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张君霞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19

【2013】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张君霞五上《分数的基本性...

  •  
  •  
    张君霞 · 11年前 · 2187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4097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10-14 21:48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

    浙江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

    各位老师,

    非常高兴能参加第七届网络教学设计比赛,感谢主办方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与全国一线优秀教师共成长。

    本次磨课过程,市教研室高度重视,展开了全区范围的大讨论,市教研员戴老师全程参与磨课指导,感谢莲都区中山小学提供磨课班级,磨课过程还得到中山小学校长丽水市小学数学名师黄碧峰校长全程指导。也特别感谢丽水学院李永桃教授带领小教本科的本科大学生以本次教研录相为课例,展开专题教学活动,带领在校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点评。最后展示还邀请到了全市各县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近三百名参与观摩议课,并邀请到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莅临现场点评,受益非浅。

    活动现场剪影: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5000&fromuid=2576

    磨课历经 5 稿,5 次试上,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1、如何完善 “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 的课堂探究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是什么?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7920&fromuid=2576

    2、导入如何贴近学生起点,唤发已有知识经验?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7923&fromuid=2576

    3、怎样编制有实效的探究导学提纲,怎样的学习材料更能贴近学生起点,又为本课重点服务。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7925&fromuid=2576

    4、如何设计有层次性、发展性的练习梯度。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7928&fromuid=2576

    由于讨论是结合教学环节回复展开,参与面广,参与时间长,没有集中在某一段,所以只做了以下链接。

    第一稿教学设计:主贴附件。

    第二稿教学设计: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6348&fromuid=2576

    第三稿教学设计: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7655&fromuid=2576 第 35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7656&fromuid=2576 第 36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7657&fromuid=2576 第 37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7661&fromuid=2576 第 38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7668&fromuid=2576 第 39 楼

    第四稿教学设计: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9224&fromuid=2576

    第五稿教学设计

    74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2408&fromuid=2576 设计意图学前检测

    75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2409&fromuid=2576 教学目标

    76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2409&fromuid=2576 教学第一二环节

    77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2414&fromuid=2576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汇报

    78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2417&fromuid=2576

    79 楼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2419&fromuid=2576 课堂练习

    教学视频 1: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1NDAxOTky.html

    教学视频 2: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1MzgwODY4.html


    关于 “举例验证” 探究主环节的教学研讨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5617&fromuid=2576


    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评课建议: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4245&fromuid=2576

    市教研员戴老师评课建议: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5663&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5663&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4248&fromuid=2576


    关于本堂课研究背景介绍:

    理论背景: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54&fromuid=2576

    课堂模式: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64&fromuid=2576

    研究实例: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68&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69&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70&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73&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6175&fromuid=2576

    丽水学院小教班学生点评部分起始贴: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4236&fromuid=2576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016&pid=15050&fromuid=2576





    附件:

    21878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650 条回复   2013-10-16 10:35:12 +08:00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教案贴上来啊!省得打开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9-515: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197&ptid=2016)
    
    教案贴上来啊!省得打开了。

    里面有分数、图片非常麻烦

    我传在群共享里啊,请下载。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9-515: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197&ptid=2016)
    
    教案贴上来啊!省得打开了。

    里面有分数、图片非常麻烦

    我传在群共享里啊,请下载。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9-515: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197&ptid=2016)
    
    教案贴上来啊!省得打开了。

    里面有分数、图片非常麻烦

    我传在群共享里啊,请下载。

    jliluntan
    jliluntan11年前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课中,张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举例观察,规律猜想,验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很巧妙,向张老师学习。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设计巧妙,学习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请大家提点修改性的意见,谢谢。

    蝉翼晶莹
    蝉翼晶莹11年前

    教材安排合理!

    础润如果
    础润如果11年前

    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必要性?分数基本性质在数学上或是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设计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通过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等活动不仅是学到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的一种本领。

    yf033d06
    yf033d0611年前

    张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很棒,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应用、提炼” 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蝉翼晶莹
    蝉翼晶莹11年前

    很欣赏张老师的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很棒!

    卷袖儿
    卷袖儿11年前

    :loveliness: 易懂,好学,合理。

    风平浪静
    风平浪静11年前

    (3)哪些有类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整数没有这样的性质) 这句话好像看不懂

    周伟波
    周伟波11年前

    我觉得验证异分母分数是否相等学生有一定困难

    周伟波
    周伟波11年前

    我觉得验证异分母分数是否相等学生有一定困难

    周伟波
    周伟波11年前

    学生验证异分母是否相等有一定困难,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难度呢?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周伟波发表于2013-9-612: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36&ptid=2016)
    
    我觉得验证异分母分数是否相等学生有一定困难

    谢谢,有一定难度,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周伟波发表于2013-9-612: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36&ptid=2016)
    
    我觉得验证异分母分数是否相等学生有一定困难

    谢谢,有一定难度,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周伟波发表于2013-9-612: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37&ptid=2016)
    
    学生验证异分母是否相等有一定困难,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难度呢?

    借助图形,利用直观几何。您觉得有什么好方法呢?谢谢。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周伟波发表于2013-9-612: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37&ptid=2016)
    
    学生验证异分母是否相等有一定困难,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难度呢?

    借助图形,利用直观几何。您觉得有什么好方法呢?谢谢。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风平浪静发表于2013-9-611: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23&ptid=2016)
    
    (3)哪些有类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整数没有这样的性质)   这句话好像看不懂 ...

    哪些数有类似的性质,如小数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等的数,3.0=3.00,但在整数中没有这样的性质,设计意图是帮助孩子在数的集合中求联系,您得有必要吗?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风平浪静发表于2013-9-611: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23&ptid=2016)
    
    (3)哪些有类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整数没有这样的性质)   这句话好像看不懂 ...

    哪些数有类似的性质,如小数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等的数,3.0=3.00,但在整数中没有这样的性质,设计意图是帮助孩子在数的集合中求联系,您得有必要吗?

    厉妃
    厉妃11年前

    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础润如果发表于2013-9-517: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231&ptid=2016)
    
    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必要性?分数基本性质在数学上或是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

    异分母分数比大小,加减运算。

    黄曾源
    黄曾源11年前

    对教材也不了解,不知道这个教案可否放一些假分数进去?整数是否可以看成分母是 1 的分数。因为教案最后说:哪些有类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整数没有这样的性质)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以下是修改后,第一次试上的教案,请大家批评指正。


    课前谈话:

    日落月升,时时运动,刻刻变换。日月更替,白天黑夜,规律永恒。自然界中有很多变换之中蕴含着不变的现象,数学里也有很多变与不变的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当中的变与不变。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教学过程

    一、分类观察,猜想规律。

    1、 看图写分数,你能给这些分数分分类吗?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54&size=300x300&key=5173236491942d6c&nocache=yes&type=fixnone

    预测分类标准:

    (1)分子是 1,分子不是 1 的。

    (2)其它

    (3)相等和不相等

    2、观察相等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为什么分子和分母都在变,可分数的大小却没有变呢?分子和分母是怎么变的呢?

    生 1: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生 2:虽然子分母都在变,但表示的面积大小却一样

    生 3:表示的都是一个长方形的一半,用分数表示都是 0.5

    生 4: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取的份数也越来越多,但表示的大小都不变。

    师:谁能把刚才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师:除了从上往下看,分子分母越来越大,我们还可以怎么看?

    生 5: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师:谁能把刚才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图片:

    1111.pn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师:这只是我们根据一组分数得出的猜想,是不是所有分数经过这样变化,分数大小都不变呢?怎么办?

    生:举例验证。

    师:你还能根据规律找出哪些相等的分数,涂一涂,想一想为什么相等?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55&size=300x300&key=7d8f1f96d59c94bf&nocache=yes&type=fixnone

    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问题二: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吗?举得完吗?有没有办法举得完?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56&size=300x300&key=ad791205bf3a7179&nocache=yes&type=fixnone

    问题三:这个 a 可以是任意一个数吗? 生:0 除外。 问题四:有没有同学举出符合规律的例子?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你的发现吗? 总结: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师:看来这个问号可以去掉了。 问题四: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总结方法:分类观察,猜想规律,验证总结


    图片:

    222.jpg 333.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四、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师:下面就要考考大家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得怎么样了。

    1、基本练习

    (1)填一填,想一想,这些分数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57&size=300x300&key=594d10bf5ce3352f&nocache=yes&type=fixnone

    (2)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并把这几个点画出来。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58&size=300x300&key=1e1ef196f568aaac&nocache=yes&type=fixnone1、 拓展练习: 商店老板打算搞促销活动,凡在超市购物满 50 元者,可转一次抽奖大转盘,有颜色的为有奖区,没有颜色的为无奖区。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吗? 有个顾客就有意见了,你这样明显获奖的几率小嘛。 老板说,那我把获奖的区域改成 6 块吧,你看 怎么样?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59&size=300x300&key=d644dd2e70a401ee&nocache=yes&type=fixnone 你觉得可能性变大了吗?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变,获奖的几率仍然不变?○填合适的符号,()号里填合适的数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60&size=300x300&key=a1e49d0ec3039937&nocache=yes&type=fixnone 师:填得完吗?可否任意数?有小数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可以表示任意数? 观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61&size=300x300&key=0e6a649f6df1db26&nocache=yes&type=fixnone 师:如果分子这样变,分母应该怎样变呢?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62&size=300x300&key=e2623df004274341&nocache=yes&type=fixnone



    图片:

    4444.jpg 5555.jpg 66666.jpg 7777.jpg 888888.jpg 111111111.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五、总结提升,变与不变。

    师:不管分子分母如何千变万化,都要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数学里还有许多变与不变的现象,如: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64&size=300x300&key=be0192a03829afe6&nocache=yes&type=fixnone

    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65&size=300x300&key=abf11d41516fad9b&nocache=yes&type=fixnone

    把握了数学的变不变,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做一个真正的智者。 师: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1)你觉得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2)哪些数也有类似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整数没有这样的性质)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image&aid=1466&size=300x300&key=ae4e2e90e327636e&nocache=yes&type=fixnone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1859704\QQ\WinTemp\RichOle`] OKEIK`~Y7X] HNBE~ZKA9B.jpg



    图片:

    488776.jpg 48635.jpg QQ图片20130913135952.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5&ptid=2016)
    
    以下是修改后,第一次试上的教案,请大家批评指正。
    
    <br />
    
    
    课前谈话:
    
    <br />

    自我评析:从自然界中的日升日落的现象理解变与不变的思想,不知学生是否能感悟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9&ptid=2016)
    
    自我评析:从自然界中的日升日落的现象理解变与不变的思想,不知学生是否能感悟 ...

    引入直接,快速进入主题。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层次分明清晰!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流程很清晰,先提出猜想、再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值得学习!!

    徐铮
    徐铮11年前

    早上听了这节课,感觉整个设计是非常流畅的,从提出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应用几个环节都上的比较透彻,学生经历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 的发现的全过程,相信他们对这个性质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9&ptid=2016)
    
    自我评析:从自然界中的日升日落的现象理解变与不变的思想,不知学生是否能感悟 ...

    本节课在知识上关键是能不能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沟通起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6&ptid=2016)
    
    教学过程
    
    一、分类观察,猜想规律。
    
    1、	看图写分数,你能给这些分数分分类吗?
    
    <br />

    学生书写分数,后分类。学生分类方法较多,慢慢地目光集中到相等的几个分数,自然而然会去思考为什么相等,有什么特征,去探寻规律。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7&ptid=2016)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师:这只是我们根据一组分数得出的猜想,是不是所有分数经过这样变化,分数大小都 ...

    是难度太大了,画图也不太好画。不知道更开放点会不会更好?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思想方法在课堂上的渗透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很受用,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值得学习!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1&ptid=2016)
    
    四、巩固应用,加深理解师:下面就要考考大家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得怎么样了。1、基本练习(1)填一填,想一想 ...

    基础练习有些缺乏,简单的对应图像填空,分数变化的填空,可以参照一下数学书本后面的练习。

    徐铮
    徐铮11年前

    下面,就听课后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1、课前谈话 “日落月升、时时运动……” 这个变与不变的有着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的开头,我很喜欢。让数学课上得更加有文化,会让学生们对数学学科有更浓厚的兴趣,会对数学肃然起敬。
    
    2、在第一个环节看图写分数,学生把分数写出来之后,进行分类,老师追问:“这些分数都长得不一样,你怎么认为它是相等的呢?” 学生出现了好几个答案:有的是用分子除以分母,有的说约分,有的说看图。其实这节课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图。那么老师问这个问题是否会偏离了重点,特别是提出约分,是很难去解释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逻辑是不通的,因为约分存在的基础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等于是用结果去证明原因了。而且这里分散了思路,学生们对看图证明这些分数的大小印象不太深刻,也影响了后面举例验证的过程。  这个追问的价值还是值得商榷。
    
    3、在举例验证的过程中,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是老师设定好第一个分数的,规定了一个乘法一个除法,是否可以两个合成一个,直接让学生从乘上一个数和除以一个数两个思路去举例,第三个移到第二个,完全放开,不用限定第一个分数。
    
    4、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出现了小孩举出反例,(待续)
    厉妃
    厉妃11年前

    整堂课的流程设计流畅,行云流水。我们研究 “学中教” 的课题,观察 —— 猜想 —— 举例 —— 验证 —— 总结,这堂课很好的诠释了研究的主题。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8&ptid=2016)
    
    五、总结提升,变与不变。师:不管分子分母如何千变万化,都要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数学里 ...

    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好体现了变与不变的思想,分数的大小(分数值)不变,分子与分母在变,分子、分母是同时变化的,是同向变化的(是扩大都扩大,是缩小都缩小),是同倍变化的(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相同)。只有这样变化,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

    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11年前

    第一环节,将图横着放,与分数一一对应,更好地观察到分数变化的规律。第二环节举例验证分数个数减少,讨论两个分数之间的关系,结合图可能会更好地说明分数相等。

    水中白莲
    水中白莲11年前

    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巩固加深,层层递进,学生经历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 的发现的全过程,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肯定记忆深刻。

    江丽
    江丽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五年级的学习内容,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听了张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发现在老教师的身上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先赞一个。

    水中白莲
    水中白莲11年前

    第一环节,问有什么发现问题过大,是否可以改成观察相等的分数,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结合图说一说分子和分母都不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这样的分数你还能写出一些吗?

    顺德嘉信西山
    顺德嘉信西山11年前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张老师一改过去在黑板上板书两三组相等分数,先从左往右观察,再从右往左观察,然后教师自己给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做法。而是先出示各种分数图,通过这些富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试着观察、比较、总结,自己尝试着表达规律。

    顺德嘉信西山
    顺德嘉信西山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人认为在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与商不变性质联系起来,对比记忆,效果会更好。

                                              顺德嘉信西山小学   卢树娣
    顺德嘉信西山
    顺德嘉信西山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课题,在各级教学观摩课上也经常出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已经有了商不变的性质的铺垫,学起来并不困难。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重点、有层次、练习多样化,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顺德嘉信西山
    顺德嘉信西山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课题,在各级教学观摩课上也经常出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已经有了商不变的性质的铺垫,学起来并不困难。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重点、有层次、练习多样化,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顺德嘉信西山 婷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1812: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819&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课题,在各级教学观摩课上也经常出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已经有 ...

    谢谢,是要把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联系起来,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9-30 13:06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下面的说话对吗?

    (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

    生:对的,因为教室里除了上课和听课的老师外,就只有我们 503 班的学生了。

    师:也就是说教室里找不到第三种身份的人了,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2) 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中山小学的。(丽水市莲都区中山小学借班上课)

    生:错的。因为张老师就不是中山小学的。

    师:很厉害,举一个不是的反例,就能证明这话是错的。看来我们要证明一句话是否正确,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找到证据证明。

    师:是的,数学上经常用举例子来证明一句话的对错,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利用这结方法来证明分数中的一些性质。

    一、分类观察,猜想规律。

    1、 分一分,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15851586158715881589

    师:同样的图,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这些分数有什么联系?

    生 1:整体量是一样的,部分量也是一样的,分的方法不同。

    生 2:这些分数的大小都相等,都表示 12 个圆片。

    生 3:我发现从 2/3 到 4/6,分子和分母都同时扩大了 2 倍,到 6/9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 3 倍,到 12/18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 6 倍。

    生 4:我还发现从右往左看,刚好变成了除。

    师:谁能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现再说一说?

    生 5:……

    教后反思:由原来的两组分数分类,变成只研究一组分数的关系,好处在于学生马上集中相等分数的联系,弊端在于分数大小相等的关系学生反而不易发现,而重点放在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关系上,而相等是这一性质的前提,创设怎样的情境既让学生发现相等,又利于研究分子分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呢?分数大小相等将如何阐述更直观明了?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根据这一组分数发现了一个规律,那 还能找到一些符合规律,大小相等 的分数吗?

    生:能(不能)

    师:无论能与不能,都是我们提出的一个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生:举例子,找证据证明。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举例验证,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一些建议:

    找相等分数的建议:

    1. 在活动纸上折一折,画一画。

    2. 根据意义写一写,算一算。

    3 . 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发现

    教师巡视,收集性的分数

    课堂反馈,大多数学生采用折一折的方法来证明相等的分数存在以上规律。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一结论的?

    方法总结: 发现规律、提出猜想、 验证总结


    教后反思:由原来的指定分数研究,到放开设定,学生自由折纸,环节相对开放,难度降低。但也有部分孩子直接利用上面的规律来写分数,却并没有说明分数的相等性,陷入循环论证的怪圈。分数的基本性质前提是相等,是相等分数之间存在的变化规律。

    四、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师:下面就要考考大家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得怎么样了。

    第一层、基础练习:

    1590

    第二层、分数实际生活背景。

    1591

    第三层、数学符号化思想。

    1592

    第四层、变式应用。

    1593

    第五层、数学学习方法的融会贯通

    有人说:“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设计意图:计算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在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再赋予分数的现实生活意义,既是对计算作用的一种体现,同时让孩子应用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比较在校时间和睡眠时间的长短,初步感知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接着是一组开放题,对 6/8 进行变化,有两层作用,一用字母表示所有的可能性,是符号化思想的体现,二是引出 0 除外,使性质完整。最后对 6/8 的分子进行加减的变化,也有两层作用,一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变式应用,分母填上去的数必需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二是有部分孩子会填分子分母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那么等式成立吗?引导学生再次利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定理的不可行性。

    第六层:数感、数学文化的渗透。

    1598

    1594

    1595

    1596

    1599

    图片:

    1.jpg 2.jpg 3.jpg 4.jpg 7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77.jpg 88.jpg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三稿)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课前谈话,既与学生增进了解,又蕴含了数学思想方法。自然,有效。中山小学黄校长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9-2021: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5&ptid=2016)
    
    课前谈话,既与学生增进了解,又蕴含了数学思想方法。自然,有效。中山小学黄校长 ...

    由原来的两组分数分类,变成只研究一组分数的关系,好处在于学生马上集中相等分数的联系,弊端在于分数大小相等的关系学生反而不易发现,而重点放在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关系上,而相等是这一性质的前提,创设怎样的情境既让学生发现相等,又利于研究分子分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呢?分数大小相等将如何阐述更直观明了?丽水实验小学朱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9-2021: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6&ptid=2016)
    
    由原来的两组分数分类,变成只研究一组分数的关系,好处在于学生马上集中相等分数的联系,弊端在于分数大 ...

    在第二环节验证分数基本性质中由原来的指定分数研究,到放开设定,学生自由折纸,环节相对开放,难度降低。但也有部分孩子直接利用上面的规律来写分数,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练习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每一组数据都有独到的用处,都为下一环节设置相应的伏笔,做到一题多用,一题巧用。

                中山黄校长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在第二环节验证分数基本性质中由原来的指定分数研究,到放开设定,学生自由折纸,环节相对开放,难度降低。但也有部分孩子直接利用上面的规律来写分数,分数相等性的证明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前题。

          中山黄校长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分子分母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比较难,不是本节课的内容,建议不要让孩子举例验证这句话的错误性。

                学院李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整节课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应用都是重要数学活动方式,张老师应该更突出这一过程,把孩子的主动探究过程展现得更具体、完整,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相等分数发现联系,需要引入更丰富的素材,帮助孩子直观理解。在验证这一环节,要注意层次性,如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孩子有计划有效率地探索,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加减法如果孩子没有提出,建议老师不要涉及。练习的设计注重基础与拓展的联系,最后一题体现的思想是很好,但是形式还需思考,怎样既与分数基本性质紧密联系,又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能为了体现文化而随便找一些练习,练习是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的。

             市教研员戴老师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教案第二稿 35 楼 —39 楼【2013】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张君霞五上《分数的基本性...

    1964zhaiyulan
    1964zhaiyulan11年前

    很用心的教学设计,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赞一个;因为是分数,上传时,操作层的技术问题一定带来很多不便,辛苦了。接下来可在一楼建一下导读帖,完善一下各环节设计意图。对学生的预设还可再充分些。期待张老师更多的精彩!

    网络团队 翟玉兰

    静中求真
    静中求真11年前

    认真研读后,收获不小,辛苦了!!

    顺德嘉信西山
    顺德嘉信西山11年前

    拜读了张老师的第三稿,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教学设计中彰显了新课标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 “推动学生如何学习” 上下功夫,让学生自己去做数学,通过分类观察,猜想规律,再举例验证,总结规律,最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特别是练习设计独特新颖,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一节朴实、真实、扎实的好课。(顺德嘉信 曾令成)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9-30 13:11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第五稿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

    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本课试图让孩子在观察相等分数的基本上,发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猜想: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一定都相等吗?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最后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上课前,我对本年级学生做了大量的学前检测:1786 这两组分数的大小相等吗?请相办法证明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在下面空白处把证明过程画一画或写一写。测试了 112 名学生,89.3% 填相等,其余填错,或空题。说明孩子对于相等的分数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有广泛的感悟。能填出相等的同学中 80% 的同学采用画圆形、长方形、线段图证明相等,用图形表示两个分数的相等性,是最直观,也是书本呈现最多的方法。4 人利用分数的意义表示取的份数相等,3 人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证明相等。从中看出除法基本性质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认知基础,但却不是最贴近学生思维水平的思维起点。13 人虽然试图证明相等,但是存在单位一不统一,作图不规范、分数意义理解不清、用分母除以分子等错误。基于此,所以本课设置观察分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几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实际,让孩子在证明相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解为什么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的活动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课堂的主人。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领悟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测试典型答案:

    直观作图法证明两个分数相等占了绝大多数

    1787

    1788

    1789

    少部分同学利用分数的意义:

    1790

    少部分同学利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1791

    1792

    图片: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9-30 13:12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第五稿


    1793

    图片:

    8.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10-8 19:50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第五稿

    教学过程

    一、分组观察,提出猜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明想在每期黑板报上开辟一个数学专栏,老师说:我把黑板平均分成 2 份,给你其中的 1 份吧。用分数怎么表示?

    小明说:能不能再多一点啊?

    老师说:那就把黑板平均分成 4 份,给你其中的两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啊?

    小明说觉得有点不对劲,正纳闷呢,老师接着说:那我把黑板平均分成 12 份,给你 6 份,这总够多了吧?这回用分数怎么表示呢?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生:他们都是相等的,因为他们的面积相等。

    生:他们都表示黑板的一半。

    师:从图上看,很明显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小明看到大家这么厉害,也在黑板上画了一组图,你知道他表示的是什么分数吗?他画的这些分数相等吗?

    1794

    生:从图上看这些分数也是相等的。

    师:这两组分数大小都相同,但分子和分母却不同,他们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1795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观察两组分数,发现 “分子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这一现象,建立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感性认识,但要形成规律,不能光凭两个例子,还需广泛论证,这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1、讨论方法,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说了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雯雯很厉害,他说只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都不变,真的是这样吗?

    生:真的。

    师:所有这些都只是我们得到的一个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举例验证。

    师:也就是举个分数的例子试一试是吗?请拿出研究单,每人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分数。把它写在这个位置。然后把分子分母按规律变化。我们会得到一个新的分数。接下来呢?

    生:想办法证明这个分数是否相等。

    师:如果相等,那么这个猜想就(成立),如果不相等,这个猜想就(不成立)。

    师:知道怎么证明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开始吧。

    探索研究导学单:

    研究问题: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人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1796

    2、教师巡视,收集生成资源。

    3、学生汇报。

    图片:

    9.jpg 10.jpg 11.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10-8 19:53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第五稿

    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都相等,从而证明原分数和新分数相等。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相等的除法算式,其实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除法的什么性质?

    生 6:除数被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是啊,看来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什么联系呢

    生 7: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商就是分数的大小。

    师:是啊,你看下面这个同学就不算商,直接把除法算式用等号连起来了,可以吗?

    1802

    师:能过同学们用各种方法,举了很多例子,有没有同学利用这个变化规律举出来的分数是不相等的?

    生:没有。

    师:看来符合这个规律变化来的分数,他们的大小是相等的。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1803

    师:但刚才还有同学说 0 要除外,为什么呢?有没有同学去证明过?

    生 8:我把 1/2 分子分母同时乘 0 后,原分数就变成了 0,与原分数不相等,且分母也不能为 0,没有意义,如果是除以 0,0 不能作除数,所以没有意义。

    师:你们听懂了吗,他什么意思?

    生:乘 0 或除以 0 后,是既不和原分数相等,也没有意义。

    师:所以我们要将 0 除外。真是有道理。下面还有一个同学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1804

    生 9:他分子分母乘的数不一样,所以结果两个分数也不相等了。

    师:是啊,如果乘上不同的数,分数大小就不相等了,他虽然举错了,但是也是一个很好的反例。

    设计意图:

    2011 版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四基的培养。即在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本环节学生在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中,发展抽象思想,通过数形结合等方法从具体的分数例子中抽象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用一句话概括或用字母表示分数基本性质,形成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数学经验,学生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数学活动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同伴讨论、分析、展示、表达,充分发挥自主性,真正在学中教,在做中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整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成果富有个性,生成性资源丰富,既有真分数,又有假分数,带分数,还有整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断证明分数相等的过程中,既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巩固,也是数学研究方法的体验。学生的错例也是非常好的资源,引导孩子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必须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否则大小会发生变化。


    图片: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三、数学建模,完善规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生:举得完(举不完)

    师:有同学举得完,下面我们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举的。

    1805

    生 10:我把 分子分母同时乘 n 得到 ,因为 1/10=1÷10=0.1, 1n/10n=1n÷10n,利用商不变性质除数被除数同时除以 n,变成 1÷10=0.1。把 1/10=1÷n/10÷n=(1÷n)÷(10÷n),利用商不变性质除数被除数同时乘 n,也就是变成(1÷n×n)÷(10÷n×n)=1÷10=0.1。所以相等。

    师:这位同学真是太厉害了。佩服你,同学们听懂了吗?他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举完了吗?

