝试写一写,然后抽象概括 “速度 = 路程 ÷ 时间” 的等量关系式,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感受模型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速度的读、写法

    1. 说一说。 师:森林里的小乌龟听说小兔的事迹,它有话说。我们来看看乌龟说什么(乌龟:体能测试的时候,我花 2 小时走了 160 米,我和小兔跑得一样快!)

    师:乌龟的路程是多少?(生:160 米)时间呢?(生:2 小时)

    师:哪位同学可以算出小乌龟的速度?怎么算?

    生:用 160÷2=80(米)

    师:那小乌龟说的话对吗?

    生:不对,(为什么?)

    生:因为小兔是 1 分钟走 80 米,乌龟是 1 小时走 80 米

    师:非常好!同样是 80 米,由于花的时间不同,所体现的速度也就不同。

    师:速度与路程、时间有关系,那么速度的单位仅仅用路程的单位 “米” 来表示,行不行?(不行),所以速度的单位很特殊,要把对应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合二为一。

    师:那小兔的速度单位是 (板书:米 / 分),读作:米每分;同样的,乌龟的速度单位是 (板书:米 / 时)(学生边读老师边写)。

    师:小兔 1 分钟走 80 米,我们就说小兔的速度是?(80 米 / 分);小乌龟 1 小时走 80 米,我们就说小乌龟的速度是?(80 米 / 时)。

    师:请你们写出松鼠、猴子的速度单位。(生:米 / 分)

    师:70 米 / 分表示什么?(松鼠 1 分钟走 70 米)60 米 / 分呢?(猴子 1 分钟走 60 米)

    2. 练一练。

    (1)小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玩 “速度单位我分辨” PK 游戏,考一考大家对速度单位的掌握情况。

    游戏规则:两名同学分别负责左右两边的屏幕,比赛开始时,在屏幕出现的单位中,快速点击速度单位,点对加分,点错扣分,最后总分高的人获胜。

    师:哗,你们太厉害了。那采访一下获胜的同学,你是怎样快速分辨出速度单位?(生:速度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

    (2)练习:教材 80 页练一练第 1 题。谁行驶的快?让学生通过思考比较的方法和列式计算,巩固对 “速度” 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 环环相扣的问题串、故事情境、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对速度及速度单位的理解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图片:

    3.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三、联系生活,感受速度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教材 79 页内容)

    师:数学源于生活,那生活中有哪些与速度相关的信息呢?我们来看一看,说一说下图中的速度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生:4 千米 / 时表示人步行大约 1 小时走 4 千米……

    2. 师:自由挑选图中的一个速度,结合我们的经验描述一下这个速度有多快?(适当结合实际例子描述图中的速度:声音大约 340 米 / 秒的速度相当于我们眨一眨眼的时间可以绕我们学校 200 米跑道一圈半左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速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应用广泛性的认识,多角度的想像、描述,提升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四、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1. 教材 80 页练一练第 2 题。通过有趣的科学素材,了解第一宇宙速度,进而增加对速度的理解。师生对话感受科技的神奇,祖国的强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 = 路程 ÷ 时间

    240÷3=80(米 / 分) 160÷2=80(米 / 时)

    280÷4=70(米 / 分) 240÷4=60(米 / 分)

    80>70

    答:小兔更快。

    wx_Xz8aoXTd
    wx_Xz8aoXTd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9-1606: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659&ptid=125713)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师:好,我们再看看它们对应的路程,然后小组合作,只观察 ...

    用孩子的思考,说出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活动才有了方向,这就是课堂中需要的生成,如果在学的过程中没有问题,那这是一节无效的课堂,而高效的课堂就是学生通过问题回答角度的不同,交流思考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同。这节课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充分的展示出来了。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wx_Xz8aoXTd发表于2019-9-1606: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666&ptid=125713)
    
    用孩子的思考,说出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活动才有了方向,这就是课堂中需要的生成,如果在学的过程中没有 ...

