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商店》教学设计(四)稿
吉林长春农安基地(一) 周淑艳
学习内容 :北师大第 4 版教材二年级上册,14-15 页《小小商店》
教材分析 :
认识人民币是 “数与代数” 的领域。本单元最初是一年级下学期第 3 版的教学内容,把编者改为现在第 4 版二年级上,是由于一年级下孩子的年龄较小,生活中对于人民币的实际使用经验少,特别现在线上消费增多的实际情况,会造成他们生活经验积累少,兑换人民币过程中计算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后移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购物经验会更丰富,计算能力更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更自信。而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只有通过真实的买卖活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而本节课是在学生经过第一课时 “买文具” 中认识小面额货币及简单购物,第二课时 “买衣服” 认识大额人民币并购买单一物品,且尝试不同付钱方法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的一课现实情境中的购买活动。并且前面也学过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特别是在后续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时还会涉及到元角分的迁移与模型转化的运用。
教材编排本课时的目的有两方面 :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与应用;二是让学生学会在购物过程体会付款多样化的方法,在 100 以内估算和数感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感及量感。数感是在计算与操作中巩固与发展,而量感是在人民币的张数,本质上是单位相同的标准量的相等上进行渗透与发展,培养学生解决人民币使用问题的能力。本课内容主要分为购买 “玩具”、“文具” 和 “体育用品” 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学生喜爱和熟知的。在每部分都安排有顾客和售货员进行付钱和找钱的实践活动,在情境图的中间还提出了算钱、付钱、找钱三类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在情境创设与实际操作活动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量感在课堂中真实发生,体会人民币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有了 100 以内加减法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对于解决 “一共要花多少钱和应找回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多少难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很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前两课时的学习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关于人民币的面值、换算等方面的知识,也初步知道了在具体的简单购物活动中如何付钱、找钱的方法,而本课是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以及应用人民币的综合课,通过购物情境,达到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的目的。本课内容除了 “一共要花多少钱” 和 “付给 x 元,买了某件东西,应该找回多少元”、给定具体面值和数量探索付钱方法的购物问题,还涉及到了比较 “x 物比 x 物贵多少元” 这样的为渗透有选择性的购物(节约)思想做铺垫的问题,以及 30 元可以买那两样物品的估算问题。这些计算问题对学生来说虽然没有多大难度,但本节课商品分为三类,每类 8 种或 9 种,信息增加,通过解决这几个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前面两课的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清楚购物中会遇到哪些基本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在多样化的付款方式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从而能够突出 “量感” 的渗透与体会。
学习目标 :
1. 在购物活动中,通过解决具体的购物问题,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在具体活动中渗透量感。
2. 通过购物活动,巩固和应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能力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 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购物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 在购物活动中,通过解决具体的购物问题,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在具体活动中丰富和发展量感。
教学难点 :人民币张数的量感与面额数值的综合易混淆认知,即付钱多样性的等价关系,让学生体验并实践付款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样币、简易物品卡(上面写上物品名称与价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 出示红包动画:同学们,过年你们都收到压岁钱了吧?淘气也给你们准备了红包呢,想点开看一看这里边有多少钱吗?不过宽带红包你得快速的数一数算一算里边有多少钱呦!谁想试一试?(红包里边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2--3 张)
2. 老师也给你们每人准备了红包,快打开看一看,数一数里边有多少钱吧?
3. 这些钱能做什么呢? (预设:买文具、买食品、买衣服)人民币用处这么大,我们一定要(爱护它)要想买东西我们得去(商店)
4. 老师想在咱们班里开办一个小小商店,可是谁来做售货员呢?
5. 想应聘售货员和收银员,你们得通过神秘人的考验才行,有信心吗?考验场地就定在小小商店。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小小商店看一看,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6. 大家请看:这里有三张柜台照片,(课件依次出示三张柜台图片),首先是(玩具)柜台,接着是(文具)柜台,最后是(体育用品)柜台。
7. 从这些柜台上,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最近经历来切入学习,既能激发认知,又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认识购物中的货币应用及量感的积累与发展,即不同钱数购买多种不同商品。通过学生介绍柜台物品,让学生了解柜台物品及其价格,使学生进入真实情境中体验,从而为后面解决笑笑几人的购物问题以及随后的模拟购物做好铺垫。】
二、 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量感
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物品的价格有了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第一个考验我们的是谁呢?
1.(笑笑的问题,课件出示笑笑购物图片)
(出示 3.0 微课,由笑笑提出问题 ),她买了 1 架飞机和 1 辆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1)你能帮助她解答这个问题吗? 先悄悄的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2) 算出来了吗?谁能说一说。
【 设计意图:本环节改为微课 3.0,是基于试课当中,我们发现孩子对于本课是学过的,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把这几个问题串调整成微课 3.0 这种动画的形式改变了一问一答的单调枯燥,在很大程度上能积极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整课堂节奏,并且能和他们喜欢的数学朋友笑笑、淘气、奇思、妙想直接对话互动,更能引发孩子的积极思考。】
2. 奇思的问题(课件出示奇思购物图片)
(1)第二位考验我们的是(奇思),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3)指生回答。
(4)找回 5 元钱,正确吗?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为什么要找钱呢?
