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15835880438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基地校(二)于丽琴 3上 《时间表》

  •  
  •  
    15835880438 · 3年前 · 376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17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育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基地校(二)的一名从教 20 多年的老师,我很荣幸能代表孝义市基地校(二)参加第十六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我参赛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时 -----《时间表》,欢迎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祝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同仁取得优异的成绩!祝专家和同仁们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教材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910#r_102584 活动主题的解读: https://bbs.xsj21.com/t/1910#r_102670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10#r_102673 教案一稿: https://bbs.xsj21.com/t/1910#r_102586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10#r_119681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10#r_119958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10#r_119966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10#r_119967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10#r_122286 课堂实录视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UIxJS-lRdf7gY4XqihLVA 提取码: f92a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 App,操作更方便哦

    376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74 条回复   2021-10-21 11:37:31 +08:00
    星星123
    星星1233年前

    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量感归根到底是一种感受 他是对物体的大小、 重量、 规模 、快 慢等的感受 。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5835880438 量感是人们的视觉和触觉等感官对数和量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学生生活量感是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生活量感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等性质,因此生活量感必须向数学量感嬗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事物量的定量刻画和定性描述的能力,这种精致化、精细化的把握描述量的能力,只有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数学活动才能形成,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感量活动,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数学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这节课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时间量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材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在这样的情景下,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对钟面上的时刻能很快认识,认识了 24 时计时法,并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但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知到为什么在同一时刻两地的小朋友却做着不同的事情,因此让学生提前查阅一些资料。本节课教师在讲解时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时间的实际问题。

    4、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表,从中获取信息。

    难点: 制作时间表。

    教学资源: 作息时间表,投影仪、课件。

    教法 :启发、点拨、引导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出示各种作息时间表供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能给它们起个共同的名字吗?

    生:作息时间表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时间表,板书课题《时间表》,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上学时的作息时间吗?

    生: 我们从早上 8 点开始上课

    生:一节课 40 分钟 、课间休息 10 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的进行板书。

    师:出示府西街小学的作息时间,师分别遮拦一个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让学生计算,然后出示进行订正,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

    生:、、、、、、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2、探究新知 培养量感

    师:出示古丽上课的时间表 ,你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第一节课从 10 点开始上课

    生:每一节课都是 40 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

    师:你还有哪些想问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古丽 10 点才上课呀?古丽 8 点在干什么啊?

    师:出示乌鲁木齐古丽起床的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图看到的是什么?你想说点儿什么?

    生:古丽 8 点才起床,我们 8 点就已经开始上课了。

    生: 为什么同样是 8 点 古丽怎么才起床呀?

    生:时间差或者山西属于东七区和东八区两个时区,但都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属于东六区。

    、、、、、

    师: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部分简述原因

    师:为什么呀?

    生: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 2 时(北京和我们挨的很近所以我们和新疆日出时间大约相差 2 小时)

    、、、、、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作息时间表,我们该如何制作息时间表。

    生:有标题,有开始时间,有结束时间,有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教育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3、解决问题 形成量感

    ①看一看,说一说

    师:出示上午第二节课古丽看了一下时间表,她看到的可能是右面哪个时刻?如果我们也看看时间表我们看到的又是哪个时刻?

    生:我们看到的是第一钟表的时刻,古丽看到的是第三个钟表的时刻。

    师:你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生:首先在两个时间表中找到上午第二节课的上课和下课时间;再看右面的钟表上的时间,落在谁的第二节时间段内就说明是谁看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将生活的 “量感” 转变为数学的 “量感”。】

    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时间表

    师:出示府西街小学下午的作息时间信息:我们下午 15:00 上课,5 分钟唱歌时间,然后上两节课,接着是 50 分钟的课外活动,最后 45 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

    师:你是怎样补充时间表的?先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读一读信息,然后独立补充时间表。然后在组内交流并展示。

    师:出示对话内容:古丽:“我们下午从 15:00 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 1 时的课外活动。”

    生:新疆民族小学的第五节课的上课时刻是 15:00,下课时刻是 15:40,第六节课的上课时刻是 15:50,下课时刻是 16:30,课外活动开始的时刻是 16:30,结束的时刻是 17:30.