    遵循孩子的思维过程,提供支架给孩子,让他们去感知、去发现、去表达。

    大V吴小_n8eHL
    大V吴小_n8eHL5年前

    这节课的内容以认识概念为主 —— 路程、时间和速度,其中时间是学生已掌握的概念,路程相对来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认识、理解 “速度” 的含义并掌握 “速度” 的表示方法。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及特征,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①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③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能遵循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视频,直观引入,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更能理解速度。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只观察,不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数据能力。

    13824822880
    138248228805年前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起点,也是数学思维的节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寻找这个节点,让学生了解、感知、体验速度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较抽象,不像时间,路程这些概念直观。所以通过视频感受快慢,了解速度产生的必要性.

    30度的_JF3rV
    30度的_JF3rV5年前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比较少见,因此,在课上遵循 “创设情境 —— 探索发现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 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意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yunlanwu
    yunlanwu5年前

    陈老师的问题引入符合孩子的用孩子的思考,有了问题,思维活动才有了方向,这就是课堂中需要的生成,而高效的课堂就是学生通过问题回答角度的不同而发生。

    淺笑安然
    淺笑安然5年前

    结合动画任务情景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入复合单位,充分感受。

    谢德水_Bk6nv
    谢德水_Bk6nv5年前

    度量的其中一个作用是构建数形结合的桥梁。数轴是有代表性的测量模型。线段是图形并且有长度的属性,能画刻度表示一个单位并表示数。刻度之间又能划分并表示更小的单位,数轴上也能表示测量的结果。面积和体积公式中包含数与运算和图形概念。虽然面积的初步认识是计数单位面积的个数,但求面积的方式逐渐变化,最终用长度与宽度的乘积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面积模型能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比如,75×24=(70+5)×24。本课中,我觉得也可以用数线图帮助学生理解单位累加过程(速度在作单位,时间为单位量,路程为结果)。

    馨香
    馨香5年前

    在设计情境图,猜一猜,谁快,这一环结,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规律,形成自己的经验,更有利于他们内化知识,从而整体建构知识探究的过程。

    jiangling198101
    jiangling1981015年前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 “” 比快慢 “也就是速度,是与时间和路程紧密联系的。先体会相关量,再抽象出计算速度的模型,值得学习

    swallow9
    swallow95年前

    竞走成绩通过分段呈现,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体会只有时间这一个量是无法得出谁快谁慢的这一结论,老师设计很巧妙。

    姜羽秋
    姜羽秋5年前

    从科普知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讨论为什么看到、听到的时间不同?联系生活实际较紧密。

    lianglaoshi
    lianglaoshi5年前

    陈老师的课教学设计严谨,思路清晰,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AAA
    AAA5年前

    陈老师以小动物竞走的成绩为情境,首先引导学生从感觉上判断谁走的最快,谁走的最慢,然后结合巧妙的数据,带领学生从感知走向理性,引导学生从表格上发现数学信息,筛选有效信息,能够以问题为导向,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可能通过画图,计算等策略来解决,虽说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但是这正提现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性。我很喜欢冯老师份课前活动和导入环节,充满了人情味儿和人性化。 突出了数学在生活 中的应用。 宋贝迪

    fuchenchen
    fuchenchen5年前

    重视学生活动中知识的生长,关注学生的改变,为学生的学而设计。

    fuchenchen
    fuchenchen5年前

    以问题为导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又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会新知,所学知识还可应用到我们的体育比赛中,如百米赛跑、跳神比赛等等。复合单位的处理自然易懂。

    香草山shine
    香草山shine5年前

    (湖北宜昌王芳)“比快慢” 就是比 1 分钟各走了多少米?我认为还可以比相同路程谁花的时间长。

    maryliuxin
    maryliuxin5年前

    特别喜欢陈老师简单检测这一部分,能马上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

    爱的茉莉
    爱的茉莉5年前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①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③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孩子认识规律。

    侯锦茹
    侯锦茹5年前

    本节课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之后,是否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标准之一。

    aaa940049
    aaa9400495年前
       认识速度单位这一节中,设计者联系实际,选取了乌龟和小兔两个对比鲜明的量来比较,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他们速度的差别,我比较喜欢。让学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结果与生活认知的矛盾,从而不断比较、辨析,自主构建新知,体会复合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学生自主表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根据计算速度模型得出速度单位的格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这样的学习更复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深刻的理解速度及速度的单位表达。
    aaa940049
    aaa940049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9-1606: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657&ptid=125713)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终稿)【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教学内容】北师 ...