    生 11:没有,那如果分数不是 呢,是其它分数呢?

    师:那么你觉可以用什么表示任意一个分数?

    生 11:b/a=bn/an=b÷n/a÷n

    师:这些字母有什么条件限制?

    生:a≠0,n≠0

    师:老师真是佩服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说得比老师还好,想得比老师还周到。

    图片:

    21.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10-8 19:55 编辑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


    四、运用规律,加深理解

    师:下面就要检验一下我们对规律的应用啦。小试身手,一起看。

    第一层:基础练习

    1. 填一填。

    1806

    师:如果最后一题,分子是 12-9,你觉得分母怎么变分数的大小仍然不变?

    3、1807

    师: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的 1808,这个分数他会变戏法,他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不断地变化分子分母,在生活之中到处存在,而且很特殊哦。

    第三层 解决问题

    4、

    1809

    师:离 3/5 这个点附近有一个神奇的点 C, 叫黄金分割点。人们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点创造了许多神奇的美。数学的神奇还远不止这些,期待同学们不断探索,发现更多的惊喜。

    师:学习很有趣,但也要劳逸结合,教育部对于孩子们的休息就做出了规定:

    5、

    1810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 1:小学生睡眠时间和在校时间哪个多?

    生 2:小学生睡眠时间和在校时间相差几分之几?

    师:以前我们只学过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加减法,这两个分数分母都不相同,怎么办呢?

    生:可以利用基本性持变成一样.

    师:是啊,分数的基本性质原来有这样的作用,看来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这些我们将在以后的课中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第 1 题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练习,目的帮助全班同学尤其是中下层学生巩固识记性质,第 2 题是对数域理解的一个扩充,乘和除以的那个数,不但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这也为课尾的埋下伏笔,既然小数可以,那么乘或除以分数、负数行吗?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二十分之十二分子分母同时减 9,分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辩证认识,能力强的孩子马上通过一个反例得出同时加、减相同的数,分数大小发生会变化这一结论,不要求孩子都要会总结,只要能判断它不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既可。接着第 3 题追问,如果分子是 12-9,分母怎么变分数的大小才不变,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变式应用,虽然分数的表面形式在变,但要使分数大小不变,还是要转化成分数的基本性质,12-9=3,相当于分子 12÷4=3,所以分母 20÷4=5。第 4 题仍然是研究相同的分数,这个分数非常特别,他是黄金分割附近的一个分数,人们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进行变化,应用于生活中各个领域,产生许多神奇的效果,孩子在巩固分数基本性质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神奇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而三十七分之二十一和五分之三,分子存在 7 倍关系,但分母却没有 7 倍关系,在以后的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学习中,不但可以通分母,也可以通分子,是一种思维的变式,同时三十七分之二十一在五分之三附近,也是估算意识的培养。整个练习都围绕同一分数在研究,将练习形成题组,学生思维流畅,课整体性强。第 5 题是两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分数,根据信息提数学问题,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分数基本性质的作用,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或分子变成一样,方便比大小。这样的问题学生解决存在困难是正常的,可以作为难得的教学资源,恰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将学习的热情延伸到未来。

    四、全课小结,激发兴趣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 1: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生 2:我们学会了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

    生 3:分子分母同时乘分数行不行?

    生 4:分子分母同时乘负数行不行?

    师:同学们既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方法,还提出了很多问题,要想知道答案,同学们会怎么办?

    生:举例子,找资料。

    师:好品质,学习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事情,希望同学们继续去研究,去发现更多新的知识,谢谢。


    图片: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张君霞 于 2013-9-30 13:17 编辑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1812:30](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8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人认为在引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与商不变 ...

    通过前测发现,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要联系比较困难,他们的思维起点更倾向于用直观的图形来理解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然后再提升到通过运算本身的联系理解,可能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1964zhaiyulan发表于2013-9-2123: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406&ptid=2016)
    
    很用心的教学设计,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赞一个;因为是分数,上传时,操作层的技术问题一定带来很多不 ...

    谢谢,努力创建中。

    ′something
    ′something11年前

    张老师能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材料。用同一张白纸,既能演示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利用同伴的多张白纸创造的不同形式分数进行横向比较,排除非数学本质,理解分数的真正本质含义 —— 平均分。与纸张的大小无关,与所涂的颜色也无关,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数学本质。 再者,在本课中张老师能够培养学生 “观察 —— 探究 —— 思考 —— 发现 —— 总结” 的数学思考品质。

    黄·金
    黄·金11年前

    拜读了敬业的张老师的课,学习了!!

    一见好心情
    一见好心情11年前

    先顶下,好好学习。

    男dé风流
    男dé风流11年前

    学习了!学习了!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内容充实。给张老师赞一个!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看了张老师的教学视频,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个框架我很喜欢,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也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朱梦莎
    朱梦莎11年前

    看了老师的视频,受益颇多。老师的引入用了一个小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用图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大小。二分之一四分之二等都是一样大的。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发现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大小相同。老师的课堂步步紧扣引人入胜,让学生得到自己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飞牛仔
    飞牛仔11年前

    一堂好课啊!:handshake

    万芜湖
    万芜湖11年前
     张老师的这堂课另我感触很深!张老师并不是一味地灌输给孩子们知识,而是教会孩子们一种探索新知的方法。正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张老师的这节课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张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观察猜想,然后又让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的举例验证,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而如此教学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孩子们不仅仅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还能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并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这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感谢张老师给了我这么多的启发,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也会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Elena_♡
    ♡Elena_♡11年前

    看了张老师的视频,感觉对小学数学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该节课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我感受到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相信他们掌握的很好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 ...

    前测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环节提供参考,更利于收集有代表性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的成果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孩子们有些想法甚至是老师想不到的,真正教学相长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 ...

    前测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环节提供参考,更利于收集有代表性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的成果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孩子们有些想法甚至是老师想不到的,真正教学相长

    徐铮
    徐铮11年前

    孩子的反例:认为这个规律不成立,原因是他认为 24/80 到 12/40 到 4/( )的变化过程中,12 除以 3 等于 4,而 40 除以 3 不能整除,所以认为这个规律不存在。

    这个反例非常珍贵,实际上,40 除以 3 不能整除,但是数值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 4 除以 40/3,答案也是相等的,这里就穿插了今后的繁分数的思想以及把除法转化为分数的思想。教师在后面予以化解,再类推到除以分数、小数其实等式都是成立的,马上就体现了更深的深度。不过后面函数图的出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不会理解上有困难,反而不易接受这个规律?因此对于这样的反例,我认为还是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黄·金
    黄·金11年前

    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学习了。

    徐铮
    徐铮11年前

    第五稿的导入很好。

    原先的变与不变也有意思,但是毕竟离学生的生活远了点,学术气息较浓,这一稿的导入,以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为背景,学生感觉亲切,又有矛盾的产生,让数学课堂的研究有了求知欲,很巧妙!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9&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

    教学目标的定位,既要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和概括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积累最广泛生动的数学经验。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教学目标的定位,既要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和概括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积累最广泛生动的数学经验。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0&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教学过程一、分组观察,提出猜想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发现相等分数之间,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

    落叶无殇
    落叶无殇11年前

    看了张老师的视频,觉得小学数学课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张老师采用了 “观察 —— 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这样的数学教学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张老师让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做的题目,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这样很好,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做法,其中有些学生采用了不同的分数来做,有假分数、带分数和真分数,又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原因如线段图、圆形、长方形、商不变性质、算术等。 甚至有些学生还解答了为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中 0 除外。其实在张老师让学生做判断时,我记得有些老师是采用了让学生看完题目之后,闭上眼睛再判断的方法,这样学生会减少跟着别人的想法,老师也可以知道哪些学生有什么地方还不太理解。总而言之,张老师的课还是上的挺成功。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落叶无殇发表于2013-10-814: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26&ptid=2016)
    
    看了张老师的视频,觉得小学数学课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张老师采用了 “观察 —— 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这 ...

    闭上眼判断,这个方法真好。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老师,加油!

    徐铮
    徐铮11年前

    刚才又认真的看了第五稿,发现和第一次上课相比,整个课堂丰富了很多,学生出来的东西更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注意到张老师给学生的 “探索研究导学单” 中,第三栏从原来的直接给出图,限定了学生从画图出发去证明分数的大小相等,变成了 “想办法证明两个分数是否相等”,果然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真的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相信有些方法老师都没有预料到吧。

    不过,这样改之后,会不会存在有些学生很茫然,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去证明呢?所以是否要在学生开始探究之前给个示范也是值得思考的。

    年崋.似水
    年崋.似水11年前

    看了张老师的这堂《分数的性质》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很简单的一堂课,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小细节的地方实在是很多。首先张老师通过小明要在黑板报上出一个数学栏目为故事背景,通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十二分之六等数字来迷惑学生,但是聪明的学生们一眼就看出来其实都是相等的。并且找到规律,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大小不变。而且更加聪明的学生发现了,作为乘数,零要被排除在外。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目的便是轻而易举的就达到了。接下来,张老师把验证这一结论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们,让同学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到课堂的下半节课的时候主要是做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814: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25&ptid=2016)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发现相等分数之间,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

    进而提出猜想,是不是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都不变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激发验证猜想的学习热情,学生利用画图、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联系等,经历多种数学活动,积极广泛的数学经验,真正理解了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而不是从表面发现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再进行机械的运用。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814: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33&ptid=2016)
    
    刚才又认真的看了第五稿,发现和第一次上课相比,整个课堂丰富了很多,学生出来的东西更多了。为什么会这样 ...

    前几稿都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找,中下学生确实有点茫然。这一次列了学习单之后,孩子们有了探索的框架,从课堂反应看,学生明显更有章可循了。在探究之前,老师先引导学生写了一组分数,目的也是帮助中下学生,这也应该是探究之前的提示,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我比较喜欢张老师的上课风格,很大气。张老师在课的引入时,是否可以更放开一点,让孩子探究的步子迈得再大点?最后的练习反馈时,老师还可以放开一点,前面探究已经很充分了,所以大家都懂的可以快一点,重点解决存在问题的。

    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我与张老师共同经历的磨课的过程。从几次试教看,本次课堂探究过程是我最满意的,充分调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高情境、观察发现,提出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很顺畅,学生反馈表达清楚,智慧无穷,几川证明分数相等的方法也展示得很充分。练习设计也能层层递进,希望张老师还要更多考虑每次练习的落脚点在哪,也就是你出道题目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老师心理要清楚,这样才能练一道会一类,练一道掌握一个知识。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我与张老师共同经历的磨课的过程。从几次试教看,本次课堂探究过程是我最满意的,充分调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高情境、观察发现,提出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很顺畅,学生反馈表达清楚,智慧无穷,几种证明分数相等的方法也展示得很充分。练习设计也能层层递进,希望张老师还要更多考虑每次练习的落脚点在哪,也就是你出道题目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老师心理要清楚,这样才能练一道会一类,练一道掌握一个知识。

    市教研员:戴慧琴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学生证明分数相等的方法各式各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图形法、计算法等,当举的分数较简单时,画图法更多,但是有些孩子举了分子分母很大的分数,扩大的倍数也很大,他们就开始主动寻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思维上从形象过度到抽象,老师在交流时,也有意识地按这样的顺序展开,学生自己带领全班同学一步一步走向深入。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814: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49&ptid=2016)
    
    学生证明分数相等的方法各式各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图形法、计算法等,当举的分数较简单时,画图法 ...

    0 的处理上,学生能提出 0 要除外,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去证明 0 为什么在除外,但是老师适当的点拨,要想证明还是很容易的,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7&ptid=2016)
    
    三、数学建模,完善规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生:举得完(举不完)师:有同学举得 ...

    张老师的班级学生基础是相当好的,能想到同时乘 N,除以 N,很了不起,可见老师平时也相当重视数学思维的建构。学生汇报相当清楚,而且能根据前面同学的证明,及时补充 N 不等于 0。最让人惊叹的是,利用商不变性质来证明同时乘 n 除以 n 分数大小不变,表达得很精彩。中下学生肯定想不到这样的建模,但是有这样优等生的带领,是老师之幸,也是同班同学之幸。学习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过程。

    洪媛媛
    洪媛媛11年前

    张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 “学会” 走向 “会学”。本节课中,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 “比较”、“猜想”、“归纳”、“变与不变” 等数学思想方法。总结阶段再次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重点提炼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2_37:}

    个人的小小建议:1. 板书有点乱。2.“小明” 的情境有点老套 {:2_28:}

    以上仅仅是个人看法,望张老师见谅呢。:loveliness: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7&ptid=2016)
    
    三、数学建模,完善规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生:举得完(举不完)师:有同学举得 ...

    学生把十分之一同时乘或除以 n 解释清楚之后,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追问:他把所有的例子举完了吗?于是就有学生说他只举了十分之一,万一分数不是十分之一呢?这个反问反问很厉害,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激发出来,一问激起千层浪,孩子又开始转动脑子,用 a 分之 b 代表所有的分数,这样一个数学建模就在老师和同学的引导追问之下,初步成形了。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最后一次的课,跟第一次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动。一比较,发现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更透彻了,从发现基本性质到验证基本性质,到运用基本性质,学生更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对性质的运用也更深入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洪媛媛发表于2013-10-815: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54&ptid=2016)
    
    张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 “学会” ...

    一定改正,确实有点乱,小明有点老套,但是学生很熟悉,名字不重要,换个小刚小强啥的,本质不变。您觉得呢。

    叶多多
    叶多多11年前

    教材安排合理,学习效果一定大丰收。

    朱爱凤
    朱爱凤11年前

    看了张君霞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我觉得最大的、也是张老师这堂课上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多让学生开口、给学生自己动手找答案的时间很多,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把自己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给完成了,这是我觉得最厉害的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先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分数导入这堂课,在导入部分充分地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在正式介绍分数的基本性质后,适当用一些练习强化学生的记忆。在在练习之后让学生自己探索这个分数性质的一般表示方法,很有探索性。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我觉得张老师的课堂还是给我一种学生很积极的感觉!我觉得上的挺好的!

    徐铮
    徐铮11年前

    斯老师,戴老师都来了,好热闹:lol

    兜兜de月
    兜兜de月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兜兜 de 月 于 2013-10-12 11:00 编辑


    1. 张老师的课堂能够很灵活的运用身边的资源,运用黑板的一个小案例,让学生在多媒体上直观的看到 1/2,2/4,6/12, 同时加以板书,让同学直观的看到整个过程,然后联系小明的数学板块展开练习,同学能很快的吸收这部分知识,而且学生也能很快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出来,再加以板书进行 1/2,2/4,6/12, 的转换,课堂很活泼

    小教 113 07 金芳月



    木朵说话呀
    木朵说话呀11年前

    课堂一开始设计情境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进入主题。接下来,张老师带着同学一起观察,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最后得出总结。一步步地让学生自己发现分数的性质,最后用一系列由简到难的练习来运用和巩固新知识,教学逻辑性强,有条不紊。

    just❤be☀
    just❤be☀11年前

    看了张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以下是我个人观点:

    1. 看了一些人的评论,说是觉得板书有点乱,但是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在需要注意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比如 a 不等于 0,b 不等于 0。分数基本性质中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数,0 要除外。个人觉得,“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也应用不同颜色,因为这是一种学习方法,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学习,这比单纯地教知识要重要。

    2. 在让学生自己举例论证的时候给学生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并且让学生上台展示的时候有一定顺序,展示了不同的方法。但是在第一个女生介绍用画图方法验证的时候,说到将长方形分成 3 份,应是平均分成,数学语言讲究准确严谨,老师应给予纠正。

    3. 判断正误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用手表示,其实我觉得和闭上眼睛判断差不多性质,都是为了防止学生出现人云亦云的状况,让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

    4. 用习题的方式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并且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了什么,加深记忆。让学生根据这节课提出问题,留在课外,引发学生课外学习,也为下节课铺垫。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0&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教学过程一、分组观察,提出猜想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观察两组分数,发现 “分子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这一现象,建立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感性认识,但要形成规律,不能光凭两个例子,还需广泛论证,这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设计意图:


    2011 版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四基的培养。即在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本环节学生在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中,发展抽象思想,通过数形结合等方法从具体的分数例子中抽象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用一句话概括或用字母表示分数基本性质,形成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获得具有个性特征的数学经验,学生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数学活动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同伴讨论、分析、展示、表达,充分发挥自主性,真正在学中教,在做中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整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成果富有个性,生成性资源丰富,既有真分数,又有假分数,带分数,还有整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不断证明分数相等的过程中,既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巩固,也是数学研究方法的体验。学生的错例也是非常好的资源,引导孩子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必须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否则大小会发生变化。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9&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
    
    <br />
    
    
    四、运用规律,加深理解师:下面就要检验一下我们对规律的应用啦。小试 ...

    设计意图:第 1 题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练习,目的帮助全班同学尤其是中下层学生巩固识记性质,第 2 题是对数域理解的一个扩充,乘和除以的那个数,不但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这也为课尾的埋下伏笔,既然小数可以,那么乘或除以分数、负数行吗?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二十分之十二分子分母同时减 9,分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辩证认识,能力强的孩子马上通过一个反例得出同时加、减相同的数,分数大小发生会变化这一结论,不要求孩子都要会总结,只要能判断它不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既可。接着第 3 题追问,如果分子是 12-9,分母怎么变分数的大小才不变,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变式应用,虽然分数的表面形式在变,但要使分数大小不变,还是要转化成分数的基本性质,12-9=3,相当于分子 12÷4=3,所以分母 20÷4=5。第 4 题仍然是研究相同的分数,这个分数非常特别,他是黄金分割附近的一个分数,人们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进行变化,应用于生活中各个领域,产生许多神奇的效果,孩子在巩固分数基本性质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神奇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而三十七分之二十一和五分之三,分子存在 7 倍关系,但分母却没有 7 倍关系,在以后的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学习中,不但可以通分母,也可以通分子,是一种思维的变式,同时三十七分之二十一在五分之三附近,也是估算意识的培养。整个练习都围绕同一分数在研究,将练习形成题组,学生思维流畅,课整体性强。第 5 题是两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分数,根据信息提数学问题,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分数基本性质的作用,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或分子变成一样,方便比大小。这样的问题学生解决存在困难是正常的,可以作为难得的教学资源,恰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将学习的热情延伸到未来。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just❤be☀发表于2013-10-817: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362&ptid=2016)
    
    看了张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以下是我个人观点:
    
    1. 看了一些 ...

    谢谢,听得很认真,教师语言确实要规范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814: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53&ptid=2016)
    
    张老师的班级学生基础是相当好的,能想到同时乘 N,除以 N,很了不起,可见老师平时也相当重视数学思维的建 ...

    确实,优秀的孩子是能让生成更精彩,如果错误资源能抓住,也不失为课堂的亮点,甚至可以利用错误资源帮助学生辩证理解新知。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820: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17&ptid=2016)
    
    确实,优秀的孩子是能让生成更精彩,如果错误资源能抓住,也不失为课堂的亮点,甚至可以利用错误资源帮助 ...

    课堂机智还需不断修炼。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兜兜de月发表于2013-10-816: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324&ptid=2016)
    
    1. 张老师的课堂能够很灵活的运用身边的资源,运用黑板的一个小案例,让学生在多媒体上直观的看到 1/2,2/4,6/...

    出黑板报确实是孩子们日常熟悉的, 利用这个情境导入主要目的也是唤醒孩子们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感性经验,无论老师怎么变,但是分数的大小不变,数学版块的面积不变。形象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第四稿的引入,老师是利用一组圆形,让孩子分一分,不同的分法得到不同的分数,这样的导入比较难,单位 1 是一个整体,学生能根据图写分数,但要有序进行分,难。而第五稿针对教学实际,进行了较大的改动,通过动态演示分法,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分法在变,但表示黑板的面积不变,即分数大小不变,数形结合,用得很好。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稿)
    
    <br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在探究环节,第四稿张老师只是提供了建议,课堂观察发现很多孩子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什么分数,而在第五稿中,针对这一实际,设计了研究单,并在研究之前引导孩子一齐写一个自己最想研究的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某一个数,得到一个新分数,这样让孩子不会无从下手,而是有了研究的对象。有了一个范例,后面的担任就顺利多了。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稿)
    
    <br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设计单是研究三组分数,是考虑到一般的规律总结,需要建立在至少三个例子的基本上,好处是让每一个孩子经历充分论证的过程,不足就是一个孩子在研究多组,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时间上不能保证,是否可以让研究少一组,然后发挥小组交流的作用,充分交流研究成果呢?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稿)
    
    <br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第四稿练习量较大,第五稿进行了整合,功能作用不减,但是更有整体性了。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8&ptid=2016)
    
    五、总结提升,变与不变。师:不管分子分母如何千变万化,都要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数学里 ...

    第三稿变与不变这个思想,我觉得很好,但是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体现得不充分,后来为什么不要了?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7&ptid=2016)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师:这只是我们根据一组分数得出的猜想,是不是所有分数经过这样变化,分数大小都 ...

    这一探究过程给学生限定了分数,和长方形图,显然没有最后一稿好。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6&ptid=2016)
    
    教学过程
    
    一、分类观察,猜想规律。
    
    1、	看图写分数,你能给这些分数分分类吗?
    
    <br />

    第一环节通过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相等的分数,我觉得挺自然的,为什么后面不用了?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56&ptid=2016)
    
    <br />

    从几稿设计看,张老师前面在不停做加法,比如糖占水的几分之几,变与不变这些题目,都想体现一些数学思想,但是后面都在不停的做减法,把很多东西舍弃了,目的在于突出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这一数学研究过程,做加法的过程是对教材理解的过程,做减法是对教材本质把握的过程,这样的磨课过程很价值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1&ptid=2016)
    
    四、巩固应用,加深理解师:下面就要考考大家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得怎么样了。1、基本练习(1)填一填,想一想 ...

    转盘获奖可能性这个题目比较有意思,最后还与正比例函数联系在一起,很有深度,不知道这样的题目教学效果如何?老师为什么最终选择舍弃?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 ...

    看了设计意图,原来每一环节老师都有独到的设想,如果平时每一节课,都能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将是学生之幸。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 ...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可以有目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把学生的作品都能收集,并记录,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让我们看到课堂的真实水平,很有心的老师。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9&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
    
    <br />
    
    
    四、运用规律,加深理解师:下面就要检验一下我们对规律的应用啦。小试 ...

    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没有小数和整数那么紧密,分数的基本性质究竟有什么作用,是一直困扰张老师的问题,分数基本性质对后续学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分、约分,异分母分数比大小、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上,如何让孩子初步感受到他的作用呢?张老师想到了黄金分割,他的本质是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变化,变换成不同的分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这一设想很好,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到分数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能给生活带来真真切切的美,数学能产生很多神奇的效应,对于激发滶知欲有很好的作用。但不足之处个人认为,黄金分割更确切是比和比例,而且其比值也不是 0.6,而是 0.618,虽然他们本质是一样,但在此处让孩子理解,稍有难度,个人意见。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9&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
    
    <br />
    
    
    四、运用规律,加深理解师:下面就要检验一下我们对规律的应用啦。小试 ...

    睡眠时间和在校时间这个例子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息息相关,倒是可以把这个练习提前,黄金分割那个放后,作为机动,不知这样调整张老师有没有试教过,是否会更好,没有实践,只是个人设想,也许效果还不如张老师的好。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65&ptid=2016)
    
    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没有小数和整数那么紧密,分数的基本性质究竟有什么作用,是一直困扰张老师的问题, ...

    如果是估计意识的培养,好像稍有牵强。

    备份曾经/aiq
    备份曾经/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 ...

    参与张老师的磨课过程发现,一开始前瀃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喜欢用画长方形,圆形的方法,虽然画图比较麻烦,但是他形象直观,方便理解,但是在交流之后,学生却大多选择了画线段图,这是一个半抽象的数学模型,书本出现不多,学生不容易想到,但画法更快捷,却也贴近学生思维水平。说明学生的思维如果进行适当的提升,他们是愿意改进自己的方法,或者说能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更进一步的,所以整节课,到最后学生的研究成果有个别学生的想法是相当聪明的,大多数孩子是想不到的,但是一个想到了,把他的方法告诉大家,就等于全班都见识了这样的方法,肯定有部分同学是深受启发的,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可能一时较难跟上,我们要允许一部分孩子慢一点,慢慢再跟上。

    yf033d06
    yf033d0611年前

    张老师这节课,上得很大气,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整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 “观察 —— 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规律 —— 应用” 的学习方法及过程,注重 “授之以渔”,有亮点有挑战,引导学生用 “商不变的性质” 的来理解、验证 “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并建构数学知识的联系性…… 只是为了让学生在充分的探究中验证从而悟到 “分数的基本性质”,后面到练习的讲解这一环节时间显得有些仓促…… 因此,我想在教学的例举环节的编排能否有些许的舍弃,如黄金分割的分数提一下就留给学生课后去研究等。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老师在莲都中山小学借班上课时,课前谈话让学生判断这样的两句话是否正确:1、教室里的学生都是中山小学的,2、教室里的学生和老师都是中山小学的。学生通过举例子证明,教室里只有我们班的学生,我们班都是中山小学的,所以这句话是对的,这是穷举法思想的运用,第二句话是举一个反例,上课的张老师就是中山小学的,所以这句话是错的,把数学思想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也为本节课服务,很好。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老师在自己学校录相课上看不到这样的课前谈话环节,学生对于举例验证这样的数学活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运用自如,可见老师平时是非常注重这种数学活动的培养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看完录相课,还很喜欢张老师的教学机智,像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那个数要 0 除外,是一个男生提出的,后来再展示学习成果时,张老师就有意识让他自己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抓住有效的教学资源。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在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是不是可以为小数时,也是这个男生不加思索的说,不可以,但是老师没有马上否认,而是卖了个关子,我想这时候这个学生的脑子一定是在转动思考着的,所以到后面判断题时,这个学生马上就说可以的,老师的延迟评价起到的作用,但是这个学生站起来发言有点不清楚,老师换了个同学解释。时间允许的话,让原来这个男孩子再来谈谈同时乘小数,大小也不变的道理,就更完整了。总之老师是很注重这种生成性资源的捕捉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老师的语言还很幽默,判断题时分数 12/20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5,变成 2.4/4,老师问孩子们见过样的分数吗,孩子齐答见过,老师很幽默地说,是在这里见过吧。大家都笑了,接着老师又说,这样的分数是存在的,但是一般不会这样写,你们能把利用今天的知识把它变成我们常见到分数吗?再一次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老师的语言还很幽默,判断题时分数 12/20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5,变成 2.4/4,老师问孩子们见过样的分数吗,孩子齐答见过,老师很幽默地说,是在这里见过吧。大家都笑了,接着老师又说,这样的分数是存在的,但是一般不会这样写,你们能把利用今天的知识把它变成我们常见到分数吗?再一次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908: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553&ptid=2016)
    
    张老师在莲都中山小学借班上课时,课前谈话让学生判断这样的两句话是否正确:1、教室里的学生都是中山小学 ...

