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测量》的第一课时,属于 “图形与几何” 中的测量范畴,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 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 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理解 1 米 = 100 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和 “毫米 "。本课任务为让学生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并通过实际测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基于 “情境 + 问题串” 的形式,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和 “毫米” 的认识,并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联系起来。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借助测量活动,结合对厘米的认识,认识分米和毫米。第二个问题借助对生活中熟悉物品的估测,体会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第三个问题梳理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第四个问题学习简单的长度测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在此过程中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为后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动手量一量 :对第一支笔的测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第二支笔的测量,引发冲突,自然而然地引出 “毫米” 这个单位,感受学习了毫米的必要性,并借助尺子这个学习工具,直观感受毫米有多长及 1 厘米与 1 毫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脑找一找 :让学生加深对分米、毫米的认识,抽象出 1 分米、1 厘米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估测意识,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通过用心填一填 :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关系的巩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 ,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具备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在二年级上学期,认识了长度单位 —— 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测”,而学生估测的精确度主要依赖于 “量感”。生活中常见的 “量 " 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较直观的 “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 “量” 可以具体表现出来;二是较抽象的 “量”,如质量单位的千克、克,时间单位的时、分等,这类 “量” 只可意会、难以言教。
由于 “量” 的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初级的形成阶段,对 “量” 的感知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但由于生活中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表象较难建立。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知事物的长度、重量或体积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课堂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