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chihaijing
chihaijing
                             活动综述
                     吉林农安县王芳名师工作室  迟海静
                     
                     

历时几个月的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展示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主题专场活动,伴随着答辩圆满落幕了,回想这几个月,有忙碌、有疲惫,更多的是收获的快乐。

一、思想的 “初” 认识
最初接到活动方案时,看到 “混合教学模式”,看到 “3.0 微课”,茫然不知所措,登陆 “新世纪小学数学网” 后,看到一节又一节的微课,才知道原来已经有这么多的微课上线,自己竟然全然不知,为自己教学信息的闭塞而惭愧!急忙恶补,打开一节节的微课,让我耳目一新,慨叹微课制作的精致、美观,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合理,不禁想,这不就是浓缩版的课堂教学实录吗?用来指导老师的教学真好!眼花缭乱的同时,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我要选哪一节课呢?哪节课能更有利于锻炼自己,更有利于进行教学研究呢?


二、选课思考
首先,我从教材的内容方面进行了思考,教材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再回顾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研究历程,更喜欢的是数与代数内容的计算课教学,认为计算课条理清楚,易于把握。如今要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教学设计展示,很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尝试一下概念教学,想得到更多同行及专家的指导与点评,于是在众多 “图形与几何” 内容中选取了四年级下册《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这一内容。三角形内角和 180 度,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数学概念不仅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数学概念有着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要适当进行拓展,并注重其严密性。


三、教学设计的三次研磨
(一)3.0 微课的使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微课时间总长为 12 分钟,认真看了之后,觉得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流程,它就是按照教材每一个问题串进行设计的,那我们作为教师要如何使用呢?能全部播放吗?那还用我们老师讲了吗?诸多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团队的争论,最后达到一致的意见,微课是为我们课堂教学服务的,只需要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来截取就可以了。于是我们从中截取了四段视频,用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二)教学设计的研磨
1. 一稿设计
一稿设计,我们在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以及观看 3.0 微课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设计,没有新意,只是按照我们以往的教学惯例,确定好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力求体现 “猜想 —— 验证 —— 结论” 这一思考过程。


教学设计一稿上传后,看了诸位同仁对这节教案的肯定由衷高兴,同时,也看到了有的同仁提出来的本节课的内容较多,40 分钟有些完成不了学习任务,特别是后面的推理法验证,利用长方形来推导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应用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再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 180 度,高于后面练习题的难度,并且也有相同之处。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团队对一稿进行了修改,重点是删简了一道习题,同时增加了板书设计,形成了教学设计二稿。


2. 二稿设计
二稿设计,我们重在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研究思路,让验证过程落到实处。为了检验二稿的设计是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课堂教学试教。

课堂上发现,学生在这种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兴趣很高,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探索,并乐于与学习伙伴交流,特别是微课 3.0 的播放,深深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发现微课中的做法和他们竟然不谋而合时,很是高兴,体验到了学习成功带来的乐趣。

不足之处,当孩子们进行撕拼和折拼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后,我们又让学生观看了微课 3.0 中的电脑验证方法,此时,孩子们已经确定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这时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推理法的验证,课后觉得有些多余了,既然孩子们已经确定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了,就没有必要进行再次验证了,为何不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练习题呢?这是我们团队的一处思考与反思。


另一处思考:调整一下观看微课 3.0 电脑验证方法的顺序会如何?方案一:通过撕拼、折拼把三角形的内角转化成平角后,此时追问学生:你同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吗?如果孩子没有争议了,就再送给孩子一个更加严密的电脑测量验证的方法,之后总结并进行课堂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 2、3 题);方案二:如果孩子们有争议,觉得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还有些怀疑,不是特别肯定,那么就再引导学生联系直角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进行推理验证,经过严密的推理后,最后让学生观看微课 3.0 的电脑测量验证方法,之后谈谈此时你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想说的?如果采用方案二,那么课后的练一练的第 1 题,用两把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大三角形看看它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此题与上面的推理法重复,孩子们经过推理后,已经明确了长方形的内角和是 360 度,以及把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转化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要用 360 度减去两个不是内角的 90 度,所以如果采用方案二,那么课堂练习就需要进一步调整。为此我们围绕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设计了五道判断题,并打算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来进行,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在经过了诸多方法验证猜想后,得以轻松愉悦。


