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洁子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19

【2014】天津市河西区基地上海道小学陈洁四下《天安门广...

  •  
  •  
    洁子 · 11年前 · 1308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903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13088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274 条回复   2017-03-17 17:59:46 +08:00
    赵素萍
    赵素萍11年前

    3015

    图片:

    200249vuler8za55laug0u.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四下《天安门广场》的电子教材。

    图片:

    173701_4c87593dbcb37.jpg 173703_4c87593fc677e.jpg 173710_4c8759464e4c2.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3-18 22:04 编辑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 陈洁 (四下)

    《天安门广场》(一稿)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 “空间与图形” 的知识,是在一年级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和二、三年级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前一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节日礼物》,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今天这节课,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去过天安门广场,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 “台阶”——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眼前的情境,逐渐过渡到观察图片,想象判断。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 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3. 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

    教学准备: 兵马俑大照片两张(正面、左侧面)、天安门广场照片四张、学校操场主席台照片四张、小船游览照片四张。

    教学过程:

    一、模拟拍摄,揭示课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摄游戏,感受拍摄位置与照片画面的联系。)

    师:上课开始,咱们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小小摄影师。

    (教师讲解如何用手指变相框模拟拍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师:那我们练习练习,先拍拍大屏幕,再拍拍摄像头,再拍拍我。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拍摄。)

    师:不要动,我很想知道现在你相机里老师的样子。

    (学生纷纷描述自己拍的画面中老师的样子。)

    师:为什么大家对我的描述都不一样呢?

    (学生会想到:由于自己坐的位置不同,所以就会拍出来老师不同的画面。)

    师:在观察实际物体时,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不仅调动学生先前经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在模拟拍摄中体会照片与实际观察的联系, 为后面观察一组物体确定位置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空间观念。

    (一)初步感知照片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出示兵马俑的正面照片,学生根据照片画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拍摄位置,并重拍照片。)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掀开遮布)—— 三个兵马俑的小雕塑,分别是将军俑、跪射俑和战马,兵马俑是我们中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老师提前为他们拍摄了几张照片,那下面就要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老师在拍摄每一张时的拍摄位置。

    (老师出示从三个兵马俑 正面 拍摄的大照片。)

    (图一)

    师:谁来给大家重现一下老师的拍摄位置?怎么判断的?

    (学生到台前来选择拍摄位置站定,并根据照片中的画面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其他同学作补充。)

    师:那为了验证他站的位置是否正确,就请他用摄像头来拍摄一张,这样我们在大屏幕上就能看到他的取景过程了。尽量拍出相同的画面来。

    (学生边和所给照片做对比,边找好角度进行拍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

    果想要拍出相同的画面还应怎样做?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照片中的物体没有叠加的部分。 学生通过用眼看、动脑想、着手拍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除了可以应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与照片的对应的拍摄地点,还可以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进一步感知照片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出示从兵马俑左前方拍摄的大照片,学生根据照片画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拍摄位置,并重拍照片。)

    (图二)

    师:再来看看这张,又是从哪个位置拍的呢?怎么判断的?

    (学生到台前来选择拍摄位置站定,并根据照片中的画面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其他同学作补充。)

    师:那我们让他站在这个位置来拍一张一样的照片吧,在他找角度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来给他建议。

    (学生边和所给照片做对比边找角度,其他同学给出自己的建议。)

    师:可以了吗?那我就点 “确定” 了。

    师:当同学们进行拍照时,首先站对位置对大家来说都不成问题,可

    当选取画面时,我们就得必须注意观察什么呢?

    (学生能根据自己刚才的判断过程理解到要注意观察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的照片中三个兵马俑没有任何的叠加部分,而这一环节中的照片是从左前方照的,兵马俑之间就有了叠加的部分,学生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拍摄位置,通过用摄像头来找准确角度进一步 让学生感知在三维空间中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怎样和二维画面相联系,同时为下一环节 “天安门广场” 做好铺垫,特别是区别天安门广场图中 2 和 3 的位置。



    图片:

    图一.jpg 图二.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3-18 22:16 编辑


    (三)将实物抽象成图片。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小黑板上出示在图中 4 个标号位置拍摄的照片。)

    师:现在让我们睁大善于观察的双眼来天安门广场来参观参观吧。翻开教材的 58 页,把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如何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确定其中一些照片拍摄的具体位置。着重分析 2 3 两位置拍摄的画面有何区别。)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系列的观察不难看出,确定观察者、拍摄者所在位置,就要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同时有了前面拍摄活动做基础,学生只观察图片来判断就不是很困难了。

    三、发展空间观念,动态中观察物体。

    (一)观察学校主席台的一组照片。

    (教师出示经过学校主席台的四张照片。)

    (图三)

    师:从天安门回来,我们再来学校操场来参观参观吧。这四张照片是老师从学校器械室出发,经过主席台的过程中拍摄的,你能判断老师的拍摄顺序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再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二)观察小船游览图片。(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游览图片,小黑板上贴出四张照片。) 师:熟悉的场景大家都会判断了,我们再来乘坐小船游览一番,看看你能不能判断出这四张照片的拍摄顺序呢?(学生独立判断,到台前把照片按顺序摆放,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先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特征,根据画面细部特征,通过大胆想象做出判断,判断依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合理都能成为学生的判断依据。以此为基础,再出示小船图片就可以降低学生观察难度,通过比较分析景物与画面的关系来判断看到的画面的先后顺序。)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画面 特征

    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片:

    图三1.jpg 图三2.jpg 图三3.jpg 图三4.jpg

    深谷悠岚
    深谷悠岚11年前

    陈老师你好!

    刚刚学习了你的设计,很有收获,但有一个疑问,教材 59 页 60 页的内容在这节课上不处理吗?


    洁子
    洁子11年前
    [深谷悠岚发表于2014-3-191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813&ptid=3392)
    
    陈老师你好!
    
    刚刚学习了你的设计,很有收获,但有一个疑问,教材 59 页 60 页的内容在这节课上不处理吗?
    
    <br />
    
    
    
    <br />

    感谢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细致阅读。其中教材 60 页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中有呈现,对于教材 59 页的内容我也是在思考中。看似本节课教材内容不多,但是我希望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但在时间上可能会不够用,所以在教学设计一稿中对教材内容做了取舍,也衷心希望能听到各位老师在此提供给我的意见。谢谢。

    richcotton
    richcotton11年前

    陈老师你好,刚刚学习过了您的教学设计,感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诸如这类的活动性课程,怎么能刚好的控制课堂,尽量做到活而不乱呢?

    洁子
    洁子11年前
    [richcotton发表于2014-3-1915: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869&ptid=3392)
    
    陈老师你好,刚刚学习过了您的教学设计,感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诸如 ...

    感谢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细致阅读。您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想做到 “活而不乱” 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日常教学中的培养是做不到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日常教学中尽量多的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第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只有听懂了、明白了老师的要求再活动;第三,注重小组的合作,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成熟的几点做法,也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正。谢谢。

    雨中节奏
    雨中节奏11年前

    陈老师!刚刚阅读了您的设计,收获颇多!首先感觉到您的设计确实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观察图之前,给了学生亲身体会的机会!而且后面的活动也很丰富,从中国历史到自己的校园,都是学生极为感兴趣的素材!说一说自己不太成熟的想法:感觉一节课的所有环节背景都是老师限定的!如果有某一环节背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拍摄会不会更好呢?但可以操作不太方便!有待研究!

    仙客
    仙客11年前

    陈老师您好,刚刚拜读您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教学过程完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环节紧凑,层层递进,学生好理解,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总体感觉孩子们是在玩中学会了知识,轻松自在!在教学中您一直都是出示拍好的照片,如果用教室里的某个场景现场拍照来验证孩子们的判断,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有待研究

    洁子
    洁子11年前
    [雨中节奏发表于2014-3-1923: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13&ptid=3392)
    
    陈老师!刚刚阅读了您的设计,收获颇多!首先感觉到您的设计确实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观察图之前,给 ...

    感谢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细致阅读。您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会在之后的教学设计中加以修改。利用好活动课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洁子
    洁子11年前
    [仙客发表于2014-3-2008: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23&ptid=3392)
    
    陈老师您好,刚刚拜读您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教学过程完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环 ...

    感谢这位老师的点评。在设计初期,我也在考虑是否拍摄学生熟悉的场景,在教室和学校我一直在找这样一个独立的场景,但是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所以我才设计了兵马俑雕塑的场景。接下来我会继续思考如何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场景服务于这节课中,谢谢您的点评,也衷心的希望得到您的建议。谢谢。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陈老师你好,拜读您的教学设计后,感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合理,设计中体现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孩子们是在玩中学会了知识,轻松自在!

    xeh
    xeh11年前

    陈老师,您的这节课很精彩。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了知识。课上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究时间,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启发,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丽丽
    丽丽11年前

    陈老师您好,刚刚拜读您的教学设计,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

    洁子
    洁子11年前
    [yyzyyzls发表于2014-3-2010: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27&ptid=3392)
    
    陈老师你好,拜读您的教学设计后,感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合理,设计中体现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想 ...

    感谢这位老师的点评。我会继续修改我的教学设计,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室内不同的角度观察兵马俑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观察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出现的叠加部分加以分析,使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知识得来的比较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本校舍的观察则让课堂又出现高潮,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丰富中进行着。这样的课堂活跃而且高效。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洁老师您好:您怎么设计怎么新颖的一堂课?您的构思是什么?

    洁子
    洁子11年前
    [xeh发表于2014-3-2010: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29&ptid=3392)
    
    陈老师,您的这节课很精彩。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 ...

    感谢这位老师的点评。我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期待您继续关注,并提供宝贵意见。谢谢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您这样设计孩子们接受起来如何?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丽丽发表于2014-3-2010: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30&ptid=3392)
    
    陈老师您好,刚刚拜读您的教学设计,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学 ...

    感谢丽丽老师的点评,我会保持优势继续改进和完善我的教学设计。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yyzyyzls发表于2014-3-2010: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33&ptid=3392)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室内不同的角度观察兵马俑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观察 ...

    感谢老师的再次点评。我会保持优势,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2012: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38&ptid=3392)
    
    陈洁老师您好:您怎么设计怎么新颖的一堂课?您的构思是什么?

    感谢听风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肯定。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版把这部分内容改在了六年级教材中,可见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更需要教师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2012: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940&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您这样设计孩子们接受起来如何?

    我会尽快进行第一次试讲,我也在期待孩子们的表现,在进行修改和完善。谢谢。

    玉霞
    玉霞11年前

    陈老师:您的教案设计的很有新意,所有的教学素材都取于学生身边的景物,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中老师有意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即时反馈出学生头脑中的景象,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立体景物和平面照片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些设计既新颖,又有效。就有一点,辨析兵马俑的照片的环节是不是应该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先猜测,并讨论一下大家的想法;然后请学生去观察、验证。应该让学生经历:想象 —— 猜测 —— 验证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ziyan5858
    ziyan585811年前

    陈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主题图 —— 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帮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拍摄位置,再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活动设计的非常好

    ziyan5858
    ziyan585811年前

    值得借鉴,强烈推荐!

    zhuzhu
    zhuzhu11年前

    看了陈老师的这节课,很受启发!整体设计环节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洁,重难点突出。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地方要向陈老师学习啊!

    洁子
    洁子11年前
    [ziyan5858发表于2014-3-2121: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017&ptid=3392)
    
    陈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主题图 —— 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帮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拍摄 ...

    感谢这位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肯定,我会继续完善和修改教学设计,期待您的继续关注。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zhuzhu发表于2014-3-2200: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024&ptid=3392)
    
    看了陈老师的这节课,很受启发!整体设计环节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洁,重难点突出。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 ...

    感谢这位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肯定,我会继续完善和修改教学设计,期待您的继续关注。谢谢。

    金色池塘
    金色池塘11年前
      陈老师您好,仔细拜读了您的教学设计,感受到您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经历活动过程,体现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能看出您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下了一番功夫。我也正好教四年级,从您的设计中学到了不少好做法。在这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您交流一下:
    
      1. 教参中有这样两段话:“观察照片或画面是对现实空间的间接观察,它与直接观察现实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获得的是直接的空间经验,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前者不仅必须以生活经验为认知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象、合情推理等思维,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在重视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学生生活积累各不相同,对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推理能力和水平也有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都源自于他们 “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不同。我想能否在课堂上把 “二维画面” 和 “三维空间” 进行沟通。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场景拍摄一段围绕至少 2 个静止物体在同一高度上连续拍摄的视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拍摄的连续性和由于拍摄位置的变化引起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再从这段视频中节选几个静态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知道二维画面是从三维空间里拍摄到的,从图中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反映出拍摄者的拍摄地点。
    
      2. 最后一组学校主席台的图片内容比较简单,利用一年级学到 “从的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不同” 的经验就能解决您拍摄的顺序问题,个人感觉没有书上 60 页的题目精彩。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特别喜欢与同行交流,以提高自己,再次感谢您的设计给我的启迪。
    洁子
    洁子11年前
    [金色池塘发表于2014-3-2216: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036&ptid=3392)
    
    陈老师您好,仔细拜读了您的教学设计,感受到您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经历活动过程,体 ...

