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 探索中的混合式成长 <br>
——《天安门广场》网络研讨综述
2020 年 8 月底,学校组建团队代表湖北潜江基地,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混合式学习” 主题专场活动。9 月起我们团队便开始围绕 “混合式学习” 这一主题,思考着如何选题,如何实现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如何充分发挥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的价值。在各位网友的建议与提点下,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们团队从教学的迷雾中开始顿悟,从磨课的教学实践中蜕变,从点点滴滴的反思中体会着专业成长的幸福。回忆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有太多的收获想分享,接下来我将从 “选课背景” 和教学设计的三次改进来阐述我的收获与体会。
一、研究背景
我们团队四位老师接到这个比赛任务后,就在一起商量,“混合式学习” 研究需要利用 3.0 微课,并且上册微课仍在持续更新中,因此选题需要同时思考课堂内容的编排与微课内容的设计。经过大家商量的结果,我们的选课要适合使用 3.0 微课,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于是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持续关注 3.0 微课的更新,当我们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一课的微课时,立马感觉微课视频中的 3D 高清演示,能够令从没去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非常直观的判断与验证看到的图片所在的观察点在哪里,因此我们觉得利用这节课来开展 “混合式学习” 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体现微课价值,利用微课来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考虑到这些,我们决定对《天安门广场》这节课进行探讨研究,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发展。
选择《天安门广场》一课进行 “混合式学习” 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后,我们紧接着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思考:
(一)关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 “图形与位置” 的思考
本套教科书关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 “图形与位置” 的内容,分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与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是本节教学的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二学段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关于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与本课教材分析
本单元第一课时《搭积木比赛》的数量增加到了 5 块,并且讨论搭成的立体图形。第二课时《观察范围》是初步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大小不一样。《天安门广场》是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根据全景画面中各建筑物的特点以及照片拍摄的路线,推理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关于本课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不再是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了,而是上升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物体(即一个物体群),而且是透过二维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利用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特征及每一个细节,并根据所观察的画面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迅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模型,模拟拍摄者的位置来做出判断,由此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呈现的所有图片都是二维的平面图,学生思考时要经历一个看二维,想三维,再回到二维辨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是通过摆模型让学生去体验,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课,通过 3D 模拟技术更加真实的实现学生的体验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三次改进
(一)传统课堂 + 微课片段式展示
我们的教学设计第一稿还没有从混合式学习的角度来着手开展学习。对于 3.0 微课的使用,也仅仅只是将微课分解成若干与问题串中问题对应的小片段,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的时候予以展示,用于辅助教学,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指导团队的孔校长当即指出,这不是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需要做到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学生的线上学习一定是自学,老师是不参与其中的。结合这些对混合式学习的初步认识,我们组织了学生进行利用微课自学和不用微课自学对预设问题回答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经过微课自学的学生能够更加规范和准确的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二)类翻转式课堂模式的尝试
经过了前面的试课,我们回过头来,进一步将关注点放在 “选择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将线上线下的学习有机融合” 上,从线上线下学习有机融合的角度来思考,线上学习应该是对应学生在家自学的过程,针对这一点思考,我们决定对 “翻转课堂” 的模式进行尝试,对学生在线自学的过程辅以相应的问题思考,因此我们决定配套准备相应的前测问题(类似《天安门广场》教材中的其他情境问题串)
学生自学以后,教师通过对学生前测问题回答的整理,找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然后再通过一节线下的课堂教学加以学习巩固与提炼,甚至是抽象出数学层面的理解。
用这样一种混合式学习的形式,学生所暴露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对问题的理解,能找到正确答案,但表达的时候仍然难以讲清,语言不规范意思不明确,类似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对问题串第三个问题也只是草草带过,没有体现发展空间观念的教学意图。
(三)确定线上浅层学习,线下深度学习的框架
接下来,我们结合混合式学习的主题,进一步提出实施线上分组学习的尝试,线上学习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通过独立思考、微课助学、组内交流、收集资料等步骤实现浅层学习。6 人组成网络学习小组,可以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共同观看微课,再进行微课自学后的自测,这个过程由其中 1 人担任小组长主持,其中的 1 人负责收集组内人员的自测题答卷,并将整理好的内容以网络的形式发送给老师。
实践证明,通过线上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教材问题串中的三个问题,能够从形状、位置关系确定观察点。学生的学习处在理解水平,即浅层学习水平。学生存在的困难有:一是用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达推理的过程需要帮助,二是不能主动用相对运动的观点理解 4 个观察点与 4 张图片的对应关系。这些都是深度学习的内容,需要老师的介入引领。
线下集中特指课堂学习。基于线上学习和学生原有经验,在老师的介入引领下开展深度学习。课堂学习以教材问题串的 3 个问题为线索开展交流汇报、质疑反思活动。
问题 1,放手学生想象推理,老师介入规范学生推理语言的表述。
问题 2,在学生想象推理的基础上开展模拟验证。重点验证在②号位观察看到的纪念堂和纪念碑之间的间距大,在③号位观察看到的间距小。
问题 3,是深度学习的难点,通过依次播放②③①④图片 —— 回放微课 3D 动画演示 —— 回放微课模拟验证实验,分别让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目的是希望学生找到旋转的感觉)。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这 3 个步骤,学生都能主动感受到图像中物体的旋转运动,而且能够感悟到图像中物体的旋转运动与观察点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把 4 个孤立的观察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统一到图像的旋转运动一个故事中来,使得视觉空间推理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通过这样的混合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核心知识,而且有充足的时间培养合作交流、人际沟通、批判思维和反思等深度学习能力,同时,本课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从静止的空间观念向视觉空间推理发展。
三、成长收获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于 “混合式学习” 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何种教学手段,读懂教材依旧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本次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还让我深刻感受到,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资源共享化、多元化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混合式学习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但并是不所以的混合方式都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选择合适的资源,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有效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处于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以及混合式探索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基于学生学习的需求,再加以混合式学习探索,才能令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
最后我还想到一句话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即使在如今社会变革和发展飞快进行的同时,仍然唯教育快不得,我们混合式学习的目标是实现学习的高效,而不是放弃学习的实效。
做一个真正的优秀的教师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每一堂课的背后都是老师付出的无数心血。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感谢指导团队专家们悉心的指导,感谢身边同事们全力的支持与配合,是你们的付出让我们在这次参赛的辛苦之外倍感温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历时四个月的大赛完美落下了帷幕,不一般的学习之路,令我们收获满满,但学习之路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将继续满怀激情,投身教育实践的探索之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