(5)如果你有 20 元,买一件商品,你想买什么?应该找回多少元呢?
追问:为什么要找钱呢?
教师小结:付钱超过商品价格,赶紧相减把钱找。
【 设计意图:(1)、(2)两个问题在前两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货币及购物运用的解决的办法,这里只是再次加强学生解决购多件物品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上面两个环节中,通过认识到两件商品的实际价值总数,又在此基础上用 20 元购买一件商品及找回钱的过程,对钱币的面值认识来体会量感,即面额与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解决基本加减问题中完成人民币相同单位量的叠加与抵消,感受人民币作为一个度量单位可以进行量的求和与求差。】
3. 淘气的问题(课件出示淘气购物图片)
(1)下一个神秘人是(淘气),他的问题是什么?他有 3 张 1 元和 2 张 2 元,他有多少元钱呢?快拿出你的钱币摆一摆。(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2)小组合作摆出淘气的钱币。
(3)大屏幕出示:3 张 1 元是( )元,2 张 2 元是( )元,合起来一共是( )元?
(4)学生在柜台上找出皮球的价格并汇报。
(5)根据皮球的价格付钱。
(6)如果可以使用其他人民币,你想怎样付钱?
【 设计意图:6 小题的设计,目的让学生综合自己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完成付款,但不论是哪种付钱方式,只要凑齐 5 元都正确,感受等值思想以及人民币之间的量的关系 】
(6)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出购物付钱的方式多样,但是总额没有变化。
【 设计意图:此题是在前面两课中没有限定所带钱币的任意付钱的基础上,限定所给面值和张数,让学生感受付钱的方法是根据手中所拥有的人民币面值和张数来确定的,皮球是 5 元 1 个,付 5 元钱不难,但由于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两元纸币少见,而且现在购物一般都是微信支付,并且在前面两节课教学和前测中,发现孩子对于两元的认知障碍,所以,本环节让孩子拿出钱币摆一摆,并以填空题的形式,层层深入,让孩子很自然的来解决接下来的问题。该活动中用不同的面值组成总价值也是对量感的进一步体会,即 “3 个 1 元是 3 元,2 个 2 元是 4 元” 的再次深入认识,这是学生认知的一个障碍,也是难点,在此突破难点。】
(二)自主探究,发展量感
1. 30 元能买哪些物品?
第四位考验我们的是妙想,她带了 30 元,想买两样物品,她还没有选好要买哪两样呢?你能帮她选一选吗?请你仔细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1)指名学生上台边展示边介绍自己的买法。
(2)谁来判断他这样买可以吗?说说你的想法
(3)谁有不一样的买法?
(4)能不能超过 30 元?不到 30 元可以吗?
【 设计意图:妙想的问题相对前面 4 道问题,有一些难度,所以教师直接把问题进行简单分解,降低学生解题难度。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商量,通过解决此题让学生明白,给定人民币数目购买物品时,可以买有两种情况:可以正好花完,也可以有剩余,但是不能超支。同时在综合应用中,对于不同数额的不同面值的量感体会与应用,使量与面值到总数额,能够综合体会与应用的加强。】
2. 解决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的问题。
(1)淘气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出示情境图)
(2)出示情境图:贵是什么意思?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用什么法?(减法)
(3)快动笔帮助淘气算一算吧!
【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人民币作为计量单位可以参与量的计算,也可以进行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实际的人民币感受人民币量的价值差异。】
3. 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1)你们的表现棒极了,智慧老人也要考考你们呢,有信心吗?
(2)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先和同桌说一说。
(4)汇报。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前面的付钱,找钱及买两件物品怎样付钱的内容进行了巩固,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货币量感。】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一)模拟购物,加深量感
1. 购物准备
(1)恭喜同学们全部通过了考验。你们都是合格的售货员了。我宣布:我们的小小商店现在正式开业了。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先担任售货员,一轮结束后,我们再交换身份,好吗?
2. 组内自由购物
3. 小结与评价
(1)在刚才的购物活动中,你遇到什么数学问题了?你是怎样解决的?
(2)请个别小组上台展示购物成果。
(2)学生评价,奖励 “最佳售货员”。
【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为学生积累购物经验,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渗透优化思想。开放的教学环节,在小组内进行模拟购物,进一步内化学生的量感,整个活动学生经历 - 内化 - 概括 - 迁移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形成稳定的量感。】
三、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内化量感
1. 你有哪些收获呢?能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吗?
2. 我们今天自己开办了一个 “小小商店”,进行了有趣的购物活动。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爸爸妈妈买东西,做他们的小帮手,好吗?
3. 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只买我们需要的,好吗?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回顾课堂、整理收获,从而进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将知识与方法内化。将课堂上的活动拓展到生活之中,让孩子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真正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提高孩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 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算钱 付钱 凑钱 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