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09:56 编辑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行:
您们好!
我是湖北宜昌陆城一小的张晓玲,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认识! 今年我非常荣幸的代表宜昌基地参加第七届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展示大赛。我参赛的内容是五上《分数的再认识》,虽然是首次参赛,但我相信有了网络研讨这个平台,有了各位专家的精心扶持,有了您们这些同行的支持和帮助,我一定会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在此,特衷心地向各位专家、同行说一声:谢谢!
一、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研讨过程
2、[教学设计【第二稿】及研讨——第21—69#](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6905&fromuid=2587)
3、[第一次试讲实录及反思——第66—69#](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7850&fromuid=2587)
4、[教学设计【第三稿】及研讨——第70—338#](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9334&fromuid=2587)
5、[第二次试讲实录及反思](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0842&fromuid=2587)—— 第 286、287#6、<fontface="仿宋_GB2312">教学设计【第四稿】及研讨 —— 第 339—608# 7、 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gPufzOWWU0/ 8、录像课后教学反思351#
二、部分精彩点评
1、关于读懂学生:[192楼](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9642&fromuid=2587)
2、关于读懂教材:[216](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0063&fromuid=2587)#、[
3、关于读懂课堂:[198#](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9788&fromuid=2587)、[200—201#](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9871&fromuid=2587) 、[231#](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0145&fromuid=2587) 、[273#](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0547&fromuid=2587) 、[437#](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6922&fromuid=2587)
4、关于构建新知:[200#](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9871&fromuid=2587)、[235#](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0250&fromuid=2587)、[350#](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3703&fromuid=2587)
三、活动综述
[关于“读懂”的话题](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7741&fromuid=2587): [读懂学生之感悟](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7742&fromuid=2587)、[读懂教材之感悟](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7746&fromuid=2587)、[读懂课堂之感悟](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946&pid=17749&fromuid=2587)[165957049发表于2013-9-917: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676&ptid=1946)
与本课相关的素材图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初稿】
湖北省宜昌市陆城第一小学 张晓玲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 “整体 1” 不同,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 图片,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为什么用 来表示?课件出示图 2,用分数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课件出示图 3: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9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就是 。一个圆形,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9 个圆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3 份或 9 份。(板书:整体)
3、(以上三位同学分析真是太精彩了!)我想发给他们一些铅笔作为奖励。每人发一盒铅笔的 ,(板书: )谁愿意代替老师给他们(三人)发奖。
4、提问:你准备怎样发?
5、(站在讲台右侧)自豪的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观察学生,有学生举手,则顺势提问,若没有,则装惊奇状,我怎么越看越不对劲,你发现了吗?边讲边回到黑板边。)
6、我给他们发的都是一盒铅笔的 ,怎么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多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来,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引导探究,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发的都是一盒铅笔的 ,得到的枝数有的一样,有的却不一样多,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生交流:(盒子里铅笔的枝数不一样。这两个盒子里一定有 6 枝铅笔,而这个盒子里只有 4 枝铅笔。)
检查验证:(板书:4 6)(请学生上位)
2、为什么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每个人发的枝数就会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充分发言)
2、演示讲解:把 4 枝铅笔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2 枝。把 6 枝铅笔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3 枝。(板书:2 3)
3、通常,我们将一个图形,一个物体或者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自然数 1 来表示,叫做整体 “1”。把整体 1 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1 份或者几份叫做部分量。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整体 “1”。(举三例,强调是总数)
4、那刚才给他们发铅笔时,分别是把多少枝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又是多少枝呢?
(4 枝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2 枝;把 6 枝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3 枝。如果把 50 枝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多少?如果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50 枝,整体 1 是多少呢?)
5、观察板书,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后归纳:都是把整体 1 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都是 所对应的部分量。(板书: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6、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2,两本厚薄不一样的字典,他们都看了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提问:把什么看做整体 1)
7、引导学生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 1 大,所表示的部分量就大。
8、出示教材画一画:一个图形的 是 ,他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他画法吗?(学生画,教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画法)准备投影展示。
9、学生实物展示。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 部分
4 2
6 3
6 3
50 25
100 50
整体 1 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1 00:49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第二稿)
湖北省宜昌市陆城第一小学 张晓玲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课程内容范畴。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将 “认识分数” 设置了独立的教学单元,通过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两个数学活动,分 “初步” 和 “进一步” 两个层次理解分数。认识了整体 “1” 不仅表示一个,也可以由多个物体组成,而整体 “1” 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在此基础上,《分数的再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教材安排了 “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即一个分数对应的 “整体” 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为后续真分数、假分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通过三年级下学期《认识分数》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了整体不仅表示一个,也可以由多个事物组成,而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会比较同分数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以往的数学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如拼、摆、折、画等)、小组合作、交流倾听、归纳概括等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分数的再认识。
3、化抽象为直观 ——“数型结合” 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数的认识、整数小数运算等教学中已经充分体验,这也是本节课学生将用到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1 11:04 编辑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请看大屏幕,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图中涂色的部分吗?
(图一)涂色部分为什么用 1/4 来表示?
(图二)涂色部分为什么用 3/8、3/9 或 1/3 来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9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就是 。一个圆形,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9 个圆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3 份或 9 份。一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整体” 在分数产生的基础,认清 “整体” 很重要。(板书:整体)
(根据实际情况指出课堂中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并让他们上台),张老师想发给他们一些铅笔作为奖励。每人发一盒铅笔的 1/2 ,(板书:1/2)谁愿意代替老师给他们发奖呢。
学生上台颁奖,颁奖之前提问:你准备怎样发?
获奖学生举起手中的奖品让台下的学生观察,老师问台下的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若有特殊发现,则顺势提问;若没有,老师故作惊奇状,我怎么越看越不对劲,你发现了吗?我给他们发的都是一盒铅笔的 1/2 ,怎么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多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来,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 “用一个数表示图中涂色的部分”,旨在唤醒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把一个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创设颁奖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产生了新的疑惑,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欲望,引入新课顺畅自然。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2 00:05 编辑
二、引导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拿一拿
提出猜想:发的都是一盒铅笔的 1/2,得到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却不一样多,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盒子里铅笔的支数不一样。这两个盒子里一定有 6 支铅笔,而这个盒子里只有 4 支铅笔。)
验证猜想:获奖同学打开盒子查看:盒子里铅笔的支数不一样。其中两个盒子里均有 6 支铅笔,另一个盒子里只有 4 支铅笔。(板书:4、6)
提出问题:为什么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每个人发的支数就会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充分发言)
演示讲解:把 4 枝铅笔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2 支。把 6 支铅笔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3 支。(板书:2 、3)。通常,我们将一个图形,一个物体或者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自然数 1 来表示,叫做整体 “1”。把整体 1 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1 份或者几份叫做部分量。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整体 “1”。(举三例,强调是总数)
质疑强化:刚才给他们发铅笔时,分别是把多少支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又是多少支呢?(把 4 支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2 支;把 6 支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3 支。如果把 50 支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多少?如果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50 支,整体 1 是多少呢?)
总结归纳:观察板书,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后归纳:前面的每个整体 “1” 不同,把每个整体 1 平均分成两份、且都取出其中的一份,即取出各自的 部分量就不同。(板书: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活动二: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如图三),两本厚薄不一样的书,他们都看了 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提问:把什么看做整体 1)
师生借助实物(厚薄不同的两本书)交流后得出结论: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 1 大,所表示的部分量就大,反之,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 1 小,所表示的部分量就小。
活动三:画一画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如图四):一个图形的 1/4 是□,他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他画法吗?(学生画,教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画法投影展示。)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呢?(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只要大小一样,它们的 1/4 就一样,也就是说,只要整体一样,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 “拿铅笔”,借助实物 “说一说”,亲自动手 “画一画” 活动,让学生形象感知 “整体”、“部分” 两个抽象而又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非常赞同红红老师的意见,我们往往在操作活动时注重了 “操作”,但没引导学生体验,这个说的过程我觉得就是在引导学生回顾操作过程,体验这个过程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会引起什么样的思考。所以,我们在课中既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更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活动过程。
[张晓玲发表于2013-9-1100:5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906&ptid=194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
本节课是在 “初步 "和" 进一步 " 的基础上分数再认识,在以前的认识中,学生仅仅是知道了整体 “1” 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并不理解分数它代表的仅仅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当这个整体不固定时,所面对的具体值也是不同的。这对于习惯用一个数代表一个具体的量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思想上的颠覆,也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分数意义的建构,即通过让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
[张晓玲发表于2013-9-1100: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907&ptid=1946)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请看大屏幕 ...
第一个教学环节很好:通过复习能唤醒学生以前对分数的 “初步”、“进一步” 的认识经验,又为本节课的再认识做好铺垫,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老师出示图的顺序也颇具匠心,从一个物体代表的整体 “1” 开始深入到几个物体代表的整体 “1”。
随后发奖品的情境创设也很有价值,这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且常见的生活情境,正因为常见所以不设防,当一盒笔的 1/2 出现不一样的枝数时,这一出乎学生意料的结果制造的认知冲突不仅会让学生展开积极主动地思考,还会让他们意识到:1/2 代表的具体量有可能会是不同的,这为学生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埋下伏笔。
[红红老师发表于2013-9-1116: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043&ptid=1946)
学生经历拿铅笔的活动后,应该设计一个检验与整理的环节,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表达:你们分别说说自己铅笔 ...
学生经历了拿铅笔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刚才给他们发铅笔时,分别是把多少枝铅笔看做整体 “1”?所对应的部分量又是多少枝呢?(把 4 枝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2 枝;把 6 枝铅笔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3 枝。如果把 50 枝看做整体 1, 所对应的部分量是多少?如果所对应的部分量是 50 枝,整体 1 是多少呢?) 这样设计和红红老师的想法是不是基本一致呢?
第一环节利用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为什么要再认识分数,只是在后半段的设计中只有三名学生上台操作,大部分学生充当了参与互动的观众,我认为张老师在这里要稍作修改,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不然后面 “拿一拿” 活动中仍旧只有少数学生参与。
(根据实际情况指出课堂中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并让他们上台),张老师想发给他们一些铅笔作为奖励。每人发一盒铅笔的 1/2 ,(板书:1/2)谁愿意代替老师给他们发奖呢。
学生上台颁奖,颁奖之前提问:你准备怎样发?
此处如果在让三名学生上台颁奖前向全体学生设问 “如果你们是张老师,应该怎样给他们每人发一盒铅笔的 1/2 呢” 是不是要适合一些?
陆城一小李老师 `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分数的再认识” 不是初步认识整体 “1”,而是对整体 “1” 的再认识, 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 “1” 是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 “由许多物体组成”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 “1”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本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 “1” 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 “1” 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 “1” 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 “1” 的大小。
活动一:拿一拿
此环节仍然只是三名学生拿,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拿” 的活动,并布置 “比较” 和 “思考” 的活动,然后集中整理。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来拿,这样会使更多学生进行感知。
活动三:画一画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如图四):一个图形的 1/4 是□,他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他画法吗?
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画法,让学生先判断再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是不是可以这样处理一下:只是出示一个图形的 1/4 是□,让学生尝试画,再用白板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呢?
[lianxin0801发表于2013-9-1221: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549&ptid=1946)
陆城一小李老师
“分数的再认识” 不是初步认识整体 “1”,而是对整体 “1” 的再认识, 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 ...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是本届研讨会的主题。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我觉得是教师读懂教材的关键。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再认识相比较,我觉得初步认识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体会产生新数的必要性,而再认识是对分数产生背景的扩充,对整体 “1” 的认识和学习是重点。
[张晓玲发表于2013-9-1100: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907&ptid=1946)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请看大屏幕 ...
引入新课,借助了三幅图:" 涂色部分分别用 1/4、3/8、3/9 或 1/3 来表示?” 注重唤醒学生旧知,为新课做了很好铺垫,但耗时较多,能否创设一个情景,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8 份,涂色部分用 3/8 表示,再把 8 个圆平均分成 8 份,涂色部分用 3/8 来表示,从而引导学生表述、观察,初步感知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部分量也不同。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5 00:06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第一次试讲课堂实录
一、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分数。请看大屏幕,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
生:1/4
师:为什么用 1/4 表示呢?
生:因为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 4 份,涂了一份。师: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个涂色部分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3/8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这样的 8 个三角形。 师:8 个三角形?这是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了几份?(8 份)取其中的几份?(3 份),所以用?
生:3/8 表示
师:(出示第三个图)这个呢?
生:3/9
师:为什么用 3/9 表示呢?
生:这是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9 份,涂了其中的 3 份。
师:刚才我们把一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还把 9 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无语、冷场了)师:我们全班有多少个同学?
生:63 个
师:我们可以把 63 个同学看成一个整体,其中的一个同学就是全班同学的 1/63。同学们,整体是分数产生的基础,认清整体对我们学习分数非常有帮助(板书:整体)。
师:刚才有几位同学表现很不错,老师为他们准备了奖品(点三名同学上台,给每人分发一盒笔)。老师有个要求,每人只能取走一盒笔的 1/2(板书 1/2)。(学生拿笔)请将笔举起来。同学们看看有什么发现呢? 生:他们手中的笔不一样
生:有两个人是 3 支,有一个只有 2 支。
师:他们都是拿的一盒笔的 1/2,怎么有的支数一样,有的就不一样呢?这个 1/2 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5 00:02 编辑
二、引导探究,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一:拿一拿
师:刚才,发的都是一盒铅笔的 1/2,得到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却不一样多,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生:盒子里铅笔的枝数不一样。
生:他们两个盒子里有 6 枝笔,而她的只有 4 枝。
师:也就是说这三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枝数可能不一样,对吧!
师:好,那我们就请他们打开盒子检验一下。台上的三名学生检查验证(板书:4 、6 )
师:还真被你们猜中了。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每个人发的支数就不一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师:(问其中一名获奖同学)刚才你是怎样拿笔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生:先数盒子里的笔有几支,再拿 1/2.
师:怎么就拿到了 1/2 呢?
生:用 6 除以 2.
师:也就是将 6 支笔平均分了,对吗?请你将刚才拿笔的过程完整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生:先数盒子里笔的总支数,再除以 2, 平均分,拿一份.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指着第二位获奖同学)这名同学拿出的笔也是 3 支,谁能说说他是怎样拿的?
生:也是先数盒子里笔的总支数有 6 支,再除以 2,就拿出了 3 支。
师:(指着第三位获奖同学)她又是怎样拿的呢?
生:先数盒子里笔的总支数有 4 支,再除以 2,就拿出了 2 支。
师:这三个同学拿笔的时候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先?再?
生:都是先数盒子里的总支数,再除以 2(平均分成 2 份)
师:总支数是 4,拿出 1/2 是几支?(板书、2)总支数是 6,拿出 1/2 又是几支?(板书、3)。如果盒子里的笔是 10 支,拿出 1/2,是几支呢?(学生回答,相应板书:10 1/2 5). 盒子里的笔是 50 支、100 支呢?(学生回答,相应板书:50 1/2 25、 100 1/2 50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无语)
师:(指着第一、三列数问)什么在变化?(指着中间的一列数问)什么没有变化?请同桌间先相互说一说。
生:整体在变大
生:部分在变大
师:中间的这个分数在变吗?
生:(没变)
师:中间的分数没有变,我们都是取得整体的 1/2。为什么部分会变化呢?部分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
生:部分随着整体变化而变化。
师:刚才的发现,你能有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整体变大,分数不变,部分也变大。
师:是的,(板书: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如果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就?
生:相同。
活动二:说一说
师:今天同学们对分数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新的认识来解答下面的问题:(出示课件: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生:有可能一样多,也有可能不一样多。
师:什么时候会一样多,什么时候会不一样多?
生:如果书厚薄不一样的话,就不一样多。如果厚薄一样,就看得一样多。
师:(课件出示情景图)淘气和小明各自拿着一本厚薄不一样的书,他们都看了 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生:他们看的不一样多,因为它们书的厚薄不一样。
师:书的厚薄不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什么不一样?
生:整体不一样。
师:是的,整体不一样,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就不一样。
师:(课件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生:淘气的书有 300 页,小明的书有 30 页。
生:1/3 就有 100 页,这本书有 3 个 100 页,就是 300 页。
师:100 页只是一本书的一部分,同学们根据 1/3 就能想到书的总页数。同学们的思路真开阔,接下来我们来动笔画一画。
活动三:画一画
师:课件出示画图要求:一幅图是由一些方格组成的,它的 1/4 是□,请你画出这个方格图,看谁的画法多。
(学生取出方格纸独立画图,再展示作品)
师:(展示学生作品)这位同学画得对吗?这些图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但什么一样呢?
生:都只有四格。
师:为什么都只能画四格呢?
生:因为它的 1/4 是□。
师:1/4 所对应的部分一样,整体就应该一样。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5 00:11 编辑
三、课中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生: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生: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相同。
生:整体变,部分就变。
师:现在就用这些知识来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学生口头回答,重点解释最后一个为什么用 4/8 表示?)
2、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的分数。(因时间关系只播放了课件,让给学生判断涂得是否正确)
3、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它们的大小一样吗?(因时间关系只播放了课件,让给学生比较大小)
4、为了帮助前不久由于洪灾受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五、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结束新课。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5 01:08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第一次试教后教学反思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第二稿发出以后,得到了同行们的指点,在听取同行们的宝贵意见以及个人对教材、学生的再解读后,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效果不够理想,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提醒我在后段研究中,学情了解要深入、教学环节设置要更科学,个人教学艺术要下功夫锤炼。
<b> 一、试教中对教学设计第二稿的三处调整。</b>
1、拿一拿活动中,学生领奖拿笔之前没有设问:你打算怎么拿?只是让三名领奖的同学根据要求取出整盒笔的 1/2。 “怎样拿” 这个问题后移到探究研讨环节: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后,思考:盒子里的笔的总支数不同,取出 1/2 的数量就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再现拿的过程:先数总支数、再平均分,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调整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环节形象的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拿笔之前没有真正弄清怎么拿,结果出现了意外:一名同学盒子里只有 4 支笔,拿出 1/2,只应该有 2 支,但她看到另外两名同学拿出的 1/2 是 3 支,也拿出了 3 支。预设中应有的认知冲突 “他们都是拿的一盒笔的 1/2,怎么有的支数一样,有的就不一样呢?” 没有出现,引入新课很牵强。
2、说一说活动中,原设计中是沿用教材情景图,试教时将说一说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步设问:淘气和小明各自拿着一本书,他们都看了 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第二步:出示教材情景图,判断它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第三步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增设第一步,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步学生根据部分想整体,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3、画一画活动中,将 “一个图形的 1/4 是□,画出这个图(出示三种不同的画法),它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它画法吗” 改成 “一幅图是由一些小正方形组成的,它的 1/4 是□,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 这样放手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整体与部分的体验也更充分。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样调整和尝试是合理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情把握不够。学生只在三年级下学期对分数有初步认识,现在重拾分数,有些陌生,所以当要他们列举 “还可以把什么看着整体” 时冷场了。还出现了拿出 4 支笔的 1/2 居然拿 3 支的情况。所以课前要充分了解为学情,在复习环节要根据学情作适当引导,加深对 “平均分”、“整体” 等已有知识点的回顾。学生在拿笔之前也要对拿笔方法作引导。
2、学具选用欠有效。让学生从盒子里拿中性笔,笔的颜色很淡,坐在后面的同学根本就看不清楚笔的支数。如果选用更醒目的物体如棒棒糖让学生拿,学生看得就更清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时间分配欠合理。拿一拿活动研讨环节太费时,探究的效率也不高,导致巩固练习环节走过场。
4、教学艺术很欠缺。教学艺术很欠缺是导致试讲不成功的重要的原因。也是一直以来个人在专业发展的道路停滞不前、效果平平的原因所在。主要表现在数学语言不简洁、不严谨,课堂调控能力差,不能很好的抓住即时生成的有效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对数学活动的组织欠周密,如根据图形的 1/4 画整幅图,学生画图之前没有对画图方法作要求,学生作品展示时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导致大多数学生画图时无所适从,展示学生作品时只有少数学生在与老师互动。
接下来重点解决的问题:
1、拿一拿活动的优化。
2、教学语言的锤炼。
总之要在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自己上狠下功夫!
以上是第一次试讲后的一些肤浅的想法,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您的支持和帮助就是我前行的动力!
2、说一说活动中,原设计中是沿用教材情景图,试教时将说一说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步设问:淘气和小明各自拿着一本书,他们都看了 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第二步:出示教材情景图,判断它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第三步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增设第一步,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步学生根据部分想整体,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个人认为,还是原设计比较好,如果这样分三步,在第一步到第二步之间就是有难到易,而且显得重复啰嗦。我认为还是原设计先出示情境图能更有效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ydydysm发表于2013-9-1510: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858&ptid=1946)
2、说一说活动中,原设计中是沿用教材情景图,试教时将说一说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步设问:淘气和小明各自 ...
第一处调整实际教学效果不好,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由抽象到直观的体验过程,第二处调整可以参考袁老师的点评,第三处调整效果较好,只是操作前要进行方法的辅导。
张老师,我对您的实录揭题以前的部分做了一些修改,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希望对您有帮助,也希望不束缚您的思路,将此课设计的更科学合理。
《分数的再认识》第一次试讲课堂实录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
生:1/4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
生 1:把这个正方形分成了 4 份,涂了其中的一份。
师:声音真响亮!大家对他的发言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 2:应该说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加进了 “平均”,这样是不是更准确?
生:是
师:对,研究分数一定要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
预设二:
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涂涂了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表述的真完整,尤其是注意了平均分,我建议给他点掌声。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个涂色部分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3/8
师:为什么呢?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8 份,涂其中的 3 份用八分之三表示。
师:嗯,平均分成 8 份,回答的真准确!
师:(出示第三个图)这个呢?
生:3/9
师:为什么呢?
生:这是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9 份,涂了其中的 3 份。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还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3 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三分之一。
师:这位同学真爱动脑筋!
