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10-14 16:53 编辑
【2019 秋】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三上《什么是周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们:
大家好!
我是 隋源 “明师工作室” 的马丽红 。能够参加 “第十四届全国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 活动我感到万分荣幸。感谢此次活动的举办方为我们搭建一个与专家和老师交流的平台!
本次大会主题是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 度量",我们团队围绕本次大会主题选择了 三年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 一课。
我们将 认真研读每一份回帖,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预祝各位同仁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导读目录:(点击链接,快速跳转至相应版块)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707&pid=172893)研讨记录(三) <fontface="宋体">研讨记录(四)
<fontface="宋体">提交问题,CCtalk培训(网址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7-22 21:04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选课思考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度量’”。看到这个主题后,我把《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 “图形测量的内容分析与教学” 部分的解读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 “度量” 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并把大赛组委会推荐的课题也逐一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最后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什么是周长》一课。之所以选择这节课,一是:课标中强调 “测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周长、面积和体积这三个度量的量中,周长是学生最难感知的,也是最难理解的。” 而且有面积的地方肯定有周长,有周长的也有面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是:在我多年执教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总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这是因为过去的教材把关注点放在图形周长的计算上,而对周长概念的构建仅是一带而过,这样常常会给学生后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带来困难和障碍。而新版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我选择了本课作为载体来进行深入研究。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7-22 20:58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材分析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 “图形与几何” 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有关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帮助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紧接着呈现几位同学小组讨论的情景,有的用绳子围树叶,有的用尺子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逐步感知了周长的含义,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后一节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了准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7-22 20:59 编辑
<font face="黑体"><b>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初稿)</b></font>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
2.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一周和什么是封闭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线绳、直尺、图形等。
【教学过程】
知识衔接
1. 请在 “iPad” 中调取 “剪纸社团的微视频”,认真观看后完成 “课前任务一” 中的内容。
(1)想一想:剪纸社团的同学是怎样把彩纸上的图形剪下来的?
(2)说一说:剪纸社团的同学从图形的( )开始,沿着图形的( ),一直剪到图形的( )就把彩纸上的图形完整地剪下来了。
2. 请在 “iPad” 中调取 “田径队的微视频”,认真观看后完成 “课前任务二” 中的内容。
(1)想一想:田径队的同学是怎样在操场上跑步的?
(2)说一说:田径队的同学从跑道的( )开始,沿着跑道的( )跑了( ) 。
3. 小结:田径队员沿着跑道跑了一圈,一圈在数学里也叫一周。跑道一周的长度就是跑道的周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很陌生,所以通过看微视频引入新课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一)任务一:描一描,说一说,初步形成周长概念。
(1)请你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边线。
(2)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描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边线的。
【设计意图:通过描边线及判断边线描的是否正确这个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边线即一周,是首尾相连的,从哪开始就应该从哪里结束,为后面学习封闭图形奠定基础。】
(二)任务二: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什么是周长。
(1) 请你自由阅读数学书 44 页小蚂蚁和铅笔兄弟说的话,然后回答问题。
(2)通过仔细阅读小蚂蚁和铅笔兄弟说的话,结合刚才我自己描树叶边线的过程,我知道:______就是图形的周长。
(三)任务三:找一找、说一说,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请从你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吧!
(四)任务四:认识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周长概念。
(1)请你找一找、说一说,什么地方是下面图形的周长呢?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只有________图形才有周长。
(五)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有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无法描出它们的 “一周”。进一步的完善周长的概念。】
二、探索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一)合作探究
1. 从下面的图形中,选择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图形,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①在小组内先商量办法,然后再利用工具试一试;②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
2. 小组汇报。
3. 小结:测量周长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测量。
【设计意图:荷兰学者弗赖兰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 “做” 中学。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
巩固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仔细观察下面用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后填空。
周长最长的是图( ),周长最短的是图( )。
2. 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梯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能力提升
我是公平的小裁判
下图是蚂蚁哥哥和蚂蚁弟弟行走的路线图,蚂蚁哥哥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弟弟走的路长。蚂蚁弟弟也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哥哥走的路长。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呢?
