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广东深圳南山基地的张志景,很荣幸能够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混合式学习” 主题专场活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和团队成员吕阮珠、陈广燕和李秋漫老师,结合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对本节课进行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探索。 我们团队选择的课题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看一看》。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期待能够收到大家对本节课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本贴主要内容导览
电子教材图:https://bbs.xsj21.com/t/1637#r_59430
课前的思考:https://bbs.xsj21.com/t/1637#r_59431
课前导学单:https://bbs.xsj21.com/t/1637#r_59437
教学设计 1 稿:https://bbs.xsj21.com/t/1637#r_59432
第 1 次执教教研:https://bbs.xsj21.com/t/1637#r_70071
教学设计 2 稿:https://bbs.xsj21.com/t/1637#r_70072
第 2 次执教教研:https://bbs.xsj21.com/t/1637#r_70076
导学单(定稿):https://bbs.xsj21.com/t/1637#r_70079
课堂教学录像(定稿):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NjIwNDY3Ng==.html
教学设计(定稿):https://bbs.xsj21.com/t/1637#r_70328
练习单(定稿):https://bbs.xsj21.com/t/1637#r_71654
教学反思(定稿):https://bbs.xsj21.com/t/1637#r_71661
选题思考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学生在一年级、三年级已经掌握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从相对的位置观察物体等知识,本课是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点难度不大。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全班一起观察由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环节中,如果在黑板上统一展示实物,则由于学生所处位置不同,对知识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在验证学生所画的正面、侧面、上面图的环节中,较难操作。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从三维到二维的过程需要 “亲眼所见” 来帮助理解。而在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 3.0 中,用摄像头代替眼睛来观察物体,使得观察的过程十分具象,也清晰地验证了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图形,并且将实际观察到的物体的面与所画的图形一一对应,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适合学生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选择该课来结合新世界小学数学微课 3.0 来进行混合式教学。课前,我们设计导学单,让学生先学,可是却没有全部学完。而是将难度较低的观察 3 个小正方体以内的学习内容先给学生学习,经历 3 个小正方体正面的观察和画图(正面比较容易观察,难度低),再者是以 3 个人物帮助学生代入 3 个方位观察,最后我们又要求画出 3 个方位看到的形状。层层递进,在问题导学内容设计上,先简单的观察和画图,再稍复杂(3 个方位)的观察,最后再次画图(为了降低画图难度,我们选择上一环节的物体作为画图对象)。课中,我们将观察四个小正方体搭建的图形并画图,这一重难点作为微课展示的内容,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画图之后。微课资源中随着镜头的变化,学生直观的看到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课后,我们拟将微课中出现的课本练习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分。给学生的练习中,如果出现错误,将相应的微课片段给学生再次学习。为了达到快速看到微课的目的,我们拟用码书,将微课获取方式转化为二维码,附在题目的旁边,学生可以随时扫描观看。
《看一看》教学设计 1 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
【教学目标】
(一)观察立体图形(最多 4 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二)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三)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立体图形正面,上面和侧面的形状(最多 4 个小正方体搭成)。
难点:能画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最多 4 个小正方体搭成)。
【教学准备】
新世纪小学 3.0 微课、PPT、GeoGebra 软件、导学案、学具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形。
【课前导学设计】
(一)将完整 3.0 微课进行分段,分开使用
将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下册《看一看》进行剪辑拆分成几个短视频
(二)制作导学案,学生根据指引学习
1、观看视频一,请在方格纸中尝试画出该物体的正面。完成后开始观看视频二。
2、淘气、笑笑、小鸟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3、观察物体,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先学习微课片段,尝试解答,进行思考,再看微课正确答案的讲解是导学的基本思路。让学生直接看完整体的微课,直接呈现答案,我们认为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所以我们将微课进行了分段,思考完了前一部分内容,再看微课讲解答案,开启下一步的学习。在问题导学内容设计上,学生首先是经历初步观察 3 个小正方体的正面,并画下来。只感受一个难度较少的正面方向的观察和画图。接着代入 3 个人物角色观察的 3 个方向,连一连看到的图形,扩大观察的角度。最后去掉 3 个角色的辅助想象,直接观察这个图形,并画一画。从最开始的一个方向的观察和画一画,逐步扩大到 3 个方向的观察和画一画,层层递进。
【课中教学过程】
【检查课前学习情况】
检查一:观察图形的正确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提前用微课和导学案学习了,现在我要来检验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
师:这是一个由 3 个小正方体搭建的图形,淘气从哪个方向上看的?看到的第几幅图?