师: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把 9 个圆看成一个整体(操作课件)平均分成几份。(板书整体)
师:除了可以把 9 个圆看做一个整体,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
生:6 个正方形
生:三个球
生:
师:可以把全班同学看做一个整体吗?
生:可以。
师:刚才有三位同学表现很棒,(点三名同学上台)老师为他们准备了奖品。谁愿意代替老师给他们发奖?(点三名同学)
师:(举起一盒)奖品是铅笔,数量有限,每人只能发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我想问问大家,你准备怎样发?
生:(上台发奖的学生)先数一数盒子里有多少支铅笔,在平均分成 2 份,取出一份发给他们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发奖,发完奖后先让发奖的同学离开。
师:拿到奖品,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好,请将比高高举起,让同学们也看一看。
预设一:有学生举手
师:请你说
生:他们领到的铅笔不一样多?
师:是啊!都是发的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怎么会不一样多呢?
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预设二:没有学生举手
师: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都是发的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怎么会不一样多呢?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可能是他们分错了
师:发奖的同学再检查一下,分错了吗?
领奖的学生生检查:没有
生:可能是他们盒子里铅笔的枝数不一样多?
师分别询问是多少枝。
师:看来,分数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下面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一小 对于分数的认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平均分,二是 “整体 1”,第一个问题在三年级时已经解决了,现在学习分数的在认识,主要是解决 “整体 1” 的问题。看了您的实录,我觉得在复习铺垫部分,复习旧知的同时,重点强调分数的核心概念 “平均分”,再通过发奖品的环节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基于此,我对您的实录做了一些修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数的再认识》第一次试讲课堂实录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
生:1/4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
生 1:把这个正方形分成了 4 份,涂了其中的一份。
师:声音真响亮!大家对他的发言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 2:应该说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加进了 “平均”,这样是不是更准确?
生:是
师:对,研究分数一定要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
预设二:
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涂涂了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表述的真完整,尤其是注意了平均分,我建议给他点掌声。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个涂色部分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3/8
师:为什么呢?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8 份,涂其中的 3 份用八分之三表示。
师:嗯,平均分成 8 份,回答的真准确!
师:(出示第三个图)这个呢?
生:3/9
师:为什么呢?
生:这是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9 份,涂了其中的 3 份。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还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3 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三分之一。
师:这位同学真爱动脑筋!
师: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把 9 个圆看成一个整体(操作课件)平均分成几份。(板书整体)
师:除了可以把 9 个圆看做一个整体,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
生:6 个正方形
生:三个球
生:
师:可以把全班同学看做一个整体吗?
生:可以。
师:刚才有三位同学表现很棒,(点三名同学上台)老师为他们准备了奖品。谁愿意代替老师给他们发奖?(点三名同学)
师:(举起一盒)奖品是铅笔,数量有限,每人只能发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我想问问大家,你准备怎样发?
生:(上台发奖的学生)先数一数盒子里有多少支铅笔,在平均分成 2 份,取出一份发给他们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发奖,发完奖后先让发奖的同学离开。
师:拿到奖品,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好,请将比高高举起,让同学们也看一看。
预设一:有学生举手
师:请你说
生:他们领到的铅笔不一样多?
师:是啊!都是发的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怎么会不一样多呢?
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预设二:没有学生举手
师: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都是发的一盒铅笔的二分之一,怎么会不一样多呢?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可能是他们分错了
师:发奖的同学再检查一下,分错了吗?
领奖的学生生检查:没有
生:可能是他们盒子里铅笔的枝数不一样多?
师分别询问是多少枝。
师:看来,分数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下面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分数。请看大屏幕,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吗?
在第二次试教时,张老师把此环节改成阅读分数的历史,直接引入新课,过渡显得较生硬。
在昨天的试教中,在 “拿一拿” 这个环节,由于要求清楚,组织得当,在汇报时第一名学生就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因此张老师没有在这让更多学生回答,直接进行了小结,得出了 “同一个数,整体不同,所对应的部分也不同” 的结论,让大部分学生还没反映过来时就结束了。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 部分
4 2
6 3
6 1/2 3
50 25
100 50
整体 1 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br />
<br />
张老师的板书设计非常直观、清楚,值得学习,我想改变一下形式又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为了突出对分数新的认识,把课题中的 “再” 用红色(或者其他颜色)来注明,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另外板书,而是直接借助已板书的 “整体 ” 、“部分 ” 两个词 来完善。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不同, 同一个分数 对应的 部分 也不同
4 2
6 3
6 1/2 3
50 25
100 50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安排了 “拿一拿” 的活动,使学生体会 “整体” 和 “部分” 的关系,在今天的试教中,觉得处理过于简单,不够扎实到位,应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从而发现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也不同。
这节课所学习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所学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张老师 “拿铅笔” 环节,让学生成三组,分别拿出铅笔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然全体学生体会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分数相同时,整体相同,部分也相同,整体不同,部分也不同。将学习的主动交与学生。听过本课,本课再认识应从两方面来讲解:一是分数的意义,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做到对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的亮点应当是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质疑,拿铅笔时教师问是不是拿错了,为学生争辩自己没拿错作出了铺垫,争辩的过程中就讲本课的整体的概念讲述出来,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了,在练习中并不是很生硬的进行,而是寓教于乐的设计出吃蛋糕的环节。
这节课所学习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所学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张老师 “拿铅笔” 环节,让学生成三组,分别拿出铅笔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然全体学生体会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分数相同时,整体相同,部分也相同,整体不同,部分也不同。将学习的主动交与学生。听过本课,本课再认识应从两方面来讲解:一是分数的意义,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做到对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的亮点应当是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质疑,拿铅笔时教师问是不是拿错了,为学生争辩自己没拿错作出了铺垫,争辩的过程中就讲本课的整体的概念讲述出来,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了,在练习中并不是很生硬的进行,而是寓教于乐的设计出吃蛋糕的环节。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请看大屏幕,图中涂色部分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图中涂色的部分吗?
(图一)涂色部分为什么用 1/4 来表示?
(图二)涂色部分为什么用 3/8、3/9 或 1/3 来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把 9 个圆平均分成 9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就是 。一个圆形,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9 个圆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3 份或 9 份。一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整体” 在分数产生的基础,认清 “整体” 很重要。(板书:整体)
(根据实际情况指出课堂中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并让他们上台),张老师想发给他们一些铅笔作为奖励。每人发一盒铅笔的 1/2 ,(板书:1/2)谁愿意代替老师给他们发奖呢。
学生上台颁奖,颁奖之前提问:你准备怎样发?
获奖学生举起手中的奖品让台下的学生观察,老师问台下的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若有特殊发现,则顺势提问;若没有,老师故作惊奇状,我怎么越看越不对劲,你发现了吗?我给他们发的都是一盒铅笔的 1/2 ,怎么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多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来,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br />
``` 开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熟悉的颁奖活动,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乐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张老师二次试教后研讨很热烈,参与度很高,要特别感谢陆城一小的老师们。在这里,我有一个提议,后段时间,我们是否重点围绕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明理,建构新知” 的主题展开研讨,特别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上多关注。
期待大家的参与!
本课着重理解整体 “1”,张老师的教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设了两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了 “拿铅笔”“看书” 等多个活动,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 “整体”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2、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在 “拿铅笔” 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还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学生在这过程中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们拿出的枝数不一样多,,一个是三支,一个是四支,是为什么?”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许会出更好的效果。张老师创设的情境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教材后还有 “画一画” 活动,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 1|4 是□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将这个活动也放在两个活动之后,让学自己画一画,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平淡(一小)发表于2013-9-1515: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7893&ptid=1946)
我觉得,要真正理解分数,必须弄清楚 “平均分” 和 “整体 1”。
“平均分” 已在三年级学习接触过 ...
同意您 “要引导学生对 “整体 1” 进一步深化认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 “整体 1” 不是一成不变的量,而是变化的量” 的观点。学生以前对分数的认识是固定的、不变的,再认识则是让学生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分数,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因其整体不同所得到的部分也不同,从而体会到分数的相对性。但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弄清整体 “1”,我持保留态度,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时,应该就已经体会到了把一个或一堆物体当做一个整体。
虽然没有参与张老师的试教,但从课堂实录中看到这样一个细节:在复习铺垫环节,教师问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无语、冷场了)”。我在思考,为什么学生会无语、冷场?学生的困惑在哪?或许是我们没有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或许是还没有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即对分数意义的的认识?赞同袁老师的观点,在该环节中我们可以充分借助三个图形,让学生表述对分数已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抓住 “把什么平均分” 来顺势引导:
师: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把 9 个圆看成一个整体(操作课件)平均分成几份。(板书整体)
师:除了可以把 9 个圆看做一个整体,还可以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呢?
这样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 “可以把什么” 拿来平均分成几份?也就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在学生表达中、思考中,逐步体验到既可以把 “单体” 当作 “整体 1”,也可以把 “群体” 当作 “整体 1”,从而突出对 “整体 1” 的理解。
活动三:画一画
师:课件出示画图要求:一幅图是由一些方格组成的,它的 1/4 是□,请你画出这个方格图,看谁的画法多。
(学生取出方格纸独立画图,再展示作品)
师:(展示学生作品)这位同学画得对吗?这些图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但什么一样呢?
生:都只有四格。
师:为什么都只能画四格呢?
生:因为它的 1/4 是□。
师:1/4 所对应的部分一样,整体就应该一样。
在 “画一画” 环节,学生独立思考、动笔画图、比较说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我想,在这里不应该仅仅是 “1/4 所对应的部分一样,整体就应该一样。” 而应该是通过思考、画图、说理,学生体会到都只能画 4 个小正方形,但这 4 个小正方形可以画在一起,也可以单个独立,即可以把 4 个独立的小正方形看成整体 “1” 平均分成 4 份,也可以是把 4 个小正方形画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图形看成整体 “1” 平均分成 4 份。
本帖最后由 1964zhaiyulan 于 2013-9-21 23:41 编辑
能挖掘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悟――悟中学,并能进行学法指导。重视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感受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时间分配方面,重要环节留给学生的空间可以再宽泛些。比如:拿一拿环节,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哪些?接下来的教学会轻松地突破难点。
网络团队 翟玉兰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1 16:33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第三稿)
湖北省宜昌市陆城第一小学 张晓玲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课程内容范畴。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将 “认识分数” 设置了独立的教学单元,通过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教材安排了 “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数学活动,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即通过让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为后续真分数、假分数、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知识的第一课时。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了整体不仅表示一个,也可以由多个事物组成,而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隔一年,学生再次接触分数。
2、本课是分数意义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中逐步积累的动手操作(如拼、摆、折、画等)、小组合作、交流倾听、归纳概括等活动经验,将在本课学习中进一步得到提升。
3、化抽象为直观 ——“数型结合” 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充分体验,这也是本节课学生将用到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每组一个装有彩笔的学具袋、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1 16:53 编辑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复习铺垫
①(板书 1/2)提问:这个数同学们认识吗?这是一个什么数?(板书:分数)怎么读? 1/2 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举例说明)
②(出示课件一。课件内容描述:一个正方形,平均份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涂了色。课件展示了平均份的过程)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用 1/4 表示?
③(出示课件二。课件内容描述:九个大小一样的圆,共摆三行,其中的一行涂了颜色)这幅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呢?为什么用 3/9 表示?为什么可以用 1/3 表示?
小结: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板书:整体)这是我们在三年级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又和它们见面了。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数 1/2 的认读和意义描述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两个复习铺垫题,重在加深学生对 “平均分”、“整体” 的认识,为随后的拿一拿等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
2、情境导入
活动一:拿一拿
1、谈话: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用到彩笔,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就放在桌上的学具袋里。老师想先把整袋笔的 1/2 发给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拿出整袋笔的 1/2 呢?
2、学生回答怎样拿出整袋笔 1/2。
3、分小组拿笔。(课件出示: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然后将拿出的笔分发给小组的同学)
4、每个同学都拿到了笔吗?(有的同学拿到了,有的没有拿到。第一小组拿到几支?第二小组呢?各小组汇报拿笔支数,老师逐一板书)
5、引入新课:哪个小组都拿到了笔,把笔举起来。(略表惊讶的自语)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怎么怎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看来,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将课题板书补充完整: 再 认识 )
【设计意图】设置 “拿彩笔” 活动,一方面,这项活动非常贴近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有的发到了笔,有的没有发到,每个同学对活动的关注度就会很高,身心都会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1 16:52 编辑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1、合作探究
①猜想。 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有的组拿了 6 枝,有的组拿了 4 枝、3 枝…… 可能是什么原因?大家猜猜看。(学生猜测:可能是每个小组笔的总支数不一样。)
②验证。 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请小组长打开笔袋,看一看整袋笔到底有多少支?(学生操作后:各小组汇报笔的总支数,老师逐一板书;并检查各小组拿出整袋笔的二分之一,小组长们对了没有吗?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相对性。板书:部分。)
③探究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将各自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补充:如果袋子里的笔有 50 支,取出整袋笔的 1/2 是多少支?如果有 100 支,取出的 1/2 又是多少支?)
④归纳。 你能把我们的发现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来吗?(学生发表意见后,引导归纳板书: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
(追问:如果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又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以拿彩笔活动为载体,学生在 “猜测 —— 验证 —— 探究 —— 归纳” 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发展螺旋上升,新知构建逐渐明晰。
2、实践应用
活动二:说一说
(现在,你明白了各小组拿笔支数不一样的原因了吗?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淘气和小明也想考考大家)
⑴、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现在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引导理清:当书的厚薄大小一样时,都看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如果厚薄大小不一样,看的页数就不一样多。)
⑵、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0 页。淘气的书有
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 页。小明的书有多少页?
【设计意图】 将教材中 “说一说” 活动情境略作改动,分两个层次进行,问题 1 是将学生放在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2 是让学生根据部分想整体,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活动三:画一画
(同学们根据一本书 1/3 的页数就能想到整本书的页数,真了不起,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怎么样,有信心吗?)
⑴、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
⑵、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
⑶、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①该同学一共画了几种?这些画法对吗?
②这些图形的形状一样吗?
③形状不一样,怎么都是对的呢?(因为每个图都只有四个小方格)
④还有别的画法吗?(根据实际情况展示特殊画法)
⑤学生各自检查画对了没有。
3、整理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创造性使用教材中画一画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整体与部分的体验也更充分。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 08:50 编辑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同学们收获还真多!相信你们也一定能灵活应用。请看大频幕:)
1、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逐一出示每个图形,学生口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把什么平均分成多少份” 解释第 8 小题为什么用 4/8 或者 1/2 表示涂色部分。)
【设计意图】加深对 “整体” 与 “平均分” 的理解。
2、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3: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并涂上颜色,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学生先独立画图,再展示作业,交流评价:重点说清为什么涂色部分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一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也不同” 再一次形象的再现在学生头脑中,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4:为了帮助前不久洪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先学生独立思考,再师生交流,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当小明和小芳的零花钱(整体)相同时,小芳捐的钱多;当小明和小芳的零花钱(整体)不同时,小芳捐的钱不一定比小明多,有可能小芳多,有可能两个人捐的一样多,甚至有可能小明多。)
【设计意图】答案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思维的发散性,设计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和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4、中秋节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来一盒月饼,给奶奶送去了整盒月饼的 1/2,小明得到了剩下月饼的 1/2,小明和奶奶得到的月饼一样多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发现不同的整体,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部分大小不一样(即一盒月饼的 1/2 比半盒月饼的 1/2 多);或者同一整体,不同的分数对应的部分大小不一样(即一盒月饼的 1/2 比一盒月饼的 1/4 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要求。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1 17:38 编辑
四、课堂小结、评价激励。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吧。其实,有关分数的奥秘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再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今天的课堂上,全班三十六分之三十六的同学表现很棒!短短四十分钟,将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谢谢你们,孩子们!
【设计意图】对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评价,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充满期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激励和关注,学习劲头不减、兴趣更浓。
板书设计:
分数的 <b> 再 </b> 认识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4 2
12 6
6 1/2 3
12 6
8 4
2 1
教师能否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举例生活中的实例,而不局限于当前的几个图形,这样我觉得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都可以看成是整体 1,所以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重拾记忆,不必要再继续讨论把什么看成整体 1。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116: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335&ptid=1946)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复习铺垫 ①(板书 1/2)提问:这个数同学 ...
在活动一中,教师将原来由 3 名学生参与的拿铅笔活动改为分小组的发铅笔活动,相比之下,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会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分铅笔的直接经验,而且也降低了学生拿错铅笔的几率,即使有学生拿错也不会影响下一环节的展开。但我也有两点疑问:一是本节课的重点与平均分关系不太大,为更多学生提供平均分的直接经验是否有必要?二是这样处理学生的视线、注意力相比三人分铅笔的情况都分散了,对于学生引起认知冲突的矛盾制造是否会起到弱化的效果?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116: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335&ptid=1946)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复习铺垫 ①(板书 1/2)提问:这个数同学 ...
张老师在第一次试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状况,那就是上台拿铅笔的有位同学看到别人拿出 3 支,就否定了自己原来正确的想法,从而也跟着拿出 3 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长期以来孩子们对于数的认识定势所决定的的,例如 3 个就和 3 个相等,0.4 和 0.4 相等,所以他们想当然的,1/2 就应该和 1/2 相等。这其实就是学生已有的对于认识分数起负迁移作用的认知。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这个错误认知,对于分数的真正理解会起到很好的 “拨开迷雾见月明” 的效果。
[佳语童心发表于2013-9-2121:0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377&ptid=1946)
在活动一中,教师将原来由 3 名学生参与的拿铅笔活动改为分小组的发铅笔活动,相比之下,学生的参与度提高 ...
谢谢佳语童心对张老师这节课的高度关注,我们在研讨过程中并不是担心学生出错而作出这样的修改的,而是因为在试教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所以作出了这样的修改。
l 陆城一小吴老师: 互动探究、学习新知,通过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拿铅笔可分两次拿,首先叫全班学生拿出同样总数 6 支的 1/2 是几支?这个活动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整体 6 平均分成 2 份,一份是 3 支,6 支是整体,3 枝是部分。
二是让学生感悟整体相同拿出的 1/2 的数出是相同的。然后叫三个学生到讲台前拿铅笔。
从拿出的铅笔数结果,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三人拿出来的不一样多?经过讨论交流,然后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利用对分数的新认识,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页数多,笑笑一次能吃完一块蛋糕的 1/4 吗?这部分其实是 “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通过学生两次数操作发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逐渐抽象的认识,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结合这个知识点,及时的练习,必要的巩固和强化,能有效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张丹老师曾说过:读懂学生主要要读懂学生的知识基础、读懂学生的经验、了解学生的困难、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拜读张老师的几稿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和同行的回帖,我体会到了张老师的用心,那就是 “读懂学生”“顺应学生” 来设计本内容的教学,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是关注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趣味情境。分数的概念抽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张老师设计小组拿笔的活动,在 “同”(都是一盒笔的 1/2)与 “不同”(有的组拿出 3 枝、有的组拿出 6 枝...)产生疑问 “为什么呢?” 学生来了兴趣,思维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参与到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中,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新知构建逐渐明晰起来。
二是读懂学生的差异,设计了开放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对数学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收获?张老师精心设计了开放的问题,比如在 “说一说” 环节:
活动二:说一说
(现在,你明白了各小组拿笔支数不一样的原因了吗?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淘气和小明也想考考大家)
⑴、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现在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引导理清:当书的厚薄大小一样时,都看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如果厚薄大小不一样,看的页数就不一样多。)
⑵、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0 页。淘气的书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 页。小明的书有多少页?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张老师没有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而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分层次设问,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逆向思维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 “拿笔” 活动的基础,该环节的处理更能激活学生思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想法,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理解。
三是关注学生的体验,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等数学活动的安排,无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更到位,对 “整体” 与 “部分” 之间的关系体会的更深。
活动一:拿一拿
1、谈话: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用到彩笔,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就放在桌上的学具袋里。老师想先把整袋笔的 1/2 发给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拿出整袋笔的 1/2 呢?