    感谢这位老师对我教学设计的精彩点评,我很受益,并会用到我的二稿设计中。非常感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 陈洁 (四下)

    《天安门广场》(二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 “图形与位置” 的知识。本套教科书关于这部分知识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与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是通过观察 “节日礼物”,初步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本节《天安门广场》,是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去过天安门广场,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 “台阶”——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眼前的情境,逐渐过渡到观察图片,想象判断。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 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3. 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

    教学准备: 兵马俑大照片两张(正面、左侧面)、天安门广场照片四张、学校操场主席台照片四张、小船游览照片四张。

    教学过程:

    一、模拟拍摄,揭示课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摄游戏,感受拍摄位置与照片画面的联系。)

    师:上课开始,咱们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小小摄影师。

    (教师讲解如何用手指变相框模拟拍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师:那我们练习练习,先拍拍大屏幕,再拍拍摄像头,再拍拍我。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拍摄。)

    师:不要动,我很想知道现在你相机里老师的样子。

    (学生纷纷描述自己拍的画面中老师的样子。)

    师:为什么大家对我的描述都不一样呢?

    (学生会想到:由于自己坐的位置不同,所以就会拍出来老师不同的画面。)

    师:在观察实际物体时,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不仅调动学生先前经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在模拟拍摄中体会照片与实际观察的联系, 为后面观察一组物体确定位置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空间观念。

    (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

    1.初步感知照片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出示兵马俑的正面照片,学生根据照片画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拍摄位置,并重拍照片。)

    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掀开遮布)—— 三个兵马俑的小雕塑,分别是将军俑、跪射俑和战马。老师提前为他们拍摄了几张照片,那下面就要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老师在拍摄每一张时的拍摄位置。

    (老师出示从三个兵马俑 正面 拍摄的大照片。)

    (图一)

    师:谁来给大家重现一下老师的拍摄位置?怎么判断的?

    (学生到台前来选择拍摄位置站定,并根据照片中的画面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其他同学作补充。)

    师:那为了验证他站的位置是否正确,就请他用摄像头来拍摄一张,这样我们在大屏幕上就能看到他的取景过程了。尽量拍出相同的画面来。

    (学生边和所给照片做对比,边找好角度进行拍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

    果想要拍出相同的画面还应怎样做?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照片中的物体没有叠加的部分。 学生通过用眼看、动脑想、着手拍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除了可以应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与照片的对应的拍摄地点,还可以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图片:

    图一.jpg 图二.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3-24 19:17 编辑


    2.进一步感知照片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教师出示从兵马俑左前方拍摄的大照片,学生根据照片画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拍摄位置,并重拍照片。)(图二) 师:再来看看这张,又是从哪个位置拍的呢?怎么判断的?(学生到台前来选择拍摄位置站定,并根据照片中的画面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其他同学作补充。) 师:那我们让他站在这个位置来拍一张一样的照片吧,在他找角度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来给他建议。(学生边和所给照片做对比边找角度,其他同学给出自己的建议。) 师:可以了吗?那我就点 “确定” 了。

    师:当同学们进行拍照时,首先站对位置对大家来说都不成问题,可

    当选取画面时,我们就得必须注意观察什么呢?

    (学生能根据自己刚才的判断过程理解到要注意观察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的照片中三个兵马俑没有任何的叠加部分,而这一环节中的照片是从左前方照的,兵马俑之间就有了叠加的部分,学生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拍摄位置,通过用摄像头来找准确角度进一步 让学生感知在三维空间中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怎样和二维画面相联系,同时为练习环节 “天安门广场” 做好铺垫,特别是区别天安门广场图中 2 和 3 的位置。(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拍这种静止的画面,有时也会流动着拍一些动态画面制成视频,老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视频短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播放视频短片,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师:你能在教室里找找老师的拍摄路线吗?画面中的三个同学的位置关系有变化吗?怎样变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时定格画面。) 师:如果老师继续往前走,你想象一下画面又会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从观察静态物体和图片感知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逐渐过渡到观察动态的画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帮助学生拓宽观察思路,为后面观察流动着拍摄的一组照片,并判断拍摄顺序奠定基础。)(修改意图:一稿中用学校操场主席台的照片作为连续观察的图片过于简单, 利用一年级学到 从的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不同 的经验就能解决拍摄的顺序问题,所以特意拍摄了一段视频,在这个视频中,随着拍摄位置的变化,三位同学的位置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书中小船游览图片的拍摄顺序。

    三、将实物、视频抽象成图片,巩固练习。

    1. 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小黑板上出示在图中 4 个标号位置拍摄的照片。)

    师:现在让我们睁大善于观察的双眼来天安门广场来参观参观吧。翻开教材的 58 页,把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如何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确定其中一些照片拍摄的具体位置。着重分析 2 3 两位置拍摄的画面有何区别。)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系列的观察不难看出,确定观察者、拍摄者所在位置,就要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同时有了前面拍摄活动做基础,学生只观察图片来判断就不是很困难了。

    (修改意图:在本稿中我将教学顺序稍作调整。将学生根据所给图片拍摄照片和视频作为本课第二环节,将书中 58 页和 60 页内容作为巩固练习。希望能给学生搭设台阶,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2. 观察小船游览图片。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游览图片,小黑板上贴出四张照片。)

    (书 60 页)

    师:熟悉的场景大家都会判断了,我们再来乘坐小船游览一番,看看你能不能判断出这四张照片的拍摄顺序呢?

    (学生独立判断,到台前把照片按顺序摆放,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先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特征,根据画面细部特征,通过大胆想象做出判断,判断依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合理都能成为学生的判断依据。以此为基础,再出示小船图片就可以降低学生观察难度,通过比较分析景物与画面的关系来判断看到的画面的先后顺序。)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画面 特征

    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5NTc2OTA4.html 视频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二稿教学设计,感觉您真的在认真阅读大家的回复,并吸取好的观点用在您的二稿教学设计中,期待您的好成绩。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让学生把课前生活积累的经验带到课堂,真正从生活体验中建构出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互动是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

    洁子
    洁子11年前
    [yyzyyzls发表于2014-3-2408: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151&ptid=339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二稿教学设计,感觉您真的在认真阅读大家的回复,并吸取好的观点用在您的二稿教学设 ...

    谢谢这位老师。我会认真阅读每位老师给我的回复,也会变通的用到我的教学设计中,谢谢您的关注。

    薛老师
    薛老师11年前

    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您在导入新课后,利用相机拍摄的环节为学生搭建阶梯,帮助理解确定位置就要注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个环节很新颖,学生肯定很感兴趣,但是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去拍一下可能会很遗憾,可每个人都拍又是不可能的,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兴趣有待进一步考虑。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您的教学设计有吸引我的地方,第二稿中我看见加入了一个视频,是怎样的一个视频呢?您自己拍摄的?

    洁子
    洁子11年前

    等下上传,谢谢关注。

    丽丽
    丽丽11年前

    教参中提到,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摆一摆,再去判断。但是陈老师很用心的为学生设计了摆拍的环节,虽然不能让全体学生都拍一拍,但是我注意到,学生拍照的工具是摄像头,当他照到某个画面时,其他学生在大屏幕上都能看到这个画面,同学们能一起来判断正确的位置、相同的画面。设计别出心裁。

    洁子
    洁子11年前

    视频上传成功!技术不是很好,定稿后再找专业人士摄录。:P

    雨中节奏
    雨中节奏11年前

    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陈老师力求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空间想像,有的学生就要借助实物模型、照片、录像等手段来帮助空间想像,让学生先想一想,再看一看或做一做,最后还要想一想。本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应该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洁子
    洁子11年前
    [雨中节奏发表于2014-3-2420: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219&ptid=3392)
    
    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陈老师力求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空间想像,有的学生就要借助实物 ...

    谢谢这位老师。这节课内容其实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在生活中他们很少会去特意的这样观察物体,想解决这节课的问题就得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不是所用的学生都具备这种经验和能力,所以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这种环境和机会去观察。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看见了您上传的视频,针对学生 “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这一教学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视频中,三个学生的位置关系随着教师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小船航行过程中画面的变化情况。

    xeh
    xeh11年前

    陈老师您好。在二稿中您增加了视频,更改了一下教学环节,能看出您在为学生的每一个难点搭建阶梯,扫清障碍,先帮助有难度的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再把书中内容作为练习出现。我觉得这个视频很有必要,但是前面的拍照环节能不能不要,直接呈现天安门广场的情境,让孩子们先判断拍摄位置,再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有困难的学生是不是可以从同组的同学那里获得一点经验,再解决不了就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从身边找物体呈现图中的样子摆一摆再观察。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丽丽发表于2014-3-2419: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205&ptid=3392)
    
    教参中提到,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摆一摆,再去判断。但是陈老师很用心的为学生设计 ...

    最开始的设计是用数码相机拍摄,再把相机放在投影仪下展现在大屏幕上,可这样就缺少了大家的观察过程,所以后来想到了用摄像头拍摄。

    洁子
    洁子11年前
    [xeh发表于2014-3-2421: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231&ptid=3392)
    
    陈老师您好。在二稿中您增加了视频,更改了一下教学环节,能看出您在为学生的每一个难点搭建阶梯,扫清障碍 ...

    感谢这位老师的点评,很好的建议,我会用到我的下一稿中。谢谢。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陈老师,我在想在这节课中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让活动氛围更加浓厚。

    洁子
    洁子11年前
    [yyzyyzls发表于2014-3-2521: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371&ptid=3392)
    
    陈老师,我在想在这节课中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让活动氛围更加浓厚。 ...

    谢谢这位老师。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在想要不要把拍照环节去掉会更好,让学生自己去找手中的东西摆一摆,看一看。

    玉霞
    玉霞11年前

    让学生经历生活体验。学生经历生活体验主要指:回忆、观察、操作、想象、描述、思考、交流、分析、推理和表示等活动过程。因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它的途径是多样的,只有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积累图形的位置概念,才能使学生有效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玉霞
    玉霞11年前

    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由于以被动听讲练习的学习方式,很难形成空间观念,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仙客
    仙客11年前

    陈老师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乐学,这是非常重要的!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洁老师您好,读完了您的教学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您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一步一步跟进的非常到位!而且孩子们从身边的实际出发,理解知识也相当到位!咱们还有那些教学内容可以采取这样设计呢?!谢谢!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洁老师您好,您的这节课,容量不小,您是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并突出重难点呢?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洁老师还想问您个问题,对班内的后进生,对于学习这种灵活性的知识点有什么好方法?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2615: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435&ptid=3392)
    
    陈洁老师您好,读完了您的教学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您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一步一步跟进的非常到位!而且孩子 ...

    老师,您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其实是适用于每一节课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比如计算课中,可以用学生生活中买东西等事情创设情境等。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2615:5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436&ptid=3392)
    
    陈洁老师您好,您的这节课,容量不小,您是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并突出重难点呢? ...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赖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和了解,除了掌握本节课知识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还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重难点。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2615: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437&ptid=3392)
    
    陈洁老师还想问您个问题,对班内的后进生,对于学习这种灵活性的知识点有什么好方法?谢谢! ...

    谢谢这位老师。我认为第一,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就有不同,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别;第二,研读教材、课标,精心备课,有趣的课堂会吸引住每一个孩子的目光;第三,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其他孩子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孩子们们之间是最容易沟通的;第四,必要的课下辅导。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3-30 16:38 编辑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 陈洁 (四下)

    《天安门广场》(三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 “图形与位置” 的知识。本套教科书关于这部分知识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与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是通过观察 “节日礼物”,初步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本节《天安门广场》,是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去过天安门广场,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 “台阶”——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眼前的情境,逐渐过渡到观察图片,想象判断。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 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3. 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

    教学准备: 兵马俑大照片两张(正面、左侧面)、天安门广场照片四张、学校操场主席台照片四张、小船游览照片四张。

    教学过程:

    一、模拟拍摄,揭示课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摄游戏,感受拍摄位置与照片画面的联系。)

    师:上课开始,咱们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小小摄影师。

    (教师讲解如何用手指变相框模拟拍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师:那我们练习练习,先拍拍大屏幕,再拍拍摄像头,再拍拍我。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拍摄。)

    师:不要动,我很想知道现在你相机里老师的样子。

    (学生纷纷描述自己拍的画面中老师的样子。)

    师:为什么大家对我的描述都不一样呢?

    (学生会想到:由于自己坐的位置不同,所以就会拍出来老师不同的画面。)

    师:在观察实际物体时,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不仅调动学生先前经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在模拟拍摄中体会照片与实际观察的联系, 为后面观察一组物体确定位置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空间观念。

    (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

    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小黑板上出示在图中 4 个标号位置拍摄的照片。)(见图)

    师:同学们,认识这里吗?对,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 880 米,东西宽 500 米,面积达 44 万平方米,可容纳 100 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现在让我们睁大善于观察的双眼来天安门广场来参观参观吧。翻开教材的 58 页,把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如何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确定其中一些照片拍摄的具体位置。着重分析 2 3 两位置拍摄的画面有何区别)

    师:有不同意见吗?你想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用手中的实物自己想办法来验证。)

    图片:

    173701_4c87593dbcb37_副本.jpg 173701_4c87593dbcb37_副本.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3-30 16:38 编辑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系列的观察不难看出,确定观察者、拍摄者所在位置,就要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同时有了前面拍摄活动做基础,学生只观察图片来判断就不是很困难了。学生遇到困难,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活动二:小小摄影师。

    1. 一个小组做示范,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摆道具,呈现照片,请一名同学用相机拍出相同画面的照片。

    2. 每两个小组互换,根据对方小组的道具和照片,用相机拍摄出相同的画面。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拍摄位置,通过用照相机来找准确角度进一步 让学生感知在三维空间中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怎样和二维画面相联系

    (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活动一:看视频确定位置。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拍这种静止的画面,有时也会移动着拍一些动态画面制成视频,老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视频短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播放视频短片,学生认真观看。)(见视频)

    师:你能在教室里找找老师的拍摄路线吗?画面中的三个同学的位置关系有变化吗?怎样变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时定格画面。)师:如果老师继续往前走,你想象一下画面又会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从观察静态物体和图片感知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逐渐过渡到观察动态的画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帮助学生拓宽观察思路,为后面观察流动着拍摄的一组照片,并判断拍摄顺序奠定基础。)

    活动二:观察小船游览图片确定位置。(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游览图片,小黑板上贴出四张照片。)(见图)

    师:熟悉的场景大家都会判断了,我们再来乘坐小船游览一番,看看你能不能判断出这四张照片的拍摄顺序呢?