师:小鸟从哪个方向上看的?看到的第几幅图?
师:为什么淘气能看到 3 个正方形组成的图案,小鸟只能看到 2 个?
生:小鸟看不到下面的一个小立方体。
师:最后一个连一连,还用想吗?谁看到的?为什么?
生:不用,是笑笑看到的,因为只剩下最后一个,没有选择了。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有时候遇到难以确定的题目时,也可以像这样把简单的,可以确定的先选,先排除。那最后一个就是正确答案了,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排除法。尽管我们已经选出来,但我还是要再问问大家,为什么笑笑也只看到 2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设计意图】检查巩固学生进行正面、上面和侧面三个方向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同时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排除法。
检查二:画物体三视图的规范
出示:不同学生的画图情况,标注 A/B/C...
师:这是同学们观察这个物体后,画图的情况,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师:A 是什么原因你不喜欢?....(依次请学生回答总结)
【设计意图】检查巩固画图规范。
【4 个小正方体的固定搭建】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 3 个小正体搭建的图形,敢不敢研究更难的?
出示要求:搭建物体,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P53)
教师巡视:挑选 2 名已完成的学生在黑板使用教具,展示自己观察到的形状。
师:这两个同学,观察到的一样吗?那不一样?你支持谁的?
播放微课:验证并正确示范。
【设计意图】由 3 个小正方体搭建图案过度到 4 个小正方体的观察和画图,提高难度,再次经历三维图形和二维图形的转化。通过微课资源,微课中将镜头切换,直观的看到 3 个方位观察到的图形,验证学生的猜想。
【4 个小正方体的自由搭建】
师:你想不想自己也搭一个来玩一玩?利用 4 个小正方体,自由搭建一个图形,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教师巡视:挑选 2 组已完成的学生在黑板使用教具,展示自己观察到的形状。
第一组:
师:想象一下,这个同学观察的对吗?这里我请来一个小助手 GeoGebra,帮助我们验证。我把这个同学搭建的图形交给它,它就知道了答案。
师:这个同学是怎么搭的?第一层有几个小正方体,第二层呢?放在哪里?
师:正面的对吗?依次验证上面和左面。
第二组: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这个同学是怎么搭的?第一层有几个小正方体,第二层呢?放在哪里?
师:正面的对吗?依次验证。
【设计意图】4 个小正方体的搭建方式有很多,自由的搭建有助于增加儿童搭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过要注意搭建的要求,不然容易出现不重叠的搭建方式,超出研究的范畴。通过 2 组较难的搭建上台分享,使用 “GeoGebra” 软件 3D 效果验证,让学生感受物体变化的过程,直观演示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的物体形状。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转化】
师:其实还有很多种搭建的方法,这里面有你搭建的类型吗?你观察出来了吗?
出示:所有搭建方法和三视图。
师:刚才我们都是观察物体,想象,操作,画出看到的图形。现在我要来反过来考考你了,这里面的图案,有个图案我从正面看到的是(PPT 出示),请问我可能观察是的这里面哪个物体?(P54)
师:上面观察到的是(PPT 出示),请问我可能观察是的这里面哪个物体?
师:左面观察到是(PPT 出示),请问我可能观察是的这里面哪个物体?