    陈老师首先让学生观看跳绳比赛和乌龟爬行的视频,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快和慢,而度量物体的快和慢要用速度来描述,情境二陈老师只出示了松鼠、猴子和小兔比赛的时间,学生发现无法比较它们谁走得快,自然地得出速度与时间和路程两个量都有关系,为后面学习速度单位做好铺垫。

    沈江菲
    沈江菲5年前

    陈老师从生活事物的属性出发,帮助学生回忆、梳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唤醒已有经验,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将时间相同谁走的路程远,谁的速度快;路程相同谁用时间最少谁的速度快;路程速度都不同怎么比的大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方法。

    zfq7411
    zfq74115年前

    认真拜读了陈广浩老师《路程,速度,时间》一课,陈老师在设计课能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学习本课知识,《课标》要求我们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陈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首先借助生活情境感知 "速度",其次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离不开路程和时间,最后借助情境图让学生建构三者之间数学模型,这一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最重要的是学生一直处于思维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理解了知识所要思考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如果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速度是多少,是不是更好。

    李荣莲
    李荣莲5年前

    利用简单又有趣的竞走情境,引出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刘琳
    刘琳5年前

    陈老师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的解释与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模型。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一定的渗透,后面在学习正反比例时,还要利用这个模型。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很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好。

    A追梦
    A追梦5年前

    《路程、时间与速度》【课标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过程,这节课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阳袁春华
    简阳袁春华5年前
    [陈广浩老师发表于2019-7-171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52&ptid=125713)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初稿)【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教学内容】北师 ...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当中陈老师首先是借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生活当中关于快与慢的生活感知,从而理解了速度这个量。在第 2 个情景当中,让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了学习,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探究的欲望。

    南郑城小黄丹
    南郑城小黄丹5年前

    本节课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通过分析推理,然后抽象概括 “速度 = 路程 ÷ 时间” 的等量关系式,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感受模型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lykele
    lykele5年前

    陈老师的板书在写的时候很有特点,能根据课堂的思路来展开,体现了教师设计的思路。课堂上能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受速度的意义。

    若然者也
    若然者也5年前

    <路程、时间、速度> 是数量的一种模型

    陈老师从模型的角度分析和解读教材

    基于学生的基础,对学生的抽象能力入手,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入手,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解决了学生的思维困境。

    在教学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的结构进行了顺应与同化。

    陈老师的设计对我很有启发。

    15935193569
    159351935695年前

    度暈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比较中逐步抽象概括。看了陈老师的设计让我收获很多,原来速度是度量以此速度所行路程的度量单位。其次,学生首次接触复合单位,阵老师也处理的特别到位。

    王宇
    王宇5年前

    这节课的内容以认识概念为主 —— 路程、时间和速度,其中时间是学生已掌握的概念,路程相对来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认识、理解 “速度” 的含义并掌握 “速度” 的表示方法。老师以问题为载体,引出新概念。教学 “速度” 概念时,重点应让学生理解 “单位时间” 和 “走过的路程”。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录像课终稿)

    【2019】广东省湛江基地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 陈广浩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79-80 页《路程、时间与速度》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使学生经历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的解释与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对大部分四年级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比较少见。因此,要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意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及速度的实际意义,掌握速度 = 路程 ÷ 时间这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2. 数学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渗透度量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 问题解决: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4. 情感态度: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意义和正确书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一 】播放小视频:乌龟爬行片段,苏炳添赛场片段等。

    师:看了这些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你们所说的快和慢指的是什么?(速度)

    小结:生活中我们习惯用 “速度” 来表示事物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初步感知 “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境二

    1. 激思: 出示课本情境图。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竞走成绩表

    1005010051

    师:大家猜一猜谁最快?为什么?

    (预设) 生 1:兔子最快,因为它花的时间最少。

    生 2:光看时间没办法判断,还需要知道路程。

    小结:那么就是说速度与时间、路程是密切相关的。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竞走情境,引出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师: 小组合作,只观察表格,不计算,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10052

    (预设)学生汇报:

    1. 松鼠比猴子快,松鼠和猴子时间相同,但松鼠走的路程远。(时间相同比路程,谁的路程长,谁走得快)

    2. 小兔比猴子快,猴子和小兔走的路程相同,但小兔花的时间少。(路程相同比时间,谁的时间少,谁走得快)。

    【设计意图】学生基于真实生活经历和认知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障碍”,产生认知冲突和好奇,当小兔和松鼠的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时,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由此产生的动力问题促进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感受速度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构建模型

    师:松鼠和小兔所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只观察数据,能比较出它们谁更快吗?