    (学生独立判断,到台前把照片按顺序摆放,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先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特征,根据画面细部特征,通过大胆想象做出判断,判断依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合理都能成为学生的判断依据。以此为基础,再出示小船图片就可以降低学生观察难度,通过比较分析景物与画面的关系来判断看到的画面的先后顺序。)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5NTc2OTA4.html?firsttime=0

    图片:

    173710_4c8759464e4c2_副本1.jpg 173710_4c8759464e4c2_副本g.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二稿修改意图:

    经过几天和老师们的研讨,吸百家之长,于是我又将我的二稿教学设计做了修改。

    在我的第一稿和第二稿的教学设计中,都是将 “天安门广场” 这个教学情境作为练习出现,我在想,不是所有学生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对图片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想用 “天安门广场” 来创设情境;同时在这个情境中需要学生判断的四个拍摄位置中,辨析②③位置更是学生的难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能突破难点,我特意在前面设计了一个拍摄活动,通过观察实物,分析兵马俑之间的遮挡关系,能够为 “天安门广场” 环节积累经验。但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 而且通过和老师研讨,我发现自己单纯的想通过为学生搭设阶梯去突破难点,却忽略了学生应有的学习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 “观察、想象、猜测、推理、验证” 的过程。于是,我将我的第二稿教学设计又做了修改。将 “天安门广场” 的情境作为问题为学生呈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认真观察图片信息,想象和猜测拍摄位置,和小组同学合作推理正确的拍摄位置,最后通过学生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通过这次的研讨和修改,我也体会到教师作为 “引领者、合作者、组织者” 的真正含义。

    在这一活动的练习环节,我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两到三个物品进行摆设并拍摄,课上每两个小组进行交换练习。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在玩中学习。

    小朱朱
    小朱朱11年前

    陈老师好!拜读了您的教学设计,受益匪浅。从此教学设计中看出您是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不断钻研、交流、认真思考、不断修改、完善。看了您的第三稿觉得修改意图很明确,您肯定也认真阅读了新课标,我觉得数学课堂就是一个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课堂,有些问题大可抛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您的这个修改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xiaoxingxing
    xiaoxingxing11年前

    我觉得您情境引入的很有意思,让学生空手拍照,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知识。

    洁子
    洁子11年前
    [小朱朱发表于2014-3-3012: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19&ptid=3392)
    
    陈老师好!拜读了您的教学设计,受益匪浅。从此教学设计中看出您是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不断钻研、交 ...

    谢谢这位老师对我修改的肯定,这次大赛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能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

    洁子
    洁子11年前
    [xiaoxingxing发表于2014-3-3013: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24&ptid=3392)
    
    我觉得您情境引入的很有意思,让学生空手拍照,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知识。 ...

    这位老师您好。我最开始的设计是呈现从三个角度拍摄学校教学楼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见的画面的不一样的,但是这样很死板,如果在上课伊始不能抓住学生注意力,后面就会很难了。

    豁达人生
    豁达人生11年前

    陈老师,有个问题请教:您认为最后一个小船情境中,那幅图或那几幅图是学生的难点?

    豁达人生
    豁达人生11年前

    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小船情境之后,能不能让学生也动起来边走边观察一下什么景物或道具?

    kunlun
    kunlun11年前

    看见了您的修改,有理有据,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我觉得学生观察天安门观察时,教师的要求提得再细一些就更好了,仅供参考啊。

    洁子
    洁子11年前
    [豁达人生发表于2014-3-3013:1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29&ptid=3392)
    
    陈老师,有个问题请教:您认为最后一个小船情境中,那幅图或那几幅图是学生的难点? ...

    在这几幅图中 c 图和 d 图是学生的难点。这两幅图中,左中右的摆放顺序是相同的,但是中间的建筑物在 c 图中偏左一些,而在 d 图中偏右一些。学生判断起来可能会有难度一些。

    洁子
    洁子11年前
    [豁达人生发表于2014-3-3013: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30&ptid=3392)
    
    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小船情境之后,能不能让学生也动起来边走边观察一下什么景物或道具? ...

    谢谢您的建议。这也是我曾考虑的内容。后来想,如果观察同一个景物,40 人的课堂都走起来看可能会混乱,如果他们每个组观察的物体不一样,汇报起来,其他组没有他们的观察经验也不好说。所以我提供了一个视频,让所有学生观察相同的场景。

    洁子
    洁子11年前
    [kunlun发表于2014-3-3013: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32&ptid=3392)
    
    看见了您的修改,有理有据,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我觉得学生观察天安门观察时,教师的要求提得再细一些 ...

    谢谢您的建议,我会把教学设计更加细化的。

    雨中节奏
    雨中节奏11年前

    陈老师,您设计的拍摄环节想法很好,设计很新颖,能把数码相机引入课堂做法也很大胆。但是我在想,您二稿中让学生拍摄兵马俑的活动,想用摄像头来定位,在学生不用动的情况下,在大屏幕中观察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这样来观察拍摄位置、角度改变,物体的位置关系也发生改变。既然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能推测和验证 2

    3 位置了,在练习环节再利用数码相机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这时他们应该通过观察画面特征来判断拍摄位置了,而不是在站起来观察、拍摄了。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xeh
    xeh11年前
    [雨中节奏发表于2014-3-3014: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56&ptid=3392)
    
    陈老师,您设计的拍摄环节想法很好,设计很新颖,能把数码相机引入课堂做法也很大胆。但是我在想,您二稿中 ...

    我同意您的观点。建议可以把这一个拍照环节换成书中试一试 “小房子” 的内容。

    xeh
    xeh11年前

    我注意到您在出示天安门广场情境时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小知识,我觉得这里很有心,不仅学校数学知识,也注重了爱国教育。

    薛老师
    薛老师11年前

    老师,您好。您的修改思路很到位。我有点小建议,可不可以让天安门广场这一环节的设计更加丰满一些,分层次的设计:出示情境 —— 独立思考 —— 小组讨论并验证 —— 全班汇报。

    薛老师
    薛老师11年前

    教师的问题也应设计得再有梯度一些就更好了。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您的设计相当新颖,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同时有了前面拍摄活动做基础,学生只观察图片来判断就不是很困难了。学生遇到困难,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一直这关注您的帖子,你的课总是能做到面向全体,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老师,我还想跟您探讨一下,习题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形式再多样些?!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二稿修改意图以及三稿的教学设计,觉得您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我也说一下我不成熟的意见。这节课通过学生对二维画面的观察来解决三维的问题,需要学生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当不能或想不出来时借助道具的帮忙,几次教学设计有不同,不论是开始的先铺垫再解决,还是现在的抛出问题,同学合作解决,都是在帮助孩子发展空间观念,不过后者更符合新课标的观点。您在三稿中让孩子们用拍摄活动作为练习,我也是觉得有点返回到三维空间的感觉,这时应该是把观察上升一个层次了,可以观察三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了。

    洁子
    洁子11年前
    [雨中节奏发表于2014-3-3014: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56&ptid=3392)
    
    陈老师,您设计的拍摄环节想法很好,设计很新颖,能把数码相机引入课堂做法也很大胆。但是我在想,您二稿中 ...

    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可能太注重课堂的设计,忽略了这一点,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xeh发表于2014-3-3014: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58&ptid=3392)
    
    我同意您的观点。建议可以把这一个拍照环节换成书中试一试 “小房子” 的内容。 ...

    谢谢您,我会尽量把练习设计得更有层次。

    洁子
    洁子11年前
    [xeh发表于2014-3-3014: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62&ptid=3392)
    
    我注意到您在出示天安门广场情境时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小知识,我觉得这里很有心,不仅学校数学知识,也注重 ...

    谢谢您的肯定。

    洁子
    洁子11年前
    [薛老师发表于2014-3-3014: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64&ptid=3392)
    
    老师,您好。您的修改思路很到位。我有点小建议,可不可以让天安门广场这一环节的设计更加丰满一些,分层次 ...

    感谢您的建议,这么细致的层次,我会用到我下一稿的教学设计中。

    洁子
    洁子11年前
    [薛老师发表于2014-3-3014: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66&ptid=3392)
    
    教师的问题也应设计得再有梯度一些就更好了。

    新版教材特别善于问问题串,我会把我的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多问问题串。谢谢您。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3014:4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67&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您的设计相当新颖,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 ...

    谢谢听风老师持续的关注。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3014: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68&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一直这关注您的帖子,你的课总是能做到面向全体,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

    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3-3014: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70&ptid=3392)
    
    陈老师,我还想跟您探讨一下,习题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形式再多样些?!

    这节课看似内容不多,但是需要学生观察、体会、交流、汇报的很多,不仅会看、会判断,还要会解释、会验证,这样时间可能就不是很充裕了,我会继续思考您提出来的问题,尽量在安排丰富的练习,谢谢您。

    洁子
    洁子11年前
    [yyzyyzls发表于2014-3-3016: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488&ptid=339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二稿修改意图以及三稿的教学设计,觉得您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我也说一下我不成熟的 ...

    谢谢您的建议。我在思考,可不可以在天安门广场这一环节后,出示视频中截取的三个画面,让学生从会判断两个物体上升到观察三个物体来判断,再出示” 小房子 “的练习,出示空中观察画面再来判断。这样是不是有层次一些了。

    yyzyyzls
    yyzyyzls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3-3016: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502&ptid=3392)
    
    谢谢您的建议。我在思考,可不可以在天安门广场这一环节后,出示视频中截取的三个画面,让学生从会判断两 ...

    我认为可以,或者不急于出示三个物体的观察,先出两个物体的观察,巩固刚才的知识,再出示小房子的三个物体观察也可以。

    丽丽
    丽丽11年前

    陈老师,建议您可以把自拍视频和游船对调一下,用视频内容来解释游船中遇到的困难。

    xeh
    xeh11年前

    陈老师您好,从您的教学设计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您的教学理念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上的积累,这一点在新版的课标中也有提到。特别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才会有所感有所收获。让学生亲眼见到各个角度所见,是非常真实的一节课,也是非常生动的一节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丽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丽丽发表于2014-3-3016: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506&ptid=3392)
    
    陈老师,建议您可以把自拍视频和游船对调一下,用视频内容来解释游船中遇到的困难。 ...

    谢谢您,好建议,我会继续修改。

    洁子
    洁子11年前
    [xeh发表于2014-3-3115: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706&ptid=3392)
    
    陈老师您好,从您的教学设计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您的教学理念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上的积累,这一点在新 ...

    谢谢王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玉霞
    玉霞11年前

    陈老师,我觉得天安门广场的环节中,也可以让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为后面动态画面做铺垫。

    洁子
    洁子11年前
    [玉霞发表于2014-3-3120: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826&ptid=3392)
    
    陈老师,我觉得天安门广场的环节中,也可以让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为后面动态画面做铺垫。 ...

    感谢这位老师的好建议。

    仙客
    仙客11年前

    我也是觉得把游船的环节和视频交换一下,游船的情境是孩子们的难点,在出现争论时再播放视频,可能会更好些。

    帮帮团
    帮帮团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您的设计中游船环节可以把问题设计的更有层次一些。

    洁子
    洁子11年前
    [仙客发表于2014-3-3121: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839&ptid=3392)
    
    我也是觉得把游船的环节和视频交换一下,游船的情境是孩子们的难点,在出现争论时再播放视频,可能会更好些 ...

    好主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争论的时间,再观察视频。

    洁子
    洁子11年前
    [帮帮团发表于2014-3-3121: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870&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您的设计中游船环节可以把问题设计的更有层次一些。

    谢谢您,确实我的问题很少,我会继续完善。谢谢您的建议。

    zhuzhu
    zhuzhu11年前

    从陈老师反复的修改教案中就能发现您是位严谨治学的老师,推敲到每个字的问法是否得当,关注学生的反应,因材施教,有很多值得青年教师学习的地方!

    洁子
    洁子11年前
    [zhuzhu发表于2014-4-109: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930&ptid=3392)
    
    从陈老师反复的修改教案中就能发现您是位严谨治学的老师,推敲到每个字的问法是否得当,关注学生的反应,因 ...

    谢谢您,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在不断思考和与老师们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kunlun
    kunlun11年前

    游船环节后面就没有练习了吗?我觉得可以适当加一两个练习,就练按游览顺序选择照片。

    kunlun
    kunlun11年前
    [玉霞发表于2014-3-3120: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826&ptid=3392)
    
    陈老师,我觉得天安门广场的环节中,也可以让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为后面动态画面做铺垫。 ...