出现不同的意见或难以确定的答案时,教师使用 “GeoGebra” 软件进行猜想的验证。
【设计意图】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化,感受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能存在搭建方法的多样性。
【回顾课堂、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巩固】
课后练习题和书本上的练习微课资源配套(按知识点相关),不理解可以直接观看微课片段,为方便观看,使用码书,将每个微课片段二维码放在题目旁边。
学生先学习微课片段,尝试解答,进行思考,再看微课正确答案的讲解是导学的基本思路。让学生直接看完整体的微课,直接呈现答案,我们认为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所以我们将微课进行了分段,思考完了前一部分内容,再看微课讲解答案,开启下一步的学习。在问题导学内容设计上,学生首先是经历初步观察 3 个小正方体的正面,并画下来。只感受一个难度较少的正面方向的观察和画图。接着代入 3 个人物角色观察的 3 个方向,连一连看到的图形,扩大观察的角度。最后去掉 3 个角色的辅助想象,直接观察这个图形,并画一画。从最开始的一个方向的观察和画一画,逐步扩大到 3 个方向的观察和画一画,层层递进。
4 个小正方体的搭建方式有很多,自由的搭建有助于增加儿童搭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过要注意搭建的要求,不然容易出现不重叠的搭建方式,超出研究的范畴。通过 2 组较难的搭建上台分享,使用 “GeoGebra” 软件 3D 效果验证,让学生感受物体变化的过程,直观演示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的物体形状。
张老师课堂的亮点是将观察四个小正方体搭建的图形并画图,这一重难点作为微课展示的内容,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画图之后。微课资源中随着镜头的变化,学生直观的看到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课后,老师拟将微课中出现的课本练习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分。给学生的练习中,如果出现错误,将相应的微课片段给学生再次学习。为了达到快速看到微课的目的,老师拟用码书,将微课获取方式转化为二维码,附在题目的旁边,学生可以随时扫描观看。
。通过三种不同展示方法(实物展示、方块塔、全屏投影)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空间观念。活动环节恰到好处。由几个大块分别达到不同数量或摆放的正方体可能从某个位置观察看到的相同、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种摆放的正方体可能看到的也不同等教学目标。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听张老师上课总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语气温和,语调平缓,但这也导致可能对于孩子来讲缺乏重点辨识度与一定的积极性。对空间观念理解到位。张老师通过多种培养孩子空间观念的方法去做,且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美中不足的是想象这一部分有所缺失,这可能让这节课损失了本该有的亮点,另外想象可能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最有效的方法,缺少这一环节,想象 —— 验证就变成了简单的操作 —— 记录,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课中学生先学习微课片段,尝试解答,进行思考,再看微课正确解答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方向的观察,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排除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值得学习!
将微课进行了分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导学生进行正面、上面和侧面三个方向的观察方法,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老师通过三看微课,从课前先看微课,根据微课内容学习,为课中讨论的深度和内容埋下伏笔;课中渗透微课,通过教学材料的多样性,能够提高学习兴趣,避免学习疲劳;课后再看完整微课。学生有困惑,重复学习。设计的非常巧妙,考虑的也很周全,从不同的层次解决了学生预习难的问题,通过微课指导,提升了预习效果,最大化的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次执教后教研
执教中我们发现本来预设学生在导学的第一个问题学习中没有问题,所以直接略过,但是实际上出现 1-2 个同学出现偏差。在第三个环节中让学生自由搭建,在重复性的验证,对下面的而言存在着学习空挡,最后的环节限制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思考,降低了难度,也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发散。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拟采用以下教学设计上的改进: 1、修订导学单,同时从导学单的第一个问题开始核对学生的先学情况。 2、第三个环节自由搭建做出改动,学生展示的时候,不说明自己看到的是那个面,而是让下面的同学猜想,相当于展示的学生给下面的学生出了一个本节课的习题,避免没展示的学生无所事事,再进行验证。 3、最后一个环节,不做限定,自由发散思维想象。
《看一看》教学设计 2 稿
一、梳理导学单
(一)第一个问题 (观察的方式;画图的规范)
第一部分:观察的方式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答案
师:你能描述一下,正面看到的形状吗?
(2 个小正方形,第一层 1 个,第二层 1 个,你先告诉大家你看到你几个正方形。再告诉大家正方形的排布,第一层有 1 个,第二层.....)
师:示范一下,怎么从正面观察这个物体
师:我站在正面,不是只看到 2 个小正方形,我还看到了上面的面。这是为什么?
(我的眼睛要和物体正面的高度差不多)
第二部分:画图的规范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画得怎么样?
师:评价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谁再来补充。
(画图基本要求:尺子,阴影,铅笔)
(二)第二个问题 (不同角度看到的可能不同;明白可能存在视野遮挡;排除法)
师:谁来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位观察的?