2、学生回答怎样拿出整袋笔 1/2。
3、分小组拿笔。(课件出示: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然后将拿出的笔分发给小组的同学)
4、每个同学都拿到了笔吗?(有的同学拿到了,有的没有拿到。第一小组拿到几支?第二小组呢?各小组汇报拿笔支数,老师逐一板书)
5、引入新课:哪个小组都拿到了笔,把笔举起来。(略表惊讶的自语)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怎么怎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看来,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将课题板书补充完整:再认识)
拿笔是直观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对分数的朦胧经验抽象成理性知识,从直观到抽象,同时,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 “整体” 和 “部分” 的关系,遵循了学生知识螺旋上升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近段时间,参与宜都市陆城一小张小玲老师网络课堂展示研讨活动,一次次地感受她课堂设计的点滴变化,一张张地品读一线老师的跟帖回复,和她一同感受着网络教研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在我看来,网络教研的魅力就在于它引领着一线教师在众多专家、同行的指点下,通过痛定思痛的反思和带着思考的实践,让自己的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在短时间里进步提升。能够精准地把握教材,灵活地运动情景,真正地读懂学生,轻松地完成预案,自信地调控课堂,快乐地引领学生,敏锐地捕捉思想…… 成就自然、清新、理性、生动的数学课堂,实现自己专业的成长,作为一名老师,多么幸福!我想,张老师正在享受着这种幸福。
听取了翟玉兰等老师 “要挖掘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学中玩 --- 万中悟 --- 悟中学,并能进行学法指导,重视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感受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的建议。张老师对拿一拿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一是拿的数量有变化,有相同的整体对应的相同的份数,也有不同的整体对应的相同的份数,学生的数学认知更全面丰富;二是拿的对象有变化,由原来的三个学生调整为小组活动、全体参与,有的拿、有的观察思考,还可以提问质疑,学生参与活动探究更主动深入;三是拿的方式有变化,引领学生通过猜想 --- 验证 --- 探究 ---- 归纳,找到一定的数学思维线索,展开一定的数学思考,情景还是原来的情景,活动还是原来的活动,如何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以一个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出现,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考验的就是教师设计和课堂调控的艺术。而张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学生、课堂的变化。
还有很多老师提出的丰富学生对整体的认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材料的选择等问题,我也有同感。分数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学生认识容易混淆。分数的学习任务很重,后面的约分、通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乘除法、应用分数解决问题,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而本节课对分数的再认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对 “整体 1” 的认识,对解决分数问题十分重要。除了张老师教学中 “涂一涂”“画一画”“猜一猜” 等有效的活动,让学生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外,还有很多的材料可以选择,从陆地、海洋与地球的关系到班级男女生的人数、七巧板中蕴含的分数秘密、后面学生要接触的一项工程、一段路、多少个零件等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学生对 “整体 1” 的认知,关键要考虑学生最喜欢的呈现方式、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本次教研,我们只是在张老师的设计框架下,力求优化、高效,能不能选择其他的教学素材,设计更优化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基于本节课的数学认知,也还有很大的外延,我们的学生可以想到那些,能够到达哪里,老师还可以在课后展开调查。比如:曾经有学生想到,整体相同,不同的分数(学生想到的是分数值相等的分数)所表示的部分数也可能相同,这是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提前感知;整体不同,不同的分数表示的部分数也有可能相同,数感好的学生也有可能提前熟悉分数乘法,产生这一认识,我们在课堂上怎样让给孩子思维的空间,让孩子们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上灵光闪现。这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学习中一个比较难的领域,它是从整数向有理数过渡的一个数量概念,因为分数在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具有多重意义(既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还可以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本节课 “分数的再认识” 着重是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拜读了张小玲老师的几稿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和同行的回帖,我最大的感受是张老师做到了 “探究明理与构建新知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老师首先设计了分小组拿彩笔的活动,让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教师有意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即都是整盒笔的 1/2,为什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通过这一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张老师让学生猜一猜、通过验证的过程中去寻找原因,从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把学生关注的焦点由拿的结果(部分)转移到对彩笔总数(整体)上来,从而让学生形成 “整体不同,相同的分数,部分也会随着整体的变化而变化” 的认识。
为了深入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张老师又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即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整体 “1” 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形象感知 “相同的分数,整体 “1” 不同,部分也不同的道理,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又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部分与整体的这一对应关系在头脑中更加清楚明白。
概念的建立遵循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以上两个活动层次性强,形式多样,过程丰满,学生已经构建了对分数的理解,为了发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张老师又让学生开展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将图形语言作为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理解和把握符号语言的扶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数学就是思维的体操。
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学习中一个比较难的领域,它是从整数向有理数过渡的一个数量概念,因为分数在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具有多重意义(既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还可以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本节课 “分数的再认识” 着重是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拜读了张小玲老师的几稿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和同行的回帖,我最大的感受是张老师做到了 “探究明理与构建新知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老师首先设计了分小组拿彩笔的活动,让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教师有意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即都是整盒笔的 1/2,为什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通过这一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张老师让学生猜一猜、通过验证的过程中去寻找原因,从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把学生关注的焦点由拿的结果(部分)转移到对彩笔总数(整体)上来,从而让学生形成 “整体不同,相同的分数,部分也会随着整体的变化而变化” 的认识。
为了深入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张老师又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即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整体 “1” 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形象感知 “相同的分数,整体 “1” 不同,部分也不同的道理,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又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部分与整体的这一对应关系在头脑中更加清楚明白。
概念的建立遵循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以上两个活动层次性强,形式多样,过程丰满,学生已经构建了对分数的理解,为了发展学生思维,深化理解,张老师又让学生开展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将图形语言作为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理解和把握符号语言的扶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数学就是思维的体操。
网络教研的力量是巨大的,短短几周的时间张老师几易其稿,我能感受到张老师对教材从 “教” 到 “用”、对课堂从宏观到微观、对学生从走近到走进的转变。
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中有一个就是模型思想。模型思想要想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纵观教材对分数认识的编排,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并不是把分数的认识放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学段内完成的,而是首先在第一学段让学生通过相对简单、具体的分一分活动初步认识分数意义,这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是直观地、具体地,随后在第二学段让学生对分数进行再认识,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已经拓展,概念更加抽象,即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也不同,就是我们所说的分数的相对性。学生对分数这一数学模型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张老师几次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修改可以看出她对教材编排意图深入的领悟。在对教材处理过程中,有创意地分组发铅笔的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模;创造性地运用书中的 “画一画”,从顺向思维变为逆向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让学生既能通过整体想到部分,也会通过部分也能想到整体,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感悟,从而深层次的建构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点和学习需要都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张老师在复习铺垫环节的几次尝试都反应出她对学生的关注。在唤醒学生对分数已有认知的环节中,从看图写分数到给出分数 1/2 让学生解释其表示什么,从三人分铅笔到小组发铅笔,从问题的直接出示到分层设问…… 无不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调控,对学生认知起点的精准把握。
对张老师而言,读懂课堂可能是她这次收获最丰的一部分,她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每次课后的反思。她会仔细揣摩课堂上的语言是否能更好地激发或引导学生学习,是否很好地利用了课堂生成资源,某个环节是否有更好地处理方式……
正如红红老师所言,张老师成长着、享受着,而对于我们这些参与研讨话题的老师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一种幸福呢?
本帖最后由 春之云 于 2013-9-24 10:30 编辑
近来忙于事务,未能及时跟进学习讨论,今日坐下来认真学习了张老师关于《分数的再认识》一课的多稿设计、教学实录及反思,也用心拜读了各位热心网络教研的同行们的见解和思考,收益颇多。
我在想,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入手在于读懂教材、读懂课题,要弄清分数的再认识是基于学生已有的什么基础来再认识,再认识分数的什么,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的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方向去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寻找教学策略,探求教学方法。
从本节课的三稿设计来看,我也读懂了张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也有了再认识,一次比一次把握的准,一次比一次思考的深。第三稿中第一环节先通过对分数的认读和对意义的描述唤起学生的回忆,紧随开展 “拿一拿” 的操作活动,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顺然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要再认识分数的什么。在第二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中体会到在不同的整体下,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是不一样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整体与部分体验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觉得如此处理也正体现出了老师对教材的真正读懂。
期待张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更多精彩,让我们感受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有机统一。
“分数的再认识” 这个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感受 “部分与整体” 的相对性。本节课为了体现 “分数的相对性” 这一重要理念,张老师把数学知识融于了生活,给学生创设了几个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从第三稿来看,整节课环节清晰,重点突出。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创设了 “拿彩笔”、“看书” 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 “1”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 “拿彩笔” 的活动中,张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3、借助 “画一画” 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98 楼红红老师提到 “曾经有学生想到,整体相同,不同的分数(学生想到的是分数值相等的分数)所表示的部分数也可能相同。” 就这个情况,我向红红老师探了个究竟,原来她在教这个内容时,学生向她提出质疑:整体相同,相同的分数对应的部分量相同,如果整体都是 100,不同的分数 1/2 、2/4、 5/10 对应的部分量都一样啊。如此说来,整体相同,不同的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也可能相同。这岂不是对本节课探讨的结论给否定了?五下教师用书 P50 这样写到: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 “整体” 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这里的 “一个分数” 难道不是同一个分数吗?出现这样的分歧,关键是考虑该对 “同一个分数” 如何定义。“1/2 、2/4、 5/10” 分数单位都不一样,说不是同一个分数应该不矛盾吧,但它们的分数值相同,说是相同的分数应该说得过去吧。居于此,将板书的结论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 改成 “整体不同,相同的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 是不是更合理一些呢?各位同行,你们怎么看?
贴外话:金秋九月,对我们陆城一小全体数学老师来说是忙碌、充实而又幸运的一个月。因为我们的张老师非常荣幸的代表宜昌基地参加第七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网络大赛,学校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加入到了网络研讨的队伍、参与了《分数再认识》一课教学的一次次打磨、分享着全市同行们传递的数学教学教学经验和信息。在此,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为张老师、为我们一小数学研学团队提供了这次网络研讨的机会,更感谢全市同行们的积极跟帖和对我校数学教学教研工作的关注与指导!
作为研讨团队中的一员,我见证了张老师由初稿 —— 第一次试教 —— 二稿 —— 第二次试教 —— 三稿 —— 录像课的所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张老师的踏实、执着、严谨,更感受到了张老师在磨课中的变化与成长,拟定每一稿教学设计,她都主动征求我们的意见,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每一句过渡语,她都做到了字斟句酌。我们感慨她的认真和执着,她总是说:无论结果如何,我努力了,就没有遗憾了。下面我从张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上谈谈肤浅的看法。
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与目标。” 新课程使我们明白教材只是一种资源,并不需要我们照本宣科,但也不等于我们就可以天马行空,完全弃之不顾。张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蕴涵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合理使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服务。
一、读懂教材的内容
1、理解教材、体现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张老师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数 1/2 的认读和意义描述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两个复习铺垫题,重在加深学生对 “平均分”、“整体” 的认识,为随后的拿一拿等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以拿彩笔活动为载体,学生在 “猜测 —— 验证 —— 探究 —— 归纳” 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发展螺旋上升,新知构建逐渐明晰。
2、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实际灵活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 张老师将教材中 “说一说” 活动情境略作改动,分两个层次进行,问题 1 是将学生放在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2 是让学生根据部分想整体,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3、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张老师在 “画一画” 活动情境中,放手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由部分想整体,让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整体与部分的体验也更充分。
二、读懂教材渗透的学习方式
《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张老师在第一稿设计中只由三名学生拿笔,这样本来有利于矛盾的集中,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观众,并没有亲身参与到活动中,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第三稿中调整为小组活动,全体参与,有的拿、有的观察思考,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试教后的效果也非常好。
三、读懂教材蕴涵的思想方法
1、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复习铺垫时,张老师设计了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和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三份,用分数表示的情境,让学生以形思数,直观地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在 “画一画” 中,设计了由一个图形的 1/4 画出整个图形的情境,让学生由数想形,借助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加深学生对 “部分” 与 “整体” 关系的理解。
2、对应的思想。整体 “1” 不同,相同的分数,所表示的部分数量也不同,让学生明白分数所表示的部分和整体是一一对应的。
张教师的课让我受教了,不管是从课程环节,还是课堂练习,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考虑到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就连板书设计也都颇具匠心,就如一扇分数的大门,让学生云探索、去发掘。向你致敬!
《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从教材编排来看,教材首先通过创设拿铅笔情境让学生在拿笔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一样。然后出示一本书的三分之一的情境图,利用看书情境图中厚薄明显不同的两本书中,通过探讨 “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一样的认识。通过探究,建构新知后,安排画一画,用图例引路的形式引导学生画出一个部分量为一个小方格的整体图形。整个教材的编写是围绕建构新知 — 巩固应用 — 深化训练的过程来描述的。这样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纵观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对教材两处地方做了创造性的设计:
一是将说一说中的看书情境改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 ⑴、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与出示教材说一说情境图相比,少了厚书与薄书的直观上的感知,多了思维的多维度训练。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教材的编写更合理,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张老师的设计更有价值,更能凸显数学学科特点。
二是将画一画中的画图的例子省去,直接用语言描述,“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应该说教材编写也好,还是张老师的设计也好,目的都是一样的,也都能很好的落实教学目标。但教材为什么要以图例的形式引领,我认为教材编写更多的是考虑学生能准确理解题意,降低操作难度,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教材编写者更多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他面向的是全国各地的学生。作为执教者,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除了考虑过程的优化,教学的效度,也应从学生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取舍。
第一处修改,我觉得改得好。因为书是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对于厚书与薄书已不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且张老师的设计更有价值。第二处个人觉得还是出示图例比较好。图例出与不出,都能达到教学目标。出了图例,可以避免学生因不懂题意造成的错误,也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
利用一节多课时间仔细拜读了张老师的第三稿,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张老师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对教材深层次的研究以及谦虚、好学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张老师在进步,我们跟着张老师一起进步。感谢张老师。
在第三稿中有一环节:看了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这本书有多少页?看了一本书的 1/3 是 10 页,这本书有多少页?再次体会让学生体会:整体量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一样。我有两点建议,张老师看合不合适:1、能否让学生说一说看了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这本书有 300 页。为什么是 300 页。让学生在说的过程意识再次体会;二是带动全体,让还不是很明白的学生更清楚一点,有利于全体施教,更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后续学习。2、在这个环节后,张老师是否可以对前面的新知的学习回个笼,进行一个知识性的小结?
拜读了张老师的第三稿设计,感觉张老师在把握教材、读懂学生上作了深入思考,设计精妙、独到。
一、旧知的铺垫能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初步认识,抓住新旧知识的切入点。
开课老师没有复习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而是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
9 个圆片平均分成 3 份,并让学生说说想法。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孕伏、衔接。
二、情境的导入引发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情境的创设有效性不仅仅只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而更应该引发学生对数学只是的思考。张老师要求学生从袋中拿出笔的只数的 1/2 后,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都是拿的笔的只数的 1/2,为什么只数不一样呢?通过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再次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注重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体验。
“分数的意义” 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从而感悟分数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4 16:19 编辑
[lyr5423773599发表于2013-9-2415:52](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149&ptid=1946)
利用一节多课时间仔细拜读了张老师的第三稿,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张老师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对教材深层次的研 ...
谢谢刘老师的指点!学生说一说看了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这本书有 300 页后,设计了 “为什么是 300 页?” 的追问环节,试教时学生说得也比较充分。“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活动大约要 24 分钟,活动结束后安排了知识性小结,原来是这样设计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考虑到这样设问学生回答容易受到板书的局限,老师们建议这样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样,学生说的空间就更大。刘老师,这样设计可以吗?
拜读了张晓玲老师《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设计,妥有感触,看到了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一次次磨励,一次次研究,一次次修改,留下了坚实的探索与成长的足迹,使其《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设计日渐完善,更趋成熟,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更充分了,教学流程更清晰了,教学方法更优化了,具体地讲凸显了四大教学亮点:
1、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设计 “拿彩笔” 活动,每个小组拿出学具袋中彩笔数量的二分之一发给小组同学,为什么小组的人数相同,会出现有的小组每个同学都拿到了彩笔,而有的小组有些同学没有拿到,是什么原因呢?顿时,学生产生了疑惑,每个同学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都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巧妙设计课题板书,突显承上启下功效。
教师就《分数的再认识》这一课题分两次板书,在复习铺垫后教师归纳:三年级时我们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板书:分数的 认识,引入新课时,哪个小组都拿到了笔,把笔举起来。(略表惊讶的自语)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怎么怎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看来,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这时将课题板书补充完整,有意识地在原板书空处用红色粉笔写上 “再” 字。课堂小结时教师有意识地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有关分数的奥秘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再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还要进行再认识。这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精心引导学生操作,探究明理建构新知。
本课是分数意义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等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在 “猜测 —— 验证 —— 探究 —— 归纳” 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发展螺旋上升,新知构建逐渐明晰。
4、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练习的设计既有基本训练题,又有灵活性思维训练题,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并涂上颜色,它们的大小一样吗?加深了学生对 “整体” 与 “平均分”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也不同” 的理解 。捐款和分月饼的练习是拓展性练习。通过练习,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拜读了张老师的第三稿设计,感觉张老师在把握教材、读懂学生上作了深入思考,设计精妙、独到。
一、旧知的铺垫能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初步认识,抓住新旧知识的切入点。
开课老师没有复习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而是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
9 个圆片平均分成 3 份,并让学生说说想法。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孕伏、衔接。
二、情境的导入引发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情境的创设有效性不仅仅只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而更应该引发学生对数学只是的思考。张老师要求学生从袋中拿出笔的只数的 1/2 后,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都是拿的笔的只数的 1/2,为什么只数不一样呢?通过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再次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注重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体验。
“分数的意义” 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从而感悟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在认识”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张晓玲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实施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 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 课堂小结、评价激励。” 四大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主动参与 “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等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眼细看、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笔演练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营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历探究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的生命历程,真正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
一、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中,教师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认一认:“这个数同学们认识吗?这是一个什么数?怎么读? 1/2 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举例说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都能较快回答出来,创设了合理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接着,开展了 “拿笔 “活动,把整袋笔的 1/2 发给同学们,结果有的小组每个同学都拿到了笔,而有的小组有些同学没有拿到,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怎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巧妙设置疑难,让学生产生疑惑,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建构新知,亲历体验探究过程
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等活动,巧设问题,诱发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黑板上的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来,从而得出: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把探究权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自己 “去发现”、“去创造”,让课堂 “悟而有序,扶而有度,生成共享”。在体验和感悟中自主建构新知,展现了数学生态课堂的光彩。
三、内化拓展,引领学生深化理解
学生在初步掌握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实践、去发现、去比较、从而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如通过动手 “画一画”, “捐款”、” 分月饼 “的练习,深化了学生对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就相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层次训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练习的设计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更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与应用性以利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予充分探究和展示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从基本训练题入手,“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逐一出示每个图形,学生口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把什么平均分成多少份” 加深对 “整体” 与 “平均分” 的理解。并逐步向变式题、思考题过渡,如帮助前不久洪灾地区的灾民捐款和中秋节和奶奶分月饼的练习题,体现了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让学生发现不同的整体,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部分大小不一样(即一盒月饼的 1/2 比半盒月饼的 1/2 多);或者同一整体,不同的分数对应的部分大小不一样(即一盒月饼的 1/2 比一盒月饼的 1/4 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形成,让学生的智慧火花真正迸发。
“分数的再认识 “是在学生学习过 “分数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因此 “分数的再认识” 不是初步认识整体 “1”,而是对整体 “1” 的再认识, 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 “1” 是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 “由许多物体组成”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 “1”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这节课中,张老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 “拿铅笔” 这个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 “1” 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 “1” 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但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
思考一:这里的 “进一步”、“体会” 两词就属于模糊词语,对于老师而言,比较难以把握,到底 “进到哪一步”?“体会到哪一层”?
思考二: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他是否进到那一步了,是否真正体会到了。评价标准是什么?仅仅是那几道题?教学过程中,拿铅笔环节进行的很顺畅,几乎异口同声说出 “因为总枝数不同,它们的 1/2 当然不同”。是不是这样就算是体会了呢?其实分数的再认识是学带分数假分数的铺垫。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后才会理解例如四分之九这些假分数,否则学生用三年级学的分数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假分数是想不通的。才会理解整体看的不同,(即单位”1” 不同) 可能写出的分数就不同。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得到发展。从张老师的试教的来看,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中并没有多少花样,而是通过 “拿一拿”、 “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数学活动,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学生在围绕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在发生着积极的改变,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较好。
陆城一小 (谢老师)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张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先安排了 “拿铅笔” 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 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又安排了 “说一说” 的活动,联系实际情景展开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分数对应的 “整体” 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然后再安排 “画一画” 的活动,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 1/4 都是一个方框,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5 15:03 编辑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2514:39](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547&ptid=1946)
很精彩的一节课,核心在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否可以把课堂上的 “整体” 可以演变成数学名词 “单位 1”?以 ...
谢谢远方的朋友!“不同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可能相同或不同。 ” 在练习四里有体现。教材编写的意图在本节课只需引导学生弄清楚:同一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相同,同一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不同。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说到单位 “1”,但在北师版教师用书上只有整体 “1” 的说法,没有单位 "1" 的说法,所以在本节课就没有引出数学名词单位 “1”. 其实关于是否引出单位 “1” 这个数学名词,我们也有过考虑。如果早看到您的贴,我们可能会再斟酌,但一个小时后就要录课了,呵呵,不改了。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2514: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547&ptid=1946)
很精彩的一节课,核心在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否可以把课堂上的 “整体” 可以演变成数学名词 “单位 1”?以 ...
非常感谢远方的李老师对这节课的关注,从点评可以看出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我们在研究这节课的时候也是提出到底是说整体 “1” 还是单位 “1” 问题,但不管说 “整体 1” 也好,“单位 1” 也好,表达的都是赖以平均分成若千份的那个数量,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还是依照教材上的说法用整体 “1”。通过拿彩笔活动,让学生发现同一分数,整体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相同;同一分数,整体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至于后面的两句,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也能明白,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课堂上不必要都总结出来。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3 13:06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第二次试讲课堂实录
一、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复习铺垫
师:(板书 1/2)这个数同学们认识吗?
生:(齐答)认识
师:这是一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对了,这是一个分数。(板书:分数)怎么读呢?
生:二分之一
师:1/2 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一张纸分成两份
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两份
师:平均分了再怎么做呢?
生:取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师:他说到了平均分。很好!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取其中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师:是的,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1/2 表示)
师:(出示课件一:1/4)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中的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
生:1/4
师:为什么用 1/4 表示?
生:这里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涂了一份。
师:(出示课件二:3/9)这幅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呢?
生:3/9
师:为什么用 3/9 表示?
生:这里有 9 个圆,涂了三个。
师:这里把什么平均分?(9 个圆)平均分成几份?(9 份)涂了几份?(3 份)所以 ——?
生:就是 3/9。
师: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1/3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把 9 个圆平均分成三分,涂一份就是 1/3。
师:用 1/3 表示也好,用 3/9 表示也好,都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课件)
生:9 个圆
师:一个图形、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这些都是我们在三年级分数的认识里学到的。今天它们又和我们见面了。
2、情境导入
活动一:拿一拿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用到彩笔,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就放在桌上的学具袋里。老师想把整袋笔的 1/2 发给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拿出整袋笔的 1/2 呢?
生:可以先数袋子里的笔有几支,再拿出 1/2。
师:怎么拿出 1/2 呢?
生:用总支数除以 2,拿一份。
师:还有没有别的意见?现在请同学们按大屏幕上的要求开始拿笔。(课件:请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然后将拿出的笔分发给组内的同学(一个同学只能发一支)。其它同学仔细观察小组长是怎样拿笔的,拿对了没有。)
师:每个同学都拿到了笔吗?