    同意玉霞老师的观点,把天安门广场的四幅图让学生按观察顺序连起来观察,说一说位置关系的变化,可以为后面做准备的。

    洁子
    洁子11年前
    [kunlun发表于2014-4-122: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290&ptid=3392)
    
    游船环节后面就没有练习了吗?我觉得可以适当加一两个练习,就练按游览顺序选择照片。 ...

    我只考虑到时间的原因所以没有在后面再设计练习,不过我会设计一到两个练习,谢谢您的建议。

    听风
    听风11年前

    陈老师,在介绍天安门信息的时候,不知道您的课件是如何设计的,我认为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布局之类的,只是数据的描述不能引起他们注意,既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就把这事做透了。

    上小师
    上小师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发现您没有设计作业。

    上小师
    上小师11年前

    我觉得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试着把你观察到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同交流。

    上小师
    上小师11年前

    课下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课下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并记录观察的结果,让学生课下回归到生活当中,继续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

    ok先生
    ok先生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觉得您这节课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在学生能够经历观察、想象、猜测、验证、运用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空间想象能力,三稿的设计尤为突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再启发学生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真正做到老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洁子
    洁子11年前
    [听风发表于2014-4-220: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655&ptid=3392)
    
    陈老师,在介绍天安门信息的时候,不知道您的课件是如何设计的,我认为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 ...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只有数据的描述确实很是空洞,不如多播放一些天安门广场的图片,不然有些孩子肯定会纳闷怎么没有天安门呢,也给没去过的孩子普及一下知识。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师发表于2014-4-2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670&ptid=3392)
    
    我觉得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试着把你观察到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同交流。 ...

    感谢您的建议,这是我忽略掉的一点,我会用到我下一稿中。

    dongfang
    dongfang11年前

    在课上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空间想像,有的学生就要借助实物模型、照片、录像等手段来进行空间想像,让学生先想一想,再看一看或做一做,最后再想一想。这样,不同的学生就能有不同的发展了。

    洁子
    洁子11年前
    [ok先生发表于2014-4-221: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673&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觉得您这节课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在学生能够经历观察、想象、猜测、验证、运用的过程, ...

    其实不只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很多课的设计都可以先让学生试一试、独立思考、小组同学商量、在验证、汇报、总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洁子
    洁子11年前
    [dongfang发表于2014-4-221: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685&ptid=3392)
    
    在课上有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空间想像,有的学生就要借助实物模型、照片、录像等手段来进行空间想像,让学生 ...

    虽然这不是一节纯活动课,但是这几课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想象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

    昆仑之心
    昆仑之心11年前

    陈老师你好,看了你的教学设计,感觉很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前 2 稿用兵马俑情境,到第 3 稿改用天安门情境?你觉得用这个情境好在哪?

    洁子
    洁子11年前
    [昆仑之心发表于2014-4-316: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886&ptid=3392)
    
    陈老师你好,看了你的教学设计,感觉很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前 2 稿用兵马俑情境,到第 3 稿改用天安门情境? ...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 而且通过和老师研讨,我发现自己单纯的想通过为学生搭设阶梯去突破难点,却忽略了学生应有的学习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 “观察、想象、猜测、推理、验证” 的过程。于是,我将我的第二稿教学设计又做了修改。将 “天安门广场” 的情境作为问题为学生呈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认真观察图片信息,想象和猜测拍摄位置,和小组同学合作推理正确的拍摄位置,最后通过学生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shangxiao
    shangxiao11年前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建议多一些学生的活动。

    shangxiao
    shangxiao11年前

    教学设计要有层次,上课的思路才清晰,同时教师的问题也是要层次分明的,每一个问题不是随随便便问的,而是处于某种意图。

    密码
    密码11年前
    [shangxiao发表于2014-4-321: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979&ptid=3392)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才更有利于发 ...

    如果这节课只靠想象的话,学生是没有什么发展的,教师得帮助学生想象,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想象。所以我同意这位老师的观点。

    密码
    密码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有没有想过上课开始先放视频,通过视频中学生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来解决本节课重难点。

    洁子
    洁子11年前
    [shangxiao发表于2014-4-321: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979&ptid=3392)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才更有利于发 ...

    谢谢老师的建议,我会继续完善我的教学 设计。

    洁子
    洁子11年前
    [shangxiao发表于2014-4-321:5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980&ptid=3392)
    
    教学设计要有层次,上课的思路才清晰,同时教师的问题也是要层次分明的,每一个问题不是随随便便问的,而是 ...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层次确实欠清晰,我会继续完善的。请您继续关注,提出宝贵意见。

    洁子
    洁子11年前
    [密码发表于2014-4-321:5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989&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有没有想过上课开始先放视频,通过视频中学生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来解决本节课重难点。 ...

    我在想,视频中是两个学生还是三个学生?如果是两个学生的,那不能解决游船问题,如果是三个学生的,又不能对天安门的环节有针对性。

    洁子
    洁子11年前

    感谢所有老师为我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宝贵意见,吸百家之长,我在继续完善我的第三稿,第四稿也要呼之欲出了,期待着老师们更好的建议。谢谢大家。

    上小六年级
    上小六年级11年前

    您的课设计很新颖,注重了学生生活经验的运用,无论是前面让学生想办法去证实自己对天安门的判断,还是后面用同学的位置关系的视频,都是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期待您的第四稿。

    上小六年级
    上小六年级11年前

    在上课开始您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简介,其实也可以播放一段天安门广场的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大概布局,尤其是有一些没去过天安门广场的孩子看见这个画面会奇怪。

    小朱朱
    小朱朱11年前
    [上小六年级发表于2014-4-322:1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999&ptid=3392)
    
    在上课开始您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简介,其实也可以播放一段天安门广场的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大概布局, ...

    同意您的观点,或者为学生出示一些天安门广场的空中俯视图也可以。在这里研讨收货颇丰啊。

    小朱朱
    小朱朱11年前
    [上小六年级发表于2014-4-322:1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3999&ptid=3392)
    
    在上课开始您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简介,其实也可以播放一段天安门广场的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大概布局, ...

    同意您的观点,或者为学生出示一些天安门广场的空中俯视图也可以。在这里研讨收货颇丰啊。

    小朱朱
    小朱朱11年前

    您的一二稿中还会有一些照相这样新颖的东西,三稿倒是没有了,活动少了不知道学生的激情会不会也会降低。

    小朱朱
    小朱朱11年前

    第一个模拟照相的环节很新颖,我喜欢。

    雨中节奏
    雨中节奏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也是一直在关注您的教学设计。每一次修改都会由您的修改意图,能看出来您治学的严谨和谦虚的态度,这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这节课中看似很多内容都是书中的,但是最考验老师课上的驾驭能力,期待您的试讲反思。

    洁子
    洁子11年前
    [小朱朱发表于2014-4-322: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03&ptid=3392)
    
    您的一二稿中还会有一些照相这样新颖的东西,三稿倒是没有了,活动少了不知道学生的激情会不会也会降低。 ...

    我觉得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习主动性和方法的提升,所以不能只顾着是否新颖,教学不是作秀,即使是比赛也是如此。

    洁子
    洁子11年前
    [小朱朱发表于2014-4-322:1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04&ptid=3392)
    
    第一个模拟照相的环节很新颖,我喜欢。

    谢谢您的肯定,如果有更好的想法一定即使告诉我啊,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雨中节奏发表于2014-4-322: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07&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也是一直在关注您的教学设计。每一次修改都会由您的修改意图,能看出来您治学的严谨和谦虚 ...

    我也正在和老师们研讨我的第三稿,希望第四稿尽早敲定下来,这样就能准备我的试讲了。

    仙客
    仙客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也一直在关注您的教学设计。因为每次在讲这样的课时我就头疼,真想代替孩子们去想象,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让他们自己去经历。

    洁子
    洁子11年前
    [仙客发表于2014-4-322: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16&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也一直在关注您的教学设计。因为每次在讲这样的课时我就头疼,真想代替孩子们去想象,但是这 ...

    没错,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着他们想办法如何把观察和想象相结合,积累观察经验,帮助想象。

    张丽丽
    张丽丽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丽丽 于 2014-4-4 16:14 编辑


    在开始时您说对教材进行取舍,一二稿中都没有书中小房子的环节,第三稿为什么不加上呢?

    严资
    严资11年前
    [张丽丽发表于2014-4-409: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71&ptid=3392)
    
    在开始时您说对教材进行取舍,一二稿中都没有书中小房子的环节,第三稿为什么又加上了呢? ...

    我认为房子的这个环节最好放到教学设计中。天安门的环节是观察两个物体,而小房子的环节就上升到了观察三个物体,同时为后面在移动中观察三个物体做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洁子
    洁子11年前
    [张丽丽发表于2014-4-409: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71&ptid=3392)
    
    在开始时您说对教材进行取舍,一二稿中都没有书中小房子的环节,第三稿为什么又加上了呢? ...

    同意严老师的观点,我也是这样想的。开始觉得这个小房子的练习没有针对天安门的 2 号和 3 号位置进行练习,所以就没有用到这个练习,其实它在本节课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严资发表于2014-4-409: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072&ptid=3392)
    
    我认为房子的这个环节最好放到教学设计中。天安门的环节是观察两个物体,而小房子的环节就上升到了观察三 ...

    同意您的观点。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方老师
    方老师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认为可以在房子环节后面再加一到两个练习,可以照一些学生生活中的场景。

    李兰
    李兰11年前

    上课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不仅调动学生先前经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张丽丽
    张丽丽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很赞同您在修改意图中所说的,但是我觉得您可能更注重前面的修改,先思考再想象然后验证的流程在小船环节依然适用,建议先出小船的环节,再利用视频内容帮助学生在此想象。

    李兰
    李兰11年前
    [张丽丽发表于2014-4-416: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266&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很赞同您在修改意图中所说的,但是我觉得您可能更注重前面的修改,先思考再想象然后验证的流 ...

    我觉得设计的前后所谓,只是教学理念不同,视频在前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观察过程,放在后能帮助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以及验证学生的想法。

    洁子
    洁子11年前
    [方老师发表于2014-4-413: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132&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认为可以在房子环节后面再加一到两个练习,可以照一些学生生活中的场景。 ...

    谢谢方老师,我会把小房子的环节放到第四稿中,并考虑再加一些练习的照片。

    洁子
    洁子11年前
    [李兰发表于2014-4-416: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259&ptid=3392)
    
    上课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不仅调动学生先前经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

    不仅仅在上课开始抓住学生的眼球,在每个环节中我都在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不累。

    洁子
    洁子11年前
    [张丽丽发表于2014-4-416: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266&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很赞同您在修改意图中所说的,但是我觉得您可能更注重前面的修改,先思考再想象然后验证的流 ...

    谢谢您的建议,我会在第四稿中体现出来。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二稿修改意图,您提到把拍摄的环节放到了练习中,为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想办法的过程,那后面为什么不让学生也先想想小船拍摄的位置,再出视频呢,我建议您可以先出小船,再用视频来解决。

    昆仑之心
    昆仑之心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0: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588&ptid=339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二稿修改意图,您提到把拍摄的环节放到了练习中,为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想办法的 ...

    我认为视频与小船的顺序谁前谁后无所谓,这属于学生的难点,先出视频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为小船环节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昆仑之心
    昆仑之心11年前

    本课的主题是” 天安门广场 “,您是否可以一上课就出示天安门的介绍图片或视频,直接引出新课,” 模拟摄影师 “这一环节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意义。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昆仑之心发表于2014-4-610: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591&ptid=3392)
    
    我认为视频与小船的顺序谁前谁后无所谓,这属于学生的难点,先出视频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为小船环 ...

    我认为一节课的设计理念前后应该是相同的,否则前面说的挺好,后面就不攻自破了,建议视频放后面。谢谢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昆仑之心发表于2014-4-610: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594&ptid=3392)
    
    本课的主题是” 天安门广场 “,您是否可以一上课就出示天安门的介绍图片或视频,直接引出新课,” 模拟摄影师 ...

    同意这位老师的观点。设计一堂课,我们总在想方设法让其与众不同,却忽视了课堂的本真,花样繁多却没有实效。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陈老师,您好。我的观点时建议您直接出示” 天安门广场 “,这样不仅上来就紧扣主题,还能节省一点时间为学生再设计一道练习题。仅供参考。谢谢

    方老师
    方老师11年前

    陈老师好。您选的这节课不是很好上,设计的时候也看出来您很用心,除了用好书中信息,自己还为学生加入了其他元素,如拍摄、视频,但不明白为什么没有利用书中小房子的练习。

    上小丽莹
    上小丽莹11年前

    陈老师,您好。主页中的二稿修改意图可以改成三稿修改意图,是为什么修改成第三稿的意思吧。

    上小丽莹
    上小丽莹11年前

    再说说我不成熟的见解。您在三稿教学设计中用了活动一、活动二来描述,但是每个活动中并没有体现出活动的层次来,如果有学生操作的,活动要求也是应该体现的。如果上课时活动要求没有说明确,学生的操作就会很混乱。

    上小丽莹
    上小丽莹11年前

    同时我也在想楼上方老师说的,书中小房子的练习虽然没有太针对天安门广场中 2、3 号位置的难点进行练习,但是从观察两个物体到动态的观察三个物体中间是应该有这个过渡的。我也建议您加上这个练习。

    上小王丽
    上小王丽11年前

    研讨的很热烈啊,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我很是收益,每次讲这种课的时候都很为难,不知如果帮助孩子们进行想象,积累知识,看了您的设计让我知道,想象不能替他们完成,但能为他们提供帮助想象的道具,积累经验。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这节课确实不太好上,这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培养,因为这节课虽然重在观察,但是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清楚的表述出来就不是一件易事了,我担心时间耽误在学生的说上面。(上小 李艳)

    洁子
    洁子11年前
    [昆仑之心发表于2014-4-610: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594&ptid=3392)
    
    本课的主题是” 天安门广场 “,您是否可以一上课就出示天安门的介绍图片或视频,直接引出新课,” 模拟摄影师 ...