    生:第五节:15:00~ 15:40  

    第六节:15:50~ 16:30    

    课外活动:16:30~ 17:30

    师:教育学生按时上下学、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设计意图: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

    4 巩固练习

    1、下面是淘气星期六一天的活动安排。师:出示题。生:独立完成。

    2、课本 73 页的第二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再次经历读图、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同时规范学生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5 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总结

    师:我们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这节课的知识体系,形成时间量感,让学生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第一节:10:00  ~  10:40

    第二节:10:50  ~  11:30   

    眼保健操:11:30 ~11:35

    课间操:11:45  ~  12:05

    第三节:12:05  ~  12:45

    第四节:12:55  ~  13:35

    休:13:35  ~  15:00

    宋玲玲
    宋玲玲3年前

    @15835880438 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知到为什么在同一时刻两地的小朋友却做着不同的事情,因此让学生提前查阅一些资料。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chb13881988197
    chb138819881973年前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对于 “时差”“经过时间” 的 “量感” 体验并不充分,对时间表有粗浅的认识,但对于制作,缺乏经验和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另外,学生对于时间表的读能力需要培养,需要在读表中体验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谢谢大家的评论,希望大家能给提出宝贵意见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5835880438 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huxiaoxia
    huxiaoxia3年前

    @15835880438 于老师的设计意图很明确,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侯淑燕
    侯淑燕3年前

    于老师的时间表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pixiuping
    pixiuping3年前

    于老师这节课设计很新颖,贴近于生活实际。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习活泼,易于理解知识点。而且学生对时差,经过的时间等理解更清晰。

    huxiaoxia
    huxiaoxia3年前

    本节课是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节课,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自身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发展,培养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zhangxiuqin
    zhangxiuqin3年前

    导入环节,由身边事物导入主题,容易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表。在读表,填表的过程中,复习了经过时间的计算,为下面解读小兰和古丽的时间表做好铺垫

    13834016242
    138340162423年前

    于老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质疑后步步深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究中,让学生巩固 24 时记时法,学生应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以此来制定作息时间 。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3834016242 学生主动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

    理想的翅膀
    理想的翅膀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息时间的不同,让学生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学生制定时间表打下基础,对 24 时记时法进一步巩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理想的翅膀 24 时计时法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wangxiaoping
    wangxiaoping3年前

    于丽琴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

    guoaizhen
    guoaizhen3年前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星星123
    星星1233年前

    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huxiaoxia
    huxiaoxia3年前

    @15835880438 于老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量感,也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事也增强了学生读表的能力!

    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3年前

    于丽琴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于老师的课让我受益良多,是我学习的榜样。

    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3年前

    于丽琴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于老师的课让我受益良多,是我学习的榜样。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songyanqiu790913 希望能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wudiok123
    wudiok1233年前

    教师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 “量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而生活中有很多跟 “量” 有关的知识。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知 “量”。

    心灵之约
    心灵之约3年前

    于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15844101377
    158441013773年前

    于丽琴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于老师的课让我受益良多,是我学习的榜样。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5844101377 希望能提出宝贵意见

    15844101377
    15844101377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3年前

    于老师通过出示各种各样的作息时间表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时逐步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解决问题时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

    苗春丽
    苗春丽3年前

    于丽琴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3年前

    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15643117195
    156431171953年前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张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实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本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地特点递进式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达到了预期效果。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5643117195 希望能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乔雪竹
    乔雪竹3年前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李野
    李野3年前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素养。

    聂蒙蒙
    聂蒙蒙3年前

    教师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

    初晨
    初晨3年前

    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凝香
    凝香3年前

    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邹永娜
    邹永娜3年前

    学生对钟面上的时刻能很快认识,认识了 24 时计时法,并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但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知到为什么在同一时刻两地的小朋友却做着不同的事情,因此让学生提前查阅一些资料。本节课教师在讲解时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邹永娜
    邹永娜3年前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于老师的课让我受益良多.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邹永娜 希望能提出宝贵意见,常来啊

    lynn1985
    lynn19853年前

    于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读表,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感悟时差,并培养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重要信息,挖掘时间表背后的信息,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建立制表经验,进一步巩固量感的建立