生:没有
师:第一小组拿到几支?第二小组呢?……(各小组汇报拿笔支数,老师逐一板书:4、6、2、6、3、1)
师:(引入新课)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怎么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呢?看来,我们还很有必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将课题板书补充完整:再 认识)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1、合作探究
①猜想。
师: 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指板书)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猜猜看。
生:是每个小组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
师: 请小组长和组内的同学检查一下,看看你们的小组一共有多少支笔?(各小组汇报笔的总支数,老师逐一板书:8、12、4、12、6、2)
师:(指着板书)这些都是整袋笔的支数,我们把每袋笔的总支数称作整体 (板书:整体)。 各小组都只拿出了整袋笔的 1/2,也就是说只拿出了整袋笔的一部分,我们把这一个个部分称为部分量。(板书:部分量)
③探究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停顿一会,环视全班,)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发现在小组交流一下。
师:(学生交流后)谁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同学在发言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的再来补充。
生:整体都是部分量的 2 倍
生:部分量都是整体的 1/2
生:部分量是整体的因数
生:部分量有的是偶数,有的是奇数
师:那整体呢?
生:也有的是偶数,有的是奇数,不对,都是偶数。
师:这些偶数都相同吗?
生:不同
师:指着部分量,这些部分量分别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1/2,
师:如果袋子里的笔有 50 支,取出整袋笔的 1/2 是多少支?
生:25 支
师:如果有 100 支,取出的 1/2 又是多少呢?
生:50 支
④归纳。
师:你能把刚才的发现用自己一句简短的话说出来吗? (
生:整体是部分量的 2 倍,部分量是整体的 1/2
师:(指着表示整体的那组数据)这些整体相同吗?(不同)和这些整体对应的分数相同吗?(都是 1/2),和这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相同吗?(不同)
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归纳并板书)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
(追问:如果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又会怎样呢?请里在黑板上找出这种情况!)
生:第二组和第四组,整体都是 6,部分量都是 3。
师:所以我们说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 ——?
生:相同。
2、实践应用
活动二:说一说
师:同学们,对分数,你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发现?淘气和小明也想考考大家:(出示课件: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生:不一样多,因为不知道它们的书有多少页。
师:不知道书的页数就是不知道整体是多少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看的不一样多呢?
生:书的厚薄不同时,都看 1/3 页数就不一样多。
师:有没有看的页数一样多的情况呢?
生:有,两个人看同样一本书,都看 1/3,就看得一样多。
师:(出示课件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0 页。淘气的书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 页。小明的书有多少页?
生:淘气的书有 300 页,因为这本书的 1/3 有 100 页,100 乘以 3 就是 300 页。
生:小明的书有 30 页,因为这本书的 1/3 有 10 页,整本书就有 3 个 10 页,就是 30 页。
师:同学们根据一本书 1/3 的页数就能想到整本书的页数,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也想考考大家。(师操作课件并读题,“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拿出彩笔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学生独立画图。)
师:该同学一共画了几种?(5 种)这些画法都对吗?(对)
师:这些图形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形状不一样,都还画得是对的呢?
生:因为每个图都有四个小正方形组成。
生:因为图形的 1/4 是一个□。只是四份中的一份。
师:因为图形的 1/4 是一个□,所以整幅图就应该画四个小正方形。除了这几种画法,还有别的画法吗?
生:有(拿到前面来展示)
师:她这样画多吗?
生:不对,她只画了四个半个。
师: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画对了没有?
生:画对了。
3、整理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整体是部分量的 2 倍,部分量是整体的 1/2。
生:我知道了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7 22:42 编辑
<p align="left"><b>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b></p><p align="left"> 师:<b> 接下来我们就有所学的知识考考大家 </b></p><p align="left">1、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1</p><p align="left"> 师:用分数表示下列图中的涂色部分。</p><p align="left">(逐一出示每个图形,学生口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把什么平均分成多少份” 解释第 8 小题为什么用 4/8 或者 1/2 表示涂色部分。)</p><p align="left"> 师:这个图形这么复杂,同学们都能分辨出来,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来画一画。</p><p align="left">2、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3:</p><p align="left"> 师: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并涂上颜色,它们的大小一样吗?</p><p align="left">(学生先独立画图,再展示作业,交流评价:重点说清为什么涂色部分大小不一样。)</p><p align="left"> 师:(展示两种不同的画法)这两种画法对吗?涂色部分表示每个图形的 1/2。比较一下,这三个三角形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p><p align="left"> 生:不一样。因为每个图形的大小不一样。</p><p align="left"> 师:是的,整体不一样,它们的 1/2 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一样。</p><p align="left"> 师:还有个同学是这样画的,大家看可以吗?(可以)这样画出的每个图形的 1/2 大小一样吗?(不一样)</p><p align="left">3、课件出示教材第四小题:</p><p align="left"> 师:为了帮助前不久洪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p><p align="left"> 生:不一定,因为不知道他们的零花钱。</p><p align="left">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p><p align="left"> 生:没想好。</p><p align="left"> 生:小明如果有 100 元,捐 1/4 就有 25 元。小芳如果只有 21 元,捐 3/4 就 ——</p><p align="left"> 师:就比小明捐的还少 </p><p align="left"> 生:如果他们的零花钱一样多的话,小芳就捐的多。</p><p align="left"> 师:是的,当小芳和小明的零花钱一样多的时候,小芳就一定比小明多,当他们的零花钱不一样多时,他们捐的钱数就不一定,无法比较。</p><p align="left">4、课件出示第四题。</p><p align="left"> 师:中秋节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来一盒月饼,给奶奶送去了整盒月饼的 1/2,小明得到了剩下月饼的 1/2,小明和奶奶得到的月饼一样多吗?</p><p align="left"> 生:奶奶得到的月饼多。</p><p align="left"> 师:说说你的理由。</p><p align="left"> 生:奶奶是整合月饼的 1/2,而小明是剩下的 1/2。</p><p align="left"> 师:奶奶得了整盒月饼的 1/2,这个 1/2 对应的整体是什么?</p><p align="left"> 生:一盒月饼 </p><p align="left"> 师:小明得了整盒月饼的 1/2,这个 1/2 对应的整体又是什么?</p><p align="left"> 生:半盒月饼 </p><p align="left"> 师:是的,由于 1/2 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得到的月饼不一样多。</p>
四、课堂小结、评价激励。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是吧?其实有管分数的知识还有许多,这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三十六分之三十六的同学表现都很棒!短短四十分钟,将给张老师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谢谢你们,孩子们!
生:谢谢老师!
《分数的再认识》第二次试教后教学反思
针对第一次试讲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备课组再一次从学情和教材的把握、教学环节的优化、练习的设置以及教师语言的规范和课堂的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再备课,拟出了教学设计三稿。三稿上传后,得到了市内众多小数老师甚至省外网研老师的关注,并进行了第二次试讲。
较教学设计二稿及第一次试讲,设计三稿及第二次试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思路更清晰 。整个课堂由 “一条主线、三个活动、四个环节” 组成。即将 “再认识分数的什么?——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 l 量就不同。” 作为教学主线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经历 “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活动,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思考、交流,深刻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之间的关系,提升对分数的再认识。特别是拿一拿活动,组织学生通过 “猜想、验证、探究、归纳”,体验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 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 课堂小结、评价激励” 四个教学环节,解决了学生对分数 “已经认识了什么?再认识什么?认识得怎么样?还将做什么?” 四个方面的问题。
2、情境更合理。 将二稿中的三个获奖同学拿铅笔改为分组拿彩笔。形式上的变化,一是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感知整体与部分的不同;二是六个小组的数据信息更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三是学生人人亲历活动,有的拿到了笔,有的没有拿到,每个同学对活动的关注度就会很高,身心都会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将铅笔改为拿彩笔,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在开课时观察了给图形涂色表分数,在本节课以后的学习中也需要彩笔,而用没有削过的铅笔作学习材料,感觉是在为活动而活动,再则彩笔颜色丰富,学生拿在手里爽心悦目。
3、开课更自然。 以学生非常熟悉的 1/2 读、说开课,较二稿中看图说分数复习铺垫题开课,难度上有所降低,学生列举生活中的 1/2,丰富已有的分数感性认识,更能让每一个学生及时融入课堂。
4、练习更严谨。 将练习 4“中秋节到了,爸爸吃了一盒月饼的 1/2,小明吃了剩下月饼的 1/2,小明和爸爸吃的月饼一样多吗?” 修改成 “中秋节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一盒月饼,给奶奶送去了这盒月的 1/2,小明得到了剩下月饼的 1/2,小明和奶奶得到的月饼一样多吗?” 修改后的习题更具有数学的严谨性和内容的教育性,更能然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整体的不同,还能让学生受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没有真正读懂教材后第四个练习题即设计中的第三个练习题的真正意图,没有起到充分的拓展作用。
2、第三、四个练习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3、板书不够完整、不简洁。
4、教师数学语言不够简洁,缺乏激励性。
5、教师应该真正读懂团队设计的意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充分,探究活动及练习的处理中应给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老师也要学会倾听,捕捉有利的生成资源演绎课堂的精彩。
[顺德嘉信西山发表于2013-9-2523:34](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851&ptid=1946)
个人觉得在复习铺垫中张老师设计了图形的几分之几用分数来表示,可否将其中一题变为让学生涂颜色,课前发不 ...
当学生用实例充分说了 1/2 所表示的意思以后,再按照嘉信西山钟老师说的办法 “发不同大小的圆形或正方形等图形,请学生涂出图形的 1/2,然后请涂圆形的学生比一比,为什么同样是图形的 1/2,可是大小却不一样呢?” 这样引入新课也很好!本人用 “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活动贯穿新课,遵循的是由数到形,数形结合,有部分看整体,由部分想整体,由部分画整体,练习三、四学生由整体想部分,整节课都是围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展开教学。通过拿一拿活动,学生获得了许多便于研讨的数据信息,有利于新知的构建。 感谢远方的钟老师!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6 00:11 编辑
[雨荷发表于2013-9-2422:31](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353&ptid=1946)
拜读了红红老师的跟帖,我觉得在练习的处理上可以把分数的再认识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让学生利用分数 ...
录像课之前,按红红和雨荷的意见,增设了最后一个练习:“中国有 13 艺人口,是世界人口的 1/5,有 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世界陆地的 1/15,由 1/5 、 1/15 你想到什么?你想说什么?” 但最终没有用。和备课组的老师议了一下,设计这个练习目的是什么?一是学生可以由部分想到整体,二是透过数学信息的背后看问题,相对于全世界的人口(整体)来说,中国人口多,相对于全世界的土地(整体)来说,中国的土地太少了。居于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解读数学信息背后的奥秘。” 出发点,设计这样的练习很好,但学生刚刚探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否读懂数学信息背后的奥秘呢?考虑到练习三、四也能体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个练习。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26 00:25 编辑
录像课在第三稿的基础上有两处调整:一是将板书增设了两个 “相同”,即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两就相同。在以前的试教中只是将这种情况口头交代了一下。二是将练习三和四交换了一下位置。因为练习三比练习四稍复杂,因为练习的呈现应该由易到难!做出这两个调整,得益于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3</font><font face="宋体"> 楼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宋体"> 嘉信西山小学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宋体"> 李凤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老师和 222</font><font face="宋体"> 楼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宋体"> 星苹果老师 </font> 的指点!在此,特向两位表示感谢!
[江南夏冰发表于2013-9-2610:0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916&ptid=1946)
张老师在录像课中做了两处调整:练习的调整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板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 “部分” 与 “ ...
杨老师啊,如果是平时上课,这个练习 “中国有 13 艺人口,是世界人口的 1/5,有 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世界陆地的 1/15,由 1/5 、 1/15 你想到什么?你想说什么?” 我肯定要用,因为这道题能很好体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透过数学信息背后看问题的教学理念,但考虑是录像课,怕不好把握,搞砸了,最终遗憾地放弃了。现在想来,就算把这个练习放进去没处理好,但能体现一种教学思想,怎么又不可以呢?我这种为了研讨而研讨的思想要端正!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610: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934&ptid=1946)
杨老师啊,如果是平时上课,这个练习 “中国有 13 艺人口,是世界人口的 1/5,有 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
张老师在上课前和我讨论了究竟用不用这道练习题,原来的练习都是作了精心设计的,由于下午就要录像,来不及对练习进行调整,所以当时决定放在后面视具体情况而定。我认为网络研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平台,对于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参与了研讨过程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116: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336&ptid=1946)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1、合作探究 ①猜想。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有的组拿了 6 枝,有的组拿 ...
本课教学,教师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数学学习,不只是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猜测,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简单地给予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把评定与验证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注重选择富有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师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 "整体” 与 “平均分" 理解。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116:3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9336&ptid=1946)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1、合作探究 ①猜想。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有的组拿了 6 枝,有的组拿 ...
张老师的活动三有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对整体和部分的认识只是字面上的话,那么活动三就是思维的提升!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而活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通过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也就理解了知识。
陆城一小吴老师: 分数的再认识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分数的意义,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于是在第三次的试讲中,张老师安排 “拿铅笔” 的环节:先让同学想一想:准备怎么拿?然后学生 “拿铅笔”,全班讨论,最后验证汇报、得出结论。这样设计,能较好的完成了教材的安排。整个的教学过程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猜中学,在多种学习方式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热情较高。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学生思路逐渐开阔,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思考、分析的能力,学生能灵活的去解决问题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522:4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836&ptid=1946)
《分数的再认识》第二次试讲课堂实录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1 ...
在探究环节中,学生好像总是停留在表象上,无法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在这里老师的引导尤其重要,不能让学生老是在因数和倍数上绕圈,有学生说到部分量都是整体的 1/2 时,是不是问:“都是 1/2 说明都是同一个分数,那么部分和整体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就把学生观察的重点引向了整体与部分。
[张晓玲发表于2013-9-2523: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0842&ptid=1946)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师:接下来我们就有所学的知识考考大家 1、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1 师:用分数 ...
相比第一次试教,张老师在课堂调控,语言表达等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向张老师学习!
1、复习铺垫
①(板书 1/2)提问:这个数同学们认识吗?这是一个什么数?(板书:分数)怎么读? 1/2 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举例说明)
②(出示课件一。课件内容描述:一个正方形,平均份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涂了色。课件展示了平均份的过程)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用 1/4 表示?
③(出示课件二。课件内容描述:九个大小一样的圆,共摆三行,其中的一行涂了颜色)这幅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呢?为什么用 3/9 表示?为什么可以用 1/3 表示?
小结: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板书:整体)这是我们在三年级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又和它们见面了。
这一过程中 “整体” 概念的出现会不会太突然了,可否,在活动一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这个概念,并举出一些生活的例子呢?一点点个人感想。 (纯最)
“拿一拿”、 “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数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自主探索中、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提高,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过程。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14:35 编辑
<font face="宋体"><b>《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第四稿)</b></font>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湖北省宜昌市陆城第一小学 张晓玲 </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b> 【教学内容】</b>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b> 【教材分析】</b>《分数的再认识》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将 “认识分数” 设置了独立的教学单元,通过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教材安排了 “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 三个数学活动,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即通过让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为后续真分数、假分数、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font></p><p align="left"><b><font face="宋体"> 【学情分析】</font></b></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1、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知识的第一课时。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了整体不仅表示一个,也可以由多个事物组成,而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隔一年,学生再次接触分数。</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2、本课是分数意义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中逐步积累的动手操作(如拼、摆、折、画等)、小组合作、交流倾听、归纳概括等活动经验,将在本课学习中进一步得到提升。</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3、化抽象为直观 ——“数型结合” 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充分体验,这也是本节课学生将用到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font></p><p align="left"><b><font face="宋体"> 【教学目标】 </font></b></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font></p><p align="left"><b><font face="宋体"> 【教学重难点】</font></b></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b> 【教具与学具准备】</b> 每组一个装有彩笔的学具袋、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多媒体课件 </font></p><p align="left"><b><font face="宋体"> 【教学过程】</font></b></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一、<b>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b></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b> 1</b><b>、复习铺垫 </b></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①(板书 1/2)提问:这个数同学们认识吗?这是一个什么数?(分数)怎么读? 1/2 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举例说明)</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②(出示课件一。课件内容描述:一个正方形,平均份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涂了色。课件展示了平均份的过程)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用 1/4 表示?</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③(出示课件二。课件内容描述:九个大小一样的圆,共摆三行,其中的一行涂了颜色)这幅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呢?为什么用 3/9 表示?为什么可以用 1/3 表示?</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小结: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这些都是我们在三年级分数的认识里学过的,今天我们又和这些老朋友见面了。 <b>(板书:分数的 认识)</font> </b> </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b>【设计意图】</b> 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数 1/2 的认读和意义描述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两个复习铺垫题,重在加深学生对 “平均分”、“整体” 的认识,为随后的拿一拿等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b> 2</b><b>、情境导入 </b></font></p><p align="left"><b><font face="宋体"> 活动一:拿一拿 </font></b></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1、谈话: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用到彩笔,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就放在桌上的学具袋里。老师想先把整袋笔的 1/2 发给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拿出整袋笔的 1/2 呢?</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2、学生回答怎样拿出整袋笔 1/2。</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3、分小组拿笔。(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然后将拿出的笔分发给小组的同学; </font><font face="宋体">2、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小组长是怎样拿笔的,拿对了没有。)</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4、每个同学都拿到了笔吗?(有的同学拿到了,有的没有拿到。第一小组拿到几支?第二小组呢?各小组汇报拿笔支数,老师逐一板书:<b>2、6、3、6、4、1</b></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5、引入新课:(略表惊讶的自语)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可是各小组拿的支数不完全一样。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将课题板书补充完整:<b> 再 </b>)</font></p><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b>【设计意图】</b> 设置 “拿彩笔” 活动,一方面,这项活动非常贴近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有的发到了笔,有的没有发到,每个同学对活动的关注度就会很高,身心都会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font></p>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7 14:56 编辑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1、合作探究
①猜想。 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有的组拿了 6 枝,有的组拿了 4 枝、3 枝…… 究竟是什么原因?大家猜猜看。(学生猜测:可能是每个小组笔的总支数不一样。)
②验证。 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请小组长打开笔袋,看一看老师到底给各小组发了多少支笔?(学生操作后:① 各小组汇报笔的总支数,老师逐一板书:4、12、6、12、8、2,并提醒学生检查各小组拿出整袋笔的二分之一,小组长们对了没有,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相对性。②、引导观察、讲解:4、12、6、12、8、2 分别是每袋笔的总支数,我们把整袋笔的支数称作整体板书: 整体 。我们都只取了整袋笔的 1/2,也就是只取了整袋笔的一部分,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作部分量,板书: 部分量 。)
③探究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将各自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补充:如果袋子里的笔有 50 支,取出整袋笔的 1/2 是多少支?如果有 100 支,取出的 1/2 又是多少支?)
④归纳。 你能把刚才的发现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来吗?(学生发表意见后,引导归纳板书:整体 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 部分量 也不同 。)
(追问:如果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又会怎样呢?引导归纳: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 板书: 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不同 )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以拿彩笔活动为载体,学生在 “猜测 —— 验证 —— 探究 —— 归纳” 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发展螺旋上升,新知构建逐渐明晰。
2、实践应用
活动二:说一说
(现在,你明白了各小组拿笔支数不一样的原因了吗?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淘气和小明也想考考大家)
⑴、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现在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引导理清:当书的厚薄大小(整体)一样时,都看 1/3,看的页数(部分量)一样多;如果厚薄大小(整体)不一样,看的页数(部分量)就不一样多。)
⑵、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0 页。淘气的书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 页。小明的书有多少页?
【设计意图】 将教材中 “说一说” 活动情境略作改动,分两个层次进行,问题 1 是将学生放在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2 是让学生根据部分想整体,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活动三:画一画
(同学们根据一本书 1/3 的页数就能想到整本书的页数,真了不起,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怎么样,有信心吗?)
⑴、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
⑵、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
⑶、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①该同学一共画了几种?
②这些画法对吗?为什么是对的?
③还有别的画法吗?(根据实际情况展示特殊画法)
④学生各自检查画对了没有。
3、整理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创造性使用教材中画一画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整体与部分的体验也更充分。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同学们收获还真多!相信你们也一定能灵活应用。请看大频幕:)
1、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逐一出示每个图形,学生口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 “把什么平均分成多少份” 解释第 8 小题为什么用 4/8 或者 1/2 表示涂色部分。)
【设计意图】 加深对 “整体” 与 “平均分” 的理解。
2、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3: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并涂上颜色,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学生先独立画图,再展示作业,交流评价:重点说清为什么涂色部分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 通过动手画一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也不同” 再一次形象的再现在学生头脑中,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3、中秋节到了,小明的爸爸买回来一盒月饼,给奶奶送去了整盒月饼的 1/2,小明得到了剩下月饼的 1/2,小明和奶奶得到的月饼一样多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发现不同的整体,同一分数所对应的部分大小不一样(即一盒月饼的 1/2 比半盒月饼的 1/2 多);或者同一整体,不同的分数对应的部分大小不一样(即一盒月饼的 1/2 比一盒月饼的 1/4 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课件出示教材 P35 练一练 4:为了帮助前不久洪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先学生独立思考,再师生交流,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当小明和小芳的零花钱(整体)相同时, 由于对应的分数不一样, 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而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所以小芳捐的钱多;当小明和小芳的零花钱(整体)不同时, 由于对应的分数不一样, 小芳捐的钱不一定比小明多,有可能小芳多,甚至有可能小明多,还有可能两个人捐的一样多。)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拓展性练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也不同;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部分量就相同” 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这里出现了小芳和小明的零花钱一样(整体相同),他们捐的钱(部分量)反而不一样,是因为相同的整体,对应的分数不一样,部分量也就不一样。如果小芳和小明的零花钱不一样(整体不同),对应的分数不一样,他们捐的钱(部分量)就无法确定。答案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思维的发散性,设计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度,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7 00:52 编辑
四、课堂小结、评价激励。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有关分数的奥秘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再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参加今天上课的同学有 36 人吧,在今天的课堂上,三十六分之三十六的同学表现很棒!短短四十分钟,将给张老师留下美好的记忆!谢谢你们,孩子们!