    谢谢老师的建议,开始我在想如何在一上课就能吸引住学生眼球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现在想想是可以省掉的。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610: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598&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的观点时建议您直接出示” 天安门广场 “,这样不仅上来就紧扣主题,还能节省一点时间为学生 ...

    谢谢您的建议,我也一直在思考为学生设计怎样的练习。

    洁子
    洁子11年前
    [方老师发表于2014-4-610:3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00&ptid=3392)
    
    陈老师好。您选的这节课不是很好上,设计的时候也看出来您很用心,除了用好书中信息,自己还为学生加入了其 ...

    谢谢您,很多老师都为我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也是我在读懂教材方面的欠缺,我在下一稿中会加入小房子的练习。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丽莹发表于2014-4-610: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01&ptid=3392)
    
    陈老师,您好。主页中的二稿修改意图可以改成三稿修改意图,是为什么修改成第三稿的意思吧。 ...

    正是这个意思,我会改一下我的主页。谢谢丽莹老师。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丽莹发表于2014-4-610: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02&ptid=3392)
    
    再说说我不成熟的见解。您在三稿教学设计中用了活动一、活动二来描述,但是每个活动中并没有体现出活动的层 ...

    谢谢您的建议。这也是我教学设计中的欠缺,很不细致,通过和老师们的研讨也让我学到很多。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丽莹发表于2014-4-610: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03&ptid=3392)
    
    同时我也在想楼上方老师说的,书中小房子的练习虽然没有太针对天安门广场中 2、3 号位置的难点进行练习,但是 ...

    在第四稿中我一定会加上这个练习,谢谢您。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1: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05&ptid=3392)
    
    这节课确实不太好上,这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培养,因为这节课虽然重在观察,但是要让学生把观察 ...

    谢谢您,其实这也是我有所顾虑的。我只能加强平时的培养和引导,同时让我自己课上的语言尽量引导得当。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在天安门之后您又让学生去拍摄,看似课堂活跃、新颖,但是我觉得这时应该出示图片,让学生把刚才从 2、3 积累的经验用出来,做到快速判断了,而不是再拿着照相机去找位置。不成熟的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上小  李薇)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同意李老师的观点。老师们说的都很到位,我每次讲观察物体时都会为学生引用一句诗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用来说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是不同的,您可以用在课的结尾。(上小 邢恩慧)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1: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14&ptid=3392)
    
    在天安门之后您又让学生去拍摄,看似课堂活跃、新颖,但是我觉得这时应该出示图片,让学生把刚才从 2、3 积累 ...

    您说的很有道理。我会用在我的第四稿中。并把小房子的练习加上。谢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1:3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15&ptid=3392)
    
    同意李老师的观点。老师们说的都很到位,我每次讲观察物体时都会为学生引用一句诗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

    太好了。感谢李老师这么好的建议。讲语文诗词和数学知识结合,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妙!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以及和老师们的教研,我在想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像这节课一样深思熟虑、反复修改、集体教研,我相信最受益的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学生能有这样负责的老师真是很幸运。(上小 杜小放)

    玉霞
    玉霞11年前

    在出示小船图片后,教师的问题要有层次,我觉得最好不要给出图片就紧接着让学生就判断,可以问:在小船行进时您能看到哪些景物?可能会先看到谁?出示图片后让学生快速判断,在出现争论后再出示视频来解释。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建议您在课结尾布置作业,可以是观察自己喜欢的景物,和同学交流观察体会,或者写一写观察心得,也可以是数学日记。

                                                                                                                         (上小  朱桂云)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看了陈老师的教学设计,让我感到了您的用心。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您说在下一稿中会加入小房子的练习,也可以在小房子前再加一个观察两个物体的练习。可以是教室或学校中学生熟悉的场景,也可以是您用一些道具摆拍一下,或者让两个学生做好拍两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主要是针对天安门广场的练习。


                                                                                                           (上小    许福红)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1: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18&ptid=339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以及和老师们的教研,我在想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像这节课一样深思熟虑、反复修 ...

    同意杜老师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做到心中有数。我相信在老师们为我提出建议的同时,大家也是研读了教材、教参,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才提出的建议,所以我也特别愿意在日常教学中能多一些这样的教研,提升自己。

    洁子
    洁子11年前
    [玉霞发表于2014-4-611: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19&ptid=3392)
    
    在出示小船图片后,教师的问题要有层次,我觉得最好不要给出图片就紧接着让学生就判断,可以问:在小船行进 ...

    谢谢您的建议。教学设计的层次和问题的细致化是我教学设计中欠缺的,我会用到我的下一稿中。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2: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20&ptid=3392)
    
    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建议您在课结尾布置作业,可以是观察自己喜欢的景物,和同学交流观察体会,或者 ...

    谢谢您的建议,让这堂课有了延续性。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612:1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621&ptid=3392)
    
    看了陈老师的教学设计,让我感到了您的用心。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您说在下一稿中会加入小房子的练习,也可 ...

    感谢许老师为我提出的建议。让我的教学设计层次鲜明。

    洁子
    洁子11年前

    感谢老师们的热心参与评课,并且给出了这么多好建议,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真是受益匪浅。我会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用到我的下一稿教学设计中的,再次感谢大家。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11 08:41 编辑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陈洁(四下)

    《天安门广场》(四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 “图形与位置” 的知识。本套教科书关于这部分知识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与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是通过观察 “节日礼物”,初步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本节《天安门广场》,是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2. 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天安门广场照片四张、小船游览照片四张、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模拟拍摄,揭示课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摄游戏,感受拍摄位置与照片画面的联系。)

    师:上课开始,咱们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小小摄影师。

    (教师讲解如何用手指变相框模拟拍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师:那我们练习练习,先拍拍大屏幕,再拍拍摄像头,再拍拍我。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拍摄。)

    师:不要动,我很想知道现在你相机里老师的样子。

    (学生纷纷描述自己拍的画面中老师的样子。)

    师:为什么大家对我的描述都不一样呢?

    (学生会想到:由于自己坐的位置不同,所以就会拍出来老师不同的画面。)

    师:在观察实际物体时,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不仅调动学生先前经验,即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在模拟拍摄中体会照片与实际观察的联系, 为后面观察一组物体确定位置奠定了基础。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10 15:24 编辑


    二、建立空间观念。

    (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

    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

    1. 引出情境。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天安门广场简介视频。)

    师:同学们,认识这里吗?对,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 880 米,东西宽 500 米,面积达 44 万平方米,可容纳 100 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现在让我们睁大善于观察的双眼来天安门广场来参观参观吧。翻开教材的 58 页,想一想每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把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2. 小组讨论。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解决,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如何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与形状,确定照片拍摄的具体位置。学生会着重分析②③两位置拍摄的画面有何区别。

    3. 全班分析。

    师:我们先来找找①和④的位置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师:比较②和③的位置,你想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借助手中或教室中的实物自己想办法来验证。)

    师:我们一起按照位置②③①④的顺序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说说纪念堂和纪念碑的位置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图一)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系列的观察不难看出,确定观察者、拍摄者所在位置,就要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同时有了前面拍摄活动做基础,学生只观察图片来判断就不是很困难了。学生遇到困难,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活动二:找一找。

    1. 根据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

    (教师出示拍摄两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学生来判断。)

    师:有了刚才的经验积累,你能对两张照片的位置迅速做出判断吗?学生快速做出判断。

    (设计意图:根据上一环节研究 ②③位置学生所积累的经验,越接近两个物体的连线,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越小,越远离他们的连线,距离会变大,也是对经验的运用。

    2. 根据三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

    师:翻开教材 59 页,这幅图是在空中看到的乐乐的家,房子周围有一棵大树,一个石凳,门前有一条小路。下面的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

    (图二)

    (设计意图:利用刚才天安门广场的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判断经验,在这一环节则是对经验的应用,同时,从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上升到观察三个物体,是学生应用知识的提升,也为后面观察小船游览环节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图片:

    173701_4c87593dbcb37_副本就.jpg 173701_4c87593dbcb37_副本.jpg 173703_4c87593fc677e_副本.jpg 173703_4c87593fc677ea_副本.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10 15:26 编辑


    (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活动一:观察小船游览图片确定位置。

    师:刚才静止的画面和不同的拍摄点位,你都能够很好的根据画面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找到图片的样子,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这种静止的画面,有时随着我们拍摄位置的移动画面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乘坐小船游览一番。在小船行进的过程中,你能看到哪些景物?

    (师出示小船游览图。)

    师:我们看到的物体中会有先有后,能不能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会先看到谁?后看到谁?

    师:在小船行驶过程中,映入你眼帘的这三个建筑物摆放的顺序会随着你位置的改变也会有不同。现在有这样几幅图,它们分别是小船行驶到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呢?谁快速的说说?

    (教师在小黑板上贴出四张图片。)

    (学生先独立判断,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可能在行驶中的小船观察物体大家会有难度,想不好也说不好,想想办法,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学生可能想到自己想一想、摆一摆。)

    师:为了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行进中的观察,我们不妨真的走一走、看一看。

    设计意图:从观察静态画面特征确定位置到现在的观察一组连续画面,学生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从前面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的经验是:随着观察位置的改变,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从点位观察到现在把点连成线观察,学生 需要在脑海中充分的想象、猜测、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二:看视频确定位置。

    师: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播放视频短片,学生认真观看。)

    (视频)

    师:你能在教室里找找老师的拍摄路线吗?画面中的三个同学的位置关系有变化吗?怎样变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时定格画面。)

    师:如果老师继续往前走,你想象一下画面又会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这是本节课中学生的一个难点,所以当小船游览环节出现困难时,给学生一个类似的动态视频,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前面三个建筑物的位置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这样描写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

    四、布置作业。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试着把你观察到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同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5NTc2OTA4.html


    图片:

    173710_4c8759464e4c2_副本1.jpg 173710_4c8759464e4c2_副本g.jpg

    洁子
    洁子11年前

    四稿修改意图:

    在第四稿中我首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做了调整,并根据教学需要更改了本节课的教学准备。

    在第二环节中主要有两个地方做了调整。第一个是 “天安门广场” 的情境之后,我把三稿中的拍摄练习删掉了。通过和老师们研讨交流我也意识到,在经历了 “天安门广场” 的观察后,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想象、验证一系列活动,这时应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判断的经验,可以利用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并快速做出判断了,而不能再拿着相机去找位置了,这样反而是回到了最初用三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同时,在观察 “天安门广场” 之后,我为学生安排了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针对 “天安门广场” 画面中的难点 2、3 号位置进行练习的;第二个练习是教材第 59 页的练习。在前面三稿的设计中我都没有设计这个练习,因为我一直在想这个练习对刚才的学习没有太大的针对性,所以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但是后来通过和老师们研讨以及自己领悟教材用意,发现其实 “小房子” 的这个练习在本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上升到观察三个物体,再接着在动态中感知三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有了这个练习做衔接,才能让本节课整体感更强。第二个调整的地方是在游船环节中。三稿中的设计是视频在前游船在后,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关注视野中物体的位置变化,我希望能用一个简单易懂的视频来唤醒他们的观察记忆,根据三位同学的位置变化来解决游船过程中三个建筑物的位置变化。这样设计,我只关注到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书中的问题,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学定教。通过和老师们研讨交流,我意识到这节课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想象的过程,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还没让学生想象,教师就直接给出了观察过程和经验就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则成为空谈。于是,在第四稿中我将游船的环节提到视频之前,在学生充分想象之后给学生一个类似的动态视频,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前面三个建筑物的位置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同时也感谢很多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比如有些老师提出两个主要活动中,每一步活动教师都要设计细致一些、本节课的结束语以及作业设计,我都用到了我的第四稿的教学设计中。

    希望老师们再为我的第四稿的教学设计继续提出宝贵意见,能让我在这次比赛中收获更多的教学设计经验。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认真阅读了陈老师的第四稿教学设计及修改意图,我觉得陈老师的设计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读懂了学生、读懂了教材、读懂了课堂,无论是细节的设计还是两个环节的位置交换 ,都看出了陈老师是教学中的有心人。(上小 闫英姿)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供的素材也是取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小 兰兰)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上小 毛利嘉)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陈老师您好,在出示天安门广场时您是用视频介绍天安门广场的,这样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效果应该会很好。(上小 张娥)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在第四稿中,教师的问题很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层层思考。比如在天安门广场环节中,i 陈老师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想象,再提问 1、4 对应的图片,2、3 对应的图片,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把几幅图连起来观察。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学生的想象得到成分发挥。(上小 黄若颖)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109: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330&ptid=3392)
    
    认真阅读了陈老师的第四稿教学设计及修改意图,我觉得陈老师的设计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读懂了学生、 ...

    几次教学设计的改进也是在老师们的研讨帮助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是收获不少。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109:1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331&ptid=3392)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供的素材也是取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

    我力图做到读懂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发现,只要是和学生生活中有密切关系的数学话题都能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安排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109: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332&ptid=3392)
    
    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 ...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去想象,当想象遇到困难时再用实物去验证,这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模型。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109: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335&ptid=3392)
    
    陈老师您好,在出示天安门广场时您是用视频介绍天安门广场的,这样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效果应该会很 ...