    不好意思,是上课的张老师就不是中山小学的,举一个反例来证明

    ci_青。
    ci_青。11年前
      张老师这堂课以课堂探究为主,在探究 “分子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时,张老师让学生自己先证明,开拓学生的思维,然后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细致的讲解,并一步步推导出 0 不能做分母,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张老师的课堂环环紧扣,同学生一起探究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层层深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所学知道解决实际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张老师的这堂课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感觉自己在教师这条道路上任重而道远,需要学习的还有好多。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关于板书问题,我在想,学生验证的分数例子,写几个就够了,其余的是不是可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这样板书量就会少一点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仔细推敲,老师的练习每道都是有目的,第一题的基础,第二题的变式,变式之中又解决同时乘除以小数可不可以,同时乘除整数得出的分子分母却是小数行不行,除以 0.5,相当于乘 2,把乘除勾通起来等等,独具匠心。

    流水
    流水11年前

    教师语态自然,教学设计巧妙,课堂尊重学生,学习了!

    流水
    流水11年前
      张老师的课堂展示中尊重教材而不受制于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教师做了大胆的尝试。
    
     另外课堂互动中以活动探究为主,多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体现学生为主体,合做探究的学习优势。
    慎_独。
    慎_独。11年前

    语言幽默,设计巧妙,学习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41&ptid=2016)
    
    第三稿变与不变这个思想,我觉得很好,但是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体现得不充分,后来为什么不要了? ...

    五年级的孩子只能从图形上比较直观的理解分数大小相等,求分数值相等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本来还想通过正比例的函数图来理解,分子分母不停地按规律变,但分数值大小不变,发现相当困难,所以就舍弃,可能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比的基本性质之后,再整合,会比较合适,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45&ptid=2016)
    
    第一环节通过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相等的分数,我觉得挺自然的,为什么后面不用了? ...

    主要是因为课的开始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分类活动要一定时间完成,交流,再引出相等,发现分子分母之间的规律,没有第五稿直接,想让最有效的时间直接发现最本质的性质,提高课堂效率。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3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55&ptid=2016)
    
    转盘获奖可能性这个题目比较有意思,最后还与正比例函数联系在一起,很有深度,不知道这样的题目教学效果 ...

    有的时候课越磨,越精彩,但也有的时候可能到最后把原来好的东西也减掉了,去掉的原因主要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还没有学,有机会在班里试试,看学生的效果如何。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909: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584&ptid=2016)
    
    关于板书问题,我在想,学生验证的分数例子,写几个就够了,其余的是不是可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这样板书量 ...

    这个建议很好,写板书是平时的一种上课习惯,总觉得写在黑板上比在实物投影上看得更清楚,呵呵。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稿)
    
    <br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我的建议是同时乘相同的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两次探究,第一次观察发现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接着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得出结论。第二次放手让孩子学着第一步的方法去探究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这分数的基本性质分两次探究完成,第一次老师扶着学生探究,第二次放手让孩子自主经历举例验证,总结规律的过程,既分步理解基本性质,也让孩子经历了探究过程,思路清晰,一举两得。

            实验学校      朱添斌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913: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753&ptid=2016)
    
    我的建议是同时乘相同的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两次探究,第一次观察发现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大 ...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的掌握,是主线,而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这一研究方法,是支撑课堂的一条暗线,我们不能把课堂重点放在探究方法的指导上,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探究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市教研员:戴慧琴老师

    ♡Elena_♡
    ♡Elena_♡11年前
    [♡Elena_♡发表于2013-10-813: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08&ptid=2016)
    
    看了张老师的视频,感觉对小学数学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该节课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 ...

    小教 113 郑晓俐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再一次细细去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似简单,真正去琢磨的时候,琢磨了很久。到底条件是分数同时乘或除结论相等,还是条件是相等,结论是同时乘或除。听了张老师的课后,逐渐清晰,在课始,从具体的几个分数相等,学生观察到分子、分母的变化,由此去思考我们找到一个分数,经过乘或除后,然后证明它们是相等的。结论成立,论证完整。条理清晰明了。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对这堂课的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质越来越明了。对性质的证明过程越来越精彩,不断地挖掘出了学生的各种所思所想。对性质的应用,从课内到课外,更加广泛。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对这堂课的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质越来越明了。对性质的证明过程越来越精彩,不断地挖掘出了学生的各种所思所想。对性质的应用,从课内到课外,更加广泛。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咯:)

    Cnloin.茹裹;
    Cnloin.茹裹;11年前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用故事情景引入(擦黑板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提出猜想,亲自验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强调了 0 的问题)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 “分数的基本性质” 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教学过程以 “猜想 —— 验证 —— 总结” 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

    总之我认为张君霞老师上的课十分精彩,非常值得我们师范生学习。   

    小教 111  何佳玮:)

    兰儿
    兰儿11年前

    引导学生发现基本性质,并进行验证和运用,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主动积极,一堂好课!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从商不变性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到后面的比的性质,张老师的处理很连贯。学生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证明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通过黄金分割的各个图,既深入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以后学习比的性质也起到了很好的渗透作用。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听了张老师的课,张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孩子们乐学好学。学习氛围好!!!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195519561957195819591960

    1961

    图片:

    111.jpg 2222.jpg 333333.jpg 777777.jpg 4444444.jpg 5555555.jpg 666666666.jpg

    陶婷婷
    陶婷婷11年前

    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听张老师的这堂课,以下言语纯属个人想法,首先,听完这节课之后,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数学基础非常好,学生表现的很好。再次是老师的上课,看到前面刚开始的第三稿的教学设计的课前谈话 “日落月升,时时运动,刻刻变换。日月更替,白天黑夜,规律永恒。自然界中有很多变换之中蕴含着不变的现象,数学里也有很多变与不变的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当中的变与不变。” 说实话,实在不喜欢这样的话语,这样的话并不能直接吸引到我,然而课堂视频上的小明开设数学专栏的情景导入更直接明了,更能吸引我,这只能说个人喜好了。然后从看图说分数中找出分数的规律,这里面有三个分数,这样的个数比较妥当,数学的规律至少需要 3 个,我觉得对于课堂来说,三到四个是最好的选择,对于 “研究单” 的环节,我是非常欣赏张老师的,我觉得这个环节比较有难度,张老师很认真还做了前测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我觉得正是因为前测的环节,这个 “研究单” 的环节才能进行的这么顺利,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班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很高,这个环节数形结合的非常好,用直观的图像理解分数相等,非常好的想法。在此环节学生提出了商不变性质,张老师也复习了这个性质,这点也非常好。由 1/10 到 n/10n,看得出来,老师非常注重学会说呢过的数学思维的建构。在对于学生提出 “n 只能为自然数时”,张老师的解决方法是用练习题来解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错,不仅知道对错,而且能知道缘由,这让我非常佩服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练习题有自然数过渡到小数,一步步深入,但是我觉得判断题的最后一题,难度太大,而且不是本节课的内容,我觉得如果学生未涉及,老师可以先不提。我认为教案中的抽奖大转盘是个很好的题目,将分数与函数相结合,但是我也觉得不适合放在上课讲,可以与判断题的最后一题减法,还有小知识的黄金分割,让学生自己课外去探讨。张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谢谢张老师精彩的讲课!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917: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000&ptid=2016)
    
    <br />

    有幸邀请到省教研员和市教研员一起磨课,整个过程受益非浅,感谢戴老师全程参与磨课,对本活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流浪
    流浪11年前

    按照 2011 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来说,张老师的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这一点张老师做得很好!还有,张老师给出几组分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汇报,通过面积相等、长度相等、计算得出的结果相等和商不变等等方法,总结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数,大小相等。最后归纳出:观察猜想到举例验证再到总结应用,这一点张老师也做得很好。

    但要真正上好一节课,上一节完美的课,张老师还要从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这方面入手,教学活动过程中举一些现实、有趣的例子,比如可以取老师的身高和学生的身高、老师的体重和学生的体重数值等等组成一个分母进行教学,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更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另外,在板书方面、课堂中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方面和如果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汇报方面,进一步处理好这些细节,会让张老师真正上好一节好课,上出一节完美的课。

    这些是我在学生的角度看张老师上的这节课所得出的见解和想法,如若有不适的地方,请张老师见谅,也请张老师赐教。

                                                 小教 113 班   谢晓东   36 号
    ゜.Say.
    ゜.Say.11年前

    这堂课,给我感触较深的是老师设计的研究单的这个环节。通过观察分数,总结规律,全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而老师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且总结出规律后,这堂课才真正开始。老师让学生用研究单自己设计方案对总结出来的分数规律,进行举例应用并且验证。果然学生们的研究方案各式各样,有的用了画图法证明,有的用了线段法,还有的用到了除法的性质。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往往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后她又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工作。中间过程却也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用分数的性质,而是由得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开动了他们的脑筋。 小教 112 18 号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是非常难设计的,只能是对这一性质进行巩固训练,从前几稿看,老师也是不断在调整,我们看到这最后一稿看,老师还是花心思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不断变化练习形式,但是始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直在不断地说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句话,相信孩子们在这一节课无论是在学习方法还是知识技能上,都能获得发展。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稿)
    
    <br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黄金分割这一题,老师也是不断的修改完善,力求去掉表面非本质的,留住与分数基本性质密切相关的,让孩子在练习的时候体会到分数基本性质原来能发挥这么神奇的作用,激发学习热情。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53&ptid=2016)
    
    <br />

    研究单老师也是几经易稿,相信是在不断试教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经过课堂的不断磨练,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课的最后让孩子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是对全课的回顾,很有必要。最后又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我们现在的课堂都是把学生教成没有问题,真正有潜力的课应该是把学生教出问题,引发学生不断学习。老师这点做得很好,就像张老师课尾所说:学习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还期待着大家研究出更多的惊喜。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一环扣一环,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明白 1/2=2/4=6/12,使学生了解异分母也有可能相等,同时为接下来学生验证异分母分数做好基础。这堂课在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学生活。

    601 长长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师生交流很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领会。

    601 长长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老师的这个课很有意思,通过观测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猜测,去验证,很好的体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形象的板书,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会画图验证,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等,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多,让课堂很生动,我觉得这是一节很棒的课。 (小教 112 9 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这堂课,给我感触较深的是老师设计的研究单的这个环节。通过观察分数,总结规律,全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而老师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且总结出规律后,这堂课才真正开始。老师让学生用研究单自己设计方案对总结出来的分数规律,进行举例应用并且验证。果然学生们的研究方案各式各样,有的用了画图法证明,有的用了线段法,还有的用到了除法的性质。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往往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后她又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工作。中间过程却也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用分数的性质,而是由得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开动了他们的脑筋。 小教 112 18 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这堂课,老师首先是运用情景创设,带领学生走进分数。再让学生们自己观察,根据黑板上分数的变化,找出其规律。学生们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很好的达到了老师的目的,即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之后又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举例验证,同时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商不变性质,学生们找到了不同的方式证明了之前的规律猜想。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出一直是学生自己思考,而老师只是思路上的引导,但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学习方法。小教 112 6 号



    嬗泠浅
    嬗泠浅11年前

    张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考虑,循循善诱学生说出自己上课要上的内容,总结课堂内容。她的课堂学生很积极,老师的声音也很响亮生动,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可以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表现好就夸奖、走下课堂和生交流。图文并茂形象的让学生学分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导入课题时用黑板来举例学习利用的很好,黑板是学生平时接触的,更容易观察。小教 111 15 号

    ●洩己﹎
    ●洩己﹎11年前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真正实施了一个指导者的责任,指导学生自己去提出猜想,自己通过举例进行验证,让学生真正做成了主人。

    果汁露
    果汁露11年前

    {:3_41:} 学生这么聪明,惊呆了!看完这节课的教学视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整整一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学生都会积极举手回答。一问一答的师生互动,让整节课非常紧凑,重点突出,在上课后不久就提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在纸上举例验证,然后老师让几个学生上讲台幻灯片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自己写写画画讲讲再和同学老师交流,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张老师肢体语言丰富到位,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难不倒他们。最后张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课堂重点,这样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点就记得更清楚了!实验学校生源好~~~~:P 小教 112 17 号

    微博弥漫
    微博弥漫11年前

    教师的教学从生活入手通过平分黑板的事,让学生学习数学,深入浅出把数学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教师还采用让学生先做后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深入探索在得出结论,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空间自己探索研究,通过自己创造举例并分析,总结分数的规律。且教师能够在新知识分数的学习时,很自然的又给学生巩固了整数知识,并把整数的知识运用于分数中。在这堂课上,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者,还是研究者,他们自由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教 112 32 号

    Juno
    Juno11年前

    看完这个视频,第一个感觉就是教学过程很清楚,先是观察提出: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大小相等(0 除外)的猜想,然后由学生进行举例验证,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用了画图、线段,商不变,计算等很多办法成功验证了这一猜想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本来以为课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但是张老师还和学生们一起总结得出了 b÷a=(b×n)÷(a×n)=(b÷n)÷(a÷n),n≠0 a≠0 的结论,并让学生进行应用。

    第二个感觉是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小教 111 24 号

    -τ迩煶ωō朩芷
    -τ迩煶ωō朩芷11年前

    张老师的这堂课,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也很好。老师也会及时的给予学生表扬,肯定她们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也大增。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也体现的很好,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概念,学生就更能清楚地去了解并去掌握这些教学内容了。 小教 111 27 号

    爱不单行
    爱不单行11年前

    对于张老师的这节课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1、看完了老师的视频整体感受就是这节课做到了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 “教” 的有限,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张老师讲分数的同时不忘记联系以前学到的关于商的知识,这样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3、张老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比如观察法、猜想法、举例子等。让学生手脑并用。4、这节课的安排是很清晰的,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引入、分析讲解、拓展运用、巩固练习。这样一节课的内容不仅充实更能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小教 111 班 02 号

    v々Smileヅ 
    v々Smileヅ 11年前

    这堂课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和谐融洽。张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规律,然后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同时,张老师相信小学生具有自我解决问题的基础,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果然,学生没有让老师失望,验证方法各种各样,这一过程展示了学生主体位置,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小教 111 张青霞 13 号

    DreaMfaST
    DreaMfaST11年前

    :D 这么优秀的课不看不听可惜了!

    747550273
    74755027311年前

    看了这堂课,我发现学生参与很积极,而且思维很活跃,课堂氛围很好!一开始他就让学生们观察 8/12, 4/6, 2/3, 并发现规律,他们都是相等的。解释原因的时候,学生也给出了非常好的回答,进入了本节课主题。然后,张老师又教学生们自己动手,自己讲述,然后夸奖他们好的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张老师的课既有知识的灌输,又有思维的开拓,不愧为一堂经典之作!

    杨燕佳
    杨燕佳11年前
    这节课最精华的部分应该就是学生们自己对分数的自主研究,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现当代数学教育的新发展,现在的课堂最主要的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了,而是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这个方面的发展,而且现在的学生也很聪明,教师的一点引导就能使他们举一反三、自我总结。

    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仅仅的教导学生分数的性质,同时将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最后通过字母的表示方法将分数的性质总结出来,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忘记以前的内容,懂得结合的重要性,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小教 112 7 号

    Emotiona°
    Emotiona°11年前

    正确、灵活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这方面张老师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练习,并加强指导,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思维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小教 111 杨文静

    厉妃
    厉妃11年前

    今天得空,打开张君霞老师的第一稿到第五稿细细品味,对教案的改动,大家对课堂的点评,从中感受到了张老师对课堂的追求的热情,先赞一个!

    厉妃
    厉妃11年前

    张老师第一次试教是在实验学校 501 班上课的,从日落月升的自然规律引入到数学规律,快速简洁导入课堂,开始 “探索分数的旅程”。

    厉妃
    厉妃11年前

    第一次试教中,既然题目为 “探索分数的旅程”,练习纸上的第一题就给出了看图写分数,给分数分类的探索。学生经过思考研究,有学生这样分类:几分之一分一类,几分之几分一类,(张老师将之总结为单位分数分类);也有学生这样分类:左边分一类(全是二分之一,分数大小相等),右边分一类(分数大小不相等)。有学生发出疑问:样子不一样,为什么都分成一类呢?张老师顺势而下,将该问题抛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研究。学生发现商不变性质放在分数里也是适应的。看来一个好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老师能教你多少,还有你能否引导学生去思考。

    厉妃
    厉妃11年前

    第一个大环节是分类观察,猜想规律,可能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稍微少了一些,导致了第二环节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张老师在第二稿时就做了调整,学生总结规律时就很自然的说出:分子分母乘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厉妃
    厉妃11年前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验上时这个环节有些难度。在总结规律时,上午是给学生实物动手去操作,下午是张老师给出图在练习纸上操作,这样的改动可以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到分数变化的过程,将过程留在纸上更直观。

    厉妃
    厉妃11年前

    在中山听课,得到了市教研员戴老师的指导,受益匪浅。

    厉妃
    厉妃11年前

    戴老师是这样帮我们分析编者的意图的:教材的第一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上面是乘,下面是除,得到相等分数的目的。师可问:你写出的分数可以划等号吗?若要有些变化,可以一组写,一组涂,涂时发现了什么?张老师问这些分数什么在变,什么不变,从教材解读上看,是下一步的事情,不用急着拿到第一个环节来解决。

    教材上有这么一句话:根据上面的过程,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我们可以这么问,观察上面两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或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

    学生首先要在知识层面感受知识,才能提升方法。在直观中体验,再从中提升。这就是课堂上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张老师的课,很新颖、重点突出,设计巧妙,很有深度!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在验证环节,张老师是思考最多的,第一次是给出两组分数和很多格子,让孩子在给定的格子上证明这一组分数是否相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所以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有少数聪明的学生能解释清楚。这样的学习单看上去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脚手架,其实反而捆绑了学生的思维。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由于第一次的失败,张老师第二次又做了改动,试着让学生用一张纸来证明分数的相等,操作难度一下子降低了,学生都能通过折纸,折一次得到一个分数,再折一次,再重新得到一个分数,减少了画的时间,分数也很容易得到,但是纸的对折由于学习素材的单一性,学生折的分数也很单一,观察全班,折出 1/2,2/4,4/8 这一组分数的占了近一半,只有少数折其它分数,而其它分数分母大多是 2 的倍数,且然学习素材还是不够丰富。

    实验叶育蔓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给定图,规定用纸折,都遇到的失败,第三次在验证环节,老师试图双管其下,让学生选择验证的方法,可以自己选一个分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也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分数圆片来证明分数的相等。这一次试教,效果都要好于前两次,学生证明的方法多样化,但是在汇报的时候发现,学生的表达不是很规范,叙述不是很清楚。

      实验   钭美媛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如何既不束缚孩子的思维,又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研究发散点的导学单呢?

     实验   温国英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我的建议是给学生设计一个合适的学习单, 这样孩子在汇报的时候,可以根据汇报单让表达更清楚。老师也好把握。

    中山 黄碧峰校长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在展开研究之前,老师要稍作示范,这样让中下的学生知道如何研究,让全班同学都有效参与。提高参与度。

    市教研员  戴慧琴老师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在最后一次展示的时候,张老师综合了前几次试教的经验,设计了有效的研究单,先写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得到一个新分数,这样的结构孩子只要看着表格说一遍,很好叙述,表达很清楚,每说一遍就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一遍,根据规律写好后,再用自己的方法证明相等。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画长方形,有的画圆形,有的画线段,有的用分数的意义,有的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是各显神通,各斯其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实验   陈子丽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016: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517&ptid=2016)
    
    第三次听《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下午在中山小学试教,张老师又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导入更直接、快速,早上在实 ...

    整个研究过程,张老师是这样设想的,通过观察图,发现分数相等,得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然后再猜想分子分母符合规律的分数是否都相等。数学最难的事情是证明定理的正确性,利用穷举法证明某个定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能证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某天有人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其价值是一样的。我们的课堂应该多让孩子经历这样的过程,观察、归纳、检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验   江丽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9: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45&ptid=2016)
    
    整个研究过程,张老师是这样设想的,通过观察图,发现分数相等,得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然后再猜想分子 ...

    从第一次试上,到最后一次定稿,课的基本框架基本是没有变的,都是试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数学活动过程,这也是 11 版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基本活动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张老师的这个环节,同时关注四维目标的培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老师在做的,只是让这个研究环节更顺利,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中山小学 叶燕霞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9: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47&ptid=2016)
    
    从第一次试上,到最后一次定稿,课的基本框架基本是没有变的,都是试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 ...

    这样的环节确实有很多价值,但是平时我们每一节课如果都让孩子去经历研究的过程是不现实。

            实验  钭美媛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9: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52&ptid=2016)
    
    这样的环节确实有很多价值,但是平时我们每一节课如果都让孩子去经历研究的过程是不现实。
    
                 ...

    我们当然不可能让孩子每一节课都这样研究,讲授法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但是在适合研究的知识上让孩子适当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充分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样孩子的学习热情将被激发出来,学习主动性会更强,就像课的最后,学生就提出的问题,将研究引向课外,我想这是讲授法所局限的,讲授法是将孩子的问题教没了,而这种学习方式,我想会激发学生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 朱添斌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9: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55&ptid=2016)
    
    我们当然不可能让孩子每一节课都这样研究,讲授法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但是在适合研究的知识上让孩 ...

    张老师这堂课也是我们学校学中教课题理念下一堂经典课型,引导孩子在做中学,在学中教,我们提出学中教理念下的课堂基本模式。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9: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60&ptid=2016)
    
    张老师这堂课也是我们学校学中教课题理念下一堂经典课型,引导孩子在做中学,在学中教,我们提出学中教理 ...

    实验学校研究的学中教课题,从展示的经典课例看,这样的课堂模式是符合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是有价值的,希望实验学校小数组接下来要做的是,能将 12 册教材中适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整理出来,设计成相应的教学案例,加以推广,我想这个资源就不仅仅是实验学校的,还应该大家共享的。

    市教研员 戴慧琴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这一环节张老师在试教的时候,曾经引导学生去证明过分子分母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分数大小是否相等,有学生就得用分数基本性质反证不成立,比如 1/2 分子分母同时加 3 得到 4/5,观察分子 1 到 4 是乘 4,但分母从 2 到 5 却不是乘 4,不符合分数基本性质,矛盾,所在同时加不成立。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演绎推理的过程。但是一节课要的东西不能太多,只好舍弃。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8: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17&ptid=2016)
    
    在验证环节,张老师是思考最多的,第一次是给出两组分数和很多格子,让孩子在给定的格子上证明这一组分 ...

    学习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效率,这一环节老师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完善了研究程序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在导入环节,张老师的改动也很大,一次是看图写分数再分类,一次是去掉分类,直接看图写分数比大小,还有一次引导学生自己根据一组圆表分一分,再写分数,最后一次是给出两组分数,一组是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第二组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最后一次是在戴老师的指导下修改的,从教学效果看,最后一次最细致,孩子理解最到位,教学效果最好,学生叙述也很清楚。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通过这样两组分数的观察,其实孩子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了,是否可以把步子再迈得大一点,怎么迈又是值得思考的。省教研员斯老师的意思是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会有什么性质呢,就让学生研究了,这样好象又迈得太大了,不知道怎么放好,怎么收好。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发现分数相等在前几次试教时,学生好像都不太说得出,似乎是因为相等太直观,学生觉得太简单了,没有必要说了。最后一次老师根据这一实际,创设的这个情境还是比较成功的,平均分成 2 份。取 1 份,平均分成 6 份。取 3 份。其实都是黑板的一半,数学版块的面积都一样大,所以分数相等,有利于学生理解。

    安东尼的不二
    安东尼的不二11年前

    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的方法,并且举例来验证自己总结出来的结果,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的贴近,值得我们学习。

    柚子 111.31
    柚子 111.3111年前

    思路很清晰,设计的很好,给学生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完成学习目标.