    钟凌玉
    钟凌玉3年前

    《时间表》一课的设计以生活实际问题引领,驱动学生主动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决,逐步形成时间的知识体系。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切实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化量感体验,不断获得高品质的量感经验。

    李月123
    李月1233年前

    本节课是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节课,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自身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发展,培养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8220548077
    182205480773年前

    于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维畅w
    维畅w3年前

    作息时间,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但偏偏教学起来特别费劲,学生容易出差错。于老师比较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希望从生活体验中激活起学习的思维,带领学生直观感受一天的时间表,这些活动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愿望,在活动中形成对时间的感知。

    17684384978
    176843849783年前

    于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

    yuexiaofen
    yuexiaofen3年前

    于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接地气,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比和微课 3.0 感受两地的作息时间,进一步体验时间量感,学生轻松的形成时间量感。

    zyc
    zyc3年前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整体把握,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使学生对时间量感更精准、更丰厚,合理规划时间和珍惜利用时间的能力更强。

    张彦红
    张彦红3年前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15146374021
    151463740213年前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ppx
    ppx3年前

    量感是对量的一种感受,是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长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是对物体大小、轻重、多少、厚薄等的感性认识,更是一种能力。于老师通过借助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时间在生活的应用,提升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非常好的,但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否可以借助画图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感悟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能够把抽象时间形象化。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ppx 老师您好麻烦问一下您说的画图是什么意思啊?画经过时间的图还是别的?如果是经过时间的图的话那是上节课的知识,上节课学生已经深刻领悟过了,本节课我们要抓住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教学。请多多指导谢谢!

    15948008775
    159480087753年前

    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牛牛
    牛牛3年前

    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冯春波2021
    冯春波20213年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冯春波2021
    冯春波20213年前

    新的课程观认为 “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倪婵娟
    倪婵娟3年前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薛美娜
    薛美娜3年前

    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 “量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而生活中有很多跟 “量” 有关的知识。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知 “量”。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薛美娜 更新观念,了解学生。

    樊娜
    樊娜3年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时间,在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建立时间量感,升华时间量感。视频讲解时差相关知识这个设计很好,因为这个很抽象,不好讲,通过声音、视觉等感官来感知时差,老师把时刻和时间长度,讲解的很清楚,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15943064597
    159430645973年前

    导入环节,由身边事物导入主题,容易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表。在读表,填表的过程中,复习了经过时间的计算,为下面解读小兰和古丽的时间表做好铺垫。

    liumeirong
    liumeirong3年前

    本课中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时间量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感受两地作息时间不同,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对比,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基础,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将生活的量感转变为数学的量感。

    hcl353709414
    hcl3537094143年前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张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实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本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地特点递进式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达到了预期效果。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hcl353709414 谢谢教师要起好引导作用

    hcl353709414
    hcl3537094143年前

    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hcl353709414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才能使学生有更广的提升空间。

    多多
    多多3年前

    教师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

    多多
    多多3年前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多多
    多多3年前

    教师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 “量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而生活中有很多跟 “量” 有关的知识。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知 “量”。

    多多
    多多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多多
    多多3年前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多
    多多3年前

    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多多
    多多3年前

    于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多多 我们在教学生新知识时尽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

    多多
    多多3年前

    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huxiaoxia
    huxiaoxia3年前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多多
    多多3年前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张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实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本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地特点递进式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达到了预期效果。

    多多
    多多3年前

    导入环节,由身边事物导入主题,容易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表。在读表,填表的过程中,复习了经过时间的计算,为下面解读小兰和古丽的时间表做好铺垫。

    多多
    多多3年前

    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 “量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而生活中有很多跟 “量” 有关的知识。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知 “量”。

    13756456684
    137564566843年前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本节课是设计,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制作时等过程,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更理解本节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燕子
    燕子3年前

    于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15135869591
    151358695913年前

    于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17790036948
    177900369483年前

    《时间表》一课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7790036948 每节课都有从学生的熟悉的情景入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5577
    55773年前