    这个好点子是老师们在研讨时给我提供的,在这里也谢谢老师们。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109: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6344&ptid=3392)
    
    在第四稿中,教师的问题很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层层思考。比如在天安门广场环节中,i 陈老师先给学生提供充 ...

    本着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原则,我又研读了一下教材教参,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去领悟教材编写用意,同时在思考如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教师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重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观察画面的过程,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可以看出陈老师的设计是比较科学、细致、严谨的。

    (大良实小 汤轻慧)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生由于认知具有形象直观性,因此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在本节课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几个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验证。在老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掌握了知识点。在整个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交流的时间、空间,抑制交流过程中的无效行为,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互助、欣赏,真正让学生做到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鸿雁)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陈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以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贯穿一堂课的始终,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展现了数学的鲜活的生命力。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为培养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如:课堂现场再次拍摄兵马俑的照片,得出从不同角度拍到的三个兵马俑的小雕塑是不同的。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大良实小 红云)
    洁子
    洁子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4-4-1423: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667&ptid=3392)
    
    教师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入,重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 ...

    感谢汤老师的精彩点评,希望学生能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能积累观察经验,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

    洁子
    洁子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4-4-1500: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672&ptid=3392)
    
    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生由于认知具有形象直观性,因此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 ...

    感谢鸿雁老师的精彩点评。虽然这不是一节纯活动课,但是希望学生能在活动中观察激发经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洁子
    洁子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4-4-1500: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7677&ptid=3392)
    
    陈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以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贯穿一堂课的始终,既让学生感受 ...

    感谢红云老师的精彩点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总觉得开头的设计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能最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如就用天安门开头。(上小 张建 )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72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9514&ptid=339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总觉得开头的设计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能最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如 ...

    同意张老师的观点,“小小摄影师” 的活动是很新颖,也很抓人,但是不如在上课开始播放有关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直接点题。(灰一 张萌)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172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9514&ptid=3392)
    
    陈老师,您好。看了您的教学设计,总觉得开头的设计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能最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如 ...

    同意张老师的观点,“小小摄影师” 的活动是很新颖,也很抓人,但是不如在上课开始播放有关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直接点题。(灰一 张萌)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还有就是,图片中英雄纪念碑后面的建筑物是毛主席纪念堂吧,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可能会不知道,那后面说的时候就不好说了,所以之前要有点介绍才好。(灰一 张萌)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学习了陈老师的第四稿教学设计和修稿意图后,觉得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杨老师的四稿教学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课堂中提供给学生的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整节课陈老师以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展现了数学的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为培养空间观念打下基础。课堂中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第一个练习是针对 “天安门广场” 画面中的难点 2、3 号位置进行练习的;第二个练习是教材第 59 页的练习。在前面三稿的设计中我都没有设计这个练习,因为我一直在想这个练习对刚才的学习没有太大的针对性,所以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但是后来通过和老师们研讨以及自己领悟教材用意,发现其实 “小房子” 的这个练习在本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陈老师四稿中关于练习设计的调整非常合理,其实关于 “天安门广场” 的 1、4 号位置学生很容易区分,而针对难点 2、3 号位置判别,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及时的通过同步练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难点更加理解和灵活应用。
    
                                                                                                                                                    大良实小   吴汉林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认真拜读了陈老师的第四稿教学设计,整个过程非常清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天安门广场(观察物体)主要是解决这两个问题。(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和照片的对应关系。(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2、在教学设计中陈老师是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照片(静态问题),看图中各个拍摄位置的不同,拍摄到的物体会有哪些不同,相对位置关系怎样(哪些可以看到,哪些看不到,哪些比较近,哪些比较远)。经过学生的讨论后,能较好解决第 1 种问题。

    在研读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不同的看法,与陈老师商榷。

    1、在复习引入时,是否可以出示一个建筑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哪一幅图是在左前方看到的,哪一幅图是在右前方看到的。这样设计可以为后面的新知,如:为突破 2 号与 3 号位置看到不同图片做铺垫,虽然它们的方向大致一样,但是偏向左方向的程度不同,看到的左侧面大小也是不同的。

    2、对于本节课的第 2 个目标,因为涉及到动态拍摄,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要根据题目要求想像实际的动态情况,在教学设计中也只是让学生尝试的说一说,全班再讨论的方式来理解动态问题,这样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在这里不是可以利用事物模型,让学生摆一摆,来帮助学生认清图中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再进行想像与推理。

    大良实小 -- 金龙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再一次研读陈老师 “天安门广场”(观察物体)第四稿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不同的看法,与您商榷。

    1、本节课是在观察节日礼物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观察的位置(坐着,蹲着、站在椅子上、爬在桌子上)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学生很容易判断。而本节课是人站在情境中观察,与第 1 课时观察礼物还是有很大不同。而本节课又要达到这样的两个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和照片的对应关系。(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个人认为一堂 40 分钟的课,是完成不了。所以建议能否把(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这环节放在后一课时去完成。

    2、如能把这个环节放入后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就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说

    说天安门广场四个位置所看到图片的不同,同时也能很好的突破 2 号位置与 3 号位置所看到图片的不同在哪里,左前方偏左一些纪念碑左侧面看到的多一些,反之少一些。

    大良实小 -- 金龙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3-2316: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1113&ptid=3392)
    
    2.进一步感知照片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教师出示从兵马俑左前方拍摄的大照片,学生根据照片画面中物体间 ...

    密码是多少,请问?

    fss220
    fss22011年前
      每一稿都看出陈老师的用心,也能看出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深入了解。正是由于这样的了解,在四稿中,老师首先让学生开展 “小小摄影师” 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积累实际观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后续教学,我对这个环节非常欣赏。
    
    啃了其他教师的想法,有的我是也很赞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对于天安门等建筑物是不大了解的,那么在课前让学生认识熟悉这几个建筑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能通过这几个建筑物的介绍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上海道   范莎莎
    洁子
    洁子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4-4-2011: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1006&ptid=3392)
    
    认真拜读了陈老师的第四稿教学设计,整个过程非常清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明确。天安门广 ...

    感谢金龙老师的精彩点评。通过对上节课的复习,再次明确观测点不同,观察到的物体范围也不同,物体的某个面或某些面的大小会发生相应变化,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区分天安门广场中的 2、3 位置。但是通过试讲发现这节课的时间很紧,所以我又针对第四稿做了改动,我想直接出示四张照片。而且这节课学生要积累的经验是会通过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拍摄位置,之前的经验可以用,但不是重点,所以我没有安排复习环节。第二,由于课时安排和时间,后面游船的环节有可能会删掉,如果保留我会采取您的建议。再次感谢。

    洁子
    洁子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4-4-2012: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1009&ptid=3392)
    
    再一次研读陈老师 “天安门广场”(观察物体)第四稿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不同的看法,与您商榷。1、本节 ...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通过试讲确实发现,要想让学生充分表达和想象,时间很紧,我考虑会把移动观察放到下一课时。

    洁子
    洁子11年前
    [fss220发表于2014-4-2314: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2327&ptid=3392)
    
    每一稿都看出陈老师的用心,也能看出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深入了解。正是由于这样的了解,在四稿中,老师 ...

    感谢范老师的点评,我会继续完善教学设计,期待继续关注。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27 00:38 编辑


    《天安门广场》第一次课堂实录。(第五稿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天安门广场?谁能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 1:升旗时我很激动。

    生 2: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照片很大。

    生 3:天安门城楼特别雄伟。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看看你都认识哪些建筑物。

    (教师课件出示照片。)

    师:天安门城楼位于我们首都中心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北端,面临长安街。对面就是天安门广场,正对天安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左面是人民大会堂、右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我们今天就来美丽的天安门广场上《观察物体》。

    师:接下来,我们把镜头定格在这里,认识吗?(课件出示教材 58 页大照片)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在图中标号的四个位置分别拍摄了四张照片(课件出示教材 58 页小照片),为了观察方便,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的 58 页,认真想一想每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把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的选择?

    生:第一张是 4 号,第二张是 1 号,第三张是 3 号,第四张是 2 号。

    师:请同学们静静的思考这样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思考内容。)

    (1)如何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确定①和④位置拍摄的照片;

    (2)②③两位置拍摄的画面有何区别,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判断是否正确。

    师:有自己的答案了吗?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如何确定①和④拍摄的照片的?

    生 1:在正面拍的时候,纪念碑挡住了纪念堂,只有在正面才会有遮挡,所以我觉得这是 1 号位置拍摄的照片。

    师:她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生全体:遮挡。

    师:是谁把谁遮挡了?

    生 2:纪念碑把纪念堂遮挡住了一部分。

    师:站在哪观察才会出现这种遮挡关系?

    生 3:它们的正面。

    师:对了。纪念碑在拍摄者和纪念堂之间了,在画面中就会挡住纪念堂的中间一部分。谁来说说 4 号位置?

    洁子
    洁子11年前

    生 4:4 号位置与纪念堂较远,离纪念碑较近。

    师:细心听的孩子会发现他是通过什么分析的位置?

    生 5:远近。

    师:大家说用远近能不能确定就是四号位置?

    生全体:不能。

    师:用远近可能不太足以说明就是 4 号位置,是吧。谁愿意帮帮他,有什么理由更能站住脚呢?

    生 6:在 4 号位置观察时,纪念碑应该在纪念堂的左面。

    师:这时还有遮挡吗?

    生全体:没有了。

    师:为什么没有遮挡了?

    生 7:从侧面看,他们俩就错开了。

    师:错开到什么位置?

    生 8:纪念碑在左面,纪念堂在右面。

    师:所以在 1 号和 4 号位置观察,两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利用了照片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来确定了拍摄位置。我们再来观察一下 2 号和 3 号的位置,谁来说说你的方法?

    生 9:3 号位置离纪念碑比较近,所以纪念碑会比较大,2 号位置离纪念碑远了一些,两幅图对比第三幅的纪念碑大,所以是 3 号,最后一张照片是 2 号。

    师:她用到了我们上节课学到的哪个知识?

    生全体:近大远小。

    师:谁也用到了这个知识来判断的?(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学以致用了,真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10:在 3 号位置看到的两个建筑物正面多,只看到了一点右面,而在 2 号位置正面变少了,看到它们的右侧面变多了,所以我就确定了。

    师:这位同学又从哪个角度观察的?

    生 11:从 3 号到 2 号位置变远了,所以看到的物体的面就不一样了。

    师:看到的物体的面大小发生变化是仅仅因为变远了吗?再仔细观察一下 2 和 3 的位置,有补充吗?

    生 11:也更靠近了纪念堂。

    师:对了。越往 2 号位置走,我们看到的正面越来越少,而右侧面越来越多。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有的是利用了近大远小的方法,有的是利用了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范围也不同,也就是它们的某些面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12:在 3 号位置,我们看到的纪念碑和纪念堂之间的距离比较近,2 号位置观察时,它们的距离比较远。

    洁子
    洁子11年前

    师:是这样吗?我们想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

    生小组验证。

    教师带领大家一起验证。

    师:现在我们试着按 2341 的顺序连起来看一下,说说你的观察过程。

    生 13:从 2 号走到 3 号,两个建筑物的距离越来越近,从 3 号走到 1 号,纪念碑挡住了纪念堂的一部分,从 1 号走到 4 号,它们之间的距离又变远,能看到它们的正面和左侧面。

    师:说得真好。通过刚才我们判断每张照片的拍摄位置不难看出,观察位置不同,画面中物体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改变。有了我们刚才积累的经验,你来快速判断下面这两张照片的位置吧。

    (师出示照片,学生判断。)

    师:怎么判断的?

    生 14:在 A 拍摄的时候两个同学间的距离比较短,在 B 拍摄的时候他们俩的距离比较远。

    师:谁也是利用这种方法判断的?很多同学都利用了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的。刚才我们观察的都是两个物体,如果是三个物体呢,想不想挑战一下?

    生全体:想。

    (师出示图片,学生进行判断。)

    师:你来选择一张图片来说说。

    生 15:我想说 1 号位置拍摄的照片。在 1 号位置能看到房子的正面和侧面,并且遮挡住了大树的一部分,所以是第二张。

    生 16:我想说 4 号,在 4 号看的被大树挡住了。

    师:谁被大树挡住了?

    生 16:房子被大树挡住了,只能看到一点侧面。

    生 17:我想说 2 号位置,只有在这才能看到房子的背面。

    生 18:我说 3 号,和 2 号正好相反,能看到房子的正面。

    师:说得真不错。我们刚刚一直在为所给照片选择正确的拍摄地点的编号,如果没有编号,你能根据画面特征找到拍摄地点吗?我们看这样两幅照片。

    学生汇报。

    师:刚才静止的画面和不同的拍摄点位,你都能够很好的根据画面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找到照片中的样子,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这种静止的画面,有时随着我们拍摄位置的移动画面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乘坐小船游览一番。在小船行进的过程中,你能看到哪些景物?请你想象一下行进中的游船沿途看到的图片顺序是什么样的?