师:你能描述一下淘气看到的图形吗?
(看到 3 个小正方形,第一层 2 个,第二层 1 个,并且是在右边)
师:笑笑呢?
师:为什么淘气和笑笑看的不一样?
(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不一样)
师:为什么笑笑只能看到 2 个小正形?
(存在遮挡)
师:最后一个还用想吗?
(排除法的渗透)
师:小鸟看到 2 个正方形的原因是什么?
(存在遮挡)
(三)第三个问题 (消除脚手架,直接猜想人的三视图;标注清楚是那一面看到的)
师:同学们,你发现没有,现在要你观察的物体和淘气,笑笑刚才观察的物体有什么联系?
(一样)
师:那你看到的形状和他们看到的有什么关联?
(我看到的正面就是淘气看到的,我看到的上面就是小鸟看到的,我看到的左面就是笑笑看到的)
师:为什么?
师:我来看看大家画图的情况。
(挑选 2 个代表图,1 个正确,1 个图形位置和描述对不上)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个同学的作业?
(再次巩固画图规范)
师:这个同学错误原因是什么?
(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看的哪一面)
二、四个小正方体搭建(固定) (微课验证)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 3 个小正方体的搭建,现在我们研究个更难的,这是由 4 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图形,你先猜想一下它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画在学习单上,再搭一搭,验证一下。
师:这是某个同学观察到的图形,跟他一样的举手,有没有不一样的。投屏
(存在不一样的情况,就在黑板上贴上不同的情形)
师: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为什么只看到 3 个小正形,这不是 4 个小正方体吗?
(存在遮挡)
师:我们通过一个微课,来验证一下同学们观察得对不对。
师:这是一个同学的谁来评价一下他画得怎么样?
三、四个小正方体搭建(自由) (软件验证,IPAD 验证)
刚才是张老师指定的图形,你们想不想自己搭建一个图形。下面利用手中的 4 个小正方体,搭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出来的图形。
(指定 2 组上去搭建,同时摆一摆)
师:黑板上是这组同学观察这个图形,通过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图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哪个是他正面看到的?这幅是哪个面看到的?最后这个呢?
师:我们看看大家的猜想和他的一样吗?
师:下面我请出一个软件小助手帮我快速验证一下。
(搭建图形,验证)
师:这是另一组同学搭建的,以及观察的形状。大家认为这个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这个呢?
师:现在我利用摄像头代替我们的眼睛,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
四、正面是 3 个正方形的探索 (摄像头)
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不错,张老师现在还是有 4 个小正方体,正面看到的是 3 个小正方形,有几种搭建的方式?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IPAD 摄像头验证)
师:那你能够通过一个面就判断出这个搭建的物体是什么样的吗?
师:你有什么收获?
《看一看》教学设计终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
【教学目标】
观察立体图形(最多 4 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正确观察立体图形(最多 4 个小正方体搭成),画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最多 4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具:8 个大正方体,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GeoGebra 软件、学习单、PPT
学具:96 个小正方体
【课前思考】
课前我们主要思考 3 个方面的内容:怎么上《看一看》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混合学习的方式有哪些?《看一看》这节课怎么使用混合式学习比较合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层层递进的,一般从实际物体出发,逐步抽象出几何图形。在以往的课例研究中发现,培养学生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活动的形式和主要时间都集中在让学生参与操作,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感知物体实物和几何图形;利用信息技术,比如图形的 3D 效果变化和摄像头移动直观看到的形状,使得难以凭空想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动起来。
