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感的理解】
通过研读资料、学习专家解读讲座、团队成员讨论等方式,我们对主题 “量感” 有如下认识:
量感是指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 “量感”。具体来讲,“量” 是对事物大小、长短、多少等方面属性的刻画,一般情况下有连续量与不连续量的区别。“感” 是对事物属性的感知,一般通过看、摸、嗅、尝等方式来获得;“悟” 指领悟,一般通过思考来获得。
量感就是一个直观感受为主的感觉。而量态的感悟是形成量感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主要从货币、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速度和时间等这样一些量态,培养学生的量感。量的对象分为:抽象与具象、断续与连续、静态,动态、质态。无论是抽象的量感还是具象的量感,都需要学生充分体验、多种感官参与、积累活动经验,对量态的体验和感悟,逐步培养学生的量感,为形成数学素养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