    低调奢华
    低调奢华11年前

    教学过程安排很合理,由浅入深,学生容易接受。个人以为要多联系下生活现象进行分数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实质。

    第四人称
    第四人称11年前
     <b> 张老师首先是运用情景创设,带领学生走进分数。根据黑板上的分数,让孩子们找出规律,充分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后来张老师的研究单然孩子们自己做,自己举例求证,登台解说,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些步骤老师都只是在引导,由孩子们自主完成,这样做很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最后老师通过几个现实生活的实例总结巩固了这节课所学。</b>
    
     研究过程: <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张老师的课十分精彩生动,值得我们学习。(小教 113    35 号)
    后知后觉
    后知后觉11年前

    师生互动环节安排的很好,但是觉得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多点语言运用的起伏,高音调能提高学生注意力,高低音起伏结合才能收放自如。

    漠漠
    漠漠11年前

    张君霞老师的课从巧妙地课题引入,到对所得数据的观察猜想,再到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出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让整堂课显得井然有序。而且她的整个课堂无论是对知识点的引入,还是在对学生回答的引导都是由简到难选循序渐进的,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除此之外,她的知识巩固做得十分全面:练习巩固,课堂总结所学等。总之,张老师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这堂课让我收获颇多。


                                                                        小教 111      21 号
    ★Mrs.汤馒头
    ★Mrs.汤馒头11年前

    张老师很注重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想出来,探索出来的东西总是记忆更加深刻的,学生之间互动讨论也能养成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维持时间较短,他能用语言等等吸引孩子注意,这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对知识的加固工作也十分到位,真是受益颇多。

                                                                                        小教 113  韩劲蔓
    心事丶
    心事丶11年前
      <b></b> 作为英语预备教师,我是怀着敬畏的心看完了整节课堂,与英语课堂不同,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养成探究的好习惯,老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并且让孩子自己举例求证,登台解说,由浅入深,让孩子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张老师的课堂在一些小细节上处理得很好:课堂导入环节老师运用了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孩子对分数有了一个生活化的理解;老师课堂中经常提及学生姓名,我觉得非常体现 “人本主义” 精神,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思考有价值,受重视,更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提出一点小建议,在让学生自己研究的时候,老师下班辅导,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是趴在桌上,建议老师这个时候给孩子矫正一下坐姿会比较好。:)
    
                   小教 111    4 号
    Honey、Na
    Honey、Na11年前

    张老师这节课设计很紧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小教 112 35 号

    扮猪吃老虎
    扮猪吃老虎11年前

    张老师通过老师的一个 “小伎俩” 很好的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很新颖。通过圆的等分很直观地表示出几个看似不同的分数本质的相同性。和同学们有很多的互动交流,充分给予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的机会,也给出许多点拨,循循诱导,由浅入深,使学生易于接受。 小教 112 38 号

    杨添添~小教113
    杨添添~小教11311年前

    张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清晰,和学生配合默契。在导入的时候通过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进一步思考这些看似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接下来的 {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整个过程很流畅。张老师把时间着重放在了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上面,展示了几种不同的验证方法,比如:画圆,画线段,利用已学的商不变性质等。最让人惊喜的是有个学生提出 “分子分母同乘或者除以 n,n 是不等于零的自然数”,充分概括了分数基本性质的多种可能性。张老师顺势写出了用字母表示该性质的公式,带给我很大的启发。:) 小教 113 19 号

    杺洧點庝,沵倁
    杺洧點庝,沵倁11年前

    整个课堂是学生思维不断冲突、碰撞、提升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到举例验证再到总结应用,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深入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老师只是引导者、总结者。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张老师用魔法黑板情境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得出分数基本性质,让孩子自己举例验证,并登台解说,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锻炼了表达能力。练习的设计也颇具匠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地得到突破和提升。让孩子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得更加牢固。最后提出两点小建议:1、老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说:“说得很好,谁能说得更清晰一点?” 虽然是想激发学生有战胜别人的信心,但是无意中会伤害到第一个发言的同学,而且可能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又有自知之明的学生就不敢发言了。建议老师这样说:“说得很好,谁还想试试?”2、很多孩子的坐姿和写姿不是很正确,都趴在桌子上,建议老师能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教 112    16 号
    ci_青。
    ci_青。11年前
    [ci_青。发表于2013-10-909: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568&ptid=2016)
    
    张老师这堂课以课堂探究为主,在探究 “分子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时,张老师 ...

    小教 113 吴晨菲

    ╰つ疯子ω 、
    ╰つ疯子ω 、11年前
      张老师这堂课,以故事贯穿整个课堂,学生从故事中学到新的知识,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课堂中      张老师始终遵循新课程标准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整个课堂都是学生自己做题自己讲解,用孩子的语言使学生对于难懂的数学更加容易理解。张老师对这节课的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易理解,也可以牢固掌握。
    
     “观察 —— 猜想 —— 举例证明 —— 总结应用”,张老师用这个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点,也让学生懂得以后遇到学习中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而且教学中张老师的举例都非常贴近于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小教 112  8 号
    。请叫我丩⑨
    。请叫我丩⑨11年前

    听完张君霞老师《分数基本性质》的这一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张君霞老师很好的处理了在课堂中老师和学生所分别扮演的角色。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上课开始引出课堂问题到最后得出分数基本性质,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由简入深的思考和探索。这就要求老师有很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同时张老师还运用了现在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理解课文知识。课堂中学生的自我展示,让学生向自己的小伙伴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因为往往自己同龄人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更容易理解。而且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展示的机会,有利于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堂中的题目练习,更是紧紧抓住了课堂的重难点内容,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 小教 113 金竹

    sunshine(‧‧)n
    sunshine(‧‧)n11年前
     每次听课,我都会问我自己听了这堂课,你学到什么?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站到讲台上上课,不管他上的好与坏,我认为他都有让我们学习的地方。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我还是有学到东西的。当我们教授一节课时,我们要的启发孩子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如果单单只是传授书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这样的老师在我看来是不合格的。张老师从让同学们观察思考,孩子们自己想出分子和分母之间关系,并理解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不仅仅使他们掌握了这节课本应该传授的知识,还让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开发,这就是一节好课。
    
      我也会从张老师那里吸取养分,让自己更能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小教 113 31 号   夏盛慧
    朱梦莎
    朱梦莎11年前

    看了老师的视频,受益颇多。老师的引入用了一个小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用图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大小。二分之一四分之二等都是一样大的。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发现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大小相同。老师的课堂步步紧扣引人入胜,让学生得到自己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小教 112 朱梦莎 26 号

    喂。你的益达
    喂。你的益达11年前

    听了张君霞老师的课,受益匪浅。课前由小故事巧妙地将课题引入,非常新颖,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且在传授新知识过程中也用语言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循循善诱。同时不仅仅教授了学生分数的性质,也将以前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新旧知识结合,是学生们懂得知识的连贯性。且张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清晰,层层递进,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从猜想到举例最后进行总结和巩固运用。学生配合也很好,课堂参与非常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对分数的自主研究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是知识传授的创新途径。 小教 113 22 号 金宜映

    ღMoon_river
    ღMoon_river11年前

    张老师的课思路很清晰,设计的很好,能灵活的运用身边的资源,设计情境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进入主题,给学生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张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他并没有自己将结果告诉学生,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明白 1/2=2/4=6/12,使学生了解异分母也有可能相等,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教 113 翁静

    木朵说话呀
    木朵说话呀11年前

    课堂一开始设计情境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进入主题。接下来,张老师带着同学一起观察,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最后得出总结。一步步地让学生自己发现分数的性质,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寻找解决方法,最后用一系列由简到难的练习来运用和巩固新知识,教学逻辑性强,有条不紊。


    小教 112 林婧 22 号

    浅唱゛Elope
    浅唱゛Elope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 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用 “猜想 —— 验证 —— 反思” 的方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习。这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学生在操作中大胆猜想。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设计者只是提供了一个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而不是填鸭式地讲解,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注重联系旧知,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 “分数的基本性质” 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习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习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较为宽泛的时空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凸显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 “猜想 —— 验证 —— 完善” 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深化。

    练习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小教 113 柴世梅 33 号

    ❤see_you
    ❤see_you11年前

    张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很有技巧。首先,通过引入分数让学生自己发现等值分数的变化过程。其次,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找出几种典型变化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学生很聪明,自己得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做法并进行了概括。最后,是运用,通过练习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点并加以巩固,趁热打铁。另外,在最后学生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对于学生课外拓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觉得值得学习。

        丽水学院   小教 113   倪蓓蕾   27 号
    万芜湖
    万芜湖11年前

    张老师的这堂课另我感触很深!张老师并不是一味地灌输给孩子们知识,而是教会孩子们一种探索新知的方法。正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张老师的这节课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张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观察猜想,然后又让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的举例验证,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而如此教学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孩子们不仅仅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还能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并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这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感谢张老师给了我这么多的启发,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也会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教 112  万芜湖   28 号
    爱生活的疯丫头
    爱生活的疯丫头11年前

    张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用图形的面积是否相同还引出两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是否相等,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快就得出了 —— 分子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相同(零除外)的结论。整堂课的过程是用观察猜想 —— 研究验证 —— 结论总结贯穿起来的,设计很巧妙。当然学生也很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也说明孩子们很优秀。其中,有一点我觉得,就是请学生上去讲解这一环节,老师特别挑了不同方法验证的孩子,这一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他们知道有许多方法可以验证。最后,就是引入到生活中,这个使教学不会显得死板。总之,要向张老师学习,汲取好的教学方法。

                                                              小教 113   08 号
    Mad_world
    Mad_world11年前

    张老师的这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是自己一味灌输,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也能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小教 113 37 号 黄杰)

    松鼠
    松鼠11年前

    我觉得这堂课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小教 112 班 19 号

    heyiyuan
    heyiyuan11年前
      张老师的课轻松自然,自主探究性、互动性强,贴近生活,所举的例子多为学生日常生活常见之事,如合理的学习睡眠时间、最佳身材比例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性质具体化,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强。整节课围绕 “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子或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大小不变),以 “师生分黑板” 之例导入,通过 “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应用” 三个环节,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思路严谨、清晰。其中张老师在本节课中所运用的 “实验单” 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一张 “实验单”,不仅给学生学习带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结合 “实验单” 的设计、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结尾处的设计,也可看出张老师十分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思想方法,重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思维的养成,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课堂的探究学习气氛十分浓郁,很好地处理了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给人的感觉是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而非单纯地教授。值得我们学习!
    
                                                                                                                   小教 113 班  29 号
    ╰☆昔昔盐
    ╰☆昔昔盐11年前

    看了张老师这堂课,受益颇多,首先是引入课题,任何一门课都需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而数学抽象思维更需要这样,分数这一块由于抽象与小学生思维能力限制更需要导入得体,张老师在这里做的很好,值得学习。其次,是互动,课堂活跃固然重要,但怎样才能做到吸引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一直要致力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在互动这环节应该多注意小学生心理特点,问题都要提得符合学生思路。虽然教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发思考,但若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却磨灭了积极性胆怯回答造成冷场就很尴尬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张老师做得还是不错的。自己的拙见,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共同加油!

                             小教 111   42 号   夏俊倩
    提拉米苏的恋
    提拉米苏的恋11年前

    整堂课下来,导入,提问,回答,每一点,每一条都配合的紧紧有条,老师很有激情,学生很有活力,整堂课上的有声有色,导入,一则小故事,可以说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出分数的最简单的概念,由简单入难点,张老师很善于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则,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出下个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是学生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是我对张老师整堂课四十分钟下来最大的印象,还有教师整堂课都带着微笑,动作很丰富。 小教 112 2 号

    提拉米苏的恋
    提拉米苏的恋11年前

    整堂课下来,导入,提问,回答,每一点,每一条都配合的紧紧有条,老师很有激情,学生很有活力,整堂课上的有声有色,导入,一则小故事,可以说是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出分数的最简单的概念,由简单入难点,张老师很善于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则,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出下个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是学生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是我对张老师整堂课四十分钟下来最大的印象,还有教师整堂课都带着微笑,动作很丰富。 小教 112 2 号

    卡布奇诺的爱
    卡布奇诺的爱11年前

    张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过程明确,运用情境教学,引入课题,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导出知识点,运用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的结果,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张老师把分数的性质通过对比论证,举例验证,将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发挥,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融合,是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卡布奇诺的爱
    卡布奇诺的爱11年前

    张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过程明确,运用情境教学,引入课题,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导出知识点,运用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的结果,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张老师把分数的性质通过对比论证,举例验证,将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发挥,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融合,是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小教 113    34 号    蓝晨
    浅陌丶沐熙
    浅陌丶沐熙11年前

    听着张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感觉十分轻松和愉快,在整节课上老师总是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十分亲和的感觉。我觉得老师的整节课十分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刚开始老师就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分子分母同时除或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给了学生时间老师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用线段表示的,有话圆的或长方形的等等,最重要的有同学给出了老师想要的答案用除法的方法来解释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还能从用具体的数字来证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来还有学生用 N 来表示具体的数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改变,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从这里看出学生是非常能干的。我认为张老师的节课调理非常清晰,非常的有逻辑性。最后能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是非常好,数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要向您学习。


                                                                                         小教 113   黄淑颖   44 号
    cane。
    cane。11年前

    张老师这节课设计的很巧妙。首先以老师给小明划分黑板报的故事导入教学内容,主题性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变化。整节课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连接紧密,先让学生尝试发现性质,再通过让学生自己研究,动手尝试举例子来发现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乘以或除以任何一个不为 0 的数,分数的结果不变。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高,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握思维。老师下讲台巡视后指定学生上讲台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给台下的同学听,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判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一起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分数性质的探究兴趣。区别于旧式的讲授式授课,我认为张老师勇于创新,在课上多让学生自己说自己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就自己掌握了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值得我们学习。


                                                                                                小教 112 班  12 号 何璨
    魏秋云
    魏秋云11年前

    这节课用故事来开题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继续上课。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教 112 班 魏秋云 41 号

    zzy
    zzy11年前

    张君霞老师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以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由具体数字推到字母上去,理解分数的内在性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教 113  41 号  郑哲央
    苏°大叔゛
    苏°大叔゛11年前

    张老师的这堂课始终都贯穿着 “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应用” 的思路,巧用黑板的分割问题来导入本科的主要内容,贴合生活实际,而后来张老师又用图形来表示分数,便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从而猜测出 “分数的基本性质”。接下来,张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去验证猜测,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用了非常多的方法进行验证,并自己举出了例子,这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自我探究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之后,张老师巧用字母代替数字来概括规律,教会了学生使用字母带入的数学方法,培养了一种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也总结了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接下来,张老师着重应用部分,通过练习中的应用题,鼓励同学们说出不同的答案,使同学们不仅学会,而且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点。张老师让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答案,不发出声音,这可以尽可能地让同学免受其他人的干扰,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在课堂上使用。最后,同学们用本节课的知识点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有练习的作用,又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了解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张老师的正解课流畅自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为一体,又在细微处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是一节抓住学生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好课!

       小教 113 班   苏舒    02 号
    新绿色
    新绿色11年前

    我觉得张老师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比较充分,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自己就是那个聪明的引导者。她首先通过一个故事切入课题,提出疑问,让学生自我探索,解答问题。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她也会有很多疑惑来引出新的知识点,这个方法我觉得很不错。但是,我觉得这个课堂学生的表现显得过于 “完美”,一下子就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他们的回答都很标准并且贴近老师的意思。这样显得缺乏课堂的真实性。上课时,最好应该选择没有学过这个知识的同学,这样更能体现出老师是怎么把知识点一步步教会给学生的,贴近现实课堂。小教 112. 傅梦云。21 号

    张俊丽
    张俊丽11年前

    1、 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的很明确,通过猜想、提出假设、进行论证到最后的得出结论并用实例进行验证。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老师也紧随学生的思考。

    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的节奏把握的好,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学生充满活力积极配合老师。

    3、整个课堂老师都是以学生为主导,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老师以学生的论证为例,了解到学生的思考方法,如画线段图、画圆、计算等。

    4、张老师的课很注重课堂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以学习和睡眠时间为例,更能引发学生胡兴趣。

    5、张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结尾时,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从而引发学生主动的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张俊丽
    张俊丽11年前

    1、 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的很明确,通过猜想、提出假设、进行论证到最后的得出结论并用实例进行验证。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老师也紧随学生的思考。

    2、课堂气氛活跃,老师的节奏把握的好,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学生充满活力积极配合老师。

    3、整个课堂老师都是以学生为主导,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老师以学生的论证为例,了解到学生的思考方法,如画线段图、画圆、计算等。

    4、张老师的课很注重课堂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以学习和睡眠时间为例,更能引发学生胡兴趣。

    5、张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结尾时,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从而引发学生主动的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小教 113 张俊丽 1 号

    bone·7
    bone·711年前

    张老师开始引入借助是分黑板这一情境来引出分数 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值不变这样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书本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课堂的效果中可以看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课程很大部分花在了学生自己操作思考的时间,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证明感受这一性质。然后请学生上台来讨论。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观察,概括,归纳等能力。这堂课我看到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反馈。我觉得这是张老师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很重要的一点




    小教 113 单自爱

    bone·7
    bone·711年前
    [bone・7发表于2013-10-1115: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066&ptid=2016)
    
    张老师开始引入借助是分黑板这一情境来引出分数 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值不变这样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书 ...

    张老师开始引入借助是分黑板这一情境来引出分数 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值不变这样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书本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课堂的效果中可以看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课程很大部分花在了学生自己操作思考的时间,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证明感受这一性质。然后请学生上台来讨论。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观察,概括,归纳等能力。这堂课我看到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反馈。我觉得这是张老师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很重要的一点

    小教 113 单自爱 30 号

    。艾你如斯
    。艾你如斯11年前

    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而且,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己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知识,这远比做大量习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指导学法,感悟方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 “学会” 走向 “会学”。本节课中,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探索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 “比较”、“猜想”、“归纳”、“变与不变” 等数学思想方法。总结阶段再次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重点提炼探究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小教 113 闻人磊佳

    小教113潘敏红
    小教113潘敏红11年前

    我很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有数学味。张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过程并重的理念,就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言,是后继学习的基础,通分和约分的数学依据。关键在于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论上,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教学方法是有本可循的,老师用的是 “观察分析 —— 举例验证 —— 总结”,在这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老师的导入,让学生从形到数,很直观、形象,很简洁、利落省时。在新授时,让学生充分参与,给足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作业的时间,展示了那么多种方法和特殊情况,对学生的水平真是叹为观止,学生可以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结合起来,和整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由自然数联想到小数,负数,和分数,真不错。

    老师的课堂处理也是极好的,在最后 “你有什么问题?” 这个提问上,对之前没有回答的问题做一个回应和解释,告诉学生这不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课后自己探索,至于方法嘛,课上已经学过了。

    老师的板书也很好,很清晰。

    —— 来自小教 113 潘敏红的拙见

    ╭┄只有自己心
    ╭┄只有自己心11年前

    小教 113 班 朱文静


    1. 用一个很有趣的实际例子引出上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很好地达到了前测的目的(1/2、2/4、6/12 相等吗?)。

    2. 严格按照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数学研究方法进行教学,且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3.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老师给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整节课都是老师一人在教或者大家一起算。

    4. 展示不同的举例验证方法,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

    5.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紧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6. 最后的总结是点睛之笔,不仅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更可以形成框架结构、知识体系,使得重点、要点更清晰明确。

    不足:我发现,张老师经常叫一个男生回答问题,如果点名回答时能照顾到更多同学就更好了。

    Ts.child
    Ts.child11年前

    张老师先运用实例引出课题,吸引了孩子学习分数的兴趣,后来又让孩子们进行自主思考探索,总结规律,加以举例验证,然后得出结论。在课堂中,与学生的多次互动也极大的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将抽象的分数性质掌握,并能顺利解题。课堂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注重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

    小教 113 屠堰妤

    ゛微笑勉强的有
    ゛微笑勉强的有11年前

    小教 113 班 孙静洁

    分数的性质这一堂课中,我看到了张老师精彩的设计思路,通过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然后探索规律,最后总结性质。在课堂上,给很多学生充分思考和展现能力的机会,举的教学实例也很有趣,让学生充分投入课堂,而且认真思考,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操作,更进一步把握了分数的性质。

    蘇→谦落
    蘇→谦落11年前

    小教 113 05 陈佳萍

    张老师首先用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来开始她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张老师并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独立地进行观察、尝试、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多向互动。学生除了学到应该学习的课堂知识外,还获得了丰富的过程体验。值得我们从中学习。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看到大家的评论,对于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应用这样的研究方式还是认可的,这也是 11 版新课程提出的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的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在张老师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和谐,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有那么多的精彩!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不错。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张老师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厉妃
    厉妃11年前

    在中山小学试上时,戴老师给我们提出一点:观察发现,举例验证,总结应用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但是要避免当作知识点在教。

    这句话让我想到在教学中若能做到 “润物细无声”,那么学生更能内化知识点。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通过几次磨课,最后一次课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看到了张老师的一次次进步。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探究活动的设计,学生通过亲自实践,采用各种方法,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厉妃
    厉妃11年前

    张老师对于数学建模这一思想传达给学生,让我受益匪浅,深入浅出,用一句话 “像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 顺利完成符合 “分数基本性质” 的写法的建模。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处理 “0” 的问题,张老师也处理地很自然,严谨。促使学生发现的规律进一步规范、严密。

    厉妃
    厉妃11年前

    在前面几稿,我们觉得将生活中数学的美在课堂上展示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提高数学素养。可是无论什么都不能太过,数学课还是要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花了足足有 10 分钟时间,我们认为可以将题型进行提炼成数学问题,跟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同时数学文化这块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去课后、课外去探索数学的美。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应该要强调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好像没有看见教者强调 “0 除外” 啊!是不是我只看到了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大良实验小学 郭绍东

                                                               
    厉妃
    厉妃11年前

    戴老师给我们提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新授内容当方法教,举例验证当新授内容教,这样的过程是否反了?如何区分新授和方法,或者说让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7&ptid=2016)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师:这只是我们根据一组分数得出的猜想,是不是所有分数经过这样变化,分数大小都 ...

    第二稿研究单的讨论:

    备份曾经 /aiq 这一探究过程给学生限定了分数,和长方形图,显然没有最后一稿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 天前

    练继芬 当学生没说 0 除外时,性质中的 “0 除外” 是在此处出来还是可以再后面的练习中出来呢? 发表于 2013-9-13 15:53

    朱娟娟 涂一涂这里是不是太复杂了?分数的对数太多了,是不是可以给出一对去证明会简单些。 发表于 2013-9-13 15:50

    练继芬 是不是可以分母小一点,还是多几幅图呢 发表于 2013-9-13 15:46

    丽水徐 是难度太大了,画图也不太好画。不知道更开放点会不会更好?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3 15:46

    练继芬 学生举例验证处:老师出示了两个分数,学生看图来说明两个分数相等,24/60 处,学生说明时,感觉就一幅图好像比较难说! 发表于 2013-9-13 15:45

    张君霞 是例题规律的应用,而不是验证了。 发表于 2013-9-13 14:06

    张君霞 在两个分数之间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变化,再利用图来说明为什么相等,可能会除低难度,感觉这段难度很大,孩子也讲不清楚分数为什么相等 发表于 2013-9-13 14:05

    厉妃
    厉妃11年前

    张老师在后面修改的过程中,合理的安排新授与方法,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深入。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括需要一个过程。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猜想、验证,不断商讨、完善正是这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只有保证了这样的过程,知识的习得对于学生来说才更具意义,学生才会从 “能学习” 转化为 “会学习”,从 “能探索” 转化为 “会创新”。在此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只作为学生探究知识的 “带路人”,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发现并总结出规律,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曲折和快乐。而学生也正是由于有了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愿望,才有了如此丰富多彩的验证的过程,验证过程很精彩。

    听祂呼召
    听祂呼召11年前

    张老师的课堂容量大,学生参与度高,始终用问题带出对知识的学习,有效教学贯穿整个课堂。(小教 111 20 号)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有条理,每个环节设计精细,过渡自然,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厉妃
    厉妃11年前

    虽然有时候教案的修改不一定让课堂更丰满,但每一种尝试都带给我们新的体验,一些点子很好,每个都舍不得扔,但是放在一块又不行,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张老师大刀阔斧,该舍的舍,该留的留,是一个大气的老师,赞一个!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的情景导入简单,明了,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有能快速的进入主题,非常好。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的情景导入简单,明了,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又能快速的进入主题,非常好。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新课程理念本着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学习过程的互动与生成,注重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重视非学术性知识,重视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经验阅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否定性,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提出了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渗透 “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与个性化,从而重建了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不再是 “教教材”,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 “学生正在经验到的一切”。本课题研究的 “导学提纲” 是教师在深入理解各种教材设计和呈现方式的涵义和优点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认知螺旋上升的规律,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充分考虑知识的结构性和内在联系,重视学科大观念和方法,将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相结合,给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留下充分的空间,所设置的导学式菜单是贴合数学本质的问题,让孩子在问题地指引下自主探索,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内化方法,实践应用,从而体现教师作为引导者的理念,追求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的境界。

    本堂课也试图把研究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总结,用总结的方法和知识去解决更多未知的性质概念。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3-10-1117: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37&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应该要强调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好像没有看 ...