【设计意图】 对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评价,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充满期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激励和关注,学习劲头不减、兴趣更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相同 相同
4 2
12 6
6 1/2 3
12 6
8 4
2 1
观看了张晓玲老师的课堂视频,感触颇多,亲眼见证了张老师从教材理解、课堂设计、教案修改、多次磨课,一直到现在上传的较成熟的教学视频这样一个成长历程,见证了张老师不断进步的解读教材、解读学生、解读课堂的能力,也非常高兴地感受了陆城一小和我们宜都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团队的研究氛围、研究实力。
张老师的课整体来讲进步非常大,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理解 “整体不同,同一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不同” 这个重点,通过猜想、验证、探究、归纳、应用各环节,一气呵成。但是,在学生分笔、猜想后,张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个环节仍然欠火候,感觉观察不够细致、说的不够充分,整体相同与不同两种情况对比的不够,个人觉得可以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交流、反复比较,然后回到分笔的过程,让学生说说自己小组与别人的小组相比属于 “整体相同” 还是 “整体不同” 的情况,这样既照应了前面的 “设疑”,又用发现的规律来解释,这样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明理,建构新知” 是我们本次研讨的主题,因此探究明理要做足功夫,就要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反复说、说清楚、联系实际说,直到学生真正理解,而不能点到为止、浅尝则止。
作为张老师的同事,我一直陪着张老师从精心备课、反复试教、多次修改,直到录视频课所有的过程,一路走来,张老师付出了太多太多,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网络上,只要是同行们给她提了意见,她都反复思考,从一句话的表达到一个环节的设计,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甚至在录像课的前一小时,她还在认真看网上老师们给她的意见,考虑某个环节要不要修改、练习顺序要不要调整,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她都要考虑。她的这种钻研精神值得我学习。
[江南夏冰发表于2013-9-3016:1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2503&ptid=1946)
观看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大气。无论是衣着,还是课中所体现 的气质都能突出这点。课中循循善诱的引导学 ...
深有同感,教态大气自然、语言亲切简练,引导恰到好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认真学习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受益匪浅,被张老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张老师高超娴熟的教学技艺所折服,您是我学习的楷模。特向您致敬!纵观您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我学到以下几点:
一、 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了解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中,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依托于一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而展开:“为什么同样取出笔袋中彩笔支数的 1/2,支数却不完全相同?” 这个问题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整体的不同,导致分数 1/2 所对应的部分量也就不同,从而体验到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就是探究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很好抓住了探究的核心。而且这个情境由于有学生的参与和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也有效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所以,这个情境的选择与创设是很成功的,它简洁、有趣,高效。
二、 通过操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建构新知;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学是对结构的构建而建立起来的。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识以前,总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存在着与新知识相似或相近的旧知或经验,这些旧知或经验是新知获得意义的 “固着点”,围绕 “固着点” 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推理、抽象、概括、具体化,使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使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新知也就纳入了旧知或经验系统而获得意义。
张老师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通过说生活中的 1/2,取笔袋里彩笔的 1/2,涂图形的几分之几,以及根据一个图形的 1/4 的大小,画出这个图形等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探究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逐步丰富学生对整体与部分量关系的认知经验,并基于这些逐渐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学生逐步抽象出对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对新知的获得方式不是依赖于老师的讲述而被动吸收,而是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操作观察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新知的建立找到 “固着点”,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整体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 “整体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部分量就相同,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部分量就不同”,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新问题,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在头脑中建构出属于他自己的认知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其实这个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就是学生构建新知的过程。而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 就是提倡在课堂上要给足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丰富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提供清晰而牢固的 “固着点。” 从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的确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 “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 “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 等活动。
三、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应用探究结果,深化新知。
在学生明确了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之后,张老师从直观图形到文字叙述设计了层层深入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本节课上探究到的结论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除了完成书中练习外,还补充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中秋节的时候,奶奶得到了整盒月饼的 1/2,小明得到了剩下的 1/2,奶奶和小明得到的月饼一样多吗?整体都是月饼,只不过奶奶得到的 1/2 对应的整体是整盒月饼,而小明得到的 1/2 对应的整体是半盒月饼,抓住了学生认知上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比较说理,使学生的认知更深入。
针对您教学视频里的细节,还有几点很不成熟的想法,与您交流:
1、 第一个环节,复习铺垫:出示 1/2 等分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形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这个环节很好,能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又为新授课打下伏笔。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回答得也很好。这时,老师这样小结:“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这是我们在三年级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又和它们见面了。” 从这里感觉到老师着重强调的是 “整体” 这个概念。我私底下认为,复习题不仅复习了可以把一个或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其实分数就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一个量,我想能不能这样小结:“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后,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那与分数对应的整体和部分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又有什么关系呢?看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进一步认识一下分数。”(同时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来,从而迅速明确探究的目的呢?
2、 第二个环节,情境导入,拿一拿,让学生从笔袋里取出整袋笔的 1/2,这个动手操作的环节也很好,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自己小组的 1/2 与别人小组的 1/2 不一样,进而老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笔袋的 1/2,彩笔数却不完全相同?” 我有点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取出了彩笔的 1/2 还要分给小组的同学,取是一个操作活动,分又是一个操作活动,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 “都是笔袋的 1/2,彩笔数却不完全相同”,分的操作活动与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联系不大,所以我觉得分的操作没有必要,如果想激起每个同学的探究欲望,能不能给每个同学提供一个笔袋,让他们都尝试拿出笔袋中笔的 1/2 呢?接着再让他们观察交流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笔的支数,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取出笔袋的 1/2,彩笔数却不完全相同呢?” 五年级的学生是有能力提出这个问题的。而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他们的探究欲望会不会更强烈。
3、练习环节。学生在完成书中练习第 1 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有学生提到 2.5/4,老师未置可否,是否向学生说明一下,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另一个同学说可以用 5/8 来表示,是否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用 5/8 来表示的,以帮助那些还没有想出答案的部分同学明白为什么可以用 5/8 来表示。还有一个图是通过旋转涂色部分来得到分数 4/8 或 1/2 的,可不可以制作一个课件,在学生解释自己想法的时候,结合课件动态展示旋转过程和结果,以便达到更直观的教学效果。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8 19:35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第三次试教(录像课)后教学反思
开学一个月以来,一直在为参赛的事而努力:教学设计经历了四稿,试教了三次,听取了众多同行的宝贵意见,还有个人对教材、学生的反复解读,对课堂的充分预设,甚至对照同事的听课笔记、对照第一次录像课找教学中的硬伤…… 付出了不少,应该说准备得比较充分了,再一次做录像课,但还是遗憾多多!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好呢?我一次次问自己。静下心来想,虽然遗憾很多,但每一次试教都还是有不同的进步,我坚信,就这个内容,如果再录三次,对着每次的视屏找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的结果肯定比这次上传到网上的视屏要好得多!
现在就上传到网上录像课,作如下教学反思。
一、较前几次试教处理得好的方面:
<b>1、知识框架更完整。</b> 在第二次录像课前,我浏览到了嘉信西山小学李凤老师的帖子(第 28 页,273 楼):“很精彩的一节课,核心在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我觉得可以总结出 4 句话:同一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相同;同一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可能相同或不同。” 简单明了的四句话,概括出了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性目标。但我在前几次试教和备课中还没有理得这么清楚。受李老师的启发,我将板书作了改进,增设了两个 “相同”,即 “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前几次试教中,只将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 这一种情况进行了板书。其实每次试教,学生针对整体、部分量、分数这三组数据进行讨论发言时,都提到了整体相同的情况,老师都只是一句带过,现在将整体 “不同” 和 “相同” 对比起来板书,一方面让知识更完整,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另一方面,更能在完成巩固练习四时启发学生思考:既然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为什么小芳和小明零花钱一样的时候,捐的钱不一样多呢?
<b>2、练习处理更科学。</b> 对第四个练习题 “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前几次试教时,只考虑引领学生理清:“当小明和小芳的零花钱(整体)相同时,小芳捐的钱多;当小明和小芳的零花钱(整体)不同时,小芳捐的钱不一定比小明多,有可能小芳多,有可能两个人捐的一样多,甚至有可能小明多。” 这样处理,虽然考虑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分数。这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较新课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学新课中是相同(或不同)的整体对应同一个分数,而这个情境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是相同(或不同)的整体对应不同的分数时,部分量会怎样。经历了三次试教,才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得益于嘉信西山小学李凤老师 “4 句话” 提醒。所以在第二次录课时,处理第 4 个巩固练习思路就更清晰了,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指着板书)追问学生:前面我们说当整体相同时,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为什么小芳和小明零花钱一样时,小芳捐的钱多呢?学生非常迅速地回应:因为小芳捐了零花钱的 3/4,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也就是整体相同,但分数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学生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老师对练习的处理和对教材的把握更趋准确,知识的完整性和拓展性体现更充分。
<b>3、教学能力有提高。</b>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个团队的智慧,那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在课堂上,只能是一群学生和一个老师在奋斗。如何引导、如何评价、如何驾驭课堂、如果做到教学语言的精炼与严谨,一直是我为之努力但又始终收效甚微的方面。第一次录制下来,虽然画面很清晰,师生的精神状态也很不错,但实际效果很糟糕,168 楼玉簟秋老师这样评价:“作为一个外行看你的课,环节设计比较好,学生知识掌握也比较到位,数学思想方法及活动经验的渗透都有所体现。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教学语言比较生硬,缺乏亲和力,有时语速太快。激励性语言太少,那个女孩举例分西瓜,讲得多好啊,可你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好可惜哦。” 一个语文老师对这节课就有这样的直觉,让我这个被众多同行关注支持、从事多年数学教学的老师情于何堪啊!所以在第二次录制时,我努力让自己的教态更亲切自然一些,语言更简洁柔和一些,努力倾听学生的发言,给学生说的机会多了一些,当学生发言比较精彩时,激励性的语言可能不是很及时、甚至说出来有那么一点牵强,但对于我这个长期教毕业年级,长期在习题中穿梭(说出此话,有违课改方向,但是是实情、是实话 。),惜激励性语言如金的老顽固来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改变,所以我说,我的教学能力有提高!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7 20:37 编辑
二、几个有待商榷和改进的问题
<b>1、数学名词 “单位 1” 是否有必要提出。</b> 嘉信西山小学李凤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是否可以把课堂上的 “整体” 可以演变成数学名词 “单位 1”?以后这样对学生说是否会更顺?” 就这个问题,我们备课组的老师有过讨论,但最终没有提出来,因为在北师大版教材和教师用书中,都没有提到 “单位 1”,仅仅在三下 P76 和五上 P44 教师用书中提到了 “整体 1”,不提 “单位 1” 是遵循了教材,但没有遵循教学实际。但凡学生在五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后,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都知道 “单位 1” 的重要性,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名词,为什么师生人人知晓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和学的迫切需要,因为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找 “单位 1” 是关键;二是 “单位 1” 的说法有据可查,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分数中的 “单位 1” 作为独立的内容罗列出来进行了教学,将北师版的 “整体 1” 换成 “单位 1” 的说法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教为用服务,在本节课提出数学名词 “单位 1” 也是可循的。
<b>2、如何解决学生说不到点子上的问题。</b> 学生经历了拿笔活动,六个小组汇报了六组不完全相同的数据,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学生从纵横两个方向观察数据,纵向看,发现整体都是偶数、整体有的不同、也有相同的整体、部分量有的是偶数有的是奇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横向看,整体是部分量的 2 倍,部分量是整体上的 1/2,整体是部分量的倍数、部分量是整体的因数…… 似乎都忽略了不同的整体对应的分数是相同的这一重要因素。所以即使要学生 “你能把刚才的发现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来吗?” 仅仅有一个学生说 “整体不同,部分量就不同”,仍然没有考虑分数是相同的。出现这一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师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好,当一个学生说到 “整体不同,部分量就不同” 时,老师为什么不顺势引导学生观察中间的分数呢?而继续放任学生泛泛而说,最后不得不老师一步步引导观察,得出结论,最终给人的感觉是师生的交流没有达到启思明理的效果,得到探究的结论老师给予的成分太多,学生自行获得的成分太少。二是板书重形式,轻实用。第一次试教板书中,将每一组整体与部分量之间都写了 1/2,学生观察起来一目了然:虽然每一个整体不完全相同,部分量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个整体所对应的分数都是 1/2。学生得出结论也就比较轻松。但备课组的老师一致认为一溜写六个 1/2 很臃肿,不简洁不受看,现在想来,老师智慧的教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学生轻松的学吗?
<b>3、如何把握创造性实用教材的分寸问题。</b> 对教材中拿一拿、说一说、画一画三个活动都有所改动,后两个活动的处理比教材的要求要高一些。这样做,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肯定。实际教学中,当出示 “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 这一画图要求后,一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是在看了同组同学画了之后才动笔的。如果根据教材的设计,先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三种画法对不对,再在这三种画法的启发下画出更多的图形,丰富对整体和部分的感知,学生的学将变被动为主动。看来编者的良苦用心我们要用心去领会啊。
4、如何处理学生发言中带争议性的问题。 第 350 楼烟雨江南老师提出 “练习环节。学生在完成书中练习第 1 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有学生提到 2.5/4,老师未置可否,是否向学生说明一下,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另一个同学说可以用 5/8 来表示,是否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用 5/8 来表示的,以帮助那些还没有想出答案的部分同学明白为什么可以用 5/8 来表示。” 其实当学生说到 2.5/4 时,我很想作如此说明:“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 但这是公开的录像课,很拿不定主意,如果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言下之意是不是特殊情况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呢?根据分数的定义:将单位 1 平均分为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的几份是不是一定是整数份呢?课后查了一些资料,问了身边的同事,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个人认为,那个说 2.5/4 孩子,他也是真正看懂了图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关注的细节还很真多啊!
这次磨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的深刻道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将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奋斗。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8 19:38 编辑
[烟雨江南发表于2013-10-623:43](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03&ptid=1946)
认真学习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受益匪浅,被张老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张老师高超娴熟的教学 ...
“练习环节。学生在完成书中练习第 1 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有学生提到 2.5/4,老师未置可否,是否向学生说明一下,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另一个同学说可以用 5/8 来表示,是否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用 5/8 来表示的,以帮助那些还没有想出答案的部分同学明白为什么可以用 5/8 来表示。” 其实当学生说到 2.5/4 时,我很想作如此说明:“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 但这是公开的录像课,很拿不定主意,如果说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那言下之意是不是特殊情况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呢?根据分数的定义:将单位 1 平均分为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的几份是不是一定是整数份呢?课后查了一些资料,问了身边的同事,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个人认为,那个说 2.5/4 孩子,他也是真正看懂了图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弄清的数学常识和关注的细节还很真多啊!
[烟雨江南发表于2013-10-623: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03&ptid=1946)
认真学习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受益匪浅,被张老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张老师高超娴熟的教学 ...
在复习铺垫环节结束时,苏老师有这样的建议:(我想能不能这样小结:“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后,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那与分数对应的整体和部分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又有什么关系呢?看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进一步认识一下分数。”(同时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这样一来,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来,从而迅速明确探究的目的呢?)这样做,新旧知识衔接确实很紧密,但这个是后提出整体和部分两个概念是不是为时过早呢?如果让学生经历了拿笔活动以后,初步感知了分数相同,部分却不同,在学生的困惑处引入新课,是不是更自然合适一些呢?
[烟雨江南发表于2013-10-623:4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703&ptid=1946)
认真学习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受益匪浅,被张老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张老师高超娴熟的教学 ...
【我有点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取出了彩笔的 1/2 还要分给小组的同学,取是一个操作活动,分又是一个操作活动,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 “都是笔袋的 1/2,彩笔数却不完全相同”,分的操作活动与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联系不大,所以我觉得分的操作没有必要,如果想激起每个同学的探究欲望,能不能给每个同学提供一个笔袋,让他们都尝试拿出笔袋中笔的 1/2 呢?】将整个拿笔活动分为先拿后分,拿,是有明确要求的拿:1、每个小组长拿出整袋笔的 1/2,然后将拿出的笔分发给小组的同学;2、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小组长是怎样拿笔的,拿对了没有。虽然只是小组长一个人动手拿,其他同学都动眼动脑参与了,初步感知部分量。小组长将拿出的笔分发给组内的同学,看似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不大,实则通过分,学生发现有的分到了笔、有的没有分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加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都是拿出整袋笔的 1/2,每个组都是六个人,有的组人人都发到了,有的组就没有人人发到呢?如果说,拿,让学生捕捉到了数学信息,触摸到新知源头,则分的结果,助推了学习热情,激发了数学思考。
本帖最后由 擦肩而过 于 2013-10-8 21:21 编辑
我觉得读懂课堂,还要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复习铺垫环节,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九个完全一样的圆片,涂了其中一排的三个,学生说可以用 3/9 表示,张老师追问为什么可以用 3/9 表示, 学生说因为九个涂了其中的 3 个,就用 3/9 表示,对这个答案,老师不满意,一连追问了几次,学生就是没有说是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事后我在想,为什么学生始终说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不是学生不懂,是学生有学生的表达方式,“九个一模一样的圆,涂了三个” 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了九份,涂了其中的三份,如果老师死扣定义让学生表述得那么精确,学生累、老师累、课堂也累得没有生机。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还要读懂学生发言背后隐藏的思想和秘密。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 “分一分(一)” 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 “分一分(二)” 中学生初步感知了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 “分数再认识” 这个内容所涉及的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 “再认识” 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 “标准”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张老师在课的导入中在这方面做的很好。让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知识的迁移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张老师的录像课中,通过设计 “拿一拿” 活动产生疑问,引导学生经历猜想 —— 验证 —— 探究 —— 归纳的过程,逐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维发展螺旋上升,新知构建逐渐明晰。但在归纳环节,学生反复在 “整体数是部分数的 2 倍,部分数是整体数的 1/2” 这个问题上纠结时,如果张老师抓住一个学生的回答:“我发现整体数不同,部分数就不同” 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整体数不同,部分数就不同,但必须要什么是一样呢?这样学生就会观察到黑板上的 1/2,于是很自然的归纳出结论。
从张老师的课堂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去伪存真”,是 “简约数学” 理念的再现,摒弃了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回归到朴实无华,教师用简单的素材、简单的手段和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了简洁的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去解决、去发现、去讨论问题。教师则更多的去关注孩子们的所想所思,琢磨孩子们的独特发现,不仅真实、真切,让人感受到课堂的美好,而且学生个个都有收获,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保障了孩子们有效地学习。
[一小冉发表于2013-10-914:3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814&ptid=1946)
画一画活动张老师也在教材的基础上作了适当改编,直接放手然给学生画,而书中是先让学生判断画的三种情 ...