(图片略)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初步感知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同时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简短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内容及重点。】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虽然简洁,但是突出重点,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也能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认识周长》是一节图形概念课。理解周长的概念,主要要抓住三个关键词理解,即封闭、一周、长度。马老师利用了 “剪纸社团的微视频” 和 “田径队的微视频” 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一周。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找一找的操作活动,逐步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让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具体化,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环节设计水到渠成,知识在活动中发生。
[mali发表于2019-7-1711: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16&ptid=125707)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初稿)
黑龙江 隋源明师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马老师能努力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合作交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描、读、找、说等数学活动,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虽然简洁,但是突出重点,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也能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 认真读了马老师的设计,个人感觉三年级的学生刚进入第二学段,对 “封闭图形” 中的封闭的理解不深,我认为导入时应更直观些,我曾听过我们学校高老师讲这节课时是这么导入的:新课开始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变个小魔术,教师手中拿一根细的直的魔术棒,问,这是什么?学生可以将其看成小棒或是一根线段,师生量出这根魔术棒(线段)的长度。师将这根线段画到黑板上。师再将魔术棒弯曲首尾对接,围成圆形。学生观察后,明确魔术棒形状发生改变,但长度没变。师再将围成的圆画到黑板有线段位置的下面。形状是怎样改变的?学生就会说出首尾对接,两个端点重合,或是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等词句...... 我认为通过这样直观的操作,学生更能感受到什么是封闭,什么是封闭图形。不知道以上方法对马老师是否有启发,仅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7-24 15:50 编辑
[蔡金梅发表于2019-7-2412: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788&ptid=125707)
认真读了马老师的设计,个人感觉三年级的学生刚进入第二学段,对 “封闭图形” 中的封闭的理解不深,我认为导 ...
谢谢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我会认真加以揣摩。
《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我执教过人教版的也执教过北师大版的(因为年纪大了:)),曾经也做过示范课,教学中还没有发现学生对 “封闭图形” 中的 “封闭” 一词理解的不深,因为课前有考虑到怕学生年龄小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特意地让学生去理解什么是 “封闭图形” 而是出示 4 个图形(其中长方形、圆形、多边形是封闭图形,1 个没有封闭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什么地方是下面图形的周长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没有封闭的三角形没有周长,在学生汇报时我会问:“为什么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呢?它与其他 3 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不会说出:“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但是学生会说:“这个图形有缺口或开口” 这时老师就及时的指出:像长方形、圆这样没有缺口的平面图形就是封闭图形。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封闭图形了,而没有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去理解 “封闭”,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知道我的想法您是否认同,我们再互相斟酌一下吧!
[DXAL塔一李娟发表于2019-7-231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478&ptid=125707)
三年学生对于封闭一词并没有清楚的理解,所以除了实际演示,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清楚的解释封闭这个词的意思 ...
《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我执教过人教版的也执教过北师大版的(因为年纪大了),曾经也做过示范课,教学中还没有发现学生对 “封闭图形” 中的 “封闭” 一词理解的不深,因为课前有考虑到怕学生年龄小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特意地让学生去理解什么是 “封闭图形” 而是出示 4 个图形(其中长方形、圆形、多边形是封闭图形,1 个没有封闭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什么地方是下面图形的周长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没有封闭的三角形没有周长,在学生汇报时我会问:“为什么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呢?它与其他 3 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不会说出:“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但是学生会说:“这个图形有缺口或开口” 这时老师就及时的指出:像长方形、圆这样没有缺口的平面图形就是封闭图形。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封闭图形了,而没有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去理解 “封闭”,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知道我的想法您是否认同,希望您能再次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DXAL塔一李娟发表于2019-7-231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3478&ptid=125707)
三年学生对于封闭一词并没有清楚的理解,所以除了实际演示,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清楚的解释封闭这个词的意思 ...
