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黑龙江大庆林甸县鹤鸣湖镇中心小学中心小学 胡立影
一、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空间观念所包含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互补,互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找一找、玩一玩、猜一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生活中新鲜、热闹场面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情绪,在教学中采用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找一找、玩一玩、猜一猜等活动形式,课上做及时的应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难点:体会 “面” 在 “体” 上。
五、教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 “面在体上”,采用探究式、实践性相结合,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 “面在体上”。
六、学法: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1、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你们把小手伸进去就会有小礼物,你们想得到它吗?(想)不过,你们要说出它们的名字?(里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
2、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长方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长方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激趣引入,建立空间与图形的表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的内在动力。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通过摸一摸,让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进 一步接触抽象出立体图形 —— 正方体、长方体、圆 柱、球等)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是你们的手掌印,你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把手印移到白纸上的呢?(课件出示手掌印图片)(学生回答我是印的;我是描的。)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用印或者描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请出来。(分成小组学生操作)
2、小组汇报进行演示。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设计意图: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注重动手操作,强化空间观念,促使学生的视觉、触 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从而可以使学 生多角度 、全方位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应用 巩固新知
出示 36 页练习题 分一分,连一连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加深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区别 “形” 和 “体”。
3、涂一涂。(出示 37 页 2 题)通过动手加深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离不开 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体会 “面” 在 “体” 上。涂一涂这道习题是以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实物原型以帮助学生理解,以逐步形成几何体的空间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扩展延伸 发展能力
请你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深印象更易于理解。
(五)总结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四、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