    本节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推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时间的实际问题,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巩固计算时间的方法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体会惜时守信的重要性;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增加对时间量感的积累。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5577 好的课堂就必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经过大脑思考过知识才是自己真正学会的知识。

    邓欢
    邓欢3年前

    本节课于老师在讲解时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邓欢 只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黄姣惠
    黄姣惠3年前

    于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量感。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黄姣惠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与生活

    王绪荣
    王绪荣3年前

    在课堂中,教师以两位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表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为突破口,让学生质疑后一步步深入。在探究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巩固 24 时记时法,更发现学生应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以此来制定作息时间 。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王绪荣 制作时间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涟漪高
    涟漪高3年前

    本节课是比较大的时间,学生感受起来起来比较困难。老师用身边的事情来让学生唤醒认识。直接给出表格让学生观察,对比两个同学的相同或者不同。这样就引发认知冲突。但是这节课是发现时差重要还是去感知较长时间的长短重要,还是发现时差,觉得因该是发现规划时间有量的意识和量的能力更为重要。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涟漪高 我觉得发现时间表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制时间表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17722827238
    177228272383年前

    本节课导入环节,由身边事物导入主题,容易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表。在读表,填表的过程中,复习了经过时间的计算,为下面解读小兰和古丽的时间表做好铺垫。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7722827238 导入环节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能唤醒学生感知,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

    15582087256
    155820872563年前

    老师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

    大脸猫爱吃鱼
    大脸猫爱吃鱼3年前

    本节课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借助画图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感悟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能够把抽象时间形象化。

    王妮
    王妮3年前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酥鸭
    酥鸭3年前

    通过表格让学生试着判断并求出作息时间,比如一节课的时间,课间休息多久等,再将两个学校的时间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

    刘亚丹
    刘亚丹3年前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而生活中有很多跟 “量” 有关的知识。本节课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天府新区独立基地季楠馨
    四川天府新区独立基地季楠馨3年前

    在现在这个时代中,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其实是缺乏的,更多的依赖身边的事物,例如闹钟等等。而时间观念又是机器重要的。与生活相联系的数学,也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量感。老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自主动手制作时间表,在制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的量。在对比中,进一步深化对时间的感知,量感也在不断地渗透。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这节课的时间量感是很难感知的,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了解教材与学生。

    grass3768
    grass37683年前

    于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上独具匠心,由于学生对钟面上的时刻能很快认识,并认识了 24 时计时法,学会了计算经过的时间。但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知到为什么在同一时刻两地的小朋友却做着不同的事情,因此教师让学生提前查阅一些资料。本节课教师在讲解时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grass3768 本节课教师可以进行学科整合使学生在数学课上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邓怡岑
    邓怡岑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陕西西安张博
    陕西西安张博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通过当地特色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结合自身习惯、特点与他人合作形成合理化建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有效的拓展了教学时间与空间。也联系实际,非常不错。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在这样的情景下,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方法,能正确数出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节课中已让学生体会到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鼓励学生独立观察,与同伴交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教育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表从表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学生猜某一节课的起始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不足之处;1、在制时间表的这个环节教师还是引导不到位还需继续改进。2、创设情境这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方面作用不大,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也不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935857191
    139358571913年前

    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多多 Reply55 多多 7 天前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3935857191 学习就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13935857191
    139358571913年前

    带领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能够与学生已有些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多多 Reply55 多多 7 天前

    广
    广3年前

    学生对于两地的时间有差异并不清楚,但于老师提前让孩子们阅读了相关资料,相信孩子们都会有所印象,于老师让学生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从而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材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在这样的情景下,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对钟面上的时刻能很快认识,认识了 24 时计时法,并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但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知到为什么在同一时刻两地的小朋友却做着不同的事情,因此可适当提前查阅一些资料。本节课教师在讲解时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时间的实际问题。

    4、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表,从中获取信息。

    难点 :制作时间表。

    教学资源: 作息时间表,投影仪、课件。

    教法: 启发、点拨、引导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出示上课铃声 师:同学们这个声音熟悉吗?

    生:上课铃声 师:多长时间后打下课铃声?

    生:40 分钟后 师:为什么?

    生:因一节课 40 分钟。

    师:铃声提醒我们一天在校作息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时间表,板书课题《时间表》

    师:大家今早晨几点起床?