    小组讨论:那有其它办法比较它们谁更快吗?

    (预设) 学生汇报:“比快慢” 就是比松鼠和小兔 1 分各走多少米”。

    师:如何求出松鼠和小兔每分走多少米,把思考过程写在草稿纸上。

    师:哪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240÷3=80(米)

    280÷4=70(米) (学生板书)

    80>70

    答:小兔更快

    引导学生分析算式,归纳关系式 “路程 ÷ 时间 = 速度”。先读一读这个等量关系式,再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计算猴子的速度。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通过分析推理,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感受模型思想,体会数学 的价值。

    图片:

    1.png 2.png 3.png 4.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10-12 16:09 编辑


    (三)速度的读、写法

    1. 说一说。(乌龟:体能测试的时候,我花 2 小时走了 160 米,我和小兔跑得一样快!)

    师:小乌龟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预设生:没道理,因为小兔是 1 分钟走 80 米,乌龟是 1 小时走 80 米。

    师:同样是 80 米,花的时间不同,所体现的速度也应该不同。但是算式中的速度单位仅仅用路程的单位 “米” 来表示,能准确区别它 们速度的不同吗?

    2. 写一写。

    让学生试着写速度单位。

    小结:速度的单位很特殊,要把对应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合二为一。

    比如小兔的速度单位记作米 / 分,读作:米每分。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乌龟的速度。最后让学生在算式上补充完整松鼠、猴子的速度单位并读一读。

    3. 练一练。

    (1)“速度单位我分辨” PK 游戏。

    游戏规则:两名同学分别负责左右两边的屏幕,比赛开始时,在屏幕出现的单位中,快速点击速度单位,点对加分,点错扣分,最后总分高的人获胜。

    采访其中一名同学,你是怎样快速分辨出速度单位?

    小结:观察这些速度单位,斜杠左边是米、千米等路程单位,右边是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像这样每时、每分、每秒等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路程就是速度。

    (2)练习:教材 80 页练一练第 1 题。谁行驶的快?

    【设计意图】环环相扣的问题串、故事情境、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对速度及速度单位的理解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三、联系生活,感受速度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教材 79 页内容)

    师:数学源于生活,那生活中有哪些与速度相关的信息呢?我们先小组内读一读,再说一说下图中的速度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10054

       <font face="宋体">2. 师:学生自由挑选图中的一个速度,结合生活经验描述这个速度有多快。(如:声音大约 340 米 / 秒的速度相当于我们眨一眨眼的时间可以绕我们学校 200 米跑道一圈半左右等)</font>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速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应用广泛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四、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1. 巧选速度单位。

    【设计意图】加深对速度单位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 ÷ 时间 = 速度

    240÷3=80(米 / 分) 160÷2=80(米 / 时)

    280÷4=70(米 / 分) 240÷4=60(米 / 分)

    80>70

    答:小兔更快。

    图片:

    4.png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4年前

    预设问题:

    在上一课《温度》中,学生已学会 “+” 和 “-” 的读与写,但您这节课在导入和课本主题图的教学中,学生把正、负号读作加、减号,一直到十五分钟后您才引出正、负号的读法,请问您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材编排的意图,为什么?

    追问问题:

    1. 我们团队通过研读教参发现,教参对本单元和《温度》这节课的编写意图,已明确说明正、负号的读与写是上节课《温度》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而您却用 15 分钟把旧知当新知进行教学,您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为什么?

    2. 你们是如何理解教材对于练一练第三题的编写意图,它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3. 的确,这道题对于理解 “0” 是表示一个基准的数这一内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参上也说明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把平均每分跳 80 下看作标准,记录为 0 等,但我们发现您在练一练第三题的时候从看题到答题,共花一分多钟,只让学生口答答案,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请问您这样处理教材的题目是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4. 我从对方辩友的回答,听到了你们团队特别关注个别学生的学情,但我们团队在观看你们的教学视频里发现,你们在 45 分钟的教学过程中从未让全体学生动笔书写,也没有给全体学生充分思考、感受、交流和讨论的时间和机会,请问您这样设计有利于全体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吗?