    洁子
    洁子11年前

    生 19:是 bcda 的顺序。在 b 位置时小塔在电视塔和高楼之间,在 c 看时,电视塔就到了小塔和高楼之间,并且离小塔近一些,到了 d 的位置电视塔离小塔越来越远,离高楼越来越近,最后到了 a 的位置高楼挡住了电视塔的一部分。

    师:说得好不好?在移动着观察物体时,画面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也正是依靠这种位置关系的变化才帮助我们排出正确的顺序。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从看图确定拍摄的位置,到在行进中感受物体间的位置变化,体会到观察点不同,看到画面中物体的摆放位置是不同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节课你学会了怎样分辨物体间的变化,积累怎样的观察经验?你如何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表现?

    师: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这样描写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

    洁子
    洁子11年前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陈洁(四下)

    《天安门广场》(五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 “图形与位置” 的知识。本套教科书关于这部分知识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与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是通过观察 “节日礼物”,初步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本节《天安门广场》,是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2. 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天安门广场?谁能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天安门广场的印象。)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看看你都认识哪些建筑物。

    (教师出示照片。)

    天安门城楼位于我们首都北京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北端,面临长安街。对面就是天安门广场,正对天安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左面是人民大会堂、右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我们今天就来美丽的天安门广场上《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由课题引入,为学生展示美丽的天安门广场上的雄伟建筑物,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大致了解广场上的各建筑物的布局,为后面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奠定基础。)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27 00:34 编辑


    二、建立空间观念。

    (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

    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

    1. 引出情境。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教材 58 页第一幅图。)

    师:接下来,我们把镜头定格在这里,认识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在图中标号的四个位置分别拍摄了四张照片,为了观察方便,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的 58 页,认真想一想每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把拍摄位置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2. 小组交流。

    讨论:

    (1)如何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确定①和④位置拍摄的照片;

    (2)②③两位置拍摄的画面有何区别,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判断是否正确。

    3. 全班分析。

    师:我们先来找找在①和④拍摄的照片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师:②和③的照片是哪张?比较②和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如何确定②③位置拍摄的照片?你想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借助手中或教室中的实物自己想办法来验证。)

    师:我们一起按照位置②③①④的顺序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说说纪念堂和纪念碑的位置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系列的观察不难看出,确定观察者、拍摄者所在位置,就要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学生由观察现实空间过渡到了观察画面,不仅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还必须依靠空间想像,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同时有了前面拍摄活动做基础,学生只观察图片来判断就不是很困难了。学生遇到困难,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活动二:找一找。

    1. 根据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

    (教师出示拍摄两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学生来判断。)

    师:有了刚才经验的积累,你能对两张照片的位置迅速做出判断吗?

    学生快速做出判断。

    (设计意图:根据上一环节研究 ②③位置学生所积累的经验,越接近两个物体的连线,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越小,越远离他们的连线,距离会变大,也是对经验的运用。

    2. 根据三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

    (1)为所拍照片选择正确拍摄位置的编号。

    师: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我们能迅速做出判断了,如果变成三个,你愿意挑战一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幅图,这幅图是在空中看到的乐乐的家,房子周围有一棵大树,一个石凳,门前有一条小路,下面的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拍摄的?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

    (2)根据所给照片选择正确的拍摄地点。师:我们刚刚一直在为所给照片选择正确的拍摄地点的编号,如果没有编号,你能根据画面特征找到拍摄地点吗?我们看这样两幅照片。学生思考并汇报。

    (设计意图:利用刚才天安门广场的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判断经验,在这一环节则是对经验的应用。同时,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无论是从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上升到观察三个物体,还是从选择位置序号到独立判断拍摄位置,都是学生应用知识的提升,也为后面观察小船游览环节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27 00:37 编辑


    (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活动一:观察小船游览图片确定位置。

    师:刚才静止的画面和不同的拍摄点位,你都能够很好的根据画面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找到照片中的样子,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这种静止的画面,有时随着我们拍摄位置的移动画面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乘坐小船游览一番。在小船行进的过程中,你能看到哪些景物?

    (师出示小船游览图。)

    师:我们看到的物体中会有先有后,能不能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会先看到谁?后看到谁?

    师:在小船行驶过程中,映入你眼帘的这三个建筑物摆放的顺序会随着你位置的改变也会有不同。现在有这样几幅图,它们分别是小船行驶到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呢?谁快速的说说?

    (学生先独立判断,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可能在行驶中的小船观察物体大家会有难度,想不好也说不好,想想办法,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学生可能想到自己想一想、摆一摆。)

    师:为了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行进中的观察,我们不妨真的走一走、看一看。

    设计意图:从观察静态画面特征确定位置到现在的观察一组连续画面,学生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从前面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的经验是:随着观察位置的改变,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从点位观察到现在把点连成线观察,学生 需要在脑海中充分的想象、猜测、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二:看视频确定位置。

    师: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播放视频短片,学生认真观看。)

    师:你能在教室里找找老师的拍摄路线吗?画面中的三个同学的位置关系有变化吗?怎样变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时定格画面。)

    师:如果老师继续往前走,你想象一下画面又会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我们移动的视频画面我们增加了一些观察的经验,现在请你想象一下行进中的游船沿途看到的图片顺序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

    师:在移动着观察物体时,画面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也正是依靠这种位置关系的变化才帮助我们排出正确的顺序。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这是本节课中学生的一个难点,所以当小船游览环节出现困难时,给学生一个类似的动态视频,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前面三个建筑物的位置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练习提升。

    师:我们刚刚观察的题目都给出了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画面,再让大家去选择拍摄位置或排列顺序,下面老师只用语言来描述拍摄的画面内容,你能不能也同样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呢?(图片:桔子、苹果、鸭梨)

    1. 师:这是三个水果的俯视图,当你平视这三个水果时,只看到了苹果和鸭梨,你会站在几号位置?还有其他位置吗?在哪?谁能在图中画出来。

    2. 当你平视时,桔子在苹果和鸭梨之间,你会站在几号位置?

    3. 你也来想象一下你站在某个位置看到的画面,描述给你的同桌,互相猜一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从看图确定拍摄的位置,到在行进中感受物体间的位置变化,体会到观察点不同,看到画面中物体的摆放位置是不同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节课你学会了怎样分辨物体间的变化,积累怎样的观察经验?你如何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表现?

    师: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这样描写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

    五、布置作业。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试着把你观察到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同交流。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认真学习了陈老师的第五稿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感觉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更加合理。陈老师的第五稿教学设计更加注重让学生经历想象、猜测、判断推理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位置的变化导致的图形或物体的变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调整后的课前情景导入开门见山,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学习新知作铺垫,然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比较,讨论,实际操作等活动来完成对知识点的突破。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发展他们的空间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课后的练习设计既具有趣味性,也让学生利用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学习成功喜悦。
    
                                                                                                                                                         大良实小  吴汉林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微观世界 于 2014-4-29 21:22 编辑


    [洁子发表于2014-4-2700: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458&ptid=3392)
    
    天津市河西区上海道小学陈洁(四下)《天安门广场》(五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 ...

    由于这是两课时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表达,又得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时间可能会很紧,所以我建议可以把开头再简化一些,不会影响整体效果。(中心小学 项桂)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2700: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459&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引出情境 ...

    开始观察时,陈老师出示了 58 页的大图,个人认为这个图比较乱,学生观察到的信息比较多,比如他们可能会看灯、人群、车,这些没有必要的物体会影响到他们的观察。所以如果先出示小图再从大图中找可能会好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你考虑一下。(上小 章虹)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28&ptid=3392)
    
    由于这是两课时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表达,又得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时间可能会很紧,所以我建议可 ...

    同意项老师的观点,陈老师的设计更有爱国情结,但是时间有限,不如直接开门见山。(上小 章虹)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2700: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460&ptid=3392)
    
    (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活动一:观察小船游览图片确定位置。师:刚才静止的画面和不同 ...

    不知道您的课件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象着课件中的小船是不是可以动起来,而且教材中的图画得不是很合理。(上小 王丽)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2700: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459&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引出情境 ...

    陈老师,您好。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会想到什么验证方法呢?我认为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到现场,或者上节课 “节日礼物” 中您有实物模拟的铺垫?所以我觉得单纯的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您再之前可以给一些用实物代替的提示。(师大附小 刘艳)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2700: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459&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引出情境 ...

    陈老师您好。我看到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很欣赏,就是让学生把几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一看,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每幅图中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上小 李欧)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2700: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3460&ptid=3392)
    
    (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活动一:观察小船游览图片确定位置。师:刚才静止的画面和不同 ...

    在出示小船游览图后,陈老师的几个问题串问得很到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上小 邢恩慧)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28&ptid=3392)
    
    由于这是两课时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表达,又得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时间可能会很紧,所以我建议可 ...

    感谢项老师的提议,我尽量再简化一些。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31&ptid=3392)
    
    开始观察时,陈老师出示了 58 页的大图,个人认为这个图比较乱,学生观察到的信息比较多,比如他们可能会看 ...

    在试讲中确实也出现了这个问题,章老师的提议对我很重要,我会调整我的教学设计。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36&ptid=3392)
    
    不知道您的课件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象着课件中的小船是不是可以动起来,而且教材中的图画得不是很合理。( ...

    我的课件中的小船没有动画,你是点石成金啊。太好的建议了,而且也能让学生确定拍摄位置,太感谢了。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39&ptid=3392)
    
    陈老师,您好。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会想到什么验证方法呢?我认为他们第一个想到 ...

    在 “节日礼物” 一课中我渗透果实物模拟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观察了上下和远近的变化,所以这节课他们有些学生想到了实物模拟,同时带动了其他孩子。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42&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我看到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很欣赏,就是让学生把几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一看,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 ...

    我后来想也可以设计一个小导游的活动,学生把自己当成一个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关系变化。

    洁子
    洁子11年前
    [微观世界发表于2014-4-292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48&ptid=3392)
    
    在出示小船游览图后,陈老师的几个问题串问得很到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上小   邢恩慧) ...

    由于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得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知道怎么去分析图中关系。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上小朵朵 于 2014-4-29 22:19 编辑


    陈老师您好。小船的环节中有个视频,通过看视频可以帮助想象不到的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变化,我认为这个视频很有必要。(上小 白珊珊)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陈老师 我想问一下,验证的环节,他们是用什么验证的?下坐观察吗?(上小 刘金玉)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2922: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264&ptid=3392)
    
    陈老师  我想问一下,验证的环节,他们是用什么验证的?下坐观察吗?(上小    刘金玉) ...

    可以在座位上移动上身观察,也可以下坐走动观察,我也在想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都观察相同的物体。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30 14:23 编辑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终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 “图形与位置” 的知识。本套教科书关于这部分知识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与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是通过观察 “节日礼物”,初步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本节《天安门广场》,是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2. 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透过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 课件、摄像头。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天安门广场?谁能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天安门广场的印象。)

    师: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我们今天就来美丽的天安门广场上《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由课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洁子
    洁子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洁子 于 2014-4-30 14:24 编辑


    二、建立空间观念。

    (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

    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

    1. 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师:有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天安门广场上拍摄了这样 4 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照片中的主角是谁啊?你认识吗? (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

    (教师课件出示照片。)

    师:认真观察这四张照片,想象一下它们分别是在建筑物的哪个方向拍摄的?

    (学生能根据照片建筑物的特征初步判断分别左面、正面和右面三个方向拍摄的。)

    师:静静地观察下面两张照片,它们同样是在建筑物的左面拍摄的,可是却有不同,你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吗?

    预设:

    学生分析:它们俩的距离变大了。

    师:相同的两个建筑物,拍摄位置发生变化了,画面的样子也会有所不同。你认为这两张照片的拍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析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师:这是两个建筑物正前方的图片,其实这 4 张照片分别是从这四个位置上拍摄的,你现在能不能迅速找到它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由于是四张照片,观察的信息量会比较多,虽然主建筑物相同,但是由于拍摄角度不同,画面的样子也会各有不同,所以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观察。先观察左中右这样的大方向,再观察相同方向时物体位置关系的变化,然后利用这种观察层次学生很容易从易到难去判断拍摄位置,同时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好习惯。)

    2.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自己的选择。)

    师:哪个是你最快解决的?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

    师:如何确定②③位置拍摄的照片?

    (学生汇报。)

    师: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借助手中或教室中的实物自己想办法来验证。)

    (设计意图:确定 2 和 3 的位置时,学生只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听懂这种想象,所以鼓励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让大家都明白和认同,以此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实际操作,模拟验证。

    师:哪个小组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的验证方法?

    (小组演示。)

    师:用实物模拟可真是一个好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实际操作一下吧。

    (教师利用教具代替两个建筑物,电脑链接摄像设备并变换角度进行摄录;学生观看大屏幕中摄像头的拍摄过程,并描述摄像头的位置变化与画面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变化。)

    (设计意图:验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实地观察或让学生真的走起来观察类似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但是真的让 40 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动起来是有局限性的,所以采用即时摄录的方法,所有学生观察了相同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好像真的到了天安门广场一样,丰富了学生的观察经验。)

    4. 空间想象,描述变化。

    师:我们一起按照②③①④的顺序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如果你是导游,如何按顺序给我们讲讲纪念堂和纪念碑的位置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系列的观察不难看出,确定观察者、拍摄者所在位置,就要观察画面特征,特别是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有了刚才的观察经验,鼓励学生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根据对四张照片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的连续想象,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洁子
    洁子11年前

    活动二:找一找。

    1. 根据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

    (教师出示拍摄两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学生来判断。)

    师:有了刚才经验的积累,你能对两张照片的位置迅速做出判断吗?