本节课马老师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实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mali发表于2019-7-1711: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916&ptid=125707)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初稿)
黑龙江 隋源明师 ...
二、探索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测量腰围。
(1)量一量同学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2)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应用周长中学习周长,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周长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估测自己的腰围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不断积累数学经验的过程,也是已有学习经验向应有学习经验迈进的过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脱离或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一位钟情于自己的 “教路”,对 “学路” 很是淡漠,正如隋主任所说:“我们能不能多呈现多些生活中、图形中的现象,让学生去捕捉一下周长?然后再检测学生周长概念的建立,再让学生尝试描述出来会怎样?” 小学生在数学概念构建过程中,如果学生头脑里具备学习新概念所必须的学习经验,那么就容易形成对新概念的构建,反之就不能理解新概念的内涵。所以从学生生活经验、数学经验入手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日常生活经验都能为学生提供基础,作为教师要善于并注重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价值,以生活现实为基点,一步步抽象、提升、构建数学概念。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多斟酌、深思和解决,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反思,不懈努力地探索,使概念教学真正有效、高效。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6:28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第二稿)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
2. 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表述周长的含义,构建周长的概念。
2. 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并能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表述周长的含义,构建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软尺、直尺、线绳、彩笔等。
【修改思路】
我们团队对初稿进行了多次研讨,二稿在一稿的基础上有以下改动:
一、把初稿中 “探究新知” 环节里的 “任务一:描一描,说一说,初步形成周长概念。” 放到了 “知识衔接” 里,因为 “任务一” 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加深对边线的理解,放在这一环节,是教学更具连贯性,学生对边线的理解不脱轨。
二、在 “知识衔接” 环节里增加了一个 “视频”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周长,为理解周长的含义做铺垫。
三、在测量周长的教学环节,增加了一个 “测量腰围” 的测量活动和 “比一比” 环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应用周长中学习周长,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周长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比一比” 让学生在评价、交流过程中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衔接』
一、看视频初步感知什么是边线。
(1)(带着问题)观看剪纸社团的视频。
①边看边想:视频里的同学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②学生汇报。
(汇报时要让学生说清同学们是从哪儿开始剪的?沿着什么地方剪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讲解 “边线” 和 “一周”。)
(2)描一描,说一说,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①用彩笔一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教材 45 页)
②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描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及描边线和介绍自己是怎样描的,让学生初步感知 “边线” 就是绕树叶和数学书封面一周所画出的路线,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为接着认识周长做铺垫。】
(3)(带着问题)观看田径社团的视频。
①边看边想:视频里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②学生汇报。
(汇报时要让学生说清同学们是从哪儿开始跑的?沿着什么跑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
(学生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 “边线” 和 “一周” 来进行描述。)
(3)观看视频。
学生甲:同学们,我们俩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一定要记住呦!
学生乙:刚才我从星星表面上的一点开始,沿着星星的边线剪了一周,星星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星星的周长。
学生甲:刚才我从跑道的起点开始,沿着跑道的边线跑了一周,跑道一周的长度就是跑道的周长。
二、谈话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周长吗?(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师:关于周长你想知道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 “什么是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新知』
一、 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
(1)请你自由阅读数学书 45 页 “认一认,说一说” 里的内容,思考:图中有些什么?它们在做什么,说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①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小蚂蚁做了什么?
师:小蚂蚁通过刚才的实践你知道了什么?
(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②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铅笔兄弟又做了什么?
师:铅笔兄弟通过刚才的实践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小结:树叶表面其实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数学书封面是一个长方形,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同学们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说一说,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请从你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吧!
(提示:文具盒、黑板、课桌……)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6:28 编辑
三、认识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周长概念。
(1)请你找一找、说一说,什么地方是下面图形的周长呢?
9639
(2)想一想:第二个图形为什么没有周长呢?