第三处思考:调整板书设计。原来的板书设计呈现的都是文字,猜想 —— 验证 —— 结论这一思考过程,以及测量、撕拼、折拼、推理这四个验证方法,通过第一次试教,发现孩子虽然能够理解板书的意图,但是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板书还不够直观,还没有把学生的课上思考过程全部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对板书又进行了调整,打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要有孩子们的撕拼、折拼作品,并体现转化思想。由于学校录播室黑板的特点,不是磁力的,所以最后选择了教师把学生的思考过程用画图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


3. 终稿设计及课堂实录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们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再一次调整,形成了教学终稿。教学终稿的设计,我们力求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秉着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全程录制。


课后,本节课得到了全校老师的肯定,都认为混合式学习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增强了。我们团队也认真反思了这节课,觉得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混合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混合式学习方式是在原来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微课 3.0。微课 3.0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里面的淘气、笑笑等学习小伙伴,孩子们更是喜欢。本节课我们从微课中截取了四段视频,引进课堂,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了,学生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且开启了新思路、新方法,小组合作实效性增强,不但用撕、折的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还能用几何推理法进行验证,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达到了高效学习。                


(2)混合式学习方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本节课学生通过两次猜测、三次小组合作学习、四次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了学习任务,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次猜测:借助微课 3.0 视频中的情境标出内角并猜测一下谁的内角和大?发展学生符号意识,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任务。接下来,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小组合作:测量学习卡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第二次猜测:根据测量结果,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通过计算、分析数据,进行了合理猜想,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数据分析观念。第二次小组合作:用测量以外的其他方法验证猜想。之后又观看了微课 3.0 中折、撕的视频,不但规范了学生的操作,当发现视频中的方法和他们不谋而合时,孩子们还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第三次小组合作:用推理的方法验证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堂上学生分别把这两种三角形转化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超越了教材,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模型思想得到了发展。最后在观看了微课 3.0 中电脑测量验证的视频后,孩子们自豪地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 180 度。形成了坚持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但是我们团队自己也认为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给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还不够充分,应该给给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与探究。例如:在用折、撕法进行验证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用折、撕法各进行一次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在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后就能更加清楚地明白,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验证,都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平角,从而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 度。


四、思想升华
经过这几个月的研磨活动,以及观看为期五天的答辩活动、聆听专家的点评,让我们对混合式学习方式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

首先, 3.0 微课可以帮助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微课就是微型的 40 分钟的课堂,也就是把 40 分钟的课压缩在了这十几分钟去呈现,给我们广大教师一个很好的教学范例,让我们通过微课可以了解到这节课可以怎么设计,在哪些地方可以开展操作活动,哪些地方可以开展讨论活动,然后当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方式让自己的班级学生去分享各自的想法,而学生的哪些想法是有价值的,哪些学生的错误想法又可以去充分地利用,去分享给大家,进一步研究,以便达成共识。我们的教师以后再也不用去找其它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参照 3.0 微课,就可以设计出一节很好的课,因为 3.0 微课真实地呈现了学生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教师又应该怎么引导,所以说,微课最大的价值是给教师教学指引方向。


其次,微课怎么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去学习,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反思自己团队 3.0 微课的使用问题,我们只把它应用在了课堂上。微课使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所以以后在 3.0 微课的使用上,我们也要尝试让学生使用学习单,通过观看微课,记录自己的收获与困惑,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2:07 · PVG 10:07 · LAX 19:07 · JFK 22:0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