    学生快速做出判断。

    2. 根据三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

    (1)为所拍照片选择正确拍摄位置的编号。

    师: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我们能迅速做出判断了,下面变成三个,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师:现在画面里的几个物体你看得出来是什么吗?你能看得出是从那拍摄的吗?(空中)

    师:现在请你好好看看这幅图,那个位置是从房子的正面拍摄的?哪个位置是从房子的背面拍摄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1 号位置和 4 号位置拍出来的画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师:从空中的俯视图你能想象出来你平视它时看到的样子,现在给你这四幅图,你是不是可以把刚才的想象找到现实的样子,对号入座一下吧。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

    (设计意图:利用刚才天安门广场的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判断经验,在这一环节则是对经验的应用。同时,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无论是从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上升到观察三个物体,还是从选择位置序号到独立想象拍摄画面,都是学生应用知识的提升,也为后面观察小船游览环节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洁子
    洁子11年前

    (二)从动态的画面中感知位置关系的变化。

    (师出示小船游览图。)

    师:小船顺着河道往前行进,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船上的一位乘客,在小船行驶过程中,映入你眼帘的这三个建筑物摆放的顺序会随着你位置的改变也会有不同。现在有这样几幅图,它们分别是小船行驶到不同位置所拍摄的照片。认真观察,此时小船拍摄到的照片应该是哪一幅?

    (学生先独立判断,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在小船行进的过程中又分别拍摄到了另外 3 张不同的照片,你能找找分别是从哪拍摄到的吗?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观察静态画面特征确定位置到现在的观察一组连续画面,学生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从前面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的经验是:随着观察位置的改变,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从点位观察到现在把点连成线观察,学生需要在脑海中充分的想象、猜测、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积累怎样的观察经验?你如何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表现?

    师: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这样描写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

    四、布置作业。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试着把你观察到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同交流。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4&ptid=3392)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终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

    上课抬头言简意赅,很好,不罗嗦。还能体现爱国主义教育。(上小 朱桂云)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6&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创设情境 ...

    用摄像头装置是您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让所有孩子都清晰的看到了位置的变化和物体位置关系的变化。(上小 李威)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7&ptid=3392)
    
    活动二:找一找。1. 根据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教师出示拍摄两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学生来判断 ...

    在小房子的环节中陈老师比原来的教学设计又有了一些突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图中是什么,而是又让学生通过想象和猜测来判断图中的物体,再通过问题让学生判断房子的正面、后面以及从侧面看到的画面。(上小 李威)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71&ptid=3392)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积累怎样的观察经验?你如何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表现 ...

    陈老师结尾用了一首诗来再现本节课的观察,体现了跨学科教学,很有新意。(上小 李威)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4&ptid=3392)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终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天安门广场》 ...

    同意朱老师的观点,直接点题,出示课题,不用像前面一样再去介绍其他的建筑物了。节省时间为后面做准备。(灰一 刘杰)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6&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创设情境 ...

    陈老师没有按照书中内容先出示大图,再从大图中找到照片的位置,而是反过来先出示小图,找到小图中的不同再从大图中对号入座,有创意,并且能撇开大图中的不必要因素去观察两个主要建筑物。(灰一 刘杰)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6&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创设情境 ...

    陈老师您好。本次教学设计比上次来说更有层次了,这次先让学生找到四张照片拍摄的大方向:左中右,再从左面拍摄的两张照片中继续探究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位置怎么改变的,如何验证,一起验证,这个层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建立空间观念。(土城 夏莉月)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7&ptid=3392)
    
    活动二:找一找。1. 根据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教师出示拍摄两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学生来判断 ...

    您的练习环节体现了层次性,先是判断两个物体的拍摄位置,主要是针对第一个环节中的 2 号和 3 号位置进行练习的,接着是三个物体的观察,为后面小船中观察三个建筑物做准备,(附小 郑微)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6&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创设情境 ...

    在验证的环节中采用即时摄录的方法,所有学生观察了相同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好像真的到了天安门广场一样,丰富了学生的观察经验,这是本节课的亮点,还突破了学生的观察难点,非常好。(师大附小 吕梅)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6&ptid=3392)
    
    二、建立空间观念。(一)从静态照片中感知位置关系。活动一:观察天安门广场图片确定拍摄位置。1. 创设情境 ...

    陈老师让学生把几张照片按顺序连起来看看,能让学生体会几个不同位置画面的连续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两个物体的观察经验,也为后面游船的环节中观察三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储备经验。(中心 刘文丽)

    上小朵朵
    上小朵朵11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4-3014: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367&ptid=3392)
    
    活动二:找一找。1. 根据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位置。(教师出示拍摄两个学生不同角度的照片,学生来判断 ...

    小房子的环节中如果只让学生观察大图,学生很难把这张俯视图想立体了,建议可不可以做一个模型帮助孩子理解。(上小 张兰)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4: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03&ptid=3392)
    
    用摄像头装置是您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让所有孩子都清晰的看到了位置的变化和物体位置关系的变化。(上小   ...

    我也是想了很长时间,怎样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起来观察相同的物体呢,只能是这样了。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5: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05&ptid=3392)
    
    在小房子的环节中陈老师比原来的教学设计又有了一些突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图中是什么,而是又让学生通过 ...

    我认为让学生观察俯视图去判断平视时的样子是一个难点,也是教材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用意,为了摆脱实物的依赖,我没有给学生图片的实物模型,而是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去想象。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5: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07&ptid=3392)
    
    陈老师结尾用了一首诗来再现本节课的观察,体现了跨学科教学,很有新意。(上小   李威) ...

    听了老师们的建议让我有了灵感。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5: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08&ptid=3392)
    
    同意朱老师的观点,直接点题,出示课题,不用像前面一样再去介绍其他的建筑物了。节省时间为后面做准备。 ...

    通过试讲发现时间很紧,毕竟是两课时的内容,所以尽量压缩了一下前面的内容。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5: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10&ptid=3392)
    
    陈老师没有按照书中内容先出示大图,再从大图中找到照片的位置,而是反过来先出示小图,找到小图中的不同 ...

    试讲中发现有些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灯杆上、人群上,其实也能判断,但是和本节课的主题有些远了。而且这样设计教学更有层次了。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5: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11&ptid=3392)
    
    陈老师您好。本次教学设计比上次来说更有层次了,这次先让学生找到四张照片拍摄的大方向:左中右,再从左 ...

    感谢夏老师的细心关注,正像您所说这次的教学更有层次了。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5: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14&ptid=3392)
    
    您的练习环节体现了层次性,先是判断两个物体的拍摄位置,主要是针对第一个环节中的 2 号和 3 号位置进行练习 ...

    本次大赛让我体会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必要性,最开始的设计中我舍掉了小房子的环节,觉得对天安门广场环节的难点没有什么针对性,但是后来才发现它的重要性。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6: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39&ptid=3392)
    
    在验证的环节中采用即时摄录的方法,所有学生观察了相同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好像真的到了天安门广场一 ...

    谢谢吕老师的肯定。开始的设计是用照相机照照片,但是还是不能移动着观察体现位置关系的变化,后来想到了摄像头。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6: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40&ptid=3392)
    
    陈老师让学生把几张照片按顺序连起来看看,能让学生体会几个不同位置画面的连续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 ...

    我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刚才看摄像头的体验想成亲身到了天安门广场,想象和描述自己的眼中的变化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上小朵朵发表于2014-4-3016: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4443&ptid=3392)
    
    小房子的环节中如果只让学生观察大图,学生很难把这张俯视图想立体了,建议可不可以做一个模型帮助孩子理 ...

    想过做模型,但是不想成为学生的依赖,我用问题串帮助学生建立这种空间观念。

    sqlw
    sqlw11年前

    陈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有效的关注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节课教师只是指导者、参与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洁子
    洁子11年前

    在教中反思,在学中成长

    —— 网络研讨综述

    从 3 月 18 日发第一个主题帖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再过两天就是答辩的日子,本次教学设计大赛也即将落下帷幕。回顾这次经历,有太多东西值得回味,有太多经验值得总结。每天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等工作外,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打开主题帖认真研读老师们的坦诚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思考 —— 研讨 —— 修改 —— 试讲 —— 反思 —— 再研讨 —— 再修改,直到和大家见面的第六稿,也就是终稿的教学设计。下面结合这六稿的反复修改的过程,我从以下几点把本次活动进行一下综述。

    洁子
    洁子11年前

    第一,教师要读懂教材编排用意,尊重教材编排顺序,吃透教材。在前三稿的教学设计中,我都没有把教材 59 页小房子的内容放到教学设计中,因为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单纯的认为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就在 “天安门广场” 和 “游船” 的环节,即使有练习也要针对两个环节中的难点去设计,而这个练习安排在 “天安门广场” 后面对 2 和 3 号位置的区分没有太大的针对性,所以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但是后来通过和老师们研讨以及自己领悟教材用意,发现其实 “小房子” 的这个练习在本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上升到观察三个物体,再接着在动态中感知三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有了这个练习做衔接,才能让本节课整体感更强。同时,这个内容对有些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因为所给图片是一个俯视图,需要学生先要把这个俯视图想象平视它时的样子,才能继续想象在各个拍摄位置拍摄的画面的样子,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在与老师们的交流和试教中领悟教材设计内容的顺序,理解意图,从而更好的使用教材。所以教师应该多想想、多听听、多问问,一定要充分的挖掘教材、理解教材,才能真正的读懂教材,才会尊重教材,并创造性得使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更贴近学生,更加高效。

    洁子
    洁子11年前

    第二,读懂课堂,才能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我的第一稿和第二稿的教学设计中,都是将 “天安门广场” 这个教学情境作为练习出现,我在想,不是所有学生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对图片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想用 “天安门广场” 来创设情境;同时在这个情境中需要学生判断的四个拍摄位置中,辨析②③位置更是学生的难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能突破难点,我特意在前面设计了一个拍摄活动,通过观察实物,分析兵马俑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为 “天安门广场” 环节积累经验。但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 而且通过和老师研讨,我发现自己单纯的想通过为学生搭设阶梯去突破难点,却忽略了学生应有的学习过程。史宁中教授指出:“创新能力依赖于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个方面同等重要。世界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比如智慧。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你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练,自己去感悟、去积累、去反思。” 所以我将教师逐步引导设计教学活动,扫除学生观察角度的变化看到的物体的位置关系不同的设计,改变成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 “观察、想象、猜测、推理、验证” 的过程。于是,我将我的第二稿教学设计又做了修改。将 “天安门广场” 的情境作为问题为学生呈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认真观察图片信息,想象和猜测拍摄位置,和小组同学合作推理正确的拍摄位置,最后通过学生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通过本次大赛,我也更深地体会到教师作为 “引领者、合作者、组织者” 的真正含义。教学不是教师为学生扫清障碍,而是引导学生想出自己的方法,经历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体验学习的过程。

    洁子
    洁子11年前

    第三,读懂学生,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根据教材内容,无论是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还是判断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学生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节课学生的知识生长点是利用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有不同,所以对本节课的接受程度也会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把看似简单的教材内容分清层次,逐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通过和老师们研讨,我针对每一环节进行了如下的分层: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一)在 “天安门广场” 的环节中,我从以下几个层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1. 判断四张照片分别从左中右哪个位置拍摄的。

    2. 同样是从左面拍摄的两张照片哪有不同?为什么会不同?想象拍摄位置会是怎样改变的?

    3. 为照片找到拍摄位置,如何确定 2 和 3 号位置的?

    4. 小组同学想办法验证 2 和 3 号位置。

    5. 教师借助摄像设备的现场拍摄,帮助学生建立想象依据,寻找位置关系,形成同侧位置的变化,物体间关系的基本经验,迁移到天安门情境中由经验到想象,逐步完善空间想象能力。

    6. 想象自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按照 2314 的顺序走一走,描述自己的观察过程。

    洁子
    洁子11年前

    (二)在 “小房子” 环节,我从以下几个层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1. 猜猜图中是什么景物?从哪拍摄的?

    2. 哪个位置是房子的前面拍摄的?哪个位置是房子的后面拍摄的?你如何确定的?

    3. 1 号和 4 号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 将四幅图对号入座。

    洁子
    洁子11年前

    (三)在 “游船” 环节,为了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能设身处地的想象,我特意将原来的图片改成了动态效果图,游船真的在河道上行驶起来。

    1. 在游船航行到第一个位置时,找到拍摄的照片,学生说明理由。

    2. 找一找剩下的三张照片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下一张照片应该是哪张?拍摄位置会是哪里?下一张呢……

    学生通过想象和刚才积累的观察经验,以及教师有层次的引导,不仅判断出拍摄顺序,还在图中找到了照片的拍摄位置,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

    洁子
    洁子11年前

    这段日子以来六稿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最后的课堂教学录像,都蕴含了太多老师的心血和付出。感谢教研员老师给了我这次学习磨练和展示的机会,感谢老师们在研讨时的精彩点评和宝贵意见,感谢我校张校长牺牲多少个休息时间帮助我备课、磨课,才能让《天安门广场》一步步趋于成熟。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活动虽然有结束的时候,但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反思还要继续。努力做到真正的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课堂。

    大庆林甸贺菲
    大庆林甸贺菲6年前
    [洁子发表于2014-3-1821: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0768&ptid=3392)
    
    四下《天安门广场》的电子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 “空间与图形” 的知识,是在一年级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和二、三年级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前一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节日礼物》,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今天这节课,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方向观察由五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5:11 · PVG 23:11 · LAX 08:11 · JFK 11:1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