    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专门的环节证明为什么 0 要除外,您可以看一下。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对于这堂课的练习设计,如何既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还是可以继续思考。

    后知后觉
    后知后觉11年前

    一个好的课堂不是老师给学生收的课堂,而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课堂。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探索里面学会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就自己的经验来看,没有互动的课堂学生的体验是煎熬的,要时时注意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那样效果才好。老师做的很好向您学习。小教 111 周遥 43

    丁小破
    丁小破11年前

    上课前,张老师对本年级学生做了大量的学前检测,这一点充分体现了老师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后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另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去证明。这样的课堂值得借鉴。

                                                                        小教 112    4 号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本课型的展示也是基本于我们学校研究的学中教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我们将课堂教学模式称为 “六环节学案型” 课堂教学模式

    编制提纲 —— 参与引导 —— 预设生成 —— 捕捉资源 —— 受人以渔 —— 激趣提升

    ↓ ↓ ↓ ↓ ↓ ↓

    提纲引学 —— 合作释疑 —— 自主纠错 —— 巩固运用 —— 学法提升 —— 变式拓展

    ↓ ↓ ↓ ↓ ↓ ↓

    自主探究 —— 合作释疑 —— 知错改错 —— 强化训练 —— 学会学习 —— 举一反三

    其中从一到五稿都在不停完善修改的研究单,是本节课的导学提纲,目的在于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本上进行合作释疑,自主纠错。探究的过程按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应用总结展开。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我们整理了小学 2~6 年级所有适合模式的内容,整理成册,比如商不变性质,也可以用这样的模式展开,观察一组算式,发现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提出猜想,是不是所有的按这个规律变的算式商都一样呢,再进行举例验证,从而总结应用。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再比如,交换律,引导孩子先观察加法交换律,发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进而提出猜想,是不是乘法、除法、减法也符合交换律呢?再验证总结应用。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再比如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可以引导孩子从最熟悉的一副三角板入手,算一算,发现内角和是 180 度,提出猜想:那是不是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 度?钝角、锐角的内角和也是吗?很大的三角形,很小的三角形内容和都是 180 度吗?举例验证。

    /wx小河淌水
    /wx小河淌水11年前

    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观察、尝试、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多向互动。学生除了学到应该学习的课堂知识外,还获得了丰富的过程体验。值得我们从中学习。

    /wx小河淌水
    /wx小河淌水11年前

    张老师从孩子身边的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不错!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许多规律性的课都可以这样展开,这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严谨求实的态度,我们利用这一模式展开异课同构活动,构建出的模式将为小学数学课堂服务,减轻教师的设计压力,老师可以借鉴既定的成功教学模式指引,展开个性课堂,大大减轻老师的备课负担,同时也能让新上路的年轻老师提供指导,让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不断优化现有经典课型。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所以本节课也是本着这个研究成果之下展开的一堂课堂教学,从近几天广泛评论看,大家还是认可的,教学效果也是理想的,从学业监测水平看,本年级的数学成绩于本区域内领先,值得实践推广。同时也感谢初等教育学院李永桃教授,给予磨课指导,并在学院教学班级展开讨论研究。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所以本节课也是本着这个研究成果之下展开的一堂课堂教学,从近几天广泛评论看,大家还是认可的,教学效果也是理想的,从学业监测水平看,本年级的数学成绩于本区域内领先,值得实践推广。同时也感谢浙江省丽水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李永桃教授,给予磨课指导,并在学院教学班级展开讨论研究。

    Preference.Pren
    Preference.Pren11年前

    张老师上课思路清晰,知识点讲授的很明确。引导学生观察相等分数发现联系时,我觉得可以引入更丰富的素材,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老师下讲台巡视后指定学生上讲台展示研究成果这一环节我觉得设定的特别好。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给台下的同学听,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很高。

                                                      小教 112  31 号
    云水谣
    云水谣11年前

    师生互动给长好,在不断的探索里面学会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做的很好向您学习。小教 111 夏欣欣 23 号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听了张老师的课,也看了众多评论,有个问题在耳边一直萦绕,对于探究方法的教学和知识、技能的教学,两者如何更好的融合,相辅相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去探索。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能丢,要夯实,基本思想方法如何融入并体现,在张老师的课里处理得很好。每一次学习后的小结既是知识点的总结,也是方法的总结。

    徐铮
    徐铮11年前

    张君霞的教学风格我是很喜欢的,就像斯苗儿老师说的一样,很大气。

    徐铮
    徐铮11年前

    导入环节,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学生每次都很配合,大声的说出答案,这说明孩子们被这个故事深深的吸引了。老师也讲得很生动有趣,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徐铮
    徐铮11年前

    因为引导得当,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老师说,这是同学们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要知道这个结论是否正确,需要怎么样做?学生马上说:举例子。这个细节表明,张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是很关注学生的举例验证的思想方法渗透的,所以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马上就知道要举例子。

    徐铮
    徐铮11年前
        学生举例子之后,老师选择了其中的 6 位同学来汇报,老师也是精心选择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叫几位同学。

    第一位同学用长方形的图来证明分数相等,第二位同学想法巧妙,选择了带分数和假分数,用圆形图来表示,第三位同学用线段图来表示,第四位同学转化为除法算式,用商不变性质来解释,老师马上抓住时机,回顾了商不变的性质。(不过此时老师问:谁不是通过商不变的性质,也不是画图的请举手,有一位学生举手说是用文字来表述的。老师小结了方法,并且揭示了课题,这时还有两位同学没有汇报,站在讲台上)我认为,这两位同学,一位是解决 0 除外的,一位是用字母来表示的,既然老师安排了在揭示课题之后让他们发表意见,可以先不要叫上来,等小结之后再交上来会妥当一点。

        所以,张老师叫了 6 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是有不一样的展示,老师选择他们上来汇报也是富有深意的,连顺序都是安排好,由浅入深。
    
        这些教学的艺术,整节课展示了很多,我们细细去体味,会感受到很多东西。
    徐铮
    徐铮11年前

    在探究环节完成后,张老师及时的带领大家回顾了刚才的学习方法: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得出结论,说明在张老师的心目中,学习方法的习得往往比知识本身的获得更加重要,这也可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张老师更为重视的东西。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117: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73&ptid=2016)
    
    许多规律性的课都可以这样展开,这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严谨求实的态度,我们利用这一模式展开异课同构活 ...

    这是一个很价值的研究,原来一堂课的背后,是有一个大课题研究的支撑,老师展示的是一堂课,但背后的理念却很深,异课同构,让更多的老师利用这样的模式去上不同的课,我们说教有教法,但教无定法,整理出同种课型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确实值得借鉴。

    徐铮
    徐铮11年前

    你为什么要乘 5?你怎么想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汇报练习题答案的时候,老师不停的追求,引发孩子再次思考,非常好。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8: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88&ptid=2016)
    
    因为引导得当,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 ...

    这应该是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老师不停的在实验班展开同种课堂模式教学,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这种研究

    形式了。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8: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88&ptid=2016)
    
    因为引导得当,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 ...

    同样推理,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也应该会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明数学定理的存在是最困难的事,我们孩子在做的就是一项最难的数学研究。

    徐铮
    徐铮11年前
     在练习 2 中,老师设计了判断题,分子分母同时乘 0.5,来解决分子分母是不是一定要乘自然数。

    但是,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徐威特已经提出了观点,认为这个数一定要是自然数,我想,在学生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老师趁热打铁,马上让学生探究,验证,这种课堂突发的猜想,马上进行举例验证和归纳,是不是更能突出这节课的主题,效果更好呢?因为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小数、一个分数,学生是完全可以验证的。虽然,有可能会打乱原有的节奏,但我认为这种打乱是很有价值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9: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19&ptid=2016)
    
    在练习 2 中,老师设计了判断题,分子分母同时乘 0.5,来解决分子分母是不是一定要乘自然数。
    
    但是,在前 ...

    这样的处理也很好。张老师是延迟评价,而是在后在的判断题时,再次请徐威特起来回答,徐同学已经明白道理,但是讲的时候不是很清楚,如果请其它同学叙述之后,能请回来请一下徐威特讲,可能更完整。

    徐铮
    徐铮11年前
    判断题 2 中,出现了 12 除以 5,除不尽的情况,老师引导孩子转化为小数,再分子分母同时乘 10,转化为普通分数,学生恍然大悟,轻松的化解了疑难。
    
      值得说明的是,这个题目,是第一次上课时一位学生作为反例提出来的,这样的 “反例” 是很珍贵的,但是在课堂不一定会生成,张老师及时抓住了在试教时出现的素材,加工成练习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习题生成和设计的理念,值得大家学习。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像这样的规律探究课,从直观表象的感知,到学生的猜想,到论证,到运用。这样的模式还能适用于哪些课程呢?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去尝试尝试。

    徐铮
    徐铮11年前

    把黄金分割点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结合起来,这个点真巧妙,我很喜欢。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这样的规律探究环节清晰明了,对于小学生而言,举例论证是最直观,最简单的,各个学生不同举例,从而推得一般情况。这样的不完全归纳很容易漏掉个别反例。就像张老师这堂课里的 “0”。对于这样的反例我们在哪个位置处理合适?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考虑到很多是真分数。在张老师的课里,从真分数到假分数还有带分数。我们看到张老师课的设计是非常完整的,非常严密,非常深入的。学习!

    顺德大良实小
    顺德大良实小11年前

    第二稿研究单的讨论:备份曾经 /aiq 这一探究过程给学生限定了分数,和长方形图,显然没有最后一稿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 天前 练继芬 当学生没说 0 除外时,性质中的 “0 除外” 是在此处出来还是可以再后面的练习

    . 应该在新课的时候出现的,在总结规律的时候就应该补充。在这全面的基础上来做练习题就好多了。

    广东省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卢春晖。

    徐铮
    徐铮11年前

    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随时思考和质疑的好品质,非常好。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在简短的四十分钟里,张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了一个大问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但纵观整堂课,在大问题下是不断的问题串,带着学生的思维在不停的飞跃!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老师的板书稍微有点乱,可以稍做调整。有些时候黑板不够写,而学生提出的例子又要写出来才能更清楚,这时候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不影响我们原先设计的有条理的板书呢?课前也要先预设到。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类比,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张老师在倡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释、说明问题的同时,使不同程度、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初步发现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的规律,在学生初步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又通过变换观察方向,发现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的规律,层层推进,在学生充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使学生对 “分数的基础性质” 理解得更为深刻。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看完张老师的分数基本性质,我就在想前面的商不变性质,后面的比的性质是不是也可以同样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呢?也许也同样精彩。

    待、
    待、11年前

    张老师的上课方式很特别,通过提出假设、举例论证、证实假设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然后让学生自己运用这种方法自学,这样能让学生发展探索的能力,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张老师的教学我很喜欢,学生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总得来说上得很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小教 111,7 号)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对于分数的知识,树形结合无处不在。从基本的圆形,长方形,格子图,线段图,再到后面的数轴、黄金分割图。图像丰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整堂课非常开阔!

    小新
    小新11年前

    开始的时候讲的挺好的,可以说情景导入这部分做的很不错,但是感觉重点有点没突出,乘法讲的比较多,总体来讲,这堂课还是不错的,学生们都听的很认真,也有兴趣,值得学习,小教 112 37

    徐铮
    徐铮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117: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38&ptid=2016)
    
    戴老师给我们提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新授内容当方法教,举例验证当新授内容教,这样的过程是否反了?如何区分 ...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可以融合的吧,不需要分那么清楚。

    徐铮
    徐铮11年前

    如果探究的面更大点,加减乘除一起探究,如何?

    、一个人的午茶
    、一个人的午茶11年前

    上课方式很特别,通过提出假设、举例论证等方法让学生发展探索的能力,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张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小教 112 34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19: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54&ptid=2016)
    
    张老师的板书稍微有点乱,可以稍做调整。有些时候黑板不够写,而学生提出的例子又要写出来才能更清楚,这时 ...

    是的,建议有些学生的反馈例子可以在投影上完成。

    小教11145号高茵
    小教11145号高茵11年前

    张君霞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课题,首先举了 “小明出版报平均划分黑板面积” 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很贴近现实,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观察 1/2.2/4.6/12 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得出了 1/2=2/4=6/12。随之又通过看图得出了 8/12=4/6=2/3,通过这两个等式,学生得出猜想 “分子分母同事除或乘同一个非零数,大小不变”,然后老师指导学生让其通过深入探究,举例验证,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完全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只起个引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好:),,小教 111 45 号 高茵

    Close_to_me
    Close_to_me11年前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开始,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 小明要出黑板报,老师划分黑板面积,来引入新的课题,这个问题非常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这个例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非常喜欢这种用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引入课堂的方法,生动、活泼、自然。后来在同学们举例论证猜想的时候,仔细观察同学们的思考成果,同时也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这节课非常有逻辑性,紧密而又经营得当。张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使得这节课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这节课是非常不错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小教 113 43 号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小新发表于2013-10-1120: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78&ptid=2016)
    
    开始的时候讲的挺好的,可以说情景导入这部分做的很不错,但是感觉重点有点没突出,乘法讲的比较多,总体来 ...

    乘法和除法是同时进行,其实除法就是乘法的逆向过程。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20: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80&ptid=2016)
    
    如果探究的面更大点,加减乘除一起探究,如何?

    加减乘除一起研究在第二次试教的时候试上过,学生也比自然能出来,但是戴老师,学院李老师,中山的黄校长,实验的朱老师都觉得这只是第一课时,没有必要展开,只要验证乘除就可以,这样课的重点会更突出。

    扬威威
    扬威威11年前

    看了一节课的视频,感觉老师的这节课又扎实又巧妙。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前测做的很充分,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读懂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使课堂教学更好针对性和有效性!

    何鹏
    何鹏11年前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后,让我体会到这就是真正以学生主体的课堂,学习的价值就是更好的为以后的学习作准备。记得在自主探究证明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出现不一样的素材应该要抓住,如一个学生的举例是分子加上 5,分母加上 12,结果也一样。老师可以在这引一下,其实就是分子 2,分母也 2, 分数的结果没变,但分子、分母加的数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为后面的难点练习有了一个前侧铺垫。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导入设计很巧妙,在教学时,经常要设计生活情境,张老师直接选择了教室的黑板,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而且就在眼前,更加的直观!导入的很有效有价值!

    何鹏
    何鹏11年前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后,让我体会到这就是真正以学生主体的课堂,学习的价值就是更好的为以后的学习作准备。记得在自主探究证明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出现不一样的素材应该要抓住,如一个学生的举例是分子加上 5,分母加上 12,结果也一样。老师可以在这引一下,其实就是分子 2,分母也 2, 分数的结果没变,但分子、分母加的数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为后面的难点练习有了一个前侧铺垫。

    小教113李冠鑫
    小教113李冠鑫11年前

    我们作老师的,在数学课堂上,必要做的事,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的阐述其中的道理。小学 6 年,所教授的不仅是一些数字公式或定义,而是如何去思考,从什么角度思考问题,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么?我觉得人的一生中,要学好数学、美学和哲学,美学使人享受生活;数学思变,是打开哲学的钥匙;哲学是为人处事的态度。 在古希腊,学习哲学的前提是要精通几何学;在中国,子夏由 “绘事后素” 联想到 “礼后乎”,孔子说 “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也是一种思变。 朴素说,小学毕业,就有教授小学的资格,而现实是,一个人,即使满肚子墨水,不见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仍需努力!小教 113, 李冠鑫。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注重学生的操作,注重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从三个分数相等的发现中提出猜想,提出如何证明猜想是否准确,张老师设计了导学提纲,引导孩子们主动去探究,同时不限制分数,范围比较广,通过学生的大量例子证明了他们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都是孩子们的自己研究,同时例子的广泛,使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猜想 —— 举例验证 —— 得出结论。非常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引导了学生以后遇到问题,可以选择注重方法去研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铺了好厚实的路子!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在学生证明分数相等时,教师很对捕捉生成资源,学生证明的方法各式各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图形法、计算法等,当数比较大时,学生想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转化证明,注重了数学建模!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反馈时,本节课生成性资源丰富,既有真分数,又有假分数,带分数,还有整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在完善规律环节,把规律提升到了用字母表示,学生的回答,看出了学生的智慧,老师的及时追问,看出了老师的高水平!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练习中的基础练习,3 个题目都很有价值,层层递进,第一个有图直观,巩固最基本的知识,第二个离开了图稍微抽象,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乘以还是除以。第三个更加的开放,要求更高!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练习中提到了黄金分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分数基本性质的价值!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19: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29&ptid=2016)
    
    像这样的规律探究课,从直观表象的感知,到学生的猜想,到论证,到运用。这样的模式还能适用于哪些课程呢? ...

    其实这中探究,我们在平时的一道的探究,或者一个小环节等都可以去试用

    ㊣低調de
    ㊣低調de11年前

    我觉得张老师的这堂课教的不只是分数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整个课堂更多的是在教授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开堂以黑板板块这一与学生密切的话题导入,由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和思考,初步猜想出分数具有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有了这一猜想,张老师就让学生在研究单上自己探索验证的方法,通过巡视找出各种证明的办法,请学生上讲台当 “小老师”,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证明办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表现,既增强了上台学生的自信心,也鼓舞着台下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真去下次也能上讲台。在学生上台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自己在探索的过程确实也积极开动了脑经,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上讲台展示的最后,老师特意安排了验证除数不能为零的同学上来,突出了这一知识点中的重要注意点,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通过猜想、举例验证,得出分数性质的结论。在紧接着的运用环节,老师将同学们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相联系起来,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又加强了对分子性质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效率。一堂好课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上课的课堂效率,这节课张老师把握得很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小教 113 秦权 48 号

    How_are_you
    How_are_you11年前

    看完张老师上的这堂课,我学到了很多。整堂课思路很清晰,内容安排详略得当,按着第一步 —— 分类观察,猜想规律,第二步 —— 举例验证,总结规律,第三步 —— 巩固应用,第四步 —— 总结提升,变与不变这一流程,一步一个脚印,将学好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到底。

    张老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让我感觉非常得当,特别是在第二课时引入的几个材料,即 “小学生一天的睡眠时间是整天的 3/8” “叶子与茎之间的夹角占圆周角的 3/5” 等等,这些知识的引入,加大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情感这一方面刺激了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建立自信。

    最后,张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这一环节不仅巩固鼓了刚刚学到的知识,还在有意无意中,传授给了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巧妙设计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小教 113 11 号 雷霁雯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第一稿与最后一稿的 “探究导学提纲” 设计,张老师进行了调整,第一次的设计,部分学生不是很理解,证明也比较麻烦,最后一稿的设计,学生就非常清楚自己要干嘛了,反馈时也说的非常好!这个改动很棒!:)

    仰望天堂
    仰望天堂11年前

    我觉得张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在这堂课中张老师利用 “研究单” 这个设计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去做,并且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法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这样不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更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老师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大小相等(除了 0)写在黑板上,时刻提醒着同学们,有利于加强他们对这个性质的记忆。最后张老师说:研究不是一节课的事,引导同学们课外自己去研究去思考。小教 113 13 号

    -潛藏_幸福
    -潛藏_幸福11年前

    我觉得老师讲的很好,她并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能够使课堂气氛变的活跃,同时学生也能自己动脑去学习新知识并且能真正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夏日一
    夏日一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夏日一 于 2013-10-11 22:39 编辑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习题巩固到位,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分数的性质,注重学生自身的生成,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13 28

    ─╄Ov薄暮后ゞ
    ─╄Ov薄暮后ゞ11年前
     这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互动比较频繁,充分体现了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这一理论。而且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使用多种方法自己验证自己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在细节方面老师也十分仔细,表达很准确,强调分母不能为零,减少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错误,老师及时改正了他表述中的错误,加深了他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最后,老师给学生自由提问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他们能更好的掌握课堂上的内容,减少学生学习中的误区。
    
                                                                                       小教 113
    
                                                                                         甘洁兰
    
                                                                                           21 号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张老师能以学定教,留足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如,当学生通过活动直观地从图形中感受到几个相等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后,张老师不满足于如此形象直观地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适时地进行抽象、提升。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有效方式,值得学习。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是很大的、学生猜想的切入点也很多,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更是对老师如何驾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老师在这方面做到收放自如,很是佩服!!

    T.s
    T.s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T.s 于 2013-10-11 23:23 编辑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概括出规律。而不是由老师直接灌输知识,教师真正做到了辅助者而不是主导者。小教 112 胡任杰 15 号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张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 “学会” 走向 “会学”。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课堂总结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大多数课一般在课的结尾,都围绕 “今天你学了什么” 结合板书进行小结,侧重于知识本身的梳理。张老师的课堂总结不仅注重知识本身的梳理,而且还注重学习方法、探究过程的总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

    、“Hill’
    、“Hill’11年前

    张老师的课堂很有活力,请学生画图后来阐述分数的意义,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的目标。其次,张老师很善于表扬学生,给学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在引导学生方面,也做得很好,在分数的学习中又把商不便定律结合起来。小教 113 郑约丹 45

    兜兜de月
    兜兜de月11年前

    本帖最后由 兜兜 de 月 于 2013-10-12 10:56 编辑


    1. 课堂总结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大多数课一般在课的结尾,都围绕 “今天你学了什么” 结合板书进行小结,侧重于知识本身的梳理。张老师的课堂总结不仅注重知识本身的梳理,而且还注重学习方法、探究过程的总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喜欢

    小教 113 07 金芳月

    兜兜de月
    兜兜de月11年前
    1. 张老师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 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3、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很好的运用一条中线,让学生能够不断思考,举一反三,这本身就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这就更是难能可贵。


    小教 113 07 金芳月

    雨滴
    雨滴11年前

    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师生一起发现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引起学生好奇心,教师并依此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面对同一个问题,教师采用了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

    而且注重学生主动能力,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师生互动环节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这是一堂好课。 小教 112 13 号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1809: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709&ptid=2016)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 ...

    由原来的一组分数先从右观察,再人左往右观察,到改成两组分数,体现同时乘和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是为了让孩子的思路更清晰,观察得更直观,符合绝大多数孩子的认知起点。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1812: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81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课题,在各级教学观摩课上也经常出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已经 ...

    之所以不从商不变性质入手,是因为从前测看,孩子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起点是从图形相等入手,而运算规律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抽象,需要孩子直观理解了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再抽象与商不变的联系。同时在探究环节让孩子自己提出来,也是基于学生实际出发,让不同的孩子学习不同的数学,获得不同的发展。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36&ptid=2016)
    
    设计单是研究三组分数,是考虑到一般的规律总结,需要建立在至少三个例子的基本上,好处是让每一个孩子经 ...

    为什么要研究三种,确实是出于这个考虑,在实际情况下,好的孩子可以研究三组,一般孩子研究两组,一组乘一组除,动作慢能力弱的能研究一组也不错,甚至错了,也会是一个良好的资源,到交流的时候会孩子不断叙述,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理解。如果少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就失了用武之地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39&ptid=2016)
    
    第四稿练习量较大,第五稿进行了整合,功能作用不减,但是更有整体性了。 ...

    练习的设计与修改也是本节课考虑非常多的一个问题,觉得既要巩固,又要提高,既要有数学内部规律之间的联系,又要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虽然整体目标没有变,但是练习的形式一直在思考变化。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整节课学中教模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好!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重难点突出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课堂前测的方式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了解孩子的知识水平,针对性地教学,张老师本节课做了课前测,因此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这对知识的学习,课堂的把握有很大的好处。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本课设置观察分数,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几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实际,让孩子在证明相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解为什么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的活动经验,值得借鉴!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把课堂交给孩子,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课堂前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方法来证明两个分数相等,可见这些学生的能力很不错。数感不错,可以尝试拔高一点要求,起点高一些。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认真研读中,学到不少东西,借鉴!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引入很自然,和外面生活的联系也紧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以面积相等来教分数相等,似乎是分数教学的一个很好,很直观的方法,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新方式呢?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第一环节:分组观察,提出猜想,还是计较易懂,学生接受起来也容易,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地提出猜想。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第二环节:举例验证,总结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来验证猜想,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研究导学单的格式不错,从第一稿到第五稿,有很大的改变,也越来越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补充一点:课堂导入花的时间很短,很快就切入主题,很好!我觉得数学教学的引入就应该体现我们数学老师的干练,理性,张老师很不错!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展示学生过程研究成果的时候,有没有必要找一个反例,就是不相等的情况,有些基础相对弱一点的学生会验证错误的,这个在课堂时间把握上会不会属于浪费时间,求解!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16: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03&ptid=2016)
    
    展示学生过程研究成果的时候,有没有必要找一个反例,就是不相等的情况,有些基础相对弱一点的学生会验证错 ...

    反例的处理我是在全部正例举完之后,规律总结之后,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为了先让大家在第一时间接受正确的分数基本性质,符合首因效应。之所以出示一个反例,其实也是对正例的进一步理解,乘不同的数,大小就不相等了,只有乘相同的数,大小才相等。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15: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673&ptid=2016)
    
    课堂前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方法来证明两个分数相等,可见这些学生的能力很不错。数感不错,可以尝试拔高一 ...

    基本水平好一点的班级,确实可以考虑起点高一点,斯老师也是这个意思,如何设置起点高一点的导入呢?欢迎提供方法。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15: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682&ptid=2016)
    
    以面积相等来教分数相等,似乎是分数教学的一个很好,很直观的方法,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新方式呢? ...

    除了面积相等,线段图的长度相等,一个整体取的每份数的个数相等,分数值相等,等等,都是证明分数相等的方法。学生的方法还是很多样的。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216: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12&ptid=2016)
    
    反例的处理我是在全部正例举完之后,规律总结之后,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为了先让大家在第一时间接受正确 ...

    首因效应确实挺好,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第一时间接受的知识印象特别深刻,学习了!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16:1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19&ptid=2016)
    
    首因效应确实挺好,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第一时间接受的知识印象特别深刻,学习了! ...

    把课堂最开始最宝贵的时间讲最核心的概念,应该是课堂有效性的保证。黄金分割理论告诉我们,一节课 40 分钟的(1-0.618)约等于 15 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216: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18&ptid=2016)
    
    除了面积相等,线段图的长度相等,一个整体取的每份数的个数相等,分数值相等,等等,都是证明分数相等的 ...

    刚才再仔细阅读了孩子们课堂上展现的各种方法,启发很多!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216: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20&ptid=2016)
    
    把课堂最开始最宝贵的时间讲最核心的概念,应该是课堂有效性的保证。黄金分割理论告诉我们,一节课 40 分钟 ...

    确实,所以我觉得任何的数学课导入一定要快、准,直接切入主题。这节课,我很欣赏你的导入,干练。让学生很快就明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认真去研究。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老师在练习中设置一道分子减 9,分母怎么变的题目,我在想这道题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做,一是课的最后学生也许会提出分子分母加减相同的数行不行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方法,二是分子减一个数,分母怎么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变式,可以放第二课时做为拓展提高。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当然张老师的班好像水平不错,反应很快。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216: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29&ptid=2016)
    
    老师在练习中设置一道分子减 9,分母怎么变的题目,我在想这道题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做,一是课的最后学生 ...

    我觉得对这一层次的孩子来说,可以设置这个题目,当然,你提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给学生提供一个素材,再继续用学中教的模式探讨研究,提升很多!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16: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30&ptid=2016)
    
    我觉得对这一层次的孩子来说,可以设置这个题目,当然,你提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给学生提供一个素材,再 ...

    不同的教法,会得不同的效果,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都完成了,这节课可以侧重这样上,下一节课侧重那样上,孩子发展得更全面了。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16: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23&ptid=2016)
    
    刚才再仔细阅读了孩子们课堂上展现的各种方法,启发很多!

    这样的上法其实是很冒险的,如果一个班学生水平好,方法就会层出不穷,让课很精彩,学生的主动性很强,表达能力也强,但是在没有训练过的班级上,学生可能对验证这件也弄得不是很明白,思考拓展度也不够,比如只想到画图法,只想到真分数,那课堂的生成性就没那么理想了。很考验老师的现场发挥水平。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周伟波发表于2013-9-612:2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37&ptid=2016)
    
    学生验证异分母是否相等有一定困难,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难度呢?