    生:7:00、、、、、

    师:教育学生早睡早起,几分钟穿好衣服下床?

    生:5 分钟、、、、、、

    师:你能说说你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起床干穿衣服这件事吗?

    生:7:30 到 7:35 我起床穿衣服、、、、、

    师:大家什么时间都到学校了?

    生:8 时 师;为什么?

    生:8 时开始上课啦

    师:看来大家都能按时上学继续坚持。

    师:出示府西街小学的作息时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师分别遮拦一个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让学生计算,然后出示进行订正。

    生:8 时开始上课 生:一节课 40 分钟 生:课间 10 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应用意识,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按时睡觉、上学等习惯,同时为后面学习制时间表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2. 探究新知 培养量感

    师:出示古丽上课的时间表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节课从 10 点开始上课

    生:每一节课都是 40 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

    师:我们 8:00 上课古丽 10:00 上课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古丽 10 点才上课呀?古丽 8 点在干什么啊?

    师:出示乌鲁木齐古丽起床的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图看到的是什么?你想说点儿什么?

    生:古丽 8 点才起床,我们 8 点就已经开始上课了。

    生: 为什么同样是 8 点 古丽怎么才起床呀? 、、、、、

    师: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部分简述原因

    师:为什么呀?

    生: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 2 时(北京和我们挨的很近所以我们和新疆日出时间大约相差 2 小时) 、、、、、

    师:为什么两地会相差两小时?出示视频

    师:由于时间的差异国际统一划分时区来换算时间,山西属于东七区和东八区两个时区,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属于东六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学生渗透地理知识进行学科整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3. 解决问题 形成量感

    ①看一看,说一说

    师:出示上午第二节课古丽看了一下时间表,她看到的可能是下面哪个时刻?如果我们也看看时间表我们看到的又是哪个时刻?

    生:我们看到的是第一钟表的时刻,古丽看到的是第三个钟表的时刻。

    师:你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生:先看钟面时间再看是否在第二节时间段内

    生:先看第二节时间,在看钟面时间是否在第二节时间段内。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虽然都是第二节课但时间是不同的,将生活的 “量感” 转变为数学的 “量感”。】

    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时间表

    师:出示府西街小学下午的作息时间信息:我们下午 15:00 上课,5 分钟唱歌时间,然后上两节课,接着是 1 小时的课外活动

    师:你是怎样补充时间表的?先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读一读信息,然后独立补充时间表。然后在组内交流并展示。(在小组内讨论)

    师:出示对话内容:古丽:“我们下午从 15:00 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 1 时的课外活动。”
    生:新疆民族小学的第五节课的上课时刻是 15:00,下课时刻是 15:40,第六节课的上课时刻是 15:50,下课时刻是 16:30,课外活动开始的时刻是 16:30,结束的时刻是 17:30.

    生:第五节:15:00~ 15:40 第六节:15:50~ 16:30 课外活动:16:30~ 17:30

    师:通过制时间表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按时上下学、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设计意图: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

    4. 巩固练习

    ①下面是淘气星期六一天的活动安排。

    师:出示题。

    生:独立完成。

    ②课本 73 页的第二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再次经历读图、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同时规范学生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③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时间表。

    5. 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总结 师:我们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这节课的知识体系,形成时间量感,让学生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时间表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第一节:10:00 ~ 10:40 第二节:10:50 ~ 11:30 眼保健操:11:30 ~11:35 课间操:11:45 ~ 12:05 第三节:12:05 ~ 12:45 第四节:12:55 ~ 13:35 午 休:13:35 ~ 15:00! [1631355081.png](https://cdn.casdoor.com/casdoor/casnode/topicPic/15835880438/1631355081.png?t=1631355081450562900)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进来的同仁们本节课我们可以重点考虑一下:本节课时间量感如何培养?本节课到底让学生感知什么?、、、、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教案二稿反思