根据学生课堂的反应,的确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画,教材安排是先让学生判断再画,让学生由部分想整体,由浅入深,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张老师在设计时可能考虑了学生在低年段学习观察物体时,已经掌握了画法,所以直接要求学生画,但根据实际效果,可能还是拔高了要求,看来我们今后在读懂学生和读懂教材上还要多下功夫。
《分数再认识》这节课,我一直很困惑。因为三年级的分数认识《分一分二》认识了分数表示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意义这一分数的相对性。三年级的随堂练习最后一道思考题,打问号的就是 5 年级的情境,从不同整体拿出的二分之一为什么不一样多。从三年级的思考题到五年级的主情境,我觉得这是不是要求低了点?其实问题是再认识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再认识还是认识分数的意义, 它可以表示一个绝对数量的意义。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就是可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五年级进一步来认识分数,而且要学习分数的乘除,因此必须来进一步认识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层意义,特别重要。问题是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什么方式来认识?用什么途径来认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探讨。教材当中用二分之一这些都太简单了。怎么让孩子在这节课中进一步来认识分数的意义呢?张老师在设计中谈到了可以由整体到部分,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我在想这节课能不能用操作的方式来解决分数乘法和除法的问题?就好像说我们还没学整数除法,但是我们前面分一分,分铅笔不管分什么,用操作的方式解决整数除法问题。同样的我们这节课能不能用操作的方式解决五下才学习的分数的乘法除法问题。来进一步体会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我举个例子,比如说:25 个橘子,我要拿出五分之三,分给某人,每人分几个呢?学生可以拿出学具摆一摆,他一定会体会到五分之三什么意思,是把 25 平均分成 5 分取其中的 3 份。然后再把其中的 3 个部分合在一起。这就是 25 个橘子的五分之三。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到了五下,这个问题就是二十五乘以五分之三的问题。但是通过操作来解决。然后剩下的橘子有几个?再从剩下的橘子中再拿五分之三,分给另一个人,剩下 10 个,分出 6 个,前后拿出的个数不一样,显然能明白这个五分之三和前面的五分之三表示的部分和整体是不同的。这是从整体得到部分。反过来我们知道,都是五分之三,但是由于它的整体不一样,五分之三的部分也就不一样。那我们反过来也可以说铅笔盒里面拿出铅笔的二分之一是四支铅笔,反过来让孩子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呢?反过来逆向思维思考。它不是通过纯数学抽象思维而是通过实际操作去理解分数的意义。我一直在想通过什么途径来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对将来理解乘法除法是相当重要的。
听了张老师的三次授课,对我来说也是一场历练,感觉张老师对教学环节的处理一次比一次好。就以安排 “拿铅笔” 的环节为例来说。
第一次授课:先让三位同学上台想一想:准备怎么拿?然后三位学生 “拿铅笔”,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全班讨论,最后验证汇报、得出结论。
第二次授课:将全班同学分成 6 个小组进行 “拿铅笔” 活动。这样一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第三次授课:在分小组动手拿铅笔之前,增加了一个 “猜一猜” 的环节。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小组拿出的铅笔支数可能会怎样。这样,就与后面 “提出问题” 的环节就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也为后面的 “小组讨论、验证汇报” 起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作用。这个 “猜” 的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却意味深长,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充分地利用了教材主题图,令其更加饱满。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3 00:26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研讨感悟之一:
关于读懂教材的思考
特级老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和我的研讨团队努力走进教材,弄清教材中的主题图、每个问题、每句话所蕴涵的意图,明白每道练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把读懂教材作为拟好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之一用心落实。教学设计经历了四稿,每设计一稿,对教材的把握和认识都有不同惊喜和收获。现就读懂教材谈一些感受。
一、看似设计简单,实则意图鲜明。
北师大教材都是以情境展开教学的,本课教材的编排也不例外,虽然是分数的再认识,学生以前认识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教材开篇没有提起,而是直接呈现了一个拿笔的活动情境:拿出你所有笔的 1/2,三个小朋友分别拿出了 4 支、4 支、3 支,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呢?简简单单的情境,到底以什么方式再现给学生呢?是让学生直接看书中的情境图?还是找几个学生照书中的样子演示一下?最终,我们在尊重教材活动原型的前提下,在第一次试教中设计了发奖品活动,试教下来,普遍觉得参与拿笔活动的只局限于三名同学,其他同学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在后来的试教中,将拿笔活动改成分小组拿、分彩笔,给六个小组分别准备了 4 支、12 支、6 支、12 支、8 支、2 支数量不完全相同的袋装笔,由小组长引领本组同学根据要求拿出整袋笔的 1/2,随后引领学生经历 “猜想、验证、探究、归纳” 最后初步获取新知。在探究阶段,学生观察黑板上六个不完全相同的整体,及每个整体的 1/2 所对应的不完全相同的部分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由于六个整体有四个不同,两个相同,所以学生在纵向观察时,在同与相同之间含糊不清,课后,有老师建议,为了便于学生观察交流,给每个小组准备的笔的总数都不一样,这样,整体和部分两组数据观察起来一目了然:所有的整体不同,都取 1/2,所有的部分量也就不同。这样更改的确是方便了学生的学,但与编者的意图、与教材所隐含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吗?如果继续研读后面的练习题 4,学生必须对整体相同(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不同)有了充分认识,才能对分数不同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新的认识。简简单单的情境,实则隐含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没有弄清编者意图的情况下,不得盲目更改。
二、看似要求偏低,实则难易有序。
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生使用,感觉的难易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教材的画一画活动:“一个图形的 1/4 是□,他们的画法对吗?(呈现三种不同的画法)还有其他画法吗?” 备课时我们认为,学生经历了拿一拿、说一说活动,对整体部分的相对性有了充分的认识,特别是说一说活动中,增设了由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想整本书有多少页的环节,学生经历了从部分到整体的逆向思维训练,应该直接由图形的 1/4 是□画出整幅图形是没有问题的,正当我们对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做法充满期待的实施时,问题暴露出来了:一部分学生拿着作业纸不知所措,在看了同组同学画了之后才慢慢动笔。课后这些学生告诉我,如果由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想整本书有多少页比较好说,现在要他们直接由一个图形的 1/4 是□,画出整幅图,还真不好动笔。如果有个样子启发他们,画起来就容易多了。原来,无论在什么理念背景下的教学中,模仿仍然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不容我们忽视。经历了这样的插曲再来看教材的编排:先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三种画法对不对,再在这三种画法的启发下画出更多的图形,丰富对整体和部分的感知,学生的学将变被动为主动。教材所有隐含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由易到难、先观察后操作、由数到型的慢慢融合…… 编者的种种良苦用心我们真的要用心去体会啊。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1 19:27 编辑
三、看似没有新意,实则必不可少。
本课教材的 “练一练” 部分,教材一共呈现了四个练习,第一、二个练习分别是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的分数。在最初备课时,我们普遍认为这两个题学生在三年级就会了,与本节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可以直接从第三个练习 “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开始启用,再增设一两个与本节课内容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这样更能突出教学重点。“既然没有联系,编者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两个练习题呢?” 带着些许疑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第一次试教时,我沿用了这两个练习题。实际上,学生完成的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同样是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根本没有三年级教材中同类习题那么简单,在六个形状不同的图形中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六个不同的部分量,第二、四两个图没有直接将图形平均分,学生必须变换角度才能弄清平均分的份数,最后一个图形更复杂,通过旋转或者移补以后,才能看清平均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老师,这个涂色部分可以用 2.5/4 表示”“中间的小圆通过旋转,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整个图形平均分成了 8 份,涂了 4 份”“老师,我觉得第 5 个图也可以用 1/2 表示” 这些富有个性的发言都是在这里产生的。我们能说这样的题没有新意可有可无吗?仔细想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每个图的涂色部分,实际上也是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整体,不同的分数,表示不同的部分量,这难道说与本课的学习内容联系不紧吗?仅仅从题目的形式上去读习题的编排意图,是非常不够的。
四、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奥妙深藏。
北师大教材注重情境化的呈现方式,内容也注重生活化。练习部分,教材呈现了这样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说理题 “为了帮助印度洋海啸地区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这是教材最后的一个练习题,而且题号上加了问号。在前几次试教中,我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习题的特殊性,只是简单的认为,捐钱的事情孩子们都经历过,小明捐零花钱的 1/4,小芳捐零花钱的 3/4,当他们零花钱一样时,小芳捐得多,当他们零花钱不一样时,谁捐得多就不能确定。学生只要能说到这两种现象就可以了。为什么小芳捐得多?为什么谁捐得多就不能确定没有仔细追问学生。后来在嘉信西山小学李凤老师 4 句话:“ 同一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相同;同一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可能相同或不同。” 的启发下。才慢慢揣摩出了这道题的编写意图:原来这道题是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弄清了整体相同(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不同)的基础上,再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小芳和小明零花钱一样时(即整体相同时),小芳捐的钱多呢(即部分量不一样呢)?原来是因为小芳捐了零花钱的 3/4,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这里的整体虽然相同,但分数不同,所以所对应的部分量也就不同了。如果让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知识的完整性和拓展性就有了充分体现。简简单单的问题情境,承载着知识拓展和提升学生认知和思维的重任,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其中的奥妙。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尊重教材,不生搬硬套,创造性的用教材,读懂编者的意图不走样,以教材的情境和问题为原型,精心设计教学,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记得张老师第一次试教时,出现了这样的意外:三名学生上台领奖,分别从装有 6 支、6 支、4 支的笔盒里取整盒的 1/2,令张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从装有 4 支笔的盒子里取笔的同学,看到那两个同学取的是 3 支,她也取 3 支。这么简单的操作活动 —— 取 4 支的二分之一是 2 支,学生为什么会弄错呢?我想这是学生固有的经验支配着她这样做,都是取 1/2,肯定取的支数就一样。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从众心理,多数学生这样,我也就这样。如果绕开课前预设的环节,从这个意外展开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差,只是张老师当时显得很匆忙,没有很充分发挥这个意外的作用。以后的几次试教,张老师对拿笔活动又有了新的设计,效果也不错。这个意外告诉我们,读懂学生也很重要。
[张晓玲发表于2013-10-810:5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156&ptid=1946)
“练习环节。学生在完成书中练习第 1 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有学生提到 2.5/4,老师未置可否,是否 ...
为什么有学生会提到 2.5/4?如果我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意外会怎么办?这是看完教学视频后我想到的问题,我想我也会象张老师一样纠结,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因为我不太明确分数的分子分母能不能有小数充当,印象中是一般由整数来充当的。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在关于分数知识的后续学习中,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繁分数的分子分母也有出现小数的,关于分数,后续要学的知识很多。而现在我们学习的范围明显是分子分母均为整数的情况,由于有直观图的支撑,孩子们想到 2.5/4 也很正常。我想如果我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这个答案的,肯定他说的道理,然后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学习的分数范围,一般指分子、分母均为整数的分数。 这个细节在本节课中是个意外的生成,这样的意外生成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遇到,它启发我认识到: 读懂学生,有时不仅要精心考虑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还要把它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作更多的纵向联系和深入思考,只有做足准备,才能在意外生成面前应对自如。
[顺德大良实小发表于2013-10-1114:0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013&ptid=1946)
1、《分数的再认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应该突出一个 “再” 字,再认识分数,认识什 ...
我比较赞同卢老师的意见,张老师的录像课中,突出了 “再” 认识,突出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从正向和反向看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思考,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但从整个课来看,学生对不同的整体体验不够,仅仅从三个活动,四个练习中获取信息还比较单一,新课结束后,老师要然给学生充分说说再认识了什么,仅仅扣黑板上的板书说是不够的,可以让给学生在小组内结合实际多举例。
[江南夏冰发表于2013-10-915:2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918&ptid=1946)
《分数再认识》这节课,我一直很困惑。因为三年级的分数认识《分一分二》认识了分数表示整体和部分关系 ...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25 个橘子,我要拿出五分之三,分给某人,每人分几个呢?学生可以拿出学具摆一摆,他一定会体会到五分之三什么意思,是把 25 平均分成 5 分取其中的 3 份。然后再把其中的 3 个部分合在一起。这就是 25 个橘子的五分之三。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到了五下,这个问题就是二十五乘以五分之三的问题。但是通过操作来解决。然后剩下的橘子有几个?再从剩下的橘子中再拿五分之三,分给另一个人,剩下 10 个,分出 6 个,前后拿出的个数不一样,显然能明白这个五分之三和前面的五分之三表示的部分和整体是不同的。这是从整体得到部分。反过来我们知道,都是五分之三,但是由于它的整体不一样,五分之三的部分也就不一样。” 杨老师的这个例子很有操作性,也很数学化,学生确实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3/5)所对应的部分量就不同。学生经历了操作的全过程,思维跟着操作活动在走,而我在本课教学中,第一个拿笔活动似乎只起到了提供数据信息的作用,学生根据信息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借助随后的说一说和画一画活动强化认识,构建新知。下一次我教这个内容,一定按杨老师的设计大胆尝试一哈!
[筱雨芜殇发表于2013-10-1116:5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124&ptid=1946)
看了张老师的录像课,觉得张老师再上课时还不够沉稳,有些地方学生说得还不够,比如知识性小结时,仅 ...
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会出现这现的现象,说明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
[张晓玲发表于2013-10-921: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137&ptid=1946)
《分数的再认识》研讨感悟之一:
关于读懂教材的思考
特级老 ...
张老师在处理 “一个图形的 1/4 是□,他们的画法对吗?” 这个练习题时,是经过了反复思考的,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先由部分想整体,这是一种尝试,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尝试,张老师才能真正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
[开水白菜发表于2013-10-1015: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416&ptid=1946)
看张老师的录像课,我关注到了一个细节:在画一画环节中,学生不仅画出了由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还画出了 ...
也许正因为张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由一个图形的 1/4 是□,画出这个图形,所以才让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束缚,画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先观察再画,说不定学生受了先入为主的影响,画出的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情况了,看来张老师不必纠结这个习题的处理,大胆尝试,大胆突破,何尝不是一种教学机智。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2 01:25 编辑
<font face="仿宋,仿宋_GB2312"> 在处理第三个练习时当问起 “小明得到了剩下月饼的 1/2”,这个 1/2 对应的整体是什么是时,有个学生说到了 1/4, 虽然有点答非所问,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利用的资源,但我忽略了,而是继续在孩子们中间寻找我预设的答案,继续寻找可以,但 1/2 对应的整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以后,应该回过头来说一说 1/4 是怎么回事,这也正好是下一题即将出现的情况:相同的整体(同一和月饼),不同的分数(1/2、1/4), 对应的部分量(奶奶和小明各自得到的月饼)不一样。认真倾听、灵活反应、准确判断是一个数学老师应有的、最起码的素养。</font>
教过这个内容,和陈老师有同样的感觉。仅仅让学生在拿笔、看书、捐钱几个特定的情境中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在更加自主、开放的情境中再认识分数呢?杨会池老师曾经建议组织这样一个活动:“比如说:25 个橘子,我要拿出五分之三,分给某人,每人分几个呢?学生可以拿出学具摆一摆,他一定会体会到五分之三什么意思,是把 25 平均分成 5 分取其中的 3 份。然后再把其中的 3 个部分合在一起。这就是 25 个橘子的五分之三。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到了五下,这个问题就是二十五乘以五分之三的问题。但是通过操作来解决。然后剩下的橘子有几个?再从剩下的橘子中再拿五分之三,分给另一个人,剩下 10 个,分出 6 个,前后拿出的个数不一样,显然能明白这个五分之三和前面的五分之三表示的部分和整体是不同的。这是从整体得到部分。反过来我们知道,都是五分之三,但是由于它的整体不一样,五分之三的部分也就不一样。” 如果再本节课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思维的含量更高?知识的连贯性更强?有了分数初步认识里 3/5 的已有认知,通过操作,取出 25 个橘子的五分之三(部分量)也不是难事,前后两次都是取一个整体的 3/5,但结果不一样,这里整体与部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学生有了这个经历,后续学习整数乘分数也就不是难事了。
[枝小洪萍发表于2013-10-1219: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813&ptid=1946)
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上课时会在特定的时候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那在没板书之前,课件上显示本课的课题, ...
我个人认为课件的第一页还是要出示课题,毕竟作为一个课件要有题目,是不是可以在题目和新课界面之间放一张写有激励语言或名人名言的界面?
建构新知阶段的三个活动:“拿一拿 “是直观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学生对分数的朦胧经验抽象成理论知识;“说一说”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 “同一个分数,整体不同,所对应的部分也不同;“画一画 “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个活动,由直观到抽象,遵循学生知识螺旋上升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张老师在反馈提升中设计的四道题,力求体现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利用新颖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思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内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提高的目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一小:长发飘飘发表于2013-10-1201:27](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461&ptid=1946)
张老师这节课上完后没有质疑环节,我觉得在最后课堂小结性谈话时,老师是不是可以顺便问一哈:同学们, ...
在小结时,不仅可以质疑,还可以让学生回顾反思,既反思学习内容,又可以反思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佳语童心发表于2013-10-1215:4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683&ptid=1946)
非常感谢张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这一研讨平台,自从参与到张老师这节课的学习中,我就一直在思索,分数的再认识 ...
陈老师的研究很有深度,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有时候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的确只注意了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其实有时候更要探讨的是本节课在本册甚至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张老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休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
张老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在教学中张老师还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一小:长发飘飘发表于2013-10-1200: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456&ptid=1946)
如果我们的课堂太求稳,哪还有精彩的意外生成?正是因为张老师这样放手,给了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
画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必要,毕竟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老师要根据课堂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调整,课前了解学生的学情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张老师在前几次试教时,对 “画一画” 的处理非常满意,但在录像课时,却感觉不好,说明我们在上课时要及时了解学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教材。
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在张老师的录像课上,有一位学生在回答捐钱的问题时,她说 “我把他们钱比作一个西瓜,小明捐的钱是一个大大的西瓜的 1/4,小芳捐的钱是一个非常小的西瓜的 3/4,所以我认为小明捐的不一定就比小芳捐的少。” 后来我们认为用西瓜形容怕引起争议,大和小不好把握,所以这个情境删掉了,现在想来有些可惜,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要是她能理解到 “整体不同,不同的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就够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真正读懂我们的学生。
本帖最后由 雨荷 于 2013-10-12 22:48 编辑
由于前几天的事务较多,没能及时跟帖,深表遗憾。今晚静下心来,观摩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学习了她的课后反思,我觉得触动很大:一是敬佩张老师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的孜孜不倦精神;二是佩服张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的解读,深刻细腻、独特周全。如果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参赛张老师学习他人经验的最大收获,那么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则是我们这些局外老师参与这次网络教研的最大收获。
《分数的再认识》在自己五年级教学中也涉及过,由于是平常课,教学设计很初略,甚至还没有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记得当时只是让学生初浅了解 “整体 1 不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没有沥青 “整体 1”、“部分量”、“分数” 几者之间的关系,现在从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其实《分数的再认识》这一内容是为以后学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知识铺路搭桥的,是以后学习分数有关知识的基础。“整体 1”—— 单位 1,“部分量”—— 比较量,“分数”—— 分率,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学习实质就是抓住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因此,本节课所要抓住的知识点是:同一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相同;同一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可能相同或不同。这些在张老师的课堂上都体现得非常充分,足见张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是 “瞻前顾后”、深刻到位。再看看抓住学生方面,张老师能够创设 “分彩笔” 的情境,给学生制造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处于 “悱”“愤” 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始至终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说、想说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好的互动中推进教学进程,尤其注重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表达。比如:练习题 “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教师在处理上让学生充分说理,抓住学生认识中的薄弱点适当点拨,让学生对 “整体 1”、“部分量”、“分数” 这几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较好促进了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能力的提高。再如画出 “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 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 “再创造”,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最后说说课堂方面,教师组织调控井然有序,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遵循了认知规律,知识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步展开,有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点拨;有教师大胆放手的猜想、验证;有教师细致入微的洞察、指导。课堂生成达到了预期目标,成效明显。
感受课堂精彩之余,我和张老师一样也隐忧自己:“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 -—— 叶澜语”,作为执教的老师,我们如何处理预设之外的生成?比如:学生在完成书中练习第 1 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有学生提到 2.5/4,如何给学生合理的解释?这些意外生成也经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如何面对?我想,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也只能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了。
本帖最后由 一小:长发飘飘 于 2013-10-13 00:00 编辑
[lianxin0801发表于2013-10-1222:34](http://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21&ptid=1946)
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 ...
直到现在,那个小女孩的发言我都记忆犹新,“我把钱比着西瓜,小明的是一个大大的西瓜(边说边比划),它的 1/4 就比较大,小芳的是一个小小的西瓜,她的 3 /4 是很小的一块,这样小明的 1/4 比小芳的 3 /4 还小”,听了小女孩的发言,张老师情不自禁的夸了她。下课后,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说小女孩举得例子不够严谨,大,是多大?小,是多小?如果小明的西瓜不够大,小芳的西瓜不够小,那么小明的 1/4 不一定比小芳的 3 /4 大,在老师们的说服面前张老师动摇了,由于是录像课,小女孩的发言就被我们剪辑掉了。事后,张老师多次提起这个事,她老是说:拿个小女孩说得多好啊!站在孩子的角度,她这样想有什么不恰当的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也久久不能释怀。小女孩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其直观思维,孩子们用特有眼光和思维方式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我们成人很难做到的。读懂学生,应从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开始。
[雨荷发表于2013-10-1222: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22&ptid=1946)
由于前几天的事务较多,没能及时跟帖,深表遗憾。今晚静下心来,观摩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学习了她的课 ...
“本节课所要抓住的知识点是:同一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相同;同一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可能相同或不同。” 谢老师的分析很到位,我原来也上过这个内容,想法和谢老师一样。看了您的评课,感觉自己又上了一课,又学到很多东西。看来备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枝小洪萍发表于2013-10-1305:0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49&ptid=1946)
也就是说课件要有题目,那我们能不能把课件上的课题和需要板书时同时出现呢,或者就在未出示课题之前写一 ...
这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有时候课题不是一次板书出来的,比如说张老师这节课,她先板书的是 “分数 的认识”,后来根据情境板书 “再”,所以教无定法,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活处理就行了。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教师,张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也就谈不上提建议或者意见了,我就谈谈我看了教学视频后的一些感想吧。感触颇多,首先,从教态语态方面来说,张老师表现的亲切自然,整节课灿烂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回想我自己上课的样子,未免有些太严肃了,以后我要努力改改,其次,这节课基本都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学生做了整节课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数学问题,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当然课堂氛围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学生的配合离不开老师设计整节课的趣味性,如何抓住学生上课时的兴趣点是我一直在琢磨和思考的东西,也是我要努力向各位前辈们学习的,最后,我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多开展,让年轻教师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P:P
[枝小夏雪发表于2013-10-1310: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981&ptid=1946)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教师,张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也就谈不上提建议或者意见了,我就谈谈我看了教学 ...