混合式学习的类型比较多样,这里我们集中在利用微课等线上资源结合线下课堂的混合讨论。按时间顺序简单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混合:课前先看微课,根据微课内容学习。与翻转课堂的形式有些类似。根据课的类型和深度不同,先学的程度也不同。这也为课中讨论的深度和内容埋下伏笔;课中渗透微课。一般将口头难以呈现、拓展的新内容、情景导入作为微课展示的环节,教学材料的多样性,能够提高学习兴趣,避免学习疲劳;课后再看完整微课。学生有困惑,重复学习。 那么《看一看》这节课怎么使用混合学习方式,把新世纪小学 3.0 微课这么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起来呢?首先我们认为一节课,他是有完整的生态的,应当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另外不能为了使用微课而使用微课,在具体环节使用某个微课,一定是要却有其实际意义,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突破重难点。基于这几点考虑,我们拟对微课进行切分,切成几个部分,不同利用,而不是呆板的直接看完整个微课。课前,我们设计导学单,让学生先学,可是却没有全部学完。而是将难度较低的观察 3 个小正方体以内的学习内容先给学生学习,经历 3 个小正方体正面的观察和画图(正面比较容易观察,难度低),再者是以 3 个人物帮助学生代入 3 个方位观察,最后我们又要求画出 3 个方位看到的形状。层层递进,在问题导学内容设计上,先简单的观察和画图,再稍复杂(3 个方位)的观察,最后再次画图(为了降低画图难度,我们选择上一环节的物体作为画图对象)。课中,我们将观察四个小正方体搭建的图形并画图,这一重难点作为微课展示的内容,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画图之后。微课资源中随着镜头的变化,学生直观的看到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课后,我们拟将微课中出现的课本练习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切分。给学生的练习中,如果出现错误,将相应的微课片段给学生再次学习。为了达到快速看到微课的目的,我们拟用码书,将微课获取方式转化为二维码,附在题目的旁边,学生可以随时扫描观看。
【学习单】(具体内容看学习单的图片)
将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四年级下册《看一看》进行剪辑拆分成几个短视频,导学单中,呈现 3 个视频。视频一片段在整个微课中截取的时长为 00:00-02:00,视频二片段时长为 02:00—03:20,视频三片段时长为 03:20-03:55。
看完一个视频做 1 道相对应的练习题,同时练习题的答案放在下一个视频的开头,为了方面观看,将视频资源转化成码书,附着在相应的练习题旁边。
【教学过程】
一、梳理导学单
出示 导学问题一:在方格纸中尝试画出该物体的正面。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答案?
(展示学生作品)
师:你能描述一下,正面看到的形状吗?
(正方形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师:谁能示范一下,怎么从正面观察这个物体?
(学生如果未能正确示范,教师观察,提出问题)
师:我站在正面观察,和大家看的不一样,我还看到了上面,这是为什么?
(我的眼睛要和物体正面的高度差不多)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画得怎么样?
师:评价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谁再来补充。
(引导画图基本要求:尺子,边框,清晰,最好有阴影)
【设计意图】通过正面观察的示范讨论,明确观察的方式;引导画图的注意事项;规范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的数学语言描述。
出示 导学问题二:想一想淘气,笑笑和小鸟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师:谁来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位观察的?
师:你能描述一下淘气看到的图形吗?
师:笑笑呢?
师:小鸟呢?
师:同样的一个物体,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形状不同?
(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不同)
师:为什么小鸟只能看到 2 个小正形?
(存在遮挡,指明谁遮挡谁)
师:笑笑看到 2 个正方形的原因是什么?
(存在遮挡,指明谁遮挡谁)
【设计意图】不同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某一方位观察时,如果存在视野的遮挡,我们会看不到一些物体。
出示 导学问题三:把你看物体正面、上面、左面的形状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个物体似曾相识?
(同刚才研究的物体一模一样)
师:那你看到的形状和他们看到的有什么关联?
(我看到的正面就是淘气看到的,我看到的上面就是小鸟看到的,我看到的左面就是笑笑看到的)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画图的情况?
(出示和问题 2 一样的答案,引导标注观察方位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要求画出从某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就是想象自己在物体的某方位观察;注意标注清楚所画形状是从什么方位观察得到的。
二、四个小正方体固定搭建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 3 个小正方体的搭建,现在我们研究个更难的,这是由 4 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图形,你先猜想一下它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画在学习单上,再搭一搭,验证一下。
师:这是某个同学观察到的图形,跟他一样的举手,有没有不一样的。
(投屏,如果存在不一样的情况,拍摄比较)
师:我们通过一个微课,来验证一下谁观察得对。
(播放事先剪辑视频片段 4)
师:这是一个同学的谁来评价一下他画得怎么样?
(再次巩固画图的规范)
师:为什么 4 个小正方体,从上面观察只能看到 3 个小正方形?