    我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环节进行了修改目的就是让学生一开始就感知到这个时间段中我们在上一节课这件事,也感知出一节课四十分钟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同时也起到首尾呼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个修改的地方就是我不仅要让学生明白 “新疆的日出比山西晚 2 小时的”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晚 2 个小时,渗透科学知识进行学科整合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最后板书也做了修改。通过修改能很好的突破难点也轻松的培养了学生的时间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团队磨课图片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5835880438](https://bbs.xsj21.com/member/15835880438) 通过多次试讲发现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围绕困惑点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深度思维,促使学习真实发生,促进学习知识走向 “素养”,从教会走向学会,从零散式学习走向整体性学习,从 “浅层学习” 走向深度学习。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 24 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材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 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在这样的情景下,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对钟面上的时刻能很快认识,认识了 24 时计时法,并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但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在同一时刻两地的小朋友却做着不同的事情,本节课教师在讲解时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时间的实际问题。
    4、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的时间量感。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表,从中获取信息。
    难点: 制作时间表。
    教学资源: 作息时间表,投影仪、课件。
    教法 :启发、点拨、引导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出示上课铃声
    师:同学们这个声音熟悉吗?
    生:上课铃声
    师:多长时间后打下课铃声?
    生:40 分后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节课 40 分。
    师:铃声提醒我们一天在校作息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时间表,板书课题《时间表》
    2. 探究新知 培养量感
    师:出示调查单
    调查单
    1、昨晚几时上床睡觉? 2、早晨几时起床?
    3、起床穿衣服用了多长时间?4、你能说说你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起床穿衣服的吗?
    起床穿衣服:---- ~---
    师:根据前两个问题让学生计算睡眠时间
    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教育学生早睡早起按时上学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告学生响应教育部
    最新出台的五项管理中的一项(睡眠管理: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达 10 小时。

    师:读第三个问题教育学生不能拖拉要珍惜时间。
    师:读第四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做一件事情需要有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师:大家最迟几时就全部坐在教室啦?
    生:8 时
    师:教育学生按时上学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
    师:出示府西街小学的作息时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师分别遮挡一个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让学生计算,然后出示进行订正。
    生:8 时开始上课
    生:一节课 40 分
    生:课间 10 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圈重点信息,
    师:根据遮挡的时间教师提问第一节课的下课或者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不要可以吗?
    生:回答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如果不要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
    师:请你算一算这两个时刻分别是多少?
    生:8 时 25 分 + 40 分 = 9 时 05 分
    生:9 时 05 分 + 10 分 = 9 时 15 分
    生:9 时 55 分 - 40 分 = 9 时 15 分
    师:10:20~11:00 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并圈出来
    生:我们在上第三节课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复习了计算某一时刻和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建立应用意识,进行时政教育,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早睡早起按时上学、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制时间表打下基础。】
    师:出示古丽上课的时间表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节课从 10 时开始上课
    生:每一节课都是 40 分,课间休息 10 分。……
    师:我们 8:00 上课古丽 10:00 上课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古丽 10 时才上课呀?
    ……
    师:出示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部分简述原因,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答案就在其中。
    师:为什么呀?
    生: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 2 时(北京和我们挨的很近所以我们和新疆日出时间大约相差 2 小时)
    ……
    师:为什么两地会相差两小时?出示视频
    师:由于时间的差异国际统一划分时区来换算时间,山西属于东七区和东八区两个时区,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属于东六区。每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师:12:05~12:45 古丽在干什么?边说边圈
    生:上第三节课
    师:10:50~11:00 我们和古丽分别在干什么?
    生:我们在上第三节课,古丽在上第二节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同时给学生渗透地理知识进行学科整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做同样的事情但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却不同,经过的时间是相同的。同样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却干着不同的事情。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3. 解决问题 形成量感
    ①看一看,说一说
    师:出示上午第二节课我们和古丽都看了一下时间表,分别看到的可能是下面哪个时刻?
    生:我们看到的是第一钟表的时刻,古丽看到的是第三个钟表的时刻。
    师:你是如何找到答案的?
    生:先看钟面时间再看是否在第二节时间段内
    生:先看第二节时间,在看钟面时间是否在第二节时间段内。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虽然都是第二节课但时刻是不同的,将生活的 “量感” 转变为数学的 “量感”。】
    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时间表
    师:出示府西街小学下午的作息时间信息:我们下午 15:00 上课,5 分唱歌时间,然后上两节课,接着是 1 小时的课外活动
    师:抽生读题,请找一找下午我们要干那些事?几时开始?
    生:读一读信息,然后在组内交流并展示。(在小组内讨论)
    师:出示对话内容:古丽:“我们下午从 15:00 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 1 时的课外活动。”
    师:请补充新疆民族小学的作息时间
    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抽生上台板书。
    生:新疆民族小学的第五节课的上课时刻是 15:00,下课时刻是 15:40,第六节课的上课时刻是 15:50,下课时刻是 16:30,课外活动开始的时刻是 16:30,结束的时刻是 17:30.
    生:第五节:15:00~ 15:40
    第六节:15:50~ 16:30
    课外活动:16:30~ 17:30
    ③师: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作息时间表。
    生回答
    【设计意图: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时间量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 课堂小结
    师:打下课铃,下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在上课与下课铃声的这两个时刻之间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录课
    【设计意图:通过首尾呼应形成时间 “量感”】
    板书设计