    本来验证是一件很难的事,经过几次实践之后,把这件很难的事,做成了有法可循,不那么难的事,是这次磨课收获的一个成功之处。本来比分数大小是采用通分,约分的方法,但是通分、约分的道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现在孩子没有这个性质的使用,却通过画图、计算等种种方法来证明定理的存在,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48&ptid=2016)
    
    <br />

    这一稿拓展练习,可以放到第二课时再运用,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学生思维水平一次又一次往更高的点前进。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48&ptid=2016)
    
    <br />

    这一稿的研究单,只强调了经过规律变化的分数大小相等,但没有强调为什么相等,所以不是一个严密的验证过程。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1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48&ptid=2016)
    
    <br />

    最后一题糖水的问题,虽然浓度不变,但是单位 1 其实已经变了,又结合正比例函数,应该是比的基本性质更适合,不建议使用。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216: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29&ptid=2016)
    
    老师在练习中设置一道分子减 9,分母怎么变的题目,我在想这道题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做,一是课的最后学生 ...

    确实 ,这样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张老师这个班学生的水平不错,可以设置。但如果是一般的班级,我也觉得放在第二课时比较好,不然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比较混乱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2021: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稿)
    
    <br />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下面的说话对吗?(1)       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 ...

    这里的课前谈话很有效,特别是第二问题,找证据证明,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7&ptid=2016)
    
    三、数学建模,完善规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生:举得完(举不完)师:有同学举得 ...

    学生基础好点,可以想到同时乘 N,除以 N,,如果在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这个情况出不来,要怎么引导呢?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0&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教学过程一、分组观察,提出猜想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

    在学生自行研究之前学生,张老师引导解读研究单,明确了研究单如何操作,这一点值得借鉴,避免了基础稍弱的学生无从下手,没有方向!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 发表于 2013-10-12 21:01
    
    学生基础好点,可以想到同时乘 N,除以 N,,如果在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这个情况出不来,要怎么引导呢? ...

    一般学生都只能从左往右看,少数学生会从右往左逆向思维,有时甚至没人想到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学生展示这个环节很不错,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而且学生的各种方法都尤为精彩,思维很宽阔,格式书写都很棒,这个班学生平时习惯养得真不错!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 发表于 2013-10-12 21:28
    
    一般学生都只能从左往右看,少数学生会从右往左逆向思维,有时甚至没人想到 ...

    要么引导从右往左看,要么分两组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学生展示后,对同一类型方法的小结很重要,老师在这里起的是总结引导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平时教学中也要特别注意。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从第一稿到第五稿,这节课的改动其实是很大的,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数学的教学还是应该从最简单的、最通俗易懂的入手,最贴近学生,也最容易接受!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探索的目的是总结,我们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以及数学活动过程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很重要,知识点讲解后把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行总结,得出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个学中教的模式,如果在平时教学中一直渗透,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自主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张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方法、思想的渗透,很好!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一节课所透露的不光是一节课的表面,孩子水平的积累也需长期的渗透与重视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117:2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68&ptid=2016)
    
    我们整理了小学 2~6 年级所有适合模式的内容,整理成册,比如商不变性质,也可以用这样的模式展开,观察一组 ...

    我也觉得是,因为很多课用这种模式并不是最后的方式,老师要学会掌控,对其中一个知识点也是可以的。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 发表于 2013-10-12 21:01
    
    学生基础好点,可以想到同时乘 N,除以 N,,如果在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这个情况出不来,要怎么引导呢? ...

    追问写得完吗?谁有办法写得,教师引导学生、带领学生走上更高的台阶,我认为教师的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17: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81&ptid=2016)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能丢,要夯实,基本思想方法如何融入并体现,在张老师的课里处理得很好。每一次学习后 ...

    我觉得方法的总结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意义更大一点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 发表于 2013-10-12 21:41
    
    从第一稿到第五稿,这节课的改动其实是很大的,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数学的教学还是应该从最简单的、最通 ...

    也就是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贴近学生实际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9: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25&ptid=2016)
    
    判断题 2 中,出现了 12 除以 5,除不尽的情况,老师引导孩子转化为小数,再分子分母同时乘 10,转化为普通分 ...

    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可以很好地处理,才是教学水平的最好体现。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9: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35&ptid=2016)
    
    把黄金分割点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结合起来,这个点真巧妙,我很喜欢。

    黄金分割点的渗透,绝对是一个亮点。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1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48&ptid=2016)
    
    在简短的四十分钟里,张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了一个大问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但纵观整堂课,在大问题下是不断 ...

    老师在整节课上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留个学生来探究,但是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提出问题的学习方式也放手给孩子呢?新北师大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课是不是也可以尝试?

    zjlsswj
    zjlsswj11年前

    张老师,你在前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对这部分知识有感悟,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前测带入的课当中呢?练习中可不可以有一个体现分数基本性质的作用的材料?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221:4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870&ptid=2016)
    
    一节课所透露的不光是一节课的表面,孩子水平的积累也需长期的渗透与重视 ...

    绝对的,所以这个班的学生,平时的积累就非常好,所以这样的课对他们来说,通俗易懂。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zjlsswj发表于2013-10-122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11&ptid=2016)
    
    张老师,你在前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对这部分知识有感悟,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前测带入的课当中呢?练习中可不 ...

    是啊,如何结合前测,如何让课的导入起点既开放,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提提看,有什么好的导入建议。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0: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93&ptid=2016)
    
    是啊,如何结合前测,如何让课的导入起点既开放,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提提 ...

    这个导入是经过几次实践之后,最后确定的,也是戴老师设计的,觉得这样把知识点在课前讲清楚,让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弄懂这是怎么回事,让课堂扎实有效,也是一种好想法。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21: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823&ptid=2016)
    
    学生基础好点,可以想到同时乘 N,除以 N,,如果在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这个情况出不来,要怎么引导呢? ...

    新课程虽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重要,当学生想不到时,老师适当的引导完全是可以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54&ptid=2016)
    
    <br />

    这一稿的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虽然有变式,第一题是看图写,第二题是纯利用性质写,但是思维逐层提高不明显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614:3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361&ptid=2016)
    
    哪些数有类似的性质,如小数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等的数,3.0=3.00,但在整数中没有这样的性质,设计意图 ...

    从第五稿看,其实整数也可以写成特殊的分数,如果把整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就存在这样的不变的性质了。小数性质其实也相通,0.3=0.30,其实就是 3/10=30/100,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问题可不问,从最后一课课堂实践看,带分数,假分数这样的例子都有了,在以后的课中,理解这些性质的相通性就是很容易的事了。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黄曾源发表于2013-9-1106: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908&ptid=2016)
    
    对教材也不了解,不知道这个教案可否放一些假分数进去?整数是否可以看成分母是 1 的分数。因为教案最后说: ...

    您的这个建议,在老师的课堂里已有所体现,还是学生自己发现了并提出的,假分数,带分数,叙述得很完整,很清楚。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57&ptid=2016)
    
    二、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师:这只是我们根据一组分数得出的猜想,是不是所有分数经过这样变化,分数大小都 ...

    这个研究单确实不好,分母大,又限定了格子,学生不太能领悟老师的意思。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3: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1&ptid=2016)
    
    四、巩固应用,加深理解师:下面就要考考大家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得怎么样了。1、基本练习(1)填一填,想一想 ...

    这一稿的练习较前一稿有提升,但是仍然与正比例函数联系,有点难度,两道分子加或减一个数,题量上难了一点。不一定把所有的想法都在同一堂课里完成。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8&ptid=2016)
    
    五、总结提升,变与不变。师:不管分子分母如何千变万化,都要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数学里 ...

    数学中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很高深的数学思想,在课尾让孩子来体会是件好事,但到底一节课是知识重要,还是思想重要?是知识为载体,渗透思想方法,还是思想方法为载体,渗透数学知识?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8&ptid=2016)
    
    五、总结提升,变与不变。师:不管分子分母如何千变万化,都要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数学里 ...

    教研员戴老师的意思是,思想方法是暗线,基础知识是明线,是利用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把数学思想方法单独作为一种内容来传授,应该是引导孩子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来研究数学基础知识。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1314: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69&ptid=2016)
    
    自我评析:从自然界中的日升日落的现象理解变与不变的思想,不知学生是否能感悟 ...

    日升月落,变与不变,要与数学知识中的变与变联系,个人觉得有些牵强,这是很高深的易学知识,大家觉得呢?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9-1315: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90&ptid=2016)
    
    本节课在知识上关键是能不能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沟通起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 ...

    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确实很重要,需要在孩子借助直观理解了分数基本性质基础之上,再寻求与商不变、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9-1315:4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92&ptid=2016)
    
    是难度太大了,画图也不太好画。不知道更开放点会不会更好?

    通过实践,看来画图确实是非常好的方法,一开始老师太不放心孩子能画,所以把探究的路子限制得很死,结果孩子反而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弄不懂老师的意图,后来老师相信了孩子的能力,只是提供研究的方法,反而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采取各式各样的证明方法,给课堂带来很多惊喜。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9-1315: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95&ptid=2016)
    
    下面,就听课后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1、课前谈话 “日落月升、时时运动……” 这个变与不变的 ...

    很多孩子课外知识都很丰富,个别孩子一开始就提出的约分,老师如何处理?平时课堂里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本来是要讲的内容,或是以后才会有的内容,他们一开始就讲了,个别懂了,又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懂了,如何利用这个别的资源带动全班同学呢?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9-1315: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695&ptid=2016)
    
    下面,就听课后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1、课前谈话 “日落月升、时时运动……” 这个变与不变的 ...

    用一组分数同时表示乘和除,还是有点难的,最好是在分开研究好之后,再沟通一下,你看这组分数从左往右是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搂九,如果从右往左看呢?学生会发现其实乘和除是相通的。录相课中,没有见到老师有这样的沟通,是否可以尝试沟通一下?老师的沟通方式是乘 0.5 其实就是除以 2,这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其实从不同的方向看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9-2021: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7&ptid=2016)
    
    在第二环节验证分数基本性质中由原来的指定分数研究,到放开设定,学生自由折纸,环节相对开放,难度降低 ...

    之所以孩子们直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直接写两个分数,是因为老师没有强调研究的方法,写出来后要证明相等,这个性质才是存在的。这也可以看出平时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模仿和应用,没有习惯主动去证明思辨规律的正确性,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老师这种课型的尝试很有价值。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9-2021: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229&ptid=2016)
    
    在第二环节验证分数基本性质中由原来的指定分数研究,到放开设定,学生自由折纸,环节相对开放,难度降低。 ...

    从课堂观察上看,全班很多同学都用折纸,看来动作思维还是占主体。折纸的好处是人人会参与,弊端是分数局限性,更多的是像 1/2 这样的分数,而且分子分母都是呈 2 倍的增长,数据较单一。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1: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08&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君霞设计意图:2011 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 ...

    前测详实,课堂展示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方式。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0&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教学过程一、分组观察,提出猜想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

    这个研究单简洁有效,学生根据单子填写过程方便用准确合理的语言叙述研究过程,其实就是在叙述分数基本性质的,经过三组研究,最后总结自己的发现,符合举例验证的流程,有实例,有总结,每个孩子都经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再综合全班同学的智慧,让性质更完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老师呈现的方法也是有层次性的,从真分数到假分数,带分数,从长方形、圆形图到线段图,最后到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联系,从形象思维到半抽象,到全抽象,层层递进。再看一个学生这样写:12000÷9000=12÷9,听课时我很欣喜,全班唯一一个这样的答案,我想当时张老师一定也和我一样欣喜,认为终于有个孩子利用商不性质来证明分数基本性质的存在。但是我采访后发现,这个孩子最初的想法其实不是商不变,而是通过计算发现他们相等,只是省略了写商的过程,可见如果在上课前不是先专门复习了商不性质,要想两种性质联系在一起,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张老师把沟通这一联系放在充分研究之后,我觉得是合理的。

    有心/aiq
    有心/aiq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4&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第五稿学生研究成果汇报:
    
    生 5:我是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他们除出来的商 ...

    从老师最后收集的作业单看,有一个孩子还是利用比例内项乘比例外项来证明相等,用后面的知识来证明现在的知识,其实比例是在分数意义的基本上产生的,这个孩子的超前知识很厉害,这种方法老师如何评价,求解。2015

    图片:

    453453.jpg

    张晓玲
    张晓玲11年前

    张老师,建议直接链接到楼层!这样看起来就方便多了。(方法:右键点到楼层处,复制快捷方式,再回到首页,粘贴链接地址,就 0K 啦)呵呵。 (湖北宜昌 21 号,我们是家门哦)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4:0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125&ptid=2016)
    
    从老师最后收集的作业单看,有一个孩子还是利用比例内项乘比例外项来证明相等,用后面的知识来证明现在的 ...

    是啊,当时发现这个答案的时候,就不敢呈现,比例内项的积等于比例外项的积,怎么办?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09: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499&ptid=2016)
    
    是啊,当时发现这个答案的时候,就不敢呈现,比例内项的积等于比例外项的积,怎么办? ...

    对的就好,他会就好。不需要全班呈现。

    /wx小河淌水
    /wx小河淌水11年前
    [/wx小河淌水发表于2013-10-1117: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72&ptid=2016)
    
    张老师从孩子身边的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不错!

    是的,简单了点;P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5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87&ptid=2016)
    
    前测详实,课堂展示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方式。

    平时教学,我们真的很少做前测工作,感觉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如何有效地开展前测工作呢?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3-10-1117: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37&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应该要强调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好像没有看 ...

    在猜测环节已经 有学生提出了,并在证明环节有学生证明,在最后的基础练习中也有练习出现此类题目,对 “0 除外” 这个难点进行可有效地教学!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919: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044&ptid=2016)
    
    不断变化练习形式,但是始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直在不断地说分子分母同 ...

    每一题的练习都是精心设计的,都是围绕着本节课的目标而进行!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73&ptid=2016)
    
    用一组分数同时表示乘和除,还是有点难的,最好是在分开研究好之后,再沟通一下,你看这组分数从左往右是 ...

    这个建议很好,适当沟通一下乘除的关系,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并不难,可以尝试,或是放到第二节课中尝试。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5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80&ptid=2016)
    
    从课堂观察上看,全班很多同学都用折纸,看来动作思维还是占主体。折纸的好处是人人会参与,弊端是分数局 ...

    所以折纸就只试了一次,起点虽然低,但是不利于孩子用各种方法,后来还尝试过用学具袋中的圆片,但是也受学具本来份数的影响,分数的类型不多,看来如何选择素材,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又不束缚学生思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09: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518&ptid=2016)
    
    对的就好,他会就好。不需要全班呈现。

    这种处理也是一种好方式,我们还可以在课后面谈一下,他是怎么学会这种方法的,这种孩子一定是家里很重视,提前教育,要保护这种孩子的积极性。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908: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553&ptid=2016)
    
    张老师在莲都中山小学借班上课时,课前谈话让学生判断这样的两句话是否正确:1、教室里的学生都是中山小学 ...

    课前谈话也设计的很巧妙,未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5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87&ptid=2016)
    
    前测详实,课堂展示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方式。

    原来以为让孩子自己去画图证明会比较难,后来通过前测发现,孩子们的方法还是很多的,看来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研究真正的困难在哪?通过几次试教发现,其实很多孩子是不知道怎么写分数,或是不知道研究什么分数,所以最后一次试上的时候特别带领孩子照样子写了一组,这样学生整体就跟进的了,知道研究什么了,也知道再研究一组分数可以怎么写了。而且对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一组分子分母同乘,一组分子分母同除。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65&ptid=2016)
    
    数学中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很高深的数学思想,在课尾让孩子来体会是件好事,但到底一节课是知识重要, ...

    我想还是应该是知识为主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最终也是为研究新知识服务的。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65&ptid=2016)
    
    数学中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很高深的数学思想,在课尾让孩子来体会是件好事,但到底一节课是知识重要, ...

    但最终孩子受益终身的却是方法,知识也许会忘记,但是方法却是探索一切未知的钥匙。方法甚至是超越学科的。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68&ptid=2016)
    
    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确实很重要,需要在孩子借助直观理解了分数基本性质基础之上,再寻求与商不变、分 ...

    我想也是这样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3: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070&ptid=2016)
    
    很多孩子课外知识都很丰富,个别孩子一开始就提出的约分,老师如何处理?平时课堂里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 ...

    这样的孩子每个班肯定都是有的,首先肯定他们的自学能力,他提出的正确的已有的结论我们可以作为大家共同验证的话题,比如本课也有孩子马上提出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在中山展示的时候,还有学生马上提出分数基本性质其实就是商不变性质,但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明白,老师可以追问:真的是这样吗?激发孩子探究证明的欲望,带领所有的孩子理解。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221: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890&ptid=2016)
    
    老师在整节课上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留个学生来探究,但是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提出问 ...

    如果这样就更好了,老师就是怕万一孩子不提问题怎么办?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还是要不断培养,如何培养呢?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zjlsswj发表于2013-10-122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11&ptid=2016)
    
    张老师,你在前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对这部分知识有感悟,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前测带入的课当中呢?练习中可不 ...

    最后两题是体现分数作用的题目,黄金分割是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将分数变化之后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校时间和睡眠时间比大小是通分方法的渗透。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216: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33&ptid=2016)
    
    这样的上法其实是很冒险的,如果一个班学生水平好,方法就会层出不穷,让课很精彩,学生的主动性很强,表 ...

    孩子的方法是未知的,所以课堂的开放的,每一次试教,遇到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课堂上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捕捉到有用的教学资源,确实考验。但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考验,才能在考验中成长。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学法的设计。从猜想、验证、到得出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设计的。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张老师只是提供了一个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而不是填鸭式地讲解,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注重联系旧知,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小教113李冠鑫发表于2013-10-1121:1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334&ptid=2016)
    
    我们作老师的,在数学课堂上,必要做的事,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的阐述其中 ...

    好高深的评论,细细品味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课堂氛围轻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凸显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3: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37&ptid=2016)
    
    如果这样就更好了,老师就是怕万一孩子不提问题怎么办?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还是要不断培养, ...

    我现在这一届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提问题能力,其实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会使一个长期的过程,慢慢会变成一个习惯。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练继芬发表于2013-10-1412:4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698&ptid=2016)
    
    平时教学,我们真的很少做前测工作,感觉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如何有效地开展前测工作呢? ...

    我觉得可以提炼出一部分需要前测的内容,从 1——6 年级,不过这是个大工程,也许还可以做一个课题来研究下。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3: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24&ptid=2016)
    
    原来以为让孩子自己去画图证明会比较难,后来通过前测发现,孩子们的方法还是很多的,看来我们要充分相信 ...

    前测让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帮助我们预知了很多情况,让课堂的教学更丰富,老师对课堂的掌控更加自如。我觉得张老师这个做法非常好,也给这节成功的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3:2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37&ptid=2016)
    
    如果这样就更好了,老师就是怕万一孩子不提问题怎么办?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还是要不断培养, ...

    平时多给孩子们说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7&ptid=2016)
    
    三、数学建模,完善规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生:举得完(举不完)师:有同学举得 ...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例子里抽象出分数基本性质,用文字总结规律,反过来再用字表达基本性质,是对抽象思维的一次提升,也是一次数学建模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发展符号意识,引领学生欣赏数学字母表达式的简洁美。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413: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68&ptid=2016)
    
    我现在这一届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提问题能力,其实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会使一个长期的过程,慢 ...

    上课经常是这样的情况,一个情景图,让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然后提提问题。发现学生提的问题不是一共有几个,就是相差几个。都还局限在这里。提问题的意识除了在这些地方培养,还有哪些更广阔的空间呢?怎样引导学生才能提得更有质量,更深层次?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4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73&ptid=2016)
    
    我觉得可以提炼出一部分需要前测的内容,从 1——6 年级,不过这是个大工程,也许还可以做一个课题来研究下 ...

    可以尝试。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4: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92&ptid=2016)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例子里抽象出分数基本性质,用文字总结规律,反过来再用字表达基本性质,是对抽象思维 ...

    这样的总结归纳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对孩子学习总体的来一次数学上的梳理,使之内化。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4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73&ptid=2016)
    
    我觉得可以提炼出一部分需要前测的内容,从 1——6 年级,不过这是个大工程,也许还可以做一个课题来研究下 ...

    课型分类,在做,找个模式之类,值得一试!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1314: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120&ptid=2016)
    
    老师呈现的方法也是有层次性的,从真分数到假分数,带分数,从长方形、圆形图到线段图,最后到分数基本性 ...

    我在想,如果没有一个孩子是这么写的,怎么办?而把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连是非常有必要的。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zjlsswj发表于2013-10-1222:0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11&ptid=2016)
    
    张老师,你在前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对这部分知识有感悟,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前测带入的课当中呢?练习中可不 ...

    把前测带入课堂,好想法。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14: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820&ptid=2016)
    
    上课经常是这样的情况,一个情景图,让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然后提提问题。发现学生提的问题不是一共有几 ...

    是的,这个很困惑!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3: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24&ptid=2016)
    
    原来以为让孩子自己去画图证明会比较难,后来通过前测发现,孩子们的方法还是很多的,看来我们要充分相信 ...

    “最后一次试上的时候特别带领孩子照样子写了一组,这样学生整体就跟进的了”,体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理念,不然有些基础差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研究什么,浪费了时间,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强。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研讨问题总结:

    1、如何完善 “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 的课堂探究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是什么?

    本课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丽水市实验学校《构建 “学中教”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这一总课题下的一节小学数学经典课例展示,“学中教” 课堂教学模式以 “以学定教,以学导教” 为指导思想,以 “一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 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突出学生先自主学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加以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通过合作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优生带差生,以点带面。共性的问题以及学生陆续暴露的问题由教师点拨引导释疑,主要讲评思路与方法。当学生初步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及时检测反馈,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当堂达标。课上基本完成作业,课下题目大都为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都有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所以凡是学生自学、操作或通过交流能够学会的就坚决不教不重复的理念,让学生学习占据课堂上的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由学生走上表演的舞台,成为演员,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

    “学中教” 课堂模式由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即 “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巩固拓展、当堂检测”。

    自主探究,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探究的实效性,并激励学生逐渐养成严谨求真的科学研究习惯。

    合作释疑,主要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探究中捕捉到的问题;二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性问题;三是课堂上生成的其他问题;四是对知识方法的归类。自主探究、合作释疑细化 “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 五个基本数学教与学的活动环节。

    通过观察猜想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举例验证中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形成严谨求实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巩固拓展,一方面重在全面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另一方面重在掌握新知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当堂检测,全面了解学生,查缺补漏,及时矫正,强化知识和技能的达成,追求 “堂堂清”。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从大家的评课及丽水学院李教授课堂教学评议看,大家对于这种模式还是认可的。我整理出所有适合这一教学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内容,展开教学实践,三年级,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显著,做到负担轻,质量高的效果。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2、导入如何贴近学生起点,唤发已有知识经验?

    经过几次磨课,导入环节几经易稿,每一次都遇到一些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与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相结合,经过两次磨课之后,决定给孩子做一个前测,从前测中发现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其实孩子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都有很多感悟,从看图写分数中,学生经常会不同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这就是最朴素的经验,所以最后一次还是决定从看图写分数入手。创新的不一定是好的,教材呈现的往往是编者经过广泛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才得出的,也是最科学的展现形式之一。这种形式不仅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在课的最开始让孩子初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给中下学生提供一个研究的范本,让后面的研究开展顺利有效。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3、怎样编制有实效的探究导学提纲,怎样的学习材料更能贴近学生起点,又为本课重点服务?

    自主探究是本课的核心环节,导学提纲编写的成功与否,其实直接关系到对课的核心把握,也关系到孩子如何展开研究。导学提纲的编写也是几次试教过程中变更最多的,从限定分数,规定用格子图论证到只提供建议,让学生在空白纸上研究,到最后的探究表格,老师的思想经历了从不敢放,到太放,最后到搭建合理的框架,一层一层趋向合理。而学生的反应也从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揣测老师的用意,到不知从何下手,无所适从,到最后能根据老师的搭建的梯子上一步一步走向探究成功的顶峰,从课堂反应看,最后一稿的导学提纲让孩子在探究的时候有了章法,有了规则,同时,又能充分展现他们不同的证明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丰富,有活力。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4、 如何设计有层次性、发展性的练习梯度。

    练习的设计我们总是经历先不断做加法,再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不断做加法是对教材理解的不断充实,而做减法则是对教材本质的把握。在我的练习设计里面也力求做到既巩固了新知,让绝大多数孩子摘到桃子,也做了适当的提高,跳一跳摘桃子。力求做到既有数字内部运算的考量,也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争议最多的是黄金分割这一练习,第一次试教时,呈现的数学太难,基本都不是刚好约分成 3/5,第二次将数据减少,并将分数值都变成 3/5,但情境多,变成了知识的介绍,淡化了数学本质,最后一次采用阅读资料的形式呈现,这样做既节省介绍的时间,也训练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迅速从信息中查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应用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其实也是约分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铺垫。这样几次修改之后,大家还是认可这一过程的。最后在校时间与睡眠时间意在引导学生将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转化成分母、分子相同的分数,方便比大小。两道题目旨在向孩子们展示分数在现实生活也是广泛存在的,有实际意义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作用也是很大的。但是这一环节在处理上觉得自己还是不到位,没有激发出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其实很多孩子心里是有感悟的,觉得数学很有用,很神奇,但老师没有留一点时间让孩子自己总结一下,很遗憾。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14: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820&ptid=2016)
    
    上课经常是这样的情况,一个情景图,让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然后提提问题。发现学生提的问题不是一共有几 ...

    这是 11 版新课标提出的特别重视的一个思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有问题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其实创设一些宽松的氛围,让孩子敢于提问。大家说呢?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414: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73&ptid=2016)
    
    我觉得可以提炼出一部分需要前测的内容,从 1——6 年级,不过这是个大工程,也许还可以做一个课题来研究下 ...