(3)小结:第一个三角形没有缺口,图形是封闭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封闭图形。而第二个图形有缺口,我们从一个点出发,沿着图形边线描不能回到这个点,没有形成一周,所以第二个图形没有周长。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封闭)
【设计意图:通过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有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无法描出它们的 “一周”。进一步的完善周长的概念。】
四、量一量,探索得到图形周长的方法。
1. 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1)看一看。
边看边思考:如何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做一做。
与同伴合作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说一说。
展示测量方法和过程。
树叶表面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树叶表面的周长是厘米。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厘米。
【设计意图:荷兰学者弗赖兰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 “做” 中学。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对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比一比。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测量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交流过程中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2. 测量腰围。
(1)量一量同学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2)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应用周长中学习周长,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周长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估测自己的腰围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5:23 编辑
『巩固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仔细观察下面用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后填空。
9640
周长最长的是图( ),周长最短的是图( )。
2. 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9641
二、能力提升
我是公平的小裁判
下图是蚂蚁哥哥和蚂蚁弟弟行走的路线图,蚂蚁哥哥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弟弟走的路长。蚂蚁弟弟也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哥哥走的路长。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呢?
9642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初步感知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同时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简短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内容及重点。】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9644
封闭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虽然简洁,但是突出重点,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也能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6:29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第三稿)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
2. 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表述周长的含义,构建周长的概念。
2. 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并能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表述周长的含义,构建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软尺、直尺、线绳、彩笔等。
【修改思路】
2019 年 9 月 4 日我们团队和加区四小智慧课堂的老师对二稿的设计进行了研讨,研讨时老师们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团队经反复思考后对二稿作以下修改:
1. 把二稿里 “知识衔接” 中播放视频观看学生剪纸的环节修改为:学生亲自动手剪纸。因为剪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不陌生也不难,与其让学生通过看视频里的 “剪纸活动” 感知图形的边线,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剪更能加深学生对边线的认识。
2. 把二稿里 “测量腰围” 的活动去掉。因为测量腰围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没有挑战性所以可有可无。
【教学过程】
『知识衔接』
一、初步感知什么是边线。
(一)剪一剪
1、同学们你们喜欢剪纸吗?
2、请把你手中的图形剪下来,剪完后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把图形从纸上剪下来的。
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讲解:“边线”“一周” 的含义。)
4、展示学生作品。
同学们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教师点拨:紧贴图形的边线,不能有空隙。)
(二)描一描
1、找一找下面图形的边线,并用彩笔描出来。
9649
2、说一说,你是怎样描的。
【设计意图:通过剪纸、描边线和介绍自己是怎样描的,让学生初步感知 “边线” 就是绕树叶和数学书封面一周所画出的路线,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为接着认识周长做铺垫。】
二、谈话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剪一剪、描一描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边线,那么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在数学王国里图形一周的长度又是怎样定义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新知』
一、 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
(1)请你自由阅读数学书 45 页 “认一认,说一说” 里的内容,思考:图中有些什么?它们在做什么,说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①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小蚂蚁做了什么?
师:小蚂蚁你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什么呀?
(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②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铅笔兄弟又做了什么?
师:铅笔兄弟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图形啊?那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
(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在数学王国里 “图形一周的长度” 是图形的什么了吗?
(4)谁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说一说,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请从你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吧!
(提示:文具盒、黑板、课桌……)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6:31 编辑
三、认识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周长概念。
(1)想一想、说一说。
下面哪个图形有周长?(在□画 “√”)
9650
□ □
(2)想一想:第二个图形为什么没有周长呢?