    时间表
    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山西晚大约 2 时


    府西街小学作息时间表 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
    晨 读:8:00~ 8:20 第 一 节:10:00 ~ 10:40
    第 一 节:8:25~ 9:05 第 二 节:10:50 ~ 11:30
    第 二 节:9:15~ 9:45 眼保健操:11:30 ~ 11:35
    课 间 操:9:55~ 10:15 课 间 操:11:45 ~ 12:05
    第 三 节 10:20~ 11:00 第 三 节:12:05 ~ 12:45
    第 四 节:11:10~ 11:50 第 四 节:12:55 ~ 13:35

    午 休:11:50~ 15:00 午 休:13:35~15:00

    下午预备:15:00 ~15:05(唱歌) 第 五 节:15:00 ~15:40

    第 五 节: 15:05 ~ 15:45 第 六 节:15:50~16:30

    第 六 节: 15:55 ~ 16:35 课外活动:16:30~17:30

    课外活动: 16:35 ~ 17:35










    13934350392
    139343503923年前

    @15835880438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复习了计算某一时刻和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建立应用意识,进行时政教育,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时间 “量感” 和早睡早起按时上学、惜时守信的好习惯,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制时间表打下基础。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3934350392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着,教师要让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力等合理应用到生活中。

    赵娅莉
    赵娅莉3年前

    @15835880438 于老师通过进行点拨、引导, 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表从表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学生猜某一节课的起始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3934350392
    139343503923年前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虽然都是第二节课但时刻是不同的,将生活的 “量感” 转变为数学的 “量感”。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13934350392 培养学生的量感很关键,孩子的一生知识可以忘但能力感知绝对忘不了

    1197060443
    11970604433年前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1197060443
    11970604433年前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得到所需信息和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养成惜时守信的习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化成数学中的 “量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1197060443
    11970604433年前

    于老师通过进行点拨、引导, 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表从表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学生猜某一节课的起始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洋宝
    洋宝3年前

    于老师通过两个不同情境的对比以及学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书本中一下子跳转到生活实际中,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星星123
    星星1233年前

    通过于老师的引导, 让学生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星星123
    星星1233年前

    于老师通过一节课 40 分钟来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星星123
    星星1233年前

    于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将生活中的 “量感” 转变为数学的 “量感”。

    赵娅莉
    赵娅莉3年前

    导入环节,由身边事物导入主题,容易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表。在读表,填表的过程中,复习了经过时间的计算,为下面解读小兰和古丽的时间表做好铺垫

    赵娅莉
    赵娅莉3年前

    于老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质疑后步步深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究中,让学生巩固 24 时记时法,学生应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以此来制定作息时间 。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量感是人们的视觉和触觉等感官对数和量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学生生活量感是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生活量感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等性质,因此生活量感必须向数学量感嬗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对事物量的定量刻画和定性描述的能力,这种精致化、精细化的把握描述量的能力,只有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数学活动才能形成,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感量活动,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数学量感。

    cc
    cc3年前

    于老师从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知识;于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动手制作时间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6:24 · PVG 00:24 · LAX 09:24 · JFK 12:2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