(存在遮挡,指明谁遮挡谁)
【设计意图】探究 4 个小正方体的观察和 3 个方位看到的形状,用微课验证学生的猜想观察。同时,明晰 4 个小正方体中的遮挡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四个小正方体的自由搭建
刚才是张老师指定的图形,你们想不想自己搭建一个图形。下面利用手中的 4 个小正方体,搭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出来的图形。(指定 2 组上去搭建,同时摆一摆看到的形状)
师:黑板上是这组同学观察这个图形,通过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图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哪个是他正面看到的?这幅是哪个面看到的?最后这个呢?
(最后一个答案,渗透排除法的问题解决策略思想)
师:这是哪一组同学的作品,大家的猜想和你一样吗?
师:下面我请出一个软件小助手帮我快速验证一下。
(使用 GeoGebra 搭建图形,分别验证)
师:这是另一组同学搭建的,以及观察的形状。大家认为这个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这个呢?
师:现在我利用摄像头代替我们的眼睛,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
【设计意图】自由搭建释放学生喜欢玩的天性,同时尝试不同的搭建方式,丰富脑海中 4 个小正方体搭建的样式。学生上来展示搭建,相当于出了一道观察物体的题目给全班的同学练习。使用 Geogebra 构建能够视觉透视的 3D 物体,帮助学生直观的明晰图形的变化过程,同时结合平板摄像头验证学生的猜想,多种验证方法结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四、正面观察是 3 个正方形的物体搭建探索
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不错,张老师现在还是有 4 个小正方体,正面看到的是 3 个小正方形,有几种搭建的方式?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平板摄像头验证,出现不是面和面重叠的情况给予鼓励)
师:那你能够通过一个面就判断出这个搭建的物体是什么样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立体图形的搭建,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明白不能通过一个方位观察得到的形状判断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
五、课堂总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
(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多个环节使用了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先将整个微课按需求剪辑成 6 个视频片段。课前通过看 3 个视频片段学习难度较低的 3 个小正方体的搭建,看 1 个视频做 1 道题目,反馈学生看视频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也能有针对性的重复看自己不懂的那一部分视频。课中使用 1 个视频片段验证学生观察 4 个小正方体的准确性,同时第三个环节发散学生思维自由的搭建,学生存在着多种的搭建方式,不能依靠微课事前的准备来验证,于是使用 GeoGebra 现场搭建,通过 3D 视觉透视验证学生的观察。课后,在 2 道典型例题旁边各附上 1 各微课讲解,方便对本题不太理解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复学习。混合式学习的方式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立体图形,画出正面,左面和上面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既然是先学习了微课的内容,是有基础的上课,在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班级。我们对课堂的节奏和深度上的把握可以再大胆一些。课堂第一个环节检查导学单,可以让学生试着直接上台讲解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再由下面的学生互质互评,完成本导学单的学习讨论。再者,课前看微课,做学习单的时候,学生如果有一个线上的学习交流圈,可以分享交流一下同学之间的想法,在线下讨论的时候,深度和层次可能会发生更大的改变。所以如果再设计的话,拟通过 “全景课堂” 和 “小打卡” 建立线上学习圈,线上学习圈支持点赞,图片,文字和语音点评等交流功能。
活动综述
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提供的良好平台,让我们在教学技艺和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上更近一步。混合式学习的趋势在疫情之下显得愈发突出。在前期出现了大量的线上教育资源之后,而后在疫情慢慢归于平淡,线下教学逐步回归正常的情况下,再次利用好这些线上教育资源,成为我们关心的教育议题之一。同时,这种混合式学习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我们在本次比赛中探索的要素。经过长达一学期的教学探索和讨论,查阅多方的资料,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方式怎么结合才比较好?我方从课前,课中,课后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应用,同其他省份的教师商讨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无止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混合式学习的一般教学范式,拓展其应用的课程类型。
教学设计中课前先看微课,根据微课内容学习。体现翻转课堂根据课的类型和深度不同,先学的程度也不同。这也为课中讨论的深度和内容埋下伏笔。课中渗透微课将口头难以呈现、拓展的新内容、情景导入作为微课展示的环节,教学材料的多样性,能够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