(3)小结:第一个三角形没有缺口,图形是封闭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封闭图形。而第二个图形有缺口,我们从一个点出发,沿着图形边线描不能回到这个点,没有形成一周,所以第二个图形没有周长。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封闭)
【设计意图:通过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有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无法描出它们的 “一周”。进一步的完善周长的概念。】
四、量一量,探索得到图形周长的方法。
1. 测量周长。
(树叶、数学书封面、三角形、正方形、矿泉水瓶、人的腰围。)
(1)看一看。
边看边思考:
①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
②如何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做一做。
与同伴合作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3)说一说。
展示测量方法和过程。
我们组选择的是__,我们用的工具是___,我们的测量方法是先用______,然后______,最后______。这样就测量出__的周长是__厘米。
【设计意图:荷兰学者弗赖兰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 “做” 中学。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对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腰围” 和 “矿泉水瓶” 的引入让学生在应用周长中学习周长,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周长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4)比一比。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测量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交流过程中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巩固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在□里面画√)
9651
2. 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9652
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梯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能力提升
我是公平的小裁判
下图是蚂蚁哥哥和蚂蚁弟弟行走的路线图,蚂蚁哥哥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弟弟走的路长。蚂蚁弟弟也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哥哥走的路长。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呢?
9653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初步感知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同时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简短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内容及重点。】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9654
封闭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虽然简洁,但是突出重点,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也能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6:32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终稿)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
2. 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表述周长的含义,构建周长的概念。
2. 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并能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表述周长的含义,构建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软尺、直尺、线绳、彩笔等。
【修改思路】
我们团队在四次试讲后对教学设计的修改作了如下思考:
1. 剪纸和描边线的图形选择上一定要有代表性,不要过于简单,不怕学生剪错、描错,错的例子反而能加深学生对边线的理解。
2. 练习题的设计上要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紧密结合,以教材为主体拓展性的使用教材。
3. 板书设计要简洁、突出重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4. 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来,适当调整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感知边线
(一)剪一剪
1、剪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样把图形从纸上剪下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适时讲解:“边线” 和 “一周”)
(二)描一描
1、找一找下面图形的边线,并用彩笔描出来。
9655
2、说一说,你是怎样描的。
【设计意图:通过剪纸、描边线和介绍自己是怎样描的,让学生初步感知 “边线” 就是绕草莓和星星一周所画出的路线,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为接着认识周长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 认识周长
(一)观看微课,知道什么是周长。
(1)学生观看微课。
(2)你知道什么是周长吗?
【设计意图:微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的内容可以永久保存,可供学生课后查阅。】
(二)找一找、说一说,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请从你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吧!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16:31 编辑
(三)认识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周长概念。
(1)想一想、说一说。
下面哪个图形有周长?(在□画 “√”)
9656
□ □
(2)想一想:第二个图形为什么没有周长呢?
(3)小结:第一个三角形没有缺口,图形是封闭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封闭图形。而第二个图形有缺口,我们从一个点出发,沿着图形边线描不能回到这个点,没有形成一周,所以第二个图形没有周长。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封闭)
【设计意图:通过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有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无法描出它们的 “一周”。进一步的完善周长的概念。】
三、动手操作 测量周长
1. 看一看。
边看边思考:
(1)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
(2)如何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 做一做。
与同伴合作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3. 说一说。
展示测量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荷兰学者弗赖兰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 “做” 中学。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对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 比一比。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测量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交流过程中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逐步学会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巩固提升〗
一、夯实基础
1. 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周,请你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9657
2. 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在□里面画√)
9658
3.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9661
二、能力提升
我是公平的小裁判
下图是蚂蚁哥哥和蚂蚁弟弟行走的路线图,蚂蚁哥哥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弟弟走的路长。蚂蚁弟弟也说自己走的路比蚂蚁哥哥走的路长。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呢?