感谢你对张老师这节课的关注,只要自己肯钻肯学,教学无新手,欢迎多多来踩。
在画一画活动,三次试教就有三种意外,每次老师展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老师和学生一道借助对作品的分析,弄清为什么画得对: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部分量)确定了,整幅图就是四个□(整体也是一定的),到此,从知识的层面看,学生对问题是弄清了,但老师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随后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画法吗?第一次试教时,有个学生展示了不同的画法 —— 整幅图图画了 16 个□,老师继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画法对吗?”“对,因为从中间这么一画也可以画出 1/4”,面对这样的回应,老师不急不躁,“哦,这样画出的图的 1/4 是几个小格?”,“是 4 个”,“这样画合乎要求吗?”…… 第二次试教一个学生展示的画法就玄了,一个都没对。张教师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上台讲不对的理由,正是有了全班同学对这个特例的分析,学生通过部分画整体,逆向思维和直观想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第三次试教中,有个小男孩的画法更特别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等等,而且都是对的。“这些画法对吗?” 问题一提出,有个男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说:“不对”,老师继续追问:“那个不对?”“一个都不对”,老师仍然耐着性子让这个孩子上台指出不对的地方,可这孩子糊涂呢,指不出来。“老师,我认为都是对的”,接着那个认为是对的孩子上台为全班同学解释为什么这些画法都对:“我将这个小三角形移到这里来,再将这个小三角形移上去,这样就是一个长方形了,还是四个小格”,“ 移到这里来,移上去,还是四个小格” 说的多好啊!张老师也给了这个孩子充分肯定,这个孩子如此精彩的讲解,对全班同学来说,不仅仅是判断这样的画法对不对这样一个知识目标的达成,更是学生通过转换的方法读懂图形这样一次数学思想方法的再体验。“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抛出这样的问题,既费时、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难于把握的情况,课后,我们建议张老师这样处理这个环节:先展示有代表性的正确作品,再让学生各自检查一下自己的作品画得对不对就可以了。如果再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画法,容易出状况:如果有同学画得不对,不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否定吗?张老师不以为然:学生出错很正常,如果一画一个准还不一定正常呢。我们只要用好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对错误的甄别中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最终获取知识,多花点时间又有什么呢。“尊重学生,追求本真,这,就是张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数学课堂。”
直到现在,那个小女孩的发言我都记忆犹新,“我把钱比着西瓜,小明的是一个大大的西瓜(边说边比划),它的 1/4 就比较大,小芳的是一个小小的西瓜,她的 3 /4 是很小的一块,这样小明的 1/4 比小芳的 3 /4 还小”,听了小女孩的发言,张老师情不自禁的夸了她。下课后,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说小女孩举得例子不够严谨,大,是多大?小,是多小?如果小明的西瓜不够大,小芳的西瓜不够小,那么小明的 1/4 不一定比小芳的 3 /4 大,在老师们的说服面前张老师动摇了,由于是录像课,小女孩的发言就被我们剪辑掉了。事后,张老师多次提起这个事,她老是说:拿个小女孩说得多好啊!站在孩子的角度,她这样想有什么不恰当的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也久久不能释怀。小女孩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其直观思维,孩子们用特有眼光和思维方式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我们成人很难做到的。读懂学生,应从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开始。
是呀,小女孩说得多好呀!她用她的思维方式解释了如果整体 “1” 相差很大,较大的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反而小。成人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读懂我们的学生就应该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看了张老师的录像课,受益匪浅。在本节课中,张老师让学生通过说生活中的 1/2,取笔袋里彩笔的 1/2,涂图形的几分之几,以及根据一个图形的 1/4 的大小,画出这个图形等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探究过程,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逐步丰富学生对整体与部分量关系的认知经验,并基于这些逐渐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学生逐步抽象出对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整体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 “整体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部分量就相同,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部分量就不同”,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新问题,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在头脑中建构出属于他自己的认知体系。
[张晓玲发表于2013-10-1216:5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6748&ptid=1946)
请问陈老师:学生到了五年级深入认识分数时,选取什么样的素材最合适呢? ...
我觉得此时应该出现一些并列关系的素材,有时候同一个素材的处理不同,其中两个量的关系就不同。例如您复习环节出现的正方形图,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给其中一份涂上了颜色,学生都会用 1/4 来表示涂色部分,可见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的烙印,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想到 1/3, 其实 1/3 就是表示涂色部分是未涂色部分的 1/3,这里的涂色和未涂色就是两个并列关系的量。教材没有涉及到,我们可以在处理的过程中稍加改动,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3 16:47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研讨感悟之二:
关于读懂学生的思考
李士錡教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复杂的,需要教师准确弄懂,理解它们的真实性质和发生原因。因此,读懂学生犹为重要。面对一个个独立的、智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该怎样读懂他们什么呢?现结合《分数的再认识》的研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读懂并唤醒已有经验。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这里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本节课是分数的再认识,既然是再认识,那么对分数学生已经有的认识是什么呢?追索到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对分数进行了初步认识,时隔一年多,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好还留下多少呢?我们该怎样唤醒学生的记忆,并将唤醒的记忆为本节课教学所用呢?
结合本节课特殊的学习内容,备课时老师们一致认为在学习新课前应该复习铺垫,复习铺垫应不应该作为一个环节放在新课前呢?老师意见不是很统一,一部分认为北师大教材都是以情境引入的,本节课教材也没有例外,所以本节课也应该以情境引入,把复习环节放在课前,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应该尊重学生实际,在新课之前设计复习铺垫环节。最终,我选择了后者。如何选择复习铺垫题、复习铺垫如何呈现,在备课中都留下了精心研讨的痕迹:第一次试教,直接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学生对看图说理 “为什么这样表示” 显得有些吃力,如果在复习时就不轻松,后面的学习会不会很顺畅呢?课后,我们就复习铺垫环节作了调整: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数 1/2 的认读和意义描述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通过两个复习铺垫题,加深学生对 “平均分”、“整体” 的认识,为随后的拿一拿等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3 16:26 编辑
以下是几位老师对复习铺垫环节的评价:369# 一小冉:北师大教材一般以情境入新课,但张老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尊重学生实际,先通过复习,让学生知道对分数已经知道了什么,再由教材中的活动情境进入新课,通过活动,产生疑问和需求: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这样的生态课、实在课我们要学习!
239# 擦肩而过:发表于 2013-9-24 21:04:08 | 张老师的第三稿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用学生熟悉的 1/2 开课 —— 板书 1/2,随后提问:这个数大家认识吗?这是一个什么数?怎么读?1/2 表示什么意思?” 这样设计很有创意,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贴近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快融入课堂。
398# 筱雨芜殇 :复习铺垫的设计别出心裁:由 1/2 引入,起点低,学生人人知晓,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兴趣。通过说唤起了已有经验,随后的两个铺垫题,课件通过慢镜头,展示了平均分,有利于学生观察,有利于新知的唤起,两个铺垫题很有代表性,单个的整体平均分,多个的整体平均分,信息量大,这样的设计:高!
441#dydysm :开课抓住学生非常熟悉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本节课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我认为,这便是读懂了学生。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3 16:47 编辑
二、读懂并尊重个性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备课中,我发现 “说一说” 活动教材的情境图中,两个小朋友一个拿着厚厚的一本书,一个拿着薄薄的一本书,都看了整本书的 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对本班学生来说过于浅显,思维含量不是很高,备课时,将 “说一说” 活动情境略作改动,分两个层次进行:1、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先在组内说一说);2、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0 页。淘气的书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 页。小明的书有多少页?这样,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正反双向思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不同的学生有是思考的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发展。
473 楼擦肩而过:(叙述有微小改动):画一画活动中,每次学生画完图以后,老师都展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老师和学生一道借助对作品的分析,弄清为什么画得对: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部分量)确定了,整幅图就是四个□(整体也是一定的),到此,从知识的层面看,学生对问题是弄清了,但老师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随后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画法吗?第一次试教时,有个学生展示了不同的画法 —— 整幅图图画了 16 个□,老师继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画法对吗?”“对,因为从中间这么一画也可以画出 1/4”,面对这样的回应,老师不急不躁,“哦,这样画出的图的 1/4 是几个小格?”,“是 4 个”,“这样画合乎要求吗?”…… 第二次试教一个学生展示的画法就玄了,一个都没对。张教师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上台讲不对的理由,正是有了全班同学对这个特例的分析,学生通过部分画整体,逆向思维和直观想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第三次试教中,有个小男孩的画法更特别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等等,而且都是对的。“这些画法对吗?” 问题一提出,有个男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说:“不对”,老师继续追问:“那个不对?”“一个都不对”,老师仍然耐着性子让这个孩子上台指出不对的地方,可这孩子糊涂呢,指不出来。“老师,我认为都是对的”,接着那个认为是对的孩子上台为全班同学解释为什么这些画法都对:“我将这个小三角形移到这里来,再将这个小三角形移上去,这样就是一个长方形了,还是四个小格”,“ 移到这里来,移上去,还是四个小格” 说的多好啊!张老师也给了这个孩子充分肯定,这个孩子如此精彩的讲解,对全班同学来说,不仅仅是判断这样的画法对不对这样一个知识目标的达成,更是学生通过转换的方法读懂图形、这样一次数学思想方法的再体验。
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抛出这样的问题,既费时、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难于把握的情况,课后,老师们建议我这样处理这个环节:先展示有代表性的正确作品,再让学生各自检查一下自己的作品画得对不对就可以了。如果再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画法,容易出状况:如果有同学画得不对,不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否定吗?我不同意这样的做法:学生出错很正常,如果一画一个准还不一定正常呢。我们只要用好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对错误的甄别中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最终获取知识,多花点时间又有什么呢。尊重学生,追求本真,这,就是我们应该呈现的数学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恰当的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做有意义的数学思考,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是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3 21:36 编辑
三、读懂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
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比较直观,缺乏严密性,描述数学问题时,往往从生活经验出发,听起来不够严谨。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处地方:
362# 擦肩而过:我觉得读懂课堂,还要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复习铺垫环节,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九个完全一样的圆片,涂了其中一排的三个,学生说可以用 3/9 表示,张老师追问为什么可以用 3/9 表示, 学生说因为九个涂了其中的 3 个,就用 3/9 表示,对这个答案,老师不满意,一连追问了几次,学生就是没有说是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事后我在想,为什么学生始终说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不是学生不懂,是学生有学生的表达方式,“九个一模一样的圆,涂了三个” 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了九份,涂了其中的三份,如果老师死扣定义让学生表述得那么精确,学生累、老师累、课堂也累得没有生机。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还要读懂学生发言背后隐藏的思想和秘密。
【我的回复:很赞同发你的观点,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还要读懂学生发言背后的思想和秘密。我们不要老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教材看课堂,更要用智慧的 “童眼童心” 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味。】
439# 擦肩而过: 直到现在,那个小女孩的发言我都记忆犹新,“我把钱比着西瓜,小明的是一个大大的西瓜(边说边比划),它的 1/4 就比较大,小芳的是一个小小的西瓜,她的 3 /4 是很小的一块,这样小明的 1/4 比小芳的 3 /4 还小”,听了小女孩的发言,张老师情不自禁的夸了她。下课后,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说小女孩举得例子不够严谨,大,是多大?小,是多小?如果小明的西瓜不够大,小芳的西瓜不够小,那么小明的 1/4 不一定比小芳的 3 /4 大,在老师们的说服面前张老师动摇了,由于是录像课,小女孩的发言就被我们剪辑掉了。事后,张老师多次提起这个事,她老是说:那个小女孩说得多好啊!站在孩子的角度,她这样想有什么不恰当的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也久久不能释怀。小女孩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其直观思维,孩子们用特有眼光和思维方式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我们成人很难做到的。读懂学生,应从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开始。
457#dydysm:这就是学生思维方式的真实再现,删了实在可惜。
485# 开水白菜:…… 是呀,小女孩说得多好呀!她用她的思维方式解释了如果整体 “1” 相差很大,较大的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反而小。成人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读懂我们的学生就应该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我的回复:这次研讨,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有几个细节,大家为我作了主,我不是很认同哦!呵呵。】
所以,面对学生基于各自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带有 “童真” 的生动的思想或富于个性色彩的 “异想天开”,我们要带着一颗童心去领会,要智慧去应对。绝对不能以数学的严肃性为借口无情抹杀。
[张晓玲发表于2013-10-921: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5137&ptid=1946)
《分数的再认识》研讨感悟之一:
关于读懂教材 ...
“原来,无论在什么理念背景下的教学中,模仿仍然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不容我们忽视。经历了这样的插曲再来看教材的编排:先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三种画法对不对,再在这三种画法的启发下画出更多的图形,丰富对整体和部分的感知,学生的学将变被动为主动。教材所有隐含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由易到难、先观察后操作、由数到型的慢慢融合…… 编者的种种良苦用心我们真的要用心去体会啊。” 有时确实是这样,有些问题我们想来简单,认为学生肯定也会觉得简单,而误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备教材” 确实很重要。
一直想来凑个人气,可惜一直没空,今天总算把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都看了一遍,正好上周我也教了这一内容,就自己的感受和张老师交流哈!先说第一环节:我只设计了学生认识二分之一的内容,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表示二分之一,要学生分别说了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对照图很清楚的说出了两个二分之一不一样的原因是对应的圆不一样大。没有 “②(出示课件一。课件内容描述:一个正方形,平均份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涂了色。课件展示了平均份的过程)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用 1/4 表示?
③(出示课件二。课件内容描述:九个大小一样的圆,共摆三行,其中的一行涂了颜色)这幅图中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呢?为什么用 3/9 表示?为什么可以用 1/3 表示?
” 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我问学生对整体 “1” 的认识时,有些学生就只认为一盒粉笔、一枝笔等是整体 “1”,而四盒粉笔和几枝笔就不是整体 “1” 了,这让我感到,对整体 “1” 的认识对学生而言有难度,复习时还是要为学生呈现情境丰富的素材才有利于学生对整体 “1” 的认识。张老师设计的准备题中特别是九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认识整体 “1”。由此可见,我们在备教材时,有些概念、词语老师一看就很明白了,但学生不一定能轻松接受,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麻烦,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了解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这样准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是非功过发表于2013-10-1319:1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278&ptid=1946)
一直想来凑个人气,可惜一直没空,今天总算把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都看了一遍,正好上周我也教了这一内容,就 ...
杨老师的设计非常有新意,通过认识二分之一的内容,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初步体会 “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这样在后面的教学中就会更轻松了。
[chenlufeng发表于2013-10-410: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3177&ptid=1946)
观看了张晓玲老师的课堂视频,感触颇多,亲眼见证了张老师从教材理解、课堂设计、教案修改、多次磨课,一直 ...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明理,建构新知” 是我们本次研讨的主题,因此探究明理要做足功夫,就要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反复说、说清楚、联系实际说,直到学生真正理解,而不能点到为止、浅尝则止。
数学课中的明理,我们常常没把功夫做足,只是过了一遍,几个学生一说,老师一总结就完了,通过这次评课,我也学到了很多。
最后说一说我个人对 “分数的再认识” 这一内容的整体理解,供张老师参考:再认识分数是在学生三年级的基础上来教学的,把整体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和整数、自然数相比,学生己经习惯了以 “个” 为单位的记数表示方法,而分数则是两个量的一种比较率(带单位的分数除外),是表示两种量的比较关系的,因此要想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再认识,我觉得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 “1” 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准单位 “1”,而单位 “1” 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有的很清楚,有的很隐蔽,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分数都要先知道它所对应的整体 “1” 是什么才行,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可以这样说,看到分数就要先想到它的整体 “1” 是谁才行,这对以后学习分数乘法、除法及应用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鉴于此,是否可以在巩固提高环节设计一个说和找整体 “1” 的应用练习?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是现实的、合理的。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才有认知的价值,才有探讨的必要。“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明理,建构新知”,上课伊始,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数 1/2 的认读和意义描述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通过两个复习铺垫题,加深学生对 “平均分”、“整体” 的认识,为随后的拿一拿等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学生容易接纳,更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73 楼擦肩而过:(叙述有微小改动):画一画活动中,每次学生画完图以后,老师都展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老师和学生一道借助对作品的分析,弄清为什么画得对: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部分量)确定了,整幅图就是四个□(整体也是一定的),到此,从知识的层面看,学生对问题是弄清了,但老师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随后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画法吗?第一次试教时,有个学生展示了不同的画法 —— 整幅图图画了 16 个□,老师继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画法对吗?”“对,因为从中间这么一画也可以画出 1/4”,面对这样的回应,老师不急不躁,“哦,这样画出的图的 1/4 是几个小格?”,“是 4 个”,“这样画合乎要求吗?”…… 第二次试教一个学生展示的画法就玄了,一个都没对。张教师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上台讲不对的理由,正是有了全班同学对这个特例的分析,学生通过部分画整体,逆向思维和直观想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
``` 从张老师的课堂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指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出现:一道题拿出来,学生还来不及思考,觉得这样等下去,会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就包办代替,不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张老师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动手,借助于书本已有的知识去总结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受到老师同等的关怀。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师生的交流越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练习的设计等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
439# 擦肩而过: 直到现在,那个小女孩的发言我都记忆犹新,“我把钱比着西瓜,小明的是一个大大的西瓜(边说边比划),它的 1/4 就比较大,小芳的是一个小小的西瓜,她的 3 /4 是很小的一块,这样小明的 1/4 比小芳的 3 /4 还小”,听了小女孩的发言,张老师情不自禁的夸了她。由于是录像课,小女孩的发言就被我们剪辑掉了
```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想、方法、技能等存在着不成熟,这是正常现象。女孩的发言,是她学习过程思维的真实体现,剪掉了实在可惜,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想、方法、技能等存在着不成熟,这是正常现象。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br />
<br />
<br />
学习了张老师的 “关于读懂学生的思考”,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关注学生、读懂学生非常重要。它既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 “学” 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 “学” 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也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因此,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而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地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所以她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顺学而教,才能实现高效、精彩,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堂是师生数学思维交流的平台,此节课,教师大胆地把课堂还于学生,不仅与大多数学生进行交流,而且还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体验、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作品的展示,都是引发学生的进一步的思考,问题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营造适合所面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动起来,把学生主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学生好比是一本书,且是一本时刻变化的书,读懂学生这本书,教师关爱学生是前提,关注学生差异是基础,全面了解学生是关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是根本。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很好,值得学习。
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素材和各种可能,而无法完全顾及真实状态中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教师在读懂教材的同时,做到了读懂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从 “课前 —— 课中 —— 课后” 三方面,张老师科学严谨、全面有效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读懂了教材、读懂了学生、读懂了课堂,在多次的磨课研究中,我觉得,作为教师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老师们也在成长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经验的过程。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同时,老师们也在积累着教学研究的经验。
分数的再认识” 不是初步认识整体 “1”,而是对整体 “1” 的再认识。此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现在预习的基础上已经懂得出了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只是学生对整体 “1”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还感受不到整体 “1” 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相同整体 “1” 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 “1” 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 “1” 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 “1” 的大小。这样学生会深刻的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对分数再认识的目的。
“读懂学生、以生为本” 设计的教学,把追求短期指标的课堂转变为追求学生发展的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做到了:教师能通过学生的视角看世界,会运用学生的思维去体会和思考问题、能换位体会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张主任的课堂设计的非常的号,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 “拿彩笔”、“看书”、“吃蛋糕” 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 “1”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 “拿彩笔” 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
这节课所学习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所学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张老师 “拿铅笔” 环节,让学生成三组,分别拿出铅笔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然全体学生体会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分数相同时,整体相同,部分也相同,整体不同,部分也不同。将学习的主动交与学生。听过本课,本课再认识应从两方面来讲解:一是分数的意义,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做到对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的亮点应当是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质疑,拿铅笔时教师问是不是拿错了,为学生争辩自己没拿错作出了铺垫,争辩的过程中就讲本课的整体的概念讲述出来,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了。
陆城一小 向艳
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创设了丰富的情境,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在教学中,创设了 “拿铅笔”、“看书” 等多个情境,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 “整体” 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其次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在拿铅笔的活动中,引导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了 “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 3 支,一个是 4 支,这是为什么呢?” 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思维,积极参与,充分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 向艳
通过不断的磨课研究,我们认为传统课堂把生成看作是一种收获,今天的课堂则把生成当作是一种追求。追求更高境界的课堂教学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每读懂一个学生,教师的专业成长就会向前迈一大步”,让我们以学生为本,用 “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 的理念去描绘七彩的数学课堂。
从学生的角度上看,你的课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否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情感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课体现的很充分,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交流,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看了张老师的录相课,颇有感触,整节课亮点纷呈,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亮点一:在课堂中能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猜测 — 讨论 --- 初步得出结论 --- 验证 --- 总结归纳结论的学习过程,从中感知整体不同造成相同的分数表示的大小不同,得到学习目标的实现。
亮点二: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突出整体一理解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目标明确。练习的层次安排比较分明,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亮点三: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发现生活中的分数,体现了学以致用。
张老师三易其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借鉴。
一、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张老师并不是按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来上,上课开始便让学生说一个分数,接着进一步提问它表示的含义。这就抓住了学生的真实起点 ——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突破教学的重点对单位 “1” 的理解,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二、精心组织由具体感性认识向抽象认识跃进的过程。
本节课中,张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单位 “1” 概念,提供了充分而又典型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厚实的感性经验,进而组织由具体感性认识向抽象认识跃进的过程。通过讨论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使学生对单位 “1” 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单位 “1” 不一样,部分也不一样的道理。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价值的数学。在这堂课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练习时,王老师准备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比谁读的课外书页数多、吃蛋糕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21:20 编辑
读懂学生之感悟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读懂并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读懂并尊重他们个性差异,读懂他们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李士錡教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复杂的,需要教师准确弄懂,理解它们的真实性质和发生原因。因此,读懂学生犹为重要。面对一个个独立的、智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该怎样读懂他们什么呢?现结合《分数的再认识》的研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读懂并唤醒已有经验。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这里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分数的再认识,既然是再认识,那么对分数学生已经有的认识是什么呢?追索到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对分数进行了初步认识,时隔一年多,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好还留下多少呢?我们该怎样唤醒学生的记忆,并将唤醒的记忆为本节课教学所用呢?
结合本节课特殊的学习内容,备课时老师们认为在学习新课前应该有复习铺垫,但复习铺垫应不应该作为一个环节放在新课前呢?老师意见不是很统一,一部分认为北师大教材都是以情境引入的,本节课教材也没有例外,所以本节课也应该以情境引入,把复习环节放在课前,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应该尊重学生实际,在新课之前设计复习铺垫环节。最终,我选择了后者。如何选择复习铺垫题、复习铺垫如何呈现,在备课中都留下了精心研讨的痕迹:第一次试教,直接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学生对看图说理 “为什么这样表示” 显得有些吃力,如果在复习时就不轻松,后面的学习会不会很顺畅呢?课后,我们就复习铺垫环节作了调整: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数 1/2 的认读和意义描述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通过两个复习铺垫题,加深学生对 “平均分”、“整体” 的认识,为随后的拿一拿等数学活动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
以下是几位老师对复习铺垫环节的评价:369# 一小冉:北师大教材一般以情境入新课,但张老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尊重学生实际,先通过复习,让学生知道对分数已经知道了什么,再由教材中的活动情境进入新课,通过活动,产生疑问和需求:我们还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这样的生态课、实在课我们要学习!