    如果前测,我们可以把每个单元的种子课选出来,做一个前测,做前测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更好展开教学。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14:3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839&ptid=2016)
    
    我在想,如果没有一个孩子是这么写的,怎么办?而把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连是非常有必要的。 ...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该会有孩子想到,因为分数基本性质的前一节课就是,我们要相信孩子的知识联系能力。与商不变想不到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把分数变成的个除数算式,发现了什么?原来他们的商不变,但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相同倍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老师给每位同学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自由地验证 “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大小不变(零除外)” 这一之前得出的结论。经过短短几分钟学生们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画图验证、假分数带分数的验证、线段验证等,商不变性质等。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充分被调动。

    SmodyIan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SmodyIan



    我也非常欣赏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学生自己的想法给全班同学听,老师在经过概括和一些总结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教 112 10 号)


    4 天前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601 长长

    一环扣一环,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明白 1/2=2/4=6/12,使学生了解异分母也有可能相等,同时为接下来学生验证异分母分数做好基础。这堂课在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学生活。师生交流很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领会。(小教 112 44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Cinderella45015585



    老师循循善诱,学生思维活跃。并且在课堂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的确是一堂好课。(小教 112 14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Q 姑娘丶



    这位老师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从而起到吸引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兴趣。其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强调 0 除外,体现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学生自己在草稿上举例时下讲台看学生的举例,从而有选择性的挑选出经典例子来验证课堂知识点,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显得自然,不突兀。同时展示了学生的画图法,文字表示法,商不变的性质表示法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思考。体现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思想,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生受用的。(小教 112 11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素顏ミ儰ㄚ ò


    个人觉得这堂课还是挺成功的。在整体上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师生之间配合的也很融洽。在教学设计上,张老师利用图形描述来分析问题,使得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举例、验证,让学生更加清楚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方式上,老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在习题的设计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综上所述,张老师的这堂课是不错的,值得借鉴。(小教 112 20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い丝丝浪漫え 67445547



    张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主要采用 “猜想 —— 验证 —— 反思” 的方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为学生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学习方式是开放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另外,张老师的肢体语言丰富,个人魅力很强,大大的调动了课堂气氛,不会使课堂变得呆板,在对 1/2=2/4=6/12 进行教学时,通过对学生适时的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上讲台分享成果,大大的调动了积极性。张老师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教学分数性质,使得这节课质量更高,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学习!赞。(小教 112 王元)



    3 天前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在水∮一方 22109452



    张老师的课堂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首先张老师引出一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问题展现了张老师的用心之处:例子既符合课堂引入的需要,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张老师在一堂课中并没有在告诉学生知识,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在进行观察之后同学们进行了猜想,随后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举例验证。在同学们在举例验证的时候,老师在四处查看学生的研究成果,有计划,有组织的按课堂教学需要来安排学生上台讲述其研究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常见的图形(长方形图、圆形图、线段图)到运用商不变性质到通过计算分数到乘除 0 最后用 n 表示来进行验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棒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dāń17942976



    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用现实生活中 “小明出版报平均划分黑板面积” 的例子引入新课题,这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过程中学会证明 1/2=2/4=6/12。在看图说出分数的例子中,证明 8/12=4/6=2/3。这两个等式,竟同学们思考后得出了结论,即 “分子分母同事除或乘同一个非零数,大小不变”。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论证,有学生自己找方法去检验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这证明方法,有画圆形图,有画长方形图,也有用线段证明的,这个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dāń17942976



    老师用现实生活中 “小明出版报平均划分黑板面积” 的例子引入新课题,这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过程中学会证明 1/2=2/4=6/12。在看图说出分数的例子中,证明 8/12=4/6=2/3。这两个等式,竟同学们思考后得出了结论,即 “分子分母同事除或乘同一个非零数,大小不变”。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论证,有学生自己找方法去检验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这证明方法,有画圆形图,有画长方形图,也有用线段证明的,这个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小教 113 班 40 号 洪优萍)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2 班 33 号



    张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整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紧紧跟住老师。且师生有很好的互动。大家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分享自己的答案,这些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于正确的及时表扬!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了从猜想,验证到总结的过程!小教 112 班,33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1 班 44 号



    张君霞老师的这堂课由浅入深,让同学们深入探索,知识点层层递进,由一点适时地引导出下一点,又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开动脑筋的积极性,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发散,是一堂很生动的数学课。再者,张君霞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积极地思考,把复杂的问题慢慢地简单化,师生之间互动非常多,是一堂很好的课。 小教 111 44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____36911756



    张老师的课非常讲究知识的系统性,知识而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体验以及掌握程度,并不是一味的灌输自己的知识。面对同一个问题,采用发散性思维,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老师的教学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小教 112 章晨宇 36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____36911756



    张老师的课非常讲究知识的系统性,知识而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体验以及掌握程度,并不是一味的灌输自己的知识。面对同一个问题,采用发散性思维,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老师的教学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通过某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积极思考。(小教 112 章晨宇 36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戌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能够有效的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合理的安排教学设计,学生自己开口说,动手做,加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极大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小教 111 30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hoji 记芙



    张老师一开始用 “小明出版报平均划分黑板面积” 的例子,就是用面积的方法给学生介绍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一个数,它的大小不变。还让学生自己动脑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举例验证,之后还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的各种不同解答,让我印象深刻。张老师的上课方式,我很喜欢,既让学生的自由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培养了思维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小教 112,43 号,袁虹洁)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2 魏曾虹 47 号



    从整节课的设计看,教师设计的很巧妙,一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气氛都很好,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老师上课内容所吸引而集中。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沉默是金 14609688



    张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面积、长度、数字等)来表示和认识分数,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获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合作者,而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多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感受快乐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才是重中之重!(小教 111 陈吉伟 33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summer 微 smile



    1. 在学生们已经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分数的性质。 课堂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 2.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对课堂的进程,学生的领悟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学课堂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其次,老师语言的幽默性和亲和力。 3. 教师先请学生观察,再是请学生举例证明。再结合不同学生的思路,安排演示,由浅入深。这点能显示出张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小教 111 49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棵棵树、



    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师生一起发现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引起学生好奇心,教师并依此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面对同一个问题,教师采用了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 而且注重学生主动能力,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师生互动环节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这是一堂好课。 小教 112 13 号吕肖萧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弈卉海



    通过 “小明借黑板 “的事件,引出同样大小的分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 的关系,之后举例验证,多次让学生回答问题,把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整堂课老师起引导作用,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听练的基础上理解了最简分数与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的分数之间的关系。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想要好好表现,这其中的鼓励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使学生很有成就感。 如果平时的课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习氛围能达到这种流利的程度就非常棒!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弈卉海



    通过 “小明借黑板 “的事件,引出同样大小的分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 的关系,之后举例验证,多次让学生回答问题,把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整堂课老师起引导作用,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听练的基础上理解了最简分数与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的分数之间的关系。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想要好好表现,这其中的鼓励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使学生很有成就感。 如果平时的课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习氛围能达到这种流利的程度就非常棒! 小教 112 1 号李娜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橥儿 Ting



    在整堂课中,张老师非常讲究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逐渐深入。“观察猜想”——“举例论证”—— “总结结论”。在课堂的教学中,都是以学生为主线,做到了学生研究探索思考为主,老师讲述为辅。在这堂课上,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可以上台展示,让学生的自主力得到发展,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集中。而且老师充分给予学生鼓励,着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信力更足。我感觉的张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很有张力,这样让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学生听讲也更为认真。而且从课上可以看出张老师具有很好的教学素养,不仅在仪表态度,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很好的技巧。这不失为一堂好课。(小教 112 48 号张良慧)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2 班 49 号



    上半节课,张老师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小明分黑板的例子给呈现出来,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这样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上半节课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学生用字母来代替具体数字,来表达出分数同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值不变。而且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也很好,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 ,气氛很活跃,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享受。(小教 112 49 号 林秉超)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朝阳依旧 zyy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设计思路相当清晰,教学环节设置科学严谨。“观察猜想”—“举例论证”— “总结结论”。在老师划分黑板给小明的情境中,看似得到的分量在增加,谁知利用了简单的数学障眼法,分来分区面积都一样。1/2=2/4=6/12,适时的发问,引起观察,调动积极性。猜想:“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大小不变(零除外)。利用研究单来实践,这也是本堂课最为出彩的地方,头脑风暴:数形结合法(长方形、圆形、线段图)以及计算法。真假分数轮番验证,学以致用” 商不变性质 “,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概括性的以 b/a,n 等来完美收官。老师平易近人,课堂氛围活泼,很棒的一堂课,值得学习!(小教 112,27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慢慢散步的蜗牛



    教师的教学从生活入手通过平分黑板的事,让学生学习数学,深入浅出把数学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教师还采用让学生先做后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深入探索在得出结论,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空间自己探索研究,通过自己创造举例并分析,总结分数的规律。且教师能够在新知识分数的学习时,很自然的又给学生巩固了整数知识,并把整数的知识运用于分数中。在这堂课上,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者,还是研究者,他们自由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教 112 32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Giraffe46111603



    这堂课,老师首先是运用情景创设,带领学生走进分数。再让学生们自己观察,根据黑板上分数的变化,找出其规律。学生们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很好的达到了老师的目的,即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之后又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举例验证,同时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商不变性质,学生们找到了不同的方式证明了之前的规律猜想。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出一直是学生自己思考,而老师只是思路上的引导,但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学习方法。小教 112 6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哈迷 1236



    这堂课,给我感触较深的是老师设计的研究单的这个环节。通过观察分数,总结规律,全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而老师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且总结出规律后,这堂课才真正开始。老师让学生用研究单自己设计方案对总结出来的分数规律,进行举例应用并且验证。果然学生们的研究方案各式各样,有的用了画图法证明,有的用了线段法,还有的用到了除法的性质。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往往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后她又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工作。中间过程却也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用分数的性质,而是由得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开动了他们的脑筋。 小教 112 18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2 班 49 号



    下半节课,老师把五分之三这个数字跟实际情况加以联系,把切合实际的分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学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复杂的、数值较大的分数,同时延伸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一些实际运用,比如比较分数大小。还有一点,老师的课堂练习趣味性很浓,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把分数基本性质用 n 这个字母完美地融合在练习中。(小教 112 49 号 林秉超)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橥儿 Ting



    视频二延续上堂课的内容,是对上堂课的深入与总结。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过渡自然。张老师的讲课很有张力,在她的课堂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要当好一名老师,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上课时也要同张老师一样,把课堂时间充分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领悟与思考。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橥儿 Ting



    视频二延续上堂课的内容,是对上堂课的深入与总结。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过渡自然。张老师的讲课很有张力,在她的课堂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要当好一名老师,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上课时也要同张老师一样,把课堂时间充分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领悟与思考。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弈卉海



    延续上半部分,学生们注意力很集中,老师一路带领他们思绪,没有很多别的绕弯子,一直抓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候学生就很容易听进去学进去,练练之后更加巩固,这是一堂很有效率的课,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回答,就能对自己的学习理解更加确定,同桌讨论也让不是很懂的学生有了请教懂的同学的机会,总的来说,这堂课是节奏紧凑,学生聪明,老师引导思路清晰 小教 112 1 号李娜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summer 微 smile



    (小教 111 49 号) 1. 在学生们已经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分数的性质。 课堂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 2.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对课堂的进程,学生的领悟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学课堂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其次,老师语言的幽默性和亲和力。 3. 教师先请学生观察,再是请学生举例证明。再结合不同学生的思路,安排演示,由浅入深。这点能显示出张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hoji 记芙



    视频二是对视频一的知识内容的深化理解。在这里,张老师并没有繁琐地讲一些深奥的题目,而是对视频一中学生提出来的方法的深化。在做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解答,自己提问。这个办法很棒。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老师慢慢引出了 n 的概念,再一次深化了分子分母同乘或除同一个数,这个数的大小不变(0 除外)。整个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更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Bambi24



    课堂的一开始,张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将课堂引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原来显得枯燥抽象的数学变的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张老师重视并很好的体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张老师坚持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概括出来,自己只起引导作用。也给了学生许多表现的机会,她让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的成果并阐述理由,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观察猜想 —— 举例论证 —— 总结应用,整个课堂下来,张老师教学思路严谨流畅,由浅入深条理清晰。最后再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学生们能深刻体会并牢记本节课重点,即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教 112 24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课堂导入简单生动,课堂氛围自然活跃,老师的态度语言艺术都比较有亲切感,使得同学们能够踊跃回答问题,一起探讨学习的兴趣浓厚。老师给出的练习灵活性强,重点突出,加强同学对知识点的印象,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有一定的拓展。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迹郁



    张老师的课,通过小明想要黑板的面积引出分数性质,再通过小明出的一道题,形象、具体地引出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大小不变,这是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对性质有更深刻的体会。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研究假分数的同学和用除法来验证分数性质的同学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拓宽思路。最后总结结论,用以练习之中。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来研究,从观察猜想到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真正有所获得。 (小教 112 29 号 )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白菜 wen2



    张老师用小故事导入课堂,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过渡自然。板书端正,一目了然。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在做完课堂练习后能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做题过程,学生独立性强。张老师用鼓励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易于学生接受。师生互动贯穿课堂,课堂气氛活跃。这节课让我获益匪浅。(小教 111 班 26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2 魏曾虹 47 号



    老师再课上仔细讲要点,也及时让学生做练习加以巩固,同时也请同学站起来回答来活跃气氛,教学内容环环紧扣,把学生很好的带入课程殿堂,让学生吸收知识。教学内容层层深入。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泛音 12



    小教 112 班 39 号。由深入浅。循循善诱。我在老师身上学到很多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庄家赢 88643298



    张老师最先并没有直接教同学们分数的基本定理,而是通过不断的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去发现分数基本定理,这样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它的印象。后面更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展示来告诉同学们分数的特殊情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小教 113,03 号,周佳颖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沫水¢葡萄



    张老师通过观察、提出猜想、举例论证、总结应用这四个步骤将一节课上完,其中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也在于此。这四个步骤是初中时期重要的思想方法,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张老师也适当地采用了此种方法。大家知道观察是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而猜想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小朋友将 1/10 变为 n/10n 来验证猜想,不知道小学生有没有学过这个内容,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让我觉得十分佩服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____36911756



    与第一节课相比,我感觉这堂课朴实中回味无穷,诶有太多的导入,直接进去课堂的重点,然后通过习题来引导学生来完成,并积极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培养其思考能力。在知识中,又很会归纳总结已学的知识点,并学会让学生自己去整理总结,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小教 112 章晨宇 36 号)



    前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教 111 班 16 号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张老师的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通过验证过程让学生回忆 “商不变性质”,为下面学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 做铺垫。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根 “拐杖”,比如学生无法验证 “2.4/4” 时,老师引导学生同时扩到 10 倍。其练习的设计具有开放性,从身边的世界入手,如人的身高,树叶光合利用率以及学生作息问题,既巧妙地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模仿创造的能力,感受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练习给我另一种感觉是十分灵活,充分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 12/20=(12-9)/20/4,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街头西岸



    张老师的教学扎实而又灵动,其教学目标具体全面,即让学生认识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整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知识点落实到位,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方法灵活多样,以 “提出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为教学主要过程,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张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语言生动,教态自然,热情阳光的性格感染每一个学生。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学生选择上很用心),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探究,课堂总结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同时也不忘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教 111 34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和视频一不同的是,这堂课开门见山,通过训练题目来直接接触所学内容,和视频一一样的是,课堂仍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让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老师就像一根线将他们的想法串联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在数学的世界里徜徉!小教 112 班 33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dāń17942976



    张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她在上课过程中只是一个提问者,她给学生抛出问题,给学生练习题,但在解决问题和题目的过程中,张老师一直都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给学生自己去证明,去发现的,这是很难得的。(小教 113 40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寒水为心



    我们作老师的,在数学课堂上,必要做的事,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的阐述其中的道理。小学 6 年,所教授的不仅是一些数字公式或定义,而是如何去思考,从什么角度思考问题,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么?我觉得人的一生中,要学好数学、美学和哲学,美学使人享受生活;数学思变,是打开哲学的钥匙;哲学是为人处事的态度。 在古希腊,学习哲学的前提是要精通几何学;在中国,子夏由 “绘事后素” 联想到 “礼后乎”,孔子说 “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也是一种思变。 朴素说,小学毕业,就有教授小学的资格,而现实是,一个人,即使满肚子墨水,不见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长,仍需努力!小教 113, 李冠鑫。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在水∮一方 22109452



    (上接视频一的评论)视频二主要是通过习题的练习来巩固新知识以及发现小部分的新知识。习题的设置步步深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张老师一句 “那怎么能说的完?” 引导学生用 n 表示这节课的主要知识。在学生总结这节课之后张老师再次提问还有什么疑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的那句 “6/24 的时间在校好好学,3/8 的时间好好睡。”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的谈话等过程中渗透正确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在这一课时讲这么一句话显得十分自然,棒!(小教 112 朱佳怡)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dāń17942976



    感想:张老师的这节数学课上的很精彩,总体来说是按照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这一过程来进行的。张老师在介绍《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新知识点时,不是很机械的将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同学们根据观察,自己总结出知识点,并采取各种方法来验证它,比如说画图的方法,计算的方法等等,这不仅能使同学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活泼,还有利于学生更清楚深刻的掌握知识。这种启发诱导式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对知识初步了解之后,张老师还利用练习加以巩固,并举了许多分数应用于科学、生活的例子,这能让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使数学与同学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小教 113 班 47 号 刘丹咪)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____76725390



    张老师首先用一则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导入今天的主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调动了大家学习分数的兴趣。整堂课张老师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分数的性质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下的进行探索,使他们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发现规律发现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整个课堂创设了一种 “猜想 —— 验证 —— 反思” 的教学模式,把探究过程放大,把 “过程性目标” 凸显出来。张老师引入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让学生发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的教学反思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教 111 潘丽霞)




    来自优酷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5: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938&ptid=2016)
    
    如果前测,我们可以把每个单元的种子课选出来,做一个前测,做前测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更 ...

    这个也可以结合俞特的种子课,研究的前景还不错,可以考虑试一试。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5: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920&ptid=2016)
    
    研讨问题总结:
    
    1、如何完善 “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 的课堂探究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是什 ...

    雪中教的模式教会了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很多探究性的课题,这个模式还是很试用的,对孩子能力的提高很有效!

    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11年前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通过合作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优生带差生,以点带面。共性的问题以及学生陆续暴露的问题由教师点拨引导释疑,主要讲评思路与方法。当学生初步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及时检测反馈,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当堂达标。课上基本完成作业,课下题目大都为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都有发展。” 张老师的课充满了想法和思考,以及赋予实践。很值的借鉴。

    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11年前

    前测很好的认识学生的知识经验,很好的为本节课服务。老师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很好,借鉴。

    丽水徐
    丽水徐11年前
    [雷素芬发表于2013-10-1416: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52&ptid=2016)
    
    这个也可以结合俞特的种子课,研究的前景还不错,可以考虑试一试。

    我觉得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时候,也可以做做前测,找到学生的疑难点,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习。

    徐铮
    徐铮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17: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78&ptid=2016)
    
    我觉得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时候,也可以做做前测,找到学生的疑难点,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 ...

    前测是个好东西,但是每次都由老师自己去出题,又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谁可以来搞个课题,也给我们提供些素材就好了。:lol

    徐铮
    徐铮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6: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38&ptid=2016)
    
    和视频一不同的是,这堂课开门见山,通过训练题目来直接接触所学内容,和视频一一样的是,课堂仍以学生为 ...

    我也觉得,一节课 40 分钟很有限,一些趣妙横生的导入固然很好,开门见山也很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尽量直入主题,少一些花招,多一些交流、讨论和质疑,很好。

    徐铮
    徐铮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6: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39&ptid=2016)
    
    dāń17942976
    
    <br />
    
    
    
    <br />

    老师很多时候就是太忍不住了,什么都想自己说,我们是应该像张老师学习,把发言甚至提问的权利都交给学生。

    徐铮
    徐铮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5: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920&ptid=2016)
    
    研讨问题总结:
    
    1、如何完善 “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 的课堂探究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是什 ...

    是啊,模式虽好,也好适合。万不可拿到一种模式,就一刀切,什么课都上,那就有失偏颇了。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い丝丝浪漫え 67445547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张老师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她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老师的肢体语言丰富,有幽默感,教学氛围活跃,值得每位老师学习思考,很棒!(小教 112 40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い丝丝浪漫え 67445547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张老师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她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老师的肢体语言丰富,有幽默感,教学氛围活跃,值得每位老师学习思考,很棒!(小教 112 40 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慕夕颜 princess 这堂课的课堂导入故事性强,立刻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层次分明,难度层层深入递进,老师巧妙地挑选学生各具特色的课堂作业,进行合理排序,从而利用学生课堂作业来推动这堂课的进程;对于 n 是什么数(定义域)的问题,知识前后产生矛盾,老师借机利用问题冲突,激发学生思维,拓宽了知识领域;另外,老师语言幽默而不失雅趣,融合生活美学,通过生活美图,把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丰富的练习巩固知识,最后的课堂总结也是以学生总结为主。最后,不得不佩服学生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师生配合默契。(小教 111 11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转身微笑 66920197 (接上)这种 “留有余地” 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纵观张老师的整堂课,每个环节都有层次性,不管是内容还是题目,设计得都很有逻辑性。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渗透了 “数形结合” 的思想。(小教 112 03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张老师的课上得很精彩。首先,她将 “先学后教” 的理念运用到了课堂当中,不直接给出性质,而是通过 “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总结规律。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张老师也很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对各种特殊的情况是否满足分数的基本性质都进行了验证,并推广到一般的规律 “b/a=bn/an=bn/an(n≠0,a≠0)”。其次,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很有想法。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当学生提出分子与分母同除以一个分数,同除以一个负数时,负数的基本性质是否会成立时,张老师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也没有否定,而是给出 “研究不是一节课的事” 这样的回答,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小教 112 03 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SmodyIan 之前一个学生的提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只适用于零除外自然数,老师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去赞同他或者否决他,老师利用练习题,判断 “12/20=(120.5)/(200.5)”“12/20=(12/5)/(20/5)”“12/20=(12-9)/(20-9)” 是否正确,让学生们在操练中找到答案。而且给出的 3 个例子都特别有代表性。整节课非常连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老师出的一些题目都是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最后那一题充满了智慧。老师在学生做题目时,会走下讲台这样非常亲近学生。而且,老师常把数学思维传给学生,数学需要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才能得出结论。最后学生提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课后思考。(小教 112 10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嬗泠浅 张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考虑,循循善诱学生说出自己上课要上的内容,总结课堂内容。她的课堂学生很积极,老师的声音也很响亮生动,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可以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表现好就夸奖、走下课堂和生交流。图文并茂形象的让学生学分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导入课题时用黑板来举例学习利用的很好,黑板是学生平时接触的,更容易观察。小教 111 15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萨瓦迪卡 - 007 课堂在张老师的开门见山直奔知识点中开启,仅用了五六分钟就将本节课的重点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大小不变” 讲解清楚,节奏紧凑,学生注意力集中。用十几分钟让同学们完成题目并让学生自己对着投影讲解,阐述多种问题解决方法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也让课堂气氛更活跃积极,充分调动思考,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形式丰富,采用手势判断对错、同桌交流、个别回答、“小老师” 等,使学生更易学要学。举例验证中真正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总结工作到位,再次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及问题解决的步骤,最后提疑问使整堂课得到升华,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深入探究。小教 111 3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哈迷 1236 这堂课,给我感触较深的是老师设计的研究单的这个环节。通过观察分数,总结规律,全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而老师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且总结出规律后,这堂课才真正开始。老师让学生用研究单自己设计方案对总结出来的分数规律,进行举例应用并且验证。果然学生们的研究方案各式各样,有的用了画图法证明,有的用了线段法,还有的用到了除法的性质。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往往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后她又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工作。中间过程却也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用分数的性质,而是由得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开动了他们的脑筋。 小教 112 18 号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脚步 22 张老师的课很新颖,她一开始展现一个长方形,把它分成两份,再平均分成四份,给他两份,再平均分成十二份,给她六份。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她运用了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最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 "分子或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大小相等"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老师让大家做她的研究单,自己验证那个结论是否正确,其中有好几种研究方法,有些学生的研究方法都涉及了未知数了。最后老师让学生自己提问,有些问题都超过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就让学生自己课后研究。总之张老师一直是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来自优酷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6: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39&ptid=2016)
    
    dāń17942976
    
    <br />
    
    
    
    <br />

    如果也能把一些问题也让学生来提就更啦。

    小数组
    小数组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6: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32&ptid=2016)
    
    沫水¢葡萄
    
    <br />
    
    
    
    <br />

    用字母表示数学生是学过的,思维水平好的孩子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6:2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41&ptid=2016)
    
    在水∮一方 22109452
    
    <br />
    
    
    
    <br />

    也是希望将德育与数学知识做一个很好的结合,这样既巩固了知识,也让数更有意义,一举两得。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17: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78&ptid=2016)
    
    我觉得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时候,也可以做做前测,找到学生的疑难点,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 ...

    是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复习课只是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复习,做好前测工作,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不仅仅是新课教学,复习课也可以尝试!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418:5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2&ptid=2016)
    
    老师很多时候就是太忍不住了,什么都想自己说,我们是应该像张老师学习,把发言甚至提问的权利都交给学生 ...

    经常会告诉自己要学会等待,可到了课堂,看着那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就忍不住自己说了!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418: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18&ptid=2016)
    
    前测是个好东西,但是每次都由老师自己去出题,又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谁可以来搞个课题,也给我们提供些 ...

    每次研究的时候,都保存起来!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练继芬发表于2013-10-1419: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5&ptid=2016)
    
    经常会告诉自己要学会等待,可到了课堂,看着那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就忍不住自己说了! ...

    有同感:P 要怎么办呢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前侧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很有帮助。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19: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9&ptid=2016)
    
    有同感要怎么办呢

    忍住忍住!多多引导,求经验!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19: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64&ptid=2016)
    
    前侧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很有帮助。

    前侧很重要,每节课都实施,感觉好难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 “猜想和验证”,张老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19: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67&ptid=2016)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 “猜想和验证”,张老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 ...