9662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初步感知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同时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全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简短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内容及重点。】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9663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虽然简洁,但是突出重点,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也能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三上《什么是周长》第一次教学研讨记录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研讨主题:《什么是周长》选课思考
参与成员:郑喜军、马丽红、王一、奚红丽、蔡金梅
研讨时间:2019/7/15
研讨内容:
郑喜军 :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度量’”。看到这个主题后,大家已经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 “图形测量的内容分析与教学” 部分的解读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 “度量” 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并把大赛组委会推荐的课题也逐一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马丽红: 我最后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什么是周长》一课。之所以选择这节课,一是:课标中强调 “测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重要部分。”
王一:“在周长、面积和体积这三个度量的量中,周长是学生最难感知的,也是最难理解的。” 而且有面积的地方肯定有周长,有周长的也有面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奚红丽: 在我们多年执教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总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这是因为过去的教材把关注点放在图形周长的计算上,而对周长概念的构建仅是一带而过,这样常常会给学生后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带来困难和障碍。
蔡金梅: 而新版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
马丽红:我同意蔡老师所说,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郑喜军 :让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那我们就确定这个题目,大家分头准备吧!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20:17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第二次教学研讨记录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研讨主题:在 “iPad” 中调取 “剪纸社团的微视频”,认真观看后完成 “课前任务一” 中的内容 ------ 这一环节是否得当 (网络研讨)
参与成员:郑喜军、马丽红、王一、奚红丽、蔡金梅
研讨时间:2019/7/17
研讨内容:
郑喜军 :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度量’”。看到这个主题后,大家已经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 “图形测量的内容分析与教学” 部分的解读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 “度量” 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并把大赛组委会推荐的课题也逐一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马丽红: 我最后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什么是周长》一课。之所以选择这节课,一是:课标中强调 “测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重要部分。”
王一:“在周长、面积和体积这三个度量的量中,周长是学生最难感知的,也是最难理解的。” 而且有面积的地方肯定有周长,有周长的也有面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奚红丽: 在我们多年执教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总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这是因为过去的教材把关注点放在图形周长的计算上,而对周长概念的构建仅是一带而过,这样常常会给学生后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带来困难和障碍。
蔡金梅: 而新版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
马丽红:我同意蔡老师所说,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郑喜军 :让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那我们就确定这个题目,大家分头准备吧!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20:17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第三次教学研讨记录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研讨主题:关于第二稿基础习题的设置(微信研讨)
参与成员:马丽红、王一、奚红丽、蔡金梅
研讨时间:2019/8/5
研讨内容:
9686
问题出现:马老师在第二稿设计中 夯实基础环节中设计习题(左面)。
蔡金梅:刚才我看了二稿设计,但针对本课,试一试内容为第二课时,是从多角度理解周长的意思,能应用周长的意义,解决身边简单的周长问题。
王一:好,可以对这道题进行调整。
蔡金梅:一稿、二稿出现了这样的一道题,不知道马老师的设计用意是什么?
奚红丽:马老师的习题只是继续夯实学生新知,让学生有提升,为后继学习做铺垫,起到知识承上启下的作用。
奚红丽:知识应该融会贯通。
蔡金梅:如果马老师也是这么想的,那么咱们就应该把这个设计意图充实到咱们二稿的设计中。让大家更明白咱们把第二课时放在第一课时中渗透的用意。
蔡金梅:这道题我是这么想的。在设计中,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长的具体数据去掉。因为第一题学生已经借助方格的边长知道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所以第二题为了体现出练习题梯度,还不使这道题出现的太突然,可以去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边长的长度,让学生在去掉方格图,去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数据的基础上求周长。学生合作,多种方法探究,最后明确规则的平面图形求周长就是把所有边的长度相加。这样学生在量一量算一算的过程中理解周长意义又为了第二课时计算周长的方法做了铺垫。
蔡金梅:不知是否恰当,大家一起探讨。
蔡金梅:一二搞设计中不同之处,建议马老师用红色字体凸显出来,这样方便大家在网页上浏览时知道一二稿的变动之处,方便做对比。
奚红丽:请蔡老师仔细观察(上面)两张图片的两组数据,如果图一再量一量,好像有点走弯路,违背出题初衷。
奚红丽:量不是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明确周长定义后,能生活应用。
奚红丽:以前隋老师给我们一摞书,让我们只出三年级期末卷,当时不明白用意,后来参透,感觉学生习题不仅要夯实,而且也要为后继知识做铺垫,也不知道想得对不对。
马丽红:看到大家的交流内容,我后继在第二稿完善。
三上《什么是周长》第四次教学研讨记录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研讨主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怎样突破教学重点
参与成员:隋主任、参赛团队、加区四小科研团队
研讨时间:2019/9/6
研讨内容:
主持人隋老师:各位团队成员、加区四小的科研团队的各位老师,我们这一课题已经研究很久了,我在论坛上看到大家都在很积极的交流、切磋,今天正好有这样的机会,我想听各位说一说,你们觉得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重点呢?在课堂上你们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发展 “度量” 意识?