    陈广浩老师
    陈广浩老师4年前

    本帖最后由 陈广浩老师 于 2019-10-30 10:31 编辑


    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四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 度量” 主题活动的教学研讨和现场答辩活动综述

    (广东湛江基地)

      2019 年 6 月,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四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度量” 主题活动启动,由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四小学韦钰、广东省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陈广浩、杨妙华、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九中学邹湘晖老师组成的广东湛江基地团队,参加了此次活动。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那么,如何在备课和教学时把握度量的本质?如何利用与发展学生的先天本能和特殊能力,构建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形成单位的观念,并以此为标准学会估计,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积累度量活动的经验?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选定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以此为依托研究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总结上试讲的经验、并结合专家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对教学流程、教学语言等细节做了改动,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 “速度” 的不同形式,了解 “速度” 概念外延的丰富性,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体现出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

    那么,《路程、时间与速度》这节课是如何体现 “度量” 的呢?

    因为度量的内涵十分广泛,度量的概念十分抽象,四年级学生需要的是具体化、量化后的感受,这节课的度量概念,应当具体化为对时间、路程、速度的理解。路程的本质就是度量物体做直线运动轨迹的长度时间的本质,就是度量事件过程的长短和发生的顺序。速度的本质就是度量物体运动的快慢。

    团队通过对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潜心研读,用心思考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本课不以概念教学为目标,并确定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及速度的实际意义为本课教学目标之一。

    在情境一的设计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他们对度量概念的感性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度量。

    在情境二的设计中,团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原有的情境,只出示时间让学生猜猜谁走得最快,让学生发现只看时间没办法判断谁最快,还需要知道路程,得出速度与时间路程是密切相关的。接着出示路程,让学生继续猜想谁走得最快。学生在结合已有经验的前提下,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体会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在特定条件下时间路程都可作为度量标准。在本环节中,我们设计了认知冲突,当松鼠和小兔所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是面对全新的问题。学生们感受到之前的度量标准难以解决问题,必须借助全新的度量标准,由此引出本课度量概念的核心速度。

    在模型构建环节,学生合作研究理解,求速度就是计算每分走多少米并抽象概括出关系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在速度单位的读写突破环节,我们同样构建了认知冲突,速度的数值都是 80,由于的时间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路程单位是无法作为速度的度量单位,从而引入并研究突破难点 —— 速度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合二为一的。第四个环节感受生活中的速度,让学生具体来说一说,每条信息中速度的实际意义,体会速度概念外延的丰富性,从此进一步认识,像这样,每时,每分每秒等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路程就是速度。

    此课没有过分纠缠速度概念,而是从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理解,直接进入速度学习通过解决速度问题,归纳构建 “路程 ÷ 时间 = 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这样不仅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也促进了 “数学味” 的本色回归,彰显了数学教学的深度和魅力。

    对课程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湛江基地在 9 月 24 日 “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 14 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网络答辩” 中轻松脱颖而出。

    金秋十月,“龙城” 太原 ——10 月 24 日,第十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 “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 主题专场活动正式开幕,近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研员、一线教师们齐聚一堂,共话 “度量”。团队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太原,走进美丽的太原十二中和新建路小学,与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同行们相约一场盛会 —— 由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度量” 主题的教学研讨和现场答辩以及第十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 “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 主题活动。

    湛江基地团队自六月份组队以来,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从课标到教参,从文献到网上研讨,团队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教学设计不断修改,陈广浩老师反复试课,市、区小数教研员与团队老师们一起磨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忽视每一个质疑,团队成员常常加班,在不断地学习和讨论中,在一次又一次对课标和教参更为透彻的解读下,最终呈现了一节更趋成熟的展示课,这份成果来之不易!

    独行快,众行远,在基地设计与展示大赛的舞台上,总能感受到团队教研的力量。一起选课,一起进行教学设计,一起开展课堂教学,一起在网络上讨论,打破时空的限制。他们还将来到现场进行面对面的 “辩论”,“辩” 是为了让自己 “明”,“答” 出智慧 “辩” 出精彩,共同感受成长。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7:24 · PVG 15:24 · LAX 00:24 · JFK 03:2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