    方法受益终身,注重方法的教学,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探究模式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9-3012: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417&ptid=2016)
    
    三、数学建模,完善规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生:举得完(举不完)师:有同学举得 ...

    数学建模这一环节,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但还有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会无从下手,这要怎么办呢,我们要怎么引导,也许在全班交流后,很多学生可能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5: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928&ptid=2016)
    
    4、	如何设计有层次性、发展性的练习梯度。
    
    练习的设计我们总是经历先不断做加法,再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不 ...

    很多时候,自己总是在不断地做加法,感觉每道题目都很重要,不愿意舍弃!像张老师说的减法则是对教材本质的把握!提醒了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最佳的做好减法法则,不仅是在整堂课的设计上还是在练习设计上。努力做到高质轻负的效果 1

    练继芬
    练继芬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20: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70&ptid=2016)
    
    数学建模这一环节,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但还有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会无从下手,这要怎 ...

    有同感,这在 503 应该还可以,如果是基础差的呢

    朱娟娟
    朱娟娟11年前
    [练继芬发表于2013-10-1420: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73&ptid=2016)
    
    很多时候,自己总是在不断地做加法,感觉每道题目都很重要,不愿意舍弃!像张老师说的减法则是对教材本质 ...

    很多时候要学会取舍,不然不仅是给自己增加负担,也是给学生增加了负担。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19: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67&ptid=2016)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 “猜想和验证”,张老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 ...

    猜想和验证是数学上重要的学习活动形式,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采用。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9: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46&ptid=2016)
    
    用字母表示数学生是学过的,思维水平好的孩子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要不要抽象成字母公式需要探讨。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419: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28&ptid=2016)
    
    慕夕颜 princess 这堂课的课堂导入故事性强,立刻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层次分明,难度层层深入递进,老师巧 ...

    故事导入的确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张老师有艺术,值得我们学习。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练继芬发表于2013-10-1419: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65&ptid=2016)
    
    忍住忍住!多多引导,求经验!

    前测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要教好的话,前测是必须做得功夫,特别是借班上课。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落叶无殇发表于2013-10-814: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26&ptid=2016)
    
    看了张老师的视频,觉得小学数学课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张老师采用了 “观察 —— 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 这 ...

    观察 —— 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的过程中能否更加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814: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42&ptid=2016)
    
    前几稿都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找,中下学生确实有点茫然。这一次列了学习单之后,孩子们有了探索的框架,从课 ...

    探索了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之后,如果让学生独立探究 “除” 的可能性,效果又是怎样呢,可以实践。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814: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252&ptid=2016)
    
    0 的处理上,学生能提出 0 要除外,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去证明 0 为什么在除外,但是老师适当的点拨,要想证明还 ...

    在 0 的问题上,由于小学数学主要是探讨数论的问题,本身就排除了 “0”。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just❤be☀发表于2013-10-817: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362&ptid=2016)
    
    看了张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以下是我个人观点:
    
    1. 看了一些 ...

    “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应用” 在本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它是研究数学很重要的思路,对学生影响极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备份曾经/aiq发表于2013-10-820: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430&ptid=2016)
    
    在探究环节,第四稿张老师只是提供了建议,课堂观察发现很多孩子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什么分数,而在第五稿 ...

    研究型学习单给学生梯子,关键是梯子要做得恰当,学生容易爬,要防止学生爬得太快。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yf033d06发表于2013-10-822: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529&ptid=2016)
    
    张老师这节课,上得很大气,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整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 “观察 —— 猜想 —— 举 ...

    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 “观察猜想 —— 举例验证 —— 总结应用” 的学习方法及过程。这是一开始我们定的主基调。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908: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560&ptid=2016)
    
    张老师的语言还很幽默,判断题时分数 12/20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5,变成 2.4/4,老师问孩子们见过样的分数吗,孩 ...

    张老师的语言很幽默,这是她的优点,值得学习。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有心/aiq发表于2013-10-919: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043&ptid=2016)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是非常难设计的,只能是对这一性质进行巩固训练,从前几稿看,老师也是不断在调整,我们 ...

    磨课本身就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嬗泠浅发表于2013-10-922: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151&ptid=2016)
    
    张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考虑,循循善诱学生说出自己上课要上的内容,总结课堂 ...

    现代媒体不能完全代替黑板等传统媒体的功能。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8: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34&ptid=2016)
    
    在展开研究之前,老师要稍作示范,这样让中下的学生知道如何研究,让全班同学都有效参与。提高参与度。
    
      ...

    这点我赞成,有同感。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小数组发表于2013-10-1019: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663&ptid=2016)
    
    实验学校研究的学中教课题,从展示的经典课例看,这样的课堂模式是符合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是有价值 ...

    我们正在努力,给点时间。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杨添添~小教113发表于2013-10-1113: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982&ptid=2016)
    
    张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清晰,和学生配合默契。在导入的时候通过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进一步思考 ...

    数学课的思路就应该非常清晰,这是数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提拉米苏的恋发表于2013-10-1114: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015&ptid=2016)
    
    整堂课下来,导入,提问,回答,每一点,每一条都配合的紧紧有条,老师很有激情,学生很有活力,整堂课上的 ...

    在课堂上是教师要学会 “偷懒”,学生才会勤奋的 。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zzy发表于2013-10-1114: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034&ptid=2016)
    
    张君霞老师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以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 ...

    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是数学培养的重要能力,需要智慧教师下功夫。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16:5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21&ptid=2016)
    
    在张老师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和谐,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有那么多的精彩! ...

    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和谐,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需要在教学行为上体现出来。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厉妃发表于2013-10-1117: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38&ptid=2016)
    
    戴老师给我们提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新授内容当方法教,举例验证当新授内容教,这样的过程是否反了?如何区分 ...

    我也觉得这两个应该是可以融合的,不需要分那么清楚。 内容是载体,方法是思路。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3-10-1119:3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40&ptid=2016)
    
    第二稿研究单的讨论:备份曾经 /aiq 这一探究过程给学生限定了分数,和长方形图,显然没有最后一稿好。 详情 ...

    试教几次,0 除外这个问题基本是会出来的,看来孩子是有这样的认知基础的,所以我就在新课时候处理了,原来也是设置在练习时候完善的。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117: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64&ptid=2016)
    
    本课型的展示也是基本于我们学校研究的学中教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我们将课堂教学模式称 ...

    “六环节学案型” 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适用于定理、性质、公式这一类内容的教学,其他内容正在实践中,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8:0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82&ptid=2016)
    
    张君霞的教学风格我是很喜欢的,就像斯苗儿老师说的一样,很大气。

    大气需要功底,是修养。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0: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93&ptid=2016)
    
    要不要抽象成字母公式需要探讨。

    抽象成字母公式经过老师引导学生还是可以达到的,面积公式、运算定律等最后都抽象成字母表达式,孩子是有这样的能力和基础的,所以个人觉得可以适当建模。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徐铮发表于2013-10-1119: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19&ptid=2016)
    
    在练习 2 中,老师设计了判断题,分子分母同时乘 0.5,来解决分子分母是不是一定要乘自然数。
    
    但是,在前 ...

    分子分母同时乘整数,到小数,是推广,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很有价值。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20:0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70&ptid=2016)
    
    数学建模这一环节,基础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但还有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会无从下手,这要怎 ...

    让孩子自己抽象成字母表达式,老师稍加提醒还是可以达到的,理解起来也不难,因为和字母表示定理,性质,公式也不是这里第一次出现,关键孩子的思维偏向于具体的,形象的,如果抽象,需要老师引导,教师作为引导者作用此时就显现出来,或是班里有好的同学,就可以生生互动了。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19: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48&ptid=2016)
    
    在简短的四十分钟里,张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了一个大问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但纵观整堂课,在大问题下是不断 ...

    三串:情境串,问题串,习题串,可以思考了,接下去我们要着力研究了。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120: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274&ptid=2016)
    
    对于分数的知识,树形结合无处不在。从基本的圆形,长方形,格子图,线段图,再到后面的数轴、黄金分割图。 ...

    数形是不分家的,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教数用形,教形想数。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朱娟娟发表于2013-10-1419: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9&ptid=2016)
    
    有同感要怎么办呢

    朱乐平老师曾经教过我一招,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先安静等上一点时间,有一个学生回答后,不管对错,都不要流露出或惊喜或失望的表情,就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让孩子猜不到老师想表达什么,因为孩子会推测老师要什么答案。这时候可能更多的孩子会站起来说,也许与前面不同的,也许与前面相同的。其实就是不要让老师的情绪、语气左右孩子的思维。 这样课堂可能就会淡定幽雅许多。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何鹏发表于2013-10-1121:0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327&ptid=2016)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后,让我体会到这就是真正以学生主体的课堂,学习的价值就是更好的为以后的学习作准备。 ...

    课要有舍弃,不能包罗万象,不能太肥胖,要简约。简约要体现在形式,内容,方法上。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15: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928&ptid=2016)
    
    4、	如何设计有层次性、发展性的练习梯度。
    
    练习的设计我们总是经历先不断做加法,再不断做减法的过程。不 ...

    提供点思路,怎样设置悬念?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练继芬发表于2013-10-1121: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372&ptid=2016)
    
    练习中的基础练习,3 个题目都很有价值,层层递进,第一个有图直观,巩固最基本的知识,第二个离开了图稍微 ...

    练习就应该有层次。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1: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83&ptid=2016)
    
    三串:情境串,问题串,习题串,可以思考了,接下去我们要着力研究了。 ...

    这三个串说得好,如果我们课堂都能这样串,它就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掌握知识,轻松有趣,一步一步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22: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94&ptid=2016)
    
    提供点思路,怎样设置悬念?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设计创造性、发展性练习。

    可以创设条件唯一的,多条件的,打破常规思维习惯的,培养空间观念等方面的练习,例如:(1)“绿谷” 展览厅里有 8 个大窗,每个大窗上玻璃的面积是 5 平方米,清洁工人把这些玻璃全部擦洗一遍,擦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新华书店、体育馆、学校同在一条笔直街道的一旁,新华书店离学校有 300 米,体育馆离学校有 500 米,新华书店与体育馆相距多少米?

    (3)掷球游戏,减法求差。(掷球后,会减少几个罐,还剩下站立的有几个罐)。(图)

    (4)用下面给出的数描述一个故事,每个数仅用一次。

    5.25 30 5 24.75 4.95

    小明有人民币 元,去买 张汽车票。每张火车票价格为

     元,总体价格是       元,她找回       元。

    (5)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大于宽),长 100 米。现在要在这块菜地的一端划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作养鸡场,剩下的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问篱笆的全长是多少米?

    (6)①假定你的计算器的键 “3” 坏了,你怎么计算

    39×7= (许多方式,如 40×7-7=273)

    ②假定你的计算器的键 “6” 坏了,你怎么计算

    364÷7= (许多方式,如(350÷7)+(14÷7)=52)

    创造性、发展性练习还可以与市场经济的计算问题结合,如计算盈利、价格调整、怎样合算、是盈是亏、哪家便宜、怎样储蓄、计算含量、孰大孰小、选谁承包、合理调整等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练习题。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21:5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79&ptid=2016)
    
    抽象成字母公式经过老师引导学生还是可以达到的,面积公式、运算定律等最后都抽象成字母表达式,孩子是有 ...

    建模 yao 看什么内容,教材中为什么没有建模?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22: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94&ptid=2016)
    
    提供点思路,怎样设置悬念?

    小学数学练习的层次性,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前后练习的设计安排,先练什么、再练什么,应当循序渐进。所谓 “序”,主要指练习内容内在的递进联系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发展进程。其二是指一组练习题之间的坡度适当,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

    以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新授课的课堂练习为例。

    基础练习:

    ①数方格求面积 (图略)。

    ②给出底和高求面积,或填表 (略)。

    变式练习:

    ③求右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发展练习:

    ④一个正方形,周长为 36cm,把它割补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三个层次的练习,有基本题、有变式题、有提高题,由易到难的 “序” 比较明显。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张君霞发表于2013-10-1422:0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94&ptid=2016)
    
    提供点思路,怎样设置悬念?

    练习还要注意: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比较可行的、成熟的分层练习设计方式有以下三种。

    (1)按学生的能力提要求。

    即同一题目,提出不同的解题要求,使练习要求具有 “弹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分层方式。例如,

    用 12 个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 层次的要求:找到一种答案即可 (可借助操作学具);

    B 层次的要求:找出所有答案,能画出草图;

    C 层次的要求:找出所有答案,从中发现规律。

    三个层次逐步递进,不断提高要求,允许学生选择,当然也可以依次完成。

    (2)按学生的基础分层设计。

    即根据据学生的差异选择习题,使练习内容具有 “弹性”。这是最为常用的分层方式,巩固性练习、预习性练习、复习性练习都可采用。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巩固性练习:A 层次为基础练习,学习困难学生必做;B 层次是变式练习,中等程度学生必做;C 层次属拓展练习,能力较强学生必做。以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为例。

    A 层次:

    ①长方形操场长 100 米,宽 30 米,求操场的周长和面积。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4 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B 层次:

    ①长方形广告牌,长 24 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②正方形花圃的周长是 80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C 层次:

    ①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 10 厘米,宽 4 厘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②从长 10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纸的面积是多少?

    预习性练习:A 层次着眼于弥补缺漏,学习困难学生必做;B 层次偏重预习新课,中等程度学生必做;C 层次为预习研究题,能力较强学生必做。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前的预习为例。

    A 层次:一个长方形的长为 100 米,宽为 30 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B 层次:课本是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

    C 层次: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你能想到哪几种方法?

    复习性练习:A 层次着重加强记忆,学习困难学生必做;B 层次侧重整理知识,中等程度学生必做;C 层次为深入研究题,能力较强学生必做。以学习多边形面积后的复习练习为例。

    A 层次:默写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B 层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各是怎样转化为已知的?

    C 层次:

    ①三角形可以怎样等积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怎样等积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每种转化,你能想到哪几种方法?

    显然.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分层练习,有些内容本身非常简单,也就没有必要为了分层而 “深挖洞”。

    (3) 按学生选用方法分类。

    即针对学生选用的不同算法分别设计相应的配套练习。这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之后的跟进措施。例如,20 以内退位减法。学生选择的算法大致有三种。

    “破十”:

    ① 12—7=

    2 10

    ② 12—7=

    想:10—7= ( ) ( )+2= ( )

    “连减”:

    ①12—7=

    2 5

    ②12—7=

    想:12—2= ( ), ( ) —5= ( )

    “想加算减”

    ①7+5=( ) 12—7=( )

    ②12—7= 想:7+( )=12

    有时,还可以提供 “菜单” 式练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即允许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练习。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操作性

    练习设计还需考虑,怎样的形成或回答方式,既便于学生完成练习,有助于提高练习的效率,又便于教师批改与收集反馈信息。

    例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的探索性习题:

    ①画一个三角形,作出三条边上的高:

    ②作好三条高后,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是期望学生作图后发现,三条高交于一点。但由于允许随意画三角形,学生有可能画出直角三角形,不利于发现规律。不如给出三个三角形,并将指导语修改如下:

    ①作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

    ②观察每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你发现了什么?

    改进之后,既便于学生完成,又便于教师批改。因为统一的图形,学生作的高是否正确,教师一眼就能看出。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11&ptid=2016)
    
    练习还要注意: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比较可行的、成熟的分层练习设计方式有以下三种。
    
    (1)按学生 ...

    量力性

    练习设计的量力性主要表现为练习的难度、深度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大多数学生 “跳一跳,够得着”,即练习的要求基本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例如,下面的练习需要逆向思维,有一定的难度:

    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 [50 一 (20+9.6○0.4)×5= 30。

    如果本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尚不理想,可以适当简化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 50 一 (20+9.6○0.4)=6。

    逆向思维的难度就降低了一些。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04&ptid=2016)
    
    建模 yao 看什么内容,教材中为什么没有建模?

    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14&ptid=2016)
    
    量力性
    
    练习设计的量力性主要表现为练习的难度、深度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大多数学生 “跳一跳,够得 ...

    科学性

    首先,数学练习的内容必须符合数学的概念和原理.条件与问题(结论)必须满足无矛盾性和完备性(某些开放题除外)。

    从小学数学练习的实际情况来看,较常见的编制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1)缺少限制条件。

    例如:一个数乘纯小数,积 ( ) 这个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约等于

    这是一道出现率较高的试题。原答案选 B。但事实上.只有当两个因数大于 0 时,选 B 才正确;当一个数等于 0 时.积等于 0,故应选 C。而在引进负数之后,还会出现积大于一个数的情况。因此,要使原答案成立,应加限制条件,如 “两个因数都大于 0”。

    (2)数据不符合实际。

    例如.求右面直角梯形的周长与面积。(单位:厘米)

    注意到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差与两条腰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必须满足勾股定理,但现在 (10—8) 2+32≠52。可见,这样的直角梯形是不存在的。

    当编题者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公式或法则的运用上,忽视了事物的客观实际时,就有可能出现违背客观事实的错误。

    (3) 知识性错误。

    例如,在自然数中,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 ( )%。

    学生往往想当然地回答 “各占 50%”。但事实上,这道题目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以集合论的观点看,奇数集合、偶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通俗地说,所有奇数或偶数与自然数一样 “多”。邀里,由于忽视了有限与无限的区别,把对有限集合的认识错误地引申到无限集合中,造成了科学性失误。

    凡此种种提醒我们,编制练习时要注意跳出试题的局限,以更高的数学观点、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居高临下地审视题目的内容及其各个细节,以确保数学练习题的科学性。

    其次.实际问题的取材、数据还要符合客观情况。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 2700 米的两地相向而行,正好 3 分钟相遇。已知甲每分钟行 380 米,乙每分钟行多少米?

    答案是乙每分钟行 520 米,其速度超过了 800 米世界冠军,显然不符合实际。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07&ptid=2016)
    
    小学数学练习的层次性,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前后练习的设计安排,先练什么、再练什么,应当循序渐进。 ...

    多样性

    讲究练习的多样性,除了有利于提高、激活练习兴趣,也有利于克服练习的厌倦效应,有时还可以起到启发学生从不同侧面去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

    小学数学练习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题型多样。如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画图题、看图计算或问答题……

    二是方式多样。如书面练习与操作练习、口头练习、实践练习相结合,个体练习与团队练习相结合,短练习 (当天完成的) 与长练习 (一周或更长时间完成的) 相结合,收敛性练习与开放性练习相结合。例如:

    ①调查家里一个月的开销,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状况。(实践练习)

    ②小组合作,收集求长方体体积的习题。(团队合作的开放性长练习)

    后一题可以在学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后布置,到单元复习时交流。

    又如,亲子作业 —— 成年女子标准体重 = 身高一 110 (单位:千克,厘米)。

    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公式:

    ②算出妈妈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

    ③妈妈需要减肥吗?

    再如,用扑克和爸爸比赛算 24 点,记录结果和你赢的算式。这样的游戏性亲子作业可以多次进行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一般不宜为多样而多样,过多变换练习花样,反而会分散学生练习的注意力。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14&ptid=2016)
    
    量力性
    
    练习设计的量力性主要表现为练习的难度、深度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大多数学生 “跳一跳,够得 ...

    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数学练习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练习的趣味性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要让学生感到数学好玩,这在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的练习中是可以做到的。其次,在学生感觉有趣的基础上让他们体会练习的乐趣、开动脑筋的乐趣,这样兴趣才会持久,兴趣水平才会提升。

    例如,学习解方程后给出如下练习:

    魔术师说:“你想一个整数,把这个数先乘 2 再加 7.然后把结果乘 3 再减 21。告诉我你的计算结果,我立即就能判断出你的计算对不对,你心里想的整数是多少。”

    魔术师是怎样判断的呢?

    设自己想的整数是 X,根据题意,有 = 计算结果。

    化简含字母的式子,你发现奥秘是 。

    原来,化简得 (2x+7)×3-21=6x,即 6x = 计算结果。所以,只要看计算结果是不是 6 的倍数,就能判断计算对不对。如果是 6 的倍数,那么除以 6 就是心里想的数了。每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破解了 “魔术师” 的奥秘之后,都会产生愉悦感、满足感,这是一种最好的自我奖励!

    当然,在高年级阶段如果与理想教育、励志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形成志趣,那就是最高境界的兴趣水平了。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07&ptid=2016)
    
    小学数学练习的层次性,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前后练习的设计安排,先练什么、再练什么,应当循序渐进。 ...

    思考性

    从理论上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以说任何数学题必然都具有思考性。但从实践看,又确实存在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依靠机械操作完成的数学题。那些可有可无的重复练习题,就属于缺乏思考性的数学练习。

    因此,有必要强调数学练习的思考性,即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或促进学生灵活应用。

    为满足思考性的要求,教师应当研究练习的变式,对部分练习施以适当变换,使练习在整体上呈现基本带灵活的特点。

    例如,在梯形面积公式 S=(a+b) h÷2 中,当 a=b 时.S= ,当 b=O 时,S= 。

    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领悟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三个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便是比较单纯的知识点,也可以设计出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例如,乘、除法关系的练习题:

    已知△× 口 =○,那么○÷△一口 =( )。

    就是比较典型的归结为基本概念,且又比较灵活的习题。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1&ptid=2016)
    
    思考性
    
    从理论上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以说任何数学题必然都具有思考性。但从实践看,又确实存在 ...

    针对性

    要提高练习的效率、效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练习设计的针对性。这里所说的针对性,一是指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二是指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点或技能环节。

    例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最容易混淆出错的,就是分辨到底是求体积还是求表面积。对此,不妨设计如下专项练习:

    下面哪些问题与求体积或表面积有关?

    ①水池里有多少吨水的问题;

    ②制作一个盒子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

    ③石头放入有水玻璃杯中,水面上升多少的问题;

    ④游泳池贴瓷砖要多少块的问题;

    ⑤油漆大厅里的长方体柱子要多少油漆的问题;

    ⑥学校砌一面墙,要多少块砖的问题。

    这 6 个问题,第①、③、⑥题通常与体积有关,其他 3 个问题通常与面积有关,分别需要计算 6 个、5 个、4 个面的面积。问题⑥还有一种可能,即已知墙面的长、高和砖面的长、厚,而且只砌一层,那么只要用墙面的面积除以砖面的面积即可。

    这样的专项练习,着重审题训练,学生无需动笔,只要读题、思考,作出判断。通过对 6 个问题的集中比较辨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辨别是求体积还是求表面积。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1&ptid=2016)
    
    思考性
    
    从理论上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以说任何数学题必然都具有思考性。但从实践看,又确实存在 ...

    目的性:

    设计练习时,首先必须明确练什么 (练习的内容),达到什么要求 (练习的目标),即通过练习期望学生会什么、懂什么、悟什么。例如:

    一本练习本 5.8 元,56 元最多可以买几本?

    很明显,上题的练习目的有二:一是小数除法的应用,二是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但如果希望能够同时练习小数除法商取整数时如何判断 “余数”,那么需要添上一问:

    一本练习本 5.8 元,56 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

    这就有可能使教师通常的叮嘱 “小数除法商取整数时,‘余数’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通过应用得到理解与巩固。

    再举一个期望学生通过练习有所 “悟’’的实例:

    求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长 宽 周长 面积

    9CM 1CM

    8CM 2CM

    7CM 3CM

    6CM 4CM

    学生大多能够边练、边悟:这些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有的学生还会向教师提出:这张表应该再增加一行,长、宽各 5 厘米,这时面积最大。而这恰恰是教师有意识的 “留白”,即给学生留出领悟、发现的空间。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19&ptid=2016)
    
    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数学练习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练习的趣味性是不容忽视的。
    
     ...

    您关于练习的设计研究很深入,是否可以对本课的练习设置提一点改进,谢谢。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4&ptid=2016)
    
    目的性:
    
    设计练习时,首先必须明确练什么 (练习的内容),达到什么要求 (练习的目标),即通过练习期望学生 ...

    以上是曹培英老师概括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 “十个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7&ptid=2016)
    
    以上是曹培英老师概括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 “十个性”。

    我市老教研员吴老师也概括了小学数学有效性的九大策略。

    策略一:有的放矢,注意目的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8&ptid=2016)
    
    我市老教研员吴老师也概括了小学数学有效性的九大策略。
    
    策略一:有的放矢,注意目的性 ...

    策略二: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9&ptid=2016)
    
    策略二: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

    策略三: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0&ptid=2016)
    
    策略三: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策略四:讲求实效,注意科学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1&ptid=2016)
    
    策略四:讲求实效,注意科学性

    策略五:变换形式,注意多样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2&ptid=2016)
    
    策略五:变换形式,注意多样性

    策略六:动手操作,注意实践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3&ptid=2016)
    
    策略六:动手操作,注意实践性

    策略七: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4&ptid=2016)
    
    策略七: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

    策略八: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

    拂晓xxx
    拂晓xxx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35&ptid=2016)
    
    策略八: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

    策略九:尊重差异,注意弹性处理。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1: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44&ptid=2016)
    
    张老师的语言很幽默,这是她的优点,值得学习。

    幽默的语言值得学习,这样子学生喜欢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我觉得要处理好教方法和教知识的关系,关键是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方法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觉得这节课是教方法的。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从第一版到第五版,张老师这节课磨得很透彻,在这过程中成长很大,这样的机会,我们年轻人还是要多参与,进步会很大的!

    雷素芬
    雷素芬11年前
    [丽水徐发表于2013-10-1417:1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78&ptid=2016)
    
    我觉得单元复习,或学期复习时候,也可以做做前测,找到学生的疑难点,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 ...

    这些都需要多花时间去做,多做做对教学的提高帮助很大的,努力做。

    徐铮
    徐铮11年前
    [拂晓xxx发表于2013-10-1422: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04&ptid=2016)
    
    建模 yao 看什么内容,教材中为什么没有建模?

    朱老师能否深入详解一下这个问题?

    你认为这个内容不适合建模,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君霞
    张君霞11年前

    钱守旺老师有深度课堂:学生研究要透、教材把握要准、设计思维要巧、课堂调控要活,教学效果要好,学习过程要实。

    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11年前

    张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分数,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1:33 · PVG 19:33 · LAX 04:33 · JFK 07:3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