蔡金梅:我觉得应该把数学书、树叶贴在黑板上,在黑板上演示、
让学生看到周长到底是怎样围成的。
田晶:应该细抠定义中的关键字,让学生理解透彻。
郑伟:我觉得教无定法,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罗静:对于密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应该让学生知道哪个是起点,哪个是终点,教师可以列出多个不规则图形,密闭的和敞开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否有周长,如果有,描绘出周长。
奚红丽:在课堂上我打算采取充分交流措施,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发展 “度量” 意识。语言是思维的显性呈现,经过语言表达后的思维会更加清晰而深刻。在小组交流和大组汇报中,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大家取长补短、教师充分点拨,突破教学重点,在预设与生成中,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马丽红:刚才我听了大家各自不同的想法,对我有借鉴,我打算黑板出示多个不规则的树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是什么?另外对于度量,不光是现在才有的,古人 “郑人买履” 对于度量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解读。
王一:马老师,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把数学文化阅读加进去,让学生从 “郑人买履” 中,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度?什么是量?
隋老师:大家发言很中肯,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度量’,我们可以在探究活动中,在想像推理中发展 “度量”。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14 20:18 编辑
三上《什么是周长》第五次教学研讨记录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研讨主题:答辩预设问题的生成
参与成员:郑老师、王一、马丽红、奚红丽、蔡金梅
研讨时间:2019/9/12
研讨内容:
郑老师:各位前期准备的很充分,答辩在即,今天我们坐下来商量如何给对方提出合适的问题。
王一:我认为想要提问题,既要考虑这次活动的主题,又要围绕课标、课程理念来提出。
蔡金梅:我觉得可以从学生角度提出一个问题。
马丽红:我觉得可以从教师角度提问题。
奚红丽:我想说的是,对方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对方老师是如何让学生在平面图形的探索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度,什么是量?
郑老师:大家说得都挺有道理,那么大家会后就梳理自己的想法,然后提出一个问题。
《什么是周长》一课,这属于一节概念课,通过教学理解周长的含义,马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亲自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并且马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建立表象,理解概念。通过描树叶的轮廓,在学生描一描,说一说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树叶的周长,紧接着马老师创设了第二个活动情境,指一指,说一说教室的物体的面的周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每个物体的面的周长,在充分的体验中,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达到理解周长的意义。
马老师通过剪纸、描边线和介绍自己是怎样描的,让学生初步感知 “边线” 就是绕草莓和星星一周所画出的路线,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有的图形不是封闭图形,无法描出它们的 “一周”。进一步的完善周长的概念。马老师这节课还选用了微课,以及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周长,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融入了马老师的度量思想。
马老师在创设情景,感知边线这一环节中,采用了 “剪一剪” 这一活动,是这一环节的亮点,很好的让学生感知边长,我在想是不是需要有一个从一圈到一周的过渡,学生可能说不出一周,但是一圈是他们所熟悉的
mali 发表于 2019-9-14 16:17
(三)认识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周长概念。(1)想一想、说一说。下面哪个图形有周长?(在□画 “√”) ...