239# 擦肩而过:发表于 2013-9-24 21:04:08 | 张老师的第三稿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用学生熟悉的 1/2 开课 —— 板书 1/2,随后提问:这个数大家认识吗?这是一个什么数?怎么读?1/2 表示什么意思?” 这样设计很有创意,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贴近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快融入课堂。
398# 筱雨芜殇 :复习铺垫的设计别出心裁:由 1/2 引入,起点低,学生人人知晓,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兴趣。通过说唤起了已有经验,随后的两个铺垫题,课件通过慢镜头,展示了平均分,有利于学生观察,有利于新知的唤起,两个铺垫题很有代表性,单个的整体平均分,多个的整体平均分,信息量大,这样的设计:高!
441#dydysm :开课抓住学生非常熟悉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本节课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我认为,这便是读懂了学生。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4 23:58 编辑
二、读懂并尊重个性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备课中,我发现 “说一说” 活动教材的情境图中,两个小朋友一个拿着厚厚的一本书,一个拿着薄薄的一本书,都看了整本书的 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对本班学生来说过于浅显,思维含量不是很高,备课时,将 “说一说” 活动情境略作改动,分两个层次进行:1、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先在组内说一说);2、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0 页。淘气的书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一共看了 10 页。小明的书有多少页?这样,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正反双向思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不同的学生有是思考的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发展。
473 楼擦肩而过:(叙述有微小改动):画一画活动中,每次学生画完图以后,老师都展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老师和学生一道借助对作品的分析,弄清为什么画得对: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部分量)确定了,整幅图就是四个□(整体也是一定的),到此,从知识的层面看,学生对问题是弄清了,但老师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随后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画法吗?第一次试教时,有个学生展示了不同的画法 —— 整幅图图画了 16 个□,老师继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画法对吗?”“对,因为从中间这么一画也可以画出 1/4”,面对这样的回应,老师不急不躁,“哦,这样画出的图的 1/4 是几个小格?”,“是 4 个”,“这样画合乎要求吗?”…… 第二次试教一个学生展示的画法就玄了,一个都没对。张教师把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上台讲不对的理由,正是有了全班同学对这个特例的分析,学生通过部分画整体,逆向思维和直观想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第三次试教中,有个小男孩的画法更特别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等等,而且都是对的。“这些画法对吗?” 问题一提出,有个男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说:“不对”,老师继续追问:“那个不对?”“一个都不对”,老师仍然耐着性子让这个孩子上台指出不对的地方,可这孩子糊涂呢,指不出来。“老师,我认为都是对的”,接着那个认为是对的孩子上台为全班同学解释为什么这些画法都对:“我将这个小三角形移到这里来,再将这个小三角形移上去,这样就是一个长方形了,还是四个小格”,“ 移到这里来,移上去,还是四个小格” 说的多好啊!张老师也给了这个孩子充分肯定,这个孩子如此精彩的讲解,对全班同学来说,不仅仅是判断这样的画法对不对这样一个知识目标的达成,更是学生通过转换的方法读懂图形、这样一次数学思想方法的再体验。
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抛出这样的问题,既费时、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难于把握的情况,课后,老师们建议我这样处理这个环节:先展示有代表性的正确作品,再让学生各自检查一下自己的作品画得对不对就可以了。如果再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画法,容易出状况:如果有同学画得不对,不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否定吗?我不同意这样的做法:学生出错很正常,如果一画一个准还不一定正常呢。我们只要用好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对错误的甄别中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最终获取知识,多花点时间又有什么呢。“尊重学生,追求本真,这,就是我们应该呈现的数学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恰当的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做有意义的数学思考,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是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22:58 编辑
三、读懂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比较直观,缺乏严密性,描述数学问题时,往往从生活经验出发,听起来不够严谨。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处地方:
362# 擦肩而过:我觉得读懂课堂,还要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复习铺垫环节,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九个完全一样的圆片,涂了其中一排的三个,学生说可以用 3/9 表示,张老师追问为什么可以用 3/9 表示, 学生说因为九个涂了其中的 3 个,就用 3/9 表示,对这个答案,老师不满意,一连追问了几次,学生就是没有说是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事后我在想,为什么学生始终说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不是学生不懂,是学生有学生的表达方式,“九个一模一样的圆,涂了三个” 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把九个圆平均分成了九份,涂了其中的三份,如果老师死扣定义让学生表述得那么精确,学生累、老师累、课堂也累得没有生机。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还要读懂学生发言背后隐藏的思想和秘密。
【我的回复:很赞同发你的观点,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还要读懂学生发言背后的思想和秘密。我们不要老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教材看课堂,更要用智慧的 “童眼童心” 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味。】
439# 擦肩而过: 直到现在,那个小女孩的发言我都记忆犹新,“我把钱比着西瓜,小明的是一个大大的西瓜(边说边比划),它的 1/4 就比较大,小芳的是一个小小的西瓜,她的 3 /4 是很小的一块,这样小明的 1/4 比小芳的 3 /4 还小”,听了小女孩的发言,张老师情不自禁的夸了她。下课后,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说小女孩举得例子不够严谨,大,是多大?小,是多小?如果小明的西瓜不够大,小芳的西瓜不够小,那么小明的 1/4 不一定比小芳的 3 /4 大,在老师们的说服面前张老师动摇了,由于是录像课,小女孩的发言就被我们剪辑掉了。事后,张老师多次提起这个事,她老是说:那个小女孩说得多好啊!站在孩子的角度,她这样想有什么不恰当的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也久久不能释怀。小女孩用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其直观思维,孩子们用特有眼光和思维方式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我们成人很难做到的。读懂学生,应从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开始。
457#dydysm:这就是学生思维方式的真实再现,删了实在可惜。
485# 开水白菜:…… 是呀,小女孩说得多好呀!她用她的思维方式解释了如果整体 “1” 相差很大,较大的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反而小。成人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读懂我们的学生就应该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我的回复:这次研讨,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有几个细节,大家为我作了主,我不是很认同哦!呵呵。】
所以,面对学生基于各自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带有 “童真” 的生动的思想或富于个性色彩的 “异想天开”,我们要带着一颗童心去领会,用智慧去应对。绝对不能以数学的严肃性为借口无情抹杀。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10:02 编辑
读懂教材之感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尊重教材,不生搬硬套,创造性的用教材,读懂活动的意图、读懂问题的难度、读懂习题的作用、读懂情境背后隐藏的目标。
特级老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和我的研讨团队努力走进教材,弄清教材中的主题图、每个问题、每句话所蕴涵的意图,明白每道练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把读懂教材作为拟好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之一用心落实。教学设计经历了四稿,每设计一稿,对教材的把握和认识都有不同惊喜和收获。现就读懂教材谈一些感受。
一、看似设计简单,实则意图鲜明。
北师大教材都是以情境展开教学的,本课教材的编排也不例外,虽然是分数的再认识,学生以前认识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教材开篇没有提起,而是直接呈现了一个拿笔的活动情境:拿出你所有笔的 1/2,三个小朋友分别拿出了 4 支、4 支、3 支,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呢?简简单单的情境,到底以什么方式再现给学生呢?是让学生直接看书中的情境图?还是找几个学生照书中的样子演示一下?最终,我们在尊重教材活动原型的前提下,在第一次试教中设计了发奖品活动,试教下来,普遍觉得参与拿笔活动的只局限于三名同学,其他同学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在后来的试教中,将拿笔活动改成分小组拿、分彩笔,给六个小组分别准备了 4 支、12 支、6 支、12 支、8 支、2 支数量不完全相同的袋装笔,由小组长引领本组同学根据要求拿出整袋笔的 1/2,随后引领学生经历 “猜想、验证、探究、归纳” 最后初步获取新知。在探究阶段,学生观察黑板上六个不完全相同的整体,及每个整体的 1/2 所对应的不完全相同的部分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由于六个整体有四个不同,两个相同,所以学生在纵向观察时,在同与相同之间含糊不清,课后,有老师建议,为了便于学生观察交流,给每个小组准备的笔的总数都不一样,这样,整体和部分两组数据观察起来一目了然:所有的整体不同,都取 1/2,所有的部分量也就不同。这样更改的确是方便了学生的学,但与编者的意图、与教材所隐含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吗?如果继续研读后面的练习题 4,学生必须对整体相同(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不同)有了充分认识,才能对分数不同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新的认识。简简单单的情境,实则隐含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没有弄清编者意图的情况下,不得盲目更改。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4-12-5 07:00 编辑
二、看似要求偏低,实则难易有序。
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生使用,感觉的难易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教材的画一画活动:“一个图形的 1/4 是□,他们的画法对吗?(呈现三种不同的画法)还有其他画法吗?” 备课时我们认为,学生经历了拿一拿、说一说活动,对整体部分的相对性有了充分的认识,特别是说一说活动中,增设了由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想整本书有多少页的环节,学生经历了从部分到整体的逆向思维训练,应该直接由图形的 1/4 是□画出整幅图形是没有问题的,正当我们对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做法充满期待的实施时,问题暴露出来了:一部分学生拿着作业纸不知所措,在看了同组同学画了之后才慢慢动笔。课后这些学生告诉我,如果由一本书的 1/3 是 100 页,想整本书有多少页比较好说,现在要他们直接由一个图形的 1/4 是□,画出整幅图,还真不好动笔。如果有个样子启发他们,画起来就容易多了。原来,无论在什么理念背景下的教学中,模仿仍然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不容我们忽视。经历了这样的插曲再来看教材的编排:先让学生判断给定的三种画法(例子)对不对,再在这三种画法的启发下画出更多的图形,学生的学将变被动为主动。教材所有隐含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由易到难、先观察后操作、由数到型的慢慢融合…… 编者的种种良苦用心我们真的要用心去体会,教材的难度更改我们要慎之又慎。
三、看似没有新意,实则必不可少。
本课教材的 “练一练” 部分,教材一共呈现了四个练习,第一、二个练习分别是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的分数。在最初备课时,我们普遍认为这两个题学生在三年级就会了,与本节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可以直接从第三个练习 “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 1/2,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开始启用,再增设一两个与本节课内容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这样更能突出教学重点。“既然没有联系,编者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两个练习题呢?” 带着些许疑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第一次试教时,我沿用了这两个练习题。实际上,学生完成的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同样是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根本没有三年级教材中同类习题那么简单,在六个形状不同的图形中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六个不同的部分量,第二、四两个图没有直接将图形平均分,学生必须变换角度才能弄清平均分的份数,最后一个图形更复杂,通过旋转或者移补以后,才能看清平均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老师,这个涂色部分可以用 2.5/4 表示”“中间的小圆通过旋转,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整个图形平均分成了 8 份,涂了 4 份”“老师,我觉得第 5 个图也可以用 1/2 表示” 这些富有个性的发言都是在这里产生的。我们能说这样的题没有新意可有可无吗?仔细想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每个图的涂色部分,实际上也是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整体,不同的分数,表示不同的部分量,这难道说与本课的学习内容联系不紧吗?仅仅从题目的形式上去判断习题的编排意图,是很肤浅的。
四、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奥妙深藏。
北师大教材注重情境化的呈现方式,内容也注重生活化。练习部分,教材呈现了这样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说理题 “为了帮助印度洋海啸地区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这是教材最后的一个练习题,而且题号上加了问号。在前几次试教中,我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习题的特殊性,只是简单的认为,捐钱的事情孩子们都经历过,小明捐零花钱的 1/4,小芳捐零花钱的 3/4,当他们零花钱一样时,小芳捐得多,当他们零花钱不一样时,谁捐得多就不能确定。学生只要能说到这两种现象就可以了。为什么小芳捐得多?为什么谁捐得多不能确定、没有仔细追问学生。后来在嘉信西山小学李凤老师 4 句话:“ 同一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相同;同一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相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不同分数,单位 “1” 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可能相同或不同。” 的启发下。才慢慢揣摩出了这道题的编写意图:原来这道题是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弄清了整体相同(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量就相同(不同)的基础上,再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小芳和小明零花钱一样时(即整体相同时),小芳捐的钱多呢(即部分量不一样呢)?原来是因为小芳捐了零花钱的 3/4,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这里的整体虽然相同,但分数不同,所以所对应的部分量也就不同了。如果让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知识的完整性和拓展性就有了充分体现。简简单单的问题情境,承载着知识拓展和提升学生认知和思维的重任,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其中的奥妙。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尊重教材,不生搬硬套,创造性的用教材,读懂编者的意图不走样,以教材的情境和问题为原型,精心设计教学,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00:01 编辑
读懂课堂之感悟: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学得饶有兴趣的课堂、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在意外生成中呈现精彩的课堂。
课堂,我驾驭了吗?学生有积极的数学思考吗?学生是不是既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又感悟到了这些知识与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 ——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呢?我有效利用了生成资源吗?我的数学语言有没有改进呢?看完自己的录像课,我一遍遍问自己。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深深感受到,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好玩” 曾经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好玩” 必须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之上。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就 “拿一拿” 活动,在备课中我们先后有三次修改:第一次基本复制了书中的活动情境,三个学生领奖品,试教以后,发现学生参与活动的面太小,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次改为分组拿铅笔,用没有削过的铅笔作学习材料,感觉是在为活动而活动。第三次改为分六个小组拿彩笔,每个小组笔的总数不一样,都拿出整袋笔的 1/2,然后将拿出的笔分发给组内同学。三次改动,形式上的变化,一是学生能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是活动的主体;二是六个小组的数据信息更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三是学生人人亲历活动,有的拿到了笔,有的没有拿到,每个同学对活动的关注度更高,身心都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将铅笔改为拿彩笔,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再则彩笔颜色丰富,学生拿在手里爽心悦目。
350# 烟雨江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中,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依托于一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而展开:“为什么同样取出笔袋中彩笔支数的 1/2,支数却不完全相同?” 这个问题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整体的不同,导致分数 1/2 所对应的部分量也就不同,从而体验到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就是探究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很好抓住了探究的核心。而且这个情境由于有学生的参与和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也有效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所以,这个情境的选择与创设是很成功的,它简洁、有趣,高效。
2、展示数学的亲合力。教师亲切的教态、富有启发和充满激励的语言,都能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学会。复习铺垫环节结束后,有这样的小结语: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九个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这些都是我们在三年级分数的认识里学过的,今天我们又和这些老朋友见面了。“说一说” 活动结束后,有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根据一本书 1/3 的页数就能想到整本书的页数,真了不起,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怎么样,有信心吗?最后还有这样的结束语 “…… 在今天的课堂上,三十六分之三十六的同学表现很棒!短短四十分钟,将给张老师留下美好的记忆!谢谢你们,孩子们!”
349# 顺德大良实小陕家祥:张老师不仅教学过程设计得精妙,教学过程中也特别注意对孩子们学习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的例子在整堂课上到处都是。正因为张老师特别注意激励孩子们,那么在她的班上,学习数学一定是一件特别快乐特别有趣的事情,孩子们一定是干劲十足的。向张老师学习。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00:01 编辑
二、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经历了四稿设计,整个课堂由 “一条主线、三个活动、四个环节” 组成。每一个活动、每一各环节学生都经历了有价值的数学思考。
“拿一拿” 活动:“都是拿的整袋笔的 1/2, 有的组拿了 6 枝,有的组拿了 4 枝、3 枝…… 究竟是什么原因?” 大家猜猜看。09# 风儿轻轻:“……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猜测,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简单地给予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把评定与验证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说一说” 活动:将看书情境改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 ⑴、淘气和小明看了各自书的 1/3,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与出示教材说一说情境图相比,少了厚书与薄书的直观上的感知,多了思维的多维度训练。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教材的编写更合理,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设计更有价值,更能凸显数学学科特点。
“画一画” 活动:将教材中的画图的例子省去,直接用语言描述,“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 1/4 是一个□,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这样的设计,没有教材中图例的形式引领,拔高了操作难度,引起老师们不同看法。一部分老师觉得 “还是出示图例比较好。图例出与不出,都能达到教学目标。出了图例,可以避免学生因不懂题意造成的错误,也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387# 开水白菜):看张老师的录像课,我关注到了一个细节:在画一画环节中,学生不仅画出了由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还画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它们的 1/4 大小还是一个小正方形的大小。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有 4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而在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更宽,这让我想到:读懂学生需要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空间,精彩源于思考、等待。
404#Lianxin0801: 也许正因为张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由一个图形的 1/4 是□,画出这个图形,所以才让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束缚,画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先观察再画,说不定学生受了先入为主的影响,画出的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情况了,看来张老师不必纠结这个习题的处理,大胆尝试,大胆突破,何尝不是一种教学机智。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10-15 00:01 编辑
三、善待意外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善待意外,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有效利用意外中的生成资源,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真实、更丰满、更精彩。很遗憾的是,在本次课堂教学展示中,几个意外的生成我没有充分用好。
在第一次试教时,让三个孩子上台领奖品(每个同学拿整盒笔的 1/2),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个小女孩看到另外两个同学拿整盒笔的 1/2 是 3 支,也犹犹豫豫地从那盒 4 支装的笔中拿出了 3 支。要知道,随后的教学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拿笔支数的不同引发猜想的呀,这样的意外一产生,后面的教学怎么进行呢?“取 4 支的 1/2 就不会啊,简直不可思议,” 心里那个急啊、气啊…… 我只好硬着头皮小声问那个小女孩:你看看你拿对了吗?当然经我这么一提醒,她马上就改过来了。课后,听课老师建议我在学生拿笔之前,先问问怎么拿,这样就不会出现拿错的情况了。老师们考虑的是怎样不出意外,而我认为,对意外,我们要做的不是仅仅是堵,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疏。课后我想,出现了拿笔中的意外,老师可以绕开课前预设的环节,顺着拿笔的结果,让学生猜出每盒笔的总支数,再打开笔盒验证,发现是拿错了,然后修正数据,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通过活动得到的数据,继续后面的教学。
针对这个意外,163# 佳语童心有这样的跟帖:张老师在第一次试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状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长期以来孩子们对于数的认识定势所决定的,例如 3 个就和 3 个相等,0.4 和 0.4 相等,所以他们想当然的,1/2 就应该和 1/2 相等。这其实就是学生已有的对于认识分数起负迁移作用的认知。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这个错误认知,对于分数的真正理解会起到很好的 “拨开迷雾见月明” 的效果。
在处理第一个练习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有学生提到 2.5/4 时,我采取了搁置的态度, “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 这个我是知道的,但在公开的录像课上,我很拿不定主意,如果一般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用整数表示,言下之意是不是特殊情况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呢?根据分数的定义:将单位 1 平均分为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的几份是不是一定是整数份呢?课后查了一些资料,问了身边的同事,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个人认为,那个说 2.5/4 孩子,他也是真正看懂了图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他的判断也有道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语言力求严密,当学生的语言不规范不严谨时,老师应该给予纠正。
针对这个意外,350# 烟雨江南老师这样跟帖:为什么有学生会提到 2.5/4?如果我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意外会怎么办?这是看完教学视频后我想到的问题,我想我也会象张老师一样纠结,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因为我不太明确分数的分子分母能不能有小数充当,印象中是一般由整数来充当的。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在关于分数知识的后续学习中,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繁分数的分子分母也有出现小数的,关于分数,后续要学的知识很多。而现在我们学习的范围明显是分子分母均为整数的情况,由于有直观图的支撑,孩子们想到 2.5/4 也很正常。我想如果我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这个答案的,肯定他说的道理,然后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学习的分数范围,一般指分子、分母均为整数的分数。 这个细节在本节课中是个意外的生成,这样的意外生成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遇到,它启发我认识到:读懂学生,有时不仅要精心考虑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还要把它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作更多的纵向联系和深入思考,只有做足准备,才能在意外生成面前应对自如。
在处理第三个练习时当问起 “小明得到了剩下月饼的 1/2”,这个 1/2 对应的整体是什么是时,有个学生说到了 1/4, 虽然有点答非所问,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利用的资源,我却忽略了,而是继续在孩子们中间寻找我预设的答案,继续寻找可以,但 1/2 对应的整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以后,应该回过头来说一说 1/4 是怎么回事,这也正好是下一题即将出现的情况:相同的整体(同一盒月饼),不同的分数(1/2、1/4), 对应的部分量(奶奶和小明各自得到的月饼)不一样。认真倾听、灵活反应、准确判断是一个数学老师应有的、最起码的素养。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研讨,我深深的感到,研学无止境,诚然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有了这次被打磨的阵痛,在今后个人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的步伐将更加坚定而有力。
<br />
确实是这样,我也有同感:常说一节好课要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性。但是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是因为有点点缺憾才使我们更有信心去完善它,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读懂教材是教师的本份,是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必备的品质。同样的教材,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韵味,读出不同的心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新课堂。但是,如果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把它读懂、读透,也可能适得其反,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在今后的教学中,让我们多一些冷静,多一些思考。
[张晓玲发表于2013-10-1413: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42&ptid=1946)
读懂学生之感悟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读懂并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读懂并尊重他们个性差异 ...
张老师在此环节的设计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水平出发,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读教材的目的就是把教材中呈现的素材变为学生灵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把静态的,不会说话的教材结果变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当你看不懂教材或认为教材不当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教材为什么选用这个素材?为什么这样呈现?为什么这样探究等等,弄明白了再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按新课程理念编制的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教师去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创造的教材。课一节一节上,书一本一本读,知识一点一点的积累,道理一点一点的明白,要想达到 “用教材” 的理想境界,首先从 “读懂教材” 开始吧!
张晓玲 发表于 2013-10-14 13:30
读懂学生之感悟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读懂并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读懂并尊重他们个性差异 ...
<br />
从张老师的感悟中我们发现,她关注到了教学的主体 —— 学生,真正关注到了教学,在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北师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呈现教学内容,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作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够创设适合自己学生的情景,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只有读懂课堂我们的教学才会有实效,参加这样有意义磨课研讨活动,我认为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使学生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
[张晓玲发表于2013-10-1413:3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7746&ptid=1946)
读懂教材之感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尊重教材,不生搬硬套,创造性的用教材,读懂活动的意图、读懂问题 ...
其实北师大版教材的生活味非常浓厚,看似一幅简单的情境图其实蕴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张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例题和后面的练习处理都很到位,虽然张老师对教学过程中有些地方不满意,但是正因为在这样反复的研讨中才能真正读懂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