马老师设计的这个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然后得出封闭图形有周长,这个地方的图片如果选用直线和曲线的图像是否会更好,让学生明白不管是直线的图形还是曲线的图形必须是封闭的才有周长
mali 发表于 2019-9-14 16:17
(三)认识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周长概念。(1)想一想、说一说。下面哪个图形有周长?(在□画 “√”) ...
马老师把 “数一数” 这一活动放在了巩固练习,教材是放在新授课环节中的,结合 “度量” 这个主题,“数一数” 这一活动正是体现了度量的本质 — 度量单位的累积,所以我认为放在新授课环节更合适,这是我的一点点建议,谢谢马老师。
mali 发表于 2019-7-17 11:27
三上《什么是周长》选课思考 ...
马老师的选课思考从课标要求出发,根据学生易混淆点,结合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来选择这节课,可见选择这节课不是随意选的,经过了认真思考才选的,值得学习。
本帖最后由 mali 于 2019-9-27 15:09 编辑
网络论坛答辩稿
黑龙江 隋源明师工作室马丽红 老师们好!我们来自隋源明师工作室。陈祖惠数学名师工作室提出的问题是:请你结合《什么是周长》一课,说一说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渗透度量意识?非常感谢你们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思考的。 新课标指出度量意识的培养应该是整个 “图形的测量” 内容的核心目标,也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度量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不能靠简单地告诉而达成。
度量包括 “度” 和 “量”。“度” 是度量单位,“量” 就是测量。
《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关于长度的度量性概念课。度量性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学概念,其教学内容在生活当中的应用非常广阔,学生能够从生活当中掌握这一概念,同样能够从这一概念理解生活。《什么是周长》一课,教材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描、认,说、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得到测量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接下来说一说我们在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度量意识的。1. 结合丰富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渗透度量意识。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的重点。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认识周长,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例如:
剪图形:先让学生独立剪图形,然后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图形从纸上剪下来的。学生在剪图形的过程中意识到剪刀一定要紧贴着图形的边线剪,从哪里开始剪,就要剪到哪里结束,这样才能把图形剪下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剪刀沿着图形的边线剪了一周,对周长有了形象的认识。描边线:学生完成活动后,让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描出图形边线的。学生汇报时我特意选取几个描错的案例让学生互相点评错在哪里。学生通过点评明白在描边线时,不能描多了也不能描少了。更不能在图形的外面或里面描,必须紧贴边线描。描边线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观微课:微课中播放了 “蚂蚁爬树叶比赛” 的动画,比赛规则是 “沿树叶边线爬一周”,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直观地感受到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运动一周的路线是有长度的,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而这一周的长度是可度量的。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直观的有关周长的直观经验,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度量意识。
2. 重视实际的测量活动,测量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积累度量经验。周长是通过度量得到的。我给学生设计了测量 “树叶和数学书封面周长” 的活动。先让学生结合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工具、确定测量方法,然后与同伴合作探究,最后相互交流测量成果。
树叶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测量它的周长对学生比较有挑战性。学生结合树叶的特征,想到了用线绳绕着树叶缠一周再用直尺量出线绳的长度的方法,想到了用树叶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的方法,还想到了用米尺绕着树叶缠一周的方法。体会到了 “以直代曲” 长度不变的度量特性。数学书是规则图形,在测量过程中学生体会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为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在组织学生小组汇报时,我让他们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大家分享,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选择度量工具、确定度量方法,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渗透度量意识。
3. 关注数学应用,巧妙回归生活,感悟度量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在 “寻找生活中的周长”“我是公平的小裁判” 和 “数学故事” 中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郑人买履》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度量工具不是唯一的,可以巧用生活中的自然物如脚、手、铅笔等进行度量。《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了周长和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周长在图形的四周,是一条线;面积在图形的里面,是一大片。为今后学习面积做了铺垫,渗透度量意识。
渗透度量意识,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和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大量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有挑战性的充满想象和富含思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动手能力、渗透度量意识。以上是我们对此问题